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发展对策研究 陈广仁
融通科学哲学艺术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融通科学哲学艺术培育科技创新人才陈广仁1,马惠娣2,苏青11.《科技导报》编辑部,北京100081;2.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1000812009年12月8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科技导报社联合举办“科学・哲学・艺术研讨会”。
探讨了科学、哲学、艺术的相互关系及其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1创新型人才培育是根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惠娣提出,科学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哪些因素对创新有实质影响?中国科学创新基因缺损在何处?正确把握这些问题须全面了解科技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实质及关系。
《科技导报》副编审陈广仁认为,科学创新是创造性破坏、异质综合、思想历险、观念革命的过程,受科学传统、方法、标准、模式、信念、理论等制约,还受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审美情趣、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影响。
但科学家炽热的好奇心、强烈的探索欲、灵动的想象力是基础.而中国目前尚未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刘琦岩指出,目前中国科技研发越迈向原创、核心.基础研究的弱势就越凸显,而自然科学积淀、社会科学积累、人文科学涵养影响基础研究的效能,制约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导致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往往在低层次重复、徘徊。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王玉平认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靠创新.而基础研究的创新、创新战略的实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有赖于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科研环境、人才环境的优化,从而培养、留住、吸引国际人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表示.中国科技界日前缺乏的是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与一个大国地位相称的声音。
中国科研人员在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时。
相当一部分人外语没有完全过关.科学、哲学、艺术等综合素质均较好者则更少,这使得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非常弱小。
若不及时转变观念、弥补缺失、建设队伍,中国科技界发出的声音就有可能被忽视、遮蔽甚至误解。
《科技导报》副主编苏青强调,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需多方面支持。
重视引用,提高科技论文质量——以我院近五年发表SCI论文被引用情况为例分析
第37卷第2期2021年1月Vol.37N1.2178.2021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重视引用,提高科技论文质量——以我院近五年发表SCI论文被弓I用情况为例分析肖怀远(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60)摘要:本研究利用引文分析法从论文总数%被引用总次数、被引用期刊%每篇论文平均被引次数和高被引论文数等方面分析了2015-2019年以天津某肿瘤医院为完成单位的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的SCI收录的论文的引用情况,探索重视科技论文引用,提高科技论文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科技论文;引用;质量中图分类号:R197.3221概述科技论文是科研活动成果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
而科技论文引用则反映了科学思想交流、借鉴的媒介和轨迹5,说明了科技的继承、利用和发展,了科技的饲。
因而,科技论文的引用以重视。
2020年5月7,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国242个单位的2163位学者入选叫入选单了中科研作者的学,论文被引用的价值和被认可度。
随着中科研领域的影响提高,引科技的科研作者。
本研究通过对天津某肿瘤医院近五年发表SCI论文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探索重视引用,提高科技论文质量的途径和方。
2天津某肿瘤医院年发表SCI论文被引用情况分析天津某肿瘤医院作为肿瘤学科的发,2013年入选了首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7年肿瘤医学学科群也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医院科院,医学前沿,科研,恶性肿瘤的临床防治与基础研究,在肿瘤防治领域不断取得突出成绩。
2015-2019年的五年间以天津某肿瘤医院为完成单位的通讯作者/第一作者表SCI收录论文1087篇。
2.1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通过医院图书馆检索及自行建立的数据库,核对分析后筛选确定2015-2019年以天津某肿瘤医院为完成单位的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科技期刊发展机遇和对策
科技期刊发展机遇和对策科技期刊在当前的科技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传播,增强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也面临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和知识传播的快速变化,如何适应科技发展和用户需求成为关键问题。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科技期刊发展的机遇和对策:1. 科技创新推动学术交流:科技发展为学术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科技期刊可以通过组织学术会议、论坛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此外,科技期刊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在线学术社区,提供在线讨论和协作的平台。
2. 多元化出版模式拓展影响力:科技期刊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展多元化的出版模式,如开展电子期刊、增加多媒体内容、开展开放获取等,拓展影响力和读者群体。
同时,科技期刊还可以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出版特刊、专题报告等,提高学术影响力。
3. 强化质量管理提升期刊品牌:科技期刊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稿件的审稿速度和质量,避免低质量和重复性研究的发表。
此外,科技期刊还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吸引高水平的稿件投稿和学术评审,提升期刊的品牌和学术声誉。
4.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期刊服务:科技期刊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术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进行监测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推荐和服务,增加用户粘性和满意度。
同时,科技期刊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稿件的编辑和排版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和阅读感受。
总的来说,科技期刊发展机遇与对策主要包括推动科技创新、拓展出版模式、强化质量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等方面。
科技期刊应积极抓住机遇,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
科技期刊是知识传播、知识更新和知识分享的重要载体。
文章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的七大发展趋势,并从加强宏观管理、加快出版集团化和集约化经营、培养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队伍、放开科学普及性期刊的发展限制4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对策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已成为决定国家、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科技期刊是知识传播、知识更新和知识分享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知识创新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知识经济对科技期刊事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如何认清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形势,紧抓机遇,推动科技期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1 知识经济时代的定义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知识运营为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的时代。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
然而,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的确立,其主要标志是近年来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代表的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
2 科技期刊发展趋势2.1 期刊市场国际化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化程度较低。
然而,知识经济全球化必然会促进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这是世界科技及期刊发展的大势所趋。
据报道,学术期刊的国际市场应不小于国内市场的7倍。
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国家的购买力都高于国内市场的购买力。
学术期刊的国际市场具有市场容量大、平均市场购买力较强的两大特点。
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市场,必将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走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2.2 期刊质量标准化科技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是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稳妥推进地方科技期刊改革的几点建议
品种 5 . 平均期 印数 33 9万册( 0 %; 2 1 平均一种期 刊印数 O6 万 .9
册 )只 占全部期刊平均总印数 的 1%。从统计数据可以看 出, , 9 科 技期刊 的种类 占到整体期刊市场 的一半以上 ,但从 总印数和平
种, 但规模较小 , 基本上都 是各 个编辑部各 自为 战 , 争夺 有限的 资源 。作为地方科技期刊 , 山西省科技期刊也存在着分散办刊 ,
靠于政府部门 , 的主办单位片面追求直接经济效益 , 有 认为科技 期刊对本单位的科研没什么贡献 ,于是减 少甚 至不再给予经费 资助 , 科技期刊 的经济来源仅能靠版面费来支撑 , 之网络和信 加
息化 的迅速发展 , 吸纳 了更多的读者群 , 科技期 刊的生存 与发 展 的确陷入 了困境 。 () 2 不以赢利为主要 目的。《 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 确立的 科技期刊办刊的指导思想是 ,社会效益为主, “ 经济效益为辅” 的原 则。 这一点在学术期刊 , 包括一些技术期刊和农业类科普期刊尤其
好 这 些关 系 , 妥 推进 地 方 科 技 期 刊改 革 才 能 落 到实 处 。 稳 34 注 重 总 结 地 方科 技 期 刊 改 革 与发 展 的 经验 .
制约地方科技期 刊改革 的主要原因 , 首先是体制 问题 。 体制
上科技期 刊的主管 、 主办单 位与负责期刊 的编辑部 , 没有任何人
2 .%的编辑 部为独立法人机 构 , 且调查显示 , 1 9 并 科技期刊有 广
告经 营许可证且从事广告 服务的为 28 6种 , 5 %, 0 占 9 近一半 的 科技期刊没有 广告经营收入。 二是科技期刊出版印数较少。 截止 20 0 8年 , 国共 出版期 刊 95 9种 , 全 4 平均期 印数 1 6 67 7万册 , 总 印数 3 . 1 5亿册。其中 , O 自然科学 、 技术类有 47 4种 , 3 占期刊总
国内外专家会诊科技期刊建言集团化
论 。此 外 ,专家 还就 非 木材 纤 维原 料 的利 用 , “ 无污 染制 浆 ” “ 排放 ” 和 清 洁 制浆 ,新 制 浆技 术 的认 定 等主 题 、 零 发 表 各 自观 点 。
高 质量期刊实行刊号资源配置优惠和适 当
打造 5 0 ~1 个以产业链为纽带 、优势相对 集 中的规模 化科技期 刊出版集 团。她表 示 ,希望科技 期刊今 后能运 用数字化形 式 ,在开拓读 者服 务功能上做 引领期刊 数 字 化的 表率 。
中国科协 自2 0 论坛的举办为加强我 国科技期
刊的理论建设 , 为学 习交流成功的科技期 刊办刊经验 , 研究探讨我国科技期刊发展 的有关理论和实践 问题 , 进一步促进 我国 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园
地和平台。
取 得了较好业绩。 新闻出版机构今后将对
成 册 ,出 版 发 行 。
本次沙龙各种新技术发明人介绍了他们的制浆新方法, ! 采访 。沙龙 对专 家的发言进行全程记录 ,将于会后整理汇集
中国科 协 书记 处 书记 冯长 根 指 出 ,
科技期刊应该成为一国学术生产的重要阵 地和提 升文化软 实 力的 重要 力量 。我 国 期刊的 社会性 、公益性 始终存在 ,推动 公众科 学的社 会价 值始终 坚持 ,有些期 干 已率先采用国际主流的生产工具和运作 0 模式 。但在出版全 球化 、数字化 和网络
教授级高工共同担任领衔科学家, 0 2 余位来自国家造纸领域 ; 办 。 来 自 光 明 日报 》、 科 技 日报 》 科 学 时 报 》、 、
浅析提高地方科技期刊的质量及编辑水平
化科学素质 、 编辑专业素质 、 职业道德素质 。强化 服务意识 , 做作者 和读者 的知心朋友 , 坚持贴近时
代 , 近 实 际 , 近 读者 。其次 , 究 学 习优 秀期 刊 贴 贴 研 的办 刊经 验 , 别是 认 真调 查 并 分析 研 究 知名 期 刊 特
承前 人 优 秀 文化 的基 础 上创 造 新 的科 技 知识 , 并及 时 将 之 转 化 为 物 质 生 产 的 巨 大 力 量 。科 技 知 识 的 转 化 和 应 用 与 知 识 的 生 产 同 等 重要 。科 技 期 刊 作 为传 播 科技 信 息 的工 具 , 科 技转 化 为现 实 生产 力 是 的 重 要 环 节 之 一 。科 技期 刊 所 介绍 的科 技 知 识 有
22 地方 科技 期 刊与 知识 创新 . 科 技期 刊是 知 识 创 新 体 系 中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
智 慧的论坛 、 中青年专家展示 才华的舞 台 , 基层科
技 人 员 学 习交 流 的 园地 。编 辑 人 员 要 积 极 开 展 调 查研究 , 注重 选 题 的前 瞻 性 和 创 新 性 , 证 期 刊 的 保 思 想 性 和 理 论性 ; 合 行 业 发 展 的热 点 、 点 问 题 结 焦
肩负着继承 、 传播和应用科技知识 的重任 。知识 的
生产 、 传播 和 应 用必 须 通过 传 播媒 介 和 载体 才 能实 现 。科 技 期 刊 是 广 大 科 研 工 作 者 进 行 学术 交 流 和 学 术 争 鸣 的园地 , 将 科 技成 果 转化 为 生产 力 的 中 是 介 和 桥梁 , 在 知识 传 播 与应 用 上 具有 不 可替 代 的 它
福建省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学会 月刊 2 0 第 5期 0 2年
・ 期刊天地 ・
福建 省科技期刊 展的思 发 路与对策
周 浙闽 陈霖 马应森 ( 省科 期 福建 霾 刊协会 福州3 03 . 5 0) 0
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 的组成部分, 是宣传党的 科 技政策 的窗 口、 及科 技 知识 的阵地 、 广科研成 普 推 果 的桥梁 。福建省 现有科 技 期刊 7 。多 年来, 8种 在 规范 管理 和期 刊建 设 方 面虽 然 取 得 了一定 成 效 , 但 全 省科 技期刊 总体 发 展 仍呈 现 缓 慢趋 势。 与 国 内 能 外 交流 的期刊 较少 。究 其 主 要 原 因 : 是福 建 省 科 一 技 资源条件 差。 除 国家 部 属 厦 门大学 、 中科 院物 构 所、 国家海 洋局海 洋三所 实 力较 强外, 内大部分 高 省 校 和科研机 构建立 时间相 对较 短 , 规模相 对较 小 , 高 层 次人才缺乏 , 由省 内承担 的原 创性 科研课 题 较少 。 =是 由于历史原 因, 福建省 经 济和科 技基础 薄 弱, 由 本省 专家主持设 计和 建设 的大型 国民经济基 本 建设 项 目也 相对偏少 。三是 科技 期 刊作为科 技条 件发 展 和科 技工作 的重要 信 息 源 , 宏观 指导 方 面一直 没 在 有列入 发展 ( 计划 ) 规划 , 引起 有 关 方 面 重视 。 四 未 是对科 技 期 刊投 入 总 体不 足 , 些 期 刊 发 行 量 少 。 一 在这些 因素 的影 响 下 . 同程 度 地 影 响 了福 建 省 科 不 技期 刊的整体 素质。 在 经济 科技 全球 化 的 信 息时 代 。 建 省 的科 技 福 工作将 加快 发展 步 伐。 在 高新 技术 及 其 产业 方面 。 将重点发展电子信 息、 生物 技术和新 材料。在信息 化建设 方面 , 数字 福建 ” 目标 , 以” 为 以信息 化带 动工 业化, 将积 极推进 网络 建设 , 增强 信 息领域 技术 开发 和信 息资 源利 用能 力 , 现 信 息 网 络 宽 带 化 、 合 实 综 化、 智能 化。 同时. 国加入 世 界 贸易 组 织 , 为 处 我 也 于沿海对外开放 的福建省的发展带来 新 的契机。 在加快科技发展 中, 作为记录、 总结科技创新, 宣传、 普及 科技 知识的科 技期 刊 面 临 着极 好 的发 展 机 遇。 首先, 要求科技期刊进 一步提高质量, 关注、 报道科 技发 展前沿 动态, 以及与 生产 、 生活 密切相 关 的科 技 普 及 、 技 宣传 工 作 ; 时 要 加 强 开 拓期 刊 销 售 网 科 同 络. 扩大读者 群。 为推进 全 民科 技素质 的进 一步 提高 作贡献。其次. 要根据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制订出向 出版现代化迈进的计划, 积极上网 积极参与国内外
探索新时期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编辑工作的重心将从传统的纸介质办公转变为网络数字化办公。由于传统的编辑、出版和发行的配套动作已相对成熟,整个流程比较固定和规范,所以最初的变革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从长远角度来讲,网上投稿、审稿系统中的编辑数字化操作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便利性。
(1)先进的工作模式
投稿系统具有管理的功能,搭建了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协同工作的网络平台,在平台的虚拟工作区中,作者、审稿专家及编辑人员等进行各自的工作,并互相进行沟通,这意味着将基于信息化技术来重组、优化生产流程。
1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时代
数字出版,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全新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产物。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具有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数字化的特点;(2)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实现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具有创造、合作和分享的特性;(3)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这一个性化服务的需要[2]。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快速普及,出版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印刷技术与数字技术共存的过渡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和新业态的不断出现,是固守原有的领地,还是跟随时代的脚步,激流勇进,是传统出版业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精品科技期刊培育策略探析——以《科技进步与对策》为例
2l O 1年 l 2月
评
价
与
管
理
Vo . No 4 19 .
De . O11 c2
E au t n & Ma a e e t v lai o n g m n
精 品科 技 期 刊 培 育策略探 析
— —
以《 科技进步与对策》 为例
峰 余 晓
4 07 ) 3 0 1
科技 学术期 刊是 普 及 和提 高 科 学 技术 知 识 , 推 广科 学技术 成果 , 讨 科 研 学 术 问题 , 进 科 技 繁 探 促
1 精 品学 术 期 刊 的 定 义 及 特 征
“ 品 期 刊 ” 概 念 是 什 么 呢 ? 根 据 词 源 对 精 的
“ 、 品” 精” “ 的解释 ,精” “ 为精华 , 品” 等级 , “ 为 由此可 知 , 品为上 乘之佳 作 。从这 个意 义上来 说 , 品学 精 精 术 期 刊应该 是期 刊界 的 “ 流 社 会 ” 它虽 然 数 量极 上 ,
p o u t n o t e o e a i g p o e s o u l h n e i d c l p b ia i n .Usn r n ta e y a d b i i g h g - r d c s i t h p r t r c s f p b i i g p r ia u l to s n s o c ig b a d srtg n ul n ih d
张春 强 王 尚 勇 赵
( 科技进 步 与对策 》 志社 , 北 武汉 《 杂 湖
【 摘 要】在 非 时政 类 报 刊 转 企 改 制 迅 猛 推 进 及期 刊 市 场竞 争 日益 激 烈 的今 天 , 刊人 开始 重视 将 企 业 产 品 的营 销 办
《科技进步与对策》编委会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朿》编委合
顾问:陆佑楣李京文杨叔子汪应洛
杨圣明许庆瑞丁烈云李健
主任:穆荣平柳卸林
副主任:杜耘肖松(常务)
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列)
包国宪陈池波陈建新陈劲
郭传杰贺德方胡树华黎苑楚
刘国新刘良炎刘思峰马治国
宋英华孙文苏敬勤童国华
王玉泽王宗军魏江席酉民
袁志明张春强张晓张玉利
赵树宽何继善张寿荣赵梓森王众托赵鹏大
陈收党兴华方卿高建平关峻李柏洲李光李金林李燕萍李垣马志强梅强戚湧邱均平盛亚汪少敏王浩王奋宇王孟钧王焰新夏立新谢科范徐顽强颜慧超于立张振刚张中华张宗益张政
赵曙明。
22年8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定稿会
22年8月科技进步与对策定稿会《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8月3日进入定稿会:《科技进步与对策》(半月刊) 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湖北省科技厅主管,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科技日报社、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中南广省四市科技厅(局)等单位协办的关于科技进步理论、政策与方法的学术类期刊。
20多年来,《科技进步与对策》始终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己任,紧紧围绕“科技进步怎么样”和“科技进步怎么办”两大历史命题,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办刊之路,历年来入选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连续两届获得国家期刊大奖、湖北省十大名刊奖等荣誉,2008年被中国工程院遴选为中国工程管理论坛会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是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阵地,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得力助手,是关注科技经济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两院院士参政议政的民主论坛,是企业家赢得竞争胜利的有效参谋,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拓展国内外市场、吸引公众关注的理想传媒。
主要栏目: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评价与预见、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人才与教育。
本刊是软科学研究类学术期刊,凡向本刊投寄的稿件,均要求理论性、学术性与可操作性并重,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前瞻性。
科普类、概念介绍类、经验总结类等本刊均不发表。
本刊的主要栏目及重点选题如下:科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管理科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科研管理;项目管理;科技管理部门自身建设等。
区域科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科技创新;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新区、生态园区与循环经济园区;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理论等。
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研发管理;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产业集群、产业链与价值链;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
科技期刊传播模式演变与传播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可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时,还需要在信 印记,引发出版及传播模式的变革。面对不
息服务、知识服务等方面有所创新。
断演变的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应解放思想,
3. 多媒介传播流于形式,互动性差
主动适应,不断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和 影响力。
出版业是以内容和服务创新为特征的产 业,对于国内大多数科技期刊编辑部来说,
二、现阶段科技期刊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络拓宽期刊的传播渠道,扩大期刊的传播范
随着各项制度的出台及期刊出版者对媒
围。各商业数据库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图书 体融合背景下期刊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科
馆技术,和期刊编辑部展开合作,对期刊内 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日益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视,出版手
容进行数字化改造。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跨时 段不断更新,传播路径不断拓展。数字采编
2. 全媒体融合传播,传播方式从多种媒介相 加到相融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 技期刊的全媒体“融合”趋势不可逆转,中国 科技期刊的传播必将从多种媒介相加进入到 相融的发展阶段。2017 年 8 月,吉林大学发 布《吉林大学网络舆情类成果认定办法(试 行)》[6];2017 年 9 月,浙江大学发布《浙 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 行)》[7]。随着单篇在线出版论文逐步获得认 可、数量大幅增加,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不 再囿于版面的限制,版面也不再是稀缺资源, 科技期刊编辑部要明确自身定位与需求,细 分受众,在数字出版平台上聚合同质人群,
1. 沿用传统纸刊模式,多种传播媒介简单 相加
2006 年,以 PLoS ONE 创刊为标志,学术期
互联网和大数据浪潮的冲击,必然引起
刊 步 入 OA 时 代 与 多 种 商 业 模 式 的 试 验 阶 出版业态转型及产业链的重构。互联网重塑
最新对生态学下科技期刊发展探索
对生态学下科技期刊发展探索科技期刊的生态组织结构科技期刊经营理念与模式、管理者重视程度、期刊声誉等,都会左右期刊的影响力和发行面。
学科发展水平与相关领域的期刊发展正相关,学科发展水平高,则该领域内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较好[3]101-102;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学科发展做后盾,没有学科的发展,就很难有科技期刊的真正发展。
同类期刊发展水平较高,对期刊的发展也具有正影响。
期刊评价环境、科研评价政策和评价导向如果失当,过分注重量化学术指标,引发学术不端,会给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负影响。
在科技期刊生态系统中,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在科技期刊核心层和支持层、环境层之间传递:学科发展的先进性与科技期刊高水平的关系,科技期刊高水平促进学科发展,产生更多优秀作者、优秀论文,数字化发展水平促进科技期刊的传播与交流。
政策体制、办刊理念影响期刊的发展速度,期刊的高水平、快速发展也影响高层的决策。
经营模式的创新、刊物的高水平发展都可以吸引更多的融资出资机构,协助刊物的发展,如理事会单位、协办单位等形式。
图书情报机构、期刊评价体系等研究期刊的各种指标,为期刊合理的自身评价、竞争评价提供了参考。
优秀的科技期刊可以提升主办单位的声誉,主办单位的重视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期刊的发展速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科技期刊生态系统的3个层次、若干因素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科技期刊在这种互动中不断完善自己,保持系统中各个层面之间的动态平衡,具有自调节功能,是以人为核心的复合系统。
科技期刊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表现为一种共生关系,没有一个因子离开了其他因子而能持续存在或者继续生存下去,缺乏其中任何一种机制的系统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系统,这种共生关系既错综复杂又和谐平衡。
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改善科技期刊生态系统的策略限制因子法则是生态学中重要的生存法则,科技期刊在发展中也面临限制因子的作用。
如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以及学术研究的功利化,使得我国科技期刊优质出版资源相对稀缺,成为限制我国科技期刊整体水平提高的限制因子。
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
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
陈广仁;苏青
【期刊名称】《科技导报》
【年(卷),期】2008(26)19
【摘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科技期刊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
1明晰科技期刊功能作用,承担科技强国历史责任期刊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人类进步的重任。
经过400多年的发展,期刊的功能不断丰富和拓展,已全面服务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
【总页数】2页(P102-103)
【关键词】科技期刊;中国;人类进步;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创新型;历史;文化
【作者】陈广仁;苏青
【作者单位】<科技导报>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1;G0
【相关文献】
1.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J],
2.民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分析 [J], 金洪杰
3.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 [J], 王婷
4.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文献梳理的SWOT分析
[J], 王燕;张莉;谢暄;田江;张凌之
5.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J], 贾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倪淑平
【期刊名称】《华东森林经理》
【年(卷),期】2000(014)004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期刊受市场
经济的影响也愈来愈大。
在这劣汰优胜的激烈竞争中,科技期刊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办刊质量。
而编辑素质的不断提高,编辑部软,硬件设施的配套,吸引和造就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稿,是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有效措施。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倪淑平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金华3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7.5
【相关文献】
1.浅谈如何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J], 田琬
2.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初审工作效率和质量 [J], 闫慧
3.浅谈如何提高科技期刊质量问题 [J], 杨会琴
4.浅谈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质量 [J], 傅如海
5.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J], 桂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期刊发展对策研究陈广仁摘要:科技期刊的发展受到地域、稿源、读者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受其影响,编辑易产生封闭、不思进取的心态,使科技期刊在内容创新、扩大流通、创立品牌等方面突现出薄弱环节.为拓展科技期刊的发展空间,首先应抓内容和质量,通过刊发创新论文、扶持创新学科、引进创新方向、创办特色栏目促进科技期刊内容创新,以传播创新成果,开辟创新领域,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扩大影响力;其次,应改变纯粹的生产单位、加工车间的运作机制,采用多种局道、多种方法加强科技期刊出版后的营销、流通及信息反馈等工作,走出重生产、轻开发、轻流通的误区,扩大影响面;第三,应端正出版理念,维护刊物的声誉,合理利用、充分拓展科技期刊的品牌资源,促进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编辑学;科技期刊;科技编辑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科技期刊不仅是知识产业的组成部分,而且作为知识经济的交流工具之一,是科技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在科技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中处于中介地位.知识经济的兴起,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创造了新的契机.作为“朝阳行业”的出版业,必将在未来的知识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这就向科技期刊出版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期刊应抓住机遇,因刊治宜,迎接挑战,树立新的期刊形象,在短时间内跟上世界科技期刊的发展步伐.1内容创新,提高期刊学术水平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全面和系统的原创性知识体系,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金钥匙[2].科技期刊要办得比一般期刊好,就要抓内容和质量.期刊的内在质量,首要的是文稿质量,对科技期刊来说,原创性是其魂魄与精髓[3].因此,编辑必须把传播创新成果、开辟创新领域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1 1依托优势学科,刊发创新论文科技期刊都是在某一领域、某一环境中存在,同时为某些特定的对象服务.这既限定了它的发展空间,又给定了它的发展目标.科技期刊只有了解自身的生存环境,明确发展方向,才能有的放矢改进期刊的发展策略.为此,期刊必须根据自身作者群及所处地域的特点,依托优势学科,并结合社会、读者所需,对其主辅栏目进行新的定位,在内容、栏目等方面抓重点、创特色,在特色上作文章,以开发“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期刊.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人云亦云的低层次重复,提高期刊在读者中的阅读价值,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根据本校化学、数学、物理、生物等专业学位点、博士、教授、基金资助项目较多,化学、数学专业论文产出周期短,物理、生物专业论文产出周期较长等特点,近年来对栏目及各学科的发稿量进行了重新调整,制定了以化学、数学、生物学科为重点,挖掘物理、地理专业潜力,培育计算机、体育等专业的发稿策略;同时,鉴于高等理科教育教学研究期刊及栏目稀缺,为贯彻科教兴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结合师范院校的特点,确定从学科教育学角度,以高等理科教育教学研究为特色栏目.通过实际操作,明显感到稿源足、好稿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创新是出版发展之源,而科技创新以人为本.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应主动从知识资源丰富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获取知识创新信息,通过浏览本学科的主要期刊,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通过检索查新,参加国内外学者的学术报告会、研究生答辩会和成果鉴定会,了解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和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以及学位点科研项目等,跟踪和介入科研工作,向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积极约稿,使其创新成果得以及时发表.期刊刊出的创新成果会引起同行的重视,并有可能对读者的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方向产生影响.这将引导创新活动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也将进一步激发读者的创造力,同时能够提高期刊的知名度,使其得到社会的认可.例如,《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报道的一种新型钻井液、《中南工业大学学报》发表的“振动出矿技术”、《湖北农业科学》发表的“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选育与利用”、《高等物理与核物理》发表的“电子对撞机研制过程”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这些期刊也在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4].又如,《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4期刊发了一组“Internationalsymposiumonhightechpolymersandpolymericcomplexes”学术论文;2000年第1期通过向我校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博士约稿,出版了“百期纪念特刊”,发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论文11篇、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论文1篇、国家沙棘研究中心资助课题论文1篇、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论文6篇、甘肃省教委科研资助课题论文2篇,产生了良好的学术效应.我刊在组稿、约稿时主要针对创新课题,审、发稿件时,优先选择创新论文.例如,化学学科近年发表了功能高分子、精细有机合成、天然有机、纳米材料、主客体化学、环境分析等系列论文,其中4项课题在2000年被确定为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只有跟踪前沿学科,通过抓时效、抓特色、抓重要信息来不断丰富期刊的科技、文化内涵,才能充分发挥科技期刊传播科技成果,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1 2扶持创新学科,引进创新方向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创新则是保证质量的前提.科技期刊通过扶持新兴学科,本着积极引导,主动为读者服务的思想,注重发表新论点、新发明,特别是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文章,能够迅速提高刊物质量.例如,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首创的灰色控制理论,开始也遭到不少非议.而《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的编辑在向作者请教,做到心中有数后,就力排众议,坚决予以支持,在1982年第3期上发表了第一篇中文的灰色系统论文《灰色控制系统》.此后,一批灰色系统的扶植者、开拓者研究的成果、撰写的论文,都由于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支持而得以发表[5].灰色系统理论由《华中理工大学学报》而得以成熟和壮大,《华中理工大学学报》则因灰色系统理论而闻名.这个事例说明,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提高自己对科学理论的鉴识能力,有勇有谋地扶持创新学科.创新学科也有一个传播和生长的过程,科技期刊应注意引进国外、省外、校外的新兴研究方向,以激发校内研究人员的兴趣.《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吸收校外稿件时较为注意创新点的引进,如化学栏目发表的抗癌药物的合成、生物探针、光谱探针等论文.另一方面,应注意扶持新方向,培育研究力量,使其成为创新论文的生发点.我校天然有机研究方向起步时,我刊很关注其进展,通过积极约稿,使“西北地区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成了我刊化学栏目的重点内容.因此,传播创新成果、开辟创新领域既是科技期刊的首要职能,也是期刊常办常新、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2疏导机制,促进科技期刊的流通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6].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的传播者.为此,必须重视科技期刊的流通工作.2.1科技期刊流通工作的重要性以最高时效使有价值的科研信息在最大范围内得以传播,这既是科技期刊的终极目标,也是其主要功能和价值所在.无论作者还是编辑,都只是出版信息的生产者,其产品只有满足读者的需要才能进入流通领域,实现生产—流通—消费的不断循环.科技期刊出版工作中,审稿、编辑、印刷一直是重头.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中更多注重的是审稿、编辑及印刷的质量,习惯上总是以印刷出版作为工作的终结,而对科技期刊出版后的工作则不够重视,使科技期刊的主要功能———信息传播与其形式功能———信息载体化本末倒置.这也是造成科技期刊发行不畅、出版亏本、科技论文检索引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7].极不利于科技期刊功能的实现及其进一步发展.从受体看,科技期刊是为读者阅读制作的,科技期刊价值的体现在于读者的阅读接受.因此,科技期刊出版并不等于工作的完结,只有当读者接收科技期刊的内容,从中获取到有用信息,才可以说是工作全过程的结束.因此,科技期刊的价值对象是读者.由于科技期刊只有通过出版后的流通工作才能走向读者,所以,出版后的流通工作是科技期刊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科技期刊所刊载的内容常常是科技领域反映出来的最新成就、最新信息,因而传播必须迅速、及时,才能促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因此,注重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也是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科技期刊必须改变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纯粹的生产单位、加工车间的运作机制,要加强后期营销、流通及信息反馈等工作,坚决走出重生产、轻开发、轻流通的误区,使科技期刊的出版与流通工作平衡发展.2.2促进科技期刊流通的措施1)加强科技期刊的调研与信息反馈,围绕期刊的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及发展方向进行调研活动,搜集有关信息.如:①科技期刊出版后,抽样检查期刊的编辑、校对、绘图、排版质量,遇有重大错漏,要及时进行补救、改正.②分析和总结近期已刊发论文的学术侧重点及创新点,注重系列论文的约稿,对有应用前景的项目引导作者进行开发,并针对科研缺漏点启发作者生发新课题,发挥编辑对科研工作的引导作用.③注意了解和收集读者、作者、审稿人的意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获得信息反馈,根据需要和发展及时调整期刊的栏目和侧重点.④通过检索机构收集科技期刊的受检情况及各种文献计量学指标,对近期刊发的论文进行综合分析,以对学术质量作出正确评价,并及时在期刊上发布相关的信息.2)加大科技期刊出版发行及信息流通的工作力度.如:①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扩大发行面与发行量,促进信息的传播.②加强交流工作,及时向国家重点图书馆、光盘中心、检索中心及高等院校、中科院系统图书馆赠阅刊物.向国内外重要的文摘期刊寄送和推荐刊物,积极促使其摘引.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科技期刊的多渠道、多手段传输.如科技期刊的上网发行、出版光盘版等.④加工整理已刊发论文的分类索引、主题词索引及作者索引等,在每卷(或年)终期的最后刊载一两种索引,以利于读者或检索机构、检索期刊、光盘中心的应用.⑤利用封二、封三、封四位置或通过补白刊登征订启事,为读者补订及定期或不定期购买提供信息.并与相关期刊联系互登征订启事,以加强各类期刊的横向联系,促进期刊出版及发行工作的快速发展.⑥出版期刊的纸质、电子、磁盘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合订本,通过扩展发行渠道及手段增大发行量、减少成本.⑦重视科技期刊的档案工作,保存科技期刊的计算机排版文件,以利于数字化档案的建立.⑧关注科研前沿,积极主动地参加与所刊学科有关的学术会议,在学术会议上展示自己的期刊,以促进交流.⑨进行出版市场调研,关注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向,研究同类期刊、重点期刊的出版策略和状况,拾遗补缺.3端正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期刊品牌是期刊的办刊理念、风格特色、营销策划、整体形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8].由于期刊的出版具有连续性,品牌的打造、风格的形成、读者群落的建立等,需要一定时间涵养,品牌的作用对于期刊要比其他出版物如图书等更为重要[9].科技期刊要创立品牌,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使期刊编辑所从事的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创造性劳动得到读者的认可,使期刊成为读者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要达此目标,就必须端正出版理念,以质量为本,靠上乘的学术质量来树立形象,赢得良好的声誉,形成优秀的期刊品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科技期刊界中,不乏审、编、校质量差,为出刊而出刊等现象,损坏了刊物的声誉和形象,对科技文化的发展及出版市场的培育都产生了不良效应.纠其原因,出现这些现象在于有些期刊编辑质量意识不强,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注意创立、保护科技期刊的品牌,不重视期刊的声誉和形象,滥用办刊基础、条件和出刊环境,忽视长远发展,从而使科技期刊获得的经济价值与失去的社会价值及道德价值严重失衡,没有意识到一个只谋求眼前利益,不重视质量、不注意维护和发扬声誉的科技期刊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随着代表《大众医学》、《故事会》两家期刊品牌的“大众医学”、“故事会”商标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标志着作为特殊商品的文化出版物开始进入品牌时代.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将质量意识贯穿于期刊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办刊品质,树立崇高的办刊理想,创立期刊品牌.为此,科技期刊编辑应积极开展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在与作者、读者的交往中诚信待人,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品德对待稿件,抛弃私心杂念,增强自律性,坚决制止涸泽而渔的办刊行为,以科技期刊编辑应有的品格和信念坚定地维护期刊的声誉,合理利用、充分拓展科技期刊的品牌资源,使期刊的声誉得以良性循环,使科技期刊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发展,为刊物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条件.总之,科技期刊要走出困境,拓宽发展空间,就必须从科技期刊发展的各个角度入手.科技期刊编辑必须不断破除阻碍科技期刊发展的陈规陋习,探索科技期刊发展的机制与对策,更新出版模式,变革不适应于科学发展的编辑观念,创新科技期刊的编辑方法,探索适合市场经济体制,为知识创新服务,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科技期刊出版策略.参考文献:[1]陈广仁.知识经济———科技期刊的发展契机[N].新闻出版报,1998 11 04,第三版.[2]王汉熙.支持知识创新是科学期刊永恒的主题———“中国科学基金”栏目的编辑实践、认识与体会[J].编辑学报,1999,11(3):133—135.[3]田静.科技期刊名牌战略的实施[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3):228—229.[4]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司,编.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表彰工作文集[C].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46,52.[5]钱文霖主编.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导扬[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95—105.[6]周作新,王铨,杨胜兰,等.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意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3):138—140.[7]陈广仁.高校学报系统浅议[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3):69—75.[8]朱胜龙.品牌优势———期刊竞争的根本优势[N].新闻出版报,2000 04 24,第三版.[9]李大星.谈谈社办期刊[J].编辑之友,2000,(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