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 王鄂
河北内丘扁鹊庙考述
河北内丘扁鹊庙考述文物春秋2008年第1期作者:贾成惠内丘县文物保管所---------------------------------------------------------------------------------------------------------------------- 邢台市内丘县地处河北省西南部,位居太行山东麓中低山峰经岗丘向平原过渡地带。
内丘扁鹊庙就坐落在鹊山脚下,属浅山区,东距县城21. 8公里。
整个庙区占地面积8. 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64. 39平方米,保护范围28600平方米。
1982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历史文献和现存的碑刻证实,内丘扁鹊庙具有始建年代早、历史悠久、规模大等特点,是国内现存最大的祭祀扁鹊的庙宇。
一、扁鹊其人与内丘鹊山据清乾隆十五年(1751年)《顺德府志》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
”扁鹊,姓秦,名越人,尊称扁鹊,战国时期勃海郡鄚州(今河北任丘)人,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家。
其生平事迹在《韩非子》、《韩诗外传》、《战国策》、《史记》、《说苑》等典籍中均有记载:他得长桑君真传,周游列国,随俗为变,悬壶济世,上医国君,下诊庶民,创“望、闻、问、切”四诊,传“六不治医论”,著八十一《难经》,巧治驱瘟汤,光大针灸疗法,汇集中医药学之大成,拯救百姓疾苦。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记:“扁鹊名闻天下。
过邯郸,闻贵夫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扁鹊过晋国,得知晋国大夫赵简子疾五日,不省人事,他仔细切脉诊断,用药后“不出三日”病痊愈。
赵简子感其恩,特在中丘(今河北内丘)之蓬山赐田四万亩,作为他的封域。
从此扁鹊定居蓬山,广采本草,发明医术。
扁鹊过虢国,闻虢太子“暴厥面死”,觉得可疑,入宫查看太子“尸体”,“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于是断为“尸厥”。
重修三官庙碑记
重修三官庙碑记第一篇:重修三官庙碑记重修三官庙碑记古有三官庙之神者,天地水是也,天官者,以其至高至尊赐福万载。
地官者,以其至仁之怀化育万物。
水官者,以其至清之德滋泽万灵。
我汪汴三官始建于,数百年来,百姓叨其福,万象沾其恩,乡民之敬也,香火不绝耳,自民国迄今,经世事变迁,山川易容,风雨剥落,断垣残壁,即将崩頽,乡人叹之久矣。
当今之时,世和盛昌,民安丰稔,政通人和,万象更新。
村人彭念文久怀重修之志,今趁乎天意,顺乎民心,率先倾资,兼义人姬卓云,慷慨解囊,出巨资五万元,又合本村急公好义者数人,劳心费力,奔波四方,纤合精工,疕选良才,旋于公元二零一四年月动工,积月余于二零一四年月日,正殿竣工,右又配牛王奶奶之庙。
庙堂神塑,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庄严肃穆。
整座庙宇,青砖鎏瓦,飞檐拱角。
开光祭祀,仙乐飘飘,声绕于天,青烟袅袅,香漫于地。
仁人志士,尽得夙愿,故曰:其德在庙,其功在人。
光辉玉宇,霈泽苍生,故以为记之。
公元****年**月**日立。
第二篇:祠堂重修碑记重修蒋氏宗祠碑记蒋氏宗祠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即公元1845年,距今已有170年历史,宗祠倚街而立,面朝鹿峰,前后两进中庭两旁为天井,两侧为厢房,面积宽畅,楼宇轩昂,气势宏伟,属典型清代古建筑。
由于往年几经战乱,民不聊生,祠堂长年失修。
近年来祠堂屋面渗漏严重,危及木结构安全;上厢房大部下厢房局部已坍塌,亟待修复。
今欣逢太平盛世,国家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发达,国强民富,我村有识之士,在春节期间动议重修祠堂,此举深得人心,村众竞力拥护,于除夕召开座谈会成立惠民基金会,进行筹款。
广大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十万、五万踊跃捐资,先后获捐资近百万元。
基金会核心人物研究确定大修总体方案:祠堂正屋重点屋面全面翻修,更换损坏檩椽后重盖望砖瓦片;原封闭式砖混结构厢房全部拆除,改为半敞开式木结构,并按需要充实厨房,卫生间等设施。
后即于吉日正月十七开工,基金会负责人分工负责群策群力,历时半年多,工程顺利竣工。
民间故事:“官王庙”与匾的故事
民间故事:官王庙与匾的故事
民间故事:“官王庙”与匾的故事
清朝同治年间,施南府出了个书法家,名叫李夺魁。
据说,他写的字在全国数一数二,曾受过皇上的嘉奖。
清朝末年,朝政腐败,买官卖爵成了风气。
当时,买一个秀才的名号,价高八百两银子。
那年,湖广学台孔祥麟到施南府主考秀才。
一日,他上鳌脊山“文昌宫”游玩,见魁星楼前挂着一块匾,上书“秀夺金鳌” 四字,是李夺魁的手笔,笔力遒劲,孔祥麟十分喜爱。
说:“我看匾上的每一个字都值得一个秀才。
”当时,随从的有四个富家子弟听见了,半夜就把此匾偷走了,锯成四块送给了孔学台,孔学台果然都让他们“中”了秀才。
清朝,恩施州城关坡有个官王庙,一天官王庙落成,士绅们请李夺魁写匾,照例先设酒宴招待他。
李夺魁多喝了几杯,写匾时已经飘飘然了,他带着醉意,挥笔写下了“义接桃圆”四个大字,就走了。
第二天,李夺魁酒醒了,又到关王庙去,匾已经做好,挂上去了。
他仔细一看,大呼“赶快取下来!”原来字写错了,“结”写成了“接”,“园”写成了“圆”。
士绅们见字写得实在太好,舍不得取下来,还是一直挂着那块错字匾。
以后,有人请李夺魁写字,总是先用酒把他灌醉,因为他醉后写的字,比醒时写得更好。
黑虎泉赞美诗词
黑虎泉赞美诗词
《黑虎泉》
作者:明代晏璧
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
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
《济南七十二泉诗·黑虎泉》
作者:明代晏璧
石激湍声成虎吼,泉喷清响作龙吟。
寒光一声常惊鹤,林静三更宿斗牛。
《黑虎泉》
作者:清代郝植恭
石激湍声成虎吼,泉喷清响作龙吟。
寒光一声常惊鹤,林静三更宿斗牛。
《黑虎泉》
作者:清代刘鹗
悬崖之下碧潭深,潭上悬崖欲压林。
石裂崖崩惊虎啸,白练悬空作龙吟。
《黑虎泉》
作者:清代桂馥
石激湍声成虎吼,泉喷清响作龙吟。
寒光一声常惊鹤,林静三更宿斗牛。
《黑虎泉》
作者:清代王钟霖
石激湍声成虎吼,泉喷清响作龙吟。
寒光一声常惊鹤,林静三更宿斗牛。
《黑虎泉》
作者:清代陈永修
石激湍声成虎吼,泉喷清响作龙吟。
寒光一声常惊鹤,林静三更宿斗牛。
《黑虎泉》
作者:清代乔岳
石激湍声成虎吼,泉喷清响作龙吟。
寒光一声常惊鹤,林静三更宿斗牛。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黑虎泉》
作者:清代吴伟业
石激湍声成虎吼,泉喷清响作龙吟。
寒光一声常惊鹤,林静三更宿斗牛。
《黑虎泉》
作者:清代朱照
石激湍声成虎吼,泉喷清响作龙吟。
寒光一声常惊鹤,林静三更宿斗牛。
9. ◦ ◦ ◦ 10. ◦ ◦ ◦。
秦鄂界牌财神庙功德碑
秦鄂界牌财神庙功德碑
黄昕捐贰万元俞斐捐水草石石狮一对
捐壹万元的有:谭道臣谭晓健黄小康王华章党广福汪鹏汪彦捐陆仟元的有:刘金宝余琳
捐伍仟元的有:叶有胜刘艳华刘成贵杨兴平裴元昌赵其学
黄海波捐3999元谭平捐3333元余金学捐3000元李涛捐2333元李超捐1900元赵坤捐800元
捐贰仟元的有:张学斌徐赐宏邓杰王杰方吉明王孔成陈诗强朱秦川赵勇黄才武汪桥黄时斌
捐壹仟元的有:赵金财黄培育周娟王吉祥谢照升汪涛张建学党广军刘成鹏吴杰陈鹏张繁荣余鹏赵尚位魏宏谢海鹏张少魁徐阳黄勃张学成
捐陆百元的有:丁泽林马锋郑楠洲刘学虎黄安山
捐伍佰元的有:党金耀吴海峰魏国成曹卫华毕天成叶芮杨锋任龙华徐金胜马奔熊斌单建伟詹德学赵玉武左富贵王关宇胡长江李敏杰黄显锋聂仕锋魏国发熊尚林周朝启姚志清赵其招魏国平王红军余顺海杨仙文徐正明江诗明熊海涛陈晓洁陶宗超
壬辰冬立。
关于邢台名胜古迹的故事
关于邢台名胜古迹的故事1.鹊王庙鹊王庙,俗称神头庙,又名扁鹊庙、鹊山祠、鹊山神应王庙。
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城西21。
8公里的神头村。
1982年7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记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
内丘扁鹊庙,始建年代久远。
据《魏书·地形志》载:“中丘前汉属常山,后汉,晋属赵国,晋乱罢,太和二十一年,复有中丘城,伯阳城,鹊山祠”。
太和即北魏孝文帝年号,二十一年即公元497年,中丘即今内丘县。
至元五年(1268年)《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记:“汉唐以来,像而祀之旧矣,五季之未,数经残记。
周显健中安-节度使陈思让为重修之,是时碑刻已有王称”。
清康熙七年(1668年)《内丘县志》记:“鹊山庙在鹊山下,汉唐已有之,-不详始建,宋仁宗玺封神应王,元学士王鹗,明谕德谢迁有记,三月初旬,来祀者方千里,历代诗文不可胜记”。
据庙内现藏碑刻记载:在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修其房廊,“光华四出”;复经宋神宗熙宁二年(-年)修缮后,“重檐密庑,森然如翼,巍然可观”;金明昌元年(1190年),内丘县令赵实率众监修后画檐雕梁,所以称之“其庙自古以来未有似今完备者哉”。
逾数十载,又一场劫难火焚,荡然无存。
大蒙古国国朝龙兴癸未岁(1223年),节度副使苏仲毅然昌率重葺旧基,元提点太医颜天翼纠材募工,重修之,后经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万历六年(1587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天启元年(1621年)、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等修缮。
从以上历代重修碑文中可了解到:扁鹊庙的每次修葺、重建、修缮大都是由官方牵头来完成的。
2.天梯山天梯山游览区位于邢台市西东牛庄,距市中心22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
7路公交车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
这里山势突兀,雄浑险峻,千余级石阶直上云霄;山腰有远古洞群,洞连洞、洞套洞,曲折回环,幽深莫测;洞中遍布石花石瀑石钟乳,肖人肖兽,千奇百怪,目不暇接;山脚哟暗和金水洞,泛舟洞中,灯影浆声,如入仙境。
龙王庙行宫御碑亭五首诗
龙王庙行宫御碑亭五首诗
以下是乾隆皇帝在龙王庙行宫御碑亭留下的五首诗:
- 其一
- 盼从冀兖寒迟茁,看到淮徐绿满田。
- 第一江山春好处,十分梅柳色徒传。
- 其二
- 渐渐他日应藏雉,缕缕于今欲起烟。
- 此是千家饼饵计,羽林驰骑戒纷填。
- 其三
- 春到湖山景最幽,绿杨如幄绕龙楼。
- 都将淮海为池水,长见鲸鱼出没游。
- 其四
- 东望黄淮万顷田,还从兖冀得春先。
- 麦苗便觉风和日,花柳村村映酒帘。
- 其五
- 为霖而作五祀诗,朅来南国纪颠毛。
- 三策勋华资治理,万家生计乐唐尧。
扁鹊庙
颜太医顾不得年老多病,带领一家老小铲除杂草,在庙内盖起三间草房,安顿了一家老小。本来忽必烈让颜太医就地征收钱财,召募民工修造庙的。可颜太医见到战后的当地百姓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位济世惜民的名医,哪忍心再去为老百姓增加负担啊!他决心用自己的医术挣钱来修庙。于是就带领儿子伯禄开始了游医生涯。颜太医是闻名全国的名医,儿子伯禄刚二十岁,从小跟父亲学得一手好医术。颜家父子在邢台、邯郸、大名、保定、河南安阳等地走州过县为人们治病,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挣钱为修庙筹备钱财。? 张氏带着只有十几岁的伯祥主持庙务,积蓄修庙的钱。母子二人在庙周围开荒种地,过着清贫的生活。又把庙宇塌下来的砖石从土里挖出来,冲洗干净,垒成一垛一垛的,留作以后盖庙用。朝拜人交给的香火钱,张氏舍不得动用,全用罐儿盛起来珍藏好。一家人辛辛苦苦干了三年,积蓄了不少钱,于是就开始购砖瓦木料,准备召募些民工重盖庙宇。
开国公李瑞悫就按照王宫模样对扁鹊庙进行重建。庙宇选在扁鹊墓东边,南边是九龙山,北边是凤凰岭,在九龙朝凤交口处盖了大殿——神应王殿。大殿重檐飞翘,黄瓦绿墙,雕梁画栋,彩椽回廊,显得雄伟壮观。பைடு நூலகம்内正面端坐神医扁鹊的彩色雕像,头戴垂旒冠,身穿皂黄滚龙袍,手扶银须,双目放光。宝坐前双鹤献仙草,祭鼎内香烟缭绕。十二位弟子分列两班,右边是淑女、太子、子阳、子豹、子明、子游,左边是佚妹、子仪、子同、子越、子术、子容。大殿后建有寝宫,那是神应王扁鹊睡觉休息的地方。殿前是献殿,是人们上供祭典的场所。献殿前是雄伟的山门。山门前有一块平地,西边是历代皇帝,封疆大吏修建扁鹊庙的碑文和记载扁鹊一生丰功伟绩的诗文碑刻。翻修一新的回生桥飞架在襄河上,回生桥南边盖有戏楼,北边便是闻名的钟楼了。钟楼内有800斤重的生铁铸钟,每逢祭日或有重要官员拜谒,钟声盘山绕岭,可传到四五十里的内邱县城……
济南的冬天小诗
济南的冬天小诗《济南杂诗十首·其一》作者:元好问(金)诗文:儿时曾过济南城,暗算存亡只自惊。
四十二年弹指过,只疑来处是前生。
《趵突泉诗》作者:赵孟頫(元)诗文: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登千佛山寺》作者:边贡(明)诗文: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
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珍珠泉》作者:乾隆(清)诗文: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
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
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
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
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圆流有灵孕,颗颗旋相于。
乍如历海峤,鲛人捧出余,又如对溟渤,三五显方诸。
作霖仰尧题,泽物留神谟,我来值暮春,农夫正新畲。
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安得符圣言,远近均沾濡。
《大明湖》作者:蒲松龄(清)诗文:大明湖上就烟霞,茆屋三椽赁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园蔬登俎带黄花。
**《千佛山》作者:翁方纲(清)诗文: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秋晚,几案与云平。
曾巩文传久,开皇像凿成。
历亭遥望处,寤寐倚栏情。
**《历下亭》作者:李攀龙(明)诗文: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1. ◦ ◦2. ◦ ◦3. ◦ ◦4. ◦ ◦5. ◦ ◦6. ◦ ◦7. ◦ ◦**《鹊山亭》作者:曾巩(宋)诗文: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
泺水飞绡来野岸,鹊山浮黛入晴天。
少陵骚雅今谁和,东海风流世谩传。
太守自吟还自笑,归来乘月尚留连。
**《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作者:李邕(唐)诗文:吾宗固神秀,体物写谋长。
形制开古迹,曾冰延乐方。
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
高兴汩烦促,永怀清典常。
含弘知四大,出入见三光。
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作者:杜甫(唐)诗文: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
双泉阁典故
双泉阁典故
关于双泉阁的典故,这得从“舜耕于历山”的故事说起。
据《史记》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
”说的是五帝之一的虞舜为民时,躬耕于历山。
后来,舜继承帝位39年,在去南方巡视的时候,死在了苍梧,葬在九嶷山。
娥皇、女英是舜的两个妃子,在舜帝南巡之后,因济南大旱,二人祈雨无果,于是带领百姓开始挖井。
在挖井的过程中,她们听到了舜帝途中重病的消息,于是泪如雨下,泪水化作了珍珠泉和趵突泉。
后人有诗赞誉:“娥皇女英异别泪,化作珍珠清泉水”。
为了纪念娥皇女英,济南在趵突泉畔建了娥英庙,趵突泉也曾被称为娥英水。
在《水经注·泺水》和《太平广记》《香祖笔记》中均有相关记载,说明此地确有娥英祠。
七律古诗1144首
1、岳鄂王墓(元朝赵孟俯作品)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2、《过苏禄东王墓》(清代顾炎武全集,七律丰碑遥见炳奎题,尚忆先朝宠日殚。
世有国人供洒扫,每勤词客驻轮蹄。
九河水壮龙狐出,十二城荒向鹤栖。
下马一为郯子问,中原云鸟正凄迷。
3、《无题》(明朝陈嘉谋作品,七言律诗)施氏山前旧有人,吴王宫殿几重新。
年来绿树村边月,夜半清溪梦里身。
衰草尽随眉黛落,飞花长逐杜鹃声。
西家女侠今何在?白苎轻萝谢四邻。
4、《游山西村》(宋朝陆放翁作品,七言律诗,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5、《吊岳飞诗》(南宋胡铨作品,七律,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匹马吴江谁著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住乾坤十六年。
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论,百姓颦眉亦可怜!6、《岳祠》(元朝高明全集,七言律诗,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莫向中原叹黍离,英雄生死系安危。
内庭忽下班师诏,绝漠全收大将旗。
父子一门甘仗节,山河千里竟分支。
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7、《岳忠武王祠》(明代于谦全集,七律,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作品,七律,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27_4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9、《登金陵凤凰台》(唐代李白作品,七律,选自全唐诗:卷180_17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文言文神像注释及翻译
绍兴王元章,国初名士,所居与一神庙近,炊缺薪,则斫神像炊之。
一邻家事神惟谨。
遇元章毁像,辄刻木补之。
如是者三四。
然元章家人岁无恙,而邻之妻子孥时病。
一日,召巫降神,诘神云:彼屡毁神,神不责;吾辄为新之,神反不我佑,何也?”巫者作怒曰:汝无刻木补之,像何从而炊?”自是,其人不复补像,而庙遂废。
【注释】1. 绍兴:地名,今属浙江省,古称越国,以风景秀丽著称。
2. 王元章:人名,元朝初年的名士,以文才著称。
3. 国初:指元朝初期。
4. 神庙:供奉神祇的庙宇。
5. 斫(zhuo):砍伐。
6. 炊(chou):煮饭。
7. 薪:柴火。
8. 事神:敬奉神明。
9.辄:就,便。
10.刻木:用木头雕刻。
11.补之:修补它。
12.恙:疾病。
13.孥(nu):子女。
14.巫:巫师,能施行法术的人。
15.诘:询问。
16.责:责怪。
17.佑:保佑。
18.作怒:生气。
19.自是:从此。
20.废:荒废。
【翻译】绍兴有位名叫王元章的,是元朝初年的名士。
他的住所靠近一座神庙。
家里做饭时缺少柴火,他就砍下神庙中的神像用来煮饭。
他的一个邻居对神明非常虔诚,每当王元章毁坏神像后,他都会用木头雕刻新的神像来修补。
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三四次。
然而,王元章的家人一年四季都没有生病,而这个邻居的妻子和孩子们却经常生病。
有一天,这个邻居召来巫师降神,询问神明说:“王元章屡次毁坏神像,神明却不责怪他;我每次都雕刻新的神像来修补,神明却反而没有保佑我,这是为什么?”巫师生气地说:“你如果不雕刻新的神像来修补,神像怎么会被人用来煮饭呢?”从这以后,这个邻居不再修补神像,那座庙也逐渐荒废了。
千年古庙宇神头鹊山祠
千年古庙宇神头鹊山祠扁鹊庙,又名鹊山庙,《顺德府志》记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
”庙位于神头村西,占地面积37200平方米,因宋代嘉祜年间(1056-1063),宋仁宗加封扁鹊“神应”之号,又称神应鹊王庙。
庙宇在群山环抱之中,右扶龙腾山(即鹊山、太子岩),面临龙腾水(又称九龙河),河上建有石桥。
桥南有山,在山岩石缝中生长有九棵古柏,树旁有巨石,上刻“九龙桥石柏”,另一块巨石上刻有“药石”二字。
九龙河石柏因柏树生长于岩石上而名,古柏苍郁,岁有千年,粗可合抱,形如巨龙,根须裸露于石上,犹如龙爪,又称九龙柏。
明代邑人崔数仞咏诗说:“柏生山石石生柏,根生石山山作根,山石柏根成一体,石山不老柏长存。
”当地传说扁鹊死后,他的九个弟子十分悲痛,在此共同守墓,时久弟子化为柏树。
在九龙柏东南方有凤柏,柏树的树冠形似一只腾飞的凤凰,据说扁鹊有一个女弟子,男弟子化成九龙柏,因礼教的原因,那一个女弟子就在不远的山顶上化成一棵凤柏,九龙柏与凤柏遥相呼应,是神头村扁鹊庙的一大圣景。
过桥登石阶有山门,一侧建有碑楼,碑楼始建于元代,石碑是元代至元五年(1268)所立《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俗称“透灵碑”。
由元代翰林学士王鄂撰文,太师刘秉忠书丹。
碑文记述了中华医药学的兴起,扁鹊的生平及重修扁鹊庙的情况,这也是国内唯一保存至今的刘秉忠书法碑。
越桥楼进入山门,门上悬有“扁鹊祠”匾,内有“神应王庙”匾额。
庙殿布局合理严谨,庙院内古柏参天,鸟柏、侧柏最为古老。
称为汉时所植。
庙宇内的大殿为大木结构,有献殿(扁鹊殿)、后土殷、玉皇殿、三霄殿、百子殿、药王庙、戏楼、三清阁等。
扁鹊殿是庙群的主体建筑之一,为祭祀扁鹊的处所。
殿高12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426平方米。
为单檐歇山顶,上施布瓦,建筑庄严气势恢宏,至今保持着元代建筑风格。
院内还有一勺神浆泉,轴线西侧有扁鹊墓。
在村落和扁鹊庙里保存着历代残碑不计其数。
宋代到清代带年款石碑32块,重要的有《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重修鹊山神应王庙记》《重修鹊山神庙功德碑记》《祭文碑》《重修鹊山神应王碑记》《重修神应王侯庙记》《重修鹊山神应王庙记》《(大元国至元壬申春二月)碑记》《(大元国至元二年)碑诗》《(不忽木诗)碑诗》《(延祐七载岁次庚申七月戌子塑十八日乙未)碑诗》《(延祐二禮十一月望)碑诗》《谒鹊山神应王祠》《敕封感应鹊山王之灵》《唐山县共建醮谒》《(明嘉靖戊戌九月乙亥)碑诗》《鹊山鼎建九龙桥》、《重修百子碑记》《(简子于赵也敕赐四万亩之田起……)碑刻》《再赴鹊山碑刻题词》《内丘县重修鹊山神应王记》《重修鹊山庙碑记》《重修鹊山后土诸殿碑记》《重修桥楼碑记》《神头村创建社学记》《谒拜碑》等等。
一首关于阜阳历史文化的古诗
一首关于阜阳历史文化的古诗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
(宋)苏轼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
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
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雷塘水干禾黍满,宝钗耕出余鸾龙。
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阜阳,简称阜,古称汝阴、顺昌、颍州。
)。
《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王鄂
《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王鄂三、碑刻、刻石与鹊山祠的遗迹遗物原扁鹊庙区及山上赞颂扁鹊的碑刻林立,数量很多。
现仅存宋碑、元碑及明、清两代的重修碑记、祭文、诗谒等。
重点碑刻有《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元代碑刻。
位于山门口西侧,坐西面东。
元至元五年(1268年)立石。
碑青石质,高2.8米,宽0.94米,厚0.3米,弧形碑首,浮雕六龙,矩形碑额,龟跌座。
碑文楷书,计30行,少者5字,多者53字,共计1025字,碑阴字多漫漶。
藏春居士刘秉忠书丹。
此碑不但是研究扁鹊生平的重要史料,而且碑文可折射出修扁鹊殿的沧桑历史。
元朝太医院颜天翼于至元五年重修此庙,中途病逝,其妻张氏及其长子伯禄,继承遗志,完成未竟之业,其次子伯祥,请求皇帝立碑,世祖忽必烈应允沼令翰林学士王鄂撰写“神应鹊王庙记”碑文,由元朝重臣、太保,邢台人刘秉忠书丹。
此碑在考古研究上和书法芝术上均有较高的价值,是目前现存难得的碑刻。
原碑上有碑楼,方形楼阁式建筑分三层,全用砖雕仿木结构。
雕刻精湛,实属神品,可惜毁于一旦。
碑文如下: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王鄂奉敕撰,藏春居士刘秉忠书丹,前中书省都事刘郁篆额。
臣闻医之有益于世,尚矣!自神农氏尝百草以救民疾苦,由是本草之学兴焉;轩辕氏与天师岐伯问答至道,而后《内经》、《素问》出焉,唐虞三代靡不由之。
故为人臣、为人子者,皆通医术。
--有差错,则为不忠不孝。
下于列国以医名世者浸多,盖奇杰之士遇时平主圣则坐庙朝为卿相,以福天下,其或生也不偶,材无所施,往往隐于医流,蠲疴起废,拯赢劣,护安全,跻之寿考之域。
显晦虽殊,原其用心仁则一也。
考之信史,今鹊山王是也。
王姓秦氏,名越人,渤海鄚人也,少为舍长。
一日,舍客长桑君过,君知其非常人,传诸禁方使勿泄,既而取怀中药,饮以上池之水。
自是以诊脉为名,而内见病者五脏症结,湔汤涤秽,其效如神,乃游四方,随俗应变。
在咸阳为小儿医;过邯郸为带下医;过洛阳为耳目痹医;过齐知桓侯必死,去不治;过虢,太子死,谓尸蹶,能复生;之赵,自称扁鹊,适简子病,五日不知人,告以秦穆公事。
保定清苑神应王庙考略
保定清苑神应王庙考略
李新锁
【期刊名称】《保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1)002
【摘要】神应王庙俗称药王庙,坐落于保定清苑草桥村,是一座表达人们对以扁鹊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医学家敬仰之情的近千年的古刹.神应王庙元代肇建,后经明、清等不同时期的重建或修葺.定期举行的神应王庙庙会和广泛流传的有关神应王庙的各种传说,使神应王庙成为了清苑地域的文化符号.
【总页数】6页(P131-136)
【作者】李新锁
【作者单位】保定市清苑区档案局,河北保定 07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6
【相关文献】
1.汉荆王庙、墓及其碑记考略 [J], 潘美云
2.内丘扁鹊庙元代r《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之碑》考释 [J], 张春兰;杨振北
3.《大宋新修南海广利王庙之碑》来源考略 [J], 赵磊
4.黔中王门弟子孙应鳌学行及著述考略 [J], 张明
5.黔中王门孙应鳌学行及著述考略 [J], 张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韩庄大王庙和乾隆御碑
韩庄大王庙和乾隆御碑乾隆皇帝咏韩庄闸诗碑,即民间称的“乾隆御碑”,原存于韩庄二街村西南运河口北的大王庙,即湖神庙,是大运河著名的文化遗迹,极具湖区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色彩。
据《峄县志》记载,大王庙创建无考,清道光二十九年重修,文人墨客题咏甚多。
乾隆三十年(1765年)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归来,驻跸韩庄,流连闸坝风光,感念建闸功臣业绩,欣然作《韩庄闸》诗两首。
其一韩庄界微湖,蓄水以济运。
犹恐春水弱,冬令例疏浚。
去岁黄渎溢,壅遏湖流顺。
泛溢连运渠,无从辨堤堰。
即今漫纤道,转漕迟北进。
荆山近虽剔,十未减五分。
立马望汤汤,播种待数郡。
艰矣筹河防,恧哉念民困。
其二韩庄实泄微湖水,筹涸金鱼闸建新。
济运利农期两益,每因触境忆贤臣。
《四库全书》为之加注:“鱼台、金乡诸县之水皆汇微山湖。
夏秋坡水涨溢,鱼台一带每多积潦之患,既疏伊家河以酾其流,并于韩庄西岸建滚水石坝以杀其势。
甲申春,抚臣崔应阶请浚治微湖下游,因命故协办大学士公兆惠前往会勘,以湖口旧闸宣泄,未畅;议于旧闸北添建新闸,使湖水畅流入运,闸成而数县滨湖沮洳悉皆涸出,民得赖以乘时耕种。
”乾隆咏韩庄闸诗刻于一块碑上,俗称乾隆御碑,因立于大王庙前,亦称“大王庙前碑”,后庙毁碑失。
1998年,乾隆御碑再现于世,诗句与《四库全书》中所载一字不差。
诗后署“乙酉年暮春下浣”“乾隆宸翰”满汉玉玺两方。
乾隆御碑经修复,暂立于韩庄镇二街村文化大院内。
大王庙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周围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庙南为京杭大运河船闸,庙西为微山湖。
韩庄旧属峄县,湖口双闸为韩庄至台儿庄河段“峄县八闸”第一闸,自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开漕运新渠,为微山湖泄洪及为大运河济运之要津。
清顺治年间重修,于两侧加筑拦湖石坝,为游人观鱼之所,当时称为“峄县八景”之一。
清代文学家诗人姚夔(字梅伯,晚号复庄,浙江省镇海县人),1844年路过韩庄,在七夕晚上写了《韩庄闸舟中七夕》诗:“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鞓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淡碧月眉黄。
三峡的、洞、庙、碑
三峡的、洞、庙、碑
向长庚
【期刊名称】《现代商贸工业》
【年(卷),期】1994(000)005
【摘要】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壮丽的自然景观构成了长江三峡独特的人文资源,其洞、庙、碑更是神奇迷离,驰名中外。
洞三游洞。
位于宜昌市西北十公里的西陵山北峰峭壁上,背靠西陵峡口。
清朝诗人龚绍云诗云:“夷陵有夷山,夷山多名洞。
三游最著名,喧传自唐宋。
”三游洞分前室后室两层,高低错落有序。
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洞中有洞。
洞内布满历代碑刻,岩石褶叠起伏,裂断纵横,千姿百态。
洞口有大石碑,其碑文
【总页数】1页(P24-24)
【作者】向长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
【相关文献】
1.内丘扁鹊庙元代r《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之碑》考释 [J], 张春兰;杨振北
2.大同关帝庙卧碑谒忠勇武安王庙诗六首考释 [J], 郭丽娜
3.岚县白龙庙《勅赐灵渊侯庙碑》考释 [J], 郭鹏宇; 牛晓旭
4.岚县白龙庙《勅赐灵渊侯庙碑》考释 [J], 郭鹏宇; 牛晓旭
5.从两座庙碑看宋金时期坛庙建筑的营造思想 [J], 刘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朝国重修蟾房寺灵泉观碑记
大朝国重修蟾房寺灵泉观碑记《重修蟾房灵泉观记》是五龙境内一通独特的石碑。
碑文撰写者文采飞扬,有深厚的散文功底。
碑额为半圆形篆书,经七百余年的风雨侵蚀,字迹已模糊不清,石碑背面有周边古村名,如史魏村、零泽村、开村、关村、石砧、临泉等村名,碑头有道教人物线刻全真七子像,线条流畅,刻工细腻。
窃闻鸿蒙浩渺,括乾坤万象,周旋大朴溟,涬运阴阳而群灵覆育,皇天至高假道而清,陆地虽厚,因交而息。
天地以元始为宗,万物以天地为祖,天地与万物之中为人者最灵最贵。
自古得道登真超凡入圣皆出于人也。
今者全真之教,其来久矣,亘古虽兴何侣?重阳祖师自甘河得悟纯阳秘诀,远离西域复至东州,先种金莲七朵,次领半万群仙。
长春掌教普化群生,阐祖师重玄之路,立全真大教之门,玄纲普振,道纪洪兴。
岁当丁亥孟秋九日付教与清和教主清和辞世,付教与大宗师真常真人掌教之后,教门大宽矣。
有开州玄都万寿宫住持,赐紫清平大师清冷子淳德妙成真人刘志源,于史魏川于村阳和寨之南约五里余地,乃是石城之谷,森然可覩,古迹蟾房,神仙之处,后倚青崖古洞,东北垂杨三株,兴废荣枯。
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后有玄武。
于戊申年,有开州都万寿宫住持、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无上三洞法师南岳先生赤帝真人、赐紫金兰金冠圆明普照大师、提点大名府路教门事符志浩,行业孤高,明心达道,演法救人,引渡门徒,重修圣宇。
中建玄元之殿,次列法箓之堂,监坛灵官置诸左右,云房厨室列之东西。
前建三门,后有方壶,翠竹松柏,樱桃数丛。
方壶之前灵泉涌出,夜听潺潺幽微之音。
嵠渠遶院,过室穿竹,流之下崖,迸珍珠万颗。
池中之秀,号曰灵泉。
且闻太行之秀,环水披山,时有阴仙之瑞气,当陈物外之嘉祥。
今者有知观赵先生欲立金石,奈阙记文,遂于仆处告乞片文,刻石以誌本末,莫不幸矣。
仆避席而告辞,及再三,竟不获命,勉为鞭愚策钝,论其所闻,聊将壁罅之晖,採折古贤之句,以为代代之记焉。
铭曰:真教大阐,所在向风,无远无近,自西自东,维此蟾房,古迹琳宫,修成活计,雨临清风,物外逍遥,来去分明,规模既壮,气象斯雄,作文记石,垂裕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 王鄂三、碑刻、刻石与鹊山祠的遗迹遗物原扁鹊庙区及山上赞颂扁鹊的碑刻林立,数量很多。
现仅存宋碑、元碑及明、清两代的重修碑记、祭文、诗谒等。
重点碑刻有《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元代碑刻。
位于山门口西侧,坐西面东。
元至元五年(1268年)立石。
碑青石质,高2.8米,宽0.94米,厚0.3米,弧形碑首,浮雕六龙,矩形碑额,龟跌座。
碑文楷书,计30行,少者5字,多者53字,共计1025字,碑阴字多漫漶。
藏春居士刘秉忠书丹。
此碑不但是研究扁鹊生平的重要史料,而且碑文可折射出修扁鹊殿的沧桑历史。
元朝太医院颜天翼于至元五年重修此庙,中途病逝,其妻张氏及其长子伯禄,继承遗志,完成未竟之业,其次子伯祥,请求皇帝立碑,世祖忽必烈应允沼令翰林学士王鄂撰写“神应鹊王庙记”碑文,由元朝重臣、太保,邢台人刘秉忠书丹。
此碑在考古研究上和书法芝术上均有较高的价值,是目前现存难得的碑刻。
原碑上有碑楼,方形楼阁式建筑分三层,全用砖雕仿木结构。
雕刻精湛,实属神品,可惜毁于一旦。
碑文如下: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王鄂奉敕撰,藏春居士刘秉忠书丹,前中书省都事刘郁篆额。
臣闻医之有益于世,尚矣!自神农氏尝百草以救民疾苦,由是本草之学兴焉;轩辕氏与天师岐伯问答至道,而后《内经》、《素问》出焉,唐虞三代靡不由之。
故为人臣、为人子者,皆通医术。
--有差错,则为不忠不孝。
下于列国以医名世者浸多,盖奇杰之士遇时平主圣则坐庙朝为卿相,以福天下,其或生也不偶,材无所施,往往隐于医流,蠲疴起废,拯赢劣,护安全,跻之寿考之域。
显晦虽殊,原其用心仁则一也。
考之信史,今鹊山王是也。
王姓秦氏,名越人,渤海鄚人也,少为舍长。
一日,舍客长桑君过,君知其非常人,传诸禁方使勿泄,既而取怀中药,饮以上池之水。
自是以诊脉为名,而内见病者五脏症结,湔汤涤秽,其效如神,乃游四方,随俗应变。
在咸阳为小儿医;过邯郸为带下医;过洛阳为耳目痹医;过齐知桓侯必死,去不治;过虢,太子死,谓尸蹶,能复生;之赵,自称扁鹊,适简子病,五日不知人,告以秦穆公事。
简子病愈即中丘之蓬山赐地四万亩,时往来居之。
后同虢太子来游,采药于是山,因易名蓬鹊。
王薨,数灵应,或入霄寐,或降药饵,皆能愈人奇疾。
汉唐以来,像而祀之者,旧矣,五季之乱,数经残圮。
周显德中,安国军节度使陈恩让为重修之。
是时碑刻,已有称王,未知封自何代。
宋嘉佑初,仁宗不豫,遣使诣庙求医,使未至而疾廖,始降玺书赐号神应。
神宗熙宁二年,有李光禄者知邢州,数岁不登,祷之即应,命以岁时医流民庶所献,不归公帑,专以奉神;委内丘令张仲孙、龙岗令杨守道,芸其役,曾不曰旬,厥功告毕。
重檐密庑,嶷然可观。
金、明昌元年,内丘令赵实亦尝修之,而皆非朝命。
一经劫火,焚荡无余。
国朝龙兴,百废具举。
岁癸未,节度副使苏仲毅然昌率重葺旧基,以官事牵制,殿未瓦而止。
四方祈祷者,但为位以祭。
今上,皇帝之在潜也,知州民久困,自职绥抚,以庙在境内,尝遣使致祭祠,所使还乘间其言废状。
时上默有崇起之意,及顾提点太医院,颜公天翼乞致仕,遂令主其庙而修焉。
凡岁收香火之资,半以修庙,余令赡其家。
天翼,良医也。
征赴厥庭二十余载,诊治调护宣力为多,既受命鸠材募工,从事匪懈。
无可,志愿未遂,而遽尔云亡。
夫人张氏,子伯禄,继志述事。
克成厥终。
次子伯祥承奉御侧奏乞,勒贞石治后世。
制可,以付臣鄂。
臣昔史事天翼,义均同气,滥膺宠委,谨录遗事,拜乎稽首,而为之铭。
铭曰:蓬山苍苍,襄水洋洋,彼有人焉非常,俨立祠于其旁。
厥出禁方,得之长桑,涤垢湔肠,病常愈于膏盲。
邦人不忘,祀事孔彰,披兖而裳,垂旒而王,庙经兵荒,废为荆榛瓦砾之场,崇赴有时,待我圣皇。
厥初颜君宠命是将,志愿未毕,遽尔云亡。
继之有人,乃配阿张,二子皆贤,伯禄伯祥。
落成之曰,归功庙堂,勒为丰碑,令闻戴扬。
王其有灵,降福穰穰,风雨和时,年迄用康。
跻斯民于仁寿之域,而衍圣祚于无疆。
至元五年(1268)岁次戊辰二月十五日嘉议大夫上都留守悬带虎符兼开平府总管府口口口立石尧山魏琰刊《重修神应侯庙记》碑,宋代碑刻。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立。
现移至扁鹊殿前。
圆形碑首,碑高2.05米,宽0.8米,厚0.22米。
由将仕郎守邢州龙岗县令场守道撰文并书。
碑文楷书21行,每行少者4字,多者45字,共计700余字。
碑文叙述了扁鹊医术高超,后人称颂之事,修葺此殿事宜。
为研究扁鹊的生平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碑文如下:四方馆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使持节眉州诸军事,眉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兼御史大夫知邢州本州事兼管内河堤劝农使,兼本州观驻泊兵马钤辖柱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一百户李瑞懿立石夫祀矫举,所以称有功于民者,故封域之内,山泽之广,岁穰时美,无怪风剧雨,以为暴其庥于神乎!苟民被于泽,光灵不泯其名,有以动后世,皆可以报之以严,而事之宜备也。
邢之西北隅,距治城八十里曰蓬山,跨其上神应侯祠在焉。
按史迁本传,其渤海鄚人也,授长桑君术,治人之疾,虽筋骨冥昧之间,切脉望色而无不愈者。
观其大概遭世襄微,上无明天子,非不能低簪扬眉取轩冕之贵,唯以方技自晦,盖古之所谓隐君子也。
神吾术足以惠人,又岂特为政哉?赐田于赵而多游焉。
既没,民思其功,乃立宇以祀,因号其山为鹊山。
世戴其仁犹生之初,祈田之野老,四时腥熟,交趋若市然哉。
弗诬祥庆数下,嘉佑初,仁宗不豫,虽药未喜,虔祷于神,遽报如响,始得谥侯,因以神应为号。
太守李公,被天子明命,君于兹土,下车视俗,详练政术,废纲颓波仆而复起,威破奸胆,仁沐疲瘵,虽龆龀之子,犹涵泳其宽厚之化而鼓舞也。
治民之道既周,事神之礼亦举然。
而岁慊而旱,翘意得沾屡遣属吏致诚,执羞而告之,甘雨膏雪,圻内沾润欢谣和气,充溢上下。
夫生能寿于人,没能福于民,光灵不泯,其名动于后世。
此所谓报之不可不严,而事之不可不备也。
公乃曰:庙貌未隆,旧制狭陋,丹绿之辉,剥昧而就,灭神明所凭,非所以安灵报功以称于后也。
然每岁之间,民所献物,蹄负相轧,掌于有司,既而一归公帑。
供神之余岂可他费?乃反资其物于庙,而完新之,不取以官,无劳乎民,檄县之令专董其役,数旬而功告休。
重檐密庑,森然如翼,增卑而高,仠隘以广,败朽易而宏洪,薄恶云而炫丽,望之俨然渠渠而可仰也,地复奥而清,山齐怪而峙。
呜呼,虽不幸以死,而灵明余泽烨于千百岁之下,得祀于无穷。
其宇既严,其报益备,宜神之可宅而安矣。
守道叨命麾下,俾识之文,坚避不容,强颜为之,但直举其事。
熙宁二年岁次已酉七月二十八日立山南东道节度推官给事郎试大理评事知邢州内丘县事张仲孙修建将仁郎邢州龙岗县令杨守道撰并书。
刻石是指山上的摩崖石刻和山下庙区内的题铭刻字。
原刻石铭记较多,现仅存“九龙桥石柏”、“药石”等题铭和“莲华峰”、“我欲振衣”、”雷乔谈禅处”等摩崖石刻。
“九龙桥石柏”刻字位于庙区回生桥南桥头,九棵古柏前沿邻道的一块横长山石上。
阴刻楷体五字“九龙桥石柏”。
字体苍劲有力,刀法镌刻遒劲。
虽为简练几字,点明了九棵古柏的名称、位置及生长的环境。
既给游人指点迷津,又含怀古之情,意味深长。
“药石”刻字原镶于九龙柏前的山脚下,呈不规则石形,一侧平面上楷体阴刻“药石”二字,旁书“万历癸未年龙峰题”。
万历癸未年即万历十一年(1853年)。
“药石”二字在书法艺术上,可见笔法浑厚,功底颇深;刀法刚健,力能扛鼎之势,堪称绝艺。
“石”字写成“历”字,是一种古写法。
为何在其石上刻“药石”二字呢?说法不一,大致有三:一是含药、针之意,药谓草药,石指药用石针。
喻意神医扁鹊为人治病靠得是针和药。
二是含重贵之意。
“石”字为重量单位,说古代扁鹊和弟子在山上采撷草药很多,到处都是,无法称其重量,喻意药多的是。
三是扁鹊每天采药晾晒的专用石头。
总之二字,喻意深远,究竟内含何意,至今是个谜,此谜只好留给后人去研考和揭开。
“莲华蜂”刻字位于太子岩主峰岭巅上,海拔高度1141米,在崖壁自然断面上,阴刻双沟边楷体“莲华峰”,左边竖行旁刻“清康熙八年,临城乔已□□内丘乔□□。
”清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
由于此山主峰远望似莲花,佛教上又尊崇莲花,古时“华”同“花”,究其何用意待考。
“我欲振衣”刻字位于太子岩山腰,海拔高度约800米,在悬崖绝壁上,石面稍做加工、磨平,阴刻楷体横书“我欲振衣”四个大字,左侧旁书阴刻两竖行“崇帧三年春三月庚午郡守西渐金之俊题”。
崇帧三年,即公元1630年。
金之俊,嘉兴人,明朝历任尚书、大学士,天启年任顺德知府。
在题字下原有王灵官小庙,为镇山把守大门之神。
过此门再往上登即到仙境,因此知府金之俊行至止,挥毫而就“我欲振衣”。
其意是我想要摇动我的上衣作翼,飞向仙境,早日成仙。
“雷乔谈禅处”刻字在“我欲振衣”刻字左侧为原山崖,末作任何加工,竖行阴刻楷体“雷乔谈禅处”。
不显纪年款识。
其刻字的“雷、乔”二字,考其为两个姓氏,雷即明崇帧内丘知县蒲江选贡雷鸣时;乔即乔钵,内丘人。
鹊山祠的遗迹遗物有:九龙石柏位于回生桥南桥头矮山上,随小道西北、东南向“一”字栽植。
因植九棵,根蟠石隙,故名。
九龙柏,形态古貌,根连山石,枝叶并茂。
九棵粗细不一,高矮有别,最粗直径可达1。
3米,最高者可达8米左右。
相传为扁鹊的九大弟子为纪念师傅扁鹊而栽。
据考证九棵柏树为一次栽种,树龄在千年以上。
“古柏何年植,根蟠石隙生。
虬枝何夭娇,似与九龙争”。
其诗给九龙石柏以真实的写照并赞颂了石柏。
还有一棵古柏,称佚妹柏,位于神头村东南山上。
相传为扁鹊的一位女弟子,为纪念师父,化为一棵小柏树。
鸟柏位于山门东北20多米处。
树径1.2米,树高8米,树冠约155平方米。
枝干挺秀,历经沧桑。
因该树解板后,板面呈鸟纹图案,故名。
实属难得树种,树龄几何?待考。
相传:南蛮子一伙想盗取此树板面,设巧计以收卖秋作物秸杆为名,把收集的秸杆堆放于此树周围,至夜间,再把草堆掏空在里边掘取鸟纹板。
第二天,草堆及买草人全不见了,见树中偏上有一新茬方明白。
至今还留有疤痕一片。
龙爪柏位于前殿东北隅,紧挨此殿。
树冠上的大小枝干,均似龙爪,故名。
树身较光滑,树径在1.米以上,高8.5米,树冠200平方米。
是庙区内独特的一种树种。
扣柏原在玉皇皋后偏东,树径1.2米,高12米,树身笔直,树干挺拨,枝叶茂密,木质紫红,堪称一绝。
因树上结的果实(柏壳)光滑呈球形,似扣状,故名。
是庙区稀有树种之一,1975年被毁。
洗肠沟与捞肠沟洗肠沟位于扁鹊庙西北500米处。
相传扁鹊给虢太子做阑尾炎手术时,在此沟湔肠涤秽,不慎,肠子被水冲走,紧追不舍,后在下游一条沟里仔细捞找,终于找到。
从此,人们称前者曰洗肠沟,后者曰捞肠沟。
石炕石炕(后称手术台)位于扁鹊庙正北800米处沟内。
为一块天然巨石,方正平坦,宛如石炕,长3米,宽2米,厚1.2米。
至今方正的石面上中心还留有鲜红的血迹痕,已渗石间,千百年来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