能力本位与素质教育-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
把准岗位需求坚持能力本位——浅析士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培养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一、士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需求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形势和部队的任务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任职能力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以新视角、新理念、新思路,赋予第一任职能力以新的内涵。
新历史条件下,强化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培养,应着重提高学员的四种能力。
1.高科技装备的运用能力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大量先进的装备配发到基层部队,对战士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手中的高科技装备,才能较好地胜任第一任职的岗位需要。
2.“按纲”组训、施训的能力我们培养的学员必须适应新大纲的要求,在继续强化学员组织训练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其自学自训能力,并注重增强他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3.管理、教育好汽车部(分)队士兵的能力要针对新形式下汽车部(分)队管理的新特点,教会学员科学组织各项日常工作,学会做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管理好汽车部(分)队人员及装备,保持好基层战备、训练、工作及生活秩序,确保汽车部(分)队的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
4.较强的组织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合格的汽车部(分)队班、排长不仅要具备完成教育训练的各种知识技能,而且还应具备组织汽车部(分)队各项活动的本领。
此外,强化学员的第一任职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员处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使学员毕业后到汽车部(分)队能独挡一面,应对有方。
二、士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培养的几点制约因素1.教员缺乏部队任职经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员,在于教员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完善,在于教员对教育教法、学法的研究和把握。
目前,士官院校大都缺乏有丰富部队任职经历的教员,原因在于院校和部队之间的交流代职不流畅,院校补充教员的主要途径是从毕业的学员中直接选拔留校的。
教员如果不清楚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很难找出适合于部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培养。
以学生发展为本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上海市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综述
具备 的探 求态 度 、 批判 与创 新能 力 。 以及 开放 而多
维性 的知 识 的集合 , 包括 以创 新 精神 进行 探 究 、 求 真 、 实 的科 学精 神 。 求 能用批 判 眼光 进行 学 习 与理
解 的具 有 创 造性 思 维 和创 造 性 行 为 特 征 的能 力 ,
的培 养 。拓展 型课 程分 为 知识 、 能体 艺 、 合学 技 综 习与 实践等 领域 , 在 基 础型课 程 的基 础上 。 它 体现
最 大 限度地拓 展 了学生 的 学 习空 间 ,强 调学 生通 过实践 增强探 究和 创新 意识 ,发展 了 学生综 合运 用 知识 的能 力 ,增强 了学 校 与 社 会 的密 切联 系 , 培 养 了学生 的社会 责任 感 。
一
、
一
流 的教 育需 要先进 教育 理念 的 支撑 。上海
本, 以创新 精神 、 实践能 力培养 为 重点 , 构建 新 的
学力 观 。
在课程 改 革的 培养 目标 上 ,一 期课 改 确立 了
以提 高学 生素质 为核 心 , 以社会 需 要 、 学科 体 系 、
学生 发展 为基 点的 “ 角形 ” 三 课程理 论 , 而结束 从 了课 程在 “ 学生 中心 ”或 “ 会 中心 ”与 “ 社 学科 中
维普资讯
新 课程改革 Βιβλιοθήκη 栏目贵编:求 异 蛾
展
一
~
全 面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上 海 市 中小 学 第 二 期课 程教 材 改革 综述
蔡 忠 平
早 在 18 9 8年 , 海为 实施跨 世 纪 的素质 教育 上 工 程 ,受 原 国家教 委的委 托 ,承担 了适应 经 济 比 较 发达 地 区的 中小 学教材 改 革 的研究 与 实验 。十 多 年来 ,上 海在 课程 体系改 革方 面取 得 了颇 丰的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基础》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基础》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感性认识进行总结,得出规律性的东西的方法是_____A : 教育经验总结法B : 个案法C : 调查法D : 访谈法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教育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以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事实为素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这些材料加以分析,概括认识,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故选 A。
2、单选题我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开端是_____A : 南洋公学B : 三等公学C : 上海蒙正书院D : 阅微草堂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盛怀宣的南洋公学是最早师范学校学生轮流到学校教学,开创了师范学校附小的先河。
三等公学是由钟天伟创立的,重视课内外相结合,经文与外语相结合;张焕纶的上海正蒙书院开启了中国近代小学的先河;阅微草堂是纪晓岚的书房。
3、单选题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_____A : 加强德育B : 发展智力C :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 : 创造性人格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故选 C。
4、单选题关于教育目的,持个人本位论的是_____A : 荀子B : 赫尔巴特C : 孟子D : 涂尔干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都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故选 C。
5、单选题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就是_____A : 创新教育B : 素质教育C : 义务教育D : 全民教育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以能力本位为核心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能力本位教育,其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
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是突出能力本位的关键,本文主要从“三个课堂”即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实习课堂;毕业实习、实训课堂,突现出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探索实践教学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能力本位实践教学三个课堂1 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及趋势“能力本位”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cbve(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education)的简称,它是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能力本位”主张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其核心是如何使其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
因此课程内容需保证职业活动这一大系统的完整性,而不是所涉及的各学科子系统的完整性。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按照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采用由外向核心发展的结构,让学生可以获得直接的知识。
应凸显通过实践和实训,以学生亲历亲为的经验的来掌握融合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分成为三个层面:①结合课堂理论教学进行的演示、演练、实验和课程实习,解决理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验证和加深认知的问题;②独立设置的教学(或生产)实习、技能强化训练,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的模拟环境中进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专业技能;③毕业实习、见习,在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锻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意义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过去有关部委、行业所属院校,尤其是技工学校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模式,例“半工半读”、“隔月实习”等,因而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目前,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变革,企业、行业与学校联系缺乏相应的机制,致使高等教育显现出一些弊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即使是实践教学,内容也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方法注重传授而抑或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模拟试卷三(2)及答案
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模拟试卷三(2)及答案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
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模拟试卷三(2),希望大家喜欢!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模拟试卷三(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动物界已存在教育,也有教师与学生,并把动物对其幼子的爱护、照看当成教育,这种理论是( )。
A.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B.教育的社会学起源论C.教育的实践起源论D.教育的生物起源论2.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冲刺未来的研究方法是( )。
A.教育观察法B.教育实验法C.历史研究法D.个案法3.把手表放在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地方,集中注意认真听,你会发现,声音听起来一会儿强,一会儿弱,表现出周期性的起伏变化,这是( )。
A.注意的周期B.注意的起伏C.注意的集中D.注意的循环4.当学生的测评结果能准确地显示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准确地冲刺他们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作用时,我们就认为对这个测评的解释和使用具有高( )。
A.区分度B.信度C.效度D.自由度5.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是( )。
A.社区服务B.研究性学习C.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6.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7.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种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三等于二十一?”很多人都反应不过来,这是一种( )现象的消极作用的表现。
澄清误区:对于能力本位课程理念的思考
转 晰, 于一些关键能力方 面 , 对 常规的任务分析几乎 统性开发课程的思路 , 向以岗位职业能 — 2 2
作者简介 : 萍 (9 4 )女 , 杨 1 8一 , 天津人 ,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 级硕 士研究生 , 08 研究方 向: 职业教 育课程 ; 徐国庆( 9 1 )男 , 17 一 , 江西高安人 ,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 , 博士 研究方 向: 职
不 可 否 认 , AC M方 法 不 能 覆 盖 所 有 的 能 力 D U
从 联 系 来 看 ,B 是 能 力 本 位 课 程 理 念 的 外 CE
任何教育思想的引进都需要一定的载体作为支 要素 。而C E B 课程过于追求对 目标 的清晰表述 , 的 化 。 CE 确忽略 了一些非常重要但却不易表述的内容。 正如 撑 , B 作为一种课程模式 ,是能力本位理念应用 B 课程 模式 中 曼 斯 菲 尔 德认 为 :随着 职 业 角 色 复 杂性 和责 任 性 的一 个 案例 。能力 本位 课 程理念 在 C E “ 有一定体现 , I B 课程打破了传统根据知识系 比 ̄ C E ] ‘ 水平 ’的增加 ,任务分析法的缺点会变得更加 清
我 国引 人 能力 本 位 理 念 是 从 引 进 北 美 的能 力
而 B也 本位 模式 ( B 开始 的 , C E) 同时 引进 D C M课 程开 发 课 程 开 发 的 唯一 方法 , C E 不是 能 力 本 位理 念 AU 2 1 S 德 方 法 。持 怀 疑 态 度 的学 者 认 为 ,AC M过 于 行 为 下唯 一 的课 程 模式 。[ 如 国 际劳 工 组织 的ME , D U 瑞 阶段 式 培训 课程 ” 都是 基 于能 力 本位 课 化, 对其 分析 结果 能 否包 含 职业 中各 种 复 杂变 化 的 国 、 典 的 “ 因素产生 了质疑 , 并对其在学生获得整体性理解上 程 理念 的课 程模 式 。 ( ) 清与 分析 二 澄 的不 足进行 批判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4.07.01
•【字号】沪教委高[2014]32号
•【施行日期】2014.07.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
革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
(沪教委高〔2014〕32号)
各本科高等学校: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14〕23号)精神,我委组织开展了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工作。
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和我委审核,现同意复旦大学潘天舒承担的《研究型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效果分析:跨学科的视角》等89项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2014年资助每个项目经费5万元。
请各高校高度重视项目的研究与改革实践,加强项目管理,按照经费管理要求按时使用,按时组织结题,并于2015年6月底前将项目验收材料报我委审核。
附件: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汇总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4年7月1日
附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进行 对抗 的能 力 等. 篮 球课 教学 中重 视 篮球 基 在 本 功 的训练原 本 是无 可厚 非 的 , 仅 有 基 本 功 的 但
训 练是远 远不 够 的. 过 教 育 实 习 的反 馈 信 息 了 通 解到, 目前高 校体 育 教 育 专 业 学 生在 中小 学 的篮
球课 的教学实 践 中最感 头 痛 的并 不 是 口令 指挥 、
整 的训练计 划 . 次是篮 球训 练的实 施环 节 , 其 培养
重 点 是技 术分 析 和 教法 运 用 能力 , 此 环 节 中要 在 求 学 生要严 格 按 照训练计 划 的要 求 , 全面 、 系统 地 对 运 动员 的身 体 、 心里 、 想 品德 和技 战术 等方 面 思 进 行 训练 . 最后 是训 练效 果 的评 价环 节 , 养 重点 培 是 自我反 省能 力. 做法 是 通 过 一段 时 间 的训 练 其
确 定 、 习和运 用 , 学 以达 到某 种职 业 的从业 能力 要
稳 定 的调节 作用 ;4 使 学 生将 已掌握 的篮球 的基 () 本 知识 、 基本 技 术 、 基本 技 能和篮 球教学 技 能高 度 概括 化 、 网络化 , 形成解 决 未来篮 球教 学程 序化 的
活动 经验结 构L . 2 ] 我们按 照 学生学 习能 力在篮 球教 学 中的不 同 作用 , 将篮 球教 学 中学生 能力分 为组 织学 习能 力 、 获取 知识 的能 力 、 自我调 控能 力和运 用知 识能 力. 具体 包括 : 1 语言 表达 能力 ;2 思 考能 力 ; 3 示 () () ()
对体 育教 育 专 业学 生 的篮球 教 学 而 言 , 生 学 学 习能力 主要 由以下 4个方 面的作 用 : 1 使 学生 ()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张华自2015年1月起,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开始系统修订。
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创造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
为充分体现信息时代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需求,教育部一方面立足我国“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确立“核心素养”这一观念,将之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亦可称为素养本位的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又是一种新的课程观。
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构建我国信息时代课程体系的出发点。
一、核心素养概念诞生的时代背景要准确理解“素养”或“核心素养”的内涵,必须把握此概念诞生的时代背景,否则难登堂奥。
当今世界所有最著名的核心素养研究框架,无论源自国际组织还是特定国家,均指向于21世纪信息时代公民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特点和新需求。
因此,“核心素养”的别称即“21世纪素养”(21st century competences)或“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
1例如,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的国际组织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前者核心素养框架的总名称为“为了新千年学习者的21世纪技能和素养”(21st century skills and competences for new millennium learners),后者的核心素养框架则是建立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其名称为“为了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二者均旨在应对21世纪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挑战。
世界上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的国家为美国,其中执牛耳的研究组织为美国教育部与苹果、微软等公司机构联合发起的“21世纪技能伙伴协会”(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P21),以及思科、英特尔和微软赞助成立的“21世纪技能教学和评估委员会”(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二者均指向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特点和新需求。
合肥庐江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测验考试答案解析
合肥庐江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测验考试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A.教学评价B.教学测量C.课程评价D.教学模式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学评价的概念。
2.1897年,南洋公学创立,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南洋公学的创立者是()。
A.盛宣怀B.张之洞C.张焕纶D.康有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的发展历程,1878年,张焕纶在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2021年上半年真题)下列中国古式经典教育名言,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A.温故而知新B.不愤不启、不住不发C.不陵节而施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答案::C解析::《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一名小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缺点,冬天一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频频迟到。
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认知答案::B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5.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
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审美需要答案::D解析::审美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6.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B、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指导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答案::B解析::小学阶段德育重点主要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指导。
构建以核心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护理本科实验课程体系
生 为 主 体 组 织 教 学 , 学 生 以 组 为 单 位 , 据 教 师 提 出 的学 习 任 即 根
务 进 行 课 前 预 习 , 过 独 立 思 考 与 小 组 讨 论 完 成 实 验 项 目, 师 通 教
理 人 才 的 关 键 。不 断 改 革 实 验课 程 体 系 、 证 整体 护理 的 实 施 , 保
护生 能力要求 , 结出其应 具备 的能力包括 : 床 护育 能 力 , 区护 理 及 相 关 能 力 , 判 性 思 维 能 管 社 评 力 , 强 的 创 新 能 力 和 实 践 能力 等 。 评 判 性 思 维 能 力 、 通 交 流 较 沟 能 力 、 床 整 体 护 理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是 目前 国 内 外 一 致 公 认 的 临
士 核 心 能 力 。 18 9 6年 , 国 护 理 学 院 学 会 ( AC 制 定 了 “ 美 A N) 护
理 专 业 本 科 教 育标 准 ” 此 后 不 断 修 订 , 2 0 , 于 0 8年 的标 准 中指 出 护 理 本 科 生 毕 业 时 应 具 备 评 判 性 思 维 能 力 、 流 能 力 、 估 能 交 评 力 、 证 护 理 能 力 、 理 治疗 能 力 等 9种 能 力 。 2 循 护 ] O世 纪 9 O年 代 , eb r_ 提 出 了护 理核 心 能 力 教 学 模 式 , 定 和 描 述 了包 L n ug5 界 括评 估和 干预 能力 、 流 能力 、 判性 思维 能力 、 导 能力等 8 交 评 领 项 本 科 护 生 应 具 备 的核 心 能 力 。英 国 护 士 与 助 产 士 协 会 在 针 对 本科护理教 育的《 注册 前 护 士 教 育 标 准 》 中指 出 护 生 毕业 时 应 具 备 交 流 能力 、 理 实 践 和 决 策 能 力 、 导 管 理 和 团 队 合 作 能 力 护 领 等 。国内, 自教 育 部 高 等 教 育 司 规 定 了 护 理 本 科 毕 业 生 应 具 备 7 知 识 和 能 力 后 , 多 研 究 者 对 本 科 护 生 应 具 备 的 能 力 进 行 项 许 了 积 极 的研 究 和探 索 。 沈 宁 r 指 出 , 判 性 思 维 能 力 、 床 决 策 6 评 临
高职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格本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基 金 项 目: 2 0 1 1年 度 上 海 市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 基 于 人 格 本 位 的 高 职 课 程 体 系研 究 ” ( 批 准 号 : B1 1 0 9 1 ) , 主持 人 : 董奇。 中 图分类 号 : G7 1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1 — 7 5 1 8 ( 2 0 1 3 ) 2 4 — 0 0 6 6 — 0 6
导 思 想
人 格本 位 的教 育 理念 产 生 于 1 9世 纪 末 2 0世 纪初 欧洲 的人 格 主义教 育学 . 它 认 为培 养 学生 的人 格 应 成 为 整 个 教 育 过 程 的 中 心 最 早 提 出 教 育 应 该
“ 人格 本位 ” 教 育思 想强 调独 立的人 格价 值 . 主 张 自 由发 展 的 人 格 特 性 . 认 为 整 个 教 育 过 程 的 核 心
得 到 和 谐 发 展 早 在 2 0世 纪 3 0年 代 . 我 国 著 名 职
素质教育 S U Z H I J I A O Y U
高职 专业教 学中融 人 人格本 位教育 的实 践与 探索
口杨 秀 梅 董 奇
摘 要 : 复 旦 医 学 院 学 生黄 洋被 同 寝 室 室 友 投 毒 案 . 再 一 次 向 人 们 警 示 人 格 教 育 的 重 要 和 人 格 教 育 缺
失 的 可 怕 。随 着 社 会 的 文 明 与 进 步 . “ 能力本 位 ” 的 教 育 模 式 由 于过 于 凸 显 了其 “ 工具性 ” 和“ 功利 性 ” 特 征 而 受到质 疑 , “ 人 格 本位 ” 的 教 育 模 式 应 运 而 生 。有 学 者 认 为 , 从“ 知 识本 位” 到“ 能 力本位 ” 再到“ 人 格 本位 ” . 这
公安院校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解析与运行
教 育培 养 , 术 型 、 能 型人 才则 更多是 依靠 职业教 育 技 技
包 括专 科 、 科及 中等层 次 的职业 教育 来培 养 , 本 小少 国 家 教育对 人 才 的培养 也 是这样 分 工的 。从专业 口径来
的能力 、 新精 神 。 创 2 工程 型人 才要求 主要 是 能运 用科 学原 理进行 工 .
不 同类 型 的人才 , 素 质和 能力要 求是不 同 的 , 其 因 而 同一类 型 的教 育 往 往 难 以 培养 出所 有 类 型 的人 才 , 这 就需 要不 同类 型 的教 育和 不 才类 型 的分析 一 人
人 力资源 理论普 遍 以生产 或 工作 活动 的过 程和 目
79
化 为实际的生 产、 经营 管理与服 务 , 也正是 职业教育 这
论功 底 、 宽的知 识 面 , 较 以及 开发 设计 和解 决 实际工 程
问题 的 能 力 。
3 技术 型人才 要 求 主 要 是使 工 程 型人 才 的设 计 、 .
规划 、 决策 变成物 质形 态 , 如工厂 技 术员 、 施工 工程 师 、 收稿 日期 :0 0 2 1 —6—1 0 责 任编 辑 : 樊伟 国
的为标准 , 社 会 所 需 要 的 人 才 划 分 为 学 术 型 、 程 将 工
型、 技术 型和技 能型 四种类 型 。 1 学 术型人 才要 求 主 要 是 发 现 和 研 究 客 观规 律 , . 其 素质 主要体现 在具 有较 深厚 的理 论功 底 和独立研 究
般认 为 , 学术 型 和 工 程 型人 才 主要 由普 通 高等
革 的理 论层 面和实 践 层 面 , 具 有创 新 意义 和实 际 价 都
值。
一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核心思想解析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核心思想解析艾 伦摘 要:重新定位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功能与目标、构建中小学实验教学体系和测量评价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是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之核心思想体现。
对其核心思想进行具体分析,希望教育部的意见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和重视,使得中小学实验教学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科学、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体系;素质教育;能力本位;测量评价作者简介:艾伦,教授,本刊特约撰稿人。
首都师范大学,1000482019年11月20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简称《意见》)。
虽然该文件被称为“意见”,但是它在中小学实验教学建设与发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向、指导作用与意义。
对《意见》核心思想的理解是使得中小学实验教学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发展的根本保障。
《意见》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重新定位了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功能(或教学目标);第二是确定了构建中小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目标;第三是提出了对中小学实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具体任务。
下文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一、对《意见》整体结构的分析对《意见》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十分重要,通过这一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文件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的逻辑构成。
《意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总体要求;二是主要举措;三是组织实施。
其中,总体要求部分指出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主要举措部分规定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具体内容;组织实施部分则是该项工作的实际保障措施。
1.总体要求部分这一部分内容不多,只有一个自然段,共计237个汉字(含标点符号),却将中小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全部都表述清楚。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而总体建设目标则是构建中小学实验教学体系。
具体目标被分为三个递进层次:夯实基础,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各个实验,这只是一个最低要求;拓展创新,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这是第二个层次的要求;注重实效,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这是最高或最终的具体目标。
“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思考
“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思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吕鑫祥)(本文摘自《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7年第2期)“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为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和课程模式。
我国八十年代开始引入,九十年代逐渐推广。
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后,CBE似乎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同在,搞高职必定要搞CBE,搞了CBE才能成为高职。
当前我国出现了推崇CBE的涌潮。
对待这股涌潮有人认为“这些国际先进经验应该引以为鉴”;有人感到困惑发出“CBE且慢行”的呼声;也有人肯定CBE的指导思想,而对DACUM(CBE 发展教学计划的方法)表示怀疑。
众说纷呈。
由此可见,为了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够科学地健康地发展,全面审视一下CBE,是十分必的。
这种审视既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际价值。
由于CBE 的教育思想主要由课程模式来体现,课程模式又是教学实践的基础,因而,本文的审视重点放在课程模式上。
(一)CBE的引入,对消除高职教育中的学科本位课程模式的影响,起了十分有益的作用。
但必须注意到,这种作用的实质是CBE所具有的职教共性特征对非职教的教育思想的一种纠正,并不表明CBE对高职教育的适用性。
1、BE的主要特征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专项能力,从易到难地安排教学计划。
由此可见,CBE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科的学术体系来确定教学课程和学时安排的传统思路。
因而,从总体上说,CBE的指导思想是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功能相适应的。
2、CBE的课程开发是应用DACUM方法(Developing a curriculum的缩写)来完成的。
这种方法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工厂企业对教育对象的要求为基本原则,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职业岗位而不是教育专家的观点。
因此制定学习目标的依据就是某一职业岗位所需求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因此,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 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改革是教 育改革的关键。推进素质教育, 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改革首当 其冲。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的前奏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上世纪 90年代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高层次上的继续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①确立了由学科与活动构成的课程结构。 ②学科课程中: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 设置选修课;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 以按学年、学期安排的课为主,适当设置短期课; 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 透职业技术教育;在保证学生学好语文、数学等 工具学科所需要的课时的前提下,适当调减工具 学科课时,适当增加艺(术)体(育)劳(技) 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时。 ③新课程计划确认了活动的课程价值,活动在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
六、关于课程实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 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 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 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 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 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 到充分的发展。
3、转变哪些课程理念 由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 整性,转变为重视学生发展的全面 性和可持续性;
3、转变哪些课程理念
由重视课程的规模化、标准化, 转变为重视课程的个别化,促进学 生个性健康发展……
四、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
基于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制定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9 — 0 2 责 任编 辑 :陈 汇 作者 简 介 :虞钢 ( 1 9 5 8 一 ), 男,上海公 安 高等 专科 学校 调研 员。
一
1 6—
实现这个变化 ,确定学生 的适 当位置 ,更加 自觉地把 握 现性 目标 ”结合起来 ,即形成一种新 的能 力本位教育 的 好 重点和难点 ,进而能增 强教 学者 的责任感 ,促进教 学 教学 目标取 向。 的针对性 和有 效性 。清 晰明了 的教学 目标 有助 于教学 者 2 . 具 体显 现原 则 。能 力本 位 的教学 目标 价值 取 向 对 目标 的锁定 和把持 ,而不是 连教学者 也处于一种模 糊 应 以具体 的 、可操作性 的行 为形式陈述课程 目标 。制定
美 国教育家布鲁姆指 出 :教育是按 预期 目标 、方式 像 。因此 ,教学 者首先 应使 自己和学 生明 白目标 的重要 变化 的过程 。根据这个 理论 ,那么教学者 的主要 任务之 性 ,教学 目标具有激励作用 。
一
,
便是确定要学生 发生什么变化 以及在此 过程中提供
2 . 制 定好 教学 目标 能 明确 教学 任务 ,增 强教 学者
不 清 、似是而 非的状态 , “ 以其 昏昏 ,使 人昭 昭”。教 明确 、具体 、恰 当 的教学 目标 ,是有效教 学的前提和基 学 目标 明确 ,才能使教学责任 明确 ,从 而有利于学生 能 础 ,也 是能 力 培养 的标 准 和标 杆 。 只有锁 定 了教 学 目 力 素质 的提高 。清晰 明了的教 学 目标还 能指导教学者 对 标 ,教学重点才能聚焦 ,职业 核心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果 目标 。教学 是一种有 目的、有计 划的活动 ,教学 目标 系 ,树 立先进的职业教育 理念 ,牢牢掌握教 育 目标制定
基于“能力为本”的应用统计专业CMDA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应用统计学是以各领域的具体数量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定量分析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复合性和边缘性[1]。
其实践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为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提供平台,是高校创新性应用人才培养的核心部分[2]。
长期以来,在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统一规格塑造,轻个性化发展,重知识与技能传授,轻综合创新能力培养。
这些问题使得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过程缺乏规范性,模式缺乏有效性与科学性,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专业兴趣不浓,创新能力不足,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对提高应用统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手段、规范等方面入手,对应用统计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深入探究,构建了C M D A 实践教学体系,在做“好”实践教学体系总体设计的同时,努力做“实”实践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逐步达到做“强”复合型、创新型理学应用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突出“能力本位”,构建C M D A 实践教学体系应用统计专业以培养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融入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面向商业、教育、金融、保险、软件、银行等行业领域社会亟需的理学应用人才为目标。
在专业培养中强化数学与统计学学科基础,培养具备采集、整理数据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模、分析与求解,并掌握某一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学建模、统计调查、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保险精算、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理学应用人才。
(一)C M D A 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本文围绕培养定位与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大学生认知规律、学科特点以及社会对理学应用人才的规格诉求,构建C M D A 实践教学体系。
1.以尊重实践主体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前提。
大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具有很强的求知欲,知识与技能学习热情高,能够辩证地认识事物,勇于求新,富有创造力。
高校教师资格证-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概论-第九章-高等职业教育
高校教师资格证-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概论-第九章-高等职业教育[单选题]1.英国于1826年创立(),20世纪70年代(江南博哥)初创办了可获得学位的多科性技术学院,是世界上较早的高等职业教育。
A.柏林大学B.实业学堂C.伦敦学院D.剑桥大学[单选题]2.()改变了社会关系和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
A.教育B.技术C .科技D.知识[单选题]3.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承担()职能。
A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B.科学研究C.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D.服务社会[单选题]4.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为导向()。
[单选题]5.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0。
Λ.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B.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类型C.高等职业教育以学科为本位D.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为专业技术应用型,突出职业的特点 [单选题]6.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
A.学科专业B.职业能力C.学历学位D.知识能力[单选题]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6号文件首次确认,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类型。
Λ.1990年B. 1998年C. 2002年业场府划 行市政计 A.B.αD.D.2006年[单选题]8.有人把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概括为“1221”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个“1”是指()。
A.汇集使用各种资源平台B.终身学习培训基地C.人才培训系统D.职业资格证书[单选题]9.有人把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概括为“1221”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个“2”是指()。
A.两种资源平台B.两种培训基地C.两个人才培训系统D.两种证书[单选题]10.不属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是()。
A.工程型人才B.技术型人才C.服务型人才D.技能型人才[单选题]11.()主要搞设计、规划、决策以及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A.工程型人才B.技术型人才C.管理型人才D.技能型人才[单选题]12.()主要从事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
A.工程型人才B.技术型人才C.管理型人才D.技能型人才[单选题]1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始于()中期。
论素养本位学习观
论素养本位学习观
张紫屏
【期刊名称】《全球教育展望》
【年(卷),期】2016(045)003
【摘要】坚持“反映论知识观”的学习成为“储蓄”知识的被动活动,并通过标准考试将这种学习客观化、可视化,由此衍生了功利主义学习倾向.素养本位的学习秉持知识的建构性与学习的探究性,学习即问题解决、学习即协作、学习即对话;学会思维、学会交往、学会关心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坚持问题导向、创设真实情境、建构合作关系、实施指导性探究构成了其方法要素.
【总页数】12页(P3-14)
【作者】张紫屏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素养本位学习观的培育
2.从理念到行动:一部“为了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思想力作——《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理论与实践》评价
3.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理论与实践
4.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板块的变迁及启示
5.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课程改革的挑战性课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素质教育和能力本位的若干思考上海市教科院WTO教育服务研究中心 朱兴德1999年国家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素质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热烈讨论,职业教育工作者也不甘落后。
但是在具体讨论中,如何理解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原来倡导的能力本位,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等,在不少同志当中产生了迷茫。
本文拟就这方面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关于素质教育(1)何谓素质?素质教育中的关键词是“素质”,因此在讨论素质教育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素质”?也就是说首先要搞清楚素质教育中的“素质”究竟指什么,具体作怎样的解释。
这看似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是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因为关于“素质”目前存在着多种理解和定义,有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道德等各个学科各不相同的解释,正是这种不同解释造成了素质教育具体实施的困难。
素质本来是一个心理学和医学概念,是一个外来词,其英语为diathesis,主要是指一个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正是这种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构成了一个人能力形成的基础,使教育训练成为可能。
后来素质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指一个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还包括了后天形成的各种素养和习惯。
即在一定时期,一个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与后天形成的种种倾向的总和。
由于后天形成的倾向通常带有明显的价值判断上的差异性,因此而衍生出了种种专门化的素质概念,即××素质,如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等,显然各种专门化素质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并不能相互替代。
这时关于“素质”的讨论只有针对专门化时才有意义。
比如当我们指责一名随地吐痰的西装革履的男士“素质太差”时,不是因为他是身体残疾或存在心理缺陷,也不是因为他是文盲,而是因为他在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着某些不道义。
这时对他实施的“素质教育”就不可能是文化学习,也不可能是身体锻炼。
由于人们对素质产生了种种专门化的理解,使原来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已经不能够适应发展需要,为了讨论的便利,人们提出了“综合素质”的概念。
所谓综合素质,实际上是指各种专门素质的总和,而且通常是指这种总和的整体性状而言的。
目前关于素质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关于综合素质的讨论。
(2)什么是素质教育?顾名思义,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关于素质的教育。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目前关于素质存在着多种解释,所以关于素质教育也存在着多种理解。
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课堂正常教学之外的跳跳唱唱,甚至在有的学校闹出了“全校拉二胡开展素质教育”的笑话。
不少政治工作者则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政治理论学习,就是道德教育;讲一个人的素质低就意味着他的政治觉悟有问题;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就是提高他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
显然,在各自抱着不同理解的情况下,尽管大家对开展“素质教育”都很积极,但是不可能取得积极的发展成果。
其实目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综合素质教育,它并不是针对某项专门素质而言的,它指的是各项专门素质的整合。
这种综合素质教育包括有道德素养、政治修为、身心健康、文化基础、技能水平等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程度指的是这一有机整体的发展水平及各有关要素的总和性状。
也就是说,综合素质教育并不能作专门化的“素质”解析。
这就提醒我们不能局限在各自业务范围内讨论各自理解的“素质教育”;也不能将素质教育看作是某一个专门机构的专门业务。
素质教育应该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围绕一个统一的目标共同努力。
素质教育也不是各项专门素质的简单叠加,各项专门素质只有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共成一个统一体时才是有效的,也才是有意义的。
目前,教育工作者有一个普遍的困惑,那就是良好的素质标准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良好的素质教育。
对此尚无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因而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便十分不易。
在这种情况下,尽快制定明确的素质教育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有一个明确的质量标准。
没有质量标准的素质教育,一方面难以具体实施;另一方面很容易变成文字游戏而不了了之。
显然,围绕各种专门素质整合性状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标准,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
这个体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需要作专门的深入研究。
(3)素质教育不是课外活动,也不等于第二课堂。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一讲到素质教育就想到课堂外的跳跳唱唱,就想到文化学习之外的文体兴趣培养,把素质教育与文化学习完全对立起来,甚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这是一种十分片面的认识。
其实文化知识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他许多专项素质诸如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养等形成的基础,也是个体能力形成的基础。
如果将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课外兴趣活动,那就大错特错了。
二、关于能力本位(1)何谓能力本位?“素质教育”一词基本上是中国学者的创造,而“能力本位”则完全是一个外来词,其本意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或“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是七十年代末诞生于北美地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八十年代末被介绍到我国;其英语原文为CompetenceBasedEducation,简称CBE。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或包括五个基本步骤,即市场调查分析、制定能力图表、开发学习包、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其核心是相关能力的确定和解析,即能力图表的制定。
能力图表的制定,具体包括技能操作评定标准的制定、能力领域的选择和单项技能的解析。
其中能力领域由一组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相关技能组成,是一组相关技能的总称。
能力本位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就是能力(competence)的解析。
技能(skill)是能力图表中的最小单位,也是学习包开发和教学实施的具体抓手。
技能一般是单项的,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需掌握的。
各单项技能是能力的构成基础。
这也就是说,能力本位的实质归根结底是一系列技能的定向训练,其直接目标是一系列技能的获得和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诸如人际交往、安全意识、工作态度、管理技巧等也作为单项技能而受到重视。
这就意味着能力本位中的“能力”具有较广泛的涵义,它不是指单纯的操作技能,还包括操作与运用技能所必需的知识和态度。
能力本位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因此也可以说是职业能力本位。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自八十年代末从北美地区引进以来,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中举足轻重的教学理论。
(2)能力本位与个性全面发展;以现实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需要为出发点组织教学活动,是能力本位的突出特点。
正是这一点成为人们指责能力本位的焦点,批评者认为这种指导思想下的教学完全忽略了受教育者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一种非人性化的教学模式。
也有人认为能力本位建立在现实职业需要的基础上,是一种单纯适应性的教学,没有充分考虑职业的发展变化,更没有考虑个体主动的职业创新,完全是生产技术相对稳定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新经济的发展需要。
各地的实践表明,围绕现实职业需要尤其是技能性职业需要而开展的能力本位教学,对社会职业的正常运作和个体职业岗位的适应确实是有效的,因而也是无可厚非的。
籍此有人认为在更有效的模式诞生之前,能力本位仍然是当前职业教育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应该继续坚持。
这里就涉及到了现代职业教育究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和指导思想问题,以及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处理好职业岗位需要训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关系。
(3)关于关键能力;九十年代,我国学者在讨论能力本位的同时引进了关键能力概念。
关键能力一词源于德语Schluesselqualifikation,是德国学者20世纪七十年代针对职业发展速度加快的新情况而提出的,具体包括基本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共同的知识原理和基本常识等。
据称关键能力的养成有利于提高个体职业变迁的适应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能力”(qualifikation),与能力本位中的能力(competence)是有一定区别的。
德语qualifikation对应的英语为qualification,而不是competence。
在英语中,qualification指的主要是一种胜任某项工作或岗位的资格;而competence指的则是做某事所必需的一些技能和品质。
所以,准确地讲关键能力实质上是关键性的职业资格。
与能力本位一样,关键能力也是以职业资格需求分析为基础的。
三、关于能力本位与素质教育(1)能力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训练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认为,能力、知识、素质、人格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不可分割的;并不存在能力之外的绝对素质或素质之外的绝对能力。
其中能力、知识、人格等都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先天的心理属性与一定时期内各种心理品质与认知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总和。
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形成,有来自于先天的因素、社会的因素以及个体行为等各方面的影响。
心理素质至少包含有先天的心理属性、认知特征、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四方面的内容。
其中认知特征包括智力水平和认知结构两个方面。
智力水平,即能使人们顺利完成多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组合,如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评价判断能力等。
知识结构,即通过一定认知活动所获得的、存在于个体思想中的稳定的知识系统。
一定的内化了的知识结构是认知活动的基础。
一定的知识结构的建立,受智力水平的影响,而内化了的、稳定的知识结构一旦建立,又会对智力水平产生一定影响,会直接影响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判断。
个性品质是个体在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这一变动缓慢的组织使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能力、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均有其不同于其他个体之处。
心理卫生是一个人认知、人格等心理品质活动的习惯性倾向。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健康的人,不但没有身体上的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
基于上述心理学原理,对个体而言,素质教育无外乎在一定先天心理属性的基础上,培养其认知结构,发展其智力水平,形成其认知特征;与此同时,培养其个性品质,锻炼其健康心理,使个体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显然,在这里能力培养和文化学习以及个性陶冶等都是素质教育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2)能力本位与素质教育的区别;能力本位作为培养个体职业能力的一种有效策略,与素质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二者的出发点根本不同。
能力本位的出发点是职业需要,职业分析是其基本方法和基础;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个体综合素质的养成。
正是由于二者的出发点不同,所以它们的发展目标也不同。
能力本位的直接目标是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资格,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诸多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