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新授课标准教学设计模板1.0版(1)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精选)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精选)新授课的教学设计(精选)一、引言在教育领域中,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步骤。
在新授课环节,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达到深入浅出、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本文选取了几种常用且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新授课的教学质量。
二、问题导向型教学设计问题导向型教学设计是一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在新授课环节,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向型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参与讨论。
下面是一个示例:主题:探索地球的变化目标: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变化原因1. 预热:播放一段地球演化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提出问题:提问“地球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出现了哪些重要事件和现象?”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探索并找出各自观点。
4. 知识输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系统介绍地球演化的过程和原因。
5. 学生分享:学生将他们的发现和观点分享给全班,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6. 总结: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地球演化的关键内容和重要事件。
通过问题导向型教学设计,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究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并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案例分析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型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型教学设计的示例:主题:市场营销策略目标:分析并设计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1. 引入案例:介绍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学生讨论:学生小组讨论该案例背后的市场营销策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教师引导:教师对学生讨论的观点进行引导和点评,激发学生思考。
4. 知识输入:教师介绍相关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与案例进行对比和分析。
5. 学生设计:学生个人或小组设计一个新的市场营销策略,并给出理由和实施方案。
6. 学生展示:学生进行策略设计的展示,并接受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评价和意见。
导教案模板(新授课)
导教案模板(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新授课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重点:新授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
2. 难点:新授课的难点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生活实例或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授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新授课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巩固对新授课内容的理解。
4.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或案例分析,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新授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并进行反馈和评价。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新授课的教材。
2.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新授课的图片、图表和动画等。
3. 教学活动材料:用于实践活动,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新授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成果: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了解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2. 情境教学: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新知识。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或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2. 讲解新知:清晰、简洁地讲解新授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3. 互动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
4. 案例分析: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进行分析,巩固对新授课内容的理解。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本)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本)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的社会价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2.1 课程概述介绍课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阐述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2 知识点详解详细讲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通过案例、实例等方式展示知识点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通过问题、情境、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初步理解课程内容。
教师提供学习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3 合作探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反馈。
3.4 课堂讲解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和难点解释。
运用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5 练习与反馈环节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评价学生的合作探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2 作业与测验评价评价学生的作业和测验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与参考书推荐适合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学习资料。
教师可以自行编写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5.2 多媒体与教具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源,增加教学趣味性和互动性。
使用教具、模型等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六、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标准课堂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2)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等。
2. 教学过程:(1)导入:结合实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新课讲解:按照教学目标,讲解知识点,突出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3)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4)拓展延伸:针对教学内容,拓展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点,突出重点、难点;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4.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5. 拓展延伸法:拓展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2. 新课讲解:25分钟3. 小组讨论:10分钟4. 巩固练习:10分钟5. 拓展延伸:5分钟6. 总结与反馈:5分钟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3. 教学改进:针对本节课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新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设计2.1 课程内容概述简要介绍课程的主题、背景和主要内容。
明确课程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重点掌握。
识别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教学方法设计3.1 教学策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结合传统的讲授法和现代的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3.2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导入、新课、练习、总结等环节。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第四章:教学评价设计4.1 评价目标制定明确的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相对应。
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价值观形成。
4.2 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考试、作业、表现评价等。
结合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设计5.1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确保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
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5.2 教学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第六章:教学环境设计6.1 教室布局设计有利于学习的教室布局,如座位排列、教学区与学习区分离等。
营造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6.2 教学氛围建立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观点。
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标准教案1.0-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标准教案1.0-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标准教案1.0:教育者的教学利器引言:标准教案1.0是一种教学设计工具,旨在帮助教育者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
作为教学利器,标准教案1.0可以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步骤和有序的教学资源,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教学管理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
段落一:标准教案1.0的特点和优势首先,标准教案1.0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帮助教师将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教学过程明确、有导向性。
其次,标准教案1.0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步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保证教学过程严密有序。
此外,标准教案1.0还提供了相关教学资源和评估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段落二:使用标准教案1.0的实施步骤要使用标准教案1.0,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需求,然后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评估工具。
接下来,教师可以制定详细的教学步骤,确保教学过程合理、顺畅。
最后,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便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
段落三:标准教案1.0的应用价值和挑战标准教案1.0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管理和提升教学质量。
然而,教师在使用标准教案1.0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以及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等。
结论:标准教案1.0作为一种教学设计工具,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有序的教学资源,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好的教学管理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
合理使用标准教案1.0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然而,教育者在使用标准教案1.0时也应注意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标。
教育方面也可以持续优化标准教案1.0,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示例2:标准教案1.0:教育改革的里程碑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领域一直在寻求创新和改革的途径,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目标。
新老师上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课程名称)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课程名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2. 教学难点:深入剖析(课程名称)的复杂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结合实际生活,提出与(课程名称)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讲解(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等方式,直观展示(课程名称)的相关内容。
(3)针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1)布置操作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分享操作心得,总结操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2)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提交作业,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程名称)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对(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等。
4. 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3. 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
注:以上为新老师上课教案设计模板,具体内容需根据课程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进行调整。
新课标备课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概念、原理、方法等。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概念、原理、方法等。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备课资料: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教具等。
(3)教学方案:教案、教学流程、课堂活动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提前预习本节课的知识点,了解学习内容。
(2)实验器材:根据实验内容,准备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回顾上节课知识点,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概念、原理、方法等。
(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活动(1)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实验等活动。
(2)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分享经验。
4. 巩固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5. 总结提升(1)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
2. 教学方法:是否采用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
3.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否充足,是否满足教学需求。
新授课教案模板(共13篇)
新授课教案模板(共13篇)第1篇:新授课教案模式新授课教案模版课题(课时)一、目标二、重难点三、教材分析四、教学过程(一)候课1.师2.生(二)课堂教学过程1.辅助环节(1)导入板题(2)示标(3)示导2.先学环节3.后教环节4.当堂训练环节5.回归环节五、板书设计六、教后思第2篇:内能新授课教案《内能》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
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
【教学资源】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网络视频、酒精灯、铁丝、钳子、布、火柴、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砂纸、冰块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神州八号火箭发射视频。
(学生:欣赏视频并交流。
)利用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为我国有这样的先的进科学技术而自豪。
引入新课:(1)神州八号发射时,为什么要携带大量的燃料?(2)火箭利用那种能量做动力升空呢?(学生思考讨论)引入本课课题:内能1 新知建构:1:内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呢?2:结合大屏幕图片提问: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什么是机械能?(学生思考并回答)3:应用类比的方法说明分子有“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导教案模板(新授课)
导教案模板(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新授课的核心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题:新授课主题2. 教学重点:新授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3. 教学难点:新授课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导入、情景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新授课的知识点,初步感知新知识。
3. 课堂讲解:教师对新授课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进行分析,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新授课的主要内容,梳理知识体系。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新授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新授课所用教材2. 课件:教师制作的课件3. 案例材料:用于分析的案例及相关资料4.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教学设备5. 网络资源:用于拓展学习的相关网络资源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情境教学: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3. 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中掌握新授课的知识点。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理念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表达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学课件、教学挂图、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学生互动: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巩固练习(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2)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成绩评价: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
3. 教学改进:针对本节课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新课标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和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 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实验器材等。
-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和拓展材料。
2. 学生准备:- 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 带齐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生活实例或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课堂讲授- 按照教学目标,分步骤讲解核心知识点。
-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 通过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3. 课堂练习-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拓展延伸- 提供拓展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纪律等。
2. 作业评价:-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活动评价:-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实验操作、项目实施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教学方法:-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3. 学生反馈:- 收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2. 互联网资源,如教育平台、学术网站等。
3. 社会实践活动资源。
---以上模板可根据具体学科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标准教案1.0
标准教案1.0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标准教案1.0是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是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的基本参考依据,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标准教案1.0的制作包括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多个方面,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标准教案1.0的制作过程。
教案的制作应该始于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案是为了完成一门具体教学任务而制定的具体教学计划,所以首先需要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要点和教学重点。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选择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连贯性。
教案的制作还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教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学活动的引导和评价标准。
教师在制作教案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包括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不同层次和内容的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注意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确保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相互衔接,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机统一。
教案的制作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制作教案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符合学生特点和学习风格,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
教案的制作还需要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教学材料、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等条件,包括教材、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资源等多种形式的资源。
在制作教案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准备和利用,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导教案模板(新授课)
导教案模板(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新授课的核心知识点,理解并能够运用相关概念、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材解析:分析新授课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明确教学的重难点。
2.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步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设计引导性的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 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讲解。
4. 实践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反馈:通过作业、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材。
2. 辅助材料: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PPT等辅助材料。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和途径。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清晰、简洁的讲解,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2. 谈话法:通过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班授课时间:__________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 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复杂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2. 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教具。
2. 学生活动记录表。
3. 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新知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 强调重点难点,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三、巩固练习1. 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及时纠正错误,讲解解题思路。
四、实际应用1.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分享解题心得。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重点难点。
2.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布置作业1. 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类型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实际应用题等。
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2. 教学内容是否深入浅出,学生能否理解?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积极性、纪律性等。
英语新授课教案模板
英语新授课教案模板第1篇:内能新授课教案《内能》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
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
【教学资源】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网络视频、酒精灯、铁丝、钳子、布、火柴、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砂纸、冰块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神州八号火箭发射视频。
(学生:欣赏视频并交流。
)利用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为我国有这样的先的进科学技术而自豪。
引入新课:(1)神州八号发射时,为什么要携带大量的燃料?(2)火箭利用那种能量做动力升空呢?(学生思考讨论)引入本课课题:内能1 新知建构:1:内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呢?2:结合大屏幕图片提问: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什么是机械能?(学生思考并回答)3:应用类比的方法说明分子有“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建立内能的概念,认识内能包含的两种形式4: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分子动能,分子势能有哪些影响因素,从而了解内能的影响因素。
)5: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并交流,发表观点)进一步理解内能和机械能是不同形式的能。
新授课的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教学年级:3. 教学班:4. 教学时间:5. 教学地点: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二、教学背景分析1.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认知特点:- 学生兴趣爱好:2.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概述:- 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材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2. 新课讲授- 分步骤讲解:a. 第一部分:介绍概念、定义、原理等;b. 第二部分:举例说明,加深理解;c. 第三部分: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强调重点,突破难点:a. 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b. 通过实例、图片、视频等方式辅助讲解;c. 组织学生讨论,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巩固练习,检测效果:a. 设计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纠正错误;c. 总结练习情况,对易错点进行讲解:3.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a.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促进交流;- 角色扮演:a. 模拟实际情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b. 角色互换,体验不同角色,丰富知识; - 游戏活动:a. 设计趣味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b. 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强调重点、难点;- 提出课后作业,巩固知识:四、教学评价设计1.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度:- 学生提问、回答问题的情况:- 学生课堂纪律:2. 作业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 作业质量:3. 考试评价:-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考试反映出的教学问题: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教学内容是否突出重点、难点;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4. 教学改进:-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新课标教学设计模板
新课标教学设计模板课题:教学设计的要素和反思作者及工作单位:无基本信息:无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知识体系和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需要分析。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需要明确,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也需要解释。
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研究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需要分析,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以便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需要确定。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需要明确,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需要清晰地再现。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需要明确,包括板书设计、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和学生研究活动评价设计。
教师活动: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需要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本节内容。
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需要明确,以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按照设计意图进行研究活动。
学生研究活动评价设计:学生研究活动评价设计需要合理,能够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和提高研究效果。
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需要思考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研究方法的认知变化,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同时,需要对教学反馈进行设计,以便实现教学方式的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
感悟、认可、赞同、尊重、关心、怀疑
乐于、赞赏、领会、形成、养成、热爱、树立、坚持、摒弃、抵制、克服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新知
呈现
重点
回忆孟子的生平及思想,可以熟读本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能背诵重点语句。
一、复习有关孟子的生平及思想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3.能联想到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句子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学生
作业
*基础作业(必做)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并默写重点语句。
**提高作业(选做)查找一些能深刻诠释“大丈夫”含义的古今人物或名言警句。
***拓展作业(选做)写一篇三、四百字的小短文,谈谈自己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2.《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其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它以问答的方式展开雄辩说理,词风犀利,富有文采。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
3.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以及“性善说”。
二、讲解本文
1.熟读课文后,解释下字词的含义:
(1)熄:平息,消亡。(2)女:通“汝”,你。(3)道:原则,行为准则。
教学
目标
*(全部学生掌握)学生能够回忆孟子的生平及思想,可以熟读本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能背诵重点语句。
**(大部分学生掌握)学生能够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
***(学优生掌握)学生能够整理并评价孟子的思想和文章的写作特色,并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可以举例说明。
复习
导入(视需要)
(3)孟子提出的“大丈夫”标准,怎么做才能实现呢?
明确:“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也就是孟子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思想。再加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的态度,那样就会成为堂堂正正的大丈夫。
难点
学生能够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学生能够整理并评价孟子的思想和文章的写作特色,并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可以举例说明。
(4)淫:使……扰乱。(5)移:使……改变。(6)屈:使……屈服。
(7)威武:威胁暴力。
2.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对本文进行简单翻译,老师补充和纠正。
3.疏通文意后,提出以下问题对文章进行理解
(1)文中景春认定公孙衍、张仪为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找出原文,并用自己的话表达)
明确:“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发起怒来,诸侯门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能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巩固
活动
文章主旨: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当堂
检测
理解性默写: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孟子从仁义礼智角度提倡成为大丈夫的具体做法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附:教学目标常见行为动词
维度
一级
二级
三级
知识
知道、说出、背诵、认识、回忆、选出、举例、列举、描述、找出、其他
理解、解释、说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区别、预测、收集、整理、其他
应用、使用、设计、图示、解决、计划、总结、评价、其他
能力
创作、改编、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熟练操作重Biblioteka 、模仿、尝试、使用、初步学会、初步掌握
新授课课时教案模版(初中)
课题
《富贵不能淫》
教师
王舒
学科
语文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学生
九年一班
时间
2016年11月24日
课节
第七节
内容
选择
本文是中考必考篇目《孟子三章》中的一篇,但并没有收录到语文教材中。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已经在八年级下册学习过了,学生对于《孟子》的语言和基本思想并不陌生,尤其本文中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激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坚持正义和真理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2.列举符合“大丈夫”标准的古今人物。
明确:关羽、文天祥、方志敏、陶渊明、朱自清、闻一多、刘胡兰等。
四、写法探究:
不同的语言风格会形成不同的说理向。文中第二段,孟子从男子加冠和女子出嫁时的“礼”说起,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道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运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方法。论证了“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表达了作者对曲意顺从、谄媚讨好的女子的小人之举,行妇人之道的深恶痛绝。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理解其中的含义?
明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境遇无论如何,个人操守决不能改变,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和人格操守,尤其在这样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更应时刻注意。气节和操守比生命还要重要,更不要说生命之外的金钱财富和虚名了。)
教学
准备
教师
准备
查找赏析文章的相关资料,收集能诠释“大丈夫”内涵的古今人物的主要事迹。
学生
准备
课前复习有关孟子生平和基本思想的相关知识点,熟读课文并能恰当翻译。
板书
设计
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大丈夫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副板书
教后
反思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差别在哪里?原因是什么?什么启示?教学的亮点是什么,教学的遗憾是什么?如何改进?课上发现了什么值得关注的学生或问题?)
三、拓展延伸:
1.古为今用是学习古文的一种境界。文中所言“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文中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实宠辱不惊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状态。(我们也应做到发达了,不忘天下苍生,与老百姓一同前进;在人生逆境中也应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原则,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这样,我们才不会怨天尤人。
课标
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常用实词的理解和积累,注重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感悟,注重作品思想内容的古为今用,注重个性化的见解和感悟。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在八年级下册学习过《孟子二章》,因此对于孟子及其思想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另外本文篇幅不长,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应该可以把文意疏通清楚。但对于文中“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即古人认为的“妻道如臣道”的理解可能会有些许疑惑和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