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洪道缓坡及泄槽段分部工程
溢洪道工程方案
2.7 溢洪道工程2.7.1 概述溢洪道布置在左岸,由引渠段、闸室控制段、泄槽及挑流鼻坎段组成;引渠段全长134.35m由转弯段和直线段组成;闸室控制段由堰体、闸墩、启闭台、交通桥等部分组成全长30m,堰体为实用堰型,布置有三孔弧形闸门,单孔闸孔尽宽7m;泄槽及挑流鼻坎段纵坡1∶20~1:2,断面为矩形,泄槽段平面总长250.71m,鼻坎段平面总长30m,反弧半径35m。
1、工程地质溢洪道部位山体地形自然坡度20°~30°,地表覆盖层厚小于1.0m,成份为粘土夹碎石、块石,结构松散~稍密实,下伏基岩为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第二段第三亚段(T1f2-3)灰绿色、紫红色粉砂质、钙质泥岩、泥岩夹钙质、泥质砂岩,岩层产状N58°~74°E/SE∠6°~10°,倾向右岸偏上游。
无大型构造通过,岩层连续,强风化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多呈张性,充填泥质、岩屑等,强风化厚度7~8.5m,弱风化下限10.5~12m,卸荷带水平厚度10~13m。
泄洪闸控制段位置自然边坡稳定,出露地层微新岩体节理裂隙少量发育,完整性较好;下游泄槽段基础主要置于新鲜基岩上,泄槽开挖后靠河流侧将形成三面临空的带状岩体。
溢洪道末端为和泄槽等宽的连续式鼻坎,水流直接挑入河内,由于河床基岩为碎屑岩,岩体抗冲刷能力差,需对河床的冲刷位置及两岸坡一定高度进行处理。
2、主要施工内容及工程量溢洪道施工包括引渠段、闸室控制段、泄槽及挑流鼻坎段等工作项目,其主要施工工程量见下表:表02.7-1:溢洪道主要施工工程量表2.7.2施工布置1、施工道路规划根据本工程现场的施工环境条件和的要求,溢洪道开挖施工道路需结合砼施工及坝体填筑所需道路综合布置,场内施工道路,必须要满足开挖施工强度要求,保证车辆畅通、交通人身安全为前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优化。
主要施工道路初步布置如下:4#道路:从坝后施工桥左桥头接线,经金属结构拼装场1至引渠及闸室段。
溢洪道土方开挖支护方案
溢洪道土石方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溢洪道布置于坝址区右肩,为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由侧槽段、调整段、泄槽段、挑流段、下游护坦段五部分组成,校核洪水下泄流量Amax=123.51 m3/s,设计洪水下泄流量Amax=81.38m3/s。
堰顶高程1164.45m,全长310m。
2、 工程项目及设计指标和主要工程量1、溢洪道高边坡挂网喷护:采用Φ25砂浆锚杆锚固,锚杆长度5m,间距2*2m,矩型布置,伸入岩石4.9m。
采用φ6钢筋挂网,间距0.2*0.2m。
喷射0.1m厚C25混凝土。
较破碎山体岩石采用锚索锚固,锚索长度25m,由6根直径15.2mm钢绞线组成,锚固长度6m,间距6m,锚固力60t。
边坡设φ50mm 排水孔,深4m、排水管长度1m,埋设深度0.9m,间距4*4m,梅花型布置。
泄槽底部沿轴线方向布设一道φ100mmUPVC管排水管、基础设Φ25砂浆锚杆,间距2*2m,矩型布置,锚杆长5m,深入岩石4.0m。
溢洪道开挖与支护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覆盖层开挖m328847.52石方开挖m366436.623喷0.1m厚C25混凝土m3573.764边坡φ6挂网钢筋t12.375Φ25砂浆锚杆t171.16边坡锚索束327边坡φ50mm排水孔m3141.18边坡排水孔φ50mmUPVC管m637.519泄槽底部φ100mmUPVC管排水管m114510泄槽底部排水管块石回填m3211.611回填爆破料m329641.2三、前期地面高程采集及测量放线本工程所进行的溢洪道测量放线,所用的控制桩是经过闭合平差(无论是原始控制桩还是通过原始控制桩引的控制桩)的成果数据。
主要用于开挖区的炮孔定位放线。
四、开挖前期准备及施工部署石方开挖及支护共布置潜孔钻机2台,手风钻4台,2m3反铲液压挖掘机2台(1台扒渣,1台装车),20 m3自卸车4辆,铲车1台,混凝土喷射机1台,混凝土搅拌机1台,电焊机1台,调直机1台,钢筋切断机1台,注浆机1台,空压机2台,φ48钢管脚手架若干;分配原则为具体施工时根据开挖面需要随时、随机调配。
水利工程长陡溢洪道泄槽施工工艺
水利工程长陡溢洪道泄槽施工工艺◎ 陈占江 赵喆 范明轶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的概况,然后详细讨论了溢洪道设计结构,确定了溢洪道泄槽施工方案,并对施工质量要求进行了阐述。
在施工实施过程中,对施工缝处理、钢筋制安和模板安装进行了说明,并对模板的侧压力进行了计算,最后对泄槽混凝土施工准备、浇筑和养护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水利工程;溢洪道泄槽;混凝土浇筑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工程规模的增大,对于溢洪道泄槽施工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关于长陡溢洪道泄槽施工工艺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探讨。
因此,有必要对长陡溢洪道泄槽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效果。
1.工程概况新疆金沟河红山水库工程副坝及溢洪道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基础设施包含发电引水系统、溢洪道导流兼泄洪冲沙洞、黏土心墙坝。
进口引渠段、控制段、泄槽段、出口消能段共同组成了开敞式的溢洪道。
从总体布局来看,溢洪道布置在左岸坝肩上,全长626.07m,泄槽段分陡坡1段、抛物线段和陡坡2段,全长286.83m。
2.溢洪道设计结构溢流道堰面位于WES实用堰上,堰顶高度为1081.4m,布置了一个直径为6m的溢流孔,坝体泄槽段从6m 逐渐增加到10m。
受到河床条件的限制,挑流消能方式无法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决定采用底流消能形式。
根据规划,设计了两级消力池,第一级消力池的长宽比为50×10m,第二级消力池的长宽比为15×10m。
溢洪道采用了W ES实用堰的三圆弧曲线和幂曲线。
为了科学布置曲线,采用圆弧连接溢洪道堰面和消力池。
为了保证消力效果,在圆弧的中间设置了坡度比例为1:0.76的斜面。
通过科学计算,确定了溢流表孔的规格和布位,在5号坝段的坝体上设置了溢流表孔,泄槽厚度为2~2.605m,两侧的墙体从4m逐渐减薄至2m。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溢洪道布置于坝址区右肩,为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由侧槽段、调整段、泄槽段、挑流段、下游护坦段五部分组成,校核洪水下泄流量Amax=123.51 m3/s,设计洪水下泄流量Amax=81.38m3/s。
堰顶高程1164.45m,全长310m。
二、工程项目及设计指标和主要工程量侧槽段:侧槽段溢流堰净长20m,溢流堰堰高程1164.45m,桩号为溢0+000—溢0+020,首端宽4.6m,末端宽5.17m,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实体结构;侧槽底宽由4m渐变为6m,长20m,底坡i=1:20,底板采用1.2m厚现浇C25钢筋混凝土衬砌,靠山一侧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高程1169.1m,顶宽1m。
调整段:调整段长20m与侧槽段连接,矩形段面,采用整体结构,底宽6m,底坡i=0,底板采用1.2m厚现浇C25钢筋混凝土衬砌,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部宽1m,底部宽1.5m,平台高度从底板算起4m。
墙顶高程1169.1m。
调整段靠坝肩侧恒重式挡墙以上开挖段面均采用C15混凝土回填至墙顶。
调整段首、末各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采用P651型橡皮止水带止水,距迎水面20cm埋设,高压闭孔板分缝,其上设3cm丙乳砂浆闭缝。
泄槽段:泄槽段泄槽段桩号溢0+040—溢0+280,包括明槽段和暗涵段。
(1)明槽段(溢0+040—溢0+208)明槽段采用矩形段面,整体式结构,底宽由溢0+040的6m渐变为溢0+078的3m(溢0+078—溢0+208的底板宽均为3m),边墙高度9.65~6m,底板采用1.0m厚现浇C40高性能钢筋混凝土衬砌,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部宽0.6m,墙底部宽1.5m,平台高度从底部算起2m。
(2)暗涵段(溢0+208—溢0+280)暗涵段采用箱涵式结构,底板宽3m,墙高4m,顶板厚0.6m,边墙厚0.8m,底板厚1m,暗涵顶部回填弃渣,顶部与右侧导流泄洪供水洞的墙顶齐平。
水利枢纽中正槽溢洪道泄槽的设计分析
水利枢纽中正槽溢洪道泄槽的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发展也在进一步推进,而在水利工程中,泄洪建筑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水利枢纽的泄槽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主要就水利枢纽中正槽溢洪道泄槽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水利枢纽正槽溢洪道泄槽设计引言近年来,洪水频发给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水利枢纽的防洪泄槽就显得尤其重要。
必须要注重水利枢纽中正槽溢洪道泄槽设计,确保水利的正常运行。
而正槽溢洪道通常由引水渠、控制段、泄槽、出口消能段及尾水渠等部分组成,溢流堰轴线与泄槽轴线接近正交,过堰水流流向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
其中,控制段、泄槽及出口消能段是溢洪道的主体,注重溢洪道主体的设计与管理是做好水利工程的关键所在。
一、泄槽的布置1、平面布置泄槽在平面上宜尽量成直线、等宽、对称布置,使水流平顺,避免产生冲击波等不良现象。
但实际工程中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有时泄槽很长,为减少开挖、衬砌工程量或避免地址软弱带等,往往做成带收缩段和弯曲段的型式以及扩散段。
(l)收缩段。
泄槽段水流属于急流,如必须设置收缩段时,其收缩角也不宜太大。
当收缩角太大时,必须进行冲击波计算,并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
收缩段最大冲击波波高由总偏转角大小决定,而与边墙偏转过程无关。
因此,为了减小冲击波高度,采用直线形收缩段比圆弧形收缩段为好。
当收缩角较小时,冲击波较小,不一定要进行冲击波计算,可直接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收缩角。
(2)弯曲段。
泄槽弯曲段通常采用圆弧曲线,弯曲半径应大于10倍槽宽。
弯曲段水流太复杂,设计的主要问题在于使断面内的流量分布趋近均匀,消除或抑制冲击波。
弯曲段的水力设计方法很多,大体可分为两类:施加侧向力,即采取工程措施,向弯曲段水流施加作用力,使它与水流所受的离心力相平衡,以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渠底超高法,弯曲导流墙法等方法都属于这一类。
干扰处理法,即在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引入与原来的干扰大小相等但相位相反的反扰动,以消除原来的扰动影响。
溢洪道分部工程施工措施
溢洪道分部工程施工措施溢洪道工程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效益。
为了确保溢洪道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施工措施。
以下是溢洪道分部工程施工措施的探讨。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1. 工程概况:溢洪道工程一般包括明渠、泄槽、消力池、护坦等部位,担负着汛期泄洪的重要任务。
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特点,决定了施工方法和工艺的选择。
2. 施工特点:溢洪道工程通常施工难度较大,施工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多变,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如高边坡稳定、涌水处理、岩爆控制等。
同时,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安全压力大。
二、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1. 施工方法: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例如,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可以采用钻孔爆破法、隧道爆破法等;对于边坡稳定问题,可以采用喷锚加固、排水降水等方法。
2. 施工机械:根据施工方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
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钻孔机、爆破设备、喷锚机械等。
三、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 技术准备: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
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2. 施工现场准备:清除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整平场地,设置临时道路和供水、供电等设施。
3.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要,提前准备足够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钢筋等。
四、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1.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量、施工方法和机械设备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分部工程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和节点工期。
2. 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控和控制,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对于影响工期的因素,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五、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1. 人力资源: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任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保施工高峰期的人力需求。
溢洪道水力设计—泄槽段设计
θ也可用经验公式计算:
tan
1
KFr
经验系数,一般取0.3
扩散段起、止断面的平均弗 劳德数
平均弗劳德数: 3.弯道段:
Fr
扩散段起、止断面的平均 流速,m/s
v
gh
扩散段起、止断面的平 均水深,m
因地形限制需设弯曲段时,弯曲段的转弯半径不宜过小,一般弯道半
径宜采用R=(6~10)B(如上图所示),R为轴线转弯半径,B为泄槽底
(二)泄槽的平面布置:
1.尽可能布置成直线、等宽、对称断面。
2.实际工程中,为减小溢洪道工程量,首段常设 收缩段,末端设扩散段。
1.收缩段:
在溢洪道控制段之后布置过渡段(收缩段),作用是用来连接过渡段和 泄槽。收缩角θ可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确定,θ﹤6º
收缩段长: 2.扩散段:
L Bb
2 tan
扩散段的扩散角必须保证水流扩散时不能与边墙分离,避免产生竖轴漩 涡。按直线扩散的扩散角θ一般不宜超过60~80。
0.5
(五)泄槽的构造
1.衬砌: (1)目的:防止冲刷,保证泄槽安全泄水。 (2)总要求:
光滑平整 止水可靠 排水畅通 坚固耐用
可减小糙率,防止空蚀、负压的产生。
防止高速水流钻入缝内将底板掀起。 可有效降低扬压力,增加衬砌的稳定性。
能抵抗水流冲刷、温度、风化等作用, 延长寿命。
(3)类型:
条石或块石衬砌—岩基上V<15m/s的中小型工程。 砼衬砌 v高的大中型工程或土基。
泄槽
项目6 河岸溢洪道 水布垭水电站溢洪道
岳城水库溢洪道上游
岳城水库溢洪道下游
桥墩水库溢洪道
公伯峡
糯扎渡水电站
泄槽
泄槽的底坡为陡坡,所以又称之为陡槽,以便将过堰水流迅速安全地 泄向下游。 (一)泄槽水流特点
溢洪道泄槽基础要求
溢洪道泄槽基础要求
溢洪道泄槽建筑物基础部分应满足下列要求:
(1)基础形式应考虑土壤特性,考虑地震及水动力作用,应采用加
固桩基、深基础及全底基等形式;
(2)基础单位重应不低于1.3kN/m3,不能出现软弱及开裂现象;
(3)基础及深基础等的设计及施工应遵守相关规范,应采用充分的
排水措施,以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冻融及稳定性;
(4)基础应有足够的抗水抗力,以免混凝土开裂造成水渗入;
(5)基础应有足够的可靠性,以确保溢洪道泄槽建筑物正常安全使用;
(6)建筑物本体与地下水平面在施工中应有充分的控制,以确保设
计要求的深度和稳定性;
(7)建筑物施工前后应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预报和监测,以确
保设计要求的合理性;
(8)基础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形象记录,以确保设计要求的准确性。
溢洪道工程施工方案
三门峡市山口水库复建工程溢洪道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第五工程处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日三门峡市山口水库复建工程溢洪道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溢洪道工程位于大坝左岸,为无闸控制正槽溢洪道,轴线水平投影总长268.21m,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消能段组成,堰型为宽顶堰,堰顶高程657.00m,堰宽35m,消能型式为挑流消能。
0-25.3~0+000为进水渠段,0+000~0+012为控制段,0+012~0+224.91为泄槽段,0+224.91~0+242.91为消能段。
二、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1、底板及边墙锚筋施工在溢洪道底板及边墙部位均设置有Ф22、L=2m锚筋,锚筋呈梅花型布置,间排距为2*2m, 左右边墙各设两排锚筋,间排距为2m;底板自0+012桩号开始至0+232.91桩号均设置有锚筋。
锚筋施工采用YT—27型气腿式风钻凿孔,水泥砂浆作为锚固剂。
其工艺流程如下:测量定位→造孔→测孔深、清孔→注入锚固剂→安装锚筋到预定位置→养护。
1.1、主要材料⑴锚筋:锚筋设计采用ф22长2m的螺纹钢;⑵水泥:采用不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⑶砂:采用最大粒径小于2.5mm的中细砂:⑷水泥砂浆:采用强度不低于20MPa的水泥砂浆;⑸外加剂:在注浆锚杆水泥砂浆中添加的速凝剂和其它外加剂,不得对锚杆产生腐蚀作用。
1.2锚筋孔钻孔⑴锚筋孔的钻孔按要求钻孔,其偏差不大于100mm;⑵注浆锚杆的钻孔大于锚杆直径,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程序施工,钻头直径大于锚杆直径15mm以上;⑶锚杆孔深满足要求,孔深偏差值不大于50mm。
1.3锚筋孔注浆⑴锚筋注浆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在以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试验选定:水泥:砂1:1~1:2(重量比)水泥:水1:0.38~1:0.45⑵锚筋钻成孔后,清孔、测孔深,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开始在钻孔内注满浆,然后立即插入杆。
⑶锚杆注浆后,在砂浆凝固前,不得敲击、碰撞和拉拔锚杆。
岸边溢洪道泄槽段结构分析及内力计算
2018年第8期水利规划与设计科研与管理泄槽渐变段出口设计图li 50濟oq^nnn尹oqsoqsnnn图1溢洪道泄槽渐变段结构设计图殊荷载主要包括校核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及扬压 力、动水压力等。
溢洪道泄槽段断面水深变化较 大,为简化计算,主要考虑基本荷载的作用,选用 泄槽渐变段的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其计算简图如图 2所示。
墙后填土类型为碎石土,取,土=20kN /m3,填土内摩擦角(=42°,由于溢洪道泄槽段基础为收稿日期! 2018-01-23基金项目:喀斯特地区海绵城市雨洪控制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黔 科合[2016]支撑2903)作者筒介!王向伟(1985年一),男,工程师。
泄槽渐变段进口设计图溢洪道是水库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 要任务是宣泄洪水以保证主体水工建筑物的安 全[1],溢洪道通常是由进口段、控制端、泄槽段以 及消能防冲设施和水渠组成[2]。
结合国内溢洪道设 计情况及研究成果,岸边溢洪道可分为正槽溢洪 道、侧槽溢洪道、井式溢洪道和虹吸式溢洪道等, 正槽溢洪道被广泛采用,也较为典型[3-]。
本文以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花崖水库水源地工程岸边溢洪 道的泄槽段为例,对设计泄槽的渐变段进行荷载分 析、稳定计算和结构内力计算。
1 工程概况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花崖水库水源地工程总库 容204. 20万m 3,兴利库容为131. 30万m 3,年可 供水量237.0万m 3,属.等小(1)型工程。
溢洪道 布置于左岸岸边,由引渠段、控制段、泄槽段、挑 流消能段组成。
泄槽段坡比为110,泄槽渐变段长 度为18m ,侧墙顶部宽为0.3m ,侧墙底部宽为 0. 65m ,渐变段底宽由6. 0m 渐变为3. 0m ,渐变段 侧墙高度由3. 5m 渐变为2. 0m ,渐变段底板厚度为 0.8m ,渐变段后接泄槽槽身段,其长度为59m 。
泄 槽段底板与边墙为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溢 洪道最大下泄量为27. 57m 3/,。
溢洪道边坡开挖措施
溢洪道及泄洪洞出口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措施一、工程概述1.1.工程特性南椰2水电站溢洪道及泄洪洞出口布置在粘土心墙土石坝的右岸,溢洪道长约266m,由引渠、闸室、泄槽及挑流鼻坎组成。
引渠底板高程845.00m;闸室堰顶高程852.00m,闸体最大高度28m,设1- 10×13m(宽×高)溢流表孔。
泄槽净宽10m,水平投影长约190m,底坡由i=5.5%,末端以i=20%底坡及反弧与明渠连接;出口挑坎半径40m。
溢洪道出口与泄洪冲沙兼导流洞出口相连,开挖同时进行,有利施工安排。
根据招标文件,设计施工图《进水口及泄洪洞进水口开挖及支护图》泄洪冲砂兼导流洞工程主要合同工程量如下:表1-1 进水口及泄洪洞进水口主要工程量表1.2地质条件进水口所在山坡自然地形坡度约30°~33°,地形较陡,植被茂密,自然山坡稳定。
进水塔基一带为中粗粒花岗岩,全强风化深度40m~45m;引0+000.000m~引0+010.000m段,属进口段,进口边坡开挖后,垂直埋深低于10m,隧洞围岩为弱风化中粗粒花岗岩,属坚硬岩,岩体完整性较差,为不稳定Ⅳ类围岩,成洞条件较差。
根据勘察成果,该处山坡未见规模较大的断层等构造通过,发育一条属Ⅲ级结构面的断层F9缓倾坡外发育,产状:EW,N∠15°~35°,延伸至坡脚一带渐变为2~3条平行的挤压面。
其他构造以节理裂隙、小挤压面为主。
进口段山坡未见崩塌、滑坡等物理地质现象发育,此段山坡物理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卸荷及风化。
二、施工规划及进度安排2.1施工规划根据电站进水口工程结构特点及工期要求,结合电站进水口地形特点、施工特性,施工规划如下:1)电站进水口左边紧靠泄洪冲砂兼导流洞进口,施工相互干扰大,为加快泄洪冲砂兼导流洞进口施工进度,优先安排导流洞进口侧开挖,在靠近电站进水口侧预留开挖平台,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开挖临时边坡(一般在1:0.8~1:1.2之间),同时采取开挖一条拦碴沟等安全措施来解决开挖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水电站溢洪道泄洪洞工程施工方案材料.docx
水电站溢洪道泄洪洞工程施工方案1.1简述1.1.1工程概述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和消能段组成。
溢洪道全长322. 16m,进水渠釆用喇叭型,进口宽50. 79m,出口宽22. 5m, 进口底板高程824.00m;控制段溢流堰釆用驼峰堰,堰顶高程826. 00m,设一道事故检修闸门和一道工作孤门;泄槽底坡为0. 02, 采用0.5m 厚C25钢筋衬砌,长度190. 00m;挑流鼻坎末端高程803.109m o 泄洪洞由塔式进水口、洞身段、出口消能段组成。
泄洪洞全长379. 17m,泄洪洞进水口采用常规的有压短进口体型,进口底板高程800. 00m,进水塔高41.50m,设一道事故检修闸门和一道工作弧门;洞身段采用全断面衬砌的有压圆形断面,断面直径为7.6m, C25钢筋衬砌厚度为0.6m,长度278. 86m o洞身坡度i = 0. 008,出口设置消力池,泄洪洞兼为排沙放空洞。
1.2施工布置1.2. 1施工道路布置溢洪道施工道路直接由现施工2号道路直接布置至溢洪道工程工作面。
1.2.2施工风、水、电供应施工风采用固定式空压机独立供风;水采用水池供水;电业主从低压侧提供。
1.2.3施工弃渣规划本工程的全部开挖渣料,弃渣场。
1.3施工程序安排1.3.1施工程序安排原则1、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及招标文件、图纸要求安排施工程序。
力求安排合理,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2、边坡开挖施工采用“分部、分层,多工作面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的原则施工,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选用成龙配套的先进机械化施工工艺,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期完成。
3、明挖施工自上而下分台阶梯段爆破开挖,梯段爆破采用微差挤压控制爆破,设计开挖边线采用预裂爆破控制开挖规格,每开挖一层及时进行支护确保边坡稳定。
4、考虑到施工强度、工作面安排等因素,溢洪道工程计划投入如下主要混凝土施工设备:钢模台车2套(我公司自制)、混凝土拖泵3台反25t汽车吊1台,另根据实际需要,可追加投入皮带输送设备等。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溢洪道布置于坝址区右肩,为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由侧槽段、调整段、泄槽段、挑流段、下游护坦段五部分组成,校核洪水下泄流量A米ax=123.51 米3/s,设计洪水下泄流量A米ax=81.38米3/s.堰顶高程1164.45米,全长310米.二、工程项目及设计指标和主要工程量侧槽段:侧槽段溢流堰净长20米,溢流堰堰高程1164.45米,桩号为溢0+000—溢0+020,首端宽4.6米,末端宽5.17米,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实体结构;侧槽底宽由4米渐变为6米,长20米,底坡i=1:20,底板采用1.2米厚现浇C25钢筋混凝土衬砌,靠山一侧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高程1169.1米,顶宽1米.调整段:调整段长20米与侧槽段连接,矩形段面,采用整体结构,底宽6米,底坡i=0,底板采用1.2米厚现浇C25钢筋混凝土衬砌,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部宽1米,底部宽1.5米,平台高度从底板算起4米.墙顶高程1169.1米.调整段靠坝肩侧恒重式挡墙以上开挖段面均采用C15混凝土回填至墙顶.调整段首、末各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厘米,采用P651型橡皮止水带止水,距迎水面20厘米埋设,高压闭孔板分缝,其上设3厘米丙乳砂浆闭缝.泄槽段:泄槽段泄槽段桩号溢0+040—溢0+280,包括明槽段和暗涵段.(1)明槽段(溢0+040—溢0+208)明槽段采用矩形段面,整体式结构,底宽由溢0+040的6米渐变为溢0+078的3米(溢0+078—溢0+208的底板宽均为3米),边墙高度9.65~6米,底板采用1.0米厚现浇C40高性能钢筋混凝土衬砌,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部宽0.6米,墙底部宽1.5米,平台高度从底部算起2米.(2)暗涵段(溢0+208—溢0+280)暗涵段采用箱涵式结构,底板宽3米,墙高4米,顶板厚0.6米,边墙厚0.8米,底板厚1米,暗涵顶部回填弃渣,顶部与右侧导流泄洪供水洞的墙顶齐平.泄槽段每隔10米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厘米,采用P651型橡皮止水带止水,距迎水面20厘米埋设,高压闭孔板分缝,其上设3厘米丙乳砂浆闭缝.出口挑流段:挑流消能段桩号溢0+280—溢0+300,挑流段长20米,反弧半径25米,圆心角29.50,挑射角22.50,挑流鼻坎坎顶高程1086米,挑流段结构型式为矩形明槽,边墙顶宽0.6米,墙高4~6.14米,一侧翼墙与导流泄洪供水洞的挑流段翼墙相接,一侧接挡土墙段,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边墙墙顶布置栏杆,挑流底板宽3米,采用C40高性能现浇钢筋混凝土.下游护坦段:下游护坦段桩号为溢0+300—溢0+310,长10米,与导流泄洪供水洞共用,底板采用C25混凝土衬砌,厚度为1米.溢洪道混凝土主要工程量见下表:溢洪道混凝土工程量表三、施工布置1、施工道路布置根据工期安排先从溢0+178开始上下游同时浇筑,故可以从施工道路L7的末端开始至溢0+128的左侧用爆破料修一条施工便道,并在溢0+128的左侧修建一个平台供混凝土的浇筑使用.即路线可设为:拌合站→7号道路→施工便道.若泵送压力不够,可考虑和导流洞出口尾水段混凝土浇筑共用一个平台,可以浇筑溢0+208—溢0+310的混凝土.2、施工风、电、水供应(1)施工用风混凝土浇筑用风主要为施工缝面处理等,用风量不大,引用开挖支护时接引的供风管,空压机房位置见溢洪道施工平面布置图.(2)施工用电采用溢洪道附近的供电电源,由配电房和开关盒分出,配电房具体位置见溢洪道施工平面布置图.(3)施工用水混凝土浇筑用水主要为仓面清理和混凝土养护等,利用开挖支护时接引的供水管引至施工工作面.(4)施工排水利用开挖施工的排水设施.四、混凝土施工方法4.1主要材料4.1.1水泥⑴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⑵验货:每批水泥进场时均要提供水泥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委托试验室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测.⑶运输:采用水泥罐车进行运输,其品种和标号不得混杂,散装水泥运至工地的入灌温度不宜高于65℃.⑷贮存:到货的水泥按不同品种、标号、出厂批号等,分别贮放在专用的水泥罐中,防止因贮存不当引起水泥变质.罐储水泥宜1个月倒罐1次.4.1.2水拌合用水采用河道水.4.1.3骨料⑴采购混凝土骨料前,先将骨料样品送至有资质试验室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采购投入生产使用.⑵不同粒径的骨料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和混入泥土,堆料厚度不宜小于6米;装卸时,粒径40米米的粗骨料的净自由落差不应大于3米,应避免造成骨料的严重破碎.4.1.4粉煤灰和其它活性掺合料⑴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指示采购用于混凝土中的活性掺合料,采购的活性材料供应厂家、材料样品、质量证明书和产品使用说明书报送监理单位.⑵每批粉煤灰或其它活性参合料运至工地后,对制造厂产品的品质、资料进行验收,并由监理见证对批粉煤灰或其它活性参合料进行查库和抽样,并送往有资质试验室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于工程.⑶掺合料应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储罐或仓库中,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并不应混入杂物.4.1.5外加剂⑴用于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其质量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⑵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结合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掺量,其试验成果报送监理单位.⑶每批外加剂运至工地后,对制造厂产品的品质、资料进行验收,并由监理见证对外加剂进行查库和抽样,并送往有资质试验室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于工程.⑷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储存,在运输与储存中不得相互混装,以避免交叉污染.外加剂宜配成水溶液使用,并搅拌均匀.4.2 混凝土拌合⑴混凝土集中在拌合站拌和,拌和设备采用1米3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生料的供应采用柳工50铲车供料.拌制混凝土时,严格按照本现场试验室提供并经监理人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确保拌合站称量设备合格, 其称量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定期进行检验及校核称量精度.⑵优选混凝土级配,减少用水量.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采用相应级配混凝土.⑶在混凝土拌和过程,根据气候条件定时地测定砂、石骨料的含水量(尤其是砂子的含水量);在降雨的情况,也相应地增加测定次数,以便随时调整混凝土的加水量.⑷拌合时经常对拌合物的均匀性、拌和时间、衡器称量的准确性以及拌合机叶片的磨损情况等项目进行检查.⑸混凝土拌和程序和时间均通过试验确定.4.3 混凝土运输⑴根据对混凝土拌合站的拌和能力、混凝土浇筑能力、仓面具体情况及钢筋、模板安装情况的分析,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4辆10米³混凝土拌合运输车运输,保证混凝土运输的质量,充分发挥设备效率并且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等现象,以满足浇筑强度的需要.(2)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严禁加水.(3)因故停歇太久,混凝土拌合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按不合格料处理:①混凝土产生初凝.②混凝土塑性降低较多已无法振捣.③混凝土被雨水淋湿严重或混凝土失水过多.④混凝土中含有冻块或遭受冰冻,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4)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安装前,应彻底清除管内污水及水泥砂浆,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安装后及时检查,防止脱落、漏浆.②泵送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不应大于导管直径的1/3,并不应有超径骨料进入混凝土泵内.③泵送混凝土之前应先泵送砂浆润滑.④应保持泵送混凝土的连续性.因故中断,混凝土泵应经常转动,间歇时间超过45米in,应及时清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的混凝土并冲洗.⑤泵送混凝土输送完毕后,应及时用压力水清洗混凝土泵和输送管.4.4混凝土浇筑4.4.1钢筋制作与安装1.一般要求(1)钢筋进场必须有材质证明书及许可证,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为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现场材料的标识按规格、种类,分别堆放挂牌,并做好保护工作.(2)所有电焊工均均有上岗证,并在试焊合格后上岗操作,所有焊接均按规定的批量抽取试件,试验合格后使用,所有连接接头应按规定做好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3)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2.施工工艺(1)运入加工现场的钢筋,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要挂上标牌,标牌上要注上厂标、钢号、产品批号、规格、尺寸等项目,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损坏和遗失这些标牌.钢筋与地面之间应垫不低于200㎜的底楞.露天堆放时,宜在钢筋上加覆盖物,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2)钢筋运到工地后,卸于钢筋加工厂内分类堆放,不得混杂,且立牌以资识别;钢筋弯曲成型前必须先做样板,经检查合格后照样板进行加工.(3)钢筋加工前将钢筋表面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调直,遵守以下规定:①.采用冷拉方法拉直的钢筋,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Ⅱ、Ⅲ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②.冷拔低碳钢丝用机械拉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施工图纸的要求.③.钢筋加工的尺寸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执行,钢筋加工后的允许偏差分别不得超过下表的数值.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4)钢筋制作在钢筋加工厂按设计图纸要求加工成形,采用8t载重汽车运至施工作业面人工绑扎、架立、安装,先安装底层钢筋网,采用预制与该部位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支撑,以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垫块之间距离不大于120厘米;上层钢筋网应利用锚筋做成架立筋,钢筋扎丝呈梅花形布置,间隔绑扎,侧墙钢筋采用带扎丝的预制混凝土垫块支撑,在钢筋架设安装完成后,及时妥加保护,避免发生错动和变形.(5)钢筋的连接溢洪道钢筋工程主要采用绑扎连接、手工电弧搭接焊和机械连接的方式.A.手工电弧搭接焊a.焊接接头当设计有要求时采用双面焊缝,无特殊要求时采用单面焊缝.双面焊接时:对于Ⅰ级钢筋的搭接焊的焊缝总长度不小于4d,对于Ⅱ、Ⅲ级钢筋,其搭接焊的焊缝总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接时:对于Ⅰ级钢筋的搭接焊的焊缝总长度不小于8d,对于Ⅱ、Ⅲ级钢筋,其搭接焊的焊缝总长度不小于10d.b.搭接焊接头的两根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轴线上.c.搭接焊的焊缝高度为被焊接钢筋直径的0.25倍,并不小于4米米;焊缝的宽度为被焊接钢筋直径的0.7倍,并不小于10米米.B.机械连接a.采用机械连接时,应由厂家提交有效的机械连接型式检验报告.b.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少于3个.2)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少于3个,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3)Ⅰ级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应不小于0.95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Ⅱ级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应不小于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计算实际抗拉强度时,应采用钢筋的实际横截面面积.c.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单向拉伸试验.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要求项目进行检验.以500个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为一批,不足500个按一个验收批计.接头均应有现场连接施工记录.d.直螺纹接头外观质量及拧紧力矩检查应满足下列要求:1)接头拼接时用管钳扳手拧紧,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2)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应有1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不受限制,但应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3)外观数量检查数量:每一验收批中随机抽取10%的接头进行外观检查,抽检的接头应全部合格,如有1个接头不合格,该检验批的接头应逐个检查,对不合格接头应补强.C.钢筋的接头应尽量布置在结构物的低应力区,接头位置要错开,同一断面处的钢筋接头数不超过50%.D.钢筋检验,在使用前和加工安装过程中均需按规定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结果报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工序施工.钢筋架设完毕应及时妥加保护,防止发生错动、变形和锈蚀.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详细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检查合格的钢筋.如长期暴露,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重新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4.4.2模板制安4.4.2.1模板制作与安装(1)溢洪道模板除溢流堰堰头和挑流段外其余均采用60*150厘米钢模板组合施工,模板缝采用双面胶带封闭.组合钢模使用前应在面板涂刷矿物油,采用钢管背楞加拉钢筋的方式联合固定模板,使之形成整体,达到强度和刚度要求,保证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和变形.(2)安装模板时,采用φ12米米对拉杆连接内外模板,横向间隔0.6米设置一道,纵向间隔0.4米设置一道,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对拉杆上设置止水环,模板拆除后将拉杆切除至混凝土面.横向背楞采用双根48米米钢管用蝴蝶卡卡扣,纵向背楞间距1.2米,采用单根48米米钢管联系于横向背楞上.挡墙内模采用钢管井字架支撑,满堂架立杆间距1.5*2米,横杆步距1.5米,挡墙外侧采用双排脚手架支撑,双排脚手架间距1.2米,扫地杆距基础面0.2米,大横杆步距1.5米,立杆间距2.0米.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单位米米):4.4.2.2注意事项(1)按施工图纸进行模板安装的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2)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覆.(3)分层浇混凝土时,应逐层校正上下层偏差,模板下端不应有“错台”现象,模板及支架上严禁堆放超过其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值班,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使其与设计线的偏差不超过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绝对值的1.5倍,并每班做好记录.模板如有变形、位移,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停止混凝土浇筑.4.4.2.3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的顺序,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2)模板拆除必须采用专用工具,以避免损坏混凝土.拆模时间:不承重侧面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不低于2.5米Pa时,且拆模时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除.当发现拆模较早将拉伤砼表面时,需立即停止模板拆除.(3)先拆除穿墙螺栓螺帽及蝴蝶卡,松开钢管扣件,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及时将模板吊运至模板堆放场地进行模板表面砼、钉子等杂物清洁.(4)模板在使用之后和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干净,模板应经常性检查表面平整度,凡达不到要求的模板,必须予以更换或进行修复,外露结构的模板应选用较新的模板立制;拆除后的模板应堆放整齐,不准乱弃乱扔,以免造成模板挤压变形或影响现场的文明施工.4.4.3伸缩缝、止水制作安装4.4.3.1伸缩缝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前按照图纸要求进行下料,伸缩缝缝宽2厘米,采用高压闭孔板分缝,其上设3厘米丙乳砂浆闭缝.施工时,将加工好的伸缩缝用细扎丝固定在钢模板上,伸缩缝上预留与混凝土相连的扎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伸缩缝就与混凝土紧紧相连.浇筑混凝土时人工先铺筑伸缩缝附近的混凝土,上料时避免伸缩缝断裂和起皱,拆模前先去掉扎丝,避免扎丝撕裂伸缩缝.4.4.3.2止水⑴止水材料采用P651型橡皮止水带,采购材料要有生产厂家的性能检测报告和出厂合格证,在使用前,委托具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抽样实验检测;止水材料运至工地后在专用材料仓库中保管.避免油污和长期曝晒,对于现场浇筑块的外露止水带部分采用覆盖草袋等可靠措施加以保护,防止破坏和老化.⑵橡胶止水片连接采用硫化热粘接.止水焊接,由专人负责施工,接头外观保持平整光洁,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的75%.⑶止水带安装采用模板嵌固的方式,不得穿孔拉挂固定,止水片要与混凝土接缝面垂直,其中心线与接缝中心线允许偏差为±5米米,当混凝土将要淹没止水带时应再次清掉表面的污垢.振捣混凝土时,止水片下面及周围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但振捣棒避免触及止水带,嵌固止水带的模板应推迟拆模时间.⑷橡胶止水片在安装时防止变形和撕裂.⑸已安装好的止水片要做好保护,支撑牢固,在混凝土浇筑时防止移位或扭曲.4.4.4现浇混凝土施工溢洪道混凝土采用自下游向上游浇筑的顺序,各浇筑仓先浇筑底板再浇筑边墙.溢洪道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1台60 米3/h混凝土输送泵以泵送方式直接入仓,4辆10米3混凝土拌合运输车负责运输浇筑料,混凝土浇筑仓划分为:侧槽段(0+000—0+020)为一个浇筑仓;调整段(0+020—0+040)为一个浇筑仓;泄槽段(0+040—0+280)每10米为一个浇筑仓;出口挑流段(0+280—0+300)为一个浇筑仓;下游护坦段(0+300—0+310)为一个浇筑仓;在边墙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3~4米高度为一个浇筑仓.基岩面和老混凝土上的浇筑仓,在浇筑第一仓混凝土前,必须先均匀铺设一层厚2~3厘米的水泥砂浆.砂浆的标号应比同部位混凝土高一级.每次铺设砂浆的面积应与浇筑面积相适应,以铺设砂浆后30米in内被混凝土覆盖为限,铺设工艺必须保证现浇混凝土能与基岩或老混凝土结合良好,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自出料至覆盖上坯混凝土为止),则应按工作缝处理.混凝土浇筑作业应按一定的层厚、次序、方向分层进行.在止水片等周边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混凝土均匀上升.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浇筑,浇筑面应保持水平.浇筑振捣层厚度根据实际施工条件确定.浇入仓内的混凝土应随浇筑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积时,应将堆积的骨料均匀散铺至砂浆较多处,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不合格的混凝土料严禁入仓,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混凝土浇筑期间,如果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混凝土浇筑地点,要有遮盖设施,以免因日晒、雨淋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入仓后先平仓后振捣,不应以振捣代替平仓.混凝土采用捣头直径大于80米米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器均匀布点,距模板边的距离不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振捣器不应直接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等.每个点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同时应避免振捣过度,振捣器无法作业部位辅以人工捣实,底板面层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收仓.待浇混凝土的基础面包括岩基面和混凝土面.岩基面用水清理冲洗干净;混凝土面的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凝固一定时间后,采用风、水枪冲毛处理,冲毛的时间一般按混凝土凝固情况选定,水压、风压等参数可通过试验选定,以清除浮皮砂浆,使粗、细骨料显露为准,经风、水枪冲毛的缝面,如有局部砂浆未除,可通过人工凿毛处理.伸缩缝表面所积聚的混凝土或杂物亦需清除.4.4.5抹面及养护4.4.5.1抹面(1)抹面人员三班制作业,24小时不停,抓住收面最佳时机,每仓抹面不少于三遍.(2)底板混凝土振捣密实以后,先用磨光机收面,表面多余水分及时处理,再由人工进仓内用手抹子收面,直至初凝结束.4.4.5.2养护(1)采用洒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12~18h 内开始进行.(2)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延长养护时间至少 28 天以上.(3)洒水养护开始养护时间:由温度决定,当最高气温低于25℃时,浇捣完毕12小时内覆盖并洒水养护.当最高气温高于25℃时,浇筑完毕6小时内覆盖并洒水养护.(4)洒水次数: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初期水泥水化作用较快,洒水次数要多.气温高时,增加洒水次数.五、混凝土工艺质量保证措施5.1混凝土配料及振捣(1)混凝土配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除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2)混凝土振捣要严格按规范操作,不能漏振、欠振,以避免出现麻面,也不能过振,过振会离析,在模板接缝处形成砂线.(3)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至表面泛浆、无气泡产生为止.5.2混凝土浇筑(1)根据监理人批准的浇筑分仓分块和浇筑程序进行施工.(2)混凝土浇筑层厚度,根据搅拌、运输和浇筑能力、振捣器性能及气温因素确定.(3)入仓面的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迭时,要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5.3混凝土浇筑层施工缝处理⑴在浇筑上层混凝土层浇筑前,对下层混凝土的施工缝面,按监理人批准的方法进行冲毛或凿毛处理.⑵混凝土浇筑期间,如果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灰浆.⑶浇筑混凝土应使振捣器捣实到可能的最大密实度.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应避免振捣过度.振捣操作应严格按规定执行.振捣器距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 1/2,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以及在两次混凝土卸料后的接触处应加强平仓振捣.凡无法使用振捣器的部位,应辅以人工捣固.5.4模板工艺质量保证措施⑴模板块应尽可能拼大,现场的接缝要少,且接缝位置必须有规律,尽可能隐蔽,接缝处不能跑浆.所有施工部位尽量采用钢模板,模板缝间设双面胶带密封条,模板表面刷脱模剂.⑵各种连接部位必须按节点设计,针对不同的情况逐个画出节点图,以保证连接严密、牢固、可靠,保证施工时有依据,避免施工的随意性.5.5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⑴材料方面控制措施①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优先选用热膨胀系数较低的砂石料,保证混凝土设计所必需的极限拉伸值或抗拉强度、施工匀质性指标和强度保证率;②控制混凝土水化热:选择较优骨料级配,掺粉煤灰、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用量和延缓水化热发散速率.⑵施工方面控制措施①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程序和施工进度防止基础贯穿裂缝.②加强混凝土表面保护,减少内外温差:在低温季节,在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保护,可减小混凝土表层温度梯度及内外温差,保持混凝土表面湿度.通过覆盖保护,延缓混凝土降温速度,以减少新混凝土上、下的约束温差;混凝土养护采用流水养护.⑶综合管理方面的措施。
水库溢洪道、放水洞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本水库正常蓄水位229.50m,相应兴利库容6626万m3,死水位216.55m,相应死库容630万m3,百年一遇设计水位230.78m,千年一遇校核洪水位230.92m,总库容8612.5万m3。
本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东、西放水洞和电站五部分组成。
本水库为中型水库,工程等别为三等,主要建筑物溢洪道、放水洞为三级,次要建筑物为四级。
溢洪道现状:溢洪道位于主坝东端,为正槽开敞式,由引水渠、闸室、泄槽、尾水渠等部分组成。
引水渠为弯道,中心场293.6米,渠底为平底,进口宽55米,末端宽46米,至铺盖起点与闸前翼墙连接。
引水渠翼墙未设排水孔,墙后土体不均匀沉陷,墙体产生裂缝。
闸前铺盖为混凝土结构,长11.8米。
闸室总宽46米,分4孔,每孔净宽10米,设10×12米弧形钢闸门。
东边墩下设内径1.2米的钢筋混凝土放水管,为东放水洞。
泄槽及尾水渠为风化岩石,受当时条件限制,未做消能工程,尾水渠为复式河槽。
平面图如下所示:本水库溢洪道平面图第二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址1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溢洪道地表高程在205~218米之间,上段为山前丘陵区,下段两侧为较平坦的耕地,地势起伏不平。
地表覆盖第四系坡洪积物,左岸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中粗砂,粉质粘土厚1.4~3.1米,中粗砂厚0.5~6.3米;右岸为粉土夹中粗砂,厚5.3~6.6米。
溢洪道基岩岩性为混合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混花岗岩分布于0+471.6以下,呈深灰色,片麻理构造,中粗粒结构,主要矿物成分有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岩体中夹有长英质岩脉和闪长岩脉。
溢洪道钻探,最大揭露深度23.8米,覆盖层厚1.8~7.7米,花岗片麻岩上部风化强烈,岩芯采取率低,呈颗粒状、粉末状,总体上风化不一,均匀性差强风化厚度6~9米弱风化厚度4~9米。
2水文地质溢洪道地下水以第四系堆积物中空隙潜水为主,埋深1.36~5.1米,混合花岗岩透水性差,大多为弱透水层。
第7章溢洪道工程
第七章溢洪道工程7.1概述7.1.1工程概况溢洪道布置在洑西涧左岸的光头山、主坝桩号0+572.00~0+592.00之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属3级建筑物。
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消能防冲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设计。
溢洪道顺水流方向包括上游进水渠、溢流堰、陡坡泄槽、消力池、出水渠等部位。
进水渠底板高程均▽ 33m,进水渠段左右侧均为C25钢筋混凝土挡墙结构,底部为C20砼护底,基础坐落于坡积碎石土上。
溢流堰堰体共分3孔,每孔净宽4m。
溢流堰堰顶高程为36.50m, WES堰型,坐落于弱风化基岩上,基础固结灌浆处理。
闸墩顶高程为44.60m,堰体内为C15混凝土砌石,外包C25混凝土。
泄槽段坡度为1:3,起始断面底板高程29.00m,底板呈台阶形,尺寸2.4m*0.8m,下设© 25锚杆,间距2.0m,长3.0m,锚入基岩2.0m,梅花型布置。
泄槽下设置纵横向排水设施,以提高底板抗浮能力。
消力池尺寸为长*宽*深=25m*15m*2.5m。
下设© 25锚杆,间距2.0m,长4.5m,锚入基岩3.5m,梅花型布置,下游接出水渠。
泄槽段与堰体施工缝采用铜片止水,与消力池施工缝均采用橡胶止水。
出水渠总长285m (溢0+078.00~溢0+363.00),其中62.8m长转弯段(溢0+078.00~ 溢0+157.20),采用重力式挡墙结构;9m长圆弧翼墙段,结构同转弯段。
205.8m长梯形断面渠道段(溢0+157.20~溢0+363.00),边坡1: 2,底板纵向坡度0.02,边坡及底板均采用0.25m 厚的C20混凝土护面,溢0+078.00~溢0+363.00之间出水渠底板、溢0+147.800~溢0+363.00之间出水渠护坡,间隔3m设一道缝,缝宽5mm,内真沥青油毛毡一层,并设© 75PVC排水孔,间距3m,底部管口用350g/m2反滤土工布包裹。
溢洪道泄槽基础要求
溢洪道泄槽基础要求
第一,基础设计。
溢洪道泄槽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和地质
条件,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首先,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
情况,包括地层结构、地下水位等,以便确定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尺寸。
其次,要根据泄槽的荷载特点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基础厚度和尺寸计算。
最后,要合理布置基础的排水系统,确保基础周围土壤的排水畅通。
第二,基础材料选择。
溢洪道泄槽基础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的抗压强
度和抗冲刷性能的材料。
常见的基础材料包括混凝土、砂石等。
混凝土是
较为常用的基础材料,其具有良好的耐水、抗压性能,可适应泄槽工程的
要求。
砂石是常用的填筑材料,可用于填充基础的辅助层,提高基础的稳
定性。
第三,基础施工。
溢洪道泄槽基础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
首先,要进行基础的土方开挖,清除杂物和不稳定的土层。
其次,要进行
基础的级配填筑,保证填筑材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然后,要进行基础的
浇筑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最后,要进行基础的验收检查,
确保基础的质量合格。
总结起来,溢洪道泄槽基础的要求包括基础设计、基础材料选择、基
础施工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相关工作,才能保证基础的质量和稳
定性,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1 -
vn
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
单位工程名称:拦河坝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溢洪道缓坡及泄槽段分部工程
一、开完工日期:
开工日期:2010年8月1日
完工日期:2010年12月1日二、主要工程量:
三、工程内容及施工经过:
工程内容:
1、溢洪道施工流程如下:
(1)主要对溢洪道缓坡段及泄槽段边墙及底板进行除险加固,拆除部分老边墙后,采用C15混凝土压顶,在并对底板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打底,对老溢洪道进行修复。
(2)混凝土:在基础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模板的制安,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机拌机振,混凝土浇筑完毕3天后进行拆模,并进行保养14天。
(3)施工材料: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经施工单位及质检方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
进入施工现场。
四、质量事故及缺陷处理:
本分部无质量事故,未发现质量缺陷。
五、主要工程质量指标:
1、工程主要设计指标:
该分部工程共计13个单元,主要包括拆除老边墙、C15混凝土压顶、C20 钢筋混凝土护底等。
缓坡段(0+019.5 〜0+081. 3):长 61. 8m 底宽 2. 0m 底坡 i=O. 019;
沿用原浆砌石边墙,对部分高度不足的边墙用 C15砼进行加高(0.4m〜0.8m), 对原溢洪道底板用厚10cm的C20砼进行护面;原溢洪道交通桥较为简陋,仅设置一块现浇砼板作桥面板,该交通桥为进库道路必经之路,且通向库区内村庄、山冲水库、羊街等,现有交通桥己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本次将其拆除后新建,新建交通桥净跨 2m桥面净宽3m,为C20钢筋砼结构。
陡坡段(0+081.3 〜0+1 13.1):长 31.8m,底宽为 2rr〜3.0m,底坡 i=0.64 ; 该段沿用原边墙及底板,经复核,原陡坡段边墙高度已可满足泄洪要求,对
损坏的部分砌石体进行维修,对底板采用厚20cm的C20钢筋砼进行护面,与
原砌石底板间设置锚筋以加强连接;
2.施工单位自检统计结果:
i.混凝土抗压
(1)设计混凝土强度15MPa式块取样5组,最大值24.2MPa最小值21.7MPa
平均值23.3MPa,标准差1.5
要求。
验收工作组一致认为,本分部工程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完成意,工程质量为合格,同
验收。
九、保留意见:
无
保留意见人签字:
十、参验单位:
项目法人:嵩明县小麦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管理局监理单位:云南锦满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施工单位:昆明东水水利水电有限公司
质检单位:昆明华之禹水利水电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十一、分部工程验收小组成员签字(见附表)十二、存在问题及处理记录
十三、附件目录:
1、设计图纸
2、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验资料
3、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4、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
5、施工原始记录
6、原材料检验报告、出产合格证
分部工程验收组成员签字
水利水电工程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表03
注:分部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质捡部门自评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复核其质量等级。
只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主体建筑物的分部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需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其质量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