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的意象
山水田园诗学生版
![山水田园诗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68076058fafab069dc0281.png)
田园无纤尘山水有清音-------山水田园诗鉴赏主备人:营静一、山水田园诗概述: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山水诗和田园诗多采用五言古体、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形式,而且多以所绘的山水田园风景为标题,诗题中还常有表示登临览胜的“望”或“登”字,如谭敬昭的《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2006年广东卷)、南朝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
二、山水田园诗基本感情类型:1.热爱山水,倾心自然,向往自由2.对官场仕途的厌倦3.对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4.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5.寄托寂寞、感伤的人生感慨或羁旅愁思6.对人生哲理的感悟7.禅意的寄托,寄寓孤高、幽独的情怀常用术语: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建功生活闲适悠然自得淡泊宁静志趣高远寄情山水渴望归隐三、典型意象:田园诗典型物象: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3、农具:耒、耜(sì)、锸、锄头、犁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山水诗常见意象:山、河、泉、溪、桥、樵夫、渔翁、山客、隐者、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鸟鸣、猿啼等四、课本范例观沧海东临碣石⑴,以观沧海⑵。
水何澹澹⑶,山岛竦峙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⑸。
词句注释⑴碣(jié)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
⑵沧海:大海。
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
⑶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⑷竦(sǒng)峙:挺立。
山水田园诗课件(意象意境)
![山水田园诗课件(意象意境)](https://img.taocdn.com/s3/m/a985eff68e9951e79a892772.png)
课
山居秋暝
文
(唐)王维
链
空山新雨后,大气晚来秋。
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案:营造了空山秋天恬静优美的意境。(步骤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山雨初 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步骤二) 诗中泉水、松、翠竹、青莲可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 照。反映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官场的厌 恶。(步骤三)
B.词人精于炼字。首句中“咽”字,表现蝉声时鸣时止,尚不流利;下片中 “燃”字化静为动,突出了榴花的红艳。
C.上片写“昼眠”后所听所见:棋声惊眠、新蝉鸣叫,惹人烦恼,而绿槐高 柳、和风碧窗、熏香缕缕,让人欣喜。
D.本词上片写静态美,蝉声、棋声衬托庭院的阴凉和幽静;下片写动态美, 小荷翻,弄清泉,突出生机和情趣。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有什么 特点?
【答题方法点拨】 • 意境,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
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三个步骤:
【答题步骤】
①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 节词即可,或生机勃勃,或恬静优美,或孤寂凄清, 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 或高远辽阔等。(析景)(步骤一)
【2018年高考天津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析A.,诗不人恰尽当管的尊一崇项孔是子(,A但他)
陶渊明
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 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
煮酒把盏话桑麻山水田园诗鉴赏
![煮酒把盏话桑麻山水田园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7c59998a0116c175f0e4831.png)
参考答案:意象:春潮、 雨、 野渡、 舟自横 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 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
常用术语: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思想情感: 怀才不遇 渴望归隐 闲适恬淡 自甘淡泊 清高自傲 洁身自好 超然世外 悠然自得 清新优美 宁静和谐 清幽静谧 清冷荒僻 意境特点: 明净绚丽 明丽绚烂 雄伟壮丽 雄浑壮阔 孤寂闲适
煮酒把盏话桑麻
—— 山水田园诗鉴赏
常见的意气息。
2. 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视觉画面特征:开阔优美 听觉画面特征:宁静和谐
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
把握意象 分析意境
体会情感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 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 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解题思路: 什么景 —— 意境—— 情感
答案构成: 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
语言特点: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清新淡雅
隽永优美
琅琊溪【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 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 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 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达了作者 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 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3)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4分)
山水田园诗常用意象
![山水田园诗常用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7011ca0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8.png)
山水田园诗常用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绿树: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
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鹂: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
曾几《山衢道中》: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空山: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
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
王维的《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柳绿: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春山:渲染静寂的环境。
于良史《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云: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
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
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白鸥: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
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白鹭: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稻香: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
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细雨:写环境的宁静、恬淡。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
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山水田园诗(总结重要)
![山水田园诗(总结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35d8f83e3968011ca30091f3.png)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诗人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形象?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 诗人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 逸士形象。 • 首联、颔联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 接表现其高洁不俗。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 风韵。“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点明作者造访 的时间是清爽的秋天同时也暗示了陆鸿渐的身份。 • 颈联尾联通过西邻对其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其 潇洒疏放。“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和贾岛的 《寻隐者不遇》中的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 不知处”恰为同趣。“每”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 陆鸿渐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的神态,从侧面 烘托出其不以尘世为念的高人逸士的风度。
2、山水田园诗特点 • 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 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 逸生活的闲情逸志。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 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 语言质朴淡雅,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 艺术技巧。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 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 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 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感情。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野望(唐)王 绩 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 [注]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② 徙倚:徘徊义。 ③采薇:此处用古代隐士伯夷、 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 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对山野秋色的描写中表露 了怎样一种心情。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https://img.taocdn.com/s3/m/55e7e02e52ea551811a6871f.png)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即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风貌以及隐居生活为主的诗歌。
一、山水田园诗常见思想感情1、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描写清幽恬静的山林景色或绚丽雄奇的自然风光表现诗人置身此地时的喜悦与赞叹,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汉江临泛/ 汉江临眺【作者】王维【朝代】唐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赏析:“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动与静的错觉,表现了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朝代】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出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壮阔景象的赞叹之情。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黑暗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归园田居(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意象法的相关重点知识
![意象法的相关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f9233f0700abb68a982fb98.png)
意象法的相关重点知识一、古诗主题山水田园诗、咏物诗、闺怨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思乡怀人诗。
二、每种主题所包含的意象1、山水田园诗:江水:时光的流逝。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游子飘泊。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绿树: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
空山: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
明月: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
柳绿: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
春山:渲染静寂的环境。
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云: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
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
白鸥: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
白鹭: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
稻香: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
细雨:写环境的宁静、恬淡。
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
2、咏物诗: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
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
青山: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
蝴蝶: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
早莺: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
草木: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烂柯:喻离家时间之长。
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
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
彩袖: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
锦瑟: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
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
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竹子: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
菊花:喻隐逸,高洁,脱俗。
杨花:飘零之意。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象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84235ac66f1aff00bed51e4b.png)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常见的概念,是诗歌美学的基本范畴。
个性是意象的生命,这主要跟意象的构造有关。
意象构造的过程,即物象“心灵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诗人总是依据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去筛选淘洗五彩缤纷的物象群体,使之符合自己的美学理想和趣味。
经过诗人感情的点染与化合,意象则渗透着诗人的人格与情趣;意象最后要转化为物质语言固定下来,它多半附在词或词组上,而词藻是极富个性的。
所以,从物象“心灵化”的过程来看,意象具有个性特征。
古往今来,诗人歌咏大自然的山光水色,草木虫鱼,无不体现“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
”读他们的这类诗章,不难发现其中潜藏着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形成他们诗歌各自的艺术风格、构成他们诗歌各自的美感特征,在于诗人构造了独具个性的意象,并建立起了个人的意象群。
这,不管诗人有意还是无意,自觉或不自觉,独具个性意象的构造与个人的意象群的建立及其发生作用都是客观的。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同时代的山水诗人李白、田园诗人孟浩然相比较,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独特的个性与独创的风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诗人构造了个性意象且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
细读《王右丞集笺注》(清赵殿成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中的山水田园诗,可以初步大略地勾勒出诗人山水田园诗的意象群:静谧、安宁的意象系列。
这类意象主要有:秋山、泉水、野花、深木、松间、白云、青山、反景、山苍苍、树氛氲、云冥冥、水潺湲、山万重、城西雨、原上树、秋日迥、池中影等。
浅析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意象的不同
![浅析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意象的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04f8f8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6.png)
浅析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意象的不同王维和李白是唐代两位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在仙山、山水之间、田园生活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诗意象。
下面我们来对比分析王维和李白在创作山水田园诗中的不同诗意象。
1. 思维方式的不同王维喜欢用清远、悠长的笔力表现自然之美,把田园、山水以及季节变化与人生、情感联系在一起,呼吁着读者保持平和的心态。
比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在这首诗里,王维先描绘出空山、新雨、秋天等自然元素,然后通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生动的描写,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并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而李白则喜欢奔放、激情的抒发方式。
他爆发出作品内在的情感与启示,尤其是对神秘和未解之谜的好奇心和渴求,这些都在其山水田园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比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诗中所表达的是志向远大、意气风发的豪迈情感。
2. 类比形式的不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虽然带有个人主义口吻,但是他常常使用“类比”形式,端正艺术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比如,他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雾重烟消难入楼。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被战争分割的世界,风灾、轮回、紧张、困苦、不干胶、新世界,猎人的马嘶、狗吠、老虎的嘶吼声告诉我们:一切都是一场人生大戏,时时刻刻要有警觉性和力量。
而李白的山水田园诗则喜欢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效果展现出神秘超脱的美感。
比如,《将进酒》:“臣自懿公以来,爵秩重于泰山,禄高于海波。
常以国事咨望,不入愚谷府。
/ 瞻望阙门独和悦,茫茫岁月人事静。
/ 岁月可催珠箔变,红颜易老旧貌轻。
”这首诗自然主义的诗句既充满唐朝特有的对自然的畏惧和敬仰,又向人类早期的东方神秘学和世界观致敬,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感和思考的力量。
3. 艺术性的不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性比较高,阳刚、深沉、内敛、绵密、清爽,无不表现出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平衡感。
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笔记整理
![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a057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0.png)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等。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常见的意象是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山水田园诗常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白描与工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反衬等抒情手法表达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等情感。
教材助解: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山水田园诗中的常见意象
![山水田园诗中的常见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0a49a81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4e.png)
(一)景物类意象1.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2.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
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3.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 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 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6. 鸟鸟在山水田园诗,特别是陶渊明的诗中主要是逍遥容与、自由自在的象征。
陶渊明笔下的鸟大致有三种:自由快乐的飞鸟、受困牢笼的羁鸟、日暮还巢的归鸟。
因天性淡薄自然,不喜拘役,所以诗人无疑企羡喜欢无拘无束的飞鸟:“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饮酒二十首并序?十五》),“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5eb06ed9e314332396893b0.png)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山水田园诗的特点碧叶凝露山水田园诗的特点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一、山水田园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热爱。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陶渊明《归园田居》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过香枳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山水诗特点思想内容:1、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杜甫的《望岳》。
2、描写秀丽的风光,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或表达隐居情怀,如孟郊的《望终南山》3、描写羁旅愁思或怀才不遇的不幸遭遇,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二、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山水田园诗常见情感分析
![山水田园诗常见情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16ea2c168884868762d660.png)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 赏析
答案要点:
(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 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 气氛。(4 分) (答出幽静意思,给 2 分;说明营造出静谧气氛,给 2 分
(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呈现了出来。 “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 、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4 分) (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 2 分;对“随”字简要 赏析的给 2 分。)
2011.广东真题练习: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人物形象: 1、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2、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
提问方式:
1、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 形象?
2、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3 、请简要分析某形象。
(1)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 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2)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 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 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 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 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 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 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步骤1) 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 (步骤2)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 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 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 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 (步骤3)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和主要内容思想
![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和主要内容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8241ef36bd97f192379e913.png)
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和主要内容思想山水田园诗指以自然界的山水风光、乡村田园的悠闲生活等为主要内容,表现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等情感的诗歌。
山水田园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1.常见的人物形象:渔夫、樵夫、农夫、隐士、谪宦(被贬谪的官吏)、牧人、浣女等。
2.常见的景物:空山、明月、溪水、芦花、清泉、竹林、竹篱、古寺、茅屋、柴门、桑麻、炊烟、菊花、莲蓬、暮钟、渔舟、鹤、蜂、鹭鸶、白鸟、鸳鸯、酒、蛙、鸡犬、蓑衣、鸥鹭、蚕种、燕子、黄鹂等。
3.常用典故:(1)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2)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3)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篇》。
“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与世无争,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4)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
4.音乐:《采莲曲》《长干曲》等。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思想内容有:1.表现诗人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诗歌通过描写清幽恬静的山林景色或绚丽雄奇的自然风光等来表现诗人置身此地时的喜悦与赞叹。
如: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歌首联写诗人步入古寺,看见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颔联诗人穿越竹林掩映的幽径,走到花木环绕的禅房。
颈联写这美好的环境使人忘却尘世的杂念,远处青山上光芒柔和,飞鸟在自在欢唱,清潭倒映着身影,一片空明。
尾联诗人陶醉在这幽静美妙的地方,感到天地间的一切都失去了声响,只有悠扬宏亮的钟声回荡在高空。
整首诗通过描写清晨游览禅院的所观所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喜悦。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绚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赞叹之情。
一 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步骤
![一 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3c02c6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0.png)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风格以及所处的历史背景,对理解其诗作至关重要。
知人论世,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2.分析意象和词句:意象是诗中用以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物象。
通过深入分析诗中的意象,可以理解诗人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要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比如修辞手法、炼字等,这些都是帮助你理解诗歌的关键。
3.感受意境:山水田园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其营造的优美意境。
你需要通过想象和感知,深入体验诗人所创造的这种氛围,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把握情感和主题:在理解了意象、意境和语言特点之后,你需要总结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这通常需要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5.比较阅读: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者不同作者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风格,同时也能提高你的诗歌鉴赏能力。
6.注重实践与反思:在鉴赏山水田园诗的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反思。
通过不断地练习,你可以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同时,也要对自己的鉴赏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提高。
以上就是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步骤。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鉴赏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6c74b43b0717fd5370cdc19.png)
关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鉴赏关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鉴赏一《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
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
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
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
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
古诗题材鉴赏:山水田园诗
![古诗题材鉴赏:山水田园诗](https://img.taocdn.com/s3/m/079040d7ad02de80d5d84064.png)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①观察角度俯仰远近高低的变化与顺序;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三、四句远眺、近观。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②光、影、色,绘形、绘色的渲染,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 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常用的抒情方法: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②乐景写哀情。
绝 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意境清新艳丽,以乐景写哀情,更 见其哀,反衬诗人思乡之情的浓厚。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2、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复、反问等。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②涵虚、 太清均指天空。③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 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变干变淤,成为平地,只剩洞 庭湖,人们习惯称云梦泽。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表达了诗人一心求仕的迫切心情; • 希望有人引荐的期盼。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④衬托(正衬、反衬:乐景写乐情、乐 景衬哀情)
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意境凄清萧疏孤寂,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愁。 反衬:乐景衬哀情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⑤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 登鹳雀楼·王之涣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鸟 维鸣
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考点四:这首诗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营 造什么意境的?
• 考点五:这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七、怎么答
• 答题模式: • 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 ②展开联想和想像,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抓住诗中
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 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 • 求优美。
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 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③。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 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 本诗通过描写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 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 营造了一个开阔幽静、物我相惬的意境。( 景)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 逸致和淡泊自然的心境(情)。
课后积累
• 1、比较阅读:将《夜归鹿门歌》与王维的
《归嵩山作》诗对读,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 有何异同。
•
归嵩山作 王维
• 【答案】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 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 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 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 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 以上四步可概括为: • 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 • +包含的诗人的感情
夜归鹿门歌
• [七律][盛唐]孟浩然 •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1、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诗中有几幅景象?
• 意境:幽静冷清
• B、江边景:江边有人来人往的喧嚣;江边有小贩的 叫卖;江边有讨价还价的争执;江边有红尘的离愁 别恨;江边有……
• 意境:喧哗嘈杂
• 2、诗中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青? (缘景明情)
• 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等表现手法, 将尘世的喧哗和隐居的清幽进行了对比, 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生活的美好与自我 悠然自在的心境。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1、说说颈联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2、诗中的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意 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 1、颈联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 (1)朝槿, 落叶灌木,喻事物短暂。诗人由此 得到启发: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二、主要情感。
•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歌颂劳动生活,以 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孟浩然《 过故人庄》
•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 至愤怒。柳宗元《溪居》
•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 喜爱、向往。王维《山居秋瞑》
三、 常用意象
松竹:代表人的顽强精神和高洁品质; 清风:常喻品性的高洁; 明月:以喻诗人高洁的人格; 清泉(山泉):象征着明净的心灵,清清泉水能够净化 人的心灵,可以绘出隐士的高尚情操; 白云:象征一个人纯洁的心灵,表现为高洁渺远、闲淡 孤高两个特点; 菊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象征;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共同之处:
1,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景物和感受诗意地结 合在一起,全诗是浑融完整的整体,恬淡、优美。
2,这两首诗都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通过写归隐 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实则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
不同之处:
《夜归鹿门歌》多用白描,着墨轻淡,比《归嵩山作 》更显淳朴。《归
嵩பைடு நூலகம்作》诗中有画,含蓄隽永,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 。
2、直击高考。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2017天津卷)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 分)
• 2)松为“岁寒三友”之一,四季常青,喻高 洁的人品,代表坚贞不屈,与王维不肯与李 林甫一党同流合污意思相符。
• (3)露葵,露葵就是诗歌常见意象中的“莼 菜”,诗人用此来比喻历经风霜的自己。古 代有“莼羹鲈脍”表达辞官归隐之义,在这 里王维“折露葵”表达了自己弃官从隐的志 向。
• 2、诗中的意象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 2、诗中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青?
• 1、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诗中有几幅景象?营造 了怎样的意境?
• 意象:山寺、鸣钟、渡头、江村、夜月、烟树、岩 扉、松径
• 画面:
• A、山中景:山中有悠然的钟声;山中有朦胧的月光; 山中有烟云缭绕的树木;山中有开在岩石上的门; 山中有松林间的小路;山中有远离红尘的隐士……
五、主要表达技巧 1、写景:衬托、动静、 明暗 、虚实 、点面、
正侧、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拟人 2、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
六、考什么
• 考点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 考点二:这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 • 考点三: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
桑麻:以对“桑麻”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生活的 真实感受;
⑧炊烟:田园生活的象征,是最古朴生活写照;
⑨狗吠、鸡鸣:是一种和平富庶社会的象征符号, 用农人饲养的家禽借代田园生活,以此来描绘 田园的平安宁静。这既是诗人理想的栖息之地, 也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四:画面意境
• 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 壮丽、清冷空寂、雄奇优美、生机勃勃 宣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 虚无 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 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 个 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 如:雄浑壮阔、恬静 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注意要能准 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
• 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或给人什 么样的启示和思考、或表达效果如何。切 忌空洞, 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 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山水田园诗的意象
山水田园诗简介
一、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
描写对象的诗歌;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
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 题材。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 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 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 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