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培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初等科学研究训练的应用型人才,能在科技、教育,信息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在生产、经济及计算机行业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或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1、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数学2、主要课程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值逼近、数值代数、微分方程数值解(双语)。
专业特色课程:数值逼近、数值代数、微分方程数值解(双语)外语教学课程:微分方程数值解、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自学或讨论的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讨论研究型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讲座3、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1. 修业年限:3-6年2. 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192学分3.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就业(发展)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中学,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进研究所和公司从事研究管理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数学建模、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信息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受到数学和信息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的身体素质;要求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基础理论和其它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要求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要求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典型方法、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5.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具有应用数学及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要求6.了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要求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三、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核心课程数学分析、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课程门数:7,合计学分:28.0,合计学时:448
表 3-2 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建议 建议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验 修读 修读
14 99999002
文史综合 2 3.0 48 48 0 1 3 3.0-0.0 其他
课程门数:14,合计学分:40.0,合计学时:666
艾滋病防治、毒品与禁毒教育、三生教育、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军事理论、 专业导论、入学教育、教学管理等课程,由教务处统一排课。
表 1-2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见当年公布的《大理学院通识教育课程选修课目录》。要求修满 22 学分,其中:
4 32082A04
操作系统
3.0 48 32 16 2 2 3.0-6.0 数计
5 32082A05
常微分方程 3.0 48 48 0 3 2 4.0-6.0 数计
6 32082A06
Linux 基础
3.0 48 24 24 2 2 5.0-6.0 数计
7 32082A07
组合数学
2.0 32 32 0 3 3 4.0-6.0 数计
四、修读年限要求
实行弹性学制,标准学制为 4 年,在校学习年限为 3-6 年。
五、学分要求
最低毕业总学分:196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 40 学分,通识教育选修 22.0 学分;学 科基础必修 32.0 学分,学科基础选修 22.0 学分;专业教育必修 28.0 学分,专业方向 12.0
学分,专业教育选修 10.0 学分;实践教学环节 30.5 学分。 培养方案规定的每门必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各项目,要求必须全部修读并获得学分;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建议 建议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验 修读 修读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计划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一、培养方案(一)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二)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借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
2.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在本专业中熟练应用。
3.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较熟练的编程和有软件开发能力。
4.具有扎实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基础,具有利用信息与计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技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专业定位与特色本专业强调在逻辑推理能力、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善于将信息与计算科学方法与计算机方法加以结合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本专业侧重于信息与计算科学技能培养,同时兼顾数学建模和应用软件。
目前设有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运筹学与控制论两个专业方向。
(六)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基础、常微分方程、数值代数、数值逼近、微分方程数值解、信息论基础、大学物理、最优化方法、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
(八)培养方案基本框架课程教学课程体系179.5学分实践教学专题教育 (6学分){{学科基础教育体育实践 (4学分)学科基础实践(6学分)专业实践 (17学分){通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 (5学分)自然科学课程体系 (16学分)人文社科课程体系 (28.5学分)文化素质综合类课程(8学分)经济管理课程(3学分)学科基础课程(28学分)专业必修课程 (19学分)专业选修课程 (10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2学分)专业限选课程 (7学分)(十)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1.毕业标准(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2)修满本计划各项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79.5分;(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信息与计算科学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培养方案信息与计算科学培养方案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为了培养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第一阶段:学科基础阶段学生需要修习数学、物理、计算机原理等基础课程,建立坚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
同时,还需要学习数据结构、算法、编程语言等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内容,并加强对计算科学方法论的理解。
第二阶段:专业拓展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学生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并深入学习相关课程。
例如,可以选择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科研项目、实习或参与竞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三阶段:综合应用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培养基础上,学生需要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综合应用知识。
例如,可以学习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专业课程,掌握高级技术和方法。
同时,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第四阶段:创新与实践阶段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进行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并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可以选择开发软件系统、进行科研项目或参与实际应用的开发工作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术会议、论文撰写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同时,学生也可以选择参加双学位、辅修或进行国际交流,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总体来说,我们的信息与计算科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宽广的学科背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拓展,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培养方案,学生将成为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
咱这个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杂烩,但又不是那种乱七八糟的杂烩,而是一道精心搭配的科技大餐。
它把数学的严谨、计算机的灵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个专业的目标呢,就是培养出一群既能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又能在计算机世界里大显身手的全能型选手。
二、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首先啊,得让同学们把数学基础打得牢牢的,像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这些,就像是建造大楼的基石,少了哪块都不行。
要让大家对数学分析、数值计算方法这些知识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一样。
在计算机方面呢,得让同学们掌握各种编程语言,像C、Java这些,就像是掌握不同的外语,可以跟计算机这个“外国人”顺畅地交流。
还有数据库、算法设计这些知识,也要装进同学们的脑袋里,这样才能在处理数据的时候游刃有余。
2. 能力目标。
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同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就好比侦探破案一样,遇到问题能抽丝剥茧,从复杂的现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线索。
不管是数学证明还是程序调试,都能条理清晰地进行。
创新能力也是重点。
不能总是按部就班地做事,要鼓励同学们像发明家一样,能想出新点子,开发出新的算法或者软件,给这个专业领域带来新的活力。
还有实践能力,可不能只会纸上谈兵。
要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就像厨师能把菜谱上的菜做出来一样。
能独立完成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尊重科学事实,不弄虚作假。
就像科学家一样,对待真理要有敬畏之心。
团队合作精神也很重要。
在这个专业里,很多项目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就像拔河比赛,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
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专长的人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课程设置。
# (一)通识教育课程。
1. 思想政治类课程。
这些课程就像指南针一样,给同学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让大家明白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模板】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训练,具备在实际应用领域中进行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以及软件开发能力,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管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计算、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理科人才。
主干学科:数学相关学科: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复变函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近世代数。
主要实践环节工程实习、科学计算实践、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军事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对外交流每年选拔若干名优秀学生到国内外高校进行学习。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条件最低完成170学分(课内),及8学分(课外)(其中必修104学分,选修46.5学分,集中实践 19.5 学分,课外实践 8 学分)。
并且军事训练考核合格,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选课要求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1) 体育、英语、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限选15学分。
其中体育必修2学分,计算机基础必修3学分;综合英语类必修6学分,英语拓展提高类选修4学分。
(2) 基础通识类选修课12学分,其中核心类课程必选6学分;其他类课程选修6学分。
基础通识类核心课程,原则上要求跨学科选课。
(3) 学科类课程中,专业主干课程类最低选修16学分。
(4) 专业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4学分。
(5) 双语课程:要求至少选修2门课程。
(6) 学生每学期所修学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和)一般为25学分左右。
(7) 新生入学后,若通过校内英语水平考试,可免修基础英语4学分。
(8) 新生入学后,若计算机摸底考试成绩高于85分者,可免修计算机基础3学分。
2、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1)工程实习工程实习为电子工艺实习。
信息与计算科学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们这个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啊,就是要培养出一群超级厉害的“数字魔法师”。
这些同学得既懂信息,又能玩转计算,就像那种能在数字世界里自由穿梭,还能把各种复杂的信息变成有用宝藏的大侠。
具体来说呢,就是要让同学们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这数学啊,就像是武功里的内功心法,没它可不行。
然后呢,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这就好比是他们的武器,有了好武器才能在信息的江湖里闯荡。
最终目标就是让同学们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管是搞科研,还是到企业里去上班,都能独当一面。
二、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数学分析:这可是重头戏啊,就像爬山,一步一步的,从最基础的函数概念开始,一直爬到微积分的高峰。
同学们得在这个课程里好好磨练数学思维,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等代数:就像是数学世界里的建筑基石,那些矩阵、向量啥的,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学会了就能搭建出各种神奇的数学结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活里到处都是概率的事儿,这门课就是教同学们怎么预测那些不确定的事情,比如说猜一猜明天会不会下雨,彩票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之类的。
2. 专业核心课程。
信息论基础:这门课就像是打开信息宝藏的钥匙,告诉同学们信息是怎么度量的,怎么传输的,怎么编码解码的。
就像学一种神秘的语言,学会了就能读懂信息世界里的暗语。
计算方法:这就是教同学们怎么让计算机快速准确地算出答案的课程。
就像教计算机这个小助手变得更聪明,遇到数学问题能迅速给出解决方案。
数据结构:这门课是关于怎么把数据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学问。
就好比给你的东西都放在合适的盒子里,要用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找到,这样计算机处理数据就又快又好。
3. 计算机相关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比如C++或者Python):这就像是教同学们一门新的语言,不过是和计算机交流的语言。
学会了这个,就能指挥计算机做各种有趣的事情,比如写个小游戏,或者做个自动算账的小软件。
数学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方案
数学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
能适应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与应用软件开发及管理工作等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并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
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敬业爱岗、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
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力、抽象思维力及思维的敏感性和发散性等,以增强进一步学习的潜在能力。
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个领域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能阅读、翻译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相关的文献,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5.具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计划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为四年,学生可在3-6年完成学业,具体按学校有关学分制管理条例执行。
鼓励学生攻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
最低毕业学分:156.5学分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课程修读要求1.本专业课程基本框架:说明:①“方向1”是“综合培养模块”课程;②“方向2”是“信息科学培养模块”课程;③“方向3”是“计算数学培养模块”课程。
2、全校综合教育必修课为全体学生必修课程,计33.5学分,其中军事理论为通过性考试;3、全校综合教育选修课设置9学分,可在外学院开设的专业课、全校公选课、外校选修课中选修。
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科学学院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能解决科研单位和各种应用领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问题。
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案、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成绩优秀的学生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掌握数学分析、代数、几何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和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算法设计和较强的编程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应用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二、学制年。
学习年限年。
三、授予学位及学分要求、(一)授予学位学生须修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学分要求通识课程学分;专业基础课程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学分;实践教案环节学分。
五、课程设置、教案课时、学分分布(一)通识教育环节:由通识基础课程、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拓展课程三部分组成,共计学分。
1.通识基础课程(学分):必修;本专业修读全部通识基础课程,并在第一学年修完除大学英语、大学英语、体育、体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外其他全部课程。
.通识核心课程(学分):限制性必修本专业修读通识核心课程中“大学语文”学分,其余学分任选,并在第一学年修完全部学分。
.通识拓展课程(学分):跨学科选修本专业在通识拓展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系列中选修学分,并在第一学年修完,其余学分在通识拓展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健康与就业”系列中选修。
经学生自愿申请、院系同意、教务处核准,学生所获辅修课程学分和参加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经认定的创新学分,可与通识拓展课程学分相抵,但最多不超过学分,其中创新学分只计学分,不计成绩,不计入学分绩点。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6 6 6 5
6 6 6 5
1 5 考试 1 5 考试 2 6 考试 2 5 考试 1 3 3 考试 此模块严格 3 5 考试 按照开设学 期选课 3 5 考试 1 4 3 考试 4 4 考试 5 4 考试 45
必修 54+18 3+1 3 必修 必修 90 90 5 5 5 5
必修 54+18 3+1 3 必修 必修 72 90 4 5 4 5
010920 数学分 析Ⅰ 011970 几何学 数学分 010921 析Ⅱ 高等代 011680 数Ⅰ 普通物 010710 理Ⅰ 数学分 010922 析Ⅲ 高等代 011681 数Ⅱ 普通物 010711 理Ⅱ 数学建 011850 模 概率统 010280 计 合计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102 102 108 90
设 学 期 学 分 考 试
考试方 式 备 注 考 察
研 究 与 实 践
080490 080480 011940 100020 小计
心理学 教育学 数学教 学论 教育实 习、见 习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54 54 72 54 8 周 18 3
4 5 6 7、 8
3 3 3 8 17
√ √ √ √
(三)文理基础平台(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专 业公共基础课共计45学分,其中统计学专业可免修普通物理) 选课说明 课 开 (需先修完 周 习 课程编 课程名 课程 总学 堂 实 设 学 考核 课程) 学 题 号 称 类型 时 教 验 学 分 方式 时 课 学 期
备注
共计8个 学分, 每个类 别限选 一门课 程,大 学语文 为理科 必选课 程
小
计
生每生每类至少选2学分,非师范类学生任意选修. 3.创新教育模块(6学分) 课程编 号 课程名称 开设 总 学时 开 设 学 期 8 2 假 期 6* 6 开 开 学 分 备注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各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各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全面发展,具有坚实数学理论基础和计算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本科毕业生。
为全国重点高校输送高素质的研究生生源。
培养今后能从事数学基础研究和教学的后备军。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3.了解数学、计算科学与统计学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具有应用数学、计算科学和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专业教学的能力。
4.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一定的软件设计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索引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或教学研究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胜任将来负担的工作。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五、专业核心课程:数学分析、几何与代数、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代数学、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等。
六、专业特色课程: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校级重点课程:几何与代数、概率论校级精品课程:偏微分方程、现代常微分方程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见附表一)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见下文)附表一: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数学类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说明:学生可跨类选修专业限选课中的A类和B类课程。
A类为理论性较强课程;B类为应用性较强课程。
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说明:学生可跨类选修专业限选课中的A类和B类课程。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要求:掌握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当代信息技术所需的专业基础,具有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数据工程)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适应计算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任务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具备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大数据的采集、存储、清洗、挖掘和分析工作。
3.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跨学科交叉的综合能力,能够参与和组织大数据项目,并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4.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主动适应信息和计算科学的快速发展,并能够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
三、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等方面的基础课程,以打好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等方面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3.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践训练、项目实践以及实习等,以提供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领域的选修课程,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专业素养。
四、培养模式1.建立专业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都有一名专业导师,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
2.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课、实践训练和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供实习机会,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项目,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4.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五、评价体系1.定期进行学业评估,包括考试成绩、实验报告、项目报告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doc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102)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核心基础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一定的信息分析与处理方面技能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信息技术与工程计算等相关领域从事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4、受到一定的信息分析与处理方面技能的训练,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数学模型、数值分析;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概论;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信号与系统、数据分析、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运筹学、最优化方法、信息与计算机安全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实习。
四、修业年限、学分要求和授予学位类别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毕业学分要求:修满199.5学分。
其中:通识课47学分、学科基础课74.5学分、专业课27.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38.5学分。
全校性公选课12学分。
授予学位类别:理学学士五、培养措施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加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增加前沿知识的教学,对本专业课程,力争85%以上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内优秀教材(包括经典教材的修订版、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某些专业课程选用国外原版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能解决科研单位和各种应用领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问题。
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成绩优秀的学生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
掌握数学分析、代数、几何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和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算法设计和较强的编程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应用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二、学制
4年。
学习年限3~6年。
三、授予学位及学分要求、
(一)授予学位
学生须修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44学分,准予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学分要求
通识课程48学分;专业基础课程19学分;专业核心课程19学分;专业方向课程2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2学分。
四、学分分配表
五、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环节:由通识基础课程、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拓展课程三部分组成,共计48学分。
1.通识基础课程(32学分):必修;
本专业修读全部通识基础课程,并在第一学年修完除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4、体育3、体育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外其他全部课程。
2.通识核心课程(8学分):限制性必修
本专业修读通识核心课程中“大学语文”2学分,其余6学分任选,并在第一学年修完全部8学分。
3.通识拓展课程(8学分):跨学科选修
本专业在通识拓展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系列中选修4学分,并在第一学年修完,其余4学分在通识拓展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健康与就业”系列中选修。
经学生自愿申请、院系同意、教务处核准,学生所获辅修课程学分和参加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经认定的创新学分,可与通识拓展课程学分相抵,但最多不超过4学分,其中创新学分只计学分,不计成绩,不计入学分绩点。
注:艺术二类特长生、体育一类特长生、体育二类特长生修读通识拓展类课程参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二)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19学分,必修)
2. 专业核心课程(19学分,必修)
注:专业核心课组1组中,两门课程任选其一;专业核心课组2组全部必修。
3. 专业方向课程(26学分,其中必修14学分,选修12学分)
专业方向必修课组(14学分, 必修)
(三)实践教育环节(32学分,必修)
(审核人:徐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