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秋季插班生入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2019年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9年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9年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阔绰.(chuò)镌.刻(juān)分.外(fèn)皮开肉绽.(zhàn)B.挑逗.(tiǎo)韭.菜(jiǔ)邂.逅(xiè)面面相觑.(qù)C.解剖.(pōu)地壳.(qiào)呜咽.(yàn)磷次栉.比(jié)D.逞.能(chěng)腆.着(tiǎn)悼.念(dào)好逸恶.劳(hào)【答案】C【解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C“咽”读y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分歧拆散小心翼翼花团锦簇B.哂笑狂澜荒草萋萋锋芒毕露C.炽痛仄歪妇儒皆知荡然无存D.疟子诘问大庭广众长途跋涉【答案】C【解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C“儒”为“孺”,“孺”是“子”字旁,“孩子”的意思。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

B.贺州客家围屋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众多游客,我们不得不叹服建造者的别具匠心....。

C.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的爱国情怀会油然而生....。

D.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答案】A【解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A“说长到短”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1)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1)

云南省茚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分3个大题,22个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

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

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

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

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

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

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

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

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

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

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阋读(共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2分,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串起的世界史邹怡《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并非一部丝绸之路的专史,而是一部世界史。

其“全新”则在于它是一部由丝绸之路串起的世界史,牛津大学历史学者彼得?弗兰科潘选择了丝绸之路这一多文明间的通道作为切入点,透视人类诸文明的接触与演进,从而避开了以某一文明为中心的偏颇丝绸之路,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

他根据中国和欧洲史家关于中西贸易的记载,在地图上绘制了一条横贯欧亚的贸易路线,并命名为“丝绸之路”。

作者并不认为这仅仅是一条丝绸贸易的商道,甚至不仪仪是贸易路线。

全书25章:丝绸之路、信仰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霸权之路……这样的章节编排固然采用修辞的手法,但它们也提示着丝绸之路上所流通的远不止丝绸,金属、香料和玻璃在一些路段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影响,并不在于货品的流通,而在于丝路上穿行的人们将他们各自的文化像种子一样沿途撒播,包括观念、信仰、技术以及它们在物质上的表现。

因此,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诸种文明的穿行与交流之路。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以及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古代希腊和罗马,这些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而相遇。

南北美洲的人类文明,也自地理大发现以降,深刻地介入了丝绸之路的人流和物流。

尤其是中亚、西亚与东欧,它们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丝绸之路主体之所在。

历史上,不同文明在此相遇交流,古老文明在此创生成长。

而当今,这里既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时尚之都,又是世界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地区,这是巧合吗?丝绸之路是人类诸文明间人员、物质和思想的交流之路。

各种人类文明曾在这里竞演。

欧亚大陆上,南部为希腊、罗马、波斯、埃及和印度等各大古国的发祥之地,而北部是游牧民族轮番奔驰的通道,匈奴人、突厥人、回鹘人和蒙古人先后在这条道路上策马西征,形成一次次民族大迁徙。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本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本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1.下列选项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艾蒿 hāo 胡诌zhōu 熨帖yùn 无精打彩B.埋怨mái 粗犷guǎng 干瘪biě纷繁复杂C.菜圃 pǔ隽永juàn 瞥见piē世外桃源D.湎怀miǎn 夹衣jiá濒临bīn 直接了当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各类培训班粉墨登场....,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

B.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径巴黎,浪迹天涯。

C.他被迫流浪,在凄风苦雨....中漂泊了四年,直到解放才回到家乡。

D.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公务人员在民众中的形象。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各式纸鸢迎风起舞。

其中全国最大、直径30米的巨型软体风筝——滚地龙的放飞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B.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没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C.他们去哪,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D.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该机装配两台大功率发动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众志成城、取得辉煌成就的40年。

B.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

C.这篇论文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世界经济走势做了深入探讨,令人耳目一新。

2018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8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60分)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白雪,收获了美丽春天;失去了明mèi()的阳光,收获了jiǎo()失去了皑皑..洁的月色;失去了童年的天真,收获了青春的朝.()气。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就是这样,在失去的同时,收获也随即而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她牵着我的手慢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望着田野、山坡,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翻土播种。

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新的课程。

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慧,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等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

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l)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①繁衍.()②栖.()息(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应改为。

②应改为。

3.很多汉字都具有强大的组词能力。

有时候,我们把平常毫无关联的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也能激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意趣和联想。

请你从下列汽车品牌中任选一个,望文生义,说说命名者所想表达的意愿。

(4分)A.捷豹 B.睿翼 C.轩逸 D.雅阁4.“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

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

(3分)①【例】昨晚的比赛,西班牙队太给力了!②【例】政府抑制菜价上涨的举措很给力。

③【例】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要给力啊!5.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

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

(6分)你们一直喜欢读书,[A]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

2019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2019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测试语文试题卷本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所有答案均答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阅读下面的段落,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浩瀚的大漠戈壁、葱郁的原始森林、感悟大自然的杰作,与自然界各种生灵亲密接触……”这些以“生态旅游”做卖点的广告在“十一黄金周”前频频亮相,充满诱惑。

然而,一些关心环保的人士和专家谈起这渐成时尚的“生态游”时却不无担忧。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行为,其宗旨是培养旅行者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危机意识。

生态旅游的对象不仅是自然景物,而且要求游客行为要“环保”,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

有专家说,现在社会上关于生态旅游就是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的认识是片面的。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生态旅游表面上看是喜欢那些珍稀动物,但游客们的行为其实害了它们。

人类频频接近野生动物,会造成动物心理紧张,压力增加。

北极熊、企鹅、海豚和澳大利亚野犬,甚至热带雨林里的鸟类,都受到愈来愈大的来自生态旅游方面的影响,它们体重减轻,有的甚至死亡。

生态旅游业者主打的卖点,都说既可以让人亲近大自然,又能达到环保的理想。

然而,生物学家指出,就算细心规划和监控的生态旅游,对动物也会有始料未及的影响,包括传播疾病、干扰动物日常作息,从而损害其健康。

一些专家还指出,不少旅游者素质较差。

乱抛废弃物品、乱折花草树木、惊吓野生动物、随意吸烟等不文明行为,也给优美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实际上,除了极少数例外,生态旅游计划都未经审核论证,举办的业者并无生态保护方面的资历。

由于缺少监督,真正做到既促进了旅游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业者少之又少。

业者和游客有能力做到的,大多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不违反土地使用法规、不乱砍树木、不惊吓动物等等。

然而每逢节假日、偏远、生态多样的地区每每人山人海,这对动物们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它们看到这么多的人涌到身边,特别容易紧张,症状包括心跳加速、繁殖率降低,以及荷尔蒙失调。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一、古诗文名句积累与理解(14分,每空1分)1. 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4.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

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这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云:,。

5.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颔联,”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6.高一(1)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首场比赛,队员们顿时垂头丧气。

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鼓励队员,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7.王维的《使至塞上》“,”这一名句,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8.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

二、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书铺①说到中国古代的“书铺”,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专门刊书售书的“书肆”。

而在宋代,所谓“书铺”,实际上还另有所指。

科举考试发展至宋代,规定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

寒窗苦读的学子在解试“过关斩将”之后,就必须赶赴京师,参加下一场激烈的角逐。

举子参加考试前必须向礼部贡院投递写有姓名、年甲、乡贯、三代、户主、举数、场第等信息的家状。

宋代《朝野类要》记载:“凡举子预试,宜节次文书并由书铺承干。

”《曲洧旧闻》中记载:“吕申公公著当文靖秉政时,自书铺中投应举家状,敝衣蹇驴,谦退如寒素,见者虽爱其容止,亦不异也。

既去,问书铺家,知是吕廷评,乃始惊叹。

”书铺承担处理家状等文书的工作,就等于取得了应考举子们的个人资料,甚至有书铺户自行制作“家状集”的,如方逢辰《蛟峰文集》。

这种“家状集”实际上应该是一些有望及第士子的人物资料合集,而这正是在掌握了大量举子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的。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正在进行旅行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

B.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广州地铁效应的交通评估,评估结果预计近段时间就会出炉..。

C. 一条条崭新的高速公路上,鳞次栉比....的汽车来来往往,呼啸着穿梭其间。

D. 我凝望着夕阳中的圆明园,那些断壁残垣....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要做到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必须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用词语。

A项,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B项,出炉:1.取出炉内烘烤、冶炼的东西。

2.比喻新产生出来。

D项,断壁残垣:形容残败的景象。

这三项词语使用正确,符合语境。

C项,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不能修饰“汽车”,所以使用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语段中加点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我们读中国,用祖先钻木的火种,照亮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长河;我们读中国,沿着甲骨文cāng()桑的纹理,驾驭历史的长车纵横阡陌.()……我们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唐诗里,读感恩的中国;我们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chán()娟”的宋词里读思念的中国;我们在炮火连天的硝烟里读怆.()然悲壮的中国……A. 苍mò 婵chuānɡB. 沧bǎi 蝉chuànɡC. 苍bǎi 蝉chuānɡD. 沧mò 婵chuànɡ【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熟记能力。

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分班)开学考试试题

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分班)开学考试试题

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分班)开学考试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5分)黄河一掬余光中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

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

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

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荒旷的河景。

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

一行八九个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②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

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

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

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

③我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④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

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

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

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⑤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

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

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

最新中学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最新中学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试题说明:1、本试卷总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共8页。

2、试卷分Ⅰ(阅读题)和Ⅱ(表达题)两部分,共四大题18小题。

3、选择题将答案涂在答题纸的答题卡上,主观试题答案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Ⅰ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代的“达人”“达人”作为社会称谓,很早就已经出现。

《左传·昭公七年》记录了鲁国贵族孟僖子推崇“礼”的一段话,其中称孔子为“达人”。

他说:“礼,人之干也。

无礼,无以立。

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

”他追溯了孔子家族的光荣,又引了臧叔纥的话:“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

”臧叔纥认为“达人”的出现和“明德”的理念有一定关系。

他的所谓“圣人”如不当世,其后代必有“达人”的说法,可以说是“达人”称谓比较早的记录。

“达人”虽然不是“圣人”,却和“圣人”有某种颇相亲近的关联。

汉代人说到“达人”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见于贾谊撰写的一篇文采特异的文章。

他在《鵩鸟赋》写道:“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则写作:“小知自私兮,贱彼贵我;通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可见,在当时人看来,“达人”和“通人”的意思是大体相近的,都是说通达之士。

“达”就是“通”,是汉代语言文字学常识。

《仪礼·士昏礼》“下达纳采”,郑玄的解释就是“达,通也”。

东汉晚期,“达人”的出现比较密集。

所谓“月旦评”形式与士人阶层对风誉的普遍追求,可能是这一现象的文化背景。

后来在中国民间被看作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就被称作“达人”。

《艺文类聚》卷六四引晋习凿齿《诸葛武侯宅铭》对他有“达人有作,振此颓风”的高度赞美。

汉末作为社会称谓的“达人”,通常的涵义大约是指有地位、有身份、有影响、有名望的人。

一位于天文占相“无不精微”、作卦预卜“其言皆验”的方士管辂,在一位退职返乡的官员王经来访,就他卜筮的可信程度“有疑难之言”时这样说:“君侯,州里达人,何言之鄙!”由王经的身份,可以知道当时“达人”称谓的涵义。

[推荐学习]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1

[推荐学习]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1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7 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新诗的“变”与“常”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

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

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

“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

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

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

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

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

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

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

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

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

但这是创作状态。

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

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

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

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②一是疑问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成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成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

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

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題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问题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

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③二是对比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成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

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

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遺与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逅的解释比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来说,在阅读这类经典性的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題,提出问题。

④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国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

推荐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推荐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年高一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与运用。

(26分)1、默写(10分)(1)大漠孤烟直,。

(2),自缘身在最高层。

(3)气蒸云梦泽,。

(4)?雪拥蓝关马不前。

(5)雄兔脚扑朔,;双兔傍着走,?(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2、下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2分)A、心宽体胖(pàng)兢兢业业(jīn)殷红(yīn)量体裁衣(liáng)B、爱憎分明(zēng)莘莘学子(xīn)襁褓(qiǎng)差强人意(qiǎng)C、称心如意(chèng)一叶扁舟(biǎn)禀告(bǐng)白炽灯泡(zhì)D、枝折花落(shé)锐不可当(dǎng)荥阳(róng)刚愎自用(f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A.在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变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分析的肢解罗列,以致学生目无全牛....。

B.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C.近日,画家陈丹青请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一职,他请辞的理由是自己无法适应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在这件事情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名艺术家和人文学者独立的人格以及对“体制”的忍无可忍....。

D.一些领导干部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如果不及时改正这一毛病,必将被时代潮流淘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 (2分)A、我市《价格信用等级管理及失信惩戒办法(试行)》将于近日颁发。

B、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通过民意测评、网络投票、专家论证等环节,我市被评为“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称号。

2018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60分)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失去了皑皑(ái)白雪,收获了美丽春天;失去了明媚(XXX)的阳光,收获了娇洁(jiǎo)的月色;失去了童年的天真,收获了青春的朝气。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就是这样,在失去的同时,收获也随即而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她牵着我的手慢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望着田野、山坡,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翻土播种。

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新的课程。

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等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

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①繁衍(yǎn)②栖(qī)息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应改为“娇洁” ②应改为“迁徙”3.很多汉字都具有强大的组词能力。

有时候,我们把平常毫无关联的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也能激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意趣和XXX。

请你从下列汽车品牌中任选一个,望文生义,说说命名者所想表达的意愿。

(4分)A。

捷豹:捷速、高贵B。

睿翼:睿智、高翼C。

XXX:豪华、舒适D。

雅阁:高雅、庄重4.“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

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

(3分)①【例】昨晚的比赛,XXX太给力了!意思是XXX表现很出色,很棒。

②【例】政府抑制菜价上涨的举措很给力。

意思是政府的举措很有效,很有力。

③【例】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要给力啊!意思是队员们要全力以赴,拼尽全力。

5.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

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法字体的发展顺序为篆、隶、草、楷、行。

其中,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呈扁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下列四幅春联中符合隶书特点的一项是()(3分)
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语段中加点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
岁月如歌,走过的路就像那旋律一样,zhǎn()转反复;当岁月悄()然走远,蓦()然回首,岁月的时光便如流星般转瞬 jí()逝,斑驳了记忆……
A. 碾 qiāo mò即
B. 碾 qiǎo mù既
C. 辗 qiāo mù既
D. 辗 qiǎo mò即
3.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热播电影《芳华》中,黄轩所扮演的刘峰从先进标兵到战斗英雄,再到对社会巨变无所适从的老兵,人生一波三折,令人唏嘘。

B. 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墨守成规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D.2017年,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节能减排多措并举,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守住了碧水蓝天。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

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B.《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C.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D.加冠,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不知为什么,今天来看足球赛的人数比上一次几乎少了一倍。

B.能否杜绝旅游区乱刻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素养。

C.通过为期一年的“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的治理,使全县语言文字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D.《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

6.名著阅读(5分)
①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

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3分)
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哪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

……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

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a 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
②某电视剧组正在筹拍新版《水浒》,请你帮助林冲的扮演者把握好角色。

演好林冲这个角色应该注意他性格上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默写(5分)
(1)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借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含蓄委婉,请写出你积累的古诗词中的用典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11—13题(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