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诗词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豪放词二首 PPT课件(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放词二首 PPT课件(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https://img.taocdn.com/s3/m/bffe2200376baf1ffc4fad6e.png)
•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
•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俞文豹《吹剑录》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 身如不系之舟 。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
朗读
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
壮美
大江 故垒 乱石 惊涛
横槊赋诗的曹操 骑马射虎的孙权 隆中对策的孔明 足智多谋的周瑜
…………
为什么诗人独写周瑜呢?
项目 年龄 生活 外貌 职位 际遇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诗词鉴赏豪放派和婉约派公开课PPT讲稿
![诗词鉴赏豪放派和婉约派公开课PPT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f180abe4b73f242336c5ffe.png)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水龙吟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 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代表人物:“闺语”:李清照 “别恨”:晏殊 “情长”:柳永 “愁宗”:李煜
典型意象:名胜古迹、金戈铁马、英雄豪杰、 历 典型意象:风花雪月、才子佳人、梧桐芭蕉、杨柳
史人物、高山大江等
细雨。
题材多样:国家大计、民族兴衰、人民疾苦、个 题材单一:男女相思、离愁别绪、伤春悲秋、感
人抱负等。
时伤怀。
艺术特色:直截了当,直抒胸臆,写景则大笔勾 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
•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
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 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 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 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 拾旧山河,朝天阙。
• 辛弃疾《破阵子》
•
醉里挑灯看剑, 梦
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诗词鉴赏豪放派和婉约派公开课课 件
清平乐 辛弃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8.说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运用了那种表达技巧?
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这一句运用了夸张(也可答 比喻)手法,充分表达对心爱之人的一往情深,烘托相思难熬 的氛围,增强了爱情词的艺术感染力。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
豪放词 ppt
![豪放词 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54658daa00b52acfc7cae3.png)
-
9
赏析诗歌:“塞下”点明了地点,“秋
来”点明了时间,“异”统 塞下秋来风景异 领全词景物特点。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衡阳雁去无留意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 情,反衬出边地的荒凉。
-
10
四面边声 连角起,
你听到 了怎样 的情境?
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
西风呼啸,战马嘶鸣,兵士吟 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 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 显萧杀,空间更显辽阔。表明 战事吃紧。
理解: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他,抒 发了作者抒边抗敌的愿望。
-
3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挽:拉 会: 定将
雕弓:饰以彩 绘的弓
天狼:文下 注释8
译文:我当拉弓如满月,瞄准西北方,箭射 天狼。
理解:是说为了抵抗西北的敌人,要把弓拉的如圆月一样去 参加战斗,表达了作者杀敌为国、定边安民的坦荡胸怀和豪 情壮志。
46
3.顶峰
▪ 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 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 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 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 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 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 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 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
a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家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家描写塞下秋景描写塞下秋景用一个用一个?异??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23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暗示敌强我弱戒备森严
豪放词复习演示文稿18页PPT
![豪放词复习演示文稿1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fd240048d7c1c709a14505.png)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8
豪放词复习演示文稿
•
46、寓形宇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优秀《词五首》豪放词PPT课件
![优秀《词五首》豪放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47132069dc5022abea0048.png)
响。本想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
统一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美
名声。可惜现在满头白发已经
丛生!-
23
赏析交流
1.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 生”的慨叹?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 “赋壮词”,你能说说哪里体现 了“壮”吗?
-
11
写作背景
苏轼在熙宁四 年(1071)因对王安 石变法持不同政见 而自请外任。任密 州太守。这首词是 熙宁七年(1074)冬 与同僚出城打猎时 所作。
-
12
江城子 诵读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 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 狼。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 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 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 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 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
15
情之再体验——品读词文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 表现在哪些方面? 2、《江城子》中“亲射虎”“遣冯 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 意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 管悠悠霜满地。人不 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5
情之初体验——译读词文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 南迥然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 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 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 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暮霭 沉沉,座落在群山中的小城城 门早已关闭。
诗词鉴赏豪放派和婉约派公开课PPT讲稿课件
![诗词鉴赏豪放派和婉约派公开课PPT讲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00093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5.png)
•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这
首 《画堂春》很能代表他的风格。此词是一首伤春之作。全词所写 的, 是由于春归之景色所引起的一片单纯锐感的柔情。描写精美的 春归 之景,以惜春之怀,发幽婉深恨之情,令人思之不尽。
• 词的上片写春归之景。从落红铺径、水满池塘、小雨霏霏,到杏
婉约是委婉含蓄的意思。
• 一般说来,豪放词题材广阔,多抒豪情壮志,风
格 豪迈奔放,感情激荡,具有阳刚美;婉约词内 容较 窄,多写离情愁思,风格纤婉隐微,含蓄蕴 藉,偏 于阴柔美。
司空图《· 论宋 词有豪放、婉约 两派之分。对, 唐豪放和婉约
2023/9/17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1
5
• 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
人抱负等。
时伤怀。
艺术特色:直截了当,直抒胸臆,写景则大笔勾 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
艺术特色:写景则铺叙细腻,曲尽其形,且辞藻 华美;抒情则委婉含蓄、细腻。白描手法能够达 到“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 托物言志、借 物抒情。
理性分析豪放 派:婉约代表 人物苏轼、辛 弃疾陆游。
注意:
豪放词人也写婉约的东西,婉约词人也会写豪放 的作品。
诗词鉴赏豪放派和婉约派公开课课 件
诗词鉴赏豪放 派和婉约公开 课件
1
清平乐 辛弃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 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8.说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运用了那种表达技巧?
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这一句运用了夸张(也可答 比喻)手法,充分表达对心爱之人的一往情深,烘托相思难熬 的氛围,增强了爱情词的艺术感染力。
豪放之歌 PPT课件
![豪放之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21e157caaedd3383c4d3d8.png)
下阕: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 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夜里幽幽的梦中我忽然回到了家乡。梦见 你正在小轩窗的前面,精心的梳妆,我们相顾无 言,只有泪落千行。想来你年年思念丈夫我而极 度悲伤之处,就是你的坟地所在的明月的夜晚, 种着小松的山冈。
赏析点拨
——引自王水照、崔铭 著《苏轼传》
学习与鉴赏
• 一、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那些方面?
• 1、 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 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 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2、 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 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 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 象 ,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3、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 壮志豪情,词的最后一层 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 ,虽略 显苍凉,但纵观全词,这种苍凉是对豪情壮志的补充 。
•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风流:孙权的才略及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
雨打风吹:历史风云。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火,辛 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荡然无存。言 外有江山寂寞,时事消沉之意。
《豪放派宋词》PPT课件
![《豪放派宋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85087aa8956bec0975e3b1.png)
赋: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他的 《赤壁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同 为文赋的代表作。
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化的。如《江城 子》的热情浓烈、意气奋昂,《念奴娇》 的开阔动荡、雄壮勃发,其风格可以用 “豪放”和“高旷”来形容,而苏轼写恋 情、写伤感的词,则又委婉而细密,如悼 亡之作《江城子》。
总之,苏词的多样风格,很难 加以简单的概括。当然,在这方 面苏轼与前人最重要的差异,也 是他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开创 了一种与诗相通的、雄壮豪放、 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
• “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 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 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 遥呢?
• “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 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 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
• “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 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 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
由此词倡始,词人和陈亮一连唱和了五首。 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称得上是一桩盛事。
思考与练习 1. 分析词中有“趣”的笔墨。
如“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句,颇可见出作者的幽默与安适。
2. 你能举出苏轼作于此时的其他作品吗?这 些作品中是否也有富于理趣的笔墨?
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赋有《前赤壁赋》、《后赤 壁赋》等。 富于理趣的句子也颇多,如《定风波》中“竹杖芒鞋 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
(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仁宗景祐 三年至神宗熙宁二年),亦即王安石全 面变法以前时期。
(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神 宗熙宁二年至元丰八年亦即熙丰变法 时期)。
(3)重回朝廷及连放外任时期(神 宗元丰八年至哲宗元祐八年)。
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化的。如《江城 子》的热情浓烈、意气奋昂,《念奴娇》 的开阔动荡、雄壮勃发,其风格可以用 “豪放”和“高旷”来形容,而苏轼写恋 情、写伤感的词,则又委婉而细密,如悼 亡之作《江城子》。
总之,苏词的多样风格,很难 加以简单的概括。当然,在这方 面苏轼与前人最重要的差异,也 是他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开创 了一种与诗相通的、雄壮豪放、 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
• “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 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 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 遥呢?
• “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 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 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
• “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 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 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
由此词倡始,词人和陈亮一连唱和了五首。 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称得上是一桩盛事。
思考与练习 1. 分析词中有“趣”的笔墨。
如“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句,颇可见出作者的幽默与安适。
2. 你能举出苏轼作于此时的其他作品吗?这 些作品中是否也有富于理趣的笔墨?
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赋有《前赤壁赋》、《后赤 壁赋》等。 富于理趣的句子也颇多,如《定风波》中“竹杖芒鞋 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
(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仁宗景祐 三年至神宗熙宁二年),亦即王安石全 面变法以前时期。
(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神 宗熙宁二年至元丰八年亦即熙丰变法 时期)。
(3)重回朝廷及连放外任时期(神 宗元丰八年至哲宗元祐八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 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可以说从这首词开始,词真正走出了闺房,由“伶工之词”转变 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对此的评价是:“眼界始大,感慨遂 深”。在古代,士大夫的重要标准就是要有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和理想,所以,当李煜把他对国家的感情表现在词中,他的词也 就成了“士大夫之词”。这个转变,真正把词的地位提高了,实 际上渐渐为后来的苏辛豪放派打下了基础。
9
• 岳飞《满江红》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
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 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切!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 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 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阙!
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 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
上片叙写于 东坡豪饮后醉 归临皋之景。 下片即是词人 “倚杖听江声” 时的哲思。
此词以夜饮 醉归这件生活 小事为由,即 兴抒怀,展现 了作者谪居黄 州时期旷达而 又伤感的心境。 体现了作者当 时渴望得到精 神自由和灵魂 解脱的心境。
7
• 定风波
• 【序词】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 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豪放派诗词鉴赏
1
豪放派诗词特点
• 特点: 1、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崇尚直率,而 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 2、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 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 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 “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2
• 破阵子
李煜
•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 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3
念 奴 娇 ·赤 壁 怀 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
酹江月。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 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析:这首诗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 小事,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 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 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 。
注: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后被削职。文帝派冯唐“持节” 去赦免魏
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狂热,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随
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千骑席卷平展的山 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 的孙郎。
为描写人物作烘托。下
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
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
无成的感慨。词中虽然
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
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
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
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
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
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
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
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
羡。
4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qíng) 苍,锦帽貂裘 , 千骑 卷 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 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 抗敌,人却老死在沧州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 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 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 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 么时候皇帝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 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5
赏析:
• 上阕主要写描写出猎的盛况。 • 下阕由实入虚,就个人情绪,抒发感怀。苏轼由出猎联想
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 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 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整个下阕借出猎表达 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 豪情。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8
辛弃疾的词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 生!
这是辛弃疾寄给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 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 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 愤心情。
• 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 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 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拓宽 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6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 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 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可以说从这首词开始,词真正走出了闺房,由“伶工之词”转变 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对此的评价是:“眼界始大,感慨遂 深”。在古代,士大夫的重要标准就是要有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和理想,所以,当李煜把他对国家的感情表现在词中,他的词也 就成了“士大夫之词”。这个转变,真正把词的地位提高了,实 际上渐渐为后来的苏辛豪放派打下了基础。
9
• 岳飞《满江红》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
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 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切!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 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 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阙!
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 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
上片叙写于 东坡豪饮后醉 归临皋之景。 下片即是词人 “倚杖听江声” 时的哲思。
此词以夜饮 醉归这件生活 小事为由,即 兴抒怀,展现 了作者谪居黄 州时期旷达而 又伤感的心境。 体现了作者当 时渴望得到精 神自由和灵魂 解脱的心境。
7
• 定风波
• 【序词】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 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豪放派诗词鉴赏
1
豪放派诗词特点
• 特点: 1、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崇尚直率,而 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 2、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 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 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 “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2
• 破阵子
李煜
•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 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3
念 奴 娇 ·赤 壁 怀 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
酹江月。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 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析:这首诗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 小事,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 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 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 。
注: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后被削职。文帝派冯唐“持节” 去赦免魏
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狂热,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随
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千骑席卷平展的山 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 的孙郎。
为描写人物作烘托。下
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
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
无成的感慨。词中虽然
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
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
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
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
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
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
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
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
羡。
4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qíng) 苍,锦帽貂裘 , 千骑 卷 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 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 抗敌,人却老死在沧州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 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 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 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 么时候皇帝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 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5
赏析:
• 上阕主要写描写出猎的盛况。 • 下阕由实入虚,就个人情绪,抒发感怀。苏轼由出猎联想
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 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 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整个下阕借出猎表达 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 豪情。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8
辛弃疾的词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 生!
这是辛弃疾寄给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 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 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 愤心情。
• 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 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 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拓宽 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6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 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 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