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理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军理重点

军理重点

军理重点1、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保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所进行的与军事有关的各种活动。

2、国防观念:就是公民对国家防卫问题所持有的思想观念。

3、国防的基本职能及分类:P 2分类:从性质上划分: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4、国防教育内容: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5、什么是国防动员:P486、国防动员的作用有哪些?P49-507、国防动员主要内容:P50-568、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P15-19国防义务:9、什么是《兵役法》: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10、大学生军事训练的意义?一、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二、增强受训人员国防意识;三、提高受训人员个人身体素质。

11、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哪一天: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12、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P3413、什么是现役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构成,解放军负责国家外部安全,武警部队负责内部安全,战时武警协同解放军保卫祖国。

14、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哪些军兵种:P351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P3516、我军的七大军区:沈阳、济南、北京、南京、广州、兰州、成都17、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编制有多少个集团军?18个18、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各是每年哪一天?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1、什么是军事思想:P59 有哪些特点:P59 具有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变化性,实践性2、《武经七书》包括有:《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战争论》的作者:P60、P62 孙武、克劳塞维茨,4、什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P665、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研究战争的目的:消灭一切战争6、积极防御:为了反攻和进攻而进行的防御。

军理重点

军理重点

一.名词解释(5*4’=20’)1.军事科学: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3.军事学术: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结晶,同时也多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5.监视侦察技术: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6.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7.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8.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9.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10.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1.国防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采取非常措施将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使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准备、实施及其他相关活动。

12.人民防空动员:国家战时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所采取的措施。

二.简答题(5*6’=30’)简答基本观点即可(可不必简要说明)1.简述军事科学的任务①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②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③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2.简述军事科学的功能①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②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③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④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3.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科学体系)①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②人民军队思想③人民战争思想④人民战争的战术战略思想⑤国防建设思想4.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③是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④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⑤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5.简述历史唯物主义战争观①战争史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②战争史流血的政治③战争是经济的竞赛④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6.简述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方法论)①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认识战争规律②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a.既要研究一般战争规律,更要研究特殊战争规律b.认识把握特殊战争规律,必须着眼其发展③研究和指导战争,要关照全局,把握关节④研究和指导战争,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7.简述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①无线电侦查技术②照相侦查技术③雷达侦查技术④传感器侦查技术⑤其他侦查技术8.简述制导技术的种类(按原理分类)①自主式制导②寻的制导a.主动寻的制导b.半主动寻的制导c.被动寻的制导③遥控制导a.有线指令制导b.无线电指令制导c.波束制导④复合制导9.简述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10.简述现代国防动员的要求①动员速度要快②动员数量要充分③动员质量要高④动员的范围要广⑤动员要力求隐蔽安全三.论述题(2*15’=30’)1.用历史唯物主义战争观分析战争与政治间的关系战争的本质,集中反映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之中。

军事理论_重点_考试内容

军事理论_重点_考试内容

一1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和民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体。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简称武警部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中担负国内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组织。

它隶属于国家公安系统,受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双重领导。

预备役,是公民在军队外所服的兵役。

预备役部队,是国家平时以预备役军人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迅速转为现役部队的武装组织。

通常分为军种和兵种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是加强军队后备力量建设,解决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保障战时迅速扩编军队的重要组织形式。

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通常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常备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2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的四个层次?4个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3国防的含义国家采取的防卫活动,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国防的四个类型和代表性国家现代国防的类型,按照性质可分为扩张型和自卫型,按照形式可分为联盟型和中立型。

扩张型。

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侵略、颠覆和渗透他国。

自卫型。

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支持,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

我田的国防属千自卫型,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永不扩张,也不容别国侵犯我国一寸土地。

联盟型。

以结盟形式,联合他国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又分为扩张和自卫型,还可分为一元和多元联盟,前者有一个大国做盟主。

中立型。

中小发达田家严守和平中立的田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子民的防御体系。

如瑞士。

5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是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是多种斗争手段的角逐,不仅以武力为基础,而且通过非武力的政治、经济等斗争形式进行抗衡;是“消耗型”国防向“增殖型”国防转变的竞争。

军理考试重点及答案

军理考试重点及答案

中国国防1.国防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基本职能: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具体表现:(1)捍卫国家的主权(2)保卫国家的统一(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的安全3.国防手段:为了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1)军事手段(2)政治手段(3)经济手段(4)外交手段4.我国国防类型:自卫型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5.我国现行国防政策:(1)维护安全统一,保卫核心利益(2)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巩固国防(3)积极防御,防御与反击相结合(4)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2.公民的国防义务: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依法服兵役3.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1)服现役(2)服预备役(3)学生军事训练4.兵役制度有关规定:书22页5.国防教育日: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6.学生军训的意义:(1)学生军事训练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2)学生军事训练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3)学生军事训练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国防动员1.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国防动员是国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准备和实施战争的重要措施。

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常规战争、还是非常规战争,都离不开动员。

因此,国防动员对于保障战争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和政治动员3.国防动员的组织实施程序:进行动员决策、发布动员命令、充实动员机构、修订动员计划和落实动员计划毛泽东军事思想1.准确定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2.主要内容: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理论3.核心内容:人民战争思想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1、新时期的内涵:是指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军事理论是军事科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军人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军事理论考试,下面将介绍一些复习的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军事思想理论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思想的核心要义,明确其丰富内涵和指导意义。

2. 邓小平军事思想:了解邓小平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掌握其在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3. 战争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战争的本质和规律,理解战争的目的、手段和特点。

二、军事科学基础知识1. 军事战略:掌握军事战略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内容,熟悉不同类型战略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2. 军事战术:了解战术的定义和分类,熟悉常见战术手段和战斗力的要素。

3. 军事组织与管理:熟悉军事组织的层级结构和管理原则,了解军事指挥系统和作战指挥的基本模式。

三、军事技术知识1. 军事装备:了解不同类型的军事装备,包括地面武器装备、航空器材和舰船装备等。

2. 军事通信:掌握军事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现代战争中的通信保障重要性。

3. 军事情报:熟悉军事情报收集、分析和利用的方法,了解现代信息化战争对情报工作的要求。

四、军事法律规范1. 国际人道法:了解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掌握军人在战场上应遵守的规范。

2. 军事纪律:熟悉军人的职责和义务,了解军事纪律的内容和约束作用。

3. 国防法律法规:了解国家的国防法律法规体系,理解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的基本概念。

五、军事历史1. 古代战争史:了解古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战争史,分析古代战争的典型特点和战略战术方法。

2. 近代战争史:熟悉近代各国的战争史,重点掌握近代战争的形势、背景和影响。

3. 当代战争:了解当代战争的形态和特点,研究现代战争的主要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六、军事对抗与合作1. 军事安全:了解军事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军事安全的保障措施和应对策略。

2. 军事力量对比与平衡:分析全球军力对比的格局和影响因素,了解国际军事平衡的演变和调整。

军理复习重点

军理复习重点

军理复习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名词解释:国防;是指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何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武装力量建设:是指为了建设和加强国家武装力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它以军队建设为主体,是我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提高武装力量的作战能力,为国家的根本利益服务。

总动员(全面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战争动员,即将全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转入到战时轨道。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在部分地区和部门所进行的动员,通常动员部分武装力量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战争。

国防法制:是指国防法律规范以及制定、修改、废止和实施国防法律规范的活动的总和。

国防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为规范军事活动,调整军事领域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一定的程序制定、修改、废止国防法律规范得活动。

填空题:1.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标志。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我国的国防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

3.所谓的颠覆,是指推翻政府。

反颠覆是国家的大事,他不完全属于国防范畴,但与国防又密切相关。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军、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组成。

5.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始建于1927年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始建于1949年11月1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始建于1949年4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始建于1966年7月1日。

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是由地地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

7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目标是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

军理详细重点

军理详细重点
第十四章
8.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306)
9.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308)
10.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314)
材料分析题:
答题要点:
1、国际化战略格局概述
2、P305国际化..的本质
3、P310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规律性特点
4、怎样面对国际。。的挑战(这个是自由发挥的)
第十五章
1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328)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第一章
1.军事科学(1)
2.军事学术
3.军事思想
1.军事科学的功能(6)
2.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2)来自第三章4.毛泽东军事思想
5.人民解放战争
6.人民战争思想
7.战争观
3.历史唯物主义战争观(48)
4.课后思考题1、2、8、9(107页)
论述题:
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53)
11.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328)
12.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339)
论述题:第二节(332)
答题要点:
1、中国如何应对威胁
2、威胁产生的原因
3、威胁的要素
4、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第十六章
14.信息化战争(350)
13.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355)
14.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362)
答题要点:
1、战争对经济有依赖性
2、战争对经济有破坏性
3、战争对经济有刺激和拉动作用
第九章
8.精确制导武器
9.制导导弹
10.制导炮弹
11.制导鱼雷(218)
5.导弹武器系统(226)(简要回答每段第一句话)
第十二章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名词解释:军事科学, 亦称为军事学, 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 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P2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P4 军事学术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 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等P4简答题1、军事科学的任务p3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 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 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 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 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战争的性质+战争的规律+简要说明2、军事科学的性质p3(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

(2)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3、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p6(1)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设备进行科学论证。

(4)为国家准备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4、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p7(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

(2) ~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3) ~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4) ~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5、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基本方法p9(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

(2)研究战例,借鉴历史。

(3)善于“合成” ,融会贯通。

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名词解释毛泽东军事思想, 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P17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 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P37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它主要回答战争是什么, 即战争的基本性质和人们对战争所应采取的态度等一系列关于战争的根本问题。

整理版军理重点

整理版军理重点

一、中国武装力量1、中国武装力量由那三部分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2、解放军的宗旨宗旨: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主要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的建设事业。

3、陆海空三军的定义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基础,是指陆地作战的军队。

现代陆军通常由步兵、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防化学兵、通信兵、防空兵和各专业部队组成。

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

现代海军通常由海军航空兵、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海军潜艇部队、海军陆战队、海军基地警备部队以及其它特种部队组成。

(基本任务有:协同陆军、空军进行反袭击、保卫海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消灭敌战斗舰艇和运输舰船,破坏敌海上交通运输;袭击敌海军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协同陆军、空军进行登陆作战;进行海上封锁和反封锁作战;保障海上交通运输、渔业生产、资源开发、科学实验和海洋调查的安全。

)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进行空中斗争、空对地斗争和地对空斗争的军种。

一般包括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兵种。

空军装备的机种,通常有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运输机、直升机及其他特种飞机。

(基本任务有:国土防空、独立实施空中进攻作战,协同陆海军作战,实施空降作战,实施空中威慑,实施空中运输,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雷达侦察。

)4、第二炮兵包括由地对地战略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工程部队,作战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是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主要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我国有多种型号的地地战略导弹和战役战术常规导弹,包括近程导弹(射程在1000公里以内)、中程导弹(射程1000~3000公里)、远程导弹(射程在3000~8000公里)、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

军事理论考试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兵者,国之大事者也,死生之道,存亡之理,不可不察也!”语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2、魏晋时期发明的火药应用于军事最早是在:唐末宋初3、中法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著名将领是冯子材4、海权论的提出者是:马汉;先发制人战略的提出者是:乔治·W·布什(小布什)5、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打响第一枪,今年是志愿军入朝作战60周年纪念6、淮海战役中中共方面的最高军事长官是:刘伯承;他发布的“只认衣服不认人”的命令符合“简单”的军事原则。

7、目前世界上战争的主要形态是: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8、思想政治建设成军以来就是我军政工工作的中心9、信息化战争表现出战场多维化的特点,具体现在:海、陆、空、天、电均可成为战斗领域甚至战场10、当今的指挥体系呈现:扁平状、网络化的格局11、靠抑制自身电磁辐射实现隐身的隐身技术属于:电子隐身技术12、使用激光侦查器材的侦查技术属于:可见光侦查技术13、航天技术的组成: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14、指挥信息系统包括: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电子计算机系统和情报、监视、侦查系统15、三种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电磁脉冲武器和粒子束武器16、动能武器的弹头速度需要达到5马赫(5倍音速)以上17、计算机病毒的类型:蠕虫病毒、逻辑炸弹、特洛伊木马病毒、多成分病毒、陷阱门和视窗软件18、当今国际战略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此一超是指:美利坚合众国(美国)19、当防空警报长鸣三分钟,意味着:警报解除二多项选择题1、公民依法履行服兵役义务的形式有:服现役、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2、新军事变革的要素有:军事技术革新、部队编成革新、作战方法革新和军事思想革新。

3、从建军起到建国前,毛泽东同志为我军制定了什么基本战略战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重点提纲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重点提纲

军理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要素:国防的主体:国家;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主权②保卫国家领土完整③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④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军事活动为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现代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中立型(瑞典、瑞士)、自卫型(中国)。

2.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国防法规: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一般特征: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

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八十四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国防法》是根据《宪法》而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部门法,亦称基本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三种形式:①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②按军官待遇入伍③作为士官应征入伍公民履行兵役义务主要有三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实行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军事理论考试知识点大全

军事理论考试知识点大全

军事理论考试知识点大全考试时间:题型: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1.P10国防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四要素:(1)主体:国家;(2)对象: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3)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4)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类型:扩张性、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3.国防功能:立国之本(瑞士)、卫国、强国国防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4.中国古代国防古代:从BC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AD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近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二节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特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2.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3.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我国兵役制度)征兵政策:(与以往不同:应届高校毕业生)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4.《国防教育法》:全民国防教育日: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

今年9月18日5身边的防空设施:地铁、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城、隧道等。

6.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3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3)保护国防设施4)保守国防秘密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开展经常性的拥军优属工作、为武装力量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支前参战7.公民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第三节国防建设1.国防建设概念是指为了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理重点

军理重点

军理思考题重点一、世界新军事变革1、战争形态的演变过程1.孕育阶段:越南战争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2.全面展开阶段:海湾战争爆发开始(1991年1月17日)3.加速发展阶段:伊拉克战争开始(2003年)2、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内容:武器装备的新飞跃,军事理论的新发展,编制体制的新变化,作战方式的根本转变。

3、新军事变革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是军事系统的信息化变革。

4、如何应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1.要有紧迫感,危机感2.要把推进军事变革作为国家行为3.走中国特色变革之路4.人才培养是关键二、国际战略格局1、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概念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物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2、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1.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2.欧盟实力影响日益扩大3.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4.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的步伐加快5.中国综合国力稳定上升6.地区大国不断壮大7.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3、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如何(1)国际战略格局继续由一超多强向多极演变(2)国际战略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3)全球反恐形势仍然严峻(4)热点问题将会持续升温三、军事高技术1、什么是军事高技术?它的主要特点?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特点:创新性、风险性、渗透性、增效性2、军事高技术的“十大基础技术”、“八大应用领域”各包括哪些方面?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动力技术、生物技术、仿真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纳米技术、海洋技术等;八大应用领域是直接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信息战技术、指挥自动化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化生武器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等。

军理重点

军理重点

军事理论考试题型一、简答题每题10分X4题二、问答题每题30分X2题范围第三章P982.美国军事战略和核战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日本军事战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第四章P1181.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五章P1761.核武器的种类及爆炸反应方式是什么?3.核武器有哪几种杀伤破坏因素?各种杀伤破坏因素所占的比例是多少?4.怎样对核武器进行防护?5.什么是化学武器?6.化学毒剂是怎样进行分类的?7.化学毒剂的战斗状态有哪几种?8.化学武器的散布方式、杀伤形式各有哪几种?9.化学武器有哪些杀伤特点?11.敌人使用化学武器的迹象是什么?13.可做生物战剂的病原体分为几类?18.怎样对生物武器进行防护?第六章P2311.导弹有哪几种分类方式?3.导弹有哪几种制导方式?6.对付卫星侦察的方法是什么?第七章P2524.第二炮兵平时与战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5.我国核政策和核武器的几本精神是什么?第八章P2966.怎样用概略坐标和精确坐标指示目标?11.等高线表示地貌的特点是什么?12.等高线有哪些种类和作用?金凤蒋文可主编《军事理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三章、世界军事概况2.美国军事战略和核战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军事战略:1、建立“三位一体”的全面威慑力量;2、把保卫美国本土作为首要任务;3\放弃“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战略,转向“有能力在一个战区决定性的打赢战争"战略;4、继续保持在欧洲,东北亚的军事基地,加大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5、大幅增加国防开支,投入巨资发展新型武器装备。

核战略:1、奉行“遏制”、“打赢”并举的战略方针;2、建立“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3、确定软硬兼施的核战略打击目标;4、筹建攻防兼备的核战略体系5、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利。

3.日本军事战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以中、朝、俄为主要作战对象;2、进一步加强日美军事合作提高“自主防卫”的能力和防卫范围;3进行“第三次远航”,瞄准政治和军事大国目标;4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实施新的护军计划4.你认为当今世界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答:美国:美国是当今世界的“霸主”,世界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是由美国主导的,在美国看来他的地位是不容挑战的,现在中国的发展在他看来是种威胁,那么他就必然威胁中国,理所当然的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军理重点1.国防的要素P131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禁止武装颠覆,笨哦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

对象: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手段,军事活动以及……2.我国的国防政策P132.国防战略上坚持和平的原则国防的力量上运用后发制人对外关系上独立自主战略方针“积极防御”3.兵役法概述(其他武装组织:预备役、民兵)P142《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与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4.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P143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参加军训5.高等院校高级中学学生实施军训的目的意义P145太长,不带要打,自己看着背……6.我国武装力量(构成任务)P156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任务:担负着保卫国家,抵抗侵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7.陆军的编成P157步兵,炮兵,防空兵,装甲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

8.第二炮兵P162也叫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是一地地战略导弹武器系统为重要装备遂进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成立于1966年7 月1日。

是一个独立的兵种,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P176(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是猫自动死刑的重要组成部分10.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P182核心:人民战争11.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观点P184又叫决战防御,在战略上后发制人,在战略防御上主动退人一步1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导原则:实事求是理论依据:战争与和平)13.影响国际战略环境的最重要因素和直接因素P207~208最重要因素: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和大国战略直接因素: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状况14.当前国际战略的基本形势P213美国一超称雄地球俄罗斯是左右世界的军事强国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左右着世界的经济形式东西关系趋缓,南北矛盾突出综合国力上的“五级”极爱那个是左右世界形式的基本力量15.中国周边安全基本形势(老师说217页看一遍就ok)16.21世纪初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P221经济安全的挑战大国之间激烈竞争的挑战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军事安全的挑战周边环境的挑战17.信息化战争的概念(P227第二段第一行)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18.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容P229(尤其是一个核心两大支柱)核心:指挥控制战支柱:数字化战场和信息化军队能力:全面掌握战场信息,多种有效的攻击能力,对被攻击目标实施毁伤评估形式:精确战,计算机战,隐身战,虚拟现实战19.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P230作战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网络化攻击成为达成战争目的的重要手段“一体化联合”成为作战系统的基本形式信息优势成为衡量战争朔方力量优劣的首要标志全频谱域的制信息权斗者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多方位精确打击成为联合作战的基本方法20.高技术的分类P237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海洋开发~,航天~21.信息技术的组成P238第二段基础技术,系统技术22.军事高技术的分类P240(P241第十四行那一段要看)按照科学分类方法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按照完成的军事任务:战略武器装备技术,战役武器装备技术,后勤保障装备技术,军事工程技术,军事梓潼工程技术你研制的武器装备种类:侦察监视技术,伪装隐身技术,也是技术,激光技术,电子对抗技术,作战平台及常规武器技术,军事航天拘束,军用计算机技术,军事指挥自动化技术,和生化武器技术,新机理武器技术23.军事高技术的构成P241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用信息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核技术,军用航天技术,军事海洋工程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这个是重点)24.军用定向能技术(给你武器,让你判断是不是)25.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245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性能,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提高了武器的全天时、全天候作战能力,提高了武器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促使新型武器的诞生26.精确制导武器的种类P251导弹,精确制导弹药27.导弹武器的特点P257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威力大,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高,重量大,体积大28.现代伪装技术P262是为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用的各种因真是假的技术措施。

军事理论课考试重点

军事理论课考试重点

1两岸关系中最大威胁是什么?台独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3国防的要素p7(一)国防的主体。

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二)国防的目的。

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三)国防的手段。

国防的手段是指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主要有:1、军事。

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

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采取军事手段。

这是因为:⑴军事手段是最具有威慑作用的手段;⑵军事手段是唯一能够有效对付武装侵略的手段;⑶军事手段是解决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最后手段。

2、政治。

政治手段作为国防手段之一,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而不是政治本身的全部涵义。

3、经济。

经济是国防的基础。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

现代条件下,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国防斗争,都要广泛采用经济手段,这些手段主要有国防经济活动、经济动员、经济战、经济制裁等。

4、外交。

国防外交活动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国防目的而开展的外交活动。

由于这种外交主要涉及军事领域,所以又称为军事外交。

它既有通常意义上外交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区别于其它外交工作的特殊规律,是寓外交与军事于一体的活动。

它的范围很广,领域很多,活动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除上述诸因素外,与军事有关的科技、教育等,也是国防的重要手段。

4什么叫军事思想p565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指挥信息系统,是在军队指挥机构中,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收集与处理军事指挥、控制所需信息,并能为各级指挥员提供战场军事情报的应用系统。

6精确制导技术p1217印度、俄罗斯、欧盟、美国安全战略8中国国家安全观是什么9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了那几部代表性的军事著作p5810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7411什么叫信息化战争p15412国防动员包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4813中国的二位一体战略核打击力量是指什么所谓"三位一体"是指从空战战略远程核轰炸,核打击。

大学考试军事理论重点总结

大学考试军事理论重点总结

9月9日中国武装力量1、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答:1、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2、预备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等各兵种预备役部队2、问: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和任务?答:组成1、内卫部队2、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的部队:边防部队、消防部队、警卫部队3、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的部队:黄金部队、水电部队、交通部队、森林部队(填空题)任务1、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2、维护社会治安3、保卫党政领导机关3、问:陆、海、空军各有那些兵种组成?答:陆军:步兵、炮兵、装甲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简答题)海军: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空军: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4、问:陆军的战略任务?答: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5、问:海、空和第二炮兵各自的使命?答:海军: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空军:组织国土防空,夺取制空权,协同陆海军作战,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二炮兵:一是威慑,即平时遏制敌国可能对我国发动核战争和局部入侵,打破敌核讹诈,为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战时遏制常规战争升级为核战争。

二是实战,即在我国遭到核突袭时,根据需要,对敌实施坚决、及时、有效的核反击,打击敌国战略目标;发挥战役战术常规导弹的突击作用,赢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利。

9月16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1、问:为什么说缓和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答: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4、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2、问:日本对我国安全的威胁有那些?答:中日关系非常重要,友好互利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

【VIP专享】军理考试重点整理

【VIP专享】军理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第一节军事科学定义1研究对象第二节根本任务2性质3社会功能4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4)5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第一节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6第二节战争观与方法论战争观的概念7战争观的内容8方法论的概念9方法论的内容10第四节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概念11(正义性、群众性概念)基本理论观点121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和实施的科学2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本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3具有阶级性、民族特征;有特定范畴的独立的综合性很强4制定军事战略;规划武装力量建设;准备和实施战争;发展武器技术装备;其他5法定义务、四有新人、国防后备建设;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6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军事领域一般规律7是人们对战争的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回答了什么是战争,即战争的基本性质和人们的态度的一系列关于战争的根本问题。

8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战争是阶级斗争最高形式;经济的竞赛;是流血的政治9如何认识和运用战争的规律,正确指导战争,使其符合客观实际10全局、关节;特点、发展;认识客观规律;主观符合客观11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了实现其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而进行的战争。

12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正义性是政治基础;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最雄厚根源;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原则、方法13第五节战略战术思想积极防御概念消极防御概念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基本精神14第七章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的概念15精确制导武器有哪几类16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特点17精确制导武器发展趋势18导弹的概念19导弹的组成20制导技术的概念21制导技术的种类22第九章电子对抗技术电子对抗技术概念23无线电通信对抗的概念24雷达对抗的概念25光电对抗概念13三结合一配合;动员、组织、武装人民群众;党的领导;根据地;战略战术;人民军队14充分准备;攻防结合;后发制人;持久胜敌15利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较高的武器16制导炸弹、炮弹、鱼雷、地雷、导弹17命中率高,作战效能好,自主制导能力18射程;防干扰;通用化;命中率、人工智能19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通过制导系统控制飞行、导向目标,以其战斗部摧毁目标的武器20战斗部、弹体、制导系统、推进系统21通过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特征信号,发现、识别、跟踪目标,精确导引和控制武器命中目标的技术22自主式;寻的制导;遥控;复合制导23削弱或破坏对方电子装备的使用效能,保证己方电子设备正常使用24使用普通无线电通信设备或无线电干扰设备在无线电领域进行的电磁斗争25雷达第十二章国际战略格局第一节概述国际战略格局概念26构成要素及其概念演变动因和过程27第二节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第三节发展趋势28第十三章周边安全环境周边安全环境的概念29第一节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30第二节判断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威胁分析的概念31威胁的要素威胁的类型威胁的转化第十四章信息化战争775信息化战争科学内涵32信息化战争主要特征3326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全球性的、稳定性的力量对比结构与基本态势27国际战略力量及其相互关系重大改变;内外部因素作用;反映了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过程28多极化;日趋复杂;国际反恐斗争;中国作用;全球化影响国际安全29国家周边环境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的外部内部条件的总和30邻国多、人口多、两大地缘战略区、安全环境复杂31对周边国家以军事行动危害本国安全的客观状态予以判定32依托网络信息化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海空、电磁等空间和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33战争释放能量形态的信息主导化、信息系统成为打击目标、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战争空间的多维一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34信息化战争新要求35第十五章国防概述第一节国防基本概念36国防主体国防对象国防的目的第二节国防历史的启示37第三节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38第十七章国防动员国防动员的概念39国防动员的意义40动员的内容41国防动员的要求42方针43原则44准备体化、软杀伤、体系作战能力、制信息权34空间透明化、实时化、网络战、制胜机理、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35国防信息建设、信息化战争理论体系、国防观念、国家战略能力、信息化军队36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防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军事活动或其他活动。

军理考试重点

军理考试重点

军理重点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理考试重点
第一章
军事思想: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古代军事思想
产生时期:夏、商、西周
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地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军事指导思想上,“天命观”是其基本内容
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丰富发展时期:秦——清朝前期
宋神宗颁布《武经七书》
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茅元仪编纂我国古代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
《计》篇(总纲)
1.阐述慎战思想,提出战争的重要性
2.五个战略基本要素:道:战争的政治要素,指
政治优势的获得。

天、地:战场的时空因素,它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将:战争的主导因素。

法:包括曲制、官道、主用
3.七个战术基本要素: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毛泽东军事思想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1.战争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军事现象,战争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是政治的延续,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政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

2.战争不仅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它还反作用于政治,推动政治。

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无非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

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2.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3.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4.立足全局,照顾全局,把握重要关节
人民军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
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从性质上说,它是为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

1.兵民是胜利之本
2.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3.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4.根据地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5.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相结合
三种作战形式: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
邓小平战争与和平理论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一、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促进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和紧迫任务
三、在和平与发展中,发展是核心问题
2.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3.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一、提出了现代战争的发生机制已不能仅仅从社会制度或阶级属性中去寻找,更多的直接取决于各国的对外政策。

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只要推行霸权主义,都可以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二、霸权主义,既有世界霸权主义,又有地区霸权主义,两者侵略扩张的本质相同。

三、霸权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突出表现为国际事务中的“强权政治”。

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应当慎重考虑用暴力方式解决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代之以政治解决,同时还主张加强联合国调解和仲裁国际争端的功能。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型转变:
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真正转到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上来。

发展国防科技:坚持自力更生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把高科技作为战略重点。

新时期军队建设建设总目标: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我军两大历史性课题:“打得赢”和“不变质”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力量保证
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证
3.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强国梦(强军梦)要求:
1.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

2.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

3.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

第二章
地缘环境
我国三条地缘战线:
1.北-西北线地缘:总体形势和平安宁,潜在问题不可低估。

中国的北部和西北部分别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塔克斯坦五国为邻。

边界总长12170KM,均为陆地边界。

2.西-南线地缘:地缘结构基本稳定,西方渗透值得警惕
东起印度东北部与中国相连接的地段,西到阿富汗与中国交界的漫长地段。

分别于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克什米尔等七个国家和地区接壤。

3.东-南线地缘:热点问题敏感复杂,安全形势异常严峻(最重要)
指中国东部和南部从朝鲜半岛到中南半岛的沿边沿海地区,陆上邻国为朝鲜、缅甸、老挝和越南,海域相连的有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文莱、印尼和美国。

我国地缘环境特点:
1.我国边界线长,是世界上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周边国家人口众多,是国家人口上亿最集中的地区
3.我国周边战略力量相对集中,是世界核武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我国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
海洋国土: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一个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

海洋国土包括一国的内海和领海,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EEZ)和大陆架,是一国(由内到外)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历史性的海疆水域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

海洋权益:既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又是国家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涵: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上安全利益、海洋科学利益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1.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
2.祖国统一面临现实而严峻的挑战
3.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
4.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5.影响边疆地区安全的其他不稳定因素
核安全观
内核:理性、协调、并进
基本原则和思路:
1.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

2.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利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

3.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

4.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的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

第三章
国防概述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主体: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2.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也是一种国际行为
3.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所有国防的着眼点都在于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
国防领导体制:
1.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3.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4.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领导职权
5.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
武装力量体制:中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

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武装力量动员(核心)、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国防交通动员、政治动员
新时期国防的目标和任务:
1.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4.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国防法规体系: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大学生如何履行国防义务?
1.增强国防观念,认识国防的重要意义。

2.认识历史,增强爱国情操。

3.认识世界,认识现实。

4.努力学好科学知识。

5.掌握国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6.积极参加军事训练。

7.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8.积极参加可与国防教育演讲、实践,参加宣传国防教育理论和知识。

第四章
精确制导
精确制导技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其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

它以高性能的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成像跟踪、相关跟踪等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的命中目标。

寻的制导:精度非常高,适合打击运动目标,但作用距离比较近
主要包括主动寻的制导、被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
复合制导:在一种武器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导方式组合而成的制导方式。

作用距离远、精度高、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精确制导武器: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特点:命中精度高、作战效能高
发展趋势:
1.增强打击效果
2.扩大打击范围
3.提高突防能力
4.改善通用程度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技术支配整个高技术武器装备体系,以信息攻防战争为主要作战方式,在核威慑条件下,全方位进行的立体战争。

基本内涵:
1.交战双方至少一方是信息化军队。

2.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大量使用。

3.信息能成为信息化战争能量释放的主要方式。

4.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目标是摧毁敌主导作战的“三大”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