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练习 辨析成语误用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成语使用错误案例分析(二十一)

高中语文-成语使用错误案例分析(二十一)

高中语文-成语使用错误案例分析(二十一)101.不论什么时候,冰心老人都是坐如春风、亲切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是喧哗而锋芒难避。

(坐如春风,比喻听了长辈教导,像是沐浴着和煦的春风。

主语应该是听话人。


102.对外国来讲,京剧舞台上那种木头刀枪稀松一碰,口中一吆喝就打了一仗,简直不可理喻。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固执或愚蠢。

这里当作了不可理解。


103.沈某说,唐氏三兄弟已经回上海了,如果他们抱成一团,那可真是三人成虎哇。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这里当作了团结起来力量大。


104.去年就不断听人提起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不以为然,后来看了后觉得是小青年关于网络情缘的浪漫幻想,不过尔尔。

不料,现在它竟然这么红火。

(不以为然,不认为正确。

根据文意,是说没当回事。


105.我家近旁新开设了一间连锁店,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很受顾客欢迎。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不能形容一般人多,更不能形容商品。

)。

高考语文复习之辨明成语误用的10个原因

高考语文复习之辨明成语误用的10个原因
并分析错因。 少数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主要表
现在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电话遥控指挥多,深入实际 少,个别干部在感情上和人民群众仍存在距离,不愿意也不 善于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群众的疾苦声充.耳.不.闻.,吃 不得苦、受不了累,开展的工作和活动只做表面文章,不能 解决实际问题。
赛金奖。
C.“一带一路”建设启动以来,我国已和 30 多个国家签
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这些城.下.之.盟.让“一
带一路”建设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D.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栏目具有浓
郁的文化意蕴,这些电视节目不仅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力
推崇,而且在广大民众中掀起轩.然.大.波.。
[失误防范]
原因六 不注重契合性易不合逻辑
在成语运用的过程中,不重视成语语义和语境义的契合 性,就会造成违背语义逻辑,违背事理逻辑,产生逻辑上的 相悖,语境和语义上的矛盾。
[应用体验] 6.判断下面句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并分析错因。 香港寸土寸金,除了富人活得相对惬意之外,普通人压
[应用体验] 1.判断下面句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并分析错因。 南昌 90 后女孩涂悠悠放弃城市工作,来到一所当时只
有 14 个学生的偏远山村学校任教,因条件极为艰苦,先前 支边的教师来了不久就离开了。但她多年来守.正.不.阿.,扎根 基层教育,默默奉献,帮助学生成长,让人为之动容,她把 青春藏进山村孩子和山民的期待里。
并分析错因。 一位短.小.精.悍.的东海陆战队的人来了。一眼看去便知道
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为排长。 判断:( √ ) 分析:“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 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句中用于人是正确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1.2练习案二辨析成语误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1.2练习案二辨析成语误用

练习案二辨析成语误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福建南安的颜氏家族在宋代立下了永远为唐代诗人韩偓守墓的誓言。

颜氏家族一言九鼎....,让此承诺一代一代延续,守护这一片千年历史遗存。

②近日,天津公安公交分局的便衣警察在执行反扒任务时,成功抓获两名公交扒手,现场监控视频完整记录下了扣人心弦....的抓捕过程。

③藏品因存世量稀少,历来是藏家的心头之好,又因其收藏价值高,赝品颇多,而收藏者最关注的藏品真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扑朔迷离....。

④用功譬如掘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

但是,只要心无旁骛....,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

⑤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文字水平鱼龙混杂....,价值表达未经深思,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

⑥研讨会中,专家对电视剧《思美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在指出部分瑕疵之外,更盛赞这是一部雅.俗共赏...、富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此处应用“一诺千金”。

②“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可以改为“惊心动魄”。

③“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符合语境。

④“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符合语境。

⑤“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此处使用对象错误,可以改为“参差不齐”。

⑥“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送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该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②无论正史还是野史,甚至武侠小说,他都浏览涉猎,有的还进行精读。

博学多闻让他的课堂自然而然地生动起来,说起历史故事如数家珍....。

③学者宋恪震的《唐宋词名篇精赏》是近年新成果的结晶,与他的《唐诗名篇精赏》适巧成为配套,可谓珠联璧合....的姊妹篇。

高考语文成语题设误:类型例析

高考语文成语题设误:类型例析

高考语文成语题设误:类型例析高考语文成语题设误:类型例析?成语,凝练精辟、生动形象,虽历经沧桑岁月沿用至今,却依旧文采熠熠,闪烁着灼人的光辉。

因此,它是数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上一道“永恒的风景”,亦是检测数百万考生词语运用能力的一道“上佳题型”。

纵观高考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曲解词义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2019年高考题第4题D项)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2019年高考题第5题C项)以上两句,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

第一句中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句子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曲解的词义与所要表达之意正好相反。

第二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二、用错对象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2019年高考题第4题B项)例4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2019年高考题第4题C项)此处两句,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

例3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车水马龙”,意即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常用来表示人车往来不绝。

而例4句着重说明人们争购鲜花,其误用类型亦属对象不当。

三、误用褒贬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高考语文成语题误用类型例题解析

高考语文成语题误用类型例题解析

高考语文成语题误用类型例题解析高考语文成语题误用类型例题解析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有时用其引申义或比喻意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1.弹冠相庆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句中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2.不刊之论例: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刊:削。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之论,是指不能删简的言论。

句中却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大错。

3.文不加点例: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之说。

点:涂改。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

4.差强人意例: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其实它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意思理解差不多相反了。

5.空穴来风例: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收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空穴来风,是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句中将这个意思理解反了。

6.不足为训例: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训:准则。

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

句中却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是没有理解“训”的意思。

7.始作俑者例: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高考成语最容易误用的十种情况分析(六)

高考成语最容易误用的十种情况分析(六)

高考成语最容易误用的十种情况分析(六)七、前后矛盾在成语运用中,成语自身意义尽管准确,但它有时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一致,因而造成前后矛盾。

例如:1、最近到沿海地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浮光掠影”的意思是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浮光掠影”与“极深刻的印象”矛盾。

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不期而遇”的意思是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与“精心组织”矛盾。

3、他为我送来两本小说,我对他很感激,便付之一笑。

“付之一笑”是不相信,并含有蔑视之意,与“感激”相矛盾。

4、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拈轻怕重”的意思是只拿轻东西,怕挑重担子。

前后语意矛盾。

5、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认为错”,可用“不以为非”。

6、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有“众多”意思,与定语“一位”矛盾。

7、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兴奋。

“萍水相逢”指生疏人初次见面,用于老同学不当。

8、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从语意趋势来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强人所难”的意思,而“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足”,从而造成前后矛盾。

9、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生活穷困。

与“腰缠万贯”矛盾。

10、蒲松龄到了70多岁才成贡生,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聊斋志异》。

“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与“才成贡生”矛盾。

句中所述也与事实不符,《聊斋志异》在蒲松龄四十岁左右已基本完成。

11、李军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刻苦钻研和认真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改革方案的初稿。

高考语文 成语题误用类型例析素材

高考语文 成语题误用类型例析素材

高考成语题误用类型例析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有时用其引申义或比喻意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1.弹冠相庆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句中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2.不刊之论例: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刊:削。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之论,是指不能删简的言论。

句中却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大错。

3.文不加点例: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之说。

点:涂改。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

4.差强人意例: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其实它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意思理解差不多相反了。

5.空穴来风例: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收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空穴来风,是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句中将这个意思理解反了。

6.不足为训例: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训:准则。

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

句中却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是没有理解“训”的意思。

7.始作俑者例: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始作俑者,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例的人。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易褒贬误用的成语》1.暗室亏心:指在暗中做亏心事。

(贬义)2.别出机杼:指诗文创作另辟蹊径,不落俗套。

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布局和构思。

(褒义)3.不苟言笑:不随便说笑。

形容人态度严肃、庄重。

苟,随便。

(褒义)4.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露一点儿留一点儿,不完全表露出来。

(贬义)5.陈陈相因:国都粮仓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

后用来指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

(贬义)6.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贬义)7.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贬义)8.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贬义)9.吠形吠声:一只狗看见人叫起来,很多狗跟着声音也乱叫起来。

比喻人们不辨事物的真相,盲目附和。

(贬义)10.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褒义)11.负隅顽抗:(坏人)凭借险要的地势等条件顽固抵抗。

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贬义)12.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贬义)13.刚愎自用:倔强固执,自以为是。

(贬义)14.隔岸观火:隔着河观看对岸失火。

比喻置身事外,对别人的灾难袖手旁观。

(贬义)15.沽名钓誉:指用某种手段骗取名誉。

(贬义)16.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贬义)17.好高骛远:指热衷于追求过高的目标。

(贬义)18.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指人不够谦虚,好以教导者自居。

(贬义)19.呼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多指坏人结成一伙做坏事。

(贬义)20.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贬义)21.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褒义)22.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或从容不迫地谈话。

侃侃,说话理直气壮或从容不迫的样子。

(褒义)23.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

比喻恶人不自量力的攻击和叫嚣。

(贬义)24.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

(贬义)25.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全)高考语文-成语使用正误辨析-例题详解

(全)高考语文-成语使用正误辨析-例题详解

高考语文-成语使用正误辨析-例题详解考向一理解成语的准确含义,切忌望文生义很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籍、文学作品等,往往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等特征,需要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它的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

如“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是“修改”之意。

“不刊之论”的意思是“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辞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再如“登高自卑”并非“登上高山很自卑”的意思。

“自卑”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词,“自”是介词“从”,“卑”是“低处,底下”的意思。

“登高自卑”的意思是“登高山从底下开始。

比喻事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典例1 分析并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在范仲淹笔下,洞庭湖风光无限,有时波平浪静,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有时则风生水起,浊浪排空,让人顿生萧然之悲。

【成语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就必须着手实现湿地资源利用方式的科学化,使湿地资源利用具有充分的可持续性。

若等到严重事态出现时再采取行动,那将是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成语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全国卷Ⅰ)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成语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平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加上这几年工作之余坚持不懈的练笔、投稿,成了全县有名的笔杆子。

【成语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个国家都有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简单地“输入”“复制”,照搬照抄他国的政治制度,最终可能会水土不服,刻鹘类鹜,甚至把国家的前途命运葬送掉。

高考成语误用典型例句详解240例

高考成语误用典型例句详解240例

高考成语误用典型例句详解240例(一)汪春华1.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莫衷一是”是大家看法不一样,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

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对于什么时候去珠海广场参加公益劳动,班长、团支书、劳动委员说法不一,令全班莫衷一是。

(衷;折衷。

莫衷一是,各有各的看法或主张,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一般用于指议论者。

句中可改为“无所适从”。

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按哪个办法好。

)2.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来形容科学家的勇气,自然不当。

)3.有人说他们两个是莫逆之交,其实他们的感情一向就很好。

(“莫逆之交”彼此志同道合,有深厚的友誼。

亦指情投意合的朋友。

)4.王厂长的一席话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建议。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谦辞,不能用于别人。

注意,不少成语是专用于谦敬的。

)5.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

)6.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前往,多含贬义。

)7.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

提出请求时用的套语。

是一个自谦之词。

)8.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

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

而峨眉山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9.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师心自用”是只凭主观,自以为是,是贬义词。

)10.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解析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解析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解析该类题的设误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望文生义成语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由于缺乏对成语意义的准确理解,仅从字面意思来推测,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如:①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08全国卷Ⅰ)②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08安徽卷)【解析】①句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②句中叹为观止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而不是感叹的意思。

二、用错对象有些成语是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如:①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08全国卷II)②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08安徽卷)③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08重庆卷)④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

(08四川)⑤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能否换为鱼龙混杂)(08广东)⑥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湖北卷)【解析】①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 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②句中行云流水是比喻自然不拘执,对象多指文章、歌唱等,而不能是时间。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及举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及举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

高考语文成语误用类型及举例一、望文生义(错误原因: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暴虎冯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暴,空手搏斗。

冯,同“凭”,从水中走过去。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理解为“连续不断”。

【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

【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也说一文不名。

【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

多用于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然,是的,对的。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训,准则。

【惨淡经营】惨淡,形容苦费心力。

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原指下笔前极力构思。

后也形容在困境中艰难地从事某种事业。

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

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因无力抵抗而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多误解为签订合同。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大方之家】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大方,专家学者,内行人。

【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仁,仁义,道义。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

形容恳切地教导。

【罚不当罪】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也不计较。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含贬义)【高山流水】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高考语文常见成语误用讲解

高考语文常见成语误用讲解

高考语文常见成语误用:望文生义①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

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②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

分析:①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

无须修改。

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

”①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

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②中的“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

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

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

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

高考语文常见成语误用:褒贬失当①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跃跃欲试)②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分析:①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

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②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例句“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作者以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高考语文常见成语误用:近义混用①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②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分析:例①中“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

“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

例②中的“等量齐观”应改为“一视同仁”。

这两个成语虽说都有“同样看待”的意思,但“等量齐观”一般用于生命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

而“一视同仁”着重强调的是对人或动物的态度是平等的,不分厚薄亲疏,如:“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高考考察成语误用案例及正确解释

高考考察成语误用案例及正确解释

误用成语举例(音序版)A.1、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使,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才赶到了大坝。

2、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3、这里药铺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4、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5、李小红从痛苦中苏醒过来,老板对她不仅没有半点怜悯之心,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予以摧残。

6、一个成年人做出如此荒唐的事,真让人不可理喻....。

7、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8、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9、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10、他被敌人抓住后,虽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11、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12、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13、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为然....。

14、李军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刻苦钻研和认真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改革方案的初稿。

15、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16、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C.17、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爿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18、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19、有人对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可是轮到自己身处其中,也便随风而走。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第三节成语第一部分成语误用分析辨别成语使用正误的考题,这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每年都有。

由于学生平时对词语掌握得不够好,失分率很高。

为解决这个难点,现把成语误用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附上练习,以供师生参考。

1、不明词义而误例一:(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静悄悄的。

(1997年全国试题)(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1999年全国试题)(3)、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应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1993年试题)(4)、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1995年全国试题)分析:(1)中的“万人空巷”意思是众多人都从胡同里跑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2)中“炙手可热”是说手一接近就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3)中“差强人意”意思是稍微适合人的心意。

(4)中“首当其冲”意思是首先受到冲击或伤害。

这四个成语的意思都与该句句意不和,这种错误都是不明词义造成的。

2、不明色彩而误例二:(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1997全国试题)(2)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1998全国试题)(3)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995全国试题)(4)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但却从容不迫地在抹桌子,好象啥事也没有发生。

(模拟试题)分析:(1)中的“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2)中的“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干坏事),(3)中的“无所不为”是说啥坏事都能干得出来,(4)中的“从容不迫”形容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前三个词都用于贬义,与句意不和;后一个词用于褒义,也与句意不和:它们在该句中的使用都是错误的。

成语误用辨析-2025届中高考精美打印版

成语误用辨析-2025届中高考精美打印版

成语误用辨析一、望文生义原因: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而未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推敲其历史语意。

或者断“词”取义,错误理解成语中的某些语素而忽略成语意义的整体性。

示例:(1)各部门都应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2)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3)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4)我叔叔退休后,还呆在厂里帮助大家干一些重活,大家都称他年富力强。

分析:(1)“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2)“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3)“进退维谷”指进退都处于困境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

(4)“年富力强”指年轻力壮。

例句只断取“力强”的意义,而忽视了“年富”的意义。

拓展: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居民都吸引来了。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望洋兴叹:原指看到伟大事物才感到自己渺小,现比喻做事因力不胜任或没条件而无可奈何。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久假不归:长久借用,不归还。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数典忘祖:数着典籍却忘记了祖先的行事。

比喻忘掉根本。

或对本国历史文化的无知。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已、知音或乐曲高妙。

如坐(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间不容发:中间的距离极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

比喻情势极其紧迫、危急。

一衣带水:水面像一条衣带那样窄。

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辨析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辨析及答案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待朋友总是推心置腹,让人感到温暖如春。

B. 这次比赛他发挥得如鱼得水,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C. 他为人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D. 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虚心接受,不顶撞。

答案:B解析: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

这里用来形容比赛,使用不当。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平时很低调,这次活动却表现得异常活跃。

B. 这件事他已经处理得滴水不漏,可以放心了。

C. 他善于辞令,能够把简单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D. 他为人正直,从不言过其实。

答案:C解析:通俗易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这里用来形容讲话,使用正确。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这次比赛,他虽然输了,但仍然保持风度,不失风度。

C. 他为人诚实守信,从不食言。

D. 他擅长理财,把公司的财务状况处理得井井有条。

答案:B解析:不失风度:不失去应有的风度。

这里用来形容输掉比赛,使用不当。

二、简答题1. 请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并举例说明其在句子中的运用。

(1)推心置腹(2)如鱼得水(3)虚心接受(4)井井有条答案:(1)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

例句:他对待朋友总是推心置腹,让人感到温暖如春。

(2)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

例句:这次比赛他发挥得如鱼得水,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3)虚心接受: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批评。

例句: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虚心接受,不顶撞。

(4)井井有条:形容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例句:他擅长理财,把公司的财务状况处理得井井有条。

2. 请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1)他为人谦虚谨慎,从不()。

(2)这次比赛,他虽然输了,但仍然保持()。

(3)他善于辞令,能够把简单的道理讲得()。

(4)她平时很低调,这次活动却表现得()。

答案:(1)居功自傲(2)风度(3)通俗易懂(4)异常活跃。

高考成语误用经典类型解析实用一篇

高考成语误用经典类型解析实用一篇

高考成语误用经典类型解析实用一篇高考成语误用经典类型解析 1高考成语误用经典类型解析前后矛盾有些成语,就其本身的意义来看尽管准确,但还要看它在整个句子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

例23: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辽宁卷):刮目相看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而前半句已说是第一次,又何来的刮目相看呢?例24: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所赠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赠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四川卷):僧多粥少:比喻不够分配之意。

而前半句说消费者寥寥无己,后半句怎能说僧多粥少呢?明显的供大于求嘛。

八、词义用错成语是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的含义也相对固定。

因此,成语在使用时要求也较高,如果句子和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有出入,我们称其为词义用错。

例25: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宁夏卷):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

形容非常谦虚。

句子意思并不表现丛飞谦虚,因此用错成语。

例26: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山东卷) :慷慨解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句子的意思根本没有帮助之意,用错成语了。

例27: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广东卷) :南辕北辙这则成语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句意的大方面和具体方法并不属于南辕北辙。

例28:暮春时节是潭拓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北京卷):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

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句子意思和读书无关,因此用错成语。

例29、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案二辨析成语误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福建南安的颜氏家族在宋代立下了永远为唐代诗人韩偓守墓的誓言。

颜氏家族一言九鼎....,让此承诺一代一代延续,守护这一片千年历史遗存。

②近日,天津公安公交分局的便衣警察在执行反扒任务时,成功抓获两名公交扒手,现场监控视频完整记录下了扣人心弦....的抓捕过程。

③藏品因存世量稀少,历来是藏家的心头之好,又因其收藏价值高,赝品颇多,而收藏者最关注的藏品真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扑朔迷离....。

④用功譬如掘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

但是,只要心无旁骛....,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

⑤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文字水平鱼龙混杂....,价值表达未经深思,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

⑥研讨会中,专家对电视剧《思美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在指出部分瑕疵之外,更盛赞这是一部雅俗共赏....、富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此处应用“一诺千金”。

②“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可以改为“惊心动魄”。

③“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符合语境。

④“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符合语境。

⑤“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此处使用对象错误,可以改为“参差不齐”。

⑥“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送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该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②无论正史还是野史,甚至武侠小说,他都浏览涉猎,有的还进行精读。

博学多闻让他的课堂自然而然地生动起来,说起历史故事如数家珍....。

③学者宋恪震的《唐宋词名篇精赏》是近年新成果的结晶,与他的《唐诗名篇精赏》适巧成为配套,可谓珠联璧合....的姊妹篇。

④他的笔下有历史,有中国哲学的智慧,他谈论的是历史上的人与事,但常常枝蔓开去,或联想,或抒情,或状物,天马行空....。

⑤邵飘萍先生不畏国民党言论钳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许多揭露黑幕、针砭时弊的新闻和社评,显示出国人的勇气和操守。

⑥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充满了正能量,以喜剧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②“如数家珍”,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③“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

④“天马行空”,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不着边际。

⑤“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用在此处,属于感情色彩不当。

⑥“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不合句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国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女教师过度集中生二胎,会让教育管理部门在人事安排上捉襟见肘....,不少地方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

②共产党人只有做到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③阳关,一个让人生情的地方,从第一次到阳关起,阳关就在我的心里占据了挥之不去....的地位,这里的一动一静总关我情。

④小时候的张衡夜半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⑤职业资格考试项目的大幅瘦身,既是对证书泛滥、挂证乱象的釜底抽薪....,也是对人才活力、行业活力的巨大解放。

⑥今年的跨年晚会,节目令观众耳目一新,绘声绘色....的歌曲,行云流水的舞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A.①③⑥B.①②④C.②⑤⑥D.③④⑥“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使用正确。

②“休戚与共”,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使用正确。

③“挥之不去”,(事务)压在心头,无法排解;指某些事情已经发生过了但没有办法挽回,但一直会在脑海中回想,怎么也忘不掉。

使用错误。

④“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

使用对象错误。

⑤“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使用正确。

⑥“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对象误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②担任校长以来,林先生朝乾夕惕....,孜孜不倦,优化了校园环境,鼓起了老师们的干劲,使全校呈现出欣欣向荣之象。

③从某种意义上讲,搞财务工作犹如阪上走丸....,有一定的风险,只有精通业务,严于律己,才能“化险为夷”。

④他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

他在任十年,致力整顿吏治,发硎新试....,百姓深获其利。

⑤著名作家王蒙的最新力作《得民心得天下》,对儒家经典《孟子》进行了睿智深刻的解读,再现了《孟子》的微言大义....,尽展大师风采。

⑥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喊冤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罚不当罪....,而是因为他认为还有其他人没有被揪出来,相比之下他觉得“不公平”。

A.①④⑥B.①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灵活,挥洒自如。

此处属于对象误用。

②“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使用正确。

③“坂上走丸”,像在斜坡上滚弹丸。

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④“发硎新试”,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

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此处不合逻辑。

⑤“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运用正确。

⑥“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实施新政策不到三年时间,咱村就已改头换面....;不仅重见青山绿水,而且家家都致富了。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回想起来不禁令人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③④⑤B.①②⑥C.①⑤⑥D.②③④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

这里用来形容他熟练掌握四国语言,不合语境。

②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

“家家都致富”说明实质也变了,“改头换面”用在这里不当。

③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④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⑤想入非非:思想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或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

⑥如汤沃雪: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此处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不合语境。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在技术上已经成熟,获得了国际认可,具备了和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分庭抗礼....的条件。

②虽然冯小坤是初学写作,但他的小说《马到成功》却写得非常出色,情节抑扬顿挫....,人物形象鲜明,思想也符合社会主流意识。

③一面是鳞次栉比....的高楼,一面是回不去的故乡。

人们不禁发问,在城镇化与乡愁之间,难道就不存在和解的空间?④由于缺乏辩证思维,有些人在评论他人时,总不能一分为二、全面考虑,而是爱走极端,常把别人的功绩和错误都一笔抹杀....。

⑤在这两次版权纠纷中,该公司基本上是用同样的套路,起初作壁上观....,表现得很中立,之后看准哪边要赢了,就突然站出来支持,坐收渔利。

⑥当看到同事们带回一堆废纸时,他突然觉得说不定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果不其然....,他就从这堆废纸当中翻出了关键证据:一张毫不起眼的电器发票。

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②⑥分庭抗礼: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

“分庭抗礼”强调的是双方,本句说的是三方,词语使用错误。

②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一般用“跌宕起伏”形容情节。

③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④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错误”不能说“一笔抹杀”。

⑤作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

⑥果不其然:指事实跟预料的一样。

多用来强调不出所料。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航天员们以无所不为....的勇气,攻坚克难,他们是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

B.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创造的辉煌连西方各国也要望其项背....。

C.小巷逼仄,靠着运河的一侧,各种小店铺鳞次栉比....,间隔不远就会有一家餐馆,弥漫着咖啡的香味和食物煎炒煮蒸的味道。

D.在台湾花莲地震救灾期间,台湾当局领导人却不顾民众生死,连篇累牍地发表让人生厌的不刊..之论..,遭到海内外华人的挞伐。

项,“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褒贬失当。

B项,“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不合语境。

C项,“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使用正确。

D项,“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过去的很多人认为,在我们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后,凭借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文化腾飞就会倚马可待....。

B.现今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学富五车....,违背了经典解读的基本原则,对经典进行随意性解读,造成了不良的文化影响。

C.在校园里,无人监考是一个新的挑战,对于自律的人来说,在哪儿考都一样;而那些想作弊的人就算有人监考,也会想方设法徇私舞弊....。

D.每年春节,中国各地赶回家过年的人们涌向各个车站和机场,回到家里陪伴家人的心情归心似...箭.,成为世界上的独特风景。

项,“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此处成语使用对象错误。

B项,“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此处使用正确。

C项,“徇私舞弊”,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