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PPT(201607)
%
86 84 82 80 78 76 74 72 70
2010
印度
美国
2011
2012
中国(右) %
2013
74 73 72 71 70 69 68 67 66 2014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31
流转税比重高
流转税比重
各 国 流 转 税 占 税 收 比 重 ( 2002-2007年 平 均 )
《21世纪资本论》
19
全球经济新常态:周期波动显著下降
全球:低增长+低通胀 宏观政策竞争性宽松 政策刺激带来的经济反弹难以持续
20
金融周期主导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 涵盖1-8年 ➢ 代表性指标:GDP增长、CPI通胀
金融周期
➢ 涵盖15-20年 ➢ 代表性指标:银行信用、房地产价格
21
➢ 价格不能及时变动,货币变动先影响实体经济,后影响物价 ➢ 货币对增长和失业率有短期影响,长期是中性的 ➢ “新凯恩斯”经济学对中央银行影响极大
14
经济自由化政策
减少政府干预,增加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 里根政府的供给学派政策:减税,降低政府干预 ➢ 萨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政策 ➢ 金融自由化:1999年 The Glass-Steagall Act 被取代;fair-value
凯恩斯后
20
15
美国《1946年 就业法》出台
10
5
0 1906 1916 1926 1936 1946 1956 1966 1976 1986 1996 2006 2016
资料来源:Haver Analytics,中信证券研究部
12
凯恩斯主义的挫折
凯恩斯总供给理论对战后经济学和宏观政策有极大影响,也最 有争议性
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框架_国际经济学_[共2页]
151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第七章够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一种有效的、平稳的、良性的运转状态。
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一般认为宏观经济需要实现4个目标:可持续的经济增长(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 )、物价稳定(Stabilization of Price )和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s )。
如果能够同时实现这4个目标,一个国家的经济就同时达到了内外均衡,经济就处于一种最佳状态。
二、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框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决定一国国民收入的因素不仅有各种封闭经济状态下的宏观经济变量(Macroeconomic Variable ),而且还要包括国际收支这个新的变量。
通常将包括了国际收支在内的宏观经济模型称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的一般形式就是常见的IS —LM —BP 模型,它是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框架。
事实上,IS —LM —BP 模型就是在IS —LM 模型中加入国际收支均衡之后的修正模型。
1.国际收支均衡线——BP 曲线一国的国际收支达到平衡,即指该国官方储备(Official Reserve )差额等于零,也就是指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与资本项目收支差额之和为零,用公式表示为:()()0BP X M AM AX =−+−=或M X AM AX −=− (7.9)其中,X 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AX 表示金融资产流出;AM 表示金融资产流入;(M -X )为经常项目的逆差;(AM -AX )为资本项目的净流入。
式(7.9)表明两值相等时,国际收支达到平衡。
由于进口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本国实际国民收入的高低,即M 是本国实际国民收入Y 的递增函数,函数表达式可写成:M =M (Y );出口X 则主要由外国实际收入决定,与本国收入水平无关,因此,这里出口变量X 可视为不变;资本项目则主要受利率变量i 的影响,本国利率水平相对越高,金融资产的流入就越多,而流出则越少,表示成函数形式,即:()AX AX i =及()AM AM i +=。
多维视角下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多维视角下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不少人问我宏观分析的框架。
经济分析千头万绪,有了框架就能纲举目张。
IMF 把经济体分成四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账户:实体部门,对外部门,财政部门和货币部门。
十年前初次接触这一体系,我相当排斥,认为相比学术研究它太不精确。
逐步认识到其价值则是2013年转向做市场导向的研究,需要看很多经济体,发现IMF四部门框架不仅上手快,而且较为系统,便于抓住经济体系的重大脉络.我把它称作是Excel表格上的一般均衡分析,比我们思考经济问题时惯用的局部均衡分析更全面,也更注重逻辑和会计上的一致性.以下扼要介绍我在IMF四部门基础上分析宏观经济的基本框架。
需要说明的是,它既不是经济分析的唯一方法或体系,也不一定是最佳体系,但各种方法其背后的精神应是一致的.运用之道,存乎一心。
在讨论具体框架前有必要明确我认为分析宏观问题应始终遵循的两个原则:1)均衡状态是预测和分析的起点。
除非有特别的理由,不应偏离稳态,也不要对不可预知的事情赋予过多权重。
在稳态或上一期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内、外部冲击,比如油价和金融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之后才是政策应对.稳态、冲击和政策三者在决定经济运行轨迹中的作用大小不一,甚至是量级不同,要分清主次。
2)一切宏观效应都需要微观基础。
没有微观主体的激励机制和能动作用,内外冲击和政策应对就不能落到实处.我们分析经济体最后都要落到微观主体的行为,也即消费者和企业的消费与投资决定将如何应对.实体部门主要预测产出增速和通胀两个指标。
产出一般可先从生产函数出发,按技术进步、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得出均衡状态的产出.再按照支出法Y=C+I+G+X—M得到短期波动。
说来轻描淡写,但支出法里面的每一项都可以写成一本书。
简单起见,消费C是工资收入(就业,小时工资和工作时长)、财富效应和真实利率的函数;企业投资I取决于预期的投资回报和资金成本,后者又取决于整体流动性环境和企业自身资产负债表情况;政府支出G属于政策应对,难点在于乘数效应如何确定,也即微观主体对政策的反应;净出口(X-M)受汇率、外部需求和贸易条件等因素影响。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任泽平在“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上的演讲中,提到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一些基本框架和基本逻辑。
大概可以总结如下。
出发点是,从经济自身运行的周期规律来进行分析。
从以下六个周期综合判断:1、世界经济周期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会受到世界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一个多数国家,特别是经济强国都在经济增长的时候,其他国家也会从中受益,跟着增长。
指标:联合国发布的全球经济增速数据、发达国家股票市场总量、大宗商品价格、资产价格等。
2、产能周期产能出清与产能扩张前后衔接。
产能出清后,一般会进行新一轮的产能扩张,这就会带来新的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
产能周期运行时间约8-12年,一个产能周期往往包括1-2个高点。
指标:产能利用率、社会融资规模增速、M1增速和M2增速3、金融周期加杠杆与去杠杆。
加杠杆到一定程度债务不可持续就要开始去杠杆;加杠杆,金融周期上行。
指标:M1、M2增速。
4、房地产周期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去库存,房地产周期下行。
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时间长度大概为3年。
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
5、库存周期平均三年左右,加库存与去库存。
这里指的是商品的库存。
在行业经济的研究上,通过观察库存状况及其变动原因的周期性变化,分析行业的市场环境和景气度,一个库存由降到增再降的余弦曲线周期叫做库存周期。
指标:看统计局“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中的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数据,用它的同比(一阶变化率)作为周期判断指标: 存货同比上升则为补库存,存货同比下降则为去库存。
6、政治周期指的是政府的周期性决策因素。
比如美国总统选举施政纲领、政府换届要解决的问题等。
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目录1. 宏观经济基础概念 (3)1.1 宏观经济指标概述 (4)1.1.1 国内生产总值 (5)1.1.2 失业率 (6)1.1.3 通货膨胀率 (8)1.1.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基本概念 (9)1.2 宏观经济模型介绍 (9)1.2.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1)1.2.2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12)1.2.3 新古典综合模型 (14)2. 总需求理论 (15)2.1 总需求函数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17)2.2 乘数与加速原理 (18)2.3 政府赤字与预算赤字问题 (19)3. 总供给理论 (21)3.1 短期总供给 (22)3.2 通胀预期与实际工资调整 (23)3.3 供给冲击与菲利普斯曲线动态 (23)4. 货币与财政政策 (25)4.1 货币政策机制 (26)4.1.1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工具 (27)4.1.2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乘数 (28)4.1.3 利率与通货膨胀控制 (30)4.2 财政政策影响 (31)4.2.1 政府支出与税收政策 (32)4.2.2 国债与公共债务管理 (34)4.2.3 税收与经济的动态影响 (35)5. 宏观经济波动与调节 (37)5.1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38)5.1.1 经典经济周期模型 (39)5.1.2 新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 (40)5.2 宏观经济的自主调节与外生因素 (42)5.2.1 经济自动稳定机制 (43)5.2.2 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机选择 (43)6. 国际宏观经济分析 (45)6.1 国际收支与汇率问题 (46)6.2 全球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47)6.3 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 (49)7. 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 (51)7.1 宏观经济多目标优化 (52)7.2 结构性改革与增长模型 (53)7.3 新兴市场经济的挑战 (55)1. 宏观经济基础概念宏观经济学主要专注于整体经济活动和整体经济指标的影响因素和结果。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框架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框架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活动,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
它的是经济的整体表现,以及政府和央行如何通过政策来影响这些表现。
本文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框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关键指标。
经济增长则是指国民收入或产出的增加,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的两大主要问题。
货币供应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的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政策手段。
政府支出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花费的总金额。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规律。
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国民收入、失业、通货膨胀、货币供应、财政政策、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等多个方面。
理解这些概念和政策对于理解全球经济和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至关重要。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是近年来经济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从政策制度、市场结构、金融体系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总结主要观点和结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是指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宏观经济现象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主要总量指标,如GDP、物价水平、就业率等,而忽略了微观层面的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现象。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逐渐受到。
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质疑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的假设和前提,认为这些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现实中的宏观经济现象。
中国宏观经济 研究框架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框架作为大学教授,我非常关注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下面是我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研究框架:一、宏观经济基本概念需要对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需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对于研究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需要探讨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制度优化等。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可以了解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同时有助于优化经济政策。
三、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在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这些政策对经济的运行直接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四、企业经济运营与宏观经济研究中国宏观经济还需要将企业经济运营与宏观经济进行结合,考虑企业的发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探讨企业如何适应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
需要关注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研究中国宏观经济需要深入了解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探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考虑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结合企业经济运营进行研究,从而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五、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在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时,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也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定。
需要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便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
六、新经济的崛起现代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将催生出许多新型产业和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这些新经济的崛起将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时,需要关注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变化,及时把握发展新机遇。
七、开放和国际合作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开放和国际合作。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框架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框架
第一,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与投资。
第二,消费由消费倾向与收入决定。
消费倾向包括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且小于1,因此,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会越来越少,而用于储蓄的部分会越来越多。
第三,消费倾向相对比较稳定。
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
第四,投资由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决定。
投资与利率成反比,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比。
如果利率小于资本边际效率,就值得投资;如果利率大于资本边际效率,就不值得投资。
第五,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由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对货币的投机需求组成,其中,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来自于交易动机与谨慎动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来自于投机动机。
第六,资本边际效率由投资的预期收益与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决定。
资本边际效率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重置成本成反比。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框架(完整版)
Part
02
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
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 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总和。
计算方法
有三种方法计算GDP,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作用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和经济 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宏观经济政 策的重要依据。
国民收入
代表人物
保罗·萨缪尔森等。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总结词
坚持国家干预经济,强调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非竞争性。
详细描述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市场机制在长期中是稳定的,但在短期中会出现非竞争性和非充分就业的情况 。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政策工具来稳定经济,减少失业和提高就业率。
代表人物
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洛等。
定义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所获得的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计算方法
国民收入可以通过GDP扣除折旧和间接税净额计算得 出。
作用
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经济福利水平的重要指 标,也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
失业率
定义
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
能。
基础设施投资 3 建设和完善交通、通讯、
电力等基础设施,降低交 易成本。
经济发展的挑战
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资源过度消 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体制机制障碍
制度僵化、腐败等问题可能阻碍 经济发展和创新。
收入分配不均
经济增长可能带来收入差距扩大, 导致社会不稳定性增加。
外部经济冲击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如贸易 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等,对 经济发展构成威胁。
2024版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思维导图
2024/1/2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
在特定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相互配合,以实现更好的宏观调控效果。例如,在经济衰 退时期,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20
05
当代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
2024/1/25
21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问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各国采取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 国产业。
14
货币主义学派
01
货币主义的理论基 础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 主要原因,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 以实现经济稳定。
02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 率”和“货币数量论”,强调货 币政策的重要性。
03
对现代宏观经济学 的影响
货币主义对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 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等理论产生 了重要影响。
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 体经济行为、经济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的一门社会科学。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 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总量的决定 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收入、国 民就业量、物价水平、国际收支等总 量的决定和变动。
4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 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 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基础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强调市场力量的自我调 节,反对政府干预。
2024/1/25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一、首先要关注三个指标1、价格:(1)CPI消费品价格3%至5%超过5%通货膨胀低于3%通货紧缩(2)PPI投资品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工业产品出厂价格4%至6%超过6%出现经济过热低于4%经济过冷(3)资产价格,股价和房价经济泡沫资产缩水2、增长:GDP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八九不离十3、就业失业率,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3%至5%劳动力供给不足,企业经营困难民工荒稳定二、影响三大指标的主要因素1、总需求总需求是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的总和。
需要——购买欲望需求——购买能力1、消费需求:收入性、信贷性、预期性2、投资需求:民生投资:公共产品生产性投资:企业,市场经济的调节资产投资:股票、房地产,公众子女教育3、出口。
出口是将国际市场需求转化为国内需求。
出口导向型经济:超过GDP20%;内需拉动型经济:消费和投资占75%;消费贡献率GDP60%,消费拉动型投资超过30%,投资拉动型出口贡献率超过40%2、总供给一定时期内现实生产能力的总和。
消费品供给投资品供给进口供给3、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总需求膨胀总需求不足总量平衡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价格下跌通货紧缩经济过冷经济缩水失业率过高总量平衡——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无形之手——市场、价格有形之手——政府宏观调控石——担斗——不为五斗米折腰三、影响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宏观因素1、货币因素货币发行量增多——总需求增长政府,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占款:再贷款M0——现金M1——现金+活期储蓄M2——现金+定活期储蓄2、财政因素财政收入和支出——国家调整收入和支出的政策。
不超过GDP的60%,我国20%,美国340%,日本160%,全市10%左右,3、国际因素国际收支,外汇收入与外汇支出之间的关系。
顺差逆差国际政策由商务部制定。
龙永图——WTO陈德铭。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经济的运行如同机器的运行,而且本质上来说是经济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机器,然而并不总是非常好理解。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描述经济这台机器是怎么运作的,跟传统的经济学家们描述的不一样,你需要自己加以判断并吸收利用。
下面跟跟随我描述这座简单的经济机器。
我相信如果你耐心的读完,你会更好的理解经济的运行。
经济如何运行:“基于交易的理解方法”经济是大量交易的总和,而每个交易都很简单。
交易包括买方和卖方,买方支付货币(或者信贷)给卖方以换取商品、服务或者金融资产。
大量的买方和卖方交换同一种商品,这就构成了市场,例如:小麦的市场包含了各种持有不同目的的买方和卖方,他们进行不同的交易方式。
各种交易的市场便组成了经济。
因此,现实中难以理解看似复杂的经济,其实仅仅是大量的简单的交易组合在一起而已。
对于一个市场(或者对于经济),如果你知道了支出货币以及信贷的总额、所卖商品的数量,你就是知道了理解经济的所有的事情。
比方说,既然任何商品、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的价格等于所有买方花费的支出(total $)除以卖出的总产量(Q),因此如果要了解或者预测商品的价格,你只需要预测出总支出($)以及总产量(Q)。
然而,每一个市场有都大量的买方和卖方,并且这些买方和卖方交易的动机不一致,但是最主要的买卖动机总是很好理解,这样考虑理解经济就变得不那么困难。
可以用下面的一个简单图表来说明。
这种解释经济的视角比传统的解释方式要更容易理解,传统的解释视角是基于商品的供给、需求以及价格弹性。
这种经济框架你需要知道的重要概念是:支出($)来自两种方式——货币(money)或者信贷(credit)。
例如,你到商店去买东西,你可以付钱或者用信贷卡付款。
如果你用信贷卡付账,你就创造了延期支付的信贷(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就可以立即产生信贷,传统的关于货币的流速,名义GDP,绕来绕去,容易让人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若直接付现金,则没有创造信贷。
简单的说就是:不同的市场、不同类型的买方卖方以及不同的支付方式构成了经济。
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是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通过宏观经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经济的总体健康状况,包括经济增长、就业水平、通货膨胀率以及贸易活动等。
宏观经济分析主要关注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表现,而不是个别行业或企业的经济状况。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包括五个方面: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贸易和货币政策。
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活动的状态和走势。
首先,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核心指标。
GDP可以分为实际GDP和名义GDP。
实际GDP根据相对价格调整得出,反映了实际物质和服务的生产。
名义GDP则是以当前价格计算得出的经济总量。
通过对GDP的分析,可以了解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稳定性。
其次,通货膨胀是衡量物价水平总体上升的指标。
通货膨胀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活动。
通过对通货膨胀率的分析,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价水平和货币价值的稳定性。
通货膨胀对个人和企业的购买力和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情况的指标。
失业率的上升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对失业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市场的紧张程度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活力。
第四,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过程。
通过对国际贸易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和对外依存度。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增长和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会面临来自外部经济环境的风险。
最后,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并对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对货币政策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走向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分析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情况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通过分析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贸易和货币政策等因素,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状况和走势,为政策制定和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宏观策略的基本分析框架
➢探讨预期的政策变化及对经济、股市的影响。 ➢判断股市的中长期趋势。
➢关注的重点指标: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出 口变化、消费增长、CPI、M1/M2等。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策略的基本分析框架
•经济周期与资产配置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策略的基本分析框架
•第四部分:行业周期与产业链
•主要目的: ➢分析整体行业的景气状况; ➢分析上、中、下游行业的盈利结构性变化及趋势; ➢关注中下游行业的需求与毛利变化。
➢关注的重点指标:原油价格、有色金属价格、煤炭价 格、BDI走势等。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策略的基本分析框架
行业景气周期
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90年代中期左右的家电行业,99年后的房 地产行业,使得这些行业在我国上市公司利润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从二级市场来看,以四川长虹和万科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都带给二级市场的数10倍以上 的投资收益,说明这些行业在当时分别达到了行业景气的高点。
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利润结构变化
•行业景气周期图
•资料来源: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策略的基本分析框架
房地产产业链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策略的基本分析框架
•行业分类及基本关系
•上游行业通过价格传导影响中下游行业的盈利;中下游行业通过需求变化影响上游行业的价格。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策略的基本分析框架
•汽车业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资板 料来源:天相策略研究
宏观策略的基本分析框架
•23
战略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
宏观经济学逻辑框架
宏观经济学逻辑框架宏观经济学逻辑框架一. 宏观经济学演变、分析对象、分析方法、流派二. 对比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三. 宏观经济学复习总纲GDP为核心1.GDP概念及核算y=min(AD,AS)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AE-NI 只考虑产品市场3.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IS-LM 加入货币市场4.完整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AD-AS 加入劳动力市场5. 开放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IS-LM-BP 加入国外经济部门6.封闭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财政货币效力政策搭配7.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区分N种情况画图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经济短期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第2-8点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又称为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注重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和波动分析,解决的是一国国民收入是如何核算的?一国国民收入是由哪些变量决定的?这些变量哪些是经济决策者可以完全控制的,哪些是部分控制的?一国为什么会出现繁荣与萧条?政府应当如何进行政策搭配控制经济变量来干预经济?干预的规则应当是什么?干预的机制和效力又是如何?AS究竟是短板、长板还是恒定?针对AS情况需求管理政策的运用分类。
以上是宏观经济学的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的第二部分是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理论1.经济增长的概念、核算、原因及经济增长理论运用经济增长理论解决一国应如何实现稳定的增长?稳定的涵义是什么?如何理解稳定增长的条件?经济决策者应该控制哪些变量变量控制的规则应该是什么?2.经济周期的概念(古典定义和现代定义)和原因运用经济周期理论阐述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重点包括RBC和乘数—加速数理论前者是外生的代表后者是内生的代表掌握其他的外生周期理论和内生周期理论另一种宏观经济学梳理框架:&熟练推导书上所有的几何模型和数学方程掌握四大流派之理论——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1.前提假定、基本主张、代表人物2.对市场机制内在稳定性的看法(自由主义or干预主义)3.政策规则调控的看法(财政货币政策)4.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分析(财政货币政策)5.对总供给曲线斜率的观点及重要的理论!6.统一于IS-LM、AD-AS框架分析,短期+长期7.对于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看法(短长期Philips曲线)8.对于经济波动之原因及采取的政策干预9.对经济增长的看法10.社会影响力&重点掌握Keynes理论的基本框架图(书上)Y=C+I+G+NXC如何被决定?I如何被决定?G如何运作?NX如何被决定?——具体分析开放经济部分需熟练背诵国际金融学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分析传导机制)财政政策的概念组成调控规则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分析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概念组成调控规则何时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涉及斜率分析、利率弹性、繁荣与萧条)何时货币政策优于财政政策?运用微分法推导财政货币政策效力(必须掌握数学推导)面对不同的国内经济形势如何进行财政货币政策搭配?四象限推导IS、LM曲线!掌握IS、LM曲线图形推导出AD曲线及斜率掌握短期分析的框架IS-LM 长期分析AD-AS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LM-BP影响IS、LM、AD、AS、BP曲线斜率的因素及影响其移动的因素Keynes\Friedman\Lucas是如何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简单Philips曲线、附加预期的Philips曲线、长期Philips曲线掌握政策临界点调控理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斟酌权衡)影响上述Philips曲线移动的因素掌握Philips曲线的数学表达并运用Philips曲线推导总供给曲线!(重要)掌握在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上一系列重要的概念!!通货紧缩理论!! Fisher的债务通缩理论尤其重要,其次分析Keynes与Friedman经济周期理论——Keynes主义的乘数加速数理论,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周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分解方程、Keynes主义的哈多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Solo模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理性预期)的AK模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宏观经济学目前的共识、如何从供给角度分析经济运行(重要)名词解释:1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区分实际与名义)2 存量与流量3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4 国民生产净值5 利率6 消费与储蓄7 投资(存货投资和重置投资)8 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结构型失业9 隐蔽性失业和隐蔽性通货膨胀10 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11 需求拉上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12 结构型通货膨胀(需求移动论和斯堪的纳维亚模型)13 萨伊定律和古典的货币数量论14 总量生产函数15 劳动供给函数和劳动需求函数(劳动市场均衡)16 消费函数a、绝对收入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b、相对收入论c、生命周期论d、恒久收入论17 储蓄函数18 资本边际效率19 加速系数20 紧缩缺口和膨胀缺口21 IS曲线和LM曲线22 自动稳定器23 财政政策(增支和减税)24 累进所得税25 货币政策a、一般性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变动存款准备金率)b、选择性货币政策(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道义劝告)26 凯恩斯效应和庇古效应27 菲利普斯曲线28 凯恩斯陷阱29 奥肯定律30 需求管理31 相机抉择(逆风向行事)和单一规则32 经济周期(长波、中波、短波)33 乘数-加速数模型34 消费不足论和投资过度论35 挤出效应36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37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只需掌握哈罗德模型即可)38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39 经济增长中的黄金分割率40 滞胀41 乘数42 货币幻觉43 货币乘数44 系统性风险45 效率工资46 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47 货币乘数a、弗里德曼--施瓦兹分析b、卡甘分析c、乔顿分析48 托宾的货币供应新论49 李嘉图等价定理50 理性预期与适应性预期51 卢卡斯批判52 现代货币需求理论a、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b、鲍莫尔模型c、惠伦模型d、托宾模型(托宾曲线)e、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实证研究)5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利率传导机制(凯恩斯的分析、托宾和莫迪利安尼的发展)b、货币供应传导机制(货币学派的分析)c、信贷配给传导机制d、汇率传导机制54 货币政策的时滞(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55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56 非均衡理论57 托宾的q理论58 AD-AS模型59 潜在产量60 古典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国际金融逻辑框架国际金融三大支柱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货币体系一国际收支理论1.分析开放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Y=C+I+G+X-M2.开放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账户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组成国际收支的判断贸易收支经常账户收支资本金融账户收支总差额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国际收支平衡和均衡的概念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偶然性临时性周期性收入型结构性货币性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和政策调节机制(国际金本位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以及后来新古典学派加入对短期资金流动的分析纸币本位下的固定汇率主要是货币价格机制货币利率机制货币收入机制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直接作用于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导致对内部均衡的冲击 MS直接影响P Y R 画图解释自动调节机制固定汇率下的政策调节机制主要是官方汇率法定升值贬值改变汇率制度以及政策协调(如备用信贷互惠信贷支付协议)浮动汇率制度下自动调节机制主要是名义汇率机制画图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会导致名义汇率自动上下浮动汇率政策自发调节外部均衡国际收支不会影响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名义汇率变动导致实际汇率变动导致国内外相对价格的变动导致进出口变动同时浮动汇率制度下也存在利率机制和收入机制的影响对利率机制的影响还要具体区分资本流动的弹性问题画图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调节机制主要是外汇市场干预(管理浮动)3.汇率决定理论流量理论e=f(p,i,BP) 分别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说总论框架:第一个理论侧重中长期分析货币供应量-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汇率注重商品市场上供求的流量均衡几乎不考虑国际资金流动第二个理论侧重短期分析货币供应量-利率-资本流动-汇率注重货币市场上的流量均衡第三个理论根据凯恩斯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决定公式也是侧重分析短期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e=f(y y* p p* i i* Eef) 分别分析各个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三个方面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预期)购买力平价理论掌握要点第一理论基础货币数量说和一价定律掌握货币数量论和一价定律解释第二数学公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推导第三优点最基本的理论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从货币具有购买力这一根本属性出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货币数量角度解释汇率的深远的理论缺点不足:理论基础是货币价值决定货币购买力而不是购买力决定价值苛刻的前提一价定律未必成立存在贸易壁垒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计量检验上的困难不同的物价指数会导致不同的购买力平价物品主观分类上的差异性会影响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隐藏了基期年为均衡汇率的假定忽略的重要事项忽略了国际资金流动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实际不符第一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汇率应当是不变的但实证表明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具有较大程度的相关性且实际汇率变动很大没有向均衡汇率回归的趋势第二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汇率暂时偏离购买力平价如国际资金流动生产率的变动消费偏好的转移第三购买力平价只有在高通胀时代比较成立其余实证均不支持最后理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决定相对物价水平决定汇率但汇率也会影响相对物价水平并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利率平价理论掌握要点利率平价理论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可以分为CIP 和 UIP推导CIP 和 UIP成立的条件指出投机者对远期汇率的投机活动使得CIP和UIP统一利率平价理论的优点:把汇率分析的视角从产品市场转移到货币市场适应了国际资金高度流动和高度货币化的社会具有进步意义指出了利率和汇率存在的关系为中央银行政策调控提供参考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实证研究除外汇投机极度剧烈时期一般情况下利率平价均可以很好的成立不足:理论前提假定完美资本市场无摩擦不考虑交易成本假定资本完全流动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只是指出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利率通过资本流动决定汇率但汇率也可以影响资本流动对国内货币市场上的价格——利率产生影响利率平价理论并没有做出严格的说明国际收支说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从产品市场上的价格-物价水平考查汇率决定利率平价理论是从货币市场上的价格——利率考察汇率决定国际收支说放弃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分析汇率而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如消费投资收入利率价格预期等宏观经济变量考察这些变量时如何影响汇率供求流量变动进而决定汇率实质上是汇率的供求决定理论理论假定;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自发变动使国际收支维持均衡政府不加以任何干预资本可以完全流动数学公式 CA+KA=0CA=f(y y* p p* e) KA=f( i i* Eef)结合 e=f(y y* p p* i i* Eef)分析上述自变量变动对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预期的影响优点:开辟了新的分析角度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如消费投资收入利率价格预期等宏观经济变量考察这些变量时如何影响汇率供求流量变动进而决定汇率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短期来看理论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不足: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只是指出汇率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而没有深入分析最多只是其他理论的基础和补充并且流量理论随着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由于国际资金的高速流动而变得更加不足比如当一国利率上升时未必会引起资金的流入并且汇率在短期之内就会大幅度波动这就启示我们汇率是一种资产价格应该是由存量决定于是出现了第二代的汇率决定理论资产市场说资产市场说存量理论的代表三个假定 1资本可以完全流动UIP 始终成立 2 是存量决定汇率而不是流量 3 预期对汇率决定具有重大影响 4 本国居民不持有外国货币外国居民不持有本国资产按照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是否可替代(本质上是投资者风险偏好问题)可以分为货币分析法和资产组合分析法。
市场经济宏观体制的基本框架
市场经济宏观体制的基本框架市场经济宏观体制是指一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相互衔接、互动的机制和规则体系。
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宏观体制能够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稳定和增长,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下文将介绍市场经济宏观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外汇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资本流通、出口和汇率等机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转。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进行调节,以达到稳定物价水平和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
财政政策则是指政府通过调节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增长。
当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支出和/或降低税收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相反,当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政府可以降低支出和/或提高税收,以抑制需求,稳定经济。
外汇政策则是指国家对外交往和支付的相关政策。
当国际收支出现严重不平衡时,政府可以通过调节汇率等方法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二、市场监管机制市场监管机制是指政府对市场竞争的监管和调控,通常在保障市场自由竞争的同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以避免市场失灵和恶性竞争。
这些措施包括垄断行业的限制、反垄断法的实施、产品质量监管等。
垄断行业的限制主要是制定一些限制垄断行业的法规,以避免国有垄断行业在市场上长期占据优势位置,限制市场竞争的发展。
反垄断法则主要是针对私营企业,旨在打击各种竞争行为,如价格掠夺、协议价格等,并对商事活动进行监管。
产品质量监管则是督促企业遵守质量控制规范,防止恶性竞争,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三、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采取的政策,它的目的是确保每一个市民都能够平等享有社会资源和服务,并能够获得基本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保障。
这种机制主要有社保体系、医疗体系、住房体系等。
社保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通过这种方式为市民提供基本保障,让大家不用担心因生活所迫而陷入困境。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咱们来聊聊凯恩斯这位经济学大佬和他的宏观经济学大框架,尽量用大白话,让大家都能听明白。
首先,得说说凯恩斯这家伙为啥会搞出这么一套理论。
那时候,世界经济不太平,大萧条把大家折腾得够呛。
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钱袋子瘪得跟啥似的。
传统的经济学说,市场自己会调节,经济能自动恢复平衡。
但凯恩斯一看,嘿,这哪行啊,市场自个儿都快趴下了,得有人扶一把。
一、凯恩斯说,政府得出手凯恩斯觉得,政府不能光站着看,得站出来当“救火队长”。
怎么救?首先,得花钱!政府得加大开支,比如修路、建桥、搞教育、发福利,这些都能刺激经济。
为啥?因为这些钱花出去,工人就有活儿干了,企业就有订单了,大家就能赚到钱,然后再去消费,经济就这么转起来了。
二、别老惦记着存钱,花钱才是硬道理凯恩斯还说了,老百姓也别老想着存钱,得花钱!为啥?因为钱存在银行里,那就是死水一潭,转不起来。
你得拿出来消费,买东西、享受服务,这样商家才能赚到钱,再雇人、再进货,经济就活起来了。
政府还可以降低利率,鼓励大家贷款消费、投资,让钱流动起来。
三、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最后,凯恩斯特别强调了一个词——“信心”。
他说,经济好不好,很大程度上看大家有没有信心。
信心足了,大家就敢投资、敢消费;信心没了,大家就都捂紧钱袋子,生怕一松手就没了。
所以,政府得想办法提振大家的信心,比如告诉大家经济正在好转,未来充满希望。
这样一来,大家心情好了,自然就更愿意花钱、更愿意投资了。
总的来说,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就是告诉咱们: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别老指望市场自个儿能恢复,政府得站出来当“救火队长”;老百姓也得转变观念,别老存钱不花;最重要的是,得有信心!有了这三条,经济就能慢慢好起来。
当然了,这只是凯恩斯理论的一个大概框架,里面还有很多细节和深奥的道理。
但咱们用大白话这么一讲,是不是觉得也没那么难懂了?希望这能帮到大家更好地理解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框架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如何来理解当下经济运行的模型一个经济体就像一个机器。
在最基础的层面它是一个个相对简单的零件,尽管它还没有被很好的理解。
我写下这篇论文,用以阐述我对经济运行的理解。
我的描述跟传统经济学家们的描述不太一样,所以你应该由自己来判断我说的是否有道理。
我将从最简单的说起并由此延展开来,所以请你忍受一下我的唠叨。
如果你耐心的研读本论文,你将能够理解我的观点并且独立评估我的论文。
经济机器如何运行:基于交易的基础零件一个经济体是一个各种交易的简单叠加。
一项交易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因为交易无处不在,而经济体则显得复杂的多,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我们不从上而下来观察经济运行,而是从一项简单的交易出发,由下而上的观察它,则会显得一目了然。
一项交易包含买家和卖家,买家付现钞或者刷信用卡给卖家,卖家则把货物,服务或财务资产给买家作为交换。
一个市场囊括了同一个货物的所有买家和卖家,例如小麦市场包含了所有的基于各种原因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人的关于小麦的交易。
而一个经济体则囊括了所有市场中的所有交易。
所以,经济体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却是由这些千千万万简单的交易组合起来的,而这些数量庞大的形形色色交易让经济看起来复杂无比。
对于任何一个市场,或者任何一个经济体,如果你知道了所有花出去的钱(信贷)的总数和所有卖出货物的总量,那么你就知道了一切用以理解这个经济体或市场的东西。
举个例子,由于任何一种货物,服务或者财务资产的价格都等于其所有买家出的钱(total $)除以其卖家卖出的总量(total Q),为了弄清楚或者预测该类货物、服务或者财务类资产的价格,你只需要弄清楚或预测total $和total Q这两个量就可以了。
然而在任何一个市场里,都有大量的买家和卖家,而且这些交易者们都有着不同的动机,那些最为重要的交易者们的动机则是很好理解的,在简单的交易层面,通过对这些交易者们动机的理解来弄清楚整个经济体并非那么的难。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作者:魏杰编者按:本文是着名经济学家、捷盟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先生给清华MBA09S1班讲课提纲,本刊全文刊登,与读者朋友共赏。
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分析宏观经济的最基本思维框架。
现在人们分析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时,大都是依据这套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来进行的,因而要分析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状态,就必须把握这套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
一、分析宏观经济首先要关注的三个指标1.价格这里讲的价格不是指某个产品的具体价格,而是指价格总水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价格。
①消费品价格国际上将消费品价格称之为CPI,包括食品价格、服装价格、家电价格等,一般来说,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而消费品价格下跌过快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就中国现在来讲,我们国家消费品价格的指数取值范围是3%-5%,超过5%会出现通货膨胀;低于3%会出现通货紧缩。
②投资品价格国际上称之为PPI,我们也称生产资料价格,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包括钢材价格、水泥价格等。
一般来说,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就会出现经济过热,而投资品价格下跌过快,就会出现经济过冷,我国目前PPI指数取值范围是4-6%,超过6%就会出现经济过热;低于4%会出现经济过冷。
③资产价格资产价格在我国主要是指股价和房价。
资产价格升幅过快,会出现经济泡沫,而资产价格跌幅过快,慢会出现资产缩水,导致信用体系破裂。
目前中国没有对资产价格的取值范围达成一致。
现在理论界有人认为资产价格就股价来说,应以2006年为基数,上海股市为蓝本,每年上涨1000点左右,自2009年之后的未来5年内达到1万点以上为正常;资产价格就房价来说,应以2006年为基数,每年上涨幅度5%-10%,15-20年翻一番为正常。
2.增长增长以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增长率为衡量指标。
我国现在认为,我国GDP合理取值范围应是“八、九不离十”,即年增长率为8-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作者:魏杰编者按:本文是著名经济学家、捷盟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先生给清华MBA09S1班讲课提纲,本刊全文刊登,与读者朋友共赏。
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分析宏观经济的最基本思维框架。
现在人们分析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时,大都是依据这套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来进行的,因而要分析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状态,就必须把握这套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
一、分析宏观经济首先要关注的三个指标1.价格这里讲的价格不是指某个产品的具体价格,而是指价格总水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价格。
①消费品价格国际上将消费品价格称之为CPI,包括食品价格、服装价格、家电价格等,一般来说,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而消费品价格下跌过快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就中国现在来讲,我们国家消费品价格的指数取值范围是3%-5%,超过5%会出现通货膨胀;低于3%会出现通货紧缩。
②投资品价格国际上称之为PPI,我们也称生产资料价格,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包括钢材价格、水泥价格等。
一般来说,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就会出现经济过热,而投资品价格下跌过快,就会出现经济过冷,我国目前PPI指数取值范围是4-6%,超过6%就会出现经济过热;低于4%会出现经济过冷。
③资产价格资产价格在我国主要是指股价和房价。
资产价格升幅过快,会出现经济泡沫,而资产价格跌幅过快,慢会出现资产缩水,导致信用体系破裂。
目前中国没有对资产价格的取值范围达成一致。
现在理论界有人认为资产价格就股价来说,应以2006年为基数,上海股市为蓝本,每年上涨1000点左右,自2009年之后的未来5年内达到1万点以上为正常;资产价格就房价来说,应以2006年为基数,每年上涨幅度5%-10%,15-20年翻一番为正常。
2.增长增长以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增长率为衡量指标。
我国现在认为,我国GDP合理取值范围应是“八、九不离十”,即年增长率为8-10%。
从我国现在的实践来看,若GDP增长超过10%,资源供给(包括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等)就跟不上,就会出现煤、电、油、气、运等资源的价格上涨和企业经营上的困难,从而制约经济发展,因而最好不要超过8%。
但GDP的增长也不能太低,GDP增长低于8%,会造成过高的失业率,难以完成每年解决1000万新增就业人口的任务。
我国在203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每年解决1000万的新增就业人口的任务。
当然,失业率过高也会影响社会稳定。
3.就业就业状况以失业率为衡量指标。
我国目前失业率的合理取值范围是3-5%。
失业率高于5%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失业率低于3%就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影响企业经营。
总之,对宏观经济的分析,首先就是要分析上述三个指标,即:价格、增长、就业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进而分析影响三大指标的因素,采取措施而使之保持在合理的取值区间,以保持国民经济良好的发展。
不过,影响价格、增长、就业这三大指标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二、影响三大指标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上述三大指标的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就整个社会来讲,也就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相互关系的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具体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总需求简单地讲,总需求就是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的总和。
要注意需求与需要的区别,前者是指购买能力,后者则是指购买欲望,因而它们的差别就是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的差别。
总需求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按照不同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的消费:收入性消费,即由收入决定的消费品;信贷性消费,即借钱消费;预期性消费,即受预期影响的消费。
第二,投资需求。
投资需求包括三种形式的投资:民生投资,即公共产品投资,主体是政府,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投资;生产性投资,即向各个产业的投资,其主体是企业,充分受市场经济的调节;资产投资,即对资产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其主体是公众。
第三,出口,出口是指将国际市场需求转变成为国内总需求。
上述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被称之为内需,而出口则被称之为外需。
消费、投资、出口的不同组合比例,会使一个国家形成不同的增长模式。
一般来说,出口所占的比例不能太大,如果出口对GDP的贡献超过20%,就是会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如果出口对GDP的贡献保持20%左右,投资与消费对GDP 的贡献保持在75%以上,就是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如果投资对GDP的贡献过大,例如投资对GDP的贡献超过30%,就是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如果消费对GDP的贡献若保持在60%以上,那么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就是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
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与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都不行。
例如我国从1998年到2008年的十年间使出口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出口对GDP 贡献达到40%左右,成为标准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在这种条件下,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已过份依赖外需市场,因而2008年金融风暴的发生,导致外需市场大幅减少,从而导致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下滑。
近三十年来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的国家每十年出现一次大的问题,如1987年的日本经济,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我国的经济问题。
2007年由于价格的暴涨,“我们要被胀死了”,2008年价格的暴跌,“我们又要被憋死了”。
2.总供给可以简单地称为一定时期现实生产能力的总和。
总供给包括消费品供给、投资品供给、进口(相当于利用国际市场供给而增加国内市场的供给)3.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总需求与总供给有三种关系,即总需求膨胀、总需求不足、总量平衡,如下表: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膨胀→价格暴涨、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经济泡沫、失业率太低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不足→价格下跌、通货紧缩、经济过冷、资产缩水、失业率过高总需求=总供给(±5%):总量平衡→国民经济运行稳定只有实现总量平衡时,价格、增长、就业三项指标才会在合理范围内波动,目前我国处在总需求严重不足的状态,因而价格过速下跌、经济增长速度过速下滑、通货紧缩和经济过冷的压力太大。
一般来说,现实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自然平衡状态很少,所以我们只有在宏观调整中才能使其达到动态平衡。
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总需求与总供给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只有找到影响二者关系的因素,才能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影响而达到对供求关系的有效的调控,这也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影响供求关系有两类因素,一种是企业及居民的投资与消费行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微观因素,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就是后来形成的微观经济学;另一种是货币及财政等因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宏观因素,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后来发展成为宏观经济学。
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影响供求关系的宏观因素。
三、影响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宏观因素主要有三大宏观因素。
1.货币因素货币因素是影响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的重要宏观因素。
一般来讲,货币供应量上升,会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货币供总量下降,会减少社会总需求。
分析货币因素,当然首先就要涉及到中央银行,因为中央银行是货币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主要渠道有再贷款和外汇占款两个渠道。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贷款(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贷款)中央银行汇占款(为了收购流入中国的外汇而发行人民币)再贷款和外汇占款发行的货币叫基础货币,一般统计口径显示,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份额在20%左右为合理范围,而2006年我国央行公报显示,我国当年再货款为3.2万亿,外汇占款为2.9万亿,显然外汇占款项目发行的货币太多。
外汇占款实质上不是国内市场对货币的需求,这个项目下发行货币是被动行为,因而如果所占比例太大,就会引起投入市场的非需求性货币增加,这些增加的货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所以会引起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尤其是资产价格上涨,2007年市场表现就是如此,物价飞涨。
中央银行发出的基础货币要经过商业银行的经营,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银行,有别于经营股票与债券的投资银行。
经过商业银行的经营,货币由现金将转变分为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这三种形态,用符号表示就是:M0 —现金M1 —现金+活期存款M2 —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M2即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直接与总需求相关联,进而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相关联,央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而影响供求关系。
央行调整货币供应量的方式就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稳定性货币政策三种。
央行实行货币政策方式就是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货币政策而采取的调控手段。
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和窗口指导四种。
我国在目前未完成市场经济改革情况下还有控制商业银行利率和控制信贷规模这两种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上缴给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其所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例。
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的放贷能力越低,社会可流动资金越少,会减少社会总需求。
当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时,政府一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投入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当采取扩张型货币政策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投入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增加。
再贷款利率(央行利率):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再贷款利率越低,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贷款的成本就越小,利率差越大,商业银行利润空间越大,因而会刺激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贷款的欲望,从而会提高社会货币供应总量,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不过,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均为国有银行情况下,再贷款利率的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而调控货币供应量。
在紧缩性货币政策情况下,中央银行会发行央行商业票据,减少可流动资金。
在扩张性货币政策情况下,中央银行会回购央行票据,增加可流动资金。
窗口指导:即中央银行以通气会方式向各商业银行提要求,促使商业银行统一贯彻执行的市场经济,因而我国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还有以下两种方法:控制商业银行利率:国家制定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即国家制定加息、减息政策。
央行规定民间资本借贷利率最多为国有商业银行利率的20倍)。
控制信贷规模:央行下达各商业银行年度信贷总体水平,以限制贷款规模,减少货币供应总量。
2.财政因素财政因素影响供求关系数量包含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
实行不同的财政收支政策会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讲,通过减税,也就是减少财政收入的方式,会使财富保留在社会上,从而会增加社会总需求;通过加税,也就是增加财政收入,会减少社会总需求。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也就是加大政府购买,会促进社会总需求增长;通过减少财政支出,也就是降低政府购买,会使社会总需求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