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凝血四项的意义
妊高症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妊高症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0a89f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1.png)
妊高症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发布时间:2022-05-26T03:49:10.77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期作者:崔耀华[导读]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价值。
崔耀华阜新市清河门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检验科辽宁阜新123006【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择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妊高症患者43例与同期于我科待产的健康产妇44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析其临床意义。
结果:观察组受试者FIB、PT、APTT、TT分别为(4.11±0.63)g/L、(10.05±0.77)s、(27.03±1.06)s、(18.73±1.12)s,对照组受试者相应指标分别为(3.32±1.29)g/L、(11.24±1.01)s、(28.33±0.98)s、(19.84±1.97)s,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妊高症患者早期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有利于临床医师尽早发现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更好的预防该类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妊高症;凝血四项;临床意义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人体靶器官如心脏、脑、肾脏和血管的损害。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出现血压升高,常合并水肿、蛋白尿、抽搐等多脏器受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常发生于孕20周或20周后。
妊娠期间血压升高对孕妇及胎儿均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是导致早产、胎儿低体重及围产儿和(或)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应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据相关研究报道[1],妊高症患者内皮细胞合成或分泌的血管舒张因子减少,血管收缩因子增加,导致的微、小动脉痉挛,引起血压升高;且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比例失调,故凝血四项检测在该类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94bd9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8.png)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血凝四项是指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时间(TT)等指标。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能够在伤口处迅速形成血栓以止血,然后再通过纤溶系统溶解血栓,保持血液的凝固和溶解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在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和血液成分的改变,孕妇的凝血状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孕妇的凝血因子水平会增加,尤其是凝血酶原、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
这是为了应对分娩时出血的风险,以保护母体和胎儿的安全。
孕妇的PT和TT会显著延长,表明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性增加。
孕妇的抗凝血系统也会发生改变。
孕妇体内的抗凝血酶和抗纤溶酶均增加,以防止过度凝血或血栓形成。
孕妇的APTT也会延长,这是由于激素促进了组织因子通路的活化,使凝血系统更易于被激活。
孕妇的血小板计数也会略微减少。
血小板在止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妊娠期间,激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使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在微血管壁上,导致血小板减少。
虽然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但同时也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的变化可以用来监测孕妇的凝血功能,评估孕妇的凝血状态是否正常。
如果出现异常,可能提示孕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血凝四项的变化可以帮助评估孕妇的出血和血栓风险。
对于凝血功能过高的孕妇,可能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
而对于凝血功能过低的孕妇,可能存在出血的风险,需要密切观察和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血凝四项的变化还可以指导妊娠期合理用药。
如果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可以根据血凝四项的变化来调整剂量和监测药物疗效。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主要涉及孕妇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的变化,以及相关的出血和血栓风险评估和药物治疗指导。
通过对血凝四项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孕妇的凝血功能和风险,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45030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c.png)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血液凝血是维持人体内血管的完整性和功能的重要机制,而孕期的妇女往往会经历血液凝血系统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于孕妇自身的健康以及胎儿的发育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了解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对于临床医生和孕产妇本身都是非常重要的。
血凝四项是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这四个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血液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孕妇体内的凝血功能异常,从而进行及时处理。
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负荷的增加,孕妇的血液凝血系统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是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将会缩短,这是因为孕妇的凝血因子含量在孕期会显著增加,这是为了适应分娩时由于产道损伤而引起的出血。
其次是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也会显著增加,这是因为孕期的血浆中会出现大量的纤维蛋白原,以保护胎儿血管系统不受到形成血栓的影响。
随着孕期的不同阶段,孕妇的血液凝血系统也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在早孕期,孕妇的血液中激素水平开始增加,这会导致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增强,同时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也会有所缩短。
此时孕妇的血液凝血功能基本正常,但需要注意的是,早孕期孕妇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增加患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强监测和预防。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监测血凝四项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孕妇体内的凝血功能异常,从而进行及时处理,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孕期孕妇血液凝血系统的变化还会对孕妇自身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监测和预防。
对于患有一些凝血功能异常的孕妇,还需要在分娩过程中加强对血液凝血功能的监测,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临床意义论文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临床意义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64735a3c1ec5da50e2707f.png)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检测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临产孕妇与正常女性进行pt、fib、aptt、tt即凝血四项的测定。
结果:临产孕妇pt、aptt、tt均低于正常女性,而fib明显高于正常女性,两组比较,p38周孕产妇400例,年龄20~43岁,临产孕妇未使用任何药物,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其他合并症。
正常对照组:正常女性360例,均来自我院正常体检者,且未使用任何药物,选择心、肾、肝功能正常,无凝血机制异常及肝炎病史,年龄20~50岁。
1.2方法:抽取受检者静脉血1.8ml与109mmol/l枸橼酸钠按9:1比例混合,充分抗凝后以3000r/min离心15min,取血浆测定,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所有标本的检测均在2 h内完成。
1.3检测试剂与仪器凝血四项的检测使用法国生产的stgo全自动血凝仪以及配套的原装试剂,质控血浆随患者标本同时进行测试,其数值均在质控范围内。
1.4数据统计原始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3 讨论凝血四项指标是判断出血性疾病的主要诊断指标:(1)pt是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常用的筛选实验项目,能反映体内ⅱ、ⅴ、ⅶ、ⅹ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出血倾向。
(2)aptt能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ⅷ、ⅸ、ⅺ因子的水平,是非常敏感的指标和常用的筛查项目[1],也可反映共同途径ⅰ、ⅱ、ⅴ和ⅹ因子的水平。
(3)tt的检测主要反映在凝血功能共同途径—fib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抗凝血现象。
(4)fib是血浆中含量较高的一种糖蛋白,是凝血途径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指标[2]。
本实验结果显示:临产孕妇fib显著增高,而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往往伴有大量出血,极易引起急性dic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在我国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3]。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b22ac0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b.png)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血凝四项是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四个指标,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这四个指标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会有一定的变化,且对于评估孕妇的凝血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在妊娠期,孕妇的凝血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改变,主要是为了保障胎盘的血液供应和预防孕妇产生过多的血栓。
下面将详细讨论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用来评估凝血系统外部激活途径的重要指标。
在妊娠早期,PT会有所增加,然后逐渐恢复到非孕状态。
这是由于孕妇体内的血浆凝血因子水平会有所上升,这种改变有助于保护孕妇不过度凝血。
临床上,PT的延长可能暗示孕妇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肝功能不全等问题。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用于评估凝血系统内部激活途径的指标。
在妊娠期,APTT会缩短,这是由于孕妇体内凝血因子的增加,特别是凝血酶原、第十一凝血因子和第十二凝血因子的增加。
临床上,缩短的APTT可能与孕妇存在凝血因子异常、DIC等凝血系统疾病有关。
3.纤维蛋白原(FIB):FIB是血液凝聚的重要组成部分,妊娠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FIB的升高可以提高孕妇的血液凝固能力,有助于保护胎儿免受剖宫产术等分娩损伤。
临床上,FIB的升高可能与孕妇存在炎症、凝血功能失调等疾病有关。
4.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凝血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维持着正常的血液凝聚能力。
在正常情况下,妊娠期间孕妇的血小板计数会有轻度的下降,这是由于孕妇体内血浆容积增加和血小板使用增加。
临床上,血小板计数的下降可能与孕妇存在血小板减少症或凝血系统疾病有关。
血凝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主要如上所述,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凝四项的正常范围在孕妇中会有一定的变化,医生需要根据妊娠期、孕妇相关疾病等因素来判断检查结果的意义。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92af7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8.png)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随着孕妇进入妊娠期,身体会经历各种生理和代谢变化,并且会对血液系统产生影响。
血凝四项检查是常规的血液检查项目之一,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
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这些指标可能会发生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可能与孕妇的健康状态和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相关。
让我们来看看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这两个指标反映了血液的凝血功能。
在妊娠期间,孕妇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这会导致凝血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增加,从而缩短了PT和APTT。
孕妇的血容量和血浆体积增加,这可能导致PT和APTT的浓度减少。
正常妊娠期孕妇的PT和APTT可能会缩短。
如果缩短的幅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孕妇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如血浆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它与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密切相关。
在妊娠期,孕妇的血浆体积增加,导致FIB的稀释,从而降低其浓度。
孕妇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升高也会促进FIB的合成和释放,这可能会导致FIB浓度的升高。
正常妊娠期孕妇的FIB浓度通常处于正常范围内。
如果FIB浓度过高或过低,可能提示孕妇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凝血系统疾病的风险。
这些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是多方面的。
这些变化可以作为判断孕妇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是否正常的标准。
如果这些指标的变化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孕妇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功能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这些变化还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相关。
在妊娠期间,孕妇可能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这些疾病与凝血功能异常有关。
在孕妇的血液检查中观察到PT和APTT的异常缩短,可能提示孕妇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
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异常浓度可能与凝血系统疾病的风险有关。
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过高可能提示孕妇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c404b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5.png)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凝血四项是指凝血功能检查的四个重要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血小板计数。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人体凝血功能的状态,对于诊断与监测凝血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以下是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1.诊断凝血疾病:凝血四项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凝血因子缺乏、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损、出血性疾病等。
PT和APPT的延长可提示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常见的有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
血小板计数降低则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减少症或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血栓性疾病。
这些检查对于及时发现凝血异常非常重要,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2.指导用药与手术:凝血四项的检查可以指导血液疾病患者的用药和手术决策。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来调整抗凝剂(如华法林)的剂量,以防止出现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
在手术前的评估中,凝血四项可以帮助决定手术方案,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创伤性手术或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通过检查结果来评估手术出血的风险。
3.监测抗凝治疗:凝血四项对于监测和调整抗凝治疗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时,通过检查PT、INR等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抗凝状态,并调整药物剂量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凝血四项的监测也可以帮助评估其他抗凝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等)的疗效和安全性。
4.预测血栓或出血风险:通过凝血四项的检查结果,可以评估患者的血栓或出血风险。
例如,PT和INR的延长可以提示患者存在出血风险,如肝功能损伤、维生素K缺乏等。
APTT的延长可能提示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损,增加出血风险。
而血小板计数的减少则可能增加患者的出血或血栓风险。
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或治疗方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凝血四项是评估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诊断和监测凝血系统疾病、指导用药与手术决策、监测抗凝治疗以及预测血栓或出血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的临床检测分析及意义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的临床检测分析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a97089fcf84b9d529ea7a61.png)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的临床检测分析及意义目的对临产期孕妇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临床上进行运用所具有的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曾收治的30例临产期孕妇,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一时期的正常孕龄期妇女3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妇女分别进行检测观察,对两组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凝血酶时间等方面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比较两组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时间,观察组妇女均低于对照组孕妇,两组妇女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比较两组妇女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观察组中妇女高于对照组,两组妇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临产期孕妇与正常妇女相比较而言,其大部分存在贫血以及血液高凝状态,对临产期孕妇进行凝血四项检测,能够使产妇围生产期安全得以提高,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在临床医学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应引起注意。
标签: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临床意义对于临产孕妇来说,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其机体的血液系统往往会有一系列变化出现,包括其机体的凝血。
抗凝以及纤溶功能,在产妇机体内,其凝血因子水平会有所升高,尤其是纤维蛋白出现异常,往往会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因此,对临产孕妇行凝血四项检测有重要作用与意义[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曾收治的30例临产孕妇与30例正常孕龄期孕妇。
将30例临产孕妇作为观察组,孕妇年龄20~35岁,平均(28.5±1.5)岁,孕周35~40w,平均(38.6±4.2)w;将另外30例正常孕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
这些妇女年龄22~36岁,平均(26.4±2.2)岁。
排除患有高血压人员,排除存在肾功能异常人员,排除存在凝血障碍人员。
这两组妇女均自愿接受检查,配合医生进行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妇女在一般资料等情况方面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妇女均取静脉血2.0ml,并且将其放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中,对其静脉血行离心操作,将离心转速设定为3000r/min,将离心时间控制为10min,将离心完成后的血浆放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中,分别对两组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凝血酶时间等方面指标进行分析比较[2]。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0affcdb49649b6648d74730.png)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临产孕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临床的参考价值。
方法:采用ca-510全自动血凝仪对295例临产孕妇和64例健康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四项检测。
结果:临产孕妇pt、aptt较健康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妇体内凝血、抗凝血成分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均发生明显改变。
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指标检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改变,对预防dic的发生和及时治疗,降低临产孕妇dic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产孕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90-01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在妊娠期间,特别是在妊娠晚期,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影响肝脏的代谢、合成和分泌功能[1],从而导致临产孕妇体内凝血成分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这种改变容易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2]。
因此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指标的监测,有助于dic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本文对295例临产孕妇凝血指标进行了检测,并与64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的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95例临产孕妇为2012年9月我院住院产妇,年龄19-39岁,平均27.6岁。
64例非孕妇女来自健康体检时随机抽取并排除有相关性疾病,其年龄与临产孕妇组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用专用血凝真空管(3.8%枸橼酸钠溶液1∶9抗凝)采取临产孕妇和正常非妊娠妇女肘静脉血1.8ml,3000r/min,离心15min,2小时内完成检测。
每次测试前先按规定做室内质控,质控合格后再行标本检测。
1.3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为sysmex公司生产的ca-51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妇女不同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妇女不同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180eb641eb91a37f1115cce.png)
表 1不 同妊 娠期 凝血 四项检 测结 果的 比较 ( -s t) -
明显改变,可能导致出血性、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1 J 。凝血四项指标主 要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T P ),凝血酶时间 T ),活化部分凝 (T 血酶时间 ( P T)和纤维蛋 白原 ( I AT FB)。随着血栓与止血检测在 临床的广泛应用,凝血四项已经成为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常规检测项 目,以及各种抗凝治疗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为了解不同孕期妇
21 年 1 01 1月第 9 第 3 卷 2期
・
临床研 究 ・ 1 3 9
妇女不 同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赵 洪 波
( 吉林省 白城市妇幼保健 院,吉林 白城 17 0 ) 3 0 0
【 关键词】妊娠期 ;凝血四项 ; 测 检
中图分 类号 :R 1 . 74 1 文 献标识 码 :B
凝固增强的倾向发展,随着孕周的增加这种改变逐渐加剧。值得注意
的是 ,孕妇体 内适度增 强的血液凝 固是机 体的一种保护 性反应过程 , 这有 利于 胎盘剥离面血 栓的进一步形 成 ,使产后 出血量 减少 、同时 ,
l _ 3仪器和试剂 仪器为 日本生产的Ss x A 1全 自动血凝分析仪,试剂由上海 ymeC 50
妊娠 女性凝血 四项 的变化情况进行 检测分析 ,以探 讨其临床意 义。现 将结果报道 如下。
Hale Waihona Puke I I 、1、V、X的影响。T 检测弥漫性血管凝血、肝素治疗、纤维蛋 T 白原数量和质量异常,纤溶活性增强。FB I 是评价糖尿病,DC、肝脏 I
疾病、炎症及肿瘤的有效 指标 。正常情 况下,外周血 中凝血、抗凝血 、
摇均 后立即送检 。
纤溶、血小板等系统的功能处于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64d3562dd88d0d232d46a99.png)
WBC(109/L) 11.85±1.84 6.16±1.69 5.96 <0.05
RBC(1012/L) 4.02±0.28 4.75±0.30 4.97 <0.05
HGB(g/L) 105.84±13.48 133.21±12.74 3.90 <0.05
3 讨论 孕妇在妊娠期时需要承受来自各种生理变化引发的风
资料用(狓珔±狊)表示,使用狋检验,计数资料使用 χ2 检验,若 犘 <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检测结果显示,妊娠组的 RBC、PT、HGB、ATPP均明 显低于非妊娠组(犘 <0.05),妊娠组的 Fib、WBC则明显高 于非妊娠组(犘 <0.05)。详情参见下表1。
表1 两组女性的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狓珔±狊)
指标
妊娠组 (狀=45)
非妊娠组
(狀=45)
狋
犘
TT(s)
9.14±2.31 11.21±2.28 1.72 >0.05
孕妇不同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的意义,你造吗?
![孕妇不同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的意义,你造吗?](https://img.taocdn.com/s3/m/ea78321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7.png)
孕妇不同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的意义,你造吗?妊娠是女性朋友的正常生理现象,伴随妊娠时间的延长,准妈妈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而,比如:凝血功能的改变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若未能进行常规监测,妊娠期间凝血功能出现问题而未能时及时加以有效干预,极易造成血栓、出血等严重相关并发症,对准妈妈和宝宝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由此可见,了解不同妊娠阶段孕妈妈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意义重大,下面本文就对准妈妈不同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的意义进行简单科普。
1、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向待检测血浆中加入适量含钙组织凝血活酶,被钙化的血浆可利用外源性激活途径促使凝血酶原向凝血酶转变,凝血酶又会使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变并凝固,凝固时间即称之为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向待检测血浆中加入适量凝血活酶,在钙离子作用下纤维蛋白可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并凝固,凝固时间即称之为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向待检测血浆中加入适量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可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并凝固,凝固时间即称之为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浓度:如果存在高浓度凝血酶,一般情况下,待检测稀释血浆凝固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表现为反比关系,通过对稀释血浆凝固时间进行测定,即可算出纤维蛋白原浓度。
2、孕妇不同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的意义为更好使广大准妈妈朋友了解不同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的意义,本文以实际检测指标水平为基础进行分析:非妊娠健康妇女凝血酶原时间平均值一般为(13.12±0.68)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平均值一般为(30.24±2.59)s、凝血酶时间平均值一般为(14.55±2.08)s、纤维蛋白原浓度平均值一般为(3.04±0.57)g/L。
孕早期准妈妈凝血酶原时间平均值一般为(12.98±0.65)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平均值一般为(29.33±2.41)s、凝血酶时间平均值一般为(14.12±2.01)s、纤维蛋白原浓度平均值一般为(3.39±0.61)g/L。
孕妇产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孕妇产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f7c031b4431b90d6c85c774.png)
公 众 的健 康 意 识 和 完 善 急 救 医 疗 服 务 系统 至 关 重
要 。
[ 考 文 献] 参
[ ] Uy r l Uz naB Un l S e a. fet f i f a ea y n 1 ae H, u l , a D , t 1 E c o r i n t rp o r to b h
9 %次全 闭塞 7例 ( 6 9 , 0 9 2 . %) 7 %~9 %严 重 狭 窄 4 5例( 9 2 。 以梗 死 相 关 血 管 开 通 , 余狭 窄 < 1 . %) 残 2 %, I 0 T MI血 流 三 级 为 手 术 成 功 标 准 , 4例 2 (2 3 成 功置入 支架 , 计 2 9 . %) 共 7枚 , 2例 ( . %) 7 7 病 变处血 栓较硬 , 钢丝 未 能 通 过病 变 处 。 自患 者到 我 院就 诊 至首 次 球 囊 扩 张 时 间为 2 ~ 1 0mi, 均 0 8 n 平 6 n 达 到指 南要 求 的进 门 一球 囊 扩 张 时 间≤ 9 0mi, 0 mi n为 1 8例( 9 2 , 6 . %) 影响 再灌 注决 定 延迟 的 因 素 是完 成首份 心 电图至患 者或家 属签 署治 疗 同意书 的
ago lt []C rioy 20 ,0 ( ) 18 7 . n ip s J . ado g ,0 6 15 3 :6 —1 5 ay l
[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2 中华 心血管病杂 志编辑委 员会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指南 ( 0 9 [ ] 中华心血 管病 杂志。 20)J .
oad lnaci []J MA, 0 0 2 3 2 4 —2 4 . cri ifrt n J .A a o 2 0 , 8 :9 1 97
孕妇凝血四项的意义
![孕妇凝血四项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cb5d7c8b14e852458fb5781.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孕妇凝血四项的意义导语:分娩是十月怀孕正常的生理现象,目前分娩可自然分娩和手术分娩,即顺产和剖腹,此时就需要做孕妇凝血四项,这是孕妇必须做的一项检查,我们分娩是十月怀孕正常的生理现象,目前分娩可自然分娩和手术分娩,即顺产和剖腹,此时就需要做孕妇凝血四项,这是孕妇必须做的一项检查,我们要先了解孕妇凝血四项的意义,这样孕妇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避免患者在检查时发出疑问,就会造成对医院产生不信任。
正常状态下,机体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促进和抑制凝固的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凝血机制的自我调节。
临产孕妇机体呈高凝状态,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这种状态有利于快速、有效止血,但同时又易形成血栓和产科并发症。
因此,临产前进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对于预防产科并发症、保证母子平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妊娠是一段特殊的生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机体的各项指标会有所变化。
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四项指标也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特别是妊娠晚期,孕妇各种凝血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尤其是纤维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PT主要反映血浆中外援性凝血因子I、Ⅱ、V、Ⅶ、X水平,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常用的筛选试验。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
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常用的筛选试验。
TT是反映共同凝血途径的实验,也可反映血液中FiB的质和量。
妊娠期间凝血因子浓度增加最终导致临产孕妇血浆中的PT、APTT、TT时间缩短,FIB升高,可使细胞、血小板聚集增强,促使血黏度增高,增强止血功能。
但也容易引起血栓形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凝血四项在临产孕妇的检测和意义
![凝血四项在临产孕妇的检测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674b846fe4733687e21aa71.png)
肺疾病 诊治 指南 [ 冲 华结 核和 呼吸杂 志 , 0 , () 5.6 . J 】 2 2 58: 3 0 0 2 4 4 [] 马德 堂, 平, , . 溴铵 治 疗慢 性 阻塞 性肺 疾 病 合并 支 4 4 于 白莹 等 噻托 气 管扩 张4 例 疗 效 观 察 [】 用 临 床 医药 杂 志 ,0 01 (4: 2 J. 实 2 1 ,42 )
在孕妇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如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等异常情况会导致组织损伤及组织凝血活酶类促凝物进入母血而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激活了纤溶系统以致血液从高凝状态逐渐变成了低凝状态增加了出血倾向45凝血四项检验是初步判断出血性疾病类型的主要诊断指标
4 ・临床研究 ・ 2 2
定不 良反应。
上 加服中药小青 龙汤 ,组方为 :炙麻黄 ,桂枝 ,细辛 ,白芍 ,干姜 ,
法 半夏 ,五 味子 ,炙甘草 ,常规服 用。加减 :痰粘稠者 加加黄芩 ,蒲 公英 ,鱼腥草 ;痰量 多清稀者加大 半夏 、干姜用量 ,并加苏子 ;喘促 者加杏仁 ,炙 杷叶 ;咳甚者加炙 紫苑 ,百部等 。两组 患者均 l天为一 0 个疗程 ,均治疗两个疗程 ,对 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 。 l _ 3疗效标准 疗 效 评价参 考相 关文 献标 准进行 。患 者实 验 室检查 指标 明显 好
【 叶任高 . 1 ] 内科学【 . 北 京: 京人 民卫 生 出版社,048. M】 版. 6 北 20: 6
1 统计学分析 . 4 数 据统 计学 分析 采用 S S .软件 ,采 用j检验 ,检 验水 准 , PS3 10 c
a0 5 P<O 5 =. , 0 . 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0 2结 果
转 ,咳痰、咳嗽 、喘促 等呼吸道异常症状 缓解基本消失为有促等呼吸道异常症状有 所减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6656d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3.png)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凝血四项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判断出血或血栓的风险。
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可以提供有关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的综合信息。
以下是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1.评估凝血功能:凝血四项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时间,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可能性,如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
这对于预防或治疗出血或血栓的相关疾病非常重要。
2.指导抗凝治疗:凝血四项可以用于指导抗凝治疗,特别是对于使用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
PT和INR(国际标准化比值)通常用于监测和调整华法林的剂量,以确保患者的凝血功能处于理想的治疗范围内,既能降低血栓的风险,又能避免出血的发生。
3.评估出血风险:凝血四项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都可能导致患者易于出血。
通过检测凝血四项的结果,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出血风险,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并减少出血的发生。
4.评估血栓风险:凝血四项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
凝血因子过多或过活、血小板功能异常等都可能导致血液过于凝聚,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通过检测凝血四项的结果,可以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如使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
综上所述,凝血四项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指导抗凝治疗,评估出血和血栓风险。
对于预防和治疗与凝血相关的疾病,如出血、血栓和凝血因子缺乏等,凝血四项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凝血四项只是一个初步的评估指标,对于深入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不同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不同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0c77ae7b8f67c1cfad6b839.png)
不同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的临床意义,为实施临床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PT、APTT、TT、Fib测定均为磁珠凝固法,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Steellex LG-PABER-1)上进行。
结果妊娠中、晚期女性与正常对照组或早期妊娠者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妊娠期间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对预防血栓形成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PT;APTT;TT;Fib;妊娠期;凝血四项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会伴随体内凝血及纤溶系统中某些成分出现了一些异常变化,但随着孕月的增加,特别是妊娠中、晚期,体内凝血成分和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并可能发生某些出血性、血栓性疾病。
PT、APTT、TT和Fib测定是判断机体止血与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术前筛查出凝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与观察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疗效的常用检则方法,对了解不同妊娠期孕妇血液的凝血状态,预防产后DIC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不同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以250例门诊就诊正常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①对照组:250例本院门诊就诊正常非妊娠妇女,年龄20~40岁,平均26.5岁,无血栓病史及家族史,取样时无其它疾病,各项体检指标正常; ②妊娠组:595例本院产科就诊的正常妊娠妇女,按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1],其中早期妊娠182例,中期妊娠215例,晚期妊娠198例,平均26.2岁,无血栓病史及家族史,取样时无其它疾病,各项体检指标正常。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取空腹静脉血1.8 ml加入0.109 ml/L枸橼酸钠0.2 ml 抗凝剂混合均匀,3000转/分离心15 min,取乏血小板血浆,2 h内测定PT、APTT、TT及Fib。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c5065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2.png)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妊娠是一种生理性状态,会对妇女身体各个方面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血液凝固功能是其中一个受影响的方面,因此对于孕妇的血液凝固功能进行监测,可以评估其妊娠期间的健康状况。
常用的血凝四项指的是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四项指标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妊娠期间,孕妇体内会发生生理性的改变,包括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循环血容量的增加以及血浆凝血因子的增加等等。
这些改变可能对血液凝固功能产生影响,导致血液过度凝结或凝血功能下降。
了解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凝血异常。
我们来看凝血酶原时间(PT)。
PT是衡量凝血功能的一个指标,PT延长可能意味着凝血功能下降。
根据研究,孕妇的PT在妊娠期逐渐延长,到了妊娠后期(28周以后)明显增加。
这是因为孕妇在妊娠期间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凝血酶原,导致凝血功能的下降。
一些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也可能导致PT延长。
临床医生在监测孕妇的血凝四项时,应当重点关注PT的变化,以及与其他检查结果的结合,判断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纤维蛋白原(FIB)是血浆中的一种血凝蛋白,可以反映血液中血浆凝血因子的含量。
研究显示,孕妇的FIB在妊娠期会逐渐升高,到妊娠后期时达到高峰。
这是因为在妊娠期,孕妇体内产生的血浆凝血因子增加,导致FIB含量升高。
如果FIB水平过高,可能意味着存在血液凝块的风险。
对于孕妇来说,维持适当的FIB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个指标是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研究表明,在妊娠期间,孕妇的血小板计数会逐渐下降,到妊娠后期时达到低谷。
这是因为孕妇在妊娠期中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更加容易,因此血小板计数相对较低。
如果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意味着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干预。
凝血四项在临床孕妇中检测的意义
![凝血四项在临床孕妇中检测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46c3848b307e87101f6965e.png)
K e y w o r d s : P r o t h r o m b i n t i m e ( P T ) ; A c t i v a t e d p a r t i a l t h r o m b o p l a s t i n t i m e ( A p r l T) ; P l a s m a i f b r i n o g e n ( F I B ) ; p l a t e l e t ( P L T )
b e t w e e n p a r t u i r e n t w o me n a n d n o ma r l w o me n w i t h o u t p r e g n nc a y o n P T、 AF I T 、 F b g nd a DD. C o n c l u s i o n s : I t i s i mp o r t nt a t o d e t e c t t h e f u n e —
w o m e n ( e x p e r i m e n t g r o u p ) a n d 1 4 4 n o r ma l w o m e n w i t h o u t p r e g n a n t (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 R e s u l t s : T h e r e w a s e x t r e m e s i s - n i i f c nt a d i f e r e n c e ( P < O . O 1 )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06cbe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a.png)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血凝四项是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和凝血酶时间(TT)这四项指标。
在妊娠期,由于女性体内荷尔蒙水平的变化以及子宫快速增长,血液的凝血系统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妊娠期血液凝血系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改变。
在妊娠早期,孕妇体内凝血因子Ⅶ、Ⅷ、Ⅸ、X、Ⅺ和Ⅻ的活性增高,因而PT和TT会缩短。
而妊娠晚期,则会出现凝血因子活性下降,PT和TT会延长,这可能是为了防止剖宫产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凝血,防止孕妇出现血栓形成的风险。
妊娠期血小板计数也会发生变化。
正常妊娠期间,血小板计数会稍稍下降,但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这是由于孕妇体内孕酮的增加,导致血小板寿命的延长和破坏增加。
在某些情况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孕妇,血小板计数可能会进一步下降,这会增加孕妇出血和产后出血的风险。
妊娠期APTT也会有所改变。
在妊娠早期,孕妇体内的凝血酶抑制物(ATⅢ)和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活性会增加,使得APTT延长。
而在妊娠晚期,孕妇体内凝血酶抑制物活性下降,导致APTT缩短。
这些变化是为了适应孕妇体内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的需要,确保胎儿血液供给的稳定。
凝血四项的变化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可以对孕妇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防凝血异常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特别是在孕妇存在妊娠合并症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凝血四项的变化也可以用于指导孕妇分娩过程中的操作。
根据孕妇体内凝血因子的活性变化,可以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减少分娩过程中出血的风险。
对于存在凝血异常或血小板减少的孕妇,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产后出血的风险。
凝血四项的变化也可以用于判定孕妇的疾病进展和预后。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孕妇,通过监测凝血四项的变化,可以及时评估疾病的发展情况,提早采取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妇凝血四项的意义
分娩是十月怀孕正常的生理现象,目前分娩可自然分娩和手术分娩,即顺产和剖腹,此时就需要做孕妇凝血四项,这是孕妇必须做的一项检查,我们要先了解孕妇凝血四项的意义,这样孕妇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避免患者在检查时发出疑问,就会造成对医院产生不信任。
正常状态下,机体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促进和抑制凝固的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凝血机制的自我调节。
临产孕妇机体呈高凝状态,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这种状态有利于快速、有效止血,但同时又易形成血栓和产科并发症。
因此,临产前进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对于预防产科并发症、保证母子平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妊娠是一段特殊的生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机体的各项指标会有所变化。
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四项指标也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特别是妊娠晚期,孕妇各种凝血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尤其是纤维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PT主要反
映血浆中外援性凝血因子I、Ⅱ、V、Ⅶ、X水平,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常用的筛选试验。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因
子Ⅷ、Ⅸ、Ⅺ、Ⅻ水平。
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常用的筛
选试验。
TT是反映共同凝血途径的实验,也可反映血液中FiB
的质和量。
妊娠期间凝血因子浓度增加最终导致临产孕妇血浆中的PT、APTT、TT时间缩短,FIB升高,可使细胞、血小板聚集增强,促使血黏度增高,增强止血功能。
但也容易引起血栓形成。
临产孕妇的高凝状态倾向,为产后迅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使其发生意外的风险加大。
因此,在产前及时监测凝血四项指标,对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及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保护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孕妇凝血四项不检查会影响正常的分娩,临床的孕妇必须做孕妇凝血四项检查。
孕妇凝血四项主要包括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检查的目的是发现血液的异常,防止患者有止血功能障碍,会造成分娩时发生大出血无法控制,当患者了解了孕妇凝血四项对分娩的意义后,临产时一定要做这项检查,尤其是剖腹产的孕妇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