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延伸和丰富,具体包括繁荣发展、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六个方面。
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形成,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回答,也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繁荣发展的观念。
这意味着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协调。
只有通过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繁荣,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强调民主文明。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形态,旨在使人民群众从受对象转变为直接参与者,实现人民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充分发展。
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人民民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只有让人民在政治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让民主权利的实现更加广泛,才能确保人民的权益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还主张自由平等。
自由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也是人的基本属性。
平等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既要求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益,也要求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享有平等的机会。
因此,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平等发展。
只有在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中,每个人才能有更多自由的空间,不受社会地位、财富差距等因素的限制。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还包括公正法治的理念。
公正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权益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则。
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只有在法治的保障下,社会秩序才能得到有效维护,人民权益才能得到有力保障,社会发展才能实现有序和谐。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还强调爱国敬业。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国家和民族独立、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
敬业是每个人对工作的责任感与荣耀感。
马克思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 者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认识对待世界的态度和 立场,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唯心的,认为 世界由神创造,或者是人想出来的,是纯 粹的自我意识;一种是唯物的,认为世界 客观存在,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础,思维 是物质的产物,不能离开物质而单独存在。 世界观直接反映了个人思维所处的时代, 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
下面有请三位同学以演讲的形式阐述 马克思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 及这三观对我们的影响
•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 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Thank you
价值观是人的行为准则,是标准,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能生动的反应一个人的价值观。 每做一件事,思考一个问题,出发点是什么, 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还是从社会利益出发;落 脚点又是什么,是为了钱、权、名、利,还是 为了大家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发展,这些存在 于每个人脑海中的处事标准决定每个人的举止 行为。
• 落后的、腐朽的、错误的人生观则会助长自 私自利、唯利是图、尔虞我诈、损人利已、 贪图安逸、铺张浪费的思想和习气,使人变 的庸俗不堪、精神空虚、麻木不仁,甚至掉 入罪恶的深渊。
❖科学的、进步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将推动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同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给人们和社 会带来的影响是截然不同 的。
人生观是对待人生的态度。人生观的 核心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社会上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对待人生 观的态度,有即时享乐主义、有唯我 主义、有唯情主义、有唯利主义、有 唯权主义、有唯色主义等等,但归纳 起来,都是为了自我,为了生活更加 安逸、浮华、奢侈、糜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价值观的建设路径以及建设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旨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为其在实践中的推进提供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认知和要求。
其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民性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价值观的根基是人民群众,价值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其次,社会性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突出社会主义本质,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方面的一致性。
再次,时代性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本国国情,关注时代特征和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既具有传承性,也具有创新性。
最后,科学性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统一思想认识,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构建起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以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径和措施:首先,教育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通过教育引导来培养人们的正确价值观念,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让人们从小就接受正确的思想灌输。
其次,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制度保障,包括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制度建设,通过这些制度的规范和引导,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合理约束。
再次,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通过文化的力量,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艺作品、传媒、网络等途径,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正确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一、引言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价值理念。
这些核心价值观旨在引领社会发展,促进人民全面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基本原则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其中,“富强”体现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民主”强调人民的自治和民主决策;“文明”注重精神文化的培养和传承;“和谐”强调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和睦共处。
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二个基本原则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这些价值观在社会生活和制度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们应享有自由的言论、信仰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也应当在机会和社会资源分配上享有平等。
公正和法治保障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第三个基本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
爱国主义强调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社会主义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标。
五、诚信、友善最后一个基本原则是诚信、友善。
这两个价值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诚信是人们在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等方面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友善则是我们在相互交往中应保持的善意和关怀。
六、总结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
这些原则旨在引导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并让人民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改善。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以这些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践行于实际行动中,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研究,对阶级斗争规律的把握以及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所归纳出来的。
它不仅是理论武器,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指南针,而且是改造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
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凝练和提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基石。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思想成果。
这一核心价值观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梦、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友善守信、法治精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十二个方面。
它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人民利益至上、社会公平正义、全民共享、自由平等、文明和谐、节约环保、公民道德等多个方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体系。
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形成的,包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法治观、社会主义信仰观、社会主义国家观等多个组成要素。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导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
它主要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多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塑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包括加强法治建设、加强道德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和加强教育引导等多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旨在分析和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
它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主要代表,主张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价值观,涵盖了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对其进行具体阐述。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之一。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变革推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经济基础的发展必将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这一原理为我们理解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二、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剥削的本质。
根据这一理论,资本家通过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并控制他们的劳动力,从而实现剩余价值的获取。
这一观点强调了工人阶级利益的捍卫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三、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它认为社会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这一原理对于分析社会矛盾、揭示社会问题的根源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倡导消除阶级对立,实现阶级的消亡。
四、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它主张社会公平、正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
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它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追求共同的利益,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共同发展。
五、国际主义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观。
它强调各国人民的团结协作,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国际主义追求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支持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精神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能取得真理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伟大的思想体系,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观、社会公平正义观以及人类解放思想等四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价值观。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它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的存在和斗争。
这一思想提醒我们,要正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观还包括对人类解放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类通过历史的发展实现自身的解放,这是对人类尊严和自由的最高追求。
二、阶级斗争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价值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阶级矛盾推动和发展的。
这一价值观的核心是阶级斗争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和推动力,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一价值观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彻底消除阶级对立的最高理想。
三、社会公平正义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价值观还包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应该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这一价值观的核心是追求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以及共同富裕和社会福利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社会应该追求各个成员的平等机会和公平分配,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四、人类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价值观强调人类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应当摆脱旧有的束缚和压迫,追求个体和集体的自由和解放。
人类解放思想包括对知识解放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推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
同时,人类解放思想也包括对民主和平等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当拥有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力。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价值层面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根植于历史发展和社会阶级斗争的实践之中,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价值的科学认识,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之一。
它认为人类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和相应的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
2.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的矛盾性、发展性和包容性的分析。
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实现的,事物的发展同时也会导致新的矛盾的产生。
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行动和实践。
3.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最终目标,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体地位、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主张消除剥削和压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共同发展的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追求和社会公平正义。
1.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的重要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不应该局限于少数特权阶层的利益。
2. 共产主义追求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追求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它追求消除剥削、消除阶级和实现社会的财富共享。
共产主义追求的实现需要克服阻碍社会发展的各种形式的压迫和剥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不仅包含丰富的理论内容和方法论,还贯穿着独特的价值追求与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概论中,核心价值观被提出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部分。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出发,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自身基本思想体系的梳理和总结,其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些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
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并且这种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是“物质决定意识”,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它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矛盾斗争和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3.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超越。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和社会财富的公有化。
二、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与内涵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民的利益、社会公平和法治精神。
它包括了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法治精神、心理素质和外部行为等多个方面。
1.思想道德思想道德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信仰和科学精神,提倡崇尚真理、追求智慧和尊重人的尊严。
2.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强调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倡民主、公正和自由。
3.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之一。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进,人们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追求日益增长。
而作为现代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践意义以及推广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为背景,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所形成的一套体现真善美的基本价值取向。
1.1 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
真是指对事物本质和现象进行准确、全面的认识;善是指对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处理;美是指对生活、艺术、自然等方面的追求和体验。
这三者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
其核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这些核心价值观在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引导国民行为规范,推进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2.1 引领社会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指导方向。
它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能够推动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群众积极向上的行为,并为社会治理提供了道德支撑。
2.2 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成员遵守公共道德、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3 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核,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价值理论围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展开了深刻的思考与探讨。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产物,是物质生产活动中人类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的反映,是劳动产品在交换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
从价值观到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思想贯穿着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洞察与对改变现实的强烈呼吁。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劳动价值论。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必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价值。
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也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
劳动价值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对市场经济体系中“价格规律”和“供求关系”等理论观念的一种挑战与超越。
其次,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强调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每个个体都应当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种人的本质是强调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活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倡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平等享有社会资源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
价值观的核心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自主性,主张人的创造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再者,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强调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是导致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只有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人的全面发展只能在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实现,否则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主张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价值理论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探究和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精辟总结。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劳动价值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阐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人的自身的真谛。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价值理论,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为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的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人性观和价值观被视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强调人类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而其价值观则强调社会公平和人类解放。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理论体系。
一、人性观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个体的行为和思维都受到社会关系和历史环境的制约。
人性是在特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动物,通过劳动改变自然和社会,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中,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和社会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基本方式。
通过劳动,人们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生产出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并通过社会分配机制来满足个体的需求。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个体的自由和发展需要建立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
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公平和解放为核心。
在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指出了剥削制度的存在和私有制度对人的压迫。
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公平和解放的关键。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实现了人们的平等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主张个体通过社会分工和合作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并通过实现共同富裕来实现社会公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观强调消除社会阶级之间的差距和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它主张消除剥削制度,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并通过教育和文化等方式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观认为,个体的解放需要从物质条件和精神觉醒两个方面来考虑。
物质条件的解放是通过改变经济结构和解决社会问题来实现的,而精神觉醒的解放则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存在价值,并主动参与社会变革的过程。
三、人性观与价值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旨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念和准则。
它不仅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还融合了现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中国发展和治理的法宝,对于塑造和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方面,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目标。
富强代表了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国力强大,民主代表了人民的参与和决策权利,文明代表了社会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和谐代表了社会的和睦和协调。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方面,这是人民在社会发展中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自由代表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信仰和行为自由,平等代表了人民之间的财富、机会和权利平等,公正代表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法治代表了国家的法律和秩序。
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方面,它体现了人民个体和集体的品质和行为准则。
爱国代表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敬业代表了人们对工作和事业的认真投入和奉献精神,诚信代表了人们在交往中的诚实守信,友善代表了社会的和谐和友好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对于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中起到了引领和凝聚人心的作用。
2.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这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通过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能够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观念。
它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准则,对于实现中国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准则。
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等。
这些价值观念是建立在对人的尊重、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它们通过诸如教育、宣传、法律等各种途径来推广和实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基础,能够统一党内外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实施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为每个人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和资源分配。
最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能够增强人们的国家意识和集体认同,提高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路径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学校教育、群众性活动和媒体宣传等渠道,让人们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其次,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价值观的法制保障。
通过建立相关法律和规章,保护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最后,加强党的领导,做好组织工作。
通过党的领导,全面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首先,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
其次,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实施能够增强国家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
最后,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的本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包括价值观和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旨在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平等、和谐的社会,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积极的指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强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以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的。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质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即经济上的自由和政治上的自由、文化上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自由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追求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和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强调劳动尊严和人的自由创造。
他们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通过劳动创造财富。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鼓励和强调每个人的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应当得到合理的尊重和推崇。
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提倡社会公平与正义。
他们认为社会的矛盾主要来自于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不公平。
因此,他们提倡通过改革社会制度和建立公正的分配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人人平等,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
它关注人的自由与个人尊严的实现,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自由权利之间的合理平衡。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和人类共同利益,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是无产阶级道德的标准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事业,为了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强调个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以无产阶级的集体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为准绳的。
另外,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强调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的统一。
他们认为,个人的价值和行为是社会历史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个人的表现和行为需要遵循社会的规则和道德准则。
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要素
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要素
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它由三个主要要素构成,分别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体现了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民主强调人民
的主体地位和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文明体现了社会的道德素
养和文化水平,和谐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是指人民享有自由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权利,平等强调人民之间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机会的提供,公正体现了社会
正义和公平原则的追求,法治强调以法律为准绳、加强法制建设,
保障人民的权益。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体现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敬业强调对工作的认真投入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诚信体现了诚实守信、守法守纪的道德规范,友善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友好。
这三个要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框架,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秉持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它对于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价值观是在这门学科中所体现的重要内容,它具有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价值观的定义、内涵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价值观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价值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中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实践中的基本原则和智慧,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动力源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 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权利的实现,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的追求。
2. 社会公平和正义: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核心价值观,追求社会制度的公正和资源分配的合理,反对剥削和压迫,追求社会阶级的消亡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3. 科学真理和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真理和创新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追求科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崇尚实事求是和实践验证,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方法。
4. 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注重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追求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反对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1. 指导国家治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价值观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根本指导,引领国家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民利益至上、科学发展、法治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价值导向。
2. 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价值基础和思想动力,引导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 服务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面发展,引导党和政府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关注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用和发展等方面探讨其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基本价值观念组成。
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的价值目标。
这些价值观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包括国家富强和人民富强两个方面。
国家富强体现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人民富强则重点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身心健康的提高。
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
政治民主体现在人民群众在国家事务中的广泛参与和权力监督。
社会民主则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参与和平等权益的保障。
文明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个人文明、社会文明和国家文明。
个人文明体现在个体成员的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提高;社会文明强调社会的文明行为和公共文明习惯;国家文明则是国家整体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社会建设中强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风气的健康有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导向。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的价值共识,是全体人民的价值认同,具有很强的集中力和凝聚力。
它为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本文通过分析人的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划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的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从三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关键性价值标准;人民的主体性价值观是人类的解放;人类价值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标签: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识;实践;真善美古往今来,众多思想流派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们都提出了独特的价值学说。
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产生。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指引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取得了许多新的发展。
一、人的活动导致了主体和客体的划分在辩证法专题中我们知道并且了解辩证法是回答客观世界存在的状态问题。
当我们回头去思考并用哲学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客观的世界里面和周围都具有物质客观性。
物质性的世界具有多样性的存在。
多样性使得许多不同事物放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种作用、影响和制约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联系。
而联系就会产生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发展则是有规律的。
这就是一个基本的框架。
而事物之间的多样性就必然理解为事物之间具有差异性,而这种差异就可以理解为矛盾。
所以事物之间的多样性导致了产生事物之间的矛盾,而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产生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原理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最终,世界变化和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这个世界是矛盾的存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当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不管是自然界还是我们人类自己,都应该应用一种思维,理论地去思考,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矛盾分析法。
因为这个是事物存在的一个最真实的状态、本来的状态。
客观世界实质就是被人类社会所改造的世界。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我们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框架中缺乏逻辑性,经过了进一步的学习才知道这门学科的逻辑性非常强,本体论回答了世界是什么,而辩证法回答了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这是最基本的两个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瞧来,人一方面都有自己的各种需要,并总就是希望从她人与社会中得到尊重与满足;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存在与创造的一切,能满足她人与社会的需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她人、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正就是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与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因而人的价值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
一、人的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通俗的说,价值观就是人的行为准则,就是标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生动的反应一个人的价值观。
每做一件事,思考一个问题,出发点就是什么,就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还就是从社会利益出发;落脚点又就是什么,就是为了钱、权、名、利,还就是为了大家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发展,这些存在于每个人脑海中的处事标准决定每个人的举止行为。
对一个自私的、肤浅的人来说,个人利益、少部分人的利益永远都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实在的东西,这就就是她们的行为标准,就是她们价值观的全部内容。
她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无不侵透者这种极端自私自利的思想,正义、道德、为人民服务等等,对她们来说一钱不值。
这些人瞧似很聪明,活得很风光、很精彩,其实她们就是不过就是连自己的基本属性都瞧不到的可怜虫。
因为自私,目光短浅、自以为就是,她们被死死的钉在自我这样一个狭小的圈子内无谓的纠缠、可怜的挣扎,永远无法挣脱命运的摆布与时代的局限,直到消失在这个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就是表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概念,就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
价值总就是对人而言的,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就有价值。
因此,价值就是在同人的关系中产生的,并取决于满足人需要的程度。
在一般的价值关系中,价值的主体就是人,可以就是个人,也可以就是集团、民族、国家以至整个人类;价值的客体就是物,可以就是自然物,也可以就是人劳动创造出来的产品;可以就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就是精神的东西。
“人的价值”就是从物品或商品的价值中引伸出来的,就是指作为客体的人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意义。
人的价值也就是在同人的关系中产生的,就是在同她人、社会与自身的关系中产生的。
人的价值,就在于人能满足人的需要,人能以自身的存在、劳动或其她行为,创造物质与精神产品,满足自身、她人与社会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因此,人的价值,既体现在同她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也体现在同自身的关系之中。
如果以人为价值主体,以社会为价值客体,那么人的价值体现为人的个人价值。
如果人既就是价值主体,又就是价值客体,那么人的价值就体现为人的自我价值。
可见“人的价值”这一命题有着异常丰富的内涵:其一,人的社会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同她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表明一个人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后者的特定需要。
因而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就就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与精神需要所作出的贡献。
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就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一个人在自己的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都有其某种特定的社会价值。
但不管那方面的社会价值,总要在社会关系中体现出来。
譬如,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同学生的关系中,医生的价值体现在同病人的关系中,一个人离开了同她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就是无法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的。
考察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不仅需要瞧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还要瞧其就是否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就是否尽职尽力。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职位高低、才能大小,只要就是有这种精神,那么她就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其二,人的个人价值。
人就是价值关系的客体,又就是价值关系的主体。
考察人的价值,如果人仅仅同物一样被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那么,人就实际上被降到物的地位了。
人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她要以自己的贡献来满足她人与社会的需要;作为价值关系的主体,她需要从她人与社会那里得到尊重与满足。
否则,就不就是全面的人的价值观。
其三,人的自我价值。
人的价值还体现在同自身的关系之中。
在这种关系中,个人既就是价值关系的主体,又就是价值关系的客体。
人在同自身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价值,称为人的自我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就就是人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自己满足着自己的需要。
可见,一个人的价值存在于同她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也存在于同自身的关系之中。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人的价值而言,必须强调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与自我价值的三者统一。
只有这样来理解人的价值,我们才可以说就是一种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二、人的价值的实现马克思说,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所以,人的价值有潜在的价值与实现的价值两种形态。
潜在的价值就是指人的本质力量即主体力量所具有的创造性能力与潜能。
这种潜能不就是自然界的恩赐,就是人的长期的自然进化与社会进化的积淀。
人要使潜在的价值转化为实现的价值,首先就要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天性,沉睡于自身中的潜能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被激发与涣醒。
一个人的最初成长阶段,就是一个唤醒与开发自身的潜能,获得与提高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就是一个获得与提高自身价值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中,人更多地体现着就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
任何人都就是依赖于她人与社会,借助于社会的力量,先从社会中索取,享受着她人劳动的成果,才逐渐地发展着自己的本质力量的。
因此,一个人自身价值的获得与提高,就是她人价值在自己身上的转化与体现。
社会实践过程就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决定过程。
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与劳动能力,只就是具有潜在的价值。
只有通过“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即工作、劳动与创造,才能把这些能力发挥出来,表现出来,创造出自己、她人与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因此,人就是靠辛勤的工作与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自身价值的。
不工作、不劳动、不创造,即使她具有很强的能力,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也还就是不可能创造出任何财富,也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们承认,个人的成长、发展及其才能的发挥就是受各种条件制约的,也就是同社会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的。
条件不同,人的价值实现的方式与程度也就不同。
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高度发展的社会里,才能为每个社会成员的成长、发展与才能的发挥提供良好的条件。
人的成长与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依赖于社会的;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离不开人的成长与发展。
因此,人的价值的实现,既要靠个人的努力与奋斗,又要靠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只有在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与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与脑力的能力的机会”即充分实现人的价值。
我们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根本目标指向也正在这里。
三、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人的价值的实现由于受制于各种主观的客观的条件,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
那么,如何来评价人的价值呢?评价必须有尺度或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评价主体从不同的立场或用不同的尺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大体上,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从个人角度出发的“自我评价”及她人、社会对她的“社会评价。
”在马克思主义瞧来,人的自我价值总就是与人的社会价值相联系并从属于社会价值的,因此,人的价值评价的尺度归根到底应就是社会的尺度,运用社会的尺度评价人的价值,就就是要瞧她对社会的贡献。
人的价值的真正所在,也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之中。
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工作上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瞧她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瞧她取得什么。
”一个人活在世上,总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社会产生影响,或者就是积极的,或者就是消极的,凡就是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对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需要的,就就是有价值的,而价值的大小,既取决于一个人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创造多少的财富,也取决于一个人如何运用自己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精神文明与道德风尚的形成。
古往今来,每一个在社会历史上真正显示了“人的价值”的丰富含义的人,都作出了卓越的社会贡献,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与表现了自己的价值。
以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评价人的价值的尺度与标准,并不意味着否定个人向社会在所索取。
个人就是社会的细胞,离开了个人,离开了个人需要,社会及其需要也就不存在了。
人既就是主体,又就是客体;既就是目的,又就是手段。
人作为客体手段,她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创造与贡献;人作为主体,她要求满足自身的需要。
只贡献而得不到尊重,人也就很难生存下去,更谈不上为社会创造价值。
相对说来,个人对她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比起她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更为根本与重要一些。
正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在于她的存在与需要就是否从社会,从她人那里得到承认与满足,更重要的就是在于她为社会、为她人尽了什么责任,作了什么贡献。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实的人就是社会的人,就总体而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有别于物的价值,就个体而言,人的价值也就具体表现为人生的价值。
人活着怎样才就是有意义的,就是人生价值所探讨的问题。
对人生的意义、作用,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等问题的根本瞧法就形成人生价值观。
1、走出自我狭小的天地为什么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置身于集体中才就是可能的?这就是因为,从根本上讲人就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离开了社会与集体,自我就不可能存在。
哪怕再自私、再鄙视集体存在的自我,也无法摆脱集体,因为她总从属于一定社会集团。
所以,自我如果与集体背道而驰,无论她追求不平凡人格的信心与意志多么坚定,都会因为遭到集体与社会的否决而无法最终实现自己。
而且,集体也总为自我不平凡的追求提供外在的力量促使自我不断走向完满与不平凡。
因此,马克思说:“我们知道个人就是微弱的,但就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就是力量。
”可见,自我价值的追求,首先意味着对自我与她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融洽而与谐关系的追求。
每一个现实的人,都处在一个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无论就是普通个人还就是杰出人物,要为社会创造财富或者促进社会的变革,都需要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们给予不同形式的合作,为其创造条件。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正确地进行“自我设计”、“自我选择”,做到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相统一,才有可能真正地体现出自我的价值。
2、确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
无论就是在历史上还就是在现实中,崇高的价值目标对于推动人们充分实现人生价值,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如果确立了崇高的价值目标,她就会自觉地全身心地服从这一目标,从而得到理想的客观效果,获得肯定的价值评价。
如鲁迅的一生,具有崇高的价值目标,所以,她能做到铮铮傲骨,不畏强权,“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