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治
养殖与饲料2022年第07期猪场,初生仔猪肝源性腹泻的发病率会升高,而很容易被养殖户误认为黄白痢,从而延误病情,带来损失。
笔者经验:受霉菌毒素影响的母猪,初生仔猪扁桃体黄染,而药物引起的会呈黑色,这2种情况的仔猪存活率都不高。
霉菌毒素引起的仔猪发病,称初生仔猪肝源性腹泻。
笔者在临床解剖时,初生仔猪肝肿大,暗黑色。
该类情况仔猪顽固性腹泻,慢慢消瘦。
试用球虫药有一定效果,后期继发仔猪副伤寒或其他疾病,常会变成僵猪。
药源性引起的仔猪扁桃体呈黑色,一般存活不会超过2d 。
笔者认为,只有充分重视肝肾排毒,维持机体气血平和,平时加强对本场母猪的巡视,每天细心观察和留意母猪眼睛、粪、尿的变化。
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同时,及时而正确地咨询执业兽医师,才是解决和处理母猪场保健和治疗的正确方法。
参考文献[1]钟秀会,陈玉库,赵炳芳,等.新编中兽医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汪德刚.中兽医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3]张治华,赖伙发,刘德敬,等.中兽医气血理论对母猪产后疾病的治疗和保健[J].中兽医学杂志,2020(6):48.【责任编辑:胡敏】牛结节性皮肤病也叫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结节疹,俗称牛的“天花”,属于牛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疫病。
目前,牛结节性皮肤病在我国被发现的时间并不久,许多牛养殖户对该病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很容易造成该病的暴发与传播,因此该病现已发展成为威胁我国牛养殖业的一大疫病。
虽然该病不会传染给人类,并非人畜共患病,但该病会造成牛全身皮肤出现大量结节病变,病死率高达10%,且该病还会导致牛只消瘦、母牛流产、产奶量下降、公牛短暂或永久性不育等,严重影响牛肉、牛皮、牛奶等相关制品的产量、质量、加工与销售,对牛养殖业的危害极大。
因此,必须深入学习了解此病,做好科学的防控工作,避免该病在我国进一步暴发与传播。
1流行情况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全球性动物疫病,最早收稿日期:2022-02-21余波,男,1978年生,水产工程师。
牛结节疹病的诊断和防治
参考文献: [1] 芦晓立,颜新敏,张强.牛疙瘩皮肤病概述[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11):
首先,对已经发病的地区,应对健康牛实施免疫接种,有 效抑制疙瘩皮肤病病毒的进一步扩散,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我 国目前常用疫苗是通过鸡胚研制而成的弱毒疫苗,具有非常好 的免疫效果, 有些国家和地区为牛接种绵羊痘病毒也能达到预 防效果。其次,一般母牛的母源抗体可经由初乳传至新生犊 牛,能保证犊牛在获取初乳后的6个月内不发生感染。最后, 患有该病的牛康复后, 其体内可产生滴度较高的中和抗体并保 持数年,可有效降低再次感染的概率,至少6个月以上。 4.1.2 加强饲养管理
关键词: 牛结节疹病; 诊断; 防治
牛结节疹病首次于1929年在赞比亚和马达加斯加发现, 我国首次于1989年发现该病。该病的致病原是疙瘩皮肤病病 毒, 是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成员, 该病毒与牛痘苗病毒的 形态相似,有约151kb全长的基因组,基因编码效率高。该病 毒可耐受6.6~8.6之间的pH条件,4益条件下可在甘油盐水或 细胞培养液中存活5月左右,-80益条件下可保存10年,在干 燥痂皮中也能存在至少1个月遥但十二烷基硅酸钠溶液可快速 使该病毒失去活性,甲醛等消毒剂也可使其失去活性,此外, 氯仿和乙醚也能将其灭活。
段, 现阶段, 对链球菌疫苗研制种类较少, 但猪链球菌的血清 型种类较多,不同疫苗种类对不同血清型没有交叉保护作用, 所以,疫苗选择需要结合当地生猪养殖需求。目前对猪链球菌 疾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是通过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如恩诺 沙星注射液等。 4 结束语
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
对病死病例进行解剖,发现呼吸道、消化道、生殖 道黏膜表面会存在明显的病变,特别在口腔、鼻腔、咽 喉、气管和支气管表面会存在明显的病变。患病牛的皮 肤初期呈现水肿状,随后会出现浆细胞,淋巴细胞血管 出现栓塞。检查患病牛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能发现其 中存在很多圆形的胞内包含体[3]。结合上述多方面的临 床特征,能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怀疑是牛结节性皮肤 病要想确诊,还可采集典型的病变组织,进行严格的病 原分离鉴定明确病原种类,然后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防 范。
下的潜伏期相对较长,最长达35 d以上,并且某些临床 康复的患病牛仍能向外排出活性病毒,排毒时间能超3 周以上,并且排出的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感染疾病 的初期患病牛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体温忽 高忽低,高热症状有时会持续1周左右,大多数患病牛 的体温能达到40 ℃以上,紧接着患病牛的精神状态逐渐 变差,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逐渐下降,呼吸困难不能 正常行走,行走时左右摇摆。随后患病牛的鼻腔和眼角 分泌物显著增多,会从上述器官中流出浑浊粘稠的分泌 物,泌乳量逐渐下降,采食量逐渐降低。感染中期在患 病牛的头部颈部、肩部、会阴、胸部大腿等皮肤表面会 出现很多界限较为明显,有的呈现圆形,有的呈现椭圆 形凸起的硬性结节,用手触摸能感觉到质地坚硬,直径 大小通常在2~3 cm。随后这种结节会向着整个身体逐 渐扩散并形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肿块,有时会造成患 病部位的皮肤严重坏死吸引大量的苍蝇蚊虫叮咬皮肤, 进一步加重病情实现病原的快速传播蔓延。感染后期患 病牛体表很少会出现完美的皮层,并在牛的肩前、耳 下、腹股沟外侧、腹股沟前部和后肢机体表面的淋巴结 会出现显著肿大的现象,四肢、阴部、乳房和胸下会出 现炎性水肿,水肿能达到正常的3~4倍,多表现为黏膜 形成溃疡病灶。
更好的体育干重疾病的发生流行。当疫区的最后一头患 病牛扑杀无害化处理完毕,间隔21 d没有继续出现新的 患病牛才能解除封锁。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中医防控措施
专题论述202311264节性皮肤病(LSDV)核测试剂盒(荧光-PCR 法)等,推荐使用牛结节性皮肤病(LSDV)核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可快速获取检测结果,提高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检测效率及诊断质量。
2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中医防控措施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的牛类皮肤疾病,严重影响了牛的健康和生产力。
中医认为,该病多由湿热邪气侵袭引起,导致牛体内湿热郁结,阻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
为提高牛的免疫力,降低发生该病的风险。
因此,使用中医进行防控需注重发挥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以助湿热的排出,促进皮肤修复。
例如:可使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材,如金银花、连翘等,清除体内的病邪,改善病牛发热、红肿、疼痛等症状;或者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加速病变组织修复;使用黄芪等药材增强牛体质和抵抗力。
在具体的防控中,可以采用以下中药方剂。
2.1 中药方剂一取黄芩、黄连、连翘各30 g,甘草、蒲公英各20 g,甘草10 g。
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煎煮,过滤出药渣,然后将药液冷却到适宜温度后,用药布浸湿,并敷于患处,每天1次,连用5~7 d。
这一方剂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有助于净化患部和促进伤口愈合。
2.2 中药方剂二取大青叶100 g,黄芪、栀子各60 g,黄连、黄芩、黄柏各40 g。
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研磨成粉,直接将其掺入到病牛的饲料中供病牛自由采食,或者是加入适量开水调至均匀,待温后直接灌服给病牛,每天1次,连用3~5 d,能够有效缓解牛患病症状,促使牛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
2.3 中药方剂三取玄参30 g,黄芩、桔梗各20 g,黄连、丹参、苦参各15 g,竹茹10 g,将上述药物混合加水煎煮,清晨空腹服用,每天1次,连续使用10 d 即可有效地缓解病牛的症状。
3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3.1 增强疫病防治意识牛结节性皮肤病2019年8月份在我国新疆伊犁州发现的,在2020年后才开始在国内多个地区流行,因此大部分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也没有树立正确的疫病防治意识,一旦流行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在该病的防控环节中,还需增强广大兽医人员以及基层养殖户的防治意识,使其可以真正地结合该病发生规律做好防控工作。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综合防控曹昳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综合防控曹昳发布时间:2021-12-04T02:02:40.84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6期作者:曹昳[导读]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泾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安徽泾县 242500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全身性的热性传染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表面广泛性结节、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等特征。
本病不感染人,只感染牛,主要通过媒介传播,也可以直接接触进行传播。
感染LSDV可导致牛不育、流产、皮张无法利用等危害,给养牛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本文总结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做好预防为主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防控措施1.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流行病学牛结节性皮肤病可感染各种品种和年龄的牛类,多侵害黄牛、奶牛、水牛等。
《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28天。
本病发病率在2%-45%左右,死亡率一般低于20%,耐过牛群可以获得终身免疫能力。
病牛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本病传播方式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主要通过蚊、蝇、蠓、虻、蜱等昆虫媒介传播[1]。
本病的传播有一定的季节性,病毒对寒冷和炎热敏感,一般在温暖多雨、吸血虫媒活跃的季节流行。
1926年牛结节性皮肤病在赞比亚首次被发现,随后流行于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南非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1988年传播到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埃及,逐渐遍布非洲的多数国家;1989年从非洲大陆传入中东的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2013年传入土耳其并在其国内扩散而成为地方流行性疾病;2014-2015年伊朗、希腊、俄罗斯等国家陆续发生疫情[2];2019年8月,我国新疆伊犁州首次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之后陆续在我国福建、江西、安徽、浙江、云南等省份发生LSD疫情。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在牛群之中拥有着极大危害的皮肤性病毒,而且感染性很强,受感染的牛会在一定时间之内体温升高,同时还伴有着流鼻涕、流眼泪的现象发生,对于我国的一些肉牛和奶牛来说,拥有着相当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奶牛,会一定限度的影响着奶牛的蜜奶量。
结合我国肉牛和奶牛在养殖过程中所患上的牛结节性皮肤病实际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能够给予相关养殖者最科学、最合理的预防以及治疗的措施提供技术性指导。
关键词: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病学;临床诊断;防治措施引言牛结节性皮肤病又被称之为牛疙瘩皮肤病、牛结节疹或者牛结节性皮炎,该种疾病2019年在我国的新疆被首次发现,自那时起这种疾病就广泛的在我国各省出现,我国基于能够更好的进行防控,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
该疾病主要危害会导致公牛不育或者母牛不孕,又或者会导致已经怀孕的母牛流产,降低母牛的喂奶量以及肉牛的生产性能,会导致牛皮肤存在损害,又会因为继续感染该类病毒而逐渐死亡,给养牛行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威胁。
一、发病的病因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具备着一定的抗冻性,同时它也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并且在恶劣的环境之中生存,在30分钟之内,60℃之下才能够将其灭活,同时经过科学的研究表明,该种病毒对2%的乙醚、1%的福尔马林有一定程度的敏感。
二、临床诊断要点1.临床症状在通常情况之下,这种病毒的潜伏期大约是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之间,如果一旦感染上这种病毒,那么此时感染的牛体温升高到40℃左右,同时,牛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直径达到30~45毫米的结节,尤其是在牛的颈部、肩部、乳房以及阴囊和外阴等部分尤为明显,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过后,病毒就会逐渐的溃破,形成结痂,浅表淋巴结显著重大,比其他部分更为明显。
那么此时患病的牛,精神萎靡不振,出现各种流鼻涕、流眼泪的现象,逐渐的引起各种炎症的发生。
牛因为受到此类病毒的感染,体质下降,不愿活动,奶牛的产奶量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受孕的母牛可能还会导致流产的现象发生,公牛也会出现不育的现象,如果发生的比较严重,没有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处理,那么一段时间过后,牛会因为感染此类病毒而死亡。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
602023.10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冯智慧(建昌县农业农村局,辽宁 建昌 125300)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主要感染牛和水牛的急性或亚急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会导致病牛全身出现结节,虽然致死率不高,但会永久性损伤病牛健康,并且有严重的后遗症。
1 病原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这是一种双链DNA病毒,有囊膜,可以在细胞浆中复制。
病毒多寄生在牛皮肤和损伤部位,少数寄生在鼻液、精液和肌肉里。
该病毒热敏性较强,在55℃的条件下可存活2小时,65℃的条件下30分钟即可死亡,病毒耐低温,在4℃组织液中可存活半年,-80℃条件下可存活10年,在病牛痂皮中可存活40天,病毒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不能存活,使用1%福尔马林溶液、3%次氯酸、20%乙醚和氯仿等消毒剂消灭该病毒效果良好。
2 流行特点我国在2019年首次确诊该病,为二类动物疫病,本病可有一个月的潜伏期,只在牛之间传染,不传染人。
病牛和隐性带毒牛为主要的传染源,患病牛痊愈后仍然携带病毒,可经蚊蝇和蜱虫等媒介传播,病牛的体液、皮屑等可以污染饮水和饲料,健康牛经消化道感染,病毒还可通过病牛的精液或胎盘垂直传播。
本病感染各品种、年龄的牛无差异,但奶牛和常年劳作的耕牛更易感染。
病毒还可感染羊和长颈鹿,但有55%的可能不会出现临床症状。
牛结节性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高温多雨的6~9月更易感染该病。
3 临床症状病牛体温39.5~41℃,眼结膜有炎症表现,发热两天后皮肤上会有1~3厘米的结节,主要集中在头颈部、肩部和下腹部,继而结节破溃并结痂,流涎和鼻液,口腔内黏膜有水泡,随后破溃和糜烂,四肢、腹部和会阴等水肿,病牛消瘦、喜卧,继发乳房炎、睾丸炎、肺炎,结节部位坏死创伤,母牛流产、不育、产奶量下降,公牛病后30~50天不育,严重者可终生不育。
4 病理变化剖检病死牛可以发现皮肤有水肿、增生和皮样细胞浸润的症状,皮肤结节入侵皮下组织引起水肿和充血,导致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多个部位黏膜有明显的结节性病变,气管中还有大量黏液,心脏、肺脏、脾脏和肝脏有出血肿大的现象,胆囊肿大,心肌外有淤血斑,肺、肾有出血点,病牛部分淋巴有炎症表现。
牛结节性皮肤病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Bovine Nodular Dermatosis
LIN Furong (Anim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enter,Wuping County,Wuping Fujian 364300,China)
4 早期监测
为了防止牛结节性皮肤病大范围扩散,需要加强对 此病的监测工作。可以对疑似患病牛进行样本采集,通 过多种实验室检测对病牛所患疾病进行确诊,包括血清 学监测和病原学检测,对牛分泌物进行化学检验分析。
5 做好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由于牛结节性皮肤病主要是由外来进口牛引入,所 以需要加大对于外来进口牛的病菌排查力度,对于出现 牛结节性皮肤病症状的牛加大排查力度,立即进行管控
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养殖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 益。
1 现状与诊断
1.1 现状 牛结节性皮肤病最早在非洲发现,已在非洲地区传
播50余年。由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属于新型病毒,非 洲地区居民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不足,该病并未引起相 关人员的重视,导致相关部门没有对该疾病尽早进行 控制和分析,使该病在非洲大范围扩散和蔓延,给非 洲地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非洲养殖业的 发展[1]。随后,此病相继在非洲南部、尼日利亚和中 东等地区大规模爆发,疾病扩散范围更广,死亡率逐 渐升高[2]。21世纪后,已有近30万头牛感染上牛结节 性皮肤病,因牛结节性皮肤病死亡的牛数量目前不足 1 000头[3]。为控制该疾病继续扩散,抑制牛结节性皮 肤病流行势头,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研发出羊痘弱毒苗为
2022.10·
9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及治疗
2023年第09期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引起,是近几年出现的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皮肤水肿、溃疡或僵硬结节,公牛染病之后可能会出现短暂性不育或永久性不育,奶牛染病之后会造成产奶量下降,牛皮的应用价值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1病原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是D N A 病毒,形状为砖块状或者椭圆形,是比较小的痘病毒。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与山痘病病毒毒株之间的同源性高达80%,与绵羊痘病毒同源性高达97%。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比较强,在pH 值为6.6~8.6的环境下能够长期的存活。
在室温甘油盐水或者细胞培养液中能够存活4~6个月。
在干燥痂皮中也能够存活一个月以上。
调查研究显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在55℃的环境下经过2h 能够灭活,或在65℃的环境下30m i n 能够灭活,1%的福尔马林溶液或20%的乙醚能将其灭活,2%的苯酚经过15m i n 能灭活。
该病毒对紫外线比较敏感,日光照射之后很快能失去活性,但在黑暗的环境下活性能保持几个月。
2流行病学牛是该病毒的天然的宿主,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牛都能染病,奶牛的易感性最高,杂交牛品种的发病概率和死亡率最高,此外,绵羊和山羊都能感染,该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传染给人类。
患病牛主要的传染源。
病牛的皮肤结节、结痂、唾液、血液、眼鼻分泌物都会含有病毒。
通常,病毒的潜伏周期为4~35d ,即使病牛痊愈后,3周内体内还会还有病毒,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广泛,能够通过非媒介传播,如果接触到病牛的结痂,或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饮水和饲料也能染病。
此外,针头被污染之后会造成病毒的传播,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也能传播,胎盘会垂直传播。
病牛经过蚊蝇叮咬之后能传播病毒,尤其在吸血虫媒活跃的温暖潮湿季节容易发病,具有零星暴发的特点。
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主要出现在夏秋或晚秋季节,这一时期的昆虫比较多,在下雨后更严重。
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该病不传染人,不是人兽共患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
2019年8月,我国新疆伊犁州首次报告发生LSD疫情;2020年6月以来,福建、江西、广东、安徽、浙江、广西、云南等省份也分别报告发生LSD疫情。
为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工作,保障养牛业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
该规范主要内容如下:一、疫病诊断(一)临床症状牛的口鼻部及内脏表面是病毒侵染的重要部位,发病牛体温升高到40.5℃以上,肩胛下淋巴结或股前淋巴结肿大,全身被结节覆盖,泌乳牛产奶量急剧下降,精神消沉,不愿活动,流眼泪、流鼻涕,伴随病程深入,鼻腔分泌物会变成脓性、黏性。
发热48小时后皮肤出现10-50mm的结节,以头、颈、肩、乳房、外阴、阴囊等部位居多,结节有可能破溃,反复结痂。
公牛暂时或永久性不育,怀孕母牛流产、发情延迟可达数月。
根据皮肤病变判断感染天数,发热2天后皮肤出现疙瘩;感染7天后疙瘩明显;11后颈皮形成结痂的形式;14天结痂部分凹陷;19天痂壳硬化; 21-26天痂壳脱落;27痂壳脱落后瘢痕恢复。
(二)病理变化发病牛呼吸道出现痘状瘢痕,心脏出现痘状病变,胆囊、消化道等出现痘状病变和出血。
(三)实验室检测抗体检测:采集全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检测,可采用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
病原检测:采集皮肤结痂、口鼻拭子、抗凝血等用于病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可采用qPCR、PCR等方法。
病毒分离鉴定科采用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
二、疫情处置(一)临床可疑和疑似疫情处置对发病场(户)的动物实施严格的隔离、监视,禁止牛只及其产品、饲料及有关物品移动;做好蚊、蝇、蠓、虻、蜱等虫媒的消杀工作;对隔离场所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必要时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治疗分析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治疗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肉制食品需求逐渐增多,促使牛养殖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在牛群养殖过程中,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生几率逐渐升高,该病一旦发生,则会对牛群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面对这种情况,养殖户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该病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尽量缩小该病影响规模,切实保障牛群健康成长。
基于此,本文着重探析牛结节性皮肤病预防及治疗措施,以供相关养殖户参考借鉴。
关键词:牛结节性皮肤病;预防;治疗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毒所致的感染性病症,该病是以皮肤结节、发热等症状为主,具有较高发病率与死亡率,若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则会对牛群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更有甚者会导致牛养殖户经济效益不断降低。
对此,牛养殖户要深入了解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病因素及具体危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尽量消除该病对牛群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促使牛群健康成长与发育,以此来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牛制品。
一、牛结节性皮肤病具体危害及流行病学牛结节性皮肤病指的是因牛结节性皮肤病毒所指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及传播速度快等特征,其临床表现是以发热、牛皮肤表层结节等症状为主,一些病牛体温会高至40℃以上,并会持续一周左右时间。
牛结节性皮肤病初期会出现结膜炎、鼻炎现象,而后逐渐发展成眼鼻部脓性、黏稠分泌物,最终形成角膜炎。
并且,病牛皮肤表面会出现圆形隆起、坚硬、界限清晰、有触痛感、直径为20-30毫米的结节,结节通常会出现在病牛的头、颈、颈、胸等部位,更有甚者会遍布全身。
另外,该病病毒存在于病牛唾液中,可通过受污染环境感染,而节肢昆虫是传播该病的主要媒介,通过吸血蚊虫叮咬使得病毒在牛群中广泛传播。
牛只间相互舔舐会直接造成病毒传播,接触被污染水源或饲料属于间接传播。
牛是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一种易感动物,该病病毒抵抗力相对较强,其会在坏死皮肤结节上存活33天以上,通常需在55℃或65℃环境下灭活。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丁石发 余春美 李万成(于都县农业农村局,江西于都 342300)摘 要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会对牛的饲养造成极大影响。
基于此,就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特征、机理与流行现状进行简单剖析,对当前我国针对该病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进行介绍,明确其流行的现状与防控方法,为指导养殖户做好流行病的防控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 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现状;生物传播媒介;防控策略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患病畜体特征为发热、皮肤水肿等。
该病具有传染性,在我国被划归为二类动物疫病。
若养殖场饲养的牛发生该疾病,会给养殖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该流行性疾病的监测,提高养殖从业人员对该流行病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该疾病防控措施的宣传,同时加强疾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基础条件,为避免该病在我国流行奠定基础。
1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现状与危害1.1 流行现状 引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毒分属于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该病毒仅1个血清型,代表毒株为南非Neethling株。
该病毒存活期长,干燥条件下可存活数月,冷冻条件下可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不耐热,加热至55℃、2 h 或65℃、30 min即可灭活病毒。
大部分杀菌消毒药、光照与酸碱溶液均可杀灭该病毒。
该病毒的主要宿主是各品种的牛,其他偶蹄类动物亦可感染,但属于非人畜共患病。
该病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非洲津巴布韦地区被首次发现,之后因重视程度不足而蔓延到整个非洲大陆。
2006年,埃及地区暴发该病,近30万头牛染病,为了控制该病在埃及的流行,埃及畜牧养殖行业使用羊痘弱毒苗对牛群接种,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5年,该病首次在俄罗斯暴发,并在3个月的时间内传遍周边国家,至2019年8月传入我国西北地区[1]。
1.2 疾病的危害 病程之初,患体表现为鼻炎、结膜炎或角膜炎症状,在病程7 d左右,患体体表皮肤变硬,有圆形突起性结节,直径约3 cm,结节触之有强烈的痛感,分布全身各个部位的表皮和真皮处,随着病程加长可形成聚集性不规则肿块,直至坏死。
牛结节疹病的诊断与防治
健康养殖·诊疗畜牧业环境 2021.0768摘 要:牛结节疹病主要是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所引发的,又称为牛疙瘩皮肤病,表现有淋巴结肿大、高热稽留、皮肤出现肿块等。
为了防止牛结节疹病大范围传播,需要着重把握此疾病的诊断方法,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关键词:牛结节疹病;诊断;防治1 前言牛只出现牛结节疹病,其局部皮肤会出现水肿现象,同时会有坚硬结节,结节直径一般在2~3cm,甚至更大,部分结节会出现化脓与溃疡。
牛结节疹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有可能导致患病牛只出现肺炎,造成母牛流产、公牛不育等情况,所以仍然要高度重视,正确掌握牛结节疹病的诊断方法,做好防治工作。
2 流行情况非洲是牛结节疹病主要流行地区,我国最早在1987年发现出现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属于该疾病病源,为山羊痘病毒属,此皮肤性传染病牛羊共患[1]。
该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被污染的饮水与饲料接触传播、病毒传播或昆虫机械性传播等。
3 临床症状牛只患上牛结节疹病,可表现急性,也可为慢性经过。
病牛发热过程中,会表现出食欲下降、精神沉郁等情况。
患病初期,牛汁会有流泪现象,或可发现结膜炎,其四肢、胸部、头颈皮肤可有圆形隆起结节,结节直径一般在2~3cm,甚至更大,有痛感。
另外,病牛腹股沟外侧、后肢、肩前等部位体表淋巴结可出现肿大情况,一些病牛其肺部和气管会出现痘性病变,易引发肺炎。
母牛患上此病可能出现乳房炎、流产,进而造成奶产量降低,公牛患上此病可能出现不育情况。
4 诊断对牛结节诊病进行诊断,主要可根据流行季节、临床症状、发病特点等作出判断。
若要确诊,则需用到病理学、血清学等实验室诊断法。
比如经ELISA血清学实验呈现出阳性;通过电镜对新生皮肤结节进行检查,可发现经复染之后会存在大量病毒粒子,主要呈现为砖形;对病变皮肤位置进行检查,可发现细胞胞浆包涵体。
此疾病要注意和牛常见的皮肤螨虫病、皮肤癣病进行鉴别诊断。
5 防治策略5.1 及时做好隔离消杀工作由于牛结节疹病属于牛羊共患疾病,若在羊群和牛群当中发现患病牛只,需马上做好隔离工作,严禁牛羊混养,同步对牛只皮肤和全舍圈展开消毒工作。
219480980_牛结节性皮肤病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兽医临床科学 |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412022.23·0 引言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疙瘩皮肤病、牛结节疹。
在牛养殖期间,对各个年龄段、性别、品种的牛均可引发一定的感染。
引发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体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在发病期间,可以造成患病牛的皮肤表现出血管炎症、血栓、皮肤上层组织坏死等症状。
发病后,病牛的皮肤表层内部会出现结节,各种结节的大小、数量、位置各不相同。
并且,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养殖场内出现患此病症的牛时期,将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
当养殖户对于患病牛的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此疾病的大范围传染,为正常的牛养殖造成一定的阻碍。
为了确保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性,减少牛结节病害的发生,养殖户应当全面了解此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方式等,结合当地的基本情况做好牛结节疾病的防疫和管理工作。
同时,相关管理单位也需要关注此疾病的发生动态,提升监测管理,在高发的季节时间内,做好疾病预测和宣传教育,从而有效的提升当地畜牧养殖的稳定性,保障养殖户的养殖经济效益。
1 牛结节疾病临床特点1.1 流行学牛结节性皮肤疾病其致病菌为牛结节性皮肤病毒,属于痘病科山羊痘病毒属。
此病毒一旦发生感染,则会引起全身性结节感染。
通常牛在患结节性皮肤病时,皮肤的表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节。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传播方式为接触性传播,如分泌物、唾液、精液等皆可以造成传播。
此病症在牛群中都可以造成传染,在水牛、黄牛、奶牛等牛群中造成感染的概率比较高。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传播媒介在夏季时期,由于蚊虫数量的增多,传播的概率比较高,也正是因此,牛结节皮肤疾病在夏季蚊虫较多的季节中发病的概率会有所提升[1]。
1.2 临床症状研究发现,牛结节性皮肤病毒在牛体内具有潜伏期,一般为14~28 d ,患病牛在出现症状时期,首先会出现稽留热,体表温度上升至41 ℃,在此种发热情况下,一般持续在7 d 左右。
前期患病牛会出现鼻炎、结膜炎、在其眼鼻处会分泌脓性的黏液。
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技术
中国动物保健2021.04疾病防治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技术牙韩温(广西凤山县乔音乡畜牧兽医站广西河池547600)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发病牛表现为体温升高,消瘦和周身淋巴结肿大以及皮肤水肿等,还会在局部形成结节或溃疡,严重降低其利用价值,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对牛结节性皮肤病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旨在为本病的防控提供一些参考。
;结节性皮肤病;防控技术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
虽然发病不常见,但是今年以来,凤山县出现多例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病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牛的生长发育,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密切注意防控本病。
1病原简介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为双链DNA 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其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羊痘病毒属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1]。
本病毒与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的主要抗原具有共同点。
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镜检,可见其外观没有差异性。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环境中病毒表现的比较稳定,可以在-80℃的环境下的皮肤结节中保存10年以上,在组织液中也可存活6个月。
在室温下的结痂中,病毒可以长期存活,能够存活超过35d 。
但其对阳光较为敏感。
其对高温比较敏感,通常在55℃的环境中仅可存活2h ,当温度升高至65℃时,存活时间不超过30min 。
其对强酸强碱比较敏感。
对甲醛,三氯甲烷等一些洗涤剂也较敏感。
常用的消毒剂,也可以将其灭活。
但是处于结痂中的病毒,使用消毒剂难以杀死。
2流行病学本病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寒冷和炎热的季节病毒不易传播。
但在气候温和的季节,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会大规模地进行传播,造成了大量牛的感染和发病。
本病的传染源为患有结节性皮肤病的病牛,在牛的皮肤结痂和其他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病毒,而且并能够通过唾液、血液、精液以及其他分泌物将病毒排出体外。
本病的传播途径是感染有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污染物。
牛结节性皮肤病特征、流行状况及防控对策
牛结节性皮肤病特征、流行状况及防控对策曲娜(鄂温克族自治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021100)年来,国内外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趋势渐强,应当强化防控工作,降低疫情传播风险,避免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本文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特征、流行状况、防控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为防控牛结节性皮肤病提供技术参考。
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状况;防控对策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 ,LSD )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 )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该病不传染人,不是人畜共患病。
2022年,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将LSD 调整为二类动物传染病[1]。
《OIE 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该病潜伏期为28d 。
黄牛、奶牛、水牛等各种品种的牛和某些野生反刍动物易感。
近年来,国内外LSD 流行状况愈加复杂,对养牛业造成巨大威胁,疫病防治面临更大挑战,应及时掌握流行动态并采取防控措施,避免造成严重损失。
1牛结节性皮肤病概况1.1传染源及传染途径传染源包括病牛及其皮肤结节、结痂、唾液、乳汁、精液等。
主要传播途径为蚊、蝇、蠓、虻、蜱等虫媒叮咬,相互舔舐或舔舐结痂,食入病牛唾液污染的饲料,同一水源饮水,共用污染的针头,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母牛哺乳,长途运输病畜或动物产品等。
1.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牛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41℃,可持续1~2周)、流鼻涕、流涎、眼结膜炎、厌食、精神消沉、不愿活动、不育、流产等症状。
全身皮肤、黏膜上会出现直径0.5~5cm 、深度1~2cm 的结节。
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皮下组织水肿,消化道、呼吸道结节病变,内脏组织器官痘样病变等。
其病情恶化会导致失明、肺炎,严重时可致死亡。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跟健康状况和感染病毒量有关。
1.3病毒特性LSDV 病毒对热比较敏感,55℃条件下2h 或65℃条件下30min 便可灭活。
耐冻融,在-90℃可保存10年。
在受感染的组织液4℃可保存6个月。
牛结节病防治技术要点
牛结节病防治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3-01-16T09:19:24.69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8期作者:岳学全1王晋康2彭书华3汪德成4[导读] 牛结节病属于传染性皮肤病变,对牛群正常生长以及繁殖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岳学全1王晋康2彭书华3汪德成41会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西昌 6152002布施县农业农村局四川西昌 6163503凉山州农业农村局四川西昌 6150004会东县堵格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四川西昌 615200摘要:牛结节病属于传染性皮肤病变,对牛群正常生长以及繁殖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相较于其他牛常见疾病而言,牛结节病传播途经相对广泛,传播速度快,给本病的预防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开展难度相对较大。
因此,相关养殖人员必须尝试将牛结节病的流行性特点与防治技术要点相结合,在正确认识牛结节病流行病学特点的基础之上,掌握牛结节病的相关防治技术要点,对于预防牛结节病的发生,提高牛养殖效益水平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临床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牛;结节病;防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当快,规模持续扩大。
2021年,凉山州牛存栏108.27万头,出栏38.89万头,是我州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实现全面脱贫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
牛作为养殖产业中的重要牲畜,其养殖质量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但牛养殖期间会受到一系列传染性疾病的影响与威胁,对其健康繁殖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1]。
牛结节病是常见传染性疾病,传播速度快,风险大且影响深,容易导致母牛不孕,流产,产奶量下降以及公牛不育等一系列症状,对牛养殖户养殖效益产生相当不良的影响。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掌握牛结节病的防治技术要点对保障养殖效益有重要意义。
1 牛结节病流行特点牛结节病作为常见牛皮肤病,有较强的传播性。
本病在牛群中广泛传播,潜伏期在4周左右,潜伏期过后病牛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以高烧最为常见,病牛体温通常可达到41℃以上,初期表现为鼻炎、结膜炎等炎性症状,鼻腔以及眼部可见大量分泌物,导致角膜炎的产生[2]。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有效防控方法总结分析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15.038牛结节性皮肤病属于外来传入性的病毒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发病周期较长,病毒传播速度较快,并且该种疾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发病初期诊断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很容易造成该种疾病的大范围传播流行。
在开展牛养殖管理过程中,由于很多养殖户对结节性皮肤病造成的危害认知不足,并没有掌握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发病之后不能够及时将病情上报及时诊断,延误了病情,给养殖场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使养殖户蒙受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被称为疙瘩病或者结节性皮炎,是由痘病毒科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的全身性感染的疾病,临床上以体表皮肤出现结节为主要特征,患病牛发病之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浅表淋巴结显著肿大,四肢、腹部、会阴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现象。
当前,随着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结节性皮肤病的风险增强,尽管该类疾病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病毒能够在多种组织和牛皮当中存在,并且很难被彻底消灭,如果发生流行将很难彻底清理,会对一个地区的牛养殖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为此就需要开展针对有效的诊断,及时淘汰患病牛,加强环境有效清理,减少环境中的病毒数量,切断病毒传播渠道,保障牛养殖安全,降低经济损失。
一、流行病学1、病原特征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粒子呈砖状,直径约为360-400nm,表面有长约40nm的刺突。
病毒粒子内部包含一个双链DNA分子,长约190kbp。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对环境适应性较强,能够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存活。
病毒在牛皮肤结节和淋巴结中以囊泡形式存在,能够长期存活。
此外,病毒在血液、精液和乳汁等动物体内液体中也能存活较长时间。
病毒对热敏感,56℃时需要45min才能使其失活。
病毒在4℃条件下能存活数周,在-20℃条件下能存活数年。
此外,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敏感,但在脂质双层膜中稳定。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治疗
2021年(第42卷)第3期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治疗马莲',王建钦彳,姜林?(1.新野县畜牧局王庄镇兽医站,河南新野473500:2.南阳黄牛科技中心)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肤病。
临床特征以发热,皮肤、黏膜出现结节,大量 分泌唾液,产奶量下降,引起公牛暂时或永久性不育为特征。
严重影响皮张加工与销售,甚至因继发性细菌感染而 导致动物死亡,对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牛结节性皮肤病病原特性牛结节性皮肤病病原为结节性皮肤病毒,属痘病毒科 山羊痘病毒属。
1.1 温度病毒经55°C,2 h 或65oC 、30s 可灭活。
皮肤结节保存在-80°C J0年,或受感染的组织液保存在4。
(2、6个月, 其中病毒仍具有感染能力。
1.2 pH 值该病毒对酸碱敏感,在pH 值为6.6 ~ 6.8,37°C 温度条件下保持5 d,病毒毒力不会显著降低。
1.3化学因素对乙醯(20%)、氯仿、福尔马林(1%)等敏感,石碳酸 (2%)、次氯酸钠(2% ~ 3%)、碘化合物(1:33)、季钱类化合物(0.5%)可使其灭活。
1.4存活能力结节性皮肤病毒极其稳定,潜伏期14-28 d o 尤其在干的结痂中,常温下能够长期存活,在自然干燥的皮张中,至少可存活18 d,在自然环境中能够长期保持繁殖活性,病毒对阳光敏感,但在黑暗环境下,如被污染的动物排泄物中,可存活达数月之久。
2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结节性皮肤病流行于非洲大部分国家或地区,自 2012年,该病通过中东、东南欧洲、巴尔干地区、高加索地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开始快速传播。
2.1宿主情况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具有极强的宿主针对性,主要感染牛和水牛。
奶牛、肉牛品种的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地方品种则较低。
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对人类 无感染性。
2.2传播方式文章编号:1004-5090(2021 )03-0044-02牛结节性皮肤病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