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四川绵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docx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曲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变B.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始终保持垂直C.不论加速度大小变与不变,只要加速度与初速度不共线就一定做曲线运动D.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形轨迹的圆心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公式a=v2/r,可知其向心加速度a与半径r成反比B.根据公式a=ω2r,可知其向心加速度a与半径r成正比C.根据公式ω=v/r,可知其角速度ω与半径r成反比D.根据公式ω=2πn,可知其角速度ω与转速n成正比3..在水平面上转弯的汽车,提供向心力的是:()A.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B.静摩擦力C.滑动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牵引力的合力4.如图所示,汽车在一段丘陵地匀速行驶时,由于轮胎太旧,发生爆胎,爆胎可能性发生的最大的地点是: ( )A.a点;B.b点;C.c点;D.d点;5.如图所示,河水流速为v一定,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若船从A点出发船头分别朝AB、AC方向划行到达对岸,已知划行方向与河的垂线方向夹角相等,两次的划行时间分别为、,则有()A.> B.< C.= D.无法确定6.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7.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m,如图所示,今给小物体一个水平初速度V=,则物体将A.沿球面滑至M点B.立即离开半球面作平抛运动C.先沿球面滑至某点N再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D.沿半径大于R的新圆弧轨道运动8.如图所示,一小球套在光滑轻杆上,绕着竖直轴匀速转动,下列关于小球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受到重力、弹力和离心力B.小球受到重力、弹力、水平指向圆心的向心力C.小于受到重力和弹力D.小球受到重力、弹力、下滑力9.如图,一物体停在匀速转动圆筒的内壁上,如果圆筒的角速度增大,则:( )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B.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C.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10.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O点以初速度v开始在光滑水平面作曲线运动,已知物体只受到x轴方向的恒力F作用,则物体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不断增大D.不断减小1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4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习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无论A球的初速度大小如何,也无论两球开始距地面高度如何,两球总是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12.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张力可能为0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0C.小球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D.小球过最低点时,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向心力13.在质量为M的电动机的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重物到转轴的距离为r,如图所示,为了使放在地面上的电动机不会跳起,电动机飞轮的角速度不能超过( )A. B. C. D.14.试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测量弹射器弹丸出射初速度方法。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B.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D.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2.10000m汽车赛在周长为4000m的圆形车道上进行,某汽车行驶完全程所用时间为200s,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A.50m/s B.20m/s C.10m/s D.6.4m/s3.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B.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C.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每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4.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哪种说法是不可能的()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B.加速度方向始终变而速度不变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5.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归纳法B.模型法C.合理外推法D.实验法6.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已知它第1s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1 s位移的五分之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A.22.25 m B.80 m C.20 m D.45 m7.在一条宽马路上某一处有甲、乙两车,它们同时开始运动,取开始运动时刻为计时零点,它们的v-t图象如图这段时间内的情景是()所示,在0-t4A.甲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1时刻改变运动方向B.在t2时刻甲车速度为零,然后反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最远C.在t4时刻甲车追上乙车D.在t4时刻,两车相距最远8.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A.2m B.2.5m C.2.9m D.3.5m9.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10.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率B.速度C.加速度D.合外力2.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为 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的角速度B.小球运动的周期C.t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D.t时间内小球转过的角度3.某人以一定的速率垂直河岸将船向对岸划去,当水流匀速时,关于他过河所需的时间、发生位移与水速的关系是()A.水速小时,位移小,时间短B.水速大时,位移大,时间长C.水速大时,位移大,时间不变D.位移、时间与水速无关4.若以抛出点为起点,取初速度方向为水平位移x的正方向,则在下图中,能正确描述()5.如图,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 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
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t a>t b, v a<v b B.t a>t b, v a>v b C.t a<t b, v a<v b D.t a<t b, v a>v b6.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7.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圆锥形漏斗的光滑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物块A和B,它们分别紧贴漏斗的内壁.以各自不同的水平速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物块A的线速度小于物块B的线速度B.物块A的角速度大于物块B的角速度C.物块A对漏斗内壁的压力小于物块B对漏斗内壁的压力D.物块A的周期大于物块B的周期8.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A.速度B.加速度C.合外力D.速率2.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向心力不变B.质点的线速度不变C.质点的角速度不变D.质点的转速在不断改变3.质点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B.初速度越大,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越大C.初速度越大,空中运动时间越长D.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4.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轨迹一定是曲线B.合运动的性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C.合运动的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D.合运动的性质一定是变速运动5.某人以一定速度始终垂直河岸向对岸游去,当河水匀速流动时,他所游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速的关系是A.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长B.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短C.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不变D.路程、时间与水速无关6.将一枚硬币放在转盘上匀速转动时,硬币与转盘保持相对静止.关于硬币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币受静摩擦力、向心力,共两个力B.硬币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共三个力C.硬币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向心力,共四个力D.硬币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向心力、离心力,共五个力7.如图所示,岸上的人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拖动小船靠岸,则当人匀速运动时,船的运动情况是A.加速运动B.减速运动C.匀速运动D.条件不足,不能判定8.如图所示,为工厂中的行车示意图,设钢丝长4m ,用它吊着质量为20kg 的铸件,行车以2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行车突然刹车停止运动时,钢丝中受到的拉力大小为(g =10 m/s 2)A .250NB .220NC .200ND .180N9.如图所示,以9.8m/s 的水平初速度v 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 )A .sB .sC .s D .2s10.汽车甲和汽车乙质量相等,以相等速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外侧.两车沿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
四川省绵阳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
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A. 0~t1 B. 0~t1C. t1~t2 D. t1~t2参考答案:C2. 如图所示,在a、b两点上放置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MN是连接两点的直线,P是直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下P点的场强可能为零A. 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B. 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C. 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D. 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参考答案:B3.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针对书和桌面的受力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B. 书受到的支持力、桌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弹力C. 书受到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书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参考答案:B4. 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同步,因此同步卫星的高度和线速度大小是一定的B.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虽被确定,但高度和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加,速度增大C.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赤道上空,相对地面静止不动D.以上均不正确参考答案:AC5. (多选)在以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的电梯内,分别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一个质量10 kg的物体(g取10 m/s2),则()A.天平的示数为10 kgB.天平的示数为14 kgC.弹簧秤的示数为100 ND.弹簧秤的示数为140 N参考答案:AD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用天平同样可以正确测量物体的质量,但是当用弹簧秤测物体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弹簧秤的示数F=m(g+a)=10×(10+4)N=140 N,故答案为选项A、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我国在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讯卫星,这颗卫星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ω1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2之比ω1/ω2=1:1.参考答案: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通讯卫星,通讯卫星是地球的同步卫星,知道这点,本题可解解答:解:通讯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故其角速度与地球自转加速度相同,故这颗卫星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ω1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2之比为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没有卫星的任何数据,故即使不知道什么是通讯卫星,也应大胆猜测只能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否则本题无法解答.7. 竖直悬挂在某点的绳子,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悬点的正下方20m处有一点A,绳子下端到达A点到绳子全部通过A点,所用时间是1s,则该绳长是_____m。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或人不能看成质点的是( ) A .确定标枪从掷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 B .研究“嫦娥一号”卫星绕地球飞行的轨迹 C .在空中做各种翻腾动作的体操运动员D .记录万米赛跑运动员从起跑到终点线的时间2.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 f =μF N 推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 f 成正比,F f 越大,μ越大B .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 N 成反比,F N 越大,μ越小C .μ与F f 成正比,与F N 成反比D .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其材料决定3.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x AB ∶x BC 等于( )A .1∶1B .1∶2C .1∶3D .1∶44.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F 1=10 N ,F 2=2 N ,若撤去F 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A .10 N ,方向向左B .6 N ,方向向右C .2 N ,方向向右D .05.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 、b 、c ,离桌面高度分别h 1∶h 2∶h 3=3∶2∶1.若先后顺次静止释放a 、b 、c ,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1B .三者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C .b 与a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 与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D .b 与a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 与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某时刻起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设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3 s 、2 s 、1 s ,这三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 .1∶2∶3;1∶1∶1B .33∶23∶1;32∶22∶1C .1∶23∶33;1∶22∶32D .5∶3∶1;3∶2∶17.三个质量均为1 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均为500 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 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A.4 cm B.6 cm C.8 cm D.10 cm8.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υ-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1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则下面四组和d的组合可能的是()A.=t1, d=S B.,C.,D.,9.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二、不定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细绳一定对小球没有拉力的作用C.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D.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没有弹力的作用=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 m/s时,以下判断2.在某一高度以v正确的是(g取10 m/s2)( )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方向向下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3.将在水平冰面上的一石块踢出,石块以某初速度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石块在第1秒内位移为8.0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块的加速度一定为4 m/s 2B .石块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 2C .石块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8.0 m/sD .石块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4.甲、乙两车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甲车图像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乙车图像为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拋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B .0~t 1时间段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C .t 1时刻,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D .0~t 1时间段内,, t 1/2时刻甲乙距离最大5.一物体以5m/s 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m/s 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 t 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4m .则时间 t 可能为( ) A .1sB .3sC .4sD .三、实验题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采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
年上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卷(附解析)(10月份)

2015-2016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共45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得0分.)1.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很大,所以不能将地球看做质点B.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做质点C.研究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火车看做质点D.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2.小明坐在汽车内,看到窗外的树木正在向后飞奔,则他所选的参考系可能是( ) A.大地 B.树木 C.房子 D.汽车3.下面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程度的物理量C.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D.若物体具有加速度,则速度大小一定增加4.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们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图线甲为直线且与x轴交点坐标为(0,2m),图线乙为过坐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线交点的坐标为P(2m,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乙车速度越来越大C.t=2s时刻甲、乙两车速率相等D.0~2s内甲、乙两车发生的位移相等5.在高速公路入口处不远,可能看到一块标志牌,标志牌上圈着一个数字,如图所示.请问这个数字表示驶入此段高速公路时( )A.汽车平均速度不得超过100m/sB.汽车平均速度不得超过100km/hC.汽车瞬时速度不得超过100m/sD.汽车瞬时速度不得超过100km/h6.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2m/s B.10m/s C.2.5m/s D.5m/s7.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m/s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s,按规定速率为8m/s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m,上述刹车试验是否符合规定( )A.位移为8 m,符合规定B.位移为8 m,不符合规定C.位移为4 m,符合规定D.位移为4 m,不符合规定8.某同学在一古井口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下扔一石块,2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取g=10m/s2,可估算出古井的深度约为( )A.22m B.20m C.7m D.2m9.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 B.1:3 C.3:4 D.3:110.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5倍,它们同时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的落地速度比乙的落地速度大C.甲比乙加速度大D.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离地的高度都相同11.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g取9.8m/s2)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下落过程中,物体速度每秒增加9.8m/sD.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12.一物体从20m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A.4s B.2s C.3s D.1s1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关系是:x=10t﹣4t2,则( )A.物体的初速度是10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C.物体的加速度是﹣8m/s2D.物体在2s末的速度为零14.关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不断变大的运动 B.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C.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15.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乙在t=0到t=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二、实验题(共18分,每空2分)16.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1)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墨粉纸盘)、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A 电压为220V,频率为50 Hz交流电源B 电压为6V,频率为50 Hz交流电源C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D 刻度尺E 秒表F 天平(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A.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长木板下端靠近滑轮处,然后开始实验B.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长木板上端靠近打点计时器处,然后开始实验C.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D.开始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17.某同学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纸带可知(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1)纸带上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____s;(2)C点的速度v c=__________m/s;(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18.一小车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同学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他在轨道上的B处固定一光电门,将连接小车的细线跨过滑轮系住小钩码,在A点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光电门连接的计时器测出小车上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0.5×10﹣2s.(1)已知挡光片的宽度为d=0.5×10﹣2m,则小车过B点的瞬时速度V B=__________m/s.(2)小车由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V平=__________m/s.(3)用直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为L=0.5m,则小车由A运动到B的时间t=__________s.(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三、计算题(共37分,其中第19题10分,第20题14分,第21题13分)19.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20.(14分)从离地H=500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求该小球:(1)经过多少时间t落到地面;(2)落地时小球的速度v;(3)下落的最后1s内的位移L.21.(13分)在海空战斗中,飞机需要在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设航空母舰在海面上静止,并将飞机起飞的运动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时的加速度为4.5m/s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60m/s,请分析:(1)若飞机由初速度为零开始加速起飞,飞机需要的跑道L至少应多长?(2)若航空母舰的跑道长300m,那么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应使飞机至少具有多大的初速度V0才能使飞机安全起飞?2015-2016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共45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得0分.)1.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很大,所以不能将地球看做质点B.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做质点C.研究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火车看做质点D.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解答】解:A、研究地球公转时,虽然地球很大,但公转半径比地球大得多,所以能将地球看做质点,所以A错误.B、巨轮的大小和形状不影响它在海面的位置,所以可以看做质点,所以B正确;C、研究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与大桥的长度相差不大,则为可以将火车看做质点,所以C错误;D、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虽然运动员是静止的,但要研究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此时不能看成质点,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不能停在表面,并不是体积小,就能当作质点,也不是体积大,就不能当作质点,根据自身形状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即可看成质点.2.小明坐在汽车内,看到窗外的树木正在向后飞奔,则他所选的参考系可能是( )A.大地 B.树木 C.房子 D.汽车【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窗外的树是被研究的物体,窗外的树飞速向后退去,而实际树是静止的,所以树木向后退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3.下面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程度的物理量C.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D.若物体具有加速度,则速度大小一定增加【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B错误,C错误.D、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不一定增加,也可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式,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4.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们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图线甲为直线且与x轴交点坐标为(0,2m),图线乙为过坐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线交点的坐标为P(2m,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乙车速度越来越大C.t=2s时刻甲、乙两车速率相等D.0~2s内甲、乙两车发生的位移相等【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结合这些知识分析.【解答】解:A、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知甲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乙图象切线的斜率不断增大,则知乙车的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C、t=2s时刻乙图象的斜率比甲的大,则知乙车速率较大,故C错误.D、0~2s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4m﹣2m=2m,乙车发生的位移为4m﹣0=4m,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位移时间图象,关键要抓住斜率等于速度,位移△x=x2﹣x1,来分析图象的物理意义.5.在高速公路入口处不远,可能看到一块标志牌,标志牌上圈着一个数字,如图所示.请问这个数字表示驶入此段高速公路时( )A.汽车平均速度不得超过100m/sB.汽车平均速度不得超过100km/hC.汽车瞬时速度不得超过100m/sD.汽车瞬时速度不得超过100km/h【考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标志牌是限速标志,上圈的一个数字表示最高时速,是瞬时速度.【解答】解:标志牌是限速标志,上圈的一个数字表示最高时速,是瞬时速度.所以驶入此段高速公路的汽车瞬时速度不得超过100km/h.故选:D.【点评】本题是对实际生活问题的考查,注意标志牌是限速标志,上圈的一个数字表示最高时速,是瞬时速度.注意生活中的速度单位均采用km/h.6.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2m/s B.10m/s C.2.5m/s D.5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物体经过两根电线杆的平均速度为:①由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有:②联立①②两式代入数据得:v1=5m/s,即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5m/s,故ABC错误,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推论公式的应用,对于这些推论要会正确推导,明确其适用条件.7.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m/s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s,按规定速率为8m/s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m,上述刹车试验是否符合规定( )A.位移为8 m,符合规定B.位移为8 m,不符合规定C.位移为4 m,符合规定D.位移为4 m,不符合规定【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代入平均速度推论公式求得刹车位移判断可得选项.【解答】解:根据平均速度推论可得X=t=t=×1m=4m故位移为4m,没有超过5.9m个规定,符合规定.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匀变速运动规律,可用基本公式先求加速度再求位移,也可用平均速度的推论求解位移,用推论更简洁.8.某同学在一古井口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下扔一石块,2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取g=10m/s2,可估算出古井的深度约为( )A.22m B.20m C.7m D.2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石块做初速度为1m/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石块下落的高度,即古井的深度.【解答】解:忽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石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22m.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石块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有初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进行求解,基础题.9.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 B.1:3 C.3:4 D.3:1【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和速度时间关系,注意刹车问题注意停车时间.【解答】解: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已知初速度v0=20m/s,加速度a=﹣5m/s2,停车后速度v=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v=v0+at,得汽车停车时间为:==4s;开始刹车后2s内的位移为:==30m因为汽车4s就停下来,故汽车6s内的位移等于汽车刹车过程中4s内的位移为:x6===40m.所以刹车后2s内的位移和刹车后6s内的位移之比为:=故选:C【点评】汽车刹车是匀减速运动,当汽车停止运动后,不在是匀变速运动,位移时间关系不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求解,所以刹车问题要注意汽车停车时间.10.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5倍,它们同时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的落地速度比乙的落地速度大C.甲比乙加速度大D.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离地的高度都相同【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都为g.高度相同,则落地时间相同,落地时的速度相等,在下落的过程中位移相同.【解答】解:A、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都为g.根据h=,高度相同,落地时间相同.故A、C错误.B、根据v=gt知,两物体着地的速度相同.故B错误.D、根据x=,知下落过程中,两者始终有相同的位移,所以离地面的高度相同,根据v=gt可知,在任意时刻的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比较简单,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下落的时间、速度与质量无关.11.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g取9.8m/s2)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下落过程中,物体速度每秒增加9.8m/sD.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的意义分析速度每秒的变化.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解答】解:A、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运动,不可能是匀速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为零,而物体受到重力,加速度为零g.故B错误.C、加速度为g=9.8m/s2,根据加速度的意义可知物体速度每秒增加9.8m/s.故C正确.D、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理解能力.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中,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12.一物体从20m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A.4s B.2s C.3s D.1s【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解得:=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然后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1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关系是:x=10t﹣4t2,则( )A.物体的初速度是10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C.物体的加速度是﹣8m/s2D.物体在2s末的速度为零【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解答】解:A、根据得物体的初速度v0=10m/s,加速度a=﹣8m/s2,故A正确,B错误,C正确.D、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14.关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不断变大的运动 B.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C.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并且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的运动.【解答】解:A、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运动,所以A错误,C正确.B、由位移公式x=v0t+at2,位移是时间的二次函数,位移不随时间均匀变化,故B错误.D、由v=v0+at可知,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特点以及位移、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15.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乙在t=0到t=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压轴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本题应抓住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t=0到t=ls之间,甲始终沿正方向运动,而乙先沿负方向运动后沿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B、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是正值,t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是负值,则知在t=0到t=7s之间乙的位移为零.故B正确;C、在t=0到t=4s之间,甲的速度始终为正值,说明甲一直沿正方向做单向直线运动.故C 错误;D、根据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知,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都沿负方向,方向相同.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速度图象的数学意义: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进行分析.二、实验题(共18分,每空2分)16.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1)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墨粉纸盘)、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有AD(填选项代号)A 电压为220V,频率为50 Hz交流电源B 电压为6V,频率为50 Hz交流电源C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D 刻度尺E 秒表F 天平(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C(填选项代号)A.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长木板下端靠近滑轮处,然后开始实验B.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长木板上端靠近打点计时器处,然后开始实验C.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D.开始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器材.(2)在操作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接好纸带的小车应停在靠近滑轮处.【解答】解:(1)使用打点计时器是需要用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处理纸带时需要用刻度尺.故选:AD.(2)实验操作时,用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故答案为:(1)AD (2)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并掌握实验操作步骤.17.某同学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纸带可知(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1)纸带上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2)C点的速度v c=0.87m/s;(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1.68m/s2.【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因为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C==0.87m/s(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a==1.68m/s2.故答案为:(1)0.1 (2)0.87 (3)1.68【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科#网]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18.一小车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同学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他在轨道上的B处固定一光电门,将连接小车的细线跨过滑轮系住小钩码,在A点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光电门连接的计时器测出小车上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0.5×10﹣2s.(1)已知挡光片的宽度为d=0.5×10﹣2m,则小车过B点的瞬时速度V B=1m/s.(2)小车由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V平=0.5m/s.(3)用直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为L=0.5m,则小车由A运动到B的时间t=1s.(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1m/s2.【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2)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A到B的平均速度.(3)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结合平均速度和位移,求出运动的时间.(4)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解答】解:(1)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则B点的瞬时速度.(2)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小车由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V平=.(3)根据L=得,运动的时间t=.(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故答案为:(1)1 (2)0.5 (3)1 (4)1【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三、计算题(共37分,其中第19题10分,第20题14分,第21题13分)19.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C.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可能为零2.在飞船的实验室里,不能够使用的仪器是A.弹簧测力计B.天平C.酒精温度计D.打点计时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机械能守恒B.物体合外力不做功时机械能守恒C.只有当重力做正功时机械能才守恒D.物体只受重力时机械能守恒4.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最后都静止,它们滑行的距离是A.乙大B.甲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竖直向下抛出,若只考虑重力作用,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5.质量为m的石子从距地面高为H的塔顶以初速度v石子下落到距地面高为h处时的机械能为:(g表示重力加速度)A.B.C.D.6.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B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A.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B.绳子拉力始终等于物体A所受重力C.A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D.A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7.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风速越大,雨滴着地的时间越长B.风速越大,雨滴着地的时间越短C.雨滴下落着地的时间与风速无关D.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8.足球运动员用20 N的力,把重力为10 N的足球以20m/s的速度踢出30 m远,在这一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g=10 m/s2)A.200 J B.600 J C.300 J D.无法确定9.物体以8m/s2加速度匀减速竖直向上运动,则在运动中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是A.减小B.增大C.不变D.无法判断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相等时10.以初速度vA.竖直分位移等于水平分位移B.瞬时速度为vC.运动时间为v0/g D.速度变化方向在竖直方向上11.质量为m的汽车,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当它开上一个倾角为θ的斜坡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则车的最大速度为A.B.C.D.12.如图所示,力F大小相等,A、B、C、D物体沿粗糙地面向右运动相同的位移,哪种情况合力做功最小13.如图一轻质弹簧下方挂有一重物,其中O为弹簧原长位置,现在用力让物体静止在A点,撤去外力后让物体下落,B为最低点,物体从A到B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机械能守恒B.物体重力势能减少C.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总和减少D.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总和先减少后增加二、实验题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1 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9.80 m/s2.那么:(1)纸带的________端(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2)根据图中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到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从O点到(2)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J,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J.(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4)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也可以是指减小的速度C.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D.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2.未来“胶囊高铁”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胶囊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漂浮”km h.工程人员对“胶囊高在真空管道中,由于没有摩擦,其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5000/铁”在A城到B城的一个直线路段进行了测试,行驶了121.7公里,用时6分13秒.则( )km h是平均速度A.5000 /B.6分13秒是时刻C.“胶囊高铁”列车在真空管道中受重力作用D.计算“胶囊高铁”列车从A城到B城的平均速度时,不能将它看成质点3.质量为50kg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2)A.530N B.500N C.450N D.470N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B.如果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C.一个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必受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D.要使物体保持直线运动,一定要对它施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力5.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A.将沿墙壁滑动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6.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2ht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2ht7.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x1和x2,速度的变化量Δv1和Δv2的大小关系A.x1=x2B.x1<x2C.Δv1>Δv2D.Δv1<Δv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B.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一本书在桌面上静止,书对桌面有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弹性形变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9.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1s内和1s~3s内相比()A.速度变化相同B.平均速度相等C.位移相等D.加速度相同10.如图,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固定的木板,下列关于足球与木板作用时木板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v1的方向B.沿v2的方向C.沿垂直于木板斜向左上方的方向D.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11.2018年8月28日,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92 s 夺得金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100m 全程中,苏炳添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都比亚军选手的大B .比赛过程中,苏炳添起跑时的加速度一定比亚军选手的大C .苏炳添以9.92 s 夺得金牌,9.92 s 指的是时间D .苏炳添的100 m 成绩为9.92 s ,说明他通过终点的瞬时速度约为10.08 m/s12.如图所示,用一把直尺可以测量反应速度。
四川省绵阳市绵竹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绵竹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题)a、b为地球上的物体,a处于北纬40°地球表面上,b在地球赤道表面上,c、d轨道都在赤道平面上,c为近地卫星,d为同步卫星。
关于a、b、c、d绕地球运动周期T,向心加速度a向,所在位置处重力加速度g.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v四个物理量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T a= T b= T c B.a a< a b, a c< a dC.g b=g c, a b< a c D.v a< v b, v b= v c参考答案:C2. 如图是质量为1kg的质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0~3 s时间内,合力对质点做功为10 JB.在4~6 s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3 m/sC.在1~5 s时间内,合力的平均功率为4 WD.在t=6 s时,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参考答案: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先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动能定理判断合力的做功情况,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来计算物体的位移大小,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求平均速度,根据平均功率的定义来求解平均功率.【解答】解:A、根据动能定理,在0~3.0s时间内,合力对质点做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故A错误;B、由于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故物体在4.0s~6.0s时间内的位移为,故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C、根据动能定理,在1s~5.0s时间内,合力对质点做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故合力的平均功率为,故C错误;D、在t=6.0s时,质点速度为零,但从5s到7s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故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B.3.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一、选择题1.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时刻t 1,两车速度相等B .在时刻t 1,甲车追上乙车C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D .从t 1到t 2时间内,甲车走过的路程大于乙车走过的路程2.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 .船和山B .山和船C .地面和山D .河岸和流水3.如图所示,一个重200N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10N 、方向向左的水平力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 .大小是10N ,方向向左B .大小是20N ,方向向左C .大小是20N ,方向向右D .大小是10N ,方向向右4.如图所示,粗糙的A 、B 长方体木块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 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牵引力,但仍然保持静止,则B 木块受力个数为A .4B .5C .6D .3 5.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210m/s g =.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4s 末的速度大小为( )A .10m/sB .20m/sC .30m/sD .40m/s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t =时速度大小为1m/s ,方向向西;在2s t =时速度大小为5m/s ,方向向东.则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加速度( )A .大小为22m/s ,方向向东B .大小为22m/s ,方向向西C .大小为23m/s ,方向向东D .大小为23m/s ,方向向西 7.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 ,用时65s .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 )A .路程、时刻B .位移、时刻C .路程、时间D .位移、时间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辽宁号”航母“高大威武”,所以不能看成质点B .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用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C .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可以把战斗机看成质点D .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的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9.一物体在地面以速度为 v 向上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经过 t 时间到最高点,上升高度为 h ,则A .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1:(21 )B .物体通过2h 处的速度为 2v C .物体经过 2t时的速度为2v D .物体经过前 2t 和后 2t 的位移之比为 1:310.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亚里士多德C .爱因斯坦D .牛顿 1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 末的速度是6m/s ,第2s 末的速度是8m/s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 2C .第1s 内的位移是6mD .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人正常行走时,鞋底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B .特警队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时,双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C .手将酒瓶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增大手的握力时,酒瓶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 .在冰面上洒些细土,人再走上去就不易滑到,是因为鞋底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1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D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14.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时刻开始,物体的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和,由此可知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15.如图为一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象,则A.0~3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3~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 s和4s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反D.第3s时刻物体速度方向发生改变16.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2m,10m B.38m,10mC.14m,6m D.38m,6m17.如图所示,足球迎面撞上运动员的脸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于运动员的脸部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B.发生撞击时,足球的形变越明显说明产生弹力越大C.由于足球的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D.足球与运动员脸部之间产生弹力的前提是它们相互接触18.如油画所示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的情景,他设计并做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以实验来检验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猜想是否真实B.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是为了“冲淡”重力的影响C.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D.伽利略用实验而不是外推的方法得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 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19.以下是必修课本中四幅插图,关于这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赛车的质量不是很大,却安装着强劲的发动机,可以获得很大的惯性B.乙图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桥面的坡度,目的是增加车辆重力垂直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C.丙图中,传送带靠静摩擦力把货物送到高处D.丁图中,汽车轮胎的花纹不同会影响轮胎受到的摩擦力.地面与轮胎间的摩擦力越大汽车越容易启动,但是刹车越困难20.在水平面上有a、b两点,相距20 cm,一质点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a向b做直线运动,经过0.2 s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A.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大于1 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小于1 m/sB.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小于1 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大于1 m/sC.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D.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二、多选题21.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A.物体的初速率v0=3m/s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C.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x小=1.44mD.当某次θ=30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不会沿斜面下滑22.长木板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与木板接触面上装有摩擦力传感器,如图甲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另一端不动,摩擦力传感器记录了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随角度α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光滑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V A>V B B.ωA>ωB C.a A>a B D.压力N A>N B2.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①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②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③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④a点和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3.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A.小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向心力一定为重力B.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速率是D.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拉力可能等于重力4.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与“神舟六号”船相比,它在较低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七号”的速率较大B.“神舟七号”的速率较小C.“神舟七号”的周期更长D.“神舟七号”的周期与“神舟六号”的相同5.设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则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期为T′,则=C.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T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6.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不能采用的方法是()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保持不变B.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至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C.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距离变为原来的倍D.使两物体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减为原来的二、实验题1.某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该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抛运动.(1)首先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将观察到两球(选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选填所述选项前的字母)A.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B.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能同时说明上述选项A、B所述的规律(2)然后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可看作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分别从轨道M、N的末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P球将击中Q球(选填“能”球同时以相同的初速度v或“不能”).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选填所述选项前的字母)A.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B.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不能说明上述选项A、B所描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2.(1)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接触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某同学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A为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图所示,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抛出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g取10m/s2)三、计算题1.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一根长1m ,只能承受46N 拉力的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1kg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圆心O 离地面h=6m ,转动中小球在最低点时绳子断了.求:(1)绳子断时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多大?(2)绳断后,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2.如图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0.6kg 的物体,另一端通过光滑小孔吊着质量m=0.3kg 的物体,M 的中点与小孔的距离r=0.2m ,已知M 和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N ,现使此平面绕中心轴线匀速转动,并使m 处于静止状态,试求角速度ω的范围.3.我国已启动“登月工程”,计划2010年左右实现登月飞行.设想在月球表面上,宇航员测出小物块自由下落h 高度所用的时间为t .当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圆轨道上飞行时,测得其环绕周期是T ,已知引力常量为G .根据上述各量,试求:(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2)月球的半径R ; (3)月球的质量M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光滑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和B ,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V A >VB B .ωA >ωBC .a A >a BD .压力N A >N B【答案】A【解析】研究任意一个小球:受力如图.将F N 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得:F N cosθ=ma…① F N sinθ=mg…②.由②可知支持力相等,则A 、B 对内壁的压力大小相等:N A =N 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合外力相等,则向心力相等.由①②可得:mgcotθ=ma=m =mω2r .可知半径大的线速度大,角速度小.则A 的线速度大于B 的线速度,V A >V B ,A 的角速度小于B 的角速度,ωA <ωB .向心加速度 a=gcotθ,则知两球的向心加速度相等,a A =a B .故A 正确,B 、C 、D 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 ,a 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 ,小轮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 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①a 点和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②a 点和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③a 点和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④a 点和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C【解析】a 、c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 、c 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ω知,c 的线速度是b 的线速度的两倍,所以a 的线速度是b 的两倍.根据v=rω知,a 的角速度是b 的两倍.c 、d 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d 的向心加速度是c 的两倍,根据a=,知a 的向心加速度是c 的两倍,所以a 、d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故③④正确.故C 正确,A 、B 、D 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用长为L 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 )A .小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向心力一定为重力B .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C .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速率是D .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拉力可能等于重力【答案】C【解析】A 、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向心力可能等于重力,也可能等于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之和,取决于小球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故A 错误B 、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使绳子的拉力为零,故B 错误C 、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在最高点,重力提供向心力,mg=,解得v=.故C 正确.D 、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具有竖直向上的向心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拉力一定大于重力,故D 错误. 故选C .4.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与“神舟六号”船相比,它在较低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舟七号”的速率较大B .“神舟七号”的速率较小C .“神舟七号”的周期更长D .“神舟七号”的周期与“神舟六号”的相同【答案】A【解析】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得:=m=mA、v=,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大,所以“神舟七号”的速率较大,故A正确,B错误;C、T=2π,轨道半径越小,周期越小.所以“神舟七号”的周期更短,故CD错误;故选:A.5.设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则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期为T′,则= C.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T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答案】AD【解析】A、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无关,故A正确;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期为T′,中心体发生改变,则≠,故B错误;C、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T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6.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不能采用的方法是()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保持不变B.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至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C.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距离变为原来的倍D.使两物体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减为原来的【答案】CD【解析】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保持不变,由F=G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故A正确;B、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至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由F=G可知,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故B正确;C、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距离变为原来的倍,由F=G可知,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不变,故C错误;D、使两物体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减为原来的,由F=G可知,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不变,故D错误;本题选不能采用的方法,故选:CD.二、实验题1.某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该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抛运动.(1)首先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使A 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将观察到两球 (选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即改变A 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选填所述选项前的字母) A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B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 .能同时说明上述选项A 、B 所述的规律(2)然后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 、N ,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 、Q ,其中N 的末端可看作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 、D ;调节电磁铁C 、D 的高度使AC=BD ,从而保证小铁球P 、Q 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 0相等.现将小铁球P 、Q 分别吸在电磁铁C 、D 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同时以相同的初速度v 0分别从轨道M 、N 的末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P 球将 击中Q 球(选填“能”或“不能”).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 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选填所述选项前的字母)A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B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 .不能说明上述选项A 、B 所描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答案】(1)同时,A ,(2)能,B【解析】(1)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使A 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将观察到A 、B 两球同时落地,可知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故选:A .(2)现将小铁球P 、Q 分别吸在电磁铁C 、D 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同时以相同的初速度v 0分别从轨道M 、N 的末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P 球将能击中Q 球,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B .2.(1)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A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 C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接触E .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某同学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 ,A 为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图所示,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 ,抛出点的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g 取10m/s 2)【答案】(1)E ;(2)2,﹣20cm ,﹣5cm【解析】(1)A 、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故A 正确.B 、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BC 正确.D 、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最后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故D 正确,E 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E ; (2)根据y BC ﹣y AB =gT 2得:T==0.1s , 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 0===2m/s . B 点的竖直分速度为:v yB ===2m/s根据v yB =gt 知,t===0.2s .则抛出点与B 点的竖直位移为:y B =gt 2=0.2m=20cm ,水平位移为:x B =v 0t=2×0.2m=0.4m=40cm .则抛出点的位置坐标为:x=20﹣40=﹣20cm ,y=15﹣20=﹣5cm .三、计算题1.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一根长1m,只能承受46N拉力的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圆心O离地面h=6m,转动中小球在最低点时绳子断了.求:(1)绳子断时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多大?(2)绳断后,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答案】(1)绳子断时小球运动的角速度为6rad/s.(2)绳断后,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为6m【解析】(1)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的公式可得,F﹣mg=mrω2,所以ω=rad/s.(2)由V=rω可得,绳断是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为V=6m/s,绳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x=Vt竖直方向上:h=代入数值解得 x=6m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是6m.2.如图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0.6kg的物体,另一端通过光滑小孔吊着质量m=0.3kg的物体,M的中点与小孔的距离r=0.2m,已知M和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N,现使此平面绕中心轴线匀速转动,并使m处于静止状态,试求角速度ω的范围.【答案】为使m处于静止状态,角速度ω的范围为:【解析】设此平面角速度ω的最小值为ω1,此时M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方向沿半径向外,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fmax=M,又T=mg联立得 mg﹣fmax=M,将m=0.3kg,fmax =2N,M=0.6kg,r=0.2m代入解得ω1=rad/s设此平面角速度ω的最大值为ω2,此时M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方向沿半径向里,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fmax=M,又T=mg代入解得ω2=rad/s故为使m处于静止状态,角速度ω的范围为:.3.我国已启动“登月工程”,计划2010年左右实现登月飞行.设想在月球表面上,宇航员测出小物块自由下落h高度所用的时间为t.当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圆轨道上飞行时,测得其环绕周期是T,已知引力常量为G.根据上述各量,试求:(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2)月球的半径R;(3)月球的质量M.【答案】(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月球的半径为.(3)月球的质量为【解析】设飞船质量为m,月球的质量为M,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h=gt2所以有:…①(2)当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圆轨道上飞行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故重力提供向心力:mg=m()2R解得:…②(3)当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圆轨道上飞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③由①②③解得:。
四川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一 物理第一学期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A .60 km/hB .29 km/hC .19 km/hD .9 km/h2.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31-B .23-C .3122-D .1-323.《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 )A .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B .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 .机械手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D .若铁夹水平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4.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 段与AB 平行,CB 段与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到t2时刻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B.0~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C.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D.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5.小刚同学看新闻时发现:自从我国采取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小刚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6.质量为50kg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2)A.530N B.500N C.450N D.470N7.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B.合力的大小一定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8.有下列几种情形,正确的是()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D.100米比赛中,甲比乙跑的快,说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9.2018年7月1日,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我国加长版“复兴号”动车组正式在京沪线上运行。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下列情况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B.沿着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C.被起重机匀加速吊起的物体D.物体从高处以0.8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2.2015年9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一箭20星”,在火箭上升的过程中分批释放卫星,使卫星分别进入离地200~600km高的轨道.轨道均视为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地近的卫星比离地远的卫星运动速率小B.离地近的卫星比离地远的卫星向心加速度小C.上述卫星的角速度均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D.同一轨道上的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一定相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若作用力做正功,则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B.重力对物体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C.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D.滑动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4.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约为45km,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其中c为光速,G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A.1012m/s2B.1010m/s2C.108m/s2D.1014m/s2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原长为L,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物体接触但不连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质量为m,现用力推物体m使之压缩弹簧,放手后物体在弹力的作用下沿地面运动距离s而停止(此物体与弹簧已分离),则弹簧被压缩后具有的弹性势能是()A.kL2B.μmgs C.μmg(L+s)D.μmg(L﹣s)6.一小球以速度v竖直上抛,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问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哪种情况小球不可能达到高度H(忽略空气阻力)()A.图a,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B.图b,以初速度v0沿光滑的抛物线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C.图c(H>R>),以初速度v0沿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D.图d(R>H),以初速度v0沿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 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 .机械能损失B .动能损失了mghC .克服摩擦力做功D .重力势能增加了mgh8.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与宇宙飞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再利用万有引力恒量,就可算出地球质量B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只要它们的绕行速率相等,不管它们的质量、形状差别有多大,它们的绕行半径和绕行周期就一定是相同的C .原来在同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绕行的人造卫星一前一后,若要后一卫星追上前一卫星并发生碰撞,只要将后者速率增大一些即可D .一只绕火星飞行的宇宙飞船,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飞船因质量减小,所受万有引力减小,故飞行速度减小9.如图,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分别用用线悬在等高的O 1、O 2点.A 球的悬线比B 球的长,把两球的悬线拉至水平后无初速释放,则经过最低点时( )A .A 球的机械能等于B 球的机械能 B .A 球的动能等于B 球的动能C .A 球的速度大于B 球的速度D .A 球的加速度大于B 球的加速度10.如图,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处水平固定一内壁光滑的圆筒,筒内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现将一小球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刚好能水平进入圆筒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 .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C .小球从抛出点到筒口的时间与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方向有关D .小球从抛出点到筒口的时间与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方向无关1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 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 ,杆上的A 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 点在A 点下方距离为d处.现将环从A 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到达B 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B .环到达B 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C .环从A 到B ,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D .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d12.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BCD 是大型游乐设施过山车轨道的简化模型,最低点B 处的入、出口靠近但相互错开,C 是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D 部分水平,末端D 点与右端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无缝连接,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 逆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从轨道AB 上某一固定位置A 由静止释放,滑块能通过C 点后再经D 点滑上传送带,则( )A .固定位置A 到B 点的竖直高度可能为2RB .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与传送带速度v 有关C .滑块可能重新回到出发点A 处D .传送带速度v 越大,滑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越多二、实验题1.某实验小组利用无线力传感器和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将无线力传感器和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重物G 相连,无线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轨道上A 、B 两点各固定一个光电门传感器,用于测量小车的速度v 1和v 2,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置砝码来改变小车质量,用不同的重物G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1)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1.正确连接所需电路.调节导轨两端的旋钮改变导轨的倾斜度,用以平衡小车的摩擦力,使小车正好做匀速运动.(2)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重物G 相连;将小车停在点C ,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除了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和力传感器测量拉力的数据以外,还应该记录的物理量为 ; (3)改变小车的质量或重物的质量,重复(2)的操作.(4)表格中M 是M 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E 为动能变化量,F 是拉力传感器的拉力,W 是F 在A 、B 间所做的功.表中的△E 3= J ,W 3= J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m 1、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1、2、3、4、5、6为纸带上6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 .(1)实验中两个重物的质量关系为m 1 m 2(选填“>”、“=”或“<”),纸带上打相邻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 s ;(2)现测得x 1=38.40cm ,x 2=21.60cm ,x 3=26.40cm ,那么纸带上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v 5= m/s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表达式△E k = ,系统势能的减少量表达式△E p = (用m 1、m 2、x 1、x 2、x 3、T 、重力加速度g 表示);(4)若某同学作出的v 2﹣h 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g= (用m 1、m 2、a 、b 表示).三、计算题1.一宇航员在某星球的表面做自由落体实验:让小球在离地面h 高处自由下落,他测出经时间t 小球落地,又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 ,忽略一切阻力.求: (1)该星球的质量M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2.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 ,若其总质量为5t ,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受阻力恒定为5.0×103N ,试求: (1)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以0.5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3.如图所示,AB 为半径R=0.8m 的1/4光滑圆弧轨道,下端B 恰与平板小车右端平滑对接.小车质量 M=3kg .现有一质量m=1kg 的小滑块,由轨道顶端无初速释放,滑到B 端后冲上小车.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地面光滑.最后滑块与小车一起以1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试求:(g=10m/s 2)(1)滑块到达B 端时,轨道的支持力; (2)小车的最短长度L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右端B 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轨道,在离B 距离为x 的A 点,用水平恒力将质量为m 的质点从静止开始推到B 处后撤去恒力,质点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 处后又正好落回A 点:(1)求推力对小球所做的功.(2)x 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所做的功最少?最小功为多少. (3)x 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用力最小?最小力为多少.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在下列情况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B.沿着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C.被起重机匀加速吊起的物体D.物体从高处以0.8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答案】A【解析】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力做功,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的情况,判断是否满足守恒条件,即可进行判断.解:A、小球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B、由于物体匀速上滑,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必定受到摩擦力作用,并且对物体做了负功,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C、被起重机匀加速吊起的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增加,它们之和即机械能必定增加,故C错误;D、物体从高处以0.8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物体必定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做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2.2015年9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一箭20星”,在火箭上升的过程中分批释放卫星,使卫星分别进入离地200~600km高的轨道.轨道均视为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地近的卫星比离地远的卫星运动速率小B.离地近的卫星比离地远的卫星向心加速度小C.上述卫星的角速度均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D.同一轨道上的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线速度、向心加速度、角速度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约为 36000千米.解:A、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故离地近的卫星比离地远的卫星运动速率大;故A错误;B、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故离地近的卫星比离地远的卫星向心加速度大,故B错误;C、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约为 36000千米,卫星分别进入离地200~600km高的轨道,是近地轨道,故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故C正确;D、由于卫星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同一轨道上的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若作用力做正功,则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B.重力对物体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C.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D.滑动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答案】B【解析】明确功的性质,知道功取决于力、位移以及二者间的夹角,再根据各种力的性质进行分析,明确它们的做解: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若两个物体受到的力均与运动方向相同,则二力均做正功;故A错误;B、重力对物体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故B正确;C、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故C错误;D、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故D错误;故选:B.4.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约为45km,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其中c为光速,G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A.1012m/s2B.1010m/s2C.108m/s2D.1014m/s2【答案】A【解析】根据物体与该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列出等式表示出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结合题目所给的信息求解问题.解:黑洞实际为一天体,天体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与该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对黑洞表面的某一质量为m物体有:又有,联立解得:g=,代入数据得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1012m/s2,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原长为L,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物体接触但不连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质量为m,现用力推物体m使之压缩弹簧,放手后物体在弹力的作用下沿地面运动距离s而停止(此物体与弹簧已分离),则弹簧被压缩后具有的弹性势能是()A.kL2B.μmgs C.μmg(L+s)D.μmg(L﹣s)【答案】B【解析】弹簧释放的过程,最终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内能,而内能Q=μmgs,根据能量守恒列式求解.解:从释放弹簧到物体运动距离s停止运动的过程,根据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得:弹簧被压缩后具有的弹性势能 E=μmgs.P=求解弹性势能,故ACD错误,B正确.由于弹簧压缩的长度x未知,不能根据EP故选:B竖直上抛,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问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哪种情况小球不可能达到高度6.一小球以速度vH(忽略空气阻力)()A.图a,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B.图b,以初速度v0沿光滑的抛物线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C.图c(H>R>),以初速度v0沿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D.图d(R>H),以初速度v0沿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解析】小球在圆轨道的内轨道中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在内轨道中,上升过程中可能越过最高点,若越不过最高点,在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以下,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零,在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以上最高点的速度不能为零.解:小球以v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到达最大高度时速度为0.由机械能守恒有=mgHA、B、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0.则h′=H.故AB可能.C、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不能为零,由=mgh′+,v≠0,则得h′<H.故C不可能.D、若小球运动到与圆心等高的位置时速度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能达到最高点即高H处,故D 可能.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C.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A.机械能损失B.动能损失了mghC.克服摩擦力做功D.重力势能增加了mgh【答案】D【解析】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动能变化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机械能变化量等于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由功能关系分析即可.解:AC、设摩擦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0°+f=ma=m•,摩擦力f=mg,物体在斜面上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发生的位移为2h,则克服摩擦力做功 Wf=f•2h=mgh,所以机械能损失了mgh,故AC错误;B、由动能定理可知,动能损失量为合外力做的功的大小△Ek =F合•s=mg•2h=mgh,故B错误.D、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mgh,所以重力势能增加了mgh,故D正确.故选:D8.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与宇宙飞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再利用万有引力恒量,就可算出地球质量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只要它们的绕行速率相等,不管它们的质量、形状差别有多大,它们的绕行半径和绕行周期就一定是相同的C.原来在同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绕行的人造卫星一前一后,若要后一卫星追上前一卫星并发生碰撞,只要将后者速率增大一些即可D.一只绕火星飞行的宇宙飞船,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飞船因质量减小,所受万有引力减小,故飞行速度减小【答案】AB【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通过轨道半径和周期求出地球的质量,以及通过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进行判断.解:A、根据:可知,若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故A正确;B、根可知,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只要它们的绕行速率相等,它们的绕行半径一定相同,周期也一定相同,故B正确;C、原来某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绕行的两颗卫星,一前一后,若后一卫星的速率增大,根,那么后一卫星将做离心运动,故C错误;D 、根知飞行速度与飞船质量无关,故D 错误.故选:AB .9.如图,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分别用用线悬在等高的O 1、O 2点.A 球的悬线比B 球的长,把两球的悬线拉至水平后无初速释放,则经过最低点时( )A .A 球的机械能等于B 球的机械能 B .A 球的动能等于B 球的动能C .A 球的速度大于B 球的速度D .A 球的加速度大于B 球的加速度 【答案】AC【解析】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在最低点的速度,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判断机械能大小.解:A 、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都守恒,初始位置的机械能相等,所以在最低点,两球的机械能相等,故A 正确;B 、由动能定理得:mgL=mv 2﹣0,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动能E k =mv 2=mgL ,两球质量m 相等,A 球的悬线比B 球的长,则A 球的动能大于B 球的动能,故B 错误;C 、由B 分析可知,v=,A 球的悬线比B 球的长,则A 球的速度大于B 球的速度,故C 正确;D 、向心加速度a==2g ,A 球的加速度等于B 球的加速度,故D 错误.故选:AC .10.如图,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处水平固定一内壁光滑的圆筒,筒内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现将一小球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刚好能水平进入圆筒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 .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C .小球从抛出点到筒口的时间与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方向有关D .小球从抛出点到筒口的时间与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方向无关【答案】AD【解析】平抛运动可以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根据运动学公式结合几何关系可以列式求解;小球抛出到将弹簧压缩过程,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总量守恒.解:A 、小球抛出的过程中加速度为g ,竖直方向,处于失重状态,故A 正确;B 、小球抛出到将弹簧压缩过程,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总量守恒,小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故B 错误;C 、小球抛出后,竖直方向是上抛运动,因末速度为零;故其逆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故 h=gt 2 故 t=,所以小球从抛出点运动到圆筒口的时间与小球抛出的角度无关,故D 正确.故选:AD .1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 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 ,杆上的A 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 点在A 点下方距离为d处.现将环从A 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B.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C.环从A到B,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D.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d【答案】CD【解析】环刚开始释放时,重物由静止开始加速.根据数学几何关系求出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对B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在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等于重物的速度,从而求出环在B处速度与重物的速度之比.环和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解:A、根据几何关系有,环从A下滑至B点时,重物上升的高度h=,故A错误;,B、对B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在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等于重物的速度,有:vcos45°=v重物所以故B错误C、环下滑过程中无摩擦力做系统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即满足环减小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D、滑下滑到最大高度为h时环和重物的速度均为0,此时重物上升的最大高度为,根据机械能守恒有解得:h=,故D正确.故选CD.12.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BCD是大型游乐设施过山车轨道的简化模型,最低点B处的入、出口靠近但相互错开,C是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D部分水平,末端D点与右端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无缝连接,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逆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轨道AB上某一固定位置A由静止释放,滑块能通过C点后再经D点滑上传送带,则()A.固定位置A到B点的竖直高度可能为2RB.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与传送带速度v有关C.滑块可能重新回到出发点A处D.传送带速度v越大,滑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越多【答案】CD【解析】滑块恰能通过C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c点时的速度,由动能定理知AC高度差,从而知AB高度;对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滑行的最大距离的大小因素;根据传送带速度知物块的速度,从而知是否回到A点;滑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μmg△x,看热量多少,分析相对路程.解:若滑块恰能通过C点时有:mg=m①,=②由A到C根据动能定理知mghAC联立①②解得h=RAC则AB最低高度为2R=2.5R,故A错误;B、设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x,则有动能定理有:0﹣m=2mgR﹣μmgx,知x与传送带速度无关,故B错误;C、若回到D点速度大小不变,则滑块可重新回到出发点A点,故C正确;D、滑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μmg△x,传送带速度越大,相对路程越大,产生热量越多,故D正确;故选:CD二、实验题1.某实验小组利用无线力传感器和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将无线力传感器和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重物G 相连,无线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轨道上A 、B 两点各固定一个光电门传感器,用于测量小车的速度v 1和v 2,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置砝码来改变小车质量,用不同的重物G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1)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1.正确连接所需电路.调节导轨两端的旋钮改变导轨的倾斜度,用以平衡小车的摩擦力,使小车正好做匀速运动.(2)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重物G 相连;将小车停在点C ,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除了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和力传感器测量拉力的数据以外,还应该记录的物理量为 ; (3)改变小车的质量或重物的质量,重复(2)的操作.(4)表格中M 是M 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E 为动能变化量,F 是拉力传感器的拉力,W 是F 在A 、B 间所做的功.表中的△E 3= J ,W 3= J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2)两光电门间的距离L ;(4)0.600;0.610【解析】(2)要探究动能定理就需要求出力对小车做的总功和小车动能的变化,这就要求必须知道小车发生的位移即两光电门间距离.(4)根据动能的变化量△E=Mv 22﹣Mv 12,代入数据求解△E 3.根据功的公式W=FL 求解W 3.解:(2)根据动能定理知因要求总功必须已知小车位移,故除了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和力传感器测量拉力的数据以外,还应该记录的物理量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L . (4)由△E=Mv 22﹣Mv 12得:×0.500×2.40=0.600J ,根据表中数据由功公式W=FL ,可求出两光电门间距离为:L==0.5m ,所以有:W 3=F 3L=1.22×0.5J=0.610J .故答案为:(2)两光电门间的距离L ;(4)0.600;0.610.2.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m 1、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1、2、3、4、5、6为纸带上6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 .(1)实验中两个重物的质量关系为m 1 m 2(选填“>”、“=”或“<”),纸带上打相邻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 s ;(2)现测得x 1=38.40cm ,x 2=21.60cm ,x 3=26.40cm ,那么纸带上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v 5= m/s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表达式△E k = ,系统势能的减少量表达式△E p = (用m 1、m 2、x 1、x 2、x 3、T 、重力加速度g 表示);(4)若某同学作出的v 2﹣h 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g= (用m 1、m 2、a 、b 表示).【答案】(1)<,0.1; (2)2.4;。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一、选择题1.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D.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2.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2v,到C点时的速度为6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A.1:3 B.1:8 C.1:9 D.3:32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C.加速度很小时,速度可以很大D.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4.把竖直向下的9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等于120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A.30N B.90N C.120N D.150N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6.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x1和x2,速度的变化量Δv1和Δv2的大小关系A.x1=x2B.x1<x2C.Δv1>Δv2D.Δv1<Δv27.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0.如果站在四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8.从离地面3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8m 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mC.小球的位移大小是13m D.小球的位移方向是竖直向上9.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A.3个或4个B.3个或5个C.4个或5个D.4个或6个10.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11.一辆汽车正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刹车.此后汽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设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开始制动后,前6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A.40m B.48m C.50m D.80m12.每年的端午节,丽水南明湖上龙舟比赛总是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m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可将队员看做质点B .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C .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速度一定很大D .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13.一个以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速度为v t ,其v-t 如图所示,v 为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在0~t 秒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2t v v v +=B .02t v v v +< C .a 逐渐增大 D .有一个时刻的加速度0t v v a t -=14.如图所示,足球迎面撞上运动员的脸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由于运动员的脸部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B .发生撞击时,足球的形变越明显说明产生弹力越大C .由于足球的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D .足球与运动员脸部之间产生弹力的前提是它们相互接触15.(题文)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B .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C .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D .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16.如图所示,某次特技表演中七架战机保持“固定队列”在天空飞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某飞机为参考系,其它飞机是静止的B.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C.以某飞行员为参考系,其他飞行员是运动的D.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竖直向上运动的17.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A.将沿墙壁滑动B.受到的合外力增大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1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C.第1s内的位移是6m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19.如图所示,汽车里有一水平放置的硅胶魔力贴,魔力贴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花瓶.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花瓶受到三个力B.因为汽车向前开,所以摩擦力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C.小花瓶所受的合力为零D.魔力贴对小花瓶的摩擦力大小为mg20.如图所示,用一把直尺可以测量反应速度。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四川绵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

绵阳中学2015-2016 学年高一上期十月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2 小题,每题 3 分,共3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切合题意)1.以下图,两辆车在以同样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依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能够以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老是指向地心的C.物体重心的地点只与物体几何形状相关D.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子弹击中标靶时的速度为300m/s 是指子弹的均匀速度B.质点运动时的加快度越大,其速度变化得越快C.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翔一周,位移和行程都为零D.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察看到雨滴以必定的速度竖直着落,那么车外站在月台上的人看到的雨滴是也是竖直落下的3.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辰等于零时,物体就必定处于均衡状态B.物体处于均衡状态,就必定是静止的C.物体所受协力为零时,就必定处于均衡状态D.物体做匀加快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均衡状态4.对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必定”,此中说法错误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不必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同样B.摩擦力不必定是阻力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必定静止或运动D.滑动摩擦力不必定阻挡物体间的相对运动5.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图象以下图,依据图象可知()A . 0~4 s 内,物体在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 0~ 4 s 内,物体的速度向来在减小C. 0~ 4 s 内,物体的加快度向来在减小D. 0~4 s 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为-8 m/s6.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快滑下,抵达斜面中点用时 1 s,速度为 2 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斜面长度为 1 m B.斜面长度为 4 mC.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 2 s D.抵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4 m/s7.在本届绵阳中学秋天田径运动会上,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m冠军,图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时,用 f 1、f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时所遇到的摩擦力,则关于 f1、 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f1向后, f2向前B.f 1向前, f2向后C.f1向前, f2向前D.f 1向后, f2向后8.以下图,把圆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 分解为 F1、F2两个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F 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 F 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物体遇到mg、 N、 F1、 F2共 4 个力作用C.物体遇到的协力为m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D.力 N、 F1、 F2这 3 个力的作用成效和N 与 mg 两个力作用成效同样9.以下图,在抗震救灾中,一运送救灾物质的直升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翔.已知物质的总质量为m,吊运物质的悬索与竖直方向成θ角.设物质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悬索对物资的拉力为T,重力加快度为g,则()A . f= mgtan θB .f= mgsin θmg mg C. T=sinθ D .T=tanθ10.以下图,一物体放在粗拙水平川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倾角为θ的斜向上方的力F ,当这个力从零开始渐渐增大时,此过程中,物体将由静止变运动,但不会离开地面。
《解析》四川省绵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有三个基本单位,这三个基本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分别是()A.长度、时间、质量B.长度、时间、速度C.力、时间、质量 D.长度、力、质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没有意义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是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D.由于子弹的速度越大,其杀伤力就越大,所以子弹的惯性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有关3.牛顿在总结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研究结果后,提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从而与牛顿第一和第二定律形成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然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互相平衡C.人推车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大于车对人的作用力D.物体在地面上滑行,不论物体的速度多大,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始终大小相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B.平直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避险而紧急刹车,虽然速度变化很快,但加速度却很小C.用一根细线将一个不规则的重物静止竖直悬挂,重物的重心一定在细线所在的直线上D.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可以产生弹力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质点的位移一时间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刻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B.t2时刻A、B相遇C.t1~t2这段时间内A、B的平均速度相同D.t1~t2这段时间内A、B的平均速率相同6.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7.将一物体自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落到地面之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在运动过程中()A.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之比为1:2B.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C.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vD.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v8.“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A.加速度a=g,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B.加速度a=g,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上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面上受到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外力F作用,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保持F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物块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若水平面光滑,则a2>a1B.若水平面光滑,则a2<a1C.若水平面粗糙,则a2>a1D.若水平面粗糙,则a2<a110.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外力变为2F,经过时间t发生的位移是x,若外力变为3F,从静止开始经过时间2t发生的位移是()A.4x B.6x C.8x D.12x1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三角形滑块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它们一起(无相对滑动)以加速度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于m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弹力N=m(gcos θ+asin θ)B.弹力N=mgcos θC.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D.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12.如图所示,两个叠放在一起的长方体滑块A、B,置于固定的且倾角为θ的斜面上.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两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相对静止地一起沿着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在这过程中,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A.大小等于μ1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下B.大小等于μ1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上C.大小等于μ2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下D.大小等于μ2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上二、多选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或不选得0分.13.用大小分别为2N和7N的两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产生了3m/s2的加速度,则物体的质量可能是()A.1kg B.2kg C.3kg D.4kg14.如图所示是我国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B.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C.火箭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宇航员所受重力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宇航员所受重力15.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 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16.如图所示,与轻绳相连的物体A和B跨过定滑轮,质量m A=3kg,m B=2kg,静止释放A、B,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在B向上运动过程中(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的加速度大小为a A=2m/s2B.B的加速度大小为a B=1m/s2C.定滑轮受到轻绳对其的合力为48ND.定滑轮受到轻绳对其的合力为50N17.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至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B.t1至t2时间内,小球速度一直增大C.t2至t3时间内,小球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t3时刻小球处于失重状态18.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1,它们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变力F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A.在t0时刻,A、B两物体速度最大B.在t0时刻,A、B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最大C.在2t0时刻,A、B两物体的速度最大D.在2t0时刻,A、B两物体又回到了出发点三.本大题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9.沿直线运动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5s停止,在刹车开始后,第1s内和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20.如图所示,长木板L的一端固定在铰链上,木块放在木板上,初始木板处于水平状态.在木板缓慢向下转动,角θ由0°逐渐增大到40°的过程中,木块始终与木板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则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逐渐(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21.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先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先后两次拉伸橡皮筋,第一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筋.(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筋都应贴近水平木板且与木板平行B.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时,两拉力的夹角越大越好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时,两拉力的夹角越小越好(2)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A.第一次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之和等于第二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B.第一次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之差等于第二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C.橡皮筋伸长到同一长度D.橡皮筋沿同一方向伸长到相同长度.2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空砝码盘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让细线与长木板平行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C.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2)为了探究小车(包括里面所装钩码)总质量M一定时,加速度a与合力F 的定量关系,需要在砝码盘里面添加砝码来改变小车所受到的合力.砝码质量m 和小车总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A.M=5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B.M=500g,m分别为20g、30g、40g、50gC.M=2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D.M=200g,m分别为30g、40g、50g、60g若其它操作都正确,那么应该选用组值(选填字母代号)进行实验时的实验误差较小.(3)如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已打点的纸带,纸带上的A、B、C、D、E、F、G 均为相邻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标注在图上,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m/s2,打C点时的速度大小v C=m/s.(以上结果都保留2位有效数字).四.本大题3小题,共30分,要写出必要的文字、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23.如图所示,原长L0=10cm、劲度系数k=200N/m的轻弹簧下端悬挂小球,轻绳一端系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小球静止时,轻绳水平,传感器读数F=3N,弹簧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0.8,g=10m/s2.求:(1)小球的质量m:(2)此时弹簧的长度L.24.如图所示,斜面足够长的斜面体B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倾角为θ=37°,另一滑块A在水平恒力F=10N的作用下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滑块A 运动的初速度为v0=2m/s,经过时间t=3s沿着斜面向上运动了x=15m.(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滑块A运动的加速度a大小和滑块A的质量m的大小(2)A对B的压力的大小.25.如图所示,有一长度为L=4m的斜面AB,斜面倾角θ=37°,斜面底端B与一绷紧的水平传送带的水平部分相距很近,水平传送带足够长,并始终以v=2m/s 的速率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物体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释放,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已知物体从斜面底端B运动到传送带上的短暂过程,其速度大小不改变,将物体看作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运动到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v B的大小?(2)物体从A到与刚好相对传送带静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是多长?(3)物体在传送带上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x=?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题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有三个基本单位,这三个基本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分别是()A.长度、时间、质量B.长度、时间、速度C.力、时间、质量 D.长度、力、质量【考点】力学单位制.【分析】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m、kg、s.【解答】解: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时间、质量,所以A正确.故选: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没有意义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是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D.由于子弹的速度越大,其杀伤力就越大,所以子弹的惯性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有关【考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分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在任何状态下均有惯性.【解答】解:A、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能实现,但它说明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故A错误;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正确;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在任何状态下均有惯性;故C错误;D、物体在任何状态下均有惯性,并且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和物体的速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B.3.牛顿在总结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研究结果后,提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从而与牛顿第一和第二定律形成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然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互相平衡C.人推车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大于车对人的作用力D.物体在地面上滑行,不论物体的速度多大,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始终大小相等【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析】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解答】解: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物体对地面产生压力的同时地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故A错误;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不能合成.故B错误;C、人推车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与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物体在地面上滑行,不论物体的速度多大,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始终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B.平直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避险而紧急刹车,虽然速度变化很快,但加速度却很小C.用一根细线将一个不规则的重物静止竖直悬挂,重物的重心一定在细线所在的直线上D.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可以产生弹力【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加速度;重心.【分析】研究物体运动,要有参考系;根据公式a=,则有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则越大;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解答】解:A、研究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故A错误;B、由公式a=,可知,高速行驶的轿车避险而紧急刹车,虽然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故B错误;C、一根细线将一个不规则的重物静止竖直悬挂,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故C正确;D、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才一定可以产生弹力,故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质点的位移一时间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刻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B.t2时刻A、B相遇C.t1~t2这段时间内A、B的平均速度相同D.t1~t2这段时间内A、B的平均速率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解答】解:A、根据图线切线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t1时刻,B的速度大于A 的速度,故A错误;B、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则t2时刻A、B相遇,故B正确;C、t1~t2这段时间内,AB位移相同,所用时间也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D、t1~t2这段时间内B的路程大于A的路程,时间相等,则B的平均速率大于A 的平均速率,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D.6.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一直增大,速度方向不变,根据图象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位移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2s后反向运动,4s末到达初始位置,故A错误;B、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速度2s内沿正方向运动,2﹣4s沿负方向运动,方向改变,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然后重复前面的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3s内做匀减速运动,2s 末速度减为0,第3s内沿负方向运动,不是单向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7.将一物体自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落到地面之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在运动过程中()A.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之比为1:2B.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C.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vD.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v【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与速度关系公式求解.【解答】解:A、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得: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之比为:.故A错误;B、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故B正确;C、根据位移﹣速度公式2gh=v2,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v.故C错误;D、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v=gt得: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v.故D错误.故选:B8.“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A.加速度a=g,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B.加速度a=g,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上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小明静止时受到重力和两根橡皮条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撤去一个力后,其余两个力未变,故合力与撤去的力等值、反向、共线,求出合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解答】解:小明静止时受到重力和两根橡皮条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如图由于T1=T2=mg,故两个拉力的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线上,且在竖直线上,故两个拉力的夹角为120°,当右侧橡皮条拉力变为零时,左侧橡皮条拉力不变,重力也不变;由于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左侧橡皮条拉力与重力的合力与右侧橡皮条断开前的弹力反方向,大小等于mg,故加速度为g,沿原断裂绳的方向斜向下;故选:B.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面上受到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外力F作用,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保持F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物块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若水平面光滑,则a2>a1B.若水平面光滑,则a2<a1C.若水平面粗糙,则a2>a1D.若水平面粗糙,则a2<a1【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再比较各种情况下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B、若水平面光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有:F•cos30°=ma1.F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有:F•cos30°=ma2.则得a2=a1.故A、B错误.CD、若水平面粗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有:水平方向:F•cos30°﹣f=ma1竖直方向:N=mg﹣F•sin30°其中f=μN得:F•cos30°﹣μ(mg﹣F•sin30°)=ma1 ①F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有:水平方向:F•cos30°﹣f=ma1竖直方向:N=mg+F•sin30°其中f=μN得:F•cos30°﹣μ(mg+F•sin30°)=ma2 ②由①②对比可得:a2<a1.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0.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外力变为2F,经过时间t发生的位移是x,若外力变为3F,从静止开始经过时间2t发生的位移是()A.4x B.6x C.8x D.12x【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当外力变化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位移时间公式得到x的表达式,再求解即可.【解答】解: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则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当外力变为2F时,物体做匀加速运动,t时间内的位移为x===当外力变为3F时,物体做匀加速运动,2t时间内的位移为x′===可得x′=8x故选:C1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三角形滑块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它们一起(无相对滑动)以加速度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于m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弹力N=m(gcos θ+asin θ)B.弹力N=mgcos θC.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D.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1)因物体随斜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者间无相对滑动,故物体的加速度也水平向右,即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水平向右;(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将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所受的支持力(3)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有可能沿斜面向上,也有可能沿斜面向下,还有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解答】解:因物体随斜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若物体所受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将所受的各个力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 x﹣f x=ma,即:Nsinθ﹣fcosθ=ma…①N y+f y=mg,即:Ncosθ+fsinθ=mg…②由①②得N=m(gcosθ+asinθ)若物体所受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将所受的各个力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 x+f x=ma,即:Nsinθ+fcosθ=ma…③N y=f y+mg,即:Ncosθ﹣fsinθ=mg…④由③④得N=m(gcosθ+asinθ)若物体不受静摩擦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将所受的各个力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如图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 x=ma,即:Nsinθ=ma…⑤N y=f y+mg,即:Ncosθ=mg…⑥由⑤⑥得N=;a=gtanθ结合选项不难发现只有A正确故选:A12.如图所示,两个叠放在一起的长方体滑块A、B,置于固定的且倾角为θ的斜面上.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两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相对静止地一起沿着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在这过程中,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A.大小等于μ1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下B.大小等于μ1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上C.大小等于μ2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下D.大小等于μ2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上【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出加速度,然后隔离出物体A,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间的静摩擦力.【解答】解:先取AB为一整体,沿斜面向下为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A+m B)gsinθ+F fB=(m A+m B)aF fB=μ2F NF N=(m A+m B)gcosθ以上三式联立可得a=gsinθ+μ2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下再隔离A物体,设A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 fA,沿斜面方向,对A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 A gsinθ+F fA=m A a。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题

绵阳南山中学2015 年秋天高 2018 届9月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12 小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以下对运动学的有关观点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很小的物体总能够当作质点,较大的物体有时也能当作质点B.车站平行停靠着两列火车,甲火车上的人只好看到乙火车,当他看到乙火车动了,必定是乙火车开动了C. 2006 年,刘翔以12 秒 88 打破了世界纪录夺冠, “ 12秒 88”指的是时辰D.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能够选不一样的参照物,它的运动状态可能是同样的2.以下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 .电流强度B.速度的变化C.时间D.温度3.对于质点的位移和行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行程是相等的B.质点经过一段行程,其位移不行能是零C.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行程D.质点沿不一样的路径由 A 到 B ,其行程可能不一样而位移是同样的4.有关刹时速度、均匀速度、均匀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刹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地点或某一时辰的速度B.均匀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均匀值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均匀速率就是均匀速度的大小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均匀速度是指物体经过的行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5.对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快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速度为零,加快度必为零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加快度为负值时,必定做减速运动C.速度变化量越大,加快度越大D.速度的方向与加快度方向相反,物体必定做减速运动6.在以下图示的整个过程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末速度必定与时间成正比B.物体的位移必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物体的速度在一准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若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8.一辆汽车以 20m/s 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行进,因故紧迫刹车,加快度大小为0.5m/s2,则刹车后汽车在1min 内经过的位移大小为()A . 1200 m B. 400 mC.800 m D . 300 m9.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被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10.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10m/s,第 4 s 末速度为 -2m/s,第 9 s 末速度大小为8m/s。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doc

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一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开普勒研究哥H尼的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伽利略发现地月间的引力满足距离平方反比规律2.关于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卫星的运行速率就越大B.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受到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地球对卫星的引力C.在同一条轨道上运行的不同卫星,周期可以不同D.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只要大于地球的半径,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就一定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3.一根总长为L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天花板P, N两点处,如图所示,现在0点系一•重物G且绳子的OP>ON,此吋OP, ON绳的拉力分别为Fp,F N,现将重物系在这段绳子的吉处,此时0P1,0N1绳拉力为Fpi和FN1,(绳子重力不计),两则正确的是(A.Fp〉Fpi,F N>F NIB. Fp<Fpi,F N<F NIC. Fp>Fpi,F N<F NI D・ FpVFpi,F N>F NI4.如图所示,滑雪爱好者从静止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在水平雪面上匀减速滑行一段距离停止,沿山坡下滑的距离比在水平雪面上滑行的距离大,斜而与水平雪而平滑连接.图中,x 、v 、a 、F 分别表示滑雪爱好者位移大小、速度大小、加速度 大小以及合力大小.则图中正确的是( )5. 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的木箱,箱顶部和底部用细线分别拴住质量均为 m 的两个小球,两球间有一根处于拉伸状态的轻弹簧,使两根细线均处于拉紧状 态,如图所示.现在突然剪断下端的细线,则从剪断细线开始到弹簧恢复原长以 前,箱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组合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 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B.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 它们的轨道半径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大, 以后箱对地面压力逐渐减小B. 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大, 以后箱对地面压力逐渐增大C. 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小, 以后箱对地面压力逐渐减小D. 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小, 以后箱对地而压力逐渐增大 6. ♦ x 4V ▲ a ▲FA.D.它们的轨道半径与它们的质量的平方成反比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有a、b、c、d> e五个点,ab=bc=cd=de,从a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初速度为V 时,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 点,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 方向与斜面夹角为① 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2V 时()A. 小球可能落在斜面上的c 点与d 点之间B. 小球一定落在斜面上的e 点C. 小球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大于eD. 小球落在斜而时的速度方向与斜而夹角也为e二、非选择题共68分)8. (8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运动轨迹上三点A 、B 、 C,如图所示,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各点坐标值己在图中标出.则可测 算出(取 g=10m/s 2)(1) 小球平抛初速度大小为—m/s ;(2)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始位置坐标为・9. (10分)在"探究加速度a 与物体所受合力F 及质量m Z 间的定量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I )实验小组甲采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a 与质量m 之间的定量关系,L ------ —一 —------------------------- ■T A BCDE 6.19 6.70 7.21 7.72 位:cm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J , 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重物(质量为m2), 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把重物C的重量作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则①质量m】、e应满足的关系是:E _____ m2;(选填"远大于"或"远小于")②—平衡摩擦力.(选填“需要〃或"不需要〃)(II)实验小组乙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之间的定量关系,他们在图甲的小车上I占I定了能将数据进行无线传输的拉力传感器,并将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可在计算机上直接读出绳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其它器材相同,则①此实验装置—(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小组甲的条件①;②通过实验数据画出a - F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小车的质量mi较小B.重物的质量m较大C.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偏大D.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偏小(III)图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 (10分)汽车前方120m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 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11.(15分)如图所示,传送带的两个轮子半径均为r=0.2m,两个轮子最高点A、B 在同一水平而内,A、B间距离L=5m,半径20.4的固定、竖直光滑圆轨道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C点是圆轨道的最高点.质量m=0.1kg的小滑块与传送带Z 间的动摩擦因数口二0.4.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传送带静止不动,小滑块以水平速度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中学2015-2016 学年高一上期十月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C.物体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几何形状有关D.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子弹击中标靶时的速度为300m/s 是指子弹的平均速度B.质点运动时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得越快C.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位移和路程都为零D.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以一定的速度竖直下落,那么车外站在月台上的人看到的雨滴是也是竖直落下的3.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等于零时,物体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就一定是静止的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4.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D.滑动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5.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 . 0~4 s 内,物体在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 0~ 4 s 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 0~ 4 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D. 0~4 s 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为-8 m/s6.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下,到达斜面中点用时 1 s,速度为 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斜面长度为 1 m B.斜面长度为 4 mC.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 2 s D.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4 m/s7.在本届绵阳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m冠军,图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 f 1、f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 f1、 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f1向后, f2向前B.f 1向前, f2向后C.f1向前, f2向前D.f 1向后, f2向后8.如图所示,把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 分解为 F1、F2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 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 F 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物体受到mg、 N、 F1、 F2共 4 个力作用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m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D.力 N、 F1、 F2这 3 个力的作用效果和N 与 mg 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9.如图所示,在抗震救灾中,一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已知物资的总质量为m,吊运物资的悬索与竖直方向成θ角.设物资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悬索对物资的拉力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A . f= mgtan θB .f= mgsin θmg mg C. T=sinθ D .T=tanθ10.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倾角为θ的斜向上方的力F ,当这个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时,此过程中,物体将由静止变运动,但不会脱离地面。
物体在此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先逐渐增大,后又减小 D .先逐渐减小,后又增大11.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 F 的作用, F 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 F 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 F2(F 2> 0).由此可求出()A.物块的质量12.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 9 m 和 7 m.则刹车后 6 s 内的位移是()A . 75 mB . 25 m C. 24 m D .20 m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有错或不选得0 分)13.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θ为 120 °时, F = G B.不管θ为何值, F=G2GC.当θ= 0°时, F=2D.θ越大, F 越小14.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耀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 A 下落到 B 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 B、 C、 D 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 2) ()A. 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 AB<t BC< t CD2B.间歇发光的间隔时间是10sC. 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D.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v B :v C:v D =1:2v B:v C:v D =1: 2: 3:315.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α=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 F ,且 F 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D.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16.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系住重力为G、半径为R 的球,其与倾角为α的光滑斜劈接触,处于静止状态,球与斜面的接触面非常小,细线悬点O 固定不动,在斜劈从图示位置缓慢水平向左移动直至绳子与斜面平行的过程中,下述正确的是()A .细绳对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细绳对球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C.细绳对球的拉力一直减小D.细绳对球的拉力最小值等于Gsinα17.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 BAC=α,AB 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 是垂直于斜面AC的推力.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物块静止不动,则()A .物块可能受到 4 个力作用B.物块受到墙的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上C.物块对墙的压力一定为Fcos αD.物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等于μF cosα18.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B 的上表面水平, A、B 的质量均为m=1kg ,A、B 之间和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
用一根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A、B 相连,轻绳均水平,轻绳和木板 B 都足够长。
当对物块 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 F 时,物块 A 在2木板 B 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绳上拉力大小用T 表示,(g=10m/s ),则()A . T= 2N B. T= 3N C. F= 3N D.F= 4N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共计9 个空,每空 2 分,共计18 分)19.( 2 分)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打好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拉力方向与木板平面平行,且弹簧秤中的弹簧不能与其外壳接触D.同一次实验中,O 点位置允许变动E.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20.( 4 分)如图所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取相邻的计数点距离用图中长度表示,则打示为 a= ______.A、 B、 C、D 、 E.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各点间 C 点时小车的速度可表示为 v C= 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可表21.( 12 分)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 ________(填“水平”或“竖直”)方向.(2) 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在...x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 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 1至 L6 .数据如下表 .代表符号L 0L x L 1L 2L 3L 4L5L6数值 (cm)25.3527.3529.3531.3033.435.3537.4039.30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__.(3) 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m-x 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填“L0”或.....“L x”)的差值.(4) 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________N/m ;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 取 9.8 m/s2)四、计算题(本大题共计 3 个题,分析题目情景,选取合理公式进行解答,注意公式的规范书写和表达,共计 28 分)22( 8 分).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N 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2,其中 v 为滑板速率 (水可视为静止).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θ= 37°时 (如图所示 ),滑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应的 k= 54 kg/m ,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108 kg,试求:(重力加速度g= 10 m/s2,sin 37 =°0.6,cos37 °=0.8,忽略空气阻力)(1)水平牵引力的大小;(2)滑板的速率.23( 9 分).一列火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此时恰好有一辆自行车(可视为质点)从火车头旁边匀速驶过,自行车速度v0=8m/s,火车长 L=336m .(1)火车用多少时间可追上自行车和此时火车的运行速度大小?(2)从火车追上自行车开始计时,再过多长时间火车可超过自行车?24( 11 分)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8kg 的正方形小物块置于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上,物块 M 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3,一平行于斜面的轻质细绳一端系于物块M 上,另3一端绕过定滑轮与人相连(不计定滑轮处的一切摩擦),定滑轮质量 m=2kg。
当人以 T=100N 的力斜向下拉绳子时(人不移动位置,只是手中收绳子),为保证物块 M 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同时施加一垂直物块M 上表面向下作用力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