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加快推进依法治国,笔者认为,必须高度重视全社会的法治教育,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法治教育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
教育具有教化培育功能。法治教育,就是通过对法律规定、法律精神的教化与传播,使人们认知法律,并且在人的内心形成一种相对理性和稳定的自我意识,从而达到尊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如果没有正确、充分的法治认识,就不可能有执法、守法的自觉。而这种正确认识的形成,就离不开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法律知识的教育。如我国开展的“五年普法”,就是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的法律教育活动。二是法治精神的培育。法治精神的生长,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法治教育是培养公民法治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这既是对宪法精神的弘扬,也是对全社会法治精神的培育。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目标,离不开法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二、我国法治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教育工作不断加强,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法治建设的进程。
(一)法治教育持续开展,成效明显。
我国十分重视法治教育工作。1986年,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现在已进入了“六五”普法时期。通过普法教育,使广大公民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法律知识不断丰富,全社会知法、守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风气不断提升。同时,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及企业社区都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对全社会法治氛围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了适应法治建设的需要,我国绝大多数大专院校开设了法律专业,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法治教育深度不够,问题颇多。
应该看到,我们的法治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依法治国的要求还很不适应。
1.对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法治传统缺乏。在人治思想的浸润下,人们对
法治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接受法治教育、掌握法律武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在有些地方和单位,学法成为一种负担。有的把法律学习当作任务完成。
2.法治教育形式单一,深度不够。这些年开展的“五年普法”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基本上是单向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没有形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良性互动。
同时,在内容上也缺乏深度。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现象比较突出。
3.法治精神培育力度不够。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法治精神的养成是要靠长期不懈地培育的。然而,这些年我国的法治教育偏重于具体的法律,缺乏对法治精神、法律意识的培养。法治仅仅成为一种工具,而没有成为人们的自觉与习惯。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全社会法治教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为此,必须创新思路,改进措施,全面加强法治教育。
(一)加强法治教育,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作为依法治国重要基础的法治教育,必须适应新的要求,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与时俱进。要改变法治教育临时性、阶段性的观点,
树立长期性、持久性的法治教育理念;要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的观点,树立互学、互动的法治教育理念;要改变法治教育就是普及法律常识,讲解法律条文的观点,树立法治教育重点要培育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的理念。
(二)加强法治教育,必须明确方向,把握核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从根本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方向。开展法治教育,首先要开展法治建设方向的教育,使广大人民懂得,我们的法治建设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方向。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更不能全面移植、照搬照抄。
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法治教育,必须把握宪法这个教育核心,在全社会开展宪法教育,让全体公民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权利和义务,维护宪法尊严,遵守法律规定。
(三)加强法治教育,必须改进措施,创新方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对新时期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1.牢牢把握法治教育的重点。坚持把法治信仰的培育作为重点,在法治教育的各环节、各阶段,更加注重法治信仰的
培树,使法治内化于心,守法出于本能。
2.认真制定法治教育规划。开展“五年普法”活动评估工作,认真分析普法活动中的成效与不足,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等现象,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国法治建设实际,制定法治教育规划,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3.积极探索法治教育新举措。要结合当前形势,针对不同受众,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法治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探索新的有效的法治教育方法,使法治教育效果最大化。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