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逃缅甸国民党残军纪实(之六)

合集下载

50年国民党女兵裸身逃亡事件 到底发生了什么?

50年国民党女兵裸身逃亡事件 到底发生了什么?

[键入文字]50 年国民党女兵裸身逃亡事件到底发生了什么?1950 年4 月初,西昌战役尾声中,近3 万人包括家眷的国民党溃军散向各地,其中有万人裸身大逃亡!由于还处于奴隶社会的各部落彝人的介入,这些溃军面临绝境。

国民党政府长期歧视压迫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群众对国民党军队早就恨之入骨。

国民党溃军满以为可以如内地一样照常规逃窜,在潜入深山后就较容易避开沿大道追击的解放军,却不料在彝人最原始的滚木擂石阻击下,他们先仍枪,后缴物,被洗劫一空。

好在贫穷的部落彝人仅是为了夺一套衣裤,就好象猎获一只野兽只为了取其皮以御寒一样,除此外一般不再伤其人身性命。

一阵阵雨点般的乱石下,被脱得精光的国民党溃兵(其中有一多半是家眷)便返转身反而向着大道方向疾跑。

于是,在这特定的环境时空下,上映了这万人裸身大逃亡的荒诞离奇一幕。

这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恐怕再难找到有如此大逃亡的天方夜谭般场景。

那些往日每战必言兵书的国民党军将领们,万万也没想到他们果真入了《孙子兵法》上一再告诫的“死地”。

几天内,大凉山沟沟坎坎,突然间冒出了如此庞大阵容的裸身大逃亡人群。

两人一伙,三人一堆,满山遍野蹒跚地跑着。

如果这时谁的脚上还曾有一只鞋子或袜子,那准会被再次洗劫而去。

非被剥得全身一丝不挂,这才不会再遭拦劫。

然而,当野蛮的奴隶主见从这群全裸的溃军及家眷身上再也剥不下什么身外之物后,便打起了肉体人身的主意,他们开始掠夺健壮的活人,捉去充当娃子,也即是奴隶。

据档案资料,在当时的彝区,奴隶的买卖是天经地义的事,其价格是:9—10 岁的姑娘值10—11 锭白银,男的值5—9 锭白银;11—19 岁的妇女值30—35 锭白银(婚配后可繁殖小奴隶。

当地风俗女孩在17 岁之前即已经婚配),男的值17—18 锭白银;20—29 岁的妇女值27—28 锭白银,男的值9—14 锭白银;30—40 岁的妇女值14—15 锭白银,男的值7—8 锭白银;41—45 岁的妇女值4—5 锭白银,男的值1.5—3 锭白银。

缅北的那团乱麻——缅甸12个特区的由来与现状

缅北的那团乱麻——缅甸12个特区的由来与现状

缅北的那团乱⿇——缅甸12个特区的由来与现状缅北民族武装控制范围⽰意图缅甸北部的局势并未因果敢地区战事的沉寂⽽彻底平静下来,围绕那⽚少数民族聚居的多⼭地区,不断传出各种错综复杂、乃⾄⾃相⽭盾的传闻。

这块多事的⼭区并⾮刚刚成为乱源和热点,事实上⾃19世纪末以来,这⾥就⼀直动荡不休,如今虽然名义上归属缅甸联邦,但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事实上形成⼤⼤⼩⼩的独⽴王国,他们和缅甸联邦的亲疏向背,在多数时候仿佛并不影响整个缅甸⼤局,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刻,却⾜以成为压倒政治天平的最后⼀根稻草。

现在就让我们来理⼀下缅北的这团乱⿇吧。

【乱⿇由来已久】缅甸联邦⾯积676580平⽅公⾥,⼈⼝约5900万(2009年),其中60%为缅族,主要居住在原称“缅甸本⼟”的7个省,⽽西北、东北和北部⼭区的7个邦,则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其中仅被列⼊法定少数民族的就多达134个,较⼤的有掸族(占⼈⼝10%,中国称傣族)、克伦族(7%)、孟族、钦族、克耶族(原称克伦尼族,如今⼀部分克耶⼈仍沿⽤旧称)、克钦族(中国称景颇族)、若开族、阿卡族、佤族、果敢族(⼟⽣缅甸汉族)等等,此外,还有华⼈(3%)、印度⼈和孟加拉⼈,⼈⼝虽然不少,却不被承认为法定少数民族。

由于历史原因,7个邦的少数民族地区⼤多数曾长期处于相对独⽴的⼟邦主统治下,有些还跨境居住,如最⼤的邦掸邦,其民族掸族是泰国的主体民族,若开族分布在缅甸、印度和孟加拉三国,克耶族和克伦族都是跨缅、泰两国居住,⽽佤族、克钦族则在中、缅、泰、印都有分布。

在这些邦中,掸邦、克钦邦、钦邦在英国殖民时期为英国直属保护地,⽽其它⼀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则或为英属印度领地、或为英国租借他国的租借地。

1947年2⽉12⽇,掸邦、克钦邦和钦邦签署彬龙协议(Panglong Agreement),决定联合寻求独⽴,并于1948年1⽉4⽇获得成功。

根据1947年9⽉24⽇通过的《缅甸联邦宪法》,10年后掸邦和克伦尼邦有权决定本邦在缅甸联邦的去留,但1958年奈温上台后搁置了这项权⼒,引起两邦与缅甸政府旷⽇持久的⽭盾和争端,1962年《缅甸联邦宪法》被废除,各邦纷纷为⾃主权开始与缅军对抗甚⾄交战,其中的克耶族更早在1948年、缅甸联邦成⽴当年,就开始和缅甸政府对⽴。

流窜缅甸国民党残部

流窜缅甸国民党残部

流窜缅甸国民党残部:开创金三角打败缅正规军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派十万部队赴缅甸与美、英、印等国部队协同作战,抗击日寇。

不幸的是,在深山老林的一次战役中,国军十万将士陷于日寇重围,六万战死,部分返国,另有一部分留在了缅甸。

留下的部分与缅甸当地山民成亲,繁衍生息,成了缅甸的华侨。

此后,缅甸山民对国军印象非常好。

正是这部分滞留缅甸的国军,为后来金三角国民党残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共内战,以国民党的失败告终。

但终其一生,蒋介石从来没有放弃过与共产党的斗争。

当蒋逃到台湾前后,大陆只有云南方面仍有国民党部队在与解放军作战。

这部分国民党部队番号是八军和二十六军。

在解放军四野陈赓部的围追堵截之下,两个军的国民党部队迅速瓦解:大部分被歼,少部分空运撤台,另有小股国军谎乱中被共军追出了国门,流窜到我们的邻国缅甸。

这小股国军由八军的一位叫李国辉的少将团长率领,人数不过两千,拖家带口。

在深山老林中,这股国军不顾一切地逃命,饥寒交迫,待安定下来时,已死伤无数。

他们经过十几天的逃亡之旅,终于来到一个小山寨,在此稍事修整。

李国辉团长命部下与台湾联系,得到的答复是:政府目前困难,无力援助你们,请自谋出路。

他们反复发过几次电报,得到的回答如出一辙。

他们绝望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作为忠诚的国军将士,他们成了没娘的孩子!共军围剿他们,台湾不要他们。

他们怎么活下去?李团长与部下一商量,决定:既然党国不要他们了,他们又不能去投奔共军,那就只好在缅甸留下来。

可是,缅甸早已独立,其政府不可能让一支带枪的外国军队进驻他们的国土。

怎么办?一不做,二不休,李团长决定以武力对付缅甸政府。

他重建部队,自任总指挥,就在金三角一带建立起根据地。

如文前所述,缅甸山民对国民党军队感觉良好。

见到国军正规部队逃到这里,缅甸当地人十分欢迎,军民相处如鱼水相欢。

不久,许多国军士与当地姑娘结婚。

在后来与缅甸政府军的战斗中,当地人民支持国军对付政府军。

缅甸政府听说有支国民党残军驻扎在自己的领土上,十分气愤,通牒要求残军在十天内撤走,否则诉诸武力。

从武汉到台湾 国民党逃台军人的辛酸历程(上)

从武汉到台湾 国民党逃台军人的辛酸历程(上)

从武汉到台湾国民党逃台军人的辛酸历程(上)作者:雷炎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18期雷炎1948~1949年,中国进入“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历史性时刻。

解放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国民党兵败如山倒。

在此期间,那些最终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溃兵究竟看见什么,思考什么,在七十年后的今天其实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国民党逃台军人杨承祖从武汉到台湾的经历,就具有这样的意义,作为站在历史性失败集团一边的个人,他所反映的“东鳞西爪”也是印证历史必然的重要证据,那就是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新中国是不可阻挡的意志。

徐蚌战败,华中危急1948年秋,杨承祖考北大、清华、武大都落榜,到鄂城教了一个多月小学,10月初回武汉。

正好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因鄂西共产党游击队壮大而迁来汉口,10月才招生,杨承祖考上国文系。

当时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东北全失,华北和华中也连吃败仗,百姓人心惶惶,支持共产党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相信共产党胜了,社会会公平,穷人会翻身。

有一种说法,叫“三生有幸”——先生、学生和医生将受到重视。

杨承祖考师范学院,也想等到共产党来时会安全些,不会像无业者被国民党抓丁当兵。

国民政府不但军事失利,经济方面也因滥发金元券加速货币贬值和商品惜售。

母亲因杨承祖考上师院,想送他一只新手表,结果钟表行都不开门,还是托了朋友才买到一只英纳格表。

杨家住在武昌后长街房子里,楼下租给胡琏指挥的第18军留守处,先是副师长覃道善住过,以后团长尹俊的两位太太也住过,最后是留守处办公。

胡琏的部队扩充为第12兵团时,上面派黄维当司令,胡琏为副司令。

黄维在国民党军中资历深,曾是胡的上司,但多年未带兵作战,当时是中央训练团武汉分团主任,胡琏遂以就医留在上海了(蒋介石用人有偏爱老部下的习惯,黄维曾为胡琏直接上级,加上胡琏在抗战任师长时参加鄂西石牌战役,期间某团长阵亡,胡指定自己的部下升任团长,有传言说蒋介石向来亲自任命团长以上军官,胡琏“越俎代庖”,遂为蒋所忌,因此虽然逃台后多次与解放军交战“有功”,但终不得大用,后来干脆安排去当台湾驻南越“大使”)。

浅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浅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浅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原因、过程及影响作者:寇琳琳来源:《西部学刊》2024年第01期摘要:中缅两国自古以来有着密切联系,在反帝反侵略的斗争中相互支持与帮助,从而结下深厚情谊。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为实现其称霸目标,向太平洋和东南亚扩张,缅甸成为盟国和日本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

面对共同的威胁,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抗击日本法西斯和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先后两次入缅作战抗击日本侵略军。

三年多时间中,中国先后投入兵力总计约40万人,伤亡约14万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之后撤回国内。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关键词: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抗战大后方;国际地位中图分类号:K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1-0117-07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Process and Impact ofthe Chinese Expeditionary Force’s Fight in BurmaKou Linlin(School of History,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Abstract: China and Burma have had close contact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in modern times the two countries have similar historical encounters, in the anti-imperialist and anti-invasion struggle to support and help each other, thus forming a deep friendship.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expanded into the Pacific and Southeast Asia in order to realize its hegemonic goals, and Burma became a strategic location hotly contested by the Allies and Japan. Facing the common threat,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British army to fight against Japanese fascism in Yunnan-Burma and to defend China’s southwestern rear, China set up the Chinese Expeditionary Force (CEF), which went into Burma twice to fight against Japanese invasion forces. In more than three years, China had put in a total of about 400,000 troops and suffered about 140,000 casualties, which dealt a heavy blow to the Japanese army, accomplished the task of opening the Yunnan-Burma Highway, and then withdrew to the country. The Chinese Expeditionary Force is a model of direct militar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ts allies, and is also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Chinese army has fought abroad since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y wrote an extremely tragic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with their blood and lives.Keywords: Chinese Expeditionary Forces (CEF); fight in Burma; the rear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international status抗日戰争时期,为保护中国的西南大后方及国际交通线,同时支援盟军作战,国民政府组建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悲情的国军第93师:为了生存打趴了泰国政府军

悲情的国军第93师:为了生存打趴了泰国政府军

[键入文字]悲情的国军第93 师:为了生存打趴了泰国政府军导读:凡是到过泰国旅游的中国人,大多到过一个叫“美斯乐”的地方。

凡是进入美斯乐的中国人,心情一定格外沉重——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曾经是中国人,但他们失去了国籍,不得不加入泰国国籍而求得生存。

这些失去中国国籍的人便是原国民党军队93 师残部的后裔。

93 师隶属于原国民党云南地区的第八军,1949 年战败后在中将团长李国辉带领下进入现在的金三角地区,与滞留在当地的原国民党抗日远征军残部合并为93 师。

由于无法退回台湾岛,被蒋介石勒令畏缩于金三角地区,等待所谓的“光复大陆”的时机东山再起。

然而,蒋介石食言了,这些残军直到老死,也没有看到老蒋描述的那个时刻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残军进入了泰国在金三角的国土。

让泰国第一次正视这股势力的是几次围剿的失败。

在解放军手下屡战屡败的国民党残部93 师对于几倍于自己的当地军队却强大得很,屡战屡胜,终于,泰国政府明白他们不是93 师的对手,加之自己国内有不少令他们非常头疼的贩毒武装,需要有强有力的帮手为自己解决这些难题,于是主动谋和了。

泰政府愿意提供一片地区供93 师定居,但不得离开这片区域。

唯一的条件是要求93 师作为雇佣军协助泰国政府军围剿泰国其他贩毒武装。

93 师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已向泰皇宣誓,加入泰籍,为泰国政府出生入死。

现在,他们居住的地方美斯乐已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成为两岸中国人心中的痛。

当游客来到美斯乐参观时,导游首先会带领大家进入放映室观看一段纪录片,纪录片播放的就是93 师的前世今生,当悲伤的音乐低旋,每个中国游客的心中都拧得紧紧的,纪录片中的歌词令人忧伤:“在遥远的中南半岛,有几个小小的村落,有一群中国人在那里生活。

流落的中华儿女,在别人的土地上日子难过。

饱受战争的折磨。

关心她,美斯乐,看我们该做些什么;帮助她,美斯乐,看我们能做些什么。

”1。

解放军“金三角”越境作战始末

解放军“金三角”越境作战始末

解放军“金三角”越境作战始末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为了保障中缅两国勘界工作的正常开展,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边防部队与缅甸国防军在中缅边境“金三角”地区前后两次实施了联合清剿国民党残军的作战行动,史称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

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是我军历史上特殊的、鲜为人知的越境作战行动,作战目标和目的是清剿国民党反动集团武装,为中缅联合勘界扫除障碍。

隐患1950年1月,国民党政府已经逃往台湾,蒋介石将仍然留置云南的“国军”残部扩编成第八兵团,由汤尧兼任兵团司令。

解放军三十八军和十三军官兵在桂滇黔边纵队的配合下,将国民党军大部歼灭,生俘汤尧以下官兵6000余人。

此役,部分国民党残军侥幸脱逃,仓皇进入缅甸境内。

1950年4月20日,残军在缅甸东北小孟捧村打出了“复兴部队”的旗号,一时间,从云南外逃的散兵、土匪、地主武装纷纷前来投靠,残军很快由1500余人扩充至3000余人,成为老缅泰边境地区最大的一股武装力量。

残军的迅速壮大,出乎国民党当局的意料。

1950年9月,蒋介石派原第八军军长李弥来到缅北,纠集残部,组成“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配合台湾“反攻大陆”。

1951年5月下旬,李弥指挥残军5000余人分两路进犯云南临沧、思茅地区,结果遭到解放军迎头痛击。

此役过后,国民党残军再不敢做反攻大陆的美梦,只一门心思考虑如何在缅甸站稳脚跟,求得生存。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和台湾方面的援助充实,逃缅残军实力增加到万余人。

国民党残军在缅北长期盘踞,且势力不断壮大,对缅甸政府构成了极大威胁。

缅甸政府一面派军队进剿,一面向联合国控诉。

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台湾当局被迫同意把逃到缅北的残部撤往台湾。

但心有不甘的台湾当局又派原副总指挥柳元麟返回缅北搜罗旧部,于6月成立“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

恰逢此时缅甸政府正集中精力对付本国的反政府武装,无暇顾及残军。

国民党残军的存在,是缅甸边境上的一个祸根。

同时也影响中国边境地区的安全。

1960年缅甸“看守内阁”总理奈温访华时,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同年10月缅甸总理吴努和总参谋长奈温访华,与周恩来总理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边界条约》。

“金三角”国民党残军兴亡与中缅边界谈判进展

“金三角”国民党残军兴亡与中缅边界谈判进展

追剿 , 5 经 0多天的战斗 , 歼敌 5 9人 , 共 4 将 残军击退 出境。 随后 , 李弥将残军退缩至缅甸北果敢至
二 、金 三 角 ” 国 民 党残 军 的双 翅 “ 与 中 缅 边 界 谈 判 的 积极 推 进

“ 三 角 ” 民 党 残 军 的 兴起 金 国
早在 15 90年 4月 , 外逃 的 国民党 第 8
残 91 月 对 中缅两 国交往并不 多 ,倒是 国民党残 国 的支 持 下 , 军从 1 5 年 5 起 , 我 国 向联合国控诉 台湾国民党侵犯缅甸主
留在缅泰老三 国交界 的“ 金三角 ” 地带 的残 云南边境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军事窜扰。 我云 管美国千方百计地设法将提案搁置 , 但是 , 在中华 人民共雨 军既侵犯 中国云南省边境 ,又阴谋 颠覆缅 南军区部队立 即发布剿灭李弥残军的命令 , 部也拒绝撤 台 , 甸政府。 这一事件的发生 , 中缅两 国又有 组织五个团的兵力分四路追剿。6月底 , 使 入 支持和国际社会 的强大压力下 , 残军 了一个共 同关心 的话题 ,两 国在边境 和平 窜的残军全部被赶出境。7 , 月 李弥又组织 派代表与缅甸政府谈 判 ,台湾被迫 与安全的问题上产生 了共鸣 。这 为 日后两 了第二次入窜 。 我云南军 区司令部再次实施 退部分残军l 3 1。 ] 5 4 国解决边界 问题做 了一个很好 的铺垫 。
月, 双方开始谈判 ; 6月初 , 判破裂 。6月 公 里的广大地 区 ,形成 了 谈
1 6日至 2 8日, 缅军 向残 军发动攻击 , 进行

大割据势力 , 堪称“ 国中国” 更为严 。
15 月 围剿 。残军 于 8 月底撤 出大其力 ,进驻孟 重 的是 ,9 2年 8 ,残军渡过 萨尔 萨, 在这里获得 了喘息之机 。 残军的发展 , 引 温江向缅 中的帕奔 、毛淡棉 、耶2月 , 91 李弥 展 , 与缅甸 “

《宋希濂将军回忆录》之 滇西抗战

《宋希濂将军回忆录》之 滇西抗战

《宋希濂将军回忆录》之滇西抗战宋希濂将军回忆录(滇西抗战部分)远征军在滇西我于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出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任昆明防守司令,指挥第七十一军(军长钟彬)、第六十六军(军长张軫)及预备二师(师长顾保裕,后编入黄杰率领的第6军)。

一九四二年二月,六十六军开往缅甸,另有驻昆明东部曲靖的新编第三十九师归我指挥。

一九四二年三月一日,蒋介石由昆明偕军令部次长林蔚(兼军委会驻滇参谋团团长)等人乘飞机赴缅甸的腊戍和英军总司令魏菲尔将军会晤,当天飞机带回林蔚给我的一封亲启信,说蒋要我担任入缅军的总指挥,希密做准备。

三月四日,蒋由腊戍飞回昆明时,又叫我仍然留在昆明,不去缅甸。

但(罗卓英、杜聿明率领的)第一时期的远征军入缅败退后,从一九四二年五月直到一九四五年一月,所有滇西阻击战、怒江敌我对峙、第二时期远征军的训练及滇西反攻各役,我都参加了指挥。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入缅军后方的主要基地腊戍被日军占领。

当腊戍吃紧的时候,入缅军各种车辆器材及伤病兵纷纷向国内转运,而原在滇缅路线上的腊戍、畹町、遮放、芒市、龙陵等地所储存的物资,亦争先向后方抢运。

还有缅甸侨胞逃回祖国的,还有一些面对面经商运带货物回国的,或乘车,或步行,同一个目的,就是拼命向后方逃跑。

于是滇缅路上,人车拥挤,途为之塞,车辆头尾相接,进退两难。

沿途步行到人强制搭车,车辆每次前进,最多一、二公里就被堵住,只好停下来等候半个钟头或一个钟头再走;可是刚走一小段还得停下来。

这样一段一段的磨,车子不是交通的利器,反而变成堵塞道路的障碍物了。

当时亲身经历的一些人说得最为真切:“畹町、遮放、芒市、龙陵,一路都是车子,……芒市前后有十多公里走不通,龙陵前后有二十多公里走不通,满满都是车子。

”“三路纵队,四路纵队,……谁也不让谁,一个顶住一个”。

“走一公尺,不定要等多少时候,……好多人只好摊开被褥在车子底下睡觉。

”总之一句话,就是拥挤和混乱。

敌人北进的威胁有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三师

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三师

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三师十年北伐八年抗战四年内战叱咤金三角成败论狗熊。

国民党93师隶属于原国民党云南地区的第八军,经历了吕国铨、李国辉、李弥、段希文四位统帅,在1949年战败后由于没有退路,不得已在中将团长李国辉带领下,进入金三角地区与滞留在当地的原国民党抗日远征军残部合并为93师。

中文名国民党93师隶属国民党云南地区的第八军参与战役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等统帅吕国铨、李国辉、李弥、段希文军队级别师级国军93师组成背景1949年后,他们作为国民党残部由于无法退回台湾岛,被蒋介石训令畏缩于金三角地区,等待所谓的“光复大陆”的时机东山再起。

当时,这支部队逃出中国大陆后进入缅甸境内。

缅甸政府不想接纳,两次派兵围剿想把他们赶出国境,却连遭惨败。

由于当时台湾地区作为联合国的成员国,因此缅甸政府上诉联合国,理由是“非法在他国领土驻军”,请求联合国出面干涉。

台湾对于这个客观的军事力量的存在也无法否认,先后派出两任原第八军高官要求他们一路撤回台湾。

[1]统帅经历这支部队经历了吕国铨、李国辉、李弥、段希文四位统帅。

[2]历史沿革远征缅甸二战时期,国民党第93师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师长吕国铨。

由于英国方面的阻挠,直到1942年2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只有第6军的49、93师进入缅甸景栋地区,其余各部仍在滇缅公路集结待命。

3月开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2]流亡海外第8军在湖南战败之后,李弥退往台湾,将手下的将士丢下不管,一个人跑了。

其中,93师一路败退南下,从广西,逐渐退到了缅甸和泰国、老挝的交界处,才安顿下来。

整整半年的时间里,第8军93师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在50年的除夕之夜,进入了缅甸的领土。

在逃跑中,93师和另外一个团、一个师的残部,将7千名士兵和家属带到了异国的土地上。

1960年,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毛主席:谁敢越过红线就杀谁的头

1960年,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毛主席:谁敢越过红线就杀谁的头

1960年,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毛主席:谁敢越过红线就杀谁的头“谁敢越过红线,就杀谁的头!”这是1960年,来自毛主席亲口下达的一个特殊的命令。

1960年,根据中央军委与毛主席下达的命令,雄赳赳气昂昂的解放军正在准备大军开拔缅甸,执行一场特殊的出镜作战任务。

因为这场战争的特殊性,中央一直以来从未对这场战争进行过大规模的宣传,以至于国内很多人压根儿不知道这场战争的存在。

事实上直至今日,史料中对于这场战争的记载都非常稀少。

但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一向奉守和平共处原则的我国,会对弱小的缅甸主动出兵呢?难道这次缅甸也被美国怂恿,像白眼狼越南一样,主动向我国发起过什么挑衅吗?事情还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这其实来自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和缅甸两国是相当古老的邻国关系,因此关于两国边界的问题,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有了盖棺定论。

早在中华民国以前,清政府执政的时期,两国就已经敲定好了关于边界到底如何划分的问题。

但是1949年的时候,毛主席领导着共产党解放军,赶走了腐朽破败的国民党,成立了新中国。

于是从这时开始,对于边境线该如何划分的问题,就不得不被重新拿上了牌桌。

二战期间,缅甸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英国人的殖民地。

英国人在殖民缅甸期间,故意使坏,在边境线上动了不少手脚……是的没错,就和印度一样,留下了非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

后来缅甸独立,但边境线的问题还是被遗留了下来。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非常麻烦,处理不好,很容易就会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严重的时候甚至真的会变成只能用战争来解决的问题。

印度就是一个例子。

哈哈哈后来,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志愿军入朝与17国联合军队作战,并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让世界各国都对这个新生的国家刮目相看,苏联也终于不再敢单纯地把我们当成小弟。

不过这对于国小民弱的缅甸而言,却不是个好消息。

中国人打赢了抗美援朝,就连联合国军都拿志愿军没办法,那么本来就和中国有隙的缅甸心里应该是个什么滋味呢?当他们意识到,牌桌对面的新中国,在他们不知不觉间,竟是已经变成了只能仰望的对手,那他们要如何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判呢?这件事后来也就成了缅甸人民的一块心病。

历史真相:中国远征军第一次缅甸战役

历史真相:中国远征军第一次缅甸战役

来看,都属于相同的汉藏缅语系,语⾔学和⼈类学研究已经证明,汉⼈和他们有共同的⼈类学起源。

他们⼤约从公元前 9世纪开始,就先后从中国青藏⾼原和云贵⾼原陆续迁⼊缅甸,最初过着原始社会⽣活,⼤约到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前2世纪)的末期原始社会崩溃,开始过渡到阶级社会。

传统上,缅甸分为上下缅甸,上缅甸以曼德勒为核⼼,⼀般指缅甸距沿海较远的北部⼴⼤内陆,包括马格威、曼德勒、实皆等省和钦、克耶、掸、克钦等邦。

下缅甸与上缅甸相对⽽⾔,以仰光为中⼼,指缅甸南部靠近孟加拉湾,安达曼海沿海的各省、邦,包括仰光、勃固、伊洛⽡底和德林达依(丹那沙林)等省和克伦、克耶、若开和孟等邦。

缅甸是⼀个佛教之国。

公元前3世纪,印度教和佛教⾃印度传⼊下缅甸,对缅甸的历史产⽣了重⼤影响。

直到⼆战期间,虽然在英国⼈的影响下有少部分缅甸⼈信仰基督教,但佛教仍然是缅甸的国教(今天仍然有百分之九⼗的缅甸⼈信仰佛教),⽀配了整个国家的精神⽣活。

有⼈把缅甸叫做佛教之国,这也并不为过。

和中国不同,缅⼈崇信佛教,其虔诚度让你难以想象。

在缅甸,成为僧侣是极其荣誉的,也具有极⾼的地位。

缅甸男⼦⼀⽣⾄少要削发为僧⼀次,这被认为是修⾏积德,时间短则数⽇,长则数年,⾃然也有由此成为僧侣终⽣修⾏的。

⽼萨的同事常驻⽼挝,有次去缅甸旅⾏看到⼀个少年盛⼤离家的场⾯,误以为是结婚。

路⼈告诉他,不是结婚,是这个孩⼦去出家做僧侣。

在缅甸,这是同结婚,死亡同样重要的⼈⽣三⼤事。

时⾄今⽇,缅甸僧侣也占到全国⼈⼝的百分之⼀左右,相当惊⼈。

⾃古以来,缅甸任何阶层,包括国王在内不得怠慢僧侣,必须优待他们。

僧侣享受种种特权,拥有⾃⼰的⼟地,拥有特殊的教育权,在司法上⼏乎是豁免的(当然僧侣必须⾃律),任何地⽅官员甚⾄国王也不敢⾁罚僧侣,他们的地位可以和贵族相提并论。

缅甸统治阶级就把国王的世系说成同佛祖释迦牟尼的世系⼀脉相承,以提⾼其在⼈民中的神权地位。

后来⽇本⼈就培养了⼀批缅甸僧侣协同作战,由于他们地位特殊,国军拿他们没有办法,多只能放掉。

抗战老兵焔传奇故事 飞跃驼峰航线 浴血战缅甸

抗战老兵焔传奇故事 飞跃驼峰航线 浴血战缅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老兵焔传奇故事飞跃驼峰航线浴血战缅甸导语:尤广才,男,汉族,1919 年9月3 日出生,山东台儿庄人。

黄埔16 期学员。

1983 年加入民革,曾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五十师特务连连长。

现年尤广才,男,汉族,1919 年9月3 日出生,山东台儿庄人。

黄埔16 期学员。

1983 年加入民革,曾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五十师特务连连长。

现年95 岁。

我是在孤儿院长大的,我的家就在台儿庄古城关帝庙墙东。

这里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我记得小时候许多乞丐住在这里。

我十岁开始上学,小学六年级毕业后进入峄县图书馆当练习生,通过自学阅读了胡适、冯友兰、梁启超的著作,在那个时候接触到了自由民主思想。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我用一架电子管收音机收听南京的中央广播电台,配合宣传抗日,每天晚上十一点,我收听电台记录新闻,第二天一早,再写成大字报,到县城四个城门和街道上张贴。

1938年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系中央军校二分校第16期学员。

1941年,任云南第54军特务营排长、连长。

部队在滇越边境驻防,防御在越南的日军进犯。

1944年4月,所在的50师和14师一起,被编入中国驻印部队,空运入缅甸对日作战,即第二次远征,亲历西保战役、密支那战役,与侵华日寇浴血肉搏。

1945年5月,随第50师从缅甸腊戍回国。

在滇缅作战时我是中国驻印军新一军50师师部特务连连长,1944年4月出国,参加对日军的反攻。

远征军第一阶段失败的很惨,3个月的时间,饿死很多人,回到国内只剩4万人,10万人中6万人战死、饿死。

第二阶段反攻,那是开罗会议决定的,开罗会议决定反攻日本。

我们经驼峰航线到达滇缅,驼峰飞跃那是一段很艰苦的事,身体弱生活常识分享。

前缅甸共产党人民军部分将领

前缅甸共产党人民军部分将领

前缅甸共产党人民军部分将领前缅甸共产党人民军部分将领彭家声,1931年生于缅甸果敢红石头河,祖籍中国四川,1949年土司杨振材开办的进修班,10月结业后分配到土司自卫队任分队长。

1950年在缅甸新街当警察,后任警察局长。

一九五三年加入缅共,1963年任杨振声的果敢自卫军光明大队副大队长。

1965年7月成立“果敢人民革命军”,任杨振业副部队长,缅甸掸邦革命军五旅副旅长,1966年年底任杨振勋部旅长,1968年任“缅甸人民解放军”支队长、总司令、缅共人民军第四旅旅长。

1969年4月任缅共果敢县长,一九七零年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七三年当选缅共中央委员,1989年进行兵变,脱离缅共,成立了“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和“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

同时组建了“临时军事委员会”。

任和平阵线主席,“临时军事委员会”主席,缅甸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总司令,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1992年被部下杨茂良驱逐下台,1995年重新主政果敢,曾兼缅甸禁毒委员会的主席,“缅甸国防部特警部果敢分部”“司令”。

彭家富,彭家声弟弟,一九五三年加入缅共,曾任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第2旅旅长、第八旅旅长、48师参谋长,1987年在彭家声的授意下在果敢地区成立了果敢军事指挥部,1995年任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政府副主席、缅甸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总司令杨茂良,曾在中国云南临沧地区驾驶过手扶拖拉机,60年代末,跨出了国门。

加入缅甸共产党。

1967年起人彭家声的警卫员,连、042营营长、人民军果敢县大队长、团长,副师长,929师师长,果敢县副县长,1989年升任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副总参谋长,1992年驱逐彭家声,任果敢同盟军司令,1995 年下台.杨忠卫,曾任缅共五旅旅长、二旅旅长、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副主席魏超仁,1952年生,祖籍江西。

曾任缅共八旅作战处长,第一旅旅长,1989年任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总参谋长兼特区禁毒委副主任,同盟军893师师长,果敢同盟军的副总司令、果敢地方政府的公安局长。

悲凉之雾便被华林——读胡性能小说《消失的祖父》有感

悲凉之雾便被华林——读胡性能小说《消失的祖父》有感

现当代文学悲凉之雾便被华林——读胡性能小说《消失的祖父》有感吕叶昭通学院人文学院摘要:《消失的祖父》采用倒叙、顺序的叙述方式,通过自己在对祖父生平事迹的回忆、追寻中,展现了祖父戎马生涯的前半生,以及作为地下党员,祖父的身份被掩饰的时光和贡献。

而最重要的是这被遮掩的身份因为历史原因无法澄清,导致祖父和祖父的亲人所遭受的伤害。

在叙述祖父申诉身份的这个过程中,饱含了作者深情对人性和时代的思考。

关键词:消失;申诉;孤独;悲剧初看《消失的祖父》会以为小说将会充满浓浓的亲情抑或回忆抑或眷念或者其它你们所能联想到的亲情。

小说虽然写的是祖父,有深情、遗憾但更多的是那些以祖父为中心的人和事,还有那个时代所弥漫的悲剧:孤独、绝望,以及作者对人性和时代的思考。

小说主人公“祖父”聂保修(后来因为组织需要改名为宁国强)可谓戎马生涯一生,不是迷园过辉煌“三十多岁的祖父,怀着未尽的报国情怀重返战场。

作为抗日英雄,县政府在祖父伤愈后,专门派了两名警员护送他回昆明”“戴着红花,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笔挺的军装,从丹城的东街走过,威风得不得了”[1]。

作为一名军人,命悬一线那是常事但那也是一名军人最辉煌最有意义的荣光。

也或许是曾经的经历太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以至于后来的经历才太过悲哀和绝望。

张勇在《谍海风云》中说“一部间谍史,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历史。

我们是战士、是烈士,一往无前的勇士,却不是能够站在阳光下接受胜利欢呼的人。

因为,我们的背后始终都有阴谋,有算计,有陷阱。

”[2]《消失的祖父》是这样叙述这个历史事件的:“上个世纪30年代初,祖父从昆明陆军学院讲武习堂毕业,按说会被分去滇军,可祖父为何去的是国民党的中央军而不是云南的地方部队,同样是一个谜。

”[3]《消失的祖父》叙述了“我”的“祖父”聂保修作为一名军人,因为党组织的需要他成为了地下工作者。

而他唯一的上线是他的入党介绍人黄敏文。

但在联系到黄敏文之前没有人能够证明他的身份。

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残军从西南边境撤逃国外研究——以滞越国民党军为中心的考察

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残军从西南边境撤逃国外研究——以滞越国民党军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洪小夏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出版物刊名: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页码: 93-99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解放战争;国民党残军;西南边疆;滞留越南;中法关系
摘要: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在大陆残存的最后军队通过西南邻国撤往台湾,情况十分复杂,过去学界研究甚少。

其中通过越南撤往台湾的国民党残军人数最多,是典型个案。

系统考察滞越国民党残军从出境、在越被囚三年半至赴台的完整详情,可以看出,滞越国民党残军的命运受到中国实力以及法国、美国、台湾当局政策和越南战局等复杂关系的影响。

金三角国民党残军的始末缘由

金三角国民党残军的始末缘由

金三角国民党残军的始末缘由在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处,有一块三角形区域,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地形地貌极其复杂,此即世人熟知的金三角地区。

金三角同西亚的金新月地区,以及拉美银三角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毒源地。

境内武装派系复杂,形成以毒养兵、以兵护毒的奇特景象。

在高峰时期,金三角拥兵数万、武器精良,一度使周边管辖国无可奈何。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股败退于此的国民党残军,在这里演绎出“泰缅孤军”传奇,其影响绵延至今。

1949年底,云南省主席卢汉和平起义,大部国军将士能够审时度势,但第8、第26军拒绝接受现实,并伺机反攻昆明。

这让台湾当局兴奋不已,派“陆军副司令”汤尧空降云南,将以上两军组成第8兵团,试图割据建立反攻基地。

为防止这股约3万人的国军逃往境外,二野、四野各一部以及滇桂黔纵队,分三路进行远距离大迂回,采取先兜后打的战法,切断通往越南、缅甸的通路。

1950年2月,以解放西双版纳为标志,滇南战役胜利结束,国军第8兵团大部被歼,第8军237师709团团长李国辉率千余人逃出,后仅余600多人。

在缅老泰交界的大其力小勐棒,李国辉部同另一支逃入缅甸的26军谭忠部600余人,以及原远征军遗留的200余人,进行了合并,共1500余众整编为三个大队,之后不断有散兵游勇、地方武装前来投靠,队伍迅速扩大到3000多人。

李国辉曾通过电台联络台湾当局,千盼万盼等来的却是冷冰冰地回复:“情势危急无力支援,有困难自行解决”。

这支孤军彻底成了“没娘的孩子”,一切只能靠自己,想方设法也要活下去。

为了能在当地扎下根,李国辉鼓励部众同当地人联姻,凡成功者奖励20块大洋,有争气者甚至娶到了当地土司的女儿。

为了能获得收入,开展屯垦种地、跑马帮、武装护运等多种经营,终于站稳了脚跟。

但是任一具有主权观念的国家,也不会容许异国军队驻扎在自己国土上,而且李国辉部为了谋生,开镖局子武装运毒,让以前零敲碎打的鸦片贩运成了气候,因此被缅甸视为毒瘤,急欲铲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逃缅甸国民党残军纪实(之六)逃缅甸国民党残军纪实(之六)残军鲜血,奉养台湾贵族江程浩二00九年五月二十日李弥与李国辉领着残军打进了云南,虽然只是进到云南边界转了一圈,更谈不上什么战果,但起码说明残军还是能打的,对于刚刚被共产党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的国民党军队来说,逃到缅甸这支人数不多的残军是一支值得重视的力量。

国军又打回云南了,而且占了好几个县城,在抗美援朝战争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残军这一个小小的胜利硬是让台湾的蒋介石好兴了好几天。

残军的行动,不仅拖住了云南解放军陈赓部第四兵团的主力,而且在滇缅边境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另据李弥报告:国军第二十六军攻入云南后,消灭解放军千余人,而且得到云南百姓的夹道欢迎,云南青年参加国军十分踊跃。

部队已经发展到三万多人。

只是解放军实力过于强大,国军才不得不再次转进缅甸。

残军盘据滇缅甸边境,天高皇帝远,仗打得怎么样,全凭李弥报告。

李弥这个人,自从淮海大战以后就对国民党彻底失望了。

“党国那么多军队,那么精良的武器装备,竟然在三年之内就被弱小的八路赶到台湾那个小岛上,实非吾辈军人之过啊!”这是李弥经过大陆战败后得出的最直接教训。

李弥本来也是个热血军人,对于党国和蒋校长也曾经有过许多幻想,民国二十一年他在四川军阀赖心辉部当团附,随所在的师驻防江西永丰。

他以小小的团附之职,硬是不接受陈诚中央军的改编,率部冲破了陈诚部队的包围圈,这事很快传到蒋介石耳朵里。

由于李弥是黄埔毕业的天子门生,蒋介石觉得李弥不仅有胆量,而且指挥作战还相当有办法,很快在庐山召见了李弥。

从此李弥这个长期被抛弃在杂牌军的黄埔四期生很快得到蒋介石的重用。

从团长至旅长,又至中央军王牌部队荣誉第一师师长。

最后超过了黄埔前三期大多数学长,当上了第十三兵团司令官。

当时的李弥确实想过要为党国,为他的校长好好地打几个漂亮仗,报答校长的栽培。

没想到数百万以美国装备武装起来的国军竟是如此不济。

现在李弥也入流了,他知道退守台湾的蒋介石最喜欢听好的,喜欢听国军打胜仗的消息。

所以他把残军反攻云南的战绩胡编乱造一通,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也照单全收了。

而且加大了对残军的补给数量,并把这些补给全部交由李弥掌握。

就在残军从云南撤回缅甸后不久,李弥的姐夫和妻弟就在泰国曼谷置下了巨额房产,李弥为了指挥方便也常驻曼谷,驻地就在他姐夫的大楼内。

残军驻曼谷办事处也在那幢大楼不远处。

反攻云南成功,美国人笑了,台湾的蒋介石笑了,李弥也笑了,只有李国辉没有笑。

虽然从边境两侧招募了土匪游杂武装近两万多,部队扩充了好几倍,李国辉的师又扩编了一个578团,全师人员增加到两千多,但李国辉仍然高兴不起来。

在这场战斗中李国辉从大陆带出来的弟兄又死了四十多个,这帮弟兄多半在山东时就跟自己在一起了,这么多年来,打过多少大仗都没有被打死,却在这场双方只有几千人参加的小仗中丢了性命,怎么叫人不心疼!在大陆时还可以说为国家作战、为政府作战,可现在是怎么回事?政府在哪儿?国家又在哪儿?自从打败缅甸政府军后在心中燃起的那股希望之火,似乎又熄灭了。

李国辉觉得自己与弟兄们都是在替别人卖命。

新任578团团长姚招,对这个“578”的番号更是老大地不满意,“578”,正好与“乌七八糟”这个词读音相近,听上去总觉得有点别扭。

本来这个新成立的团就不是国军的正规人马,而是从滇缅边境收罗来的散兵游勇,再加上个“乌七八”糟的番号,更加显示这个新编的团没什么战斗力。

什么番号不好,非要弄个“乌七八”。

也不知道台湾国防部那帮人的脑子里还有没有做主的神筋。

不满意归不满意,姚团长没有决定权,生了几天闷气也只好作罢。

人这种东西,在走运的时候,发达的时候,感情总是很淡漠的,只有在最困难最难过的时候才知道多一个弟兄就会多一份力量,多一份安全感。

李国辉是个男人,他没有把痛苦表现在脸上。

安顿好了部队后,他带着妻子唐兴凤和在小孟棒出生的儿子李竞成去了泰国,这次是奉台湾国防部之命经泰国去台湾受训。

残军发展了,名气大了,他李国辉自然也受到了台湾的重视。

李国辉之所以把老婆带去泰国,是想把这个河南乡下出来的土婆子送到曼谷这个外国大城市玩玩,让她开开眼界,也不枉为一个国军师长。

李国辉是个标准的军人,对上峰的命令总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从不无故延宕。

他把老婆带到曼谷,交给了残军设在曼谷的办事处,然后乘机直飞台湾。

1952年9月,由于韩战战火正炽,台湾许多工厂接受了美国人的军火订单,社会初步开始走向稳定。

可台湾就那么点点大,台北大街上,达官显贵遍地都是。

国军撤到台湾的部队就几十万人,官多兵少,军长师长开小饭馆,团长营长摆地摊沿街叫卖的多得是。

在李国辉眼里这样的事已经见怪不怪,也懒得去理睬,他下了飞机直径到国防部报到。

国防部长郭寄峤亲自接待了李国辉。

郭寄峤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九期,并不是出自蒋介石的黄埔系,但郭为人严谨,思想慎密,敬业精神极强。

在大陆作战期间打过不少漂亮仗,郭就是凭着这些过硬的战功和稳重可靠的性格得到蒋介石的重用,于1951年2月接替当了几个月国防部长的顾祝同,当上了台湾国民党政府的国防部长。

也许此时的蒋介石对那些得到他十二分青垂和重用但又屡屡令他失望的黄埔系将领心灰意冷的原因,他打破常规用了出身于保定军校的郭寄峤。

郭寄峤深知自己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得任此职实乃幸运,所以对工作格外认真。

郭寄峤先是代表蒋介石对一身风尘的李国辉赞扬了一番,又对残军的军事训练和补给工作作了些安排,再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国防部的命令放在桌子上向李国辉推过去。

然后一本正经的对李国辉说:“奉总统训示,着第二十六军一九三师师长李国辉将军前来台湾复兴基地接受军事训练,具体训练科目由国防部安排”。

说完了这通官话,郭寄峤放松了面孔:“国辉兄,你此次来台受训,主要是去国军主力第52军任代理师长五个月,所有服装和用品由52军负责发放。

想必国辉兄在接到命令之时已有知晓吧!”郭寄峤话语不多,手上似乎有忙不完的事,李国辉与郭寄峤也不熟悉,没什么可寒喧的,立正敬礼:“是!卑职明白!”拿上桌子上的文字命令之后就退出来,直接去了52军报到。

这个52军是郭寄峤在舟山主持成功撤离的15万国军精锐中最完整的一个全部美式装备的军,全军三万二千多人。

此军原准备奉调参加联合国军到韩国作战,由于美国人不同意,最后作罢。

李国辉到52军代理了五个月的师长,于1953年2月回到泰国曼谷与妻子团聚。

就在李国辉从台湾受训结束返回曼谷之前的一个星期,邓克保带着妻子政芬和两个孩子安国、安岱,前往泰国曼谷求医。

由于从大陆逃出来的那些日子,邓克保的女儿安岱一路上发着高烧,延误了医治时间,烧坏了脑子,如今的安岱已经目光呆滞,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活泼。

作为一个男人的邓克保,他欠妻子和孩子太多。

想当年他在山东潍县迎娶政芬的那几天,邓克保心中有太多的美好理想,政芬是他的同学,受过高等教育,当年的政芬长得如花似玉,而且家境富裕,同僚们都说邓克保好福气。

邓克保一直在心中暗暗地嘱咐自己,一定要让妻子过上美好的生活,将来还要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让他们去美国,去欧洲上学。

凭自己的才华,有李弥长官的关照,他的理想肯定会实现。

但现在的现实让他太失望了,才三十多岁的妻子,看上去已经面容干枯,目光呆滞。

尤其是女儿安岱,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白痴。

这都是他造成的,他没有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现在不管怎样自责他都无法洗清内心的愧疚。

邓克保到曼谷以后,见到了早就在曼谷的李国辉将军的妻子唐兴凤,她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李竟成,住在曼谷两座高楼之间一间简陋的小木屋中。

邓克保也就在距唐兴凤住处不远找了一家叫“客陞旅社”的三等旅馆住下来。

邓克保去残军驻曼谷办事处报了到就带着妻子和孩子去找医生。

李国辉走的时候并没有把妻子安顿好,他想:曼谷的残军办事处应该会把这事替他办妥的。

没想到他见到老婆时,发现老婆和儿子竟然住在一个又潮湿又矮小的木板房子内。

当他得知旁边的两幢高楼就是李弥的姐夫和妻弟最近置下的房产,而近在咫尺的他李国辉的老婆竟然住在这样破旧的小板房内,顿时火冒三丈。

站在旁边的邓克保知道李国辉的脾气,怕他会弄出什么麻烦来,一个劲地劝着。

以下是当时李国辉与妻子的一段对话:“你去办事处找过他们吗?”“找过,可办事处的人说没钱,只能住在这儿。

”“李弥将军和夫人来看过你们母子吗?”“没有!”“他们邀请过你们母子吗?”“没有!”“办事处有人来看过你们母子吗?”“没有!”“你们有钱吗?”“没有!”话说到这儿,两行惊恐的眼泪从唐兴凤的眼睛中流下来。

邓克保在旁边看着李国辉将军,随着他妻子一个接一个的回答着“没有”,李国辉的脸色由红变白,最后由白变成了铁青色。

邓克保真的怕愤怒至极的李国辉会把腰间的配枪拔出来冲到办事处去。

但李国辉还是忍住了,因为他看到妻子惊恐万分的眼神,他怕妻子会受不了狂怒的他情绪的爆发。

唐兴凤是来自于河南农村的妇人,能够住到曼谷这样繁华的大都市里,她已经很满足了,他对自己的处境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他是被李国辉愤怒的表情吓坏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李国辉心里跟镜子一样明白。

晚上,邓克保一家四口与李国辉夫妇一起吃了饭,坐在炎热的曼谷夜空之下。

听着唐兴凤叙述着自己在曼谷的遭遇:说五个月来她与儿子象被人堆垃圾似的堆在两栋巨大的高楼之间一间破旧的小木屋内;说为了换一个稍好的地方住,在办事处如何被那里面的人员以没钱为由推出来;说如何在街上碰到雍容华貴的李弥夫人,人家竟不屑一顾地离她而去;说因为没钱而不能使年幼的儿子吃上点好的东西。

李国辉听着妻子的叙述,不住地长吁短叹。

最后他听不下去了,愤怒地说:“老子要去台湾告他们,告他们把在沧源接收的那么多空投武器都弄到什么地方去了;告他们把国防部拨给我们那么多的军费都弄到哪儿去了;告他们让我的弟兄们吃着红薯、穿着草鞋,拿着每月五十个老盾的薪水去打仗。

这些吸血鬼!党国就是败在这些人手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