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学生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能力目标: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小朋友喜欢去公园吗?那,老师就带大家去公园瞧一瞧。

(播放课件)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有绿树、有凉亭、还有人工湖……这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欢乐呀!可是,人们又给公园留下了什么呢?大家喜欢现在的公园吗?为什么?你们打算怎么做?2. 板书课题:回收废品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 (播放课件)师:瞧,这三位小朋友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正在收集塑料瓶。

想知道他们是谁吗?还是让他们自己来介绍吧。

2. 播放课件。

3. 指名说说,从三位小朋友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4.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生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5. 解决第一个问题——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1)找一找:要解决“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必须用到哪些数学信息?(2)读一读:把找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3)试一试:学生动手摆学具,试着列出算式。

(4)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

(5)师小结:原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要用加法,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6. 解决第二个问题——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1)找一找,要解决“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必须用到哪些信息?(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同桌讨论、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的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的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的教案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的教案捐书活动学习目标:1、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运算。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连加等有关知识,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习难点:理解并选用不同的算法。

教学过程:一、定向诱导:(一)复习:1、竖式计算136+188= 37+16+18= 34+18+36=(找两名同学到黑板前计算,其他同学看教师手中的口算卡片进行口算)2、(口算的具体题要体现在教案上)(二)导入:师:同学们,九月份咱们准备开展读书活动,为了能读更多的书,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学生自由谈)老师有个建议,咱们举行一次捐书活动,(出示课题:捐书活动)把同学们捐来的书放在班里,设置一个图书角,这样同学们就能读到更多的书了。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书上同学们的捐书情况吧!二、自学探究出示自学提纲1、看一看,说一说出示书17页建设小学捐书活动的表格(1)谁来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表格里反映出来的内容就是数学信息,尽量让学生说表格中的内容即可,不要在这个地方浪费时间)(2)那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2、学生自学三、展示答疑(1)三(1)班捐了118本、三(2)班捐了104本、三(3)班捐了95本。

四(1)捐了103本、四(2)班捐了109本、四(3)班捐了98本。

(2)三年级捐书多少本?是把三个班加在一起,四年级的是把四年级三个班加在一起。

怎么计算呢?三位数连加可以列成竖式,计算时一定要小心哟!(3)估一估师:谁来估一估建设小学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并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呢?(注: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捐书的意义和目的。

2. 学生能够通过数学计算,确定捐书的数量和价值。

3. 学生能够合作进行捐书活动,并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捐助意识和公益观念。

2. 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捐书箱、捐书标签、计算器、纸张、铅笔、橡皮擦。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捐书吗?为什么要捐书?”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解释捐书的意义和目的。

Step 2: 学习捐书数量的计算1. 教师出示一本书,并问学生:“如果我们要捐赠10本这样的书,你们知道我们应该如何计算数量吗?”2. 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计算方法,例如乘法,计算出10本书的数量。

3. 教师提供更多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Step 3: 学习捐书价值的计算1. 教师出示一本书,并问学生:“如果这本书的价格是5元,我们要捐赠10本这样的书,你们知道我们应该如何计算总价值吗?”2. 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计算方法,例如乘法,计算出10本书的总价值。

3. 教师提供更多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Step 4: 进行捐书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次捐书活动。

2.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计算方法,确定捐书的数量和价值,并填写捐书标签。

3. 学生将捐书放入捐书箱,并在标签上注明数量和价值。

4. 学生整理好捐书箱,等待下一次捐书活动。

Step 5: 总结和反思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捐书活动的过程。

2. 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讨论捐书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里继续进行捐书活动,并记录捐书的数量和价值。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我教学的是三年级上数学,课题是捐书活动,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第五章的第一节——捐书活动。

教材通过一个捐书活动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能够通过实际问题来运用加减法。

2. 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捐书活动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 讲解教材内容: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加减法的例题,让学生通过例题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教学内容和计算方法,通过板书,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七、作业设计:答案:现在我有8本课外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反思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捐书活动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学生需要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可能习惯于纯数学计算,而对于如何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能不太理解。

学生需要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也是一个重点。

因为这是数学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非常重要。

对于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我会通过实际例子来进行讲解。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中的捐书活动。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六章的第一节,捐书活动。

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明白,数学是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捐书活动的道具,以及相关的数学题目,学生们需要带的学具有计算器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解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捐书活动。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实际的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子后,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4. 作业布置: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他们在家里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会包括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实际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包括实际的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以及相关的计算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课程,看看学生们是否理解了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以及他们是否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在家里进行思考和练习。

这就是我今天要上的捐书活动课程的全部内容。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的内容。

这个教案是关于捐书活动的,适用于北师大版教材。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个教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了解捐书的意义和方法;2.能够应用知识,计算出捐赠的书籍数量;3.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捐书的意义和方法;2.计算捐赠书籍数量。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2.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材料1.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手册:捐书方法介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课题:捐书活动。

2. 了解捐书的意义和方法(1)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捐书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懂得将自己的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

(2)分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讨论捐书的好处和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计算捐赠书籍数量(1)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捐赠书籍数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如何计算自己捐赠的书籍数量,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2)举例说明(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计算捐赠书籍数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提高社会责任感(1)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捐书对需要的人的帮助,引导学生培养公益心理。

(2)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探讨自己如何通过捐赠书籍,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将捐书的理念付诸行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讨论观察,了解学生的思维和观点,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七、教学反思捐书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提高社会责任感,还能让学生体验到物质上的分享和精神上的快乐,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以及其意义;2.能够通过简单计算,推导出需要捐赠的图书数量;3.增强学生善良、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团体意识。

教学重点1.捐赠图书的数量计算;2.如何进行组织与管理。

教学难点1.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感受到和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2.如何在保障教育资源的前提下,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教学准备1.活动主题海报;2.捐书活动计算表;3.书籍分类整理标签;4.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捐书活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都有哪些多余的书籍呢?为什么要进行捐书活动呢?•分组讨论,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进行点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捐书活动的意义。

步骤二:计算图书数量•通过简单的计算,让学生能够推导出需要捐赠的图书数量;•根据学生班级数量、人数以及捐赠比例计算,并将结果填写在捐书活动计算表中;•让学生明白为何需要进行上述计算。

步骤三:组织与管理•将书籍分类整理标签发给学生组长;•学生组长按照标签进行分类整理,并将书籍装入捐书箱;•教师对整理出来的书籍进行审核;•整理好的书籍进行存放,并通过其他途径再次赠送给需要的人。

步骤四:颁发捐书奖状•发放捐书奖状,对于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表彰,增强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什么是捐书活动,以及进行捐书活动的意义,使他们更加的关注他人,增强了团体意识,并且通过简单计算,明确的了解了捐赠图书的数量,进行组织和管理。

当然,这次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捐书活动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管理。

教师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思考和充分的准备,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有种公益意识。

2.学生掌握数值的概念,能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

3.学生能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二、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有种公益意识。

2.学生掌握数值的概念,能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四、教学准备1.小学三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材。

2.各种数学图形题的练习册。

3.捐书活动的海报及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公告栏中张贴已翻倍的海报:兴起捐书,我们服务社会。

2. 学习新课: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语言对捐书的意义进行解释。

随后,让学生手握练习册并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可以尝试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并标示在练习册上。

3. 深入学习:为了更好的深入学习,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练习册全部收集起来,统计每一位学生完成练习册的情况,并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4. 课堂练习:为了巩固学生们在课上学到的知识,老师可以在班级公告板贴上各种图形的题目,并让学生自己完成。

因为每个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教师可以把答案贴在题目的下面,以供学生参考。

5. 教堂引导: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让学生们向家人完整解释什么是捐书活动以及如何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六、教学总结此次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并且让学生能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并标示在练习册上。

同时,也让学生能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最后,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去实现公益使命。

七、课后作业1.掌握捐书活动概念。

2.每天观看新闻并注意与本次课程有关的消息。

3.整理好有关贵地区的社区公益知识,与家人分享。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观察、分析问 题,尝试独立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和估算策 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自己的想 法和算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计算水平。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动手列竖式 等操作活动,加深对三位数连加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 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 教
数、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 材
教学的。三位数连加是整数加法运算的进一步拓展, 分
它不仅涉及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等基本运算 析
规则,还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 题以及灵活运用估算方法来初步判断计算结果的合 理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加法运 算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四则运算和解决实际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奠定基础。
难 连加的算式。

学会运用估算的方法对三位数连加的结果进行
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和合理性。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连加计算过程中的进位原理,能够正 确处理进位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估 算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学校捐书活动的情境,让学生 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 能力,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分享自己的想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 感,让学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教 四、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1捐书活动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1捐书活动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捐书数量、总价等。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操作、图片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例如:“我们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少本书?”,“这些书的总价是多少?”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1捐书活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捐书活动”一课为例。该课程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捐书活动为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捐书数量、总价等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自己总结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和步骤。
2.教师进行补充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
3.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2.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认真完成并按时提交。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第3单元“捐书活动”的内容。

这个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学会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捐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能够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

3. 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以及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些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捐书活动的实际情况视频、计算器、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捐书活动的实际情况视频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了解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然后,我会用PPT来讲解捐书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捐书的数量和种类等,同时引导学生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用白板来板书一些重要的公式和概念,比如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2. 答案:根据学生们所学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他们可以通过实际的捐书活动来计算出捐书的数量,比如A类书籍捐了10本,B类书籍捐了15本,那么总共捐书的数量就是10+15=25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捐书活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在实际例子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并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应用方法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解释。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3章的第1节《捐书活动》。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统计和比较来解决问题。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图表来展示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用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方法,并能够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起合作和分享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并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图表的内涵,从而能够从图表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表和一些关于捐书活动的数据。

学生们需要准备的是他们的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捐书活动的实践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了解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它的实际应用。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如何通过图表来表示数据,并如何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今天的学习重点,并标注出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图表来表示你们班级的捐书情况,并从中得出结论。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和分析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详细地解释和引导。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们在合作和分享方面做得很好,我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

拓展延伸方面,我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用图表来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图表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我选择了北师大版教材第3章的第1节《捐书活动》进行讲解。

这一节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统计和比较来解决问题,具体包括如何通过图表展示数据以及如何分析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1设计说明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仅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而且理解了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

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中,当学生明确题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教师不再过多地讲解,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三位数连加的计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2.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品质。

由于三位数连加数目较大,步骤较多,有时还会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同时应对这么多的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中,不刻意追求计算速度,适时提醒学生在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耐心细致地计算,力求计算准确。

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互动游戏,导入新课小游戏:找邻居。

(1)找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327,213,482,194。

(2)找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整百数:203,197,517,808。

(找出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进行比赛,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其他同学当裁判,胜利者奖励漂亮的贴纸)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这个游戏有关。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开始做“找邻居”的游戏,让学生练习找与某个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为新知识的学习进行预热,为接下来的估算打好基础。

⊙创设情境,实践探究1.课件出示教材17页情境图,请学生独立观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尝试提出数学问题。

师:图中呈现了哪些信息?预设生1:三年级的捐书情况是:三(1)班118本,三(2)班104本,三(3)班95本。

生2:四年级的捐书情况是:四(1)班103本,四(2)班109本,四(3)班98本。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生1: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生2: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生3: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2.尝试估算,探究估算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捐书活动》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捐书活动》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捐书活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第1节《捐书活动》,通过“捐书活动”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发展他们的估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结合“捐书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和进行估算的能力。

3.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加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连加的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捐书的情景,对于问题情境能够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但在估算能力上可能存在困难。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大家还记得上次我们讨论的捐书活动吗?为什么要捐书呢?学生:因为有些人没有书可读,我们可以通过捐书来帮助他们。

2. 教师:在捐书活动中,我们需要做哪些计算呢?有哪些数学运算与捐书相关呢?学生:我们需要计算捐书的数量,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第二环节:呈现问题1. 教师: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问题。

小明参加了捐书活动,他捐了3本数学书,4本语文书和2本英语书。

小明一共捐了多少本书?2. 学生:(思考一会儿)小明一共捐了9本书。

第三环节:引导解题1. 教师:非常好!那么,你们是如何计算出小明一共捐了9本书的呢?学生A:我们可以先计算数学书的数量,再计算语文书的数量,最后计算英语书的数量,然后将三个结果相加。

教师:太棒了!我们来具体计算一下。

请学生B来计算数学书的数量。

2. 学生B:小明捐了3本数学书。

教师:非常好!学生C,请你计算语文书的数量。

3. 学生C:小明捐了4本语文书。

教师:很好!学生D,请你计算英语书的数量。

4. 学生D:小明捐了2本英语书。

《捐书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捐书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捐书活动》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册教材版本:数学北师大版教学时间:两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数学活动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2)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方式;(3)学会使用整十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观察演示和听取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3)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2)鼓励学生奉献和分享,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认识数学活动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2.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方式。

3.学会使用整十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课前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班级里有很多孩子还没有数学练习册吗?如果让我们的班级进行一场捐书活动,大家都愿意吗?为什么?捐书活动的意义是什么?Step1. 同学分享(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学生会组织的数学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比如课外数学游戏比赛、为贫困地区学生捐赠数学课本、为公益机构筹集爱心捐款等,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参加过的数学活动和志愿服务。

Step2. 捐书计划(1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筹集更多的数学书籍,如何将书籍捐赠给那些需要的小学生。

让学生分成小组,设计捐书计划,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计划。

Step3. 整十数的加减法(2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介绍使用整十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85-20=65,60+30=90等。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Step4. 捐书活动(2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学生、家长、老师、义工等,按照自己的捐书计划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完成捐书活动。

Step5.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谈论自己在学习和活动探究中的收获和体会,提醒学生要养成献爱心、乐于分享的好习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捐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捐书活动中数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草稿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捐书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新课导入:讲解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

3.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捐书活动中实际操作,运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捐书活动的意义,并运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捐书活动2. 教学内容:(1)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2)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3)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与家人一起讨论捐书活动的意义,并运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课后实践:参与学校的捐书活动,记录自己所捐书籍的数量,并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计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2.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与捐书活动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培养其乐于助人的品质。

2. 通过捐书活动,让学生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流程。

3. 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流程。

2. 教学难点: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草稿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捐书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捐书数量。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具体的捐书案例,让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组织一场捐书活动,培养其合作、交流能力。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捐书活动》2. 课题: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3. 教学内容:捐书活动的意义、流程、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4. 教学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流程5. 教学难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七、作业设计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导入环节的详细补充1. 导入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捐书活动的关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捐书活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方法,懂得了一些运算顺序,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

《捐书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因为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

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

教法与学法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捐书活动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捐书活动中的数量统计和比较,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2. 捐书活动的组织流程和注意事项。

3. 数学知识在捐书活动中的应用,如数量统计、比较和排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捐书活动中,并进行数量统计和比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电脑等。

2. 学具:捐书活动的宣传海报、统计表格、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缺乏书籍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心。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参与对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捐书活动的看法和想法。

4. 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捐书活动的组织工作,如设计宣传海报、统计捐书数量等。

6. 数学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捐书数量的统计和比较,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1. 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2. 捐书活动的组织流程和注意事项3. 数学知识在捐书活动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让学生设计一份捐书活动的宣传海报,包括捐书的意义、捐书的方式和捐书的要求等。

2. 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设计一个统计表格,记录每个学生捐书的数量,并进行数量比较和排序。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捐书活动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在组织捐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积极参与,还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量统计和比较,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捐书活动的意义,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3.1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1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1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参与这次3.1捐书活动的教学。

我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3章的图形变换。

教学内容:我们回顾了图形的定义和性质,然后学习了图形的旋转、翻转和平移。

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图形变换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难点与重点:学生们需要理解图形变换的规律和特点,能够正确地进行图形的旋转、翻转和平移。

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了图形变换的动画和实例,以及一些实际的捐书活动照片,供学生们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我通过引入捐书活动的实践情景,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和注意。

我展示了一些捐书活动的照片,让学生们观察和描述。

然后,我讲解了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包括旋转、翻转和平移。

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这些变换的动画,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接着,我给出了一些例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在学生们掌握了图形变换的基本技巧后,我组织了一个随堂练习,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题目。

我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图形变换的定义和规律,以及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公式,方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相关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来解决问题。

题目如下:题目:小明有一本书,他想要将书架上的书的顺序进行变换,使得书架上的书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请帮助小明设计一种变换方案,使得书架上的书能够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

答案:小明可以将书架上的书进行一次翻转,然后再进行一次平移,使得书架上的书能够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学生们对于图形变换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学生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能力目标: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小朋友喜欢去公园吗?那,老师就带大家去公园瞧一瞧。

(播放课件)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有绿树、有凉亭、还有人工湖……这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欢乐呀!可是,人们又给公园留下了什么呢?大家喜欢现在的公园吗?为什么?你们打算怎么做?
2. 板书课题:回收废品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 (播放课件)
师:瞧,这三位小朋友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正在收集塑料瓶。

想知道他们是谁吗?还是让他们自己来介绍吧。

2. 播放课件。

3. 指名说说,从三位小朋友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
4.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生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5. 解决第一个问题——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找一找:要解决“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必须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2)读一读:把找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3)试一试:学生动手摆学具,试着列出算式。

(4)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

(5)师小结:原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要用加法,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6. 解决第二个问题——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找一找,要解决“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必须用到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同桌讨论、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学生汇报。

(4)师小结:哦,要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减法来计算,少了几就减几。

7. 比较两个问题的解答方法,进一步明确比多比少问题的解答思路。

8. 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塑料瓶呢?听听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塑料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会“腐烂”,它会危害庄稼的生长。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出示课件)
1. 收集易拉罐。

2. 收集旧电池。

3. 折幸运星。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1.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你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2. 学生自由回答。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2
学习目标:
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小棒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措施:
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操作,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出比多比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节电池) 生:电池
师: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

板书:废品
师:你们知道吗?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少掌柜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师: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出示塑料饮料瓶子)。

生:塑料饮料瓶子)。

师:这也是“废品”。

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师: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生想一想。

生:回收
师:很好。

(再板书“回收”。

)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

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

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

生:先摆小林的2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6个,就再摆6个,结果小红就是23加上6个共29个,算式是23+6=29(个)。

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
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

(因为23-4是退位减法,学生能用小棒摆出结果就可以了。

)
三、巩固练习
1、练习“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两个盒子。

(里面已经放好了花生米。

每个盒子里各有一张纸条)。

找两个学生到盒子前。

分别读出两个盒子里的信息。

生听、用心记下纸条上给出的信息。

其一:我的盒子里放了42粒花生米
其二:我的盒子里放的比他的多6粒。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提出:第二个盒子里有多少粒花生米?
引导解答。

用小棒摆一摆。

再列式计算。

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2、练习“练一练”的第二题。

用一只好看的“千纸鹤”引入。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生:千纸鹤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送一只千纸鹤就是送一份祝福,笑笑和淘气正在折呢!看看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黑板出示问题:淘气折了37只千纸鹤。

笑笑再折12只就与淘气折的一样多。

笑笑折了多少只?
学生理解题,讨论,说一说怎样解答。

然后写下来,并解答出来。

3、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3题。

4、完成第4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

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3.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废塑料的危害,小组自主讨论交流,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在学具操作中,会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废品的危害吗?你能看图说说图意吗?
出示“回收废品”情境图。

二、互动解疑
1.让学生说一说废品的危害与回收利用。

从图中三名学生收集的废塑料的数量,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这些问题你能不能解决呢?
2.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做的都不错,谁能给大家说说吗?
你提出的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三、启思导疑
1.你能摆一摆小青收集的塑料袋个数吗?列式子计算。

让学生在摆小棒过程中,知道是与哪个数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把操作活动用算式记录下来。

2.看图摆一摆,算一算。

四、实践应用
1.算一算。

小红折了42只幸运星,小英比小红多折了6只,小英折了多少只?
2.在给希望小学捐书时,一(1)班捐了42本书,一(2)班再捐12本就和一(1)班同样多,一(2)班捐了多少本书?
3.计算。

42+34 34+5 56-21 40+25 65-2 78-60 6+32 59-4 24+17
4.看图提问题,并写出算式和答案。

(1)大象:我比小鹿高14厘米。

(2)小鹿:我的身高是65厘米。

(3)小兔:我比小鹿矮11厘米。

(4)熊猫:我再长4厘米就和小鹿一样高了。

五、总结评价
我们请两位同学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谁愿意试一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