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本科课程计划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系统的数学学科教学论知识,能应用数学理论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解决数学教育教学等实际问题,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本专业相关方向的教研新成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适宜在中等学校和其他教育部门从事教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立志献身于祖国的四个现代化伟业。
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了解本专业相关教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3、系统掌握中学数学教育课程论知识,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具备课堂教学的初步能力。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初步具有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5、了解国家科学技术和教育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种外语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和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并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180学分。
四、主要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大学物理B、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数学建模、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学科教学论等.五、各学年周数安排表六、课程结构比例表七、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八、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表(一)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表(三)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相关金融专业知识,能应用数学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解决金融中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等实际问题,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本专业相关方向的科研新成果,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表
秦德生
韩继伟
307
233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
2
郭 民
300
7.8
微格教学
1
韩继伟
233
星期三
1.2
现代分析学基础
3
张凯军
307
现代分析学基础
3
张凯军
307
3.4
初等数论
微格教学
2
1
程传平
李 清
307
233
5.6
星期四
1.2
微分流形
3
王 勇
307
微分流形
3
王 勇
307
凸分析
2
刁怀安
307
3.4
学分
任 课
教 师
教室地点
容纳人数
星期一
1.2
高数(城环)
4
宋海燕
孙雪楠
逸10
逸11
5.6
7.8
高数(计算机)
高数(软 件)
4
李亚军
孙佳宁
传西402
软322
11.12
数学建模
2
曾志军
331
线性代数
3
李亚军
政6
星期二
1.2
3.4
5.6
高数(物理)
4
王 静王 勇
物3
物4
7.8
11.12
实用数值分析
2
孙佳宁
军事理论
1
军事理论
1
毛、邓、三、重要思想
4
毛、邓、三、重要思想
4
星期三
1.2
高等代数2
6
张庆成
300
高等代数2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普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普通类)本科课程计划数学与统计学院(终稿纸质版需加盖学院公章,教授委员会成员签字)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普通类)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数学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熟练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数学思维和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具有科学研究、教学和数学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是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
具体要求如下:1.拥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素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拥有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乐于奉献的意识。
2.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了解数学科学的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
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以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应用程序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
4.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学术交流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6. 有良好的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可以为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为15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45学分,专业基础课28学分,专业主干课38学分,专业系列课35学分,生涯规划课程5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
符合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师范)word参考模板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师范)一、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培养能够应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具有教书育人的良好素质,具备在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它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和实验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较好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2、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能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数学软件的基本使用技术,能够对数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及较强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3、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共事及团结协作能力;4、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5、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具备一定的人文和科学修养。
二、标准学制:四年三、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应修读的学分:162四、课程设置表1 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表表2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表2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续)五.主要专业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1010101课程名称: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课程学时:342课程学分:19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内容提要:实数系的建立及完备性定理,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含参变量积分,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傅里叶级数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集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技术于一体的文理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要求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和相关技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综合解决教学技术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毕业生适宜到各级教育机构与各类学校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远程教育与电化教育管理、计算机网络开发和维护、教育评价与管理等,可以到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研究、E-Learning教学培训和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亦可到电视台从事影视编导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教育技术学、信息科学、教育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基本规格1.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团结与协作的社会公民意识及一定的审美能力。
2.业务素质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懂得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规律。
掌握教学系统的分析、设计、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掌握信息技术,并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具有图像、视频、动画等数字化教学媒体或软件平台的设计、开发与管理能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掌握一定的中小学教育管理能力和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能力;具备一门外国语的听、说、读、写的基础,达到规定的大学外语等级考试要求且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3.人文与科学素质具有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较宽厚的人文科学素养,文理兼容,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责任感;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习惯及求实与探索精神。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数学与统计学 院 课 程 表
2012年2月20日起实施年级2011级2011级2010级2010级时间节次课程名称学分任课教师教室地点容纳人数课程名称学分任课教师教室地点容纳人数课程名称学分任课教师教室地点容纳人数课程名称学分任课教师教室地点容纳人数星期一1.2 普通物理学1 2 包爱东300 数学分析2 6 李晓月郑术蓉301306常微分方程 3 蒋达清337 常微分方程 3 范猛331 3.4 英语 3 英语 3 体育 1 体育 15.6 数学分析2(普通) 6 陶剑307 普通物理学1 2 童艳红301 运筹学 2 曾志军3007.8 概率论基础 3 宋海燕337 概率论基础 3 孙法省300 9.10星期二1.2 高等代数2(普通) 6 张庆成307 普通物理实验(1班) 1 孙迎春3.4 高等代数2 6 陈良云张澜萱301306教师学与教学论 2 教师学与教学论 25.6 体育 1 体育 1 实变函数 4 盛中平337 实变函数 4 王春鹏331 7.8 代数选论 3 魏竹3379.10 军事理论 1 军事理论 111.12 军事理论 1 军事理论 1 毛、邓、三、重要思想 4 毛、邓、三、重要思想 4星期三1.2 高等代数2(普通) 6 张庆成307 数学分析2 6 李晓月郑术蓉301306英语 3 英语 33.4 数学分析2(普通) 6 陶剑307 高等代数2 6 陈良云张澜萱301306普通物理实验(2班) 1 孙迎春5.67.8 普通物理实验(3班) 1 孙迎春9.10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毛、邓、三、重要思想 4 毛、邓、三、重要思想 4星期四1.2 数学分析2习题课(普通)6 朱文圣307 数学分析2习题课 6李晓月胡果荣301306复变函数 3 柳絮337 复变函数 3 杨唯3313.4 **英语 3 **英语 3 实变函数 4 盛中平337 实变函数 4 王春鹏3315.6 高等代数2习题课陈良云张澜萱301306现代教育技术 1 现代教育技术 17.8 高等代数2习题课(普通)张庆成307 **常微分方程 3 蒋达清337 **常微分方程 3 范猛331 9.10星期五1.2 高等代数2(普通)张庆成307 数学分析2 李晓月郑术蓉301306*复变函数**英语 3 柳絮337 *复变函数**英语 3 杨唯3313.4 数学分析2(普通)陶剑307 高等代数2 陈良云张澜萱301306普通物理实验(4班) 1 孙迎春5.6 *普通物理学 2 包爱东300 *普通物理学 2 童艳红3017.8*代数选论**概率论基础3魏竹宋海燕337 **概率论基础孙法省300合计学分学时备注:“*”为单周上课符号,“**”为双周上课符号。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doc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根据国家教育部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规范》并结合当前我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改革经验,使培养计划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适应性;(二)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人才发展的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改善教学内容,整合优势资源,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专业情感,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专业化高级人才;(三)总结2007、2008年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实施的经验,解放思想,大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改革思路,突出教师教育办学特色。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及其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教育、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应用以及数学教育教学上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先进的数学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毕业生能够在中等学校(包括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从事教学与管理,或在相关的科技、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工作。
2.基本规格(1)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自由和宽容的态度、团结与协作的精神;具有法制观念,遵纪守法,诚信为本,树立为人师表的理念。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本科教学方案专业代码 070101〔国家〕 0401〔学校〕一、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掌握数学科学的根本理论、根底知识与根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它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根本路线,坚持四项根本原则,坚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具有扎实的数学根底和较宽的数学知识面,掌握数学专业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了解数学科学开展的趋势,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获取创新和科研的初步能力;掌握计算机的根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应用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水平到达国家规定的等级要求。
3、具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造,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4、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懂得教育根本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教师的根本素质和根本技能,到达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尤其是具备施行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培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能力。
5、树立开拓创新、自主创业的思想,要努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6、具有安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到达国家规定的体质安康和军事训练标准;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7、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
二、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四年教育时间活动周数分配表,见附表一。
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安排〔一〕课程设置:本专业设有公共根底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文化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科与专业根底课程〔包括学科根底课程、专业根底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分理论研究方向、应用方向与数学教学研究方向〕、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一)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是师范类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数学基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评估方式等方面介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计划。
一、课程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论、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方向的课程。
其中,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数论为数学专业的三大核心课程,是学生进行后续学习和深入研究的必修课程。
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方向则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目标1.培养数学基本功我们的大学数学课堂从数学基础开始,逐渐深入,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论和其他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用数学基础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中更好地培养数学基本功。
2.培养数学思维方式多数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而科学、工程等领域尤其如此。
我们的数学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经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逻辑思考的方法和数学符号的抽象表示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数学应用课程。
3.培养应用能力数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需要在研究领域或者在工作场所,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我们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加强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教学。
例如,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课程强调如何将数学技能应用于科学和工程领域,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深入了解应用。
三、评估方式1.作业与习题课作业和习题课是检验学生掌握程度的一个好方法,因此,我们对每个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作业和习题课。
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并自己完成相应的课堂作业和考试题目。
2.考试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对每个课程设有期中与期末考试。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介绍与培养方案
专业编号: 834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并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一流数学师资。
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的运用手段,并通过专业理论课程、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质。
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自信宽容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判断的能力;2.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比较宽厚的数学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3.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
掌握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5.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较宽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审美情趣;6.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教育专业素养。
二、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抽象代数、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拓扑学基础、微分几何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学科教学论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七、课程计划表(续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续表)(续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续表)八、说明:1.本专业培养方向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所开专业课程选修课均为本方向选修。
15.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本科生计划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以及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中等数学教学和研究、教育管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数学建模、教育教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及数学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是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
具体要求如下:1.拥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素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拥有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乐于奉献的意识。
2.熟悉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同时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广博知识,具有对各种信息进行独立审视的意识和综合处理的能力。
3.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具备施行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培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能力,能熟练运用数学与应用数学及其他多种科学手段和方法获取、解析、评估、管理和利用信息,同时能创造性地分析和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4.熟练使用本国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表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
5.有良好的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可以为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为15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45学分,专业基础课28学分,专业主干课38学分,专业系列课15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教师职业教育课25学分。
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课程计划
教授委员会主任:
教授委员会成员:
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课程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以及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中等数学教学和研究、教育管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数学建模、教育教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及数学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是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
具体要求如下:
1.拥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素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拥有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乐于奉献的意识。
2.熟悉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同时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广博知识,具有对各种信息进行独立审视的意识和综合处理的能力。
3.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具备施行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培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能力,能熟练运用数学与应用数学及其他多种科学手段和方法获取、解析、评估、管理和利用信息,同时能创造性地分析和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4.熟练使用本国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表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
5.有良好的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可以为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为15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45学分,专业基础课28学分,专业主干课38学分,专业系列课15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教师职业教育课25学分。
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构成,具体课程设
置及学分分配请见下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 y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为4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3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为10学分。
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2.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为81学分,其中,专业教育基础课程必修为28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程必修为38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程最低选修为15学分。
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 y
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3.教师职业教育课程
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最低为25学分,其中,教师职业教育课程必修部分为19 学分,教师职业教育课程选修部分最低选修6学分。
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 y
4.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为4学分。
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