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论证材料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培养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
能力的专业人才是该学科发展的关键。
以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
知识结构。
一、人才培养目标:
1.掌握材料成型和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各种成型加工工艺及其原理;
2.具备独立设计和开发新的材料成型工艺和装备的能力;
3.掌握材料性能测试、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产品质量评估;
4.了解材料成型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5.具备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跨学科团队中开展相关工作。
二、知识结构:
1.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等各种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等基本知识,以及材料表征和测试方法等;
2.材料成型基础知识:包括挤压、锻压、拉伸、冲压、模锻、注塑等常见成型工艺的
原理、方法和装备;
3.材料成型过程模拟与优化:包括有限元模拟、流体力学模拟等数值模拟方法,以及
优化设计方法;
4.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价:包括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及对材料性能
的评价和分析方法;
5.材料成型装备与控制技术:包括材料成型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设计,以及自动控制、
机器人技术等相关技术;
6.材料成型工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包括材料成型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损害
评估方法,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和成型工艺的研究方法;
7.团队合作与组织管理:包括跨学科团队合作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及项目管理等相
关知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指以材料成型和加工过程及控制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他们能够在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领域内进行材料的加工、成型、设计和控制等工作,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包括材料结构、性能与加工工艺、传热传质、控制理论及相关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
学生应该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是其成为合格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基础。
2.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检测、分析和改进。
学生需要通过实习、实践和课程设计等环节,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展现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能够进行前沿技术与科学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能够在新材料、新加工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论文、项目、竞赛等形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4.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知识结构1.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知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工程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数学是所有工程技术的基础,物理和化学则是材料科学的基础,工程力学则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础。
学生需要通过这些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2.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知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是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知识,包括材料成型理论、材料加工工艺、成型设备、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论证材料
材料成型及控制⼯程专业的⼈才培养计划、⼈才培养⽬标、规格及论证材料⽬录1、材料成型及控制⼯程专业培养⽅案2、机械设计制造及⾃动化专业培养⽅案3、⾦属材料⼯程专业培养⽅案材料成型及控制⼯程专业培养⽅案⼀、专业定位材料成型及控制⼯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控制⼯程学科类的本科专业。
本专业按照学院确定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定位,以机械制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艺、材料检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程控制基础等理论为基础,培养适应能在材料、机械、汽车、冶⾦、电⼦信息、航空航天等⾏业从事现代材料加⼯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艺与设备设计、质量检验、新材料和新⼯艺应⽤的⽣产和管理第⼀线需要的⾼素质应⽤型⼈才。
⼆、培养⽬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化素质和具备宽⼴的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基础知识与应⽤能⼒,具有从事⾦属与塑料成型⼯艺及模具、设备设计,⽣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能够在现代材料加⼯及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内从事科技开发、实验研究、⼯艺设计、应⽤研究、运⾏管理等⽅⾯⼯作的⾼素质应⽤型⼈才。
三、基本要求本专业学⽣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程、机械⼯程的基础理论,掌握材料成型⼯艺、材料成型设备、材料检测及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的基础知识,受到材料性能及检测、⼯程计算和绘图、外⽂资料阅读与翻译、⽂献检索、语⾔⽂字表达等现代⼯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种材料成型的⽣产⼯艺研究、⽣产过程控制、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开发、⼯程设计、⽣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
毕业⽣应获得以下⼏⽅⾯的知识能⼒:1.具有较⾼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化素质和⾝⼼素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2. 掌握材料成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和了解⼯程材料、经营管理等⽅⾯的基本知识;3. 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法,具有模具设计的能⼒;具有⼯艺实验研究与产品质量检测、分析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初步能⼒;4. 具有材料成型领域内某个专业⽅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并了解新⼯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5. 具有⼀定的⼯程设计、材料检测能⼒及创新意识和独⽴获取知识的能⼒;6. 较⾼的外语⽔平和计算机应⽤能⼒,掌握⽂献检索的基本⽅法,较好的语⾔⽂字表达能⼒;四、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程⼒学、电⼯电⼦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属塑性成型原理、压⼒加⼯⼯艺及模具、材料检测技术、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表⾯⼯程与技术、模具制造⼯艺、焊接⼯程技术、机械⼯程控制基础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4贯通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一、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该专业主要涉及材料的加工、成型、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是制造业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培养具有高超技能和深厚理论基础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二、人才培养措施
1. 强化基础课程设置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基础课程应包括材料学、机械原理、控制理论、热力学等。
2. 突出实践教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应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的比例应不少于总学时的 30%。
3.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
学校应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强化国际交流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门与国际接轨紧密的学科,学校应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派遣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结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于该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材料成型工程专业知识和控制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
这些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综合能力:1. 基础知识能力: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工程技术中的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2. 专业知识能力:掌握材料成型工艺及设备的基本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应用知识,了解材料成型工程中的材料学、机械学、工艺学、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
3. 实验技能能力:具备材料成型实验、分析和测试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具有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问题解决和优化改进的能力。
4. 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和产品性能需求,进行材料成型工艺设计,能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和成型工艺仿真分析。
5. 项目管理能力:具备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合理安排和组织材料成型工程项目,能够进行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能够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
6. 创新能力:具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设计。
7. 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完成团队目标。
8. 领导能力:具备良好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能够承担一定规模的项目管理工作,能够在团队中起到领导和管理的作用。
2. 成型工艺与设备:包括各种成型工艺(例如压力成型、注塑成型、挤压成型等)的原理、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成型设备的选择和运行等知识。
3. 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包括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控制策略的选择和调整等知识。
4. 产品设计与开发:包括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产品性能的要求与评价、产品结构与工艺的匹配等知识。
5. 实验与测试技术:包括材料的实验测试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设备的选择与使用等知识。
6. 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包括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项目进度管理与控制、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等知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以材料成型技术与控制技术为基础,涉及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等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专业。
培养目标是具备材料成型和材料控制技术基础,掌握现代机械制造系统的理论、方法、技术与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具备从事机械产品结构设计、工艺评价、加工工艺、质量控制与实验研究的综合技能,能从事机械加工、自动化生产、精密制造、用于造船、航空、轨道交通等高科技领域。
一、培养目标: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精密制造及性能分析基础知识,并掌握制造工艺规划、加工工艺设计、机床选型及生产线布局等技能。
2、具备数控加工和机器人程序设计、数控和机器人系统维护管理和调整等专业技能。
3、熟悉机器人控制技术,掌握非线性控制与三维动态仿真技术等高特殊性技术,达到建模及控制系统设计等能力。
4、了解材料成型基础知识,并具有独立实施产品加工及制作成型的能力。
5、具备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与技术、材料热处理技术及性能改良技术,结合设计与制造实践,使用材料科学的方法,进行材料性能测试、分析和改良。
6、掌握现代工程设计软件、沟通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
二、知识结构:1、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
2、机械加工及控制:加工工艺及过程参数、数控加工基础与编程、机器人工程及运动控制、机械控制系统、传感器与执行器等。
3、材料成型及表面处理:模具设计、喷涂及涂膜技术、电火花加工,热处理工艺及性能分析,材料铸造、鍛造、挤压、复合、焊接等加工技术。
4、自动控制技术:基本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技术,稳态与动态特性等。
5、尺寸测量及数据处理:尺寸测量精度、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数据暴露及应用。
综上所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具有强的实践和应用性,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具备从事机械与材料加工、制造设计、机器人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同时,也可以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领域中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国家有关职业技能标准要求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
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相关产业的专业人才。
毕业生
应具有较强的设计、制造及检测技术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模具及机械产
品的设计、制造及检测技术,以专业的素养和创新的能力,能够在制造业、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中从事相关工作。
二、培养计划
1、基本课程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以下基本课程:
数学、物理学、经济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学、模具设计、模具制造
工艺、数控技术、模具试验技术、模具控制技术以及一些选修课程,如未
熟机床的操作、模具控制软件应用等。
2、实践性环节
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训、课程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环
节密切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文化基本功
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期间,除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学习掌
握一定的文化基本功,使学生具备素质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相关产业的设计、制造及控制技术,能够解决相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以材料学、机械学和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研究材料的加工过程与工艺控制的一门学科。
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及工艺控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具有创新能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知识结构(一)材料学基础知识1. 材料的力学性能:弹性、塑性、静态和动态强度、刚度等。
2. 材料的物理性能:导电性、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磁性等。
3. 材料的热力学:相变、溶解度、扩散、固溶体等。
4. 材料的结构与组织:晶体结构、晶体缺陷、非晶态结构、微观组织等。
5. 材料的失效与断裂:疲劳、蠕变、断裂力学等。
(二)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知识1. 热加工工艺:热轧、热挤压、锻造、热处理等。
3. 特殊加工工艺:凝固、焊接、铸造、喷涂等。
4. 加工设备:机床、挤压设备、冲压设备、焊接设备等。
(三)工艺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知识1. 工艺过程控制:操作规程、参数设定、机构控制等。
3. 自动化技术:PLC编程、传感器技术、自动调节等。
4. 控制系统:系统设计、参数优化、故障诊断等。
二、培养目标(一)专业素养目标1. 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掌握材料学、机械学和自动控制理论。
2. 掌握材料成型及加工工艺的原理与技术,能够进行工艺设计与优化。
3. 具备从事材料的工艺控制、质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能力。
4. 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
(二)工程应用能力目标1. 能够独立进行材料成型工艺设计与改进,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
2. 能够评估材料加工工艺对产品性能及成本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
3. 能够分析和解决工艺控制中的故障与问题,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4. 能够参与多学科的团队合作,解决复杂材料加工工艺与控制问题。
(三)创新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目标1. 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够开展创新性研究。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目前工程领域中备受重视的一个学科方向,它涉及到材料成型、加工控制、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必须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教育。
一、人才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材料成型工艺及理论知识、加工控制技术、设备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他们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生产和技术管理。
2. 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人才,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他们需要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勇于探索新的材料成型技术和工艺控制方法,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解决工程中的难题,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
3.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实现整体工作的高效完成。
4.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二、知识结构1.材料成型原理与技术材料成型是材料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以及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成型技术。
学生需要学习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成型技术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了解各种材料成型设备的特点和使用原理。
2. 工艺流程优化与控制技术在材料成型过程中,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控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材料成型工艺的效率和质量。
学生需要学习工艺流程的优化方法和控制技术,包括数据分析、控制算法、自动化设备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 设备运行与维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还需要学习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知识,包括设备的结构和原理、运行参数的调整和监控、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方面的技能。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知识的综合性专业。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下,这门专业对工程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培养合格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来谈谈关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培养目标上,一方面应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一是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物理化学、结构设计、成型工艺、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研究中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实验技能、工程设计能力、技术操作能力等。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三是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包括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能力。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足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还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在工程项目中,团队合作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往往能够决定项目的成败。
一是材料学知识。
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各类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材料学知识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基础,对于材料成型工艺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成型工艺知识。
这包括模具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成型工艺知识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对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及质量管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自动化控制知识。
这包括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在现代工程领域,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因此对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来说,自动化控制知识是必须要具备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才培养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工程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才。
1. 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学等基础理论,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的综合性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的实验与测试方法,能够设计和进行实验,收集与分析数据,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3)具备现代工程设计和制造理念及方法,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的设计与制造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材料成型与控制相关产品或工艺的设计与制造;(4)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技术,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开展计算机软件的编写和应用开发,并能够综合运用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相关的系统设计、控制算法设计、控制器设计与调试;(5)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的环境中,跨学科协作,设计创新性的技术系统或解决技术问题。
2.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力学、数值计算方法。
(2)专业核心课程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材料成型控制、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与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动态系统建模与控制、非线性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工业网络与通信。
(3)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材料成型工艺实验、自动化控制实验、系统控制实验、动态模拟实验、材料成型设计及制造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旨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 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性、前沿性,增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综合知识,同时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材料成型工艺及其自动化控制、生产管理技术及其集成应用等方面的交叉学科。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先进的制造管理方法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1、专业素质要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良好的实践能力、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熟练掌握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及其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深入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2)熟悉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计算机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3)具备较强的问题诊断和解决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工程技术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4)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较好的沟通合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行业素质和视野,了解材料成型产业的整体架构、内在运行机制和市场需求,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业务活动中。
(1)具备全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了解行业市场、产品技术方向和材料成型产业的整体运作机制;(2)具备前瞻性思维,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做出合理的技术发展规划和决策;(3)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具有健全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二、知识结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相关专业知识体系,深入理解材料成型加工的原理、自动化控制的方法和生产管理的技术,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技能。
在知识结构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应重点培养以下知识:1、材料成型基础知识材料科学和工程学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本学科,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和性能研究。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代码:080203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学、自动化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成型工艺过程及装备设计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及管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三、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1、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图学、机械基础、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力学、机械学、电子学、材料学、材料成型原理与技术等基础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力学五、核心课程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学及热处理、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工艺模具设计(模具方向),铸造工艺及模具设计、铸造合金及熔炼(铸造)、焊接冶金及金属焊接性、焊接设备(焊接)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逐渐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新宠。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涉及材料、机械、电气等多个学科,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制造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文将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探讨。
一、人才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人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控制工程技术等相关知识,具备应用材料科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具备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进行工程技术管理和科研工作,具备工程设计、工艺设计、工程总控和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 培养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创新,善于钻研。
学生应当具备从事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掌握实验操作技术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3. 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一定的企业文化素养和职业准则,能够与他人协作,能够处理人际关系。
毕业生应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知识结构1. 材料学知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材料学的相关知识,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
特别是对于材料的性能、加工、表面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2. 工程力学知识工程力学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础学科,学生需要掌握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理解物体的力学性能和受力情况,为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基础。
3. 机械原理知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机械结构、传动装置、机械原理以及机械制造工艺等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机械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202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限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支配专业大类:工学专业二级类:机械类专业代码:080302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金属与塑料成型工艺基础学问与应用实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金属或塑料成型加工领域内模具与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探讨、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育规格专业体现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的培育目标,着重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实力的培育。
经过理论教学的学习,实践环节的实践,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工业领域从事设计、生产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学问和实力:(一)思想素养在思想素养方面,酷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养。
(二)学问与实力要求1、较系统地驾驭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学问。
主要包括力学、金属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塑性成型基础理论、金属塑性加工学、模具CAD/CAM、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学问。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成型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及外语应用实力。
3、具有在材料成型领域内开发、探讨新材料、新工艺和设备的初步实力。
4、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内设计、选用及正确地选择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初步实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学问,了解现代材料成型及限制领域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技术创新的实力。
6.熟识国家有关机械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身心素养在身体素养方面,要求身心健康,能精力充足地工作,与同事友好相处。
(四)毕业要求修完教学支配规定的课程,经考核成果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准予毕业。
三、学制与学分标准学制为全日制四年(修业年限3-7年)。
应修学分为216,课内总学时为:2958。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地发展,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深厚的理论基础,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能应用现代先进技术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能认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前沿知识与企业生产管理知识,富有进取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材控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并系统掌握材料成型的方法、工艺特点与工艺参数的选择;材料成型设备、各种模具的结构组成与特点;模具的设计原理及方法、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数控加工等专业理论知识;了解相关的模具生产组织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精神及工程实践专业知识和技能。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材料成形工艺、原理与模具设计能力,了解本专业技术动态发展的方向。
3、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运用金属塑性成形、塑料成型等原理进行模具设计与分析的专业能力。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及创新设计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受到工程设计方法的训练,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5、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水平。
6、熟悉和遵守模具行业标准和规范,具有模具设计项目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态度。
7、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生理与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美学修养。
三、学制与学分四年,九学期,其中第五学期为认知实习学期;共237.5学分。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的学分,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的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面向材料成型装备技术、材料成型工艺与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等工程领域,从事材料成型加工及模具设计制造、应用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通过5年左右的实践,达到以下目标:表1 培养目标分解序号具体内容目标1 具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目标2 具备使用CAD/CAM软件、材料成型CAE软件等现代工程分析工具以及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目标3 能够跟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前沿技术,具有国际视野,具备沟通交流、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
目标4 具备工程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考虑工程实践活动对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目标5 通过继续教育和自主学习,获得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工程技能,接受工程实践训练,注重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毕业要求论述如下: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科学基本原理,构建工程问题模型,并通过文献研究,识别、表达和分析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设计/开发解决方案)3:能够针对复杂材料成型工程问题设计/提出解决方案,具有材料成型加工的系统设计、成型工艺设计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解释数据和信息综合,得到有效的结论,具有针对材料成型工程技术领域的实验分析和研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论证材料————————————————————————————————作者:————————————————————————————————日期:2目录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3、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控制工程学科类的本科专业。
本专业按照学院确定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定位,以机械制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检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理论为基础,培养适应能在材料、机械、汽车、冶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现代材料加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工艺与设备设计、质量检验、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的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具备宽广的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从事金属与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在现代材料加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内从事科技开发、实验研究、工艺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掌握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材料检测及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的基础知识,受到材料性能及检测、工程计算和绘图、外文资料阅读与翻译、文献检索、语言文字表达等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种材料成型的生产工艺研究、生产过程控制、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2. 掌握材料成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和了解工程材料、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 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方法,具有模具设计的能力;具有工艺实验研究与产品质量检测、分析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初步能力;4. 具有材料成型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并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5. 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材料检测能力及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6. 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四、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塑性成型原理、压力加工工艺及模具、材料检测技术、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表面工程与技术、模具制造工艺、焊接工程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
五、主要实验课、实训课与实践环节主要实验(或实训)课程:AutoCAD应用实验、Pro/ENGINEER应用、大学物理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等。
实践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冲压工艺学课程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六、学时与学分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讲课学时实验学时所占总学时比率公共课程71 1136 1052 84 41%专业基础课程44.5 712 664 48 24%专业课程12 192 172 20 10%实践教学环节44.5 712 712 25%合计172 2752 1888 864 100%七、学制、毕业资格及授予学位(一)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二)毕业资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的最低总学分172学分,其中必修课最低91.5学分,选修课最低36.5学分、实践环节最低44.5学分,取得毕业资格。
(三)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的学生,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或全校学位英语考试,并且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或湖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经本人申请,并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表院系:机械工程系 入学年份:2010年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课程编码 学分 学时数开课学期总学时讲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实践学时 10-11学年 11-12学年 12-13学年 13-14学年 1234567814:4 16:2 16:2 16:2 18:0 18:0 16:2 0:15必修 实践教学环节军训 A1100114 2 32 0 0 0 2周 2周 毕业答辩 A11002141130 0 1周 1周 毕业设计 A1100514 10 160 0 0 0 10周10周 金工实习 E0170234 4 64 0 0 0 4周 2周 2周 生产实习E0270134 2 32 0 0 0 2周 2周 毕业实习 E0278933 4 64 0 0 0 4周 4周 认识实习 E0279333 1 16 0 0 0 1周 1周 机械制图测绘E02810331 16 0 0 0 1周 1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E02845342 32 0 0 0 2周 2周 冲压工艺冷冲模课程设计E03871332320 0 02周2周 机械基础实验设计 E0294534 1.5 24 0 0 0 24学时 4x2 4x2 4x2 塑料模设计课程设计 E0388133 2320 0 2周2周 公共课程英语 A0100214 15 240 240 0 0 5*x12 4*x15 4*x15 4*x15 军事理论A0109414232 324x8高等数学 A0200214 10 160 160 0 0 6*x13 6*x14 工程数学 A0200314580 800 05*体育 A0300214 6.5 104 104 0 0 2x10 2x14 2x14 2x14 大学物理 A0400114 5.5 84 84 0 0 6*x14 大学物理实验 A0490114 2 3636 0 3x12就业指导 A1001424 2 32 32 0 04x2 4x2 4x2 4x2心理健康教育 A1101613 1 16 16 0 0 4x1 4x1 4x1 4x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B0100614 3 48 48 0 04x12形势与政策 B01007242 16 16 0 0 164x1 4x1 4x1 4x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0100814696 6432 6*x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B02009133 48 48 0 0 4x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B0101424 232 320 0 2 大学计算机基础 c0100114 1.5 24 24 0 0 2x12VB 程序设计C0100314 2.5 44 440 0 4*x11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 c0190114 1 16 0 0 16 2x8 VB 程序设计实验 c0190314 1 160 16 2x8专业课程成型加工设备E0313733 3 48 46 2 0 4*x12模具制造工艺学 E0315933 3 48 42 6 0 3*x14 冲压工艺学E03311443 48 42 6 0 3*x14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E0388833 3 48 42 6 03*x14 专业基础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00059348 486 0 4*x12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E0110333 2.5 40 40 0 0 4*x10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 E0313613 4.5 72 68 4 0 4* 材料科学基础E0313754 4.5 72 666 0 4* 现代材料检测技术 E0321164 2.5 40 364 04*x9 工程力学 E0414134 3 48 42 6 0 3*x14 焊接工程技术E0352234232 320 0 2x16 限选专业选修课程数控技术E0212534 1.5 24 186 0 2x9 现代模具设计方法 E0313746 1.5 24 12 12 02x6 液压传动与气动E0211834232 320 0 3*x1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E0110534 1.5 24 242x12金属工艺学E0110233 3 48 42 6 0 3*x14电路与电子技术G0400834 3 48 38 10 0 4*x10 电工技术G0401034 3 48 40 8 0 4*x10AUTOCAD应用E0110934 1 16 16 0 0 2x8Pro/ENGINEER E0111034 1 16 16 0 0 2x8 Pro/ENGINEER实验E0115643 1 16 0 16 0 2x8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2)E0116534 6 96 96 0 0 4*x12 4x12材料的力学性能E0322174 2 32 32 0 0 2x16AUTOCAD应用实验E0190934 1 16 0 0 16 2x8专业英语00004 1.5 24 24 0 0 2x12 机械制造基础E0110433 2.5 40 40 0 0 4x10任选金属腐蚀与防护 3 48 4 0 0 4x12 热处理设备及自动控制 2 32 32 0 0 2x16 复合材料学 2 32 32 0 0 4x8机械工程控制基础E0313748 2 32 32 0 0 2x16 功能材料学E0352184 2 32 32 0 0 2x16模具材料及表面工程E0352244 2 32 32 0 0 3x11注:1. 参加创新大赛获奖及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者,按相应专业选修课程给予学分。
2. 带“*”的课程表示考试课,不带“*”的课程表示考查课。
3. 专业选修课,学生应选修6学分。
4.课程设置表中未含学院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
学生应选修6学分,其中艺术素质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
5.计算机文化基础与实验课不予以考试,等级考试通过者获得相应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