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水平(爬电比距)
广东电网公司悬式绝缘子选型及爬电比距配置导则
广东电网公司悬式绝缘子选型及爬电比距配置导则作者: 日期:广东电网公司悬式绝缘子选型及爬电比距配置导则1总则本导则规定了选择悬式绝缘子形状和类型及爬电比距配置时所遵循的原则。
本导则适用于玻璃绝缘子、复合绝缘子和瓷绝缘子。
设计单位、基建单位和运行单位在35kV及以上线路选择绝缘子时必须严格执行本导则。
运行线路调爬时可参照本导则选择绝缘子。
2规范性引用文件《Selection and dimensioning of high-voltage insulators for polluted conditions -Part 1: Definitions, information and general principles》(IEC 60815:200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 16434-2010)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DL/T864-2004)《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DL/T626-2005)《污秽地区绝缘子使用导则》(JB/T5895-1991)《高压线路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一一尺寸与特性》(JB/T8460-1996)《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高压架空线路和变电站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Q/GDW152-2006)3术语和定义3.1爬电距离有效系数K钟罩型、深棱型等防污型绝缘子的污耐受电压要高于普通型绝缘子,但污耐受电压提高的程度不一定与爬电距离成正比。
爬电距离有效系数表示爬电距离的有效性,与绝缘子外形、污秽程度等因素有关(参见GB/T 16434-1996附录D)。
3.2复合绝缘子干弧距离指绝缘子两电极间沿空气放电最短距离,须考虑均压引弧装置影响。
污秽等级、爬电距离、爬电比距
污秽等级、爬电距离、爬电比距污秽等级:越大污染程度越重爬电距离(cm)—承受运行电压的两电极间沿绝缘子绝缘件外表面轮廓的最短距离爬电比距(cm/kV)—单位电压下绝缘子表面的爬电距离污秽等级的确定:1)运行经验 2)盐密测量 3)污湿特征第九节防止污闪事故一、污秽闪络污秽闪络是发电厂、变电所中带电设备的瓷件和绝缘子,或电力线路上的绝缘子表面上逐渐沉积的一些污秽物质而引起的。
在干燥的条件下,这些污秽物质往往对运行的危害并不显著,但在一定湿度条件下,这些污秽物质溶解在水分中,形成电解质的覆盖膜,或是有导电性质的化学气体包围着瓷件和绝缘子,使瓷件和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大大降低,致使表面泄漏电流增加,当泄漏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导致闪络事故发生。
造成闪络事故的污秽来源很多,如燃煤发电厂、化肥厂、冶金厂、焦化厂等工矿企业排放的烟尘和废气,公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扬尘污秽,以及盐碱污秽、海水污秽甚至鸟粪污秽等,这些污秽物质,大多是酸、碱、盐性物质,一旦受潮,导电必将显著提高,易造成闪络事故。
污闪故障的显著特点是与气候关系密切,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中,雾和毛毛雨最容易造成污闪,雨、雪天气也常常造成污闪事故。
由于一种气象条件往往发生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且持续时间长,所以污闪往往在多条线路上同时发生,且有可能连续多次发生,这将给电力安全生产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二、做好防止污闪事故的基础工作做好防污闪事故的基础工作,要坚持进行盐密测量,并根据环保气象资料和运行经验,划分污秽等级并绘制制污区图。
盐密测量的方法是用一定量的蒸馏水,将绝缘子或电气设备瓷件表面上的污秽清洗下来,并测量其导电率,再以等量的蒸馏水中产生相同的导电率的氯化钠盐量,作为其等值附盐量,则等值附盐密度=W/A (4-1)式中 W——等值盐量,mg;A——绝缘体表面积,cm2。
(一)变电所的污秽水平等级按照污秽的严重程度可将变电所的污秽水平分为若干等级。
根据自然污秽环境条件,国际电工委员会将其划分为四级污秽水平。
关于爬电距离的说明
1.GB11022:用GB/T 5582给出的一般规则选择绝缘子,它们在污秽条件下应当具有良好的性能。
位于相和地间、相间、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一个极的两个端子间的户外瓷或玻璃绝缘子,其外部的最小标称爬电距离用以下关系式确定:lt=a×lf×Ur×kD式中:lt——最小标称爬电距离,(mm)(见注1);a——按表7选择的与绝缘类型有关的应用系数;lf——最小标称爬电比距,按GB/T 5582的表1(mm/kV)(见注2);Ur——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电压;kD——直径的校正系数(见JB/T 5895)对于中低压简单理解就是:相地a=1,相间a=√3;按照2类设计lf为:瓷质材料18,有机材料20。
kD=1。
2.DL404:5.1.2高压开关柜中各组件及其支持绝缘件的外绝缘爬电比距(高压电器组件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最高电压之比)的规定如下:a.凝露型的爬电比距:纯瓷绝缘不小于1.4cm/kV,环氧树脂绝缘不小于1.6cm/kV。
b.不凝露型的爬电比距:纯瓷绝缘不小于1.2cm/kV,环氧树脂绝缘不小于1.4cm/kV。
3.DL/T593:表1户内开关设备外绝缘最小公称爬电比距要求污秽等级污秽导电率μs等值盐密mg/cm最小公称爬电比距mm/kV范围参考值范围参考值瓷质材料有机材料Ⅰ5~10 7 0.01~0.02 0.015 14 16Ⅱ12~16 14 0.02~0.04 0.03 18 20注:根据实验室试验的经验,表列最小公称爬电比距值允许减小(例如,对特殊型式的耐污绝缘子)。
——Ⅰ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16mm/kV;——Ⅱ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20mm/kV;——Ⅲ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25mm/kV;——Ⅳ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31mm/kV。
GB 7251.1—19972.9.1电气间隙clearance不同电位的两导电部件间的空间直线距离。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_
第一章作⏹1-1解释下列术语(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
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
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
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n a? e?d? e11?1?59874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1-5近似估算标准大气条件下半径分别为1cm和1mm的光滑导线的电晕起始场强。
解:对半径为1cm的导线对半径为1mm的导线答:半径1cm导线起晕场强为39kV/cm,半径1mm导线起晕场强为58.5kV/cm1-10 简述绝缘污闪的发展机理和防止对策。
公称爬电比距
公称爬电比距公称爬电比距是指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导线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与导线间距的比值。
它是评价电力系统绝缘水平的重要参数,也是设计和运行高压输电线路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概述公称爬电比距是指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导线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与导线间距的比值。
它是评价电力系统绝缘水平的重要参数,也是设计和运行高压输电线路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公称爬电比距的意义公称爬电比距反映了高压输电线路所需绝缘水平和对环境条件变化适应能力。
在设计和运行高压输电线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称爬电比距,以满足安全可靠运行要求。
三、公称爬电比距的计算方法公称爬电比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公称爬电比距 = h / s其中,h为导线与地面之间垂直方向上的最小空气间隙(单位:米),s为导线轴心到轴心之间的距离(单位:米)。
四、公称爬电比距的选择公称爬电比距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线路电压等级、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污秽等级等。
一般来说,公称爬电比距越大,线路的绝缘水平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线路建设和运行成本。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五、公称爬电比距的影响因素1. 线路电压等级:高压输电线路的公称爬电比距与其电压等级有关。
一般来说,高压输电线路的公称爬电比距越大,其所承受的电场强度就越小,绝缘性能也就越好。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水平有很大影响。
例如,在潮湿环境下,导线表面容易积聚水滴和灰尘等杂质,会导致绝缘性能下降。
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水平也有很大影响。
例如,在山区或丘陵地带,由于地势起伏,导线的垂直距离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公称爬电比距。
4. 污秽等级:污秽等级是指导线表面的灰尘、盐分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
在高污秽环境下,导线表面容易积聚大量杂质,会导致绝缘性能下降。
六、公称爬电比距的应用公称爬电比距是评价电力系统绝缘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和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称爬电比距,并采取相应的绝缘措施,以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绝缘水平爬电比距
绝缘水平爬电比距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一、爬电1、爬电现象在绝缘材料的性能降低时受天气等外界因素如空气湿度大,接连阴天梅雨季节,潮湿环境等使得带电金属部位与绝缘材料产生象水纹样电弧沿着外皮爬的现象,也有点象闪电一样.2、爬电原理两极之间的绝缘体表面有轻微的放电现象,造成绝缘体的表面(一般)呈树枝状或是树叶的经络状放电痕迹,一般这种放电痕迹不是连通两极的,放电一般不是连续的,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如天气潮湿、绝缘体表面有污秽、灰尘等,时间长了会导致绝缘损坏。
3、引起爬电现象的原因绝缘部分表面附着污秽,使绝缘部分绝缘强度下降,在空气潮湿发生爬电。
4、爬电的本质绝缘表面电压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放电。
5、发生爬电的环境发生爬电时电弧的长度受污秽的面积大小、空气湿度、电压高低因素影响。
在电缆的绝缘部分,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防污秽附着、加长绝缘“距离”等性能会对爬电现象有影响6、材料的抗爬电性能:绝缘强度、高密度分子等。
2二、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1、定义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设备及易接触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空间距离.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也称,简称爬距。
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根据污秽程度不同,爬的意思,可以看做一个蚂蚁从一个带电体走到另一个带电体的必须经过最短的路程,就是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是一个带翅膀的蚂蚁,飞的最短距离。
国标里有具体规定,不同形状的绝缘,爬电距离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 GB/T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标准中对爬电距离有这样的定义:爬电距离具有电位差的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2、实际应用在电气上,对最小爬电距离的要求,和两导电部件间的电压有关,和绝缘材料的耐泄痕指数有关,和电器所处环境的污染等级有关。
对最小爬电距离做出限制,是为了防止在两导电体之间,通过绝缘材料表面可能出现的污染物出现爬电现象。
关于爬电距离的说明
1.GB11022:用GB/T 5582给出的一般规则选择绝缘子,它们在污秽条件下应当具有良好的性能。
位于相和地间、相间、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一个极的两个端子间的户外瓷或玻璃绝缘子,其外部的最小标称爬电距离用以下关系式确定:lt=a×lf×Ur×kD式中:lt——最小标称爬电距离,(mm)(见注1);a——按表7选择的与绝缘类型有关的应用系数;lf——最小标称爬电比距,按GB/T 5582的表1(mm/kV)(见注2);Ur——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电压;kD——直径的校正系数(见JB/T 5895)对于中低压简单理解就是:相地a=1,相间a=√3;按照2类设计lf为:瓷质材料18,有机材料20。
kD=1。
2.DL404:5.1.2 高压开关柜中各组件及其支持绝缘件的外绝缘爬电比距(高压电器组件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最高电压之比)的规定如下:a.凝露型的爬电比距:纯瓷绝缘不小于1.4cm/kV,环氧树脂绝缘不小于1.6cm/kV。
b.不凝露型的爬电比距:纯瓷绝缘不小于1.2cm/kV,环氧树脂绝缘不小于1.4cm/kV。
3.DL/T593:表 1 户内开关设备外绝缘最小公称爬电比距要求污秽等级污秽导电率μs 等值盐密mg/cm 最小公称爬电比距mm/kV范围参考值范围参考值瓷质材料有机材料Ⅰ5~10 7 0.01~0.02 0.015 14 16Ⅱ12~16 14 0.02~0.04 0.03 18 20注:根据实验室试验的经验,表列最小公称爬电比距值允许减小(例如,对特殊型式的耐污绝缘子)。
——Ⅰ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16mm/kV;——Ⅱ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20mm/kV;——Ⅲ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25mm/kV;——Ⅳ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31mm/kV。
GB 7251.1—19972.9.1 电气间隙clearance不同电位的两导电部件间的空间直线距离。
高电压技术-名词解释题
高电压技术-名词解释题绝缘配合:综合考虑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过电压、保护装置特性及设备的绝缘特性,确定设备的绝缘水平及其使用,从而使设备绝缘故障率或停电事故率降低到经济上和运行上可以接受的水平。
吸收比:指被试品加压60秒时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5秒时的绝缘电阻之比。
雷击跳闸率: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
雷暴日:指某地区一年四季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及以上雷声就是一个雷暴日。
伏秒特性:对某一冲击电压波形,间隙的击穿电压和击穿时间的关系称为伏秒特性。
气体击穿: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现象称为击穿。
耐雷水平: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自恢复绝缘:发生击穿后,一旦去掉外加电压,能恢复其绝缘性能的绝缘。
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进线段保护:进线段保护就是在接近变电所1~2km的一段线路上架设避雷线谐振过电压:当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某一回路自振频率与电源频率相等时,将发生谐振现象,导致系统中某些部分(或设备)上出现的过电压。
电气距离:避雷器与各个电气设备之间不可避免地要沿连接线分开一定的距离。
绝缘配合:就是综合考虑电气设备在系统中可能承受的各种作用电压,合理地确定设备必要的绝缘水平,达到在经济上和安全运行上总体效益最高的目的。
自持放电:不需要靠外界电力因数的作用,由放电过程本身就可以不断地供给引起后继电子崩的二次电子。
雷电日和雷电小时:雷电日是该地区1年中有雷电的天数。
雷电小时是该地区1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
击杆率.雷击杆塔次数与雷击线路总次数之比。
50%冲击放电电压U50% :放电概率为50%时的冲击放电电压避雷线的保护角指避雷线和外侧导线的连线与避雷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用来表示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程度。
保护角愈小,避雷线就愈可靠地保护导线免遭雷击。
接地电阻接地装置对地电位u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i的比值称为接地电阻。
绝缘水平(爬电比距)
一、爬电1、爬电现象在绝缘材料的性能降低时受天气等外界因素如空气湿度大,接连阴天梅雨季节,潮湿环境等使得带电金属部位与绝缘材料产生象水纹样电弧沿着外皮爬的现象,也有点象闪电一样.2、爬电原理两极之间的绝缘体表面有轻微的放电现象,造成绝缘体的表面(一般)呈树枝状或是树叶的经络状放电痕迹,一般这种放电痕迹不是连通两极的,放电一般不是连续的,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如天气潮湿、绝缘体表面有污秽、灰尘等,时间长了会导致绝缘损坏。
3、引起爬电现象的原因绝缘部分表面附着污秽,使绝缘部分绝缘强度下降,在空气潮湿发生爬电。
4、爬电的本质绝缘表面电压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放电。
5、发生爬电的环境发生爬电时电弧的长度受污秽的面积大小、空气湿度、电压高低因素影响。
在电缆的绝缘部分,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防污秽附着、加长绝缘“距离”等性能会对爬电现象有影响6、材料的抗爬电性能:绝缘强度、高密度分子等。
2二、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1、定义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设备及易接触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空间距离.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也称爬电距离,简称爬距。
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根据污秽程度不同,爬的意思,可以看做一个蚂蚁从一个带电体走到另一个带电体的必须经过最短的路程,就是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是一个带翅膀的蚂蚁,飞的最短距离。
国标里有具体规定,不同形状的绝缘,爬电距离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GB/T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标准中对爬电距离有这样的定义:爬电距离具有电位差的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2、实际应用在电气上,对最小爬电距离的要求,和两导电部件间的电压有关,和绝缘材料的耐泄痕指数有关,和电器所处环境的污染等级有关。
对最小爬电距离做出限制,是为了防止在两导电体之间,通过绝缘材料表面可能出现的污染物出现爬电现象。
爬电距离在运用中,所要安装的带电两导体之间的最短绝缘距离要大于允许的最小爬电距离.在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应考虑额定电压、污染状况、绝缘材料、表面形状、位置方向、承受电压时间长短等多种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在先进的设备与产品标准中均有此规定值。
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作业1-1解释下列术语(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
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
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
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n a e d e11159874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1-5近似估算标准大气条件下半径分别为1cm 和1mm 的光滑导线的电晕起始场强。
解:对半径为1cm 的导线)()(cm m c /kV 39113.011130)r δ0.3δ(130E =⨯+⨯⨯⨯=+=对半径为1mm 的导线)/(5.58)11.03.01(1130E cm kV c =⨯+⨯⨯⨯=答:半径1cm 导线起晕场强为39kV/cm ,半径1mm 导线起晕场强为cm1-10 简述绝缘污闪的发展机理和防止对策。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第一章作1-1解释下列术语(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
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
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
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n a e d e11159874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1-5近似估算标准大气条件下半径分别为1cm和1mm的光滑导线的电晕起始场强。
高电压技术-名词解释题
高电压技术-名词解释题高电压技术-名词解释题绝缘配合:综合考虑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过电压、保护装置特性及设备的绝缘特性,确定设备的绝缘水平及其使用,从而使设备绝缘故障率或停电事故率降低到经济上和运行上可以接受的水平。
吸收比:指被试品加压60秒时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5秒时的绝缘电阻之比。
雷击跳闸率: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
雷暴日:指某地区一年四季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及以上雷声就是一个雷暴日。
伏秒特性:对某一冲击电压波形,间隙的击穿电压和击穿时间的关系称为伏秒特性。
气体击穿: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现象称为击穿。
耐雷水平: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自恢复绝缘:发生击穿后,一旦去掉外加电压,能恢复其绝缘性能的绝缘。
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进线段保护:进线段保护就是在接近变电所1~2km的一段线路上架设避雷线谐振过电压:当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某一回路自振频率与电源频率相等时,将发生谐振现象,导致系统中某些部分(或设备)上出现的过电压。
电气距离:避雷器与各个电气设备之间不可避免地要沿连接线分开一定的距离。
绝缘配合:就是综合考虑电气设备在系统中可能承受的各种作用电压,合理地确定设备必要的绝缘水平,达到在经济上和安全运行上总体效益最高的目的。
自持放电:不需要靠外界电力因数的作用,由放电过程本身就可以不断地供给引起后继电子崩的二次电子。
雷电日和雷电小时:雷电日是该地区1年中有雷电的天数。
雷电小时是该地区1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
击杆率.雷击杆塔次数与雷击线路总次数之比。
50%冲击放电电压U50% :放电概率为50%时的冲击放电电压避雷线的保护角指避雷线和外侧导线的连线与避雷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用来表示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程度。
保护角愈小,避雷线就愈可靠地保护导线免遭雷击。
接地电阻接地装置对地电位u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i的比值称为接地电阻。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尺寸要求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尺寸要求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电气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决定了电气设备之间的电气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对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爬电距离是指两个导电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爬行的最短距离。
它确保了电位在两个表面之间转移时,不会在绝缘材料中产生电弧,从而避免设备损坏。
对于不同的绝缘材料,爬电距离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应该大于绝缘材料内部最薄部分距离的15%~20%。
电气间隙则是指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所保持的距离。
它不仅保证了电气安全,还对电气设备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电气间隙内,应填充具有良好电气特性的气体,如SF6或N2。
这些气体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电离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弧和电位转移。
在选择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时,需要考虑设备的电压等级、工作电流、绝缘材料类型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散热情况,以确保设备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对于高压设备,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爬电距离是否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如GB/T 19840.1-2005等。
在实际应用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确保两个导电表面之间的绝缘材料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以防止电弧的产生。
2. 确保两个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足够大,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3. 在电气间隙内填充具有良好电气特性的气体,以提高设备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
4. 根据设备的电压等级、工作电流、绝缘材料类型等因素,合理设计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总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电气设计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电气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公称爬电比距
公称爬电比距引言在电力系统中,爬电比距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用于评估设备和系统的绝缘状态。
公称爬电比距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两个金属导体之间在水平平面上的表面绝缘材料上所能维持的最小安全间隔。
本文将深入探讨公称爬电比距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电力系统的意义。
公称爬电比距的概念什么是公称爬电比距?公称爬电比距,也称为公称漏电距离,是指在设备和系统设计中所规定的、两个电极之间最小的安全间隔。
它是保证绝缘材料能够有效隔离电极之间的电压,防止漏电和击穿的重要参数。
公称爬电比距的单位和计算方法公称爬电比距的单位通常为毫米(mm)。
计算公称爬电比距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电压等级: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和系统对应的公称爬电比距有所不同。
2. 大气污秽度:污秽度越高,需要更大的公称爬电比距。
3. 绝缘材料的特性:绝缘材料的特性和性能也会对公称爬电比距的计算产生影响。
公称爬电比距的意义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合理计算和设置公称爬电比距可以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如果公称爬电比距设置过小,可能会导致电极之间的绝缘失效,从而引发漏电和击穿现象,进而对电力设备和系统造成损坏甚至事故。
因此,准确计算并严格遵守公称爬电比距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评估设备或系统的绝缘质量公称爬电比距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大气污秽度等因素,这使得公称爬电比距成为评估设备或系统绝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和比较实际爬电比距与公称爬电比距的差异,可以判断绝缘材料的老化程度或系统的绝缘状态,及时采取维护和修复措施,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设计合理的电力设备和系统在电力设备和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合理考虑和设置公称爬电比距,有助于减少漏电和击穿风险,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对公称爬电比距的优化,可以选择更合适的绝缘材料、增加绝缘距离、改善设计结构等方式,从而降低绝缘失效的概率,提高设备的工作寿命和安全性。
公称爬电比距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公称爬电比距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电压等级和设备类型而有所不同。
关于爬电距离的规定
爬电距离与爬电间隙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
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爬电间隙一般被称作电气间隙,因电气间隙决定了爬电情况的发生与否,所以电气间隙也常被称作爬电间隙。
)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可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实际是两个相关参数,都是针对电气绝缘性而来。
特别是在继电器、开关等工控产品的选用中,需要遵守相关标准的同时,还要按实际的使用环境要求(气压、污染等),设定合适的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电气性能的稳定。
● 3.3.5功能绝缘functional insulation:为实现电器正确功能,两导电体之间的绝缘,没有安全的功能。
其实这也不是“新”的概念,在开关标准、电子产品标准早就有这个概念了。
大家不妨打开GB4943-1995(idt IEC 60950-1:1991)《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标准,我们就会发现有类似的概念1.2.9.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并不起防电击作用”。
最常见的功能绝缘的例子:PCB板上带电件之间的绝缘,如图1中所示,带电件1和带电件2之间的绝缘即为功能绝缘。
而在IEC60335-1:1991版中,会把它当作基本绝缘来考核。
第13.3条:电气强度试验电压发生了变化。
IEC60335-1:1991(第三版)标准的要求:试验电压值:——对其他基本绝缘为1000V——对附加绝缘为2750V——对加强绝缘为3750V可以认为器具内部的部件工作电压都是小于250V,按额定电压小于250V的水平来考核的。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白色家电采用新的技术,譬如家用空调变频技术,微波炉高压倍压电路等,器具使用的是220V的额定电源电压,但在器具内部可能出现高于电源电压的工作部件,有的部件工作电压高达数千伏。
750千伏绝缘子爬电比距
750千伏绝缘子爬电比距English Answer:The creepage distance of 750kV insulato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nsuring the reliable operation ofhigh-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The creepagedistance is the shortest path along the surface of an insulator between two conductive parts of opposite polarity. It is designed to prevent electrical flashover, which can occur when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on the insulator surface exceeds the dielectric strength of the insulation material.The creepage distance of 750kV insulators is typicallyin the range of 2000 to 3000 mm. The exact value depends on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the type of insulator,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the level of contamination onthe insulator surface.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reepage distance of 750kVinsulators include:• Type of insulator: Different types of insulators have different creepage distances. For example, porcelain insulators typically have a longer creepage distance than glass insulators.• Operating environment: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can affect the creepage distance of insulators. For example, insulators in coastal areas or areas with high levels of pollution require a longer creepage distance thaninsulators in clean environments.• Level of contamination: The level of contamination on the insulator surface can affect the creepage distance. For example, insulators with a high level of contamination require a longer creepage distance than insulators with a low level of contamination.The creepage distance of 750kV insulato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nsuring the reliable operation ofhigh-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It is important toselect the correct creepage distance for the specific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level of contamination.中文回答:750千伏绝缘子的爬电比距。
爬电比距的单位是
爬电比距的单位是
爬电比距,即爬升电压与爬升距离的比值,是衡量电力线路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在电力工程中,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对爬电比距进行精确计算和评估。
爬电比距的单位是伏/米(V/m)。
它表示的是电线在单位距离上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该指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电线是否能够承受电压的增加而不会发生击穿或漏电等事故。
为了更好地理解爬电比距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一条电线的爬电比距为10kV/m,意味着在电力系统中,这条电线每增加1米的距离,其电压将增加10kV。
如果该电线的长度为100米,那么其总电压将增加1000kV,即1MV。
如果电压超过了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就会发生爬电现象,导致电线击穿,引发电力事故。
爬电比距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电线的材料、形状、环境条件等。
一般来说,电线的直径越大,导线间的间距越小,爬电比距就越大,电线的安全性就越高。
此外,环境条件也会对爬电比距产生影响,比如湿度、温度等因素都会使电线的绝缘能力降低,从而降低爬电比距。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线的爬电比距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通常会采用一
些措施来提高电线的爬电比距,比如增大导线的直径、增加绝缘层的厚度等。
爬电比距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电线的绝缘能力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电线的爬电比距,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安全。
江苏省电力系统电瓷设备防污闪工作相关标准说明
江苏省电力系统电瓷设备防污闪工作相关标准说明1、防污闪工作标准江苏开展防污闪排查治理工作依据统一的标准,相关标准有:(1)《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站环境污区分级及处绝缘选择标准》(GB/T 16434—1996) ;(2)《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Q/GDW 152-2006);(3)江苏电网污区分布图(2013版)及执行规定;(4)江苏省发电企业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2、爬电比距定义和防污等级划分的调整(1)爬电比距爬电距离:绝缘子正常承受运行电压的钢脚和钢帽之间沿绝缘件外表面轮廓的最短距离。
最高线电压下的爬电比距:绝缘子爬电距离与交流系统最高线电压之比;额定爬电比距:绝缘子爬电距离与交流系统额定线电压之比;统一爬电比距:绝缘子爬电距离与绝缘子两端最高运行电压之比;表1 三种爬电距离的对应关系最高线电压下的爬电比距(mm/kV) 额定爬电比距(mm/kV)统一爬电比距(mm/kV)14.5 16.0 25.2 16.0 17.6 27.7 18.2 20.0 31.520.0 22.0 34.722.7 25.0 39.425.0 27.5 43.325.4 28.0 44.029.1 32.0 50.431.0 34.1 53.731.8 35.0 55.035.0 38.5 60.6(2)爬电距离有效系数外形简单的绝缘子污闪电压与爬电距离的几何长度成正比。
污秽条件下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可用爬电比距来表示。
但外形复杂的绝缘子的污闪电压并不随爬电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因为复杂绝缘子在发生局部放电时,可沿个别区域的空气间隙发展。
单纯增加爬电距离不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其污闪电压。
因此,提出了有效爬距的概念。
根据《江苏电网污区分布图(2013版)及执行规定》规定输电线路外绝缘配置应按绝缘子有效爬距配置,绝缘子有效爬距等于绝缘子几何爬电距离与该绝缘子利用系数的乘积值。
对于各类瓷和玻璃悬式绝缘子的选用,必须充分考虑其爬距有效利用系数,即K 值。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国标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国标
摘要:
1.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定义
2.国标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规定
3.影响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因素
4.如何在设计和使用中遵守国标要求
5.国标对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重要性
正文: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电气安全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国家标准,以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爬电距离是指两个导电部件之间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表面电场强度引起空气击穿的最小距离。
电气间隙则是指两个导电部件之间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介质击穿或电弧放电引起短路的最小距离。
这两个参数都是衡量电气设备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影响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设备材料、电压等级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
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国家标准。
例如,根据GB 50254-2014《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应满足相应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定期对
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始终符合国标要求。
国标对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方面,这些要求可以有效防止由于电气击穿、电弧放电等引起的火灾、触电等事故;另一方面,它们也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的重要措施。
总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国标规定对于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电
1、爬电现象在绝缘材料的性能降低时受天气等外界因素如空气湿度大
节,潮湿环境等使得带电金属部位与绝缘材料产生象水纹样电弧沿着外皮爬的现象,也有点象 闪电一样.
2、爬电原理 两极之间的绝缘体表面有轻微的放电现象,造成绝缘体的表面(一般)呈 树枝状或是树叶的经络
状放电痕迹,一般这种放电痕迹不是连通两极的,放电一般不是连续 的,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如天气潮湿、绝缘体表面有污秽、灰尘等,时间长了会导致绝 缘损坏。
3、引起爬电现象的原因 绝缘部分表面附着污秽,使绝缘部分绝缘强度下降,在空气潮 湿发生爬电。
4、爬电的本质 绝缘表面电压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放电。
5、发生爬电的环境 发生爬电时电弧的长度受污秽的面积大小、空气湿度、电压高低因 素影响。
在电缆的绝缘部分,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防污秽附着、
加长绝缘距离”等性能会对爬电 现象有影响
6、材料的抗爬电性能:
绝缘强度、高密度分子等。
2 二、爬电距离 Cree page Dista nee
1、定义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设备及易接触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
量的最短空间距离.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也称
爬电距离,简称爬距。
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根据污秽程度不同,
爬的意思,可以看做一个蚂蚁从一个带电体走到另一个带电体的必须经过最短的路程, 就是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是一个带翅膀的蚂蚁,飞的最短距离。
国标里有具体规定,不同形状的绝缘,爬电距离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GB/T 电工术语 低压电器 标准中对爬电距离有这样的定义:爬电距离 的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2、实际应用 在电气上,对最小爬电距离的要求,和两导电部件间的电压有关,和绝缘 材料的耐泄痕指数有
关,和电器所处环境的污染等级有关。
对最小爬电距离做出限制,是为了防止在两导电体之间,通过绝缘材料表面可能出现的 污染物出现爬电现象。
爬电距离在运用中,所要安装的带电两导体之间的最短绝缘距离要大于允许的最小爬电 距离.
,接连阴天梅雨季
具有电位差
在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应考虑额定电压、污染状况、绝缘材料、表面形状、位 置方向、承受电压时间长短等多种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在先进的设备与产品标准中均有此 规定值。
具体来说就是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 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的 大小和工作电压、绝缘材料等直接相关,同时注意不同的使用环境也会有所影响,如气压、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两个概念,在进行判断时必须同时满足,不可以相互替代. 电气间隙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电压的峰值
,电网的过电压等级对其影响较大
爬电距离取决于工作电压的有效值,绝缘材料的CTI 值对其影响较大.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所以根据定义,爬电距离任何时候不可以小于电气间隙 .当然对于
两个带电体,是无法设计出爬电距离小于电气间隙来的。
4、例子 测量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AB+BC+CI>
绝缘体
II
D
® 电距离—AB-BOCD+DE 十 EF
沈侧一次侧
1线与保 !护地间沖U1II1工作电爪
或存
效侑V
空气
闸隙
11L11]
爬电皿
离niin口流他或rii 1®
nun
爬电
距离
mill
线丄用
护地闸
ItV. nun
LG50V 1.0 1.271V07 1.2 2.0 I5yv 1.4 1.6125V0.7 1.5
200V 2.0150V0.7 1.6
25OV 2.52CH)V OJ 2.0
300V 1.7 3.2250V0.7 2.5
100\' 4.0
6(12 3.0 6 5
输入电源最小空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3三、爬电比距
爬电比距的定义: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单位为
mm/kV。
现行的有关行业标准规定了高压开关设备外绝缘公称爬电比距应用系数爬电比距应用系数为(占),其中相间
相邻端子间爬电距离: 端子和导轨间爬电距离:
绝缘水平
本工程设备绝缘水平应为耐受电压值乘以系数k,k的计算公式如下:k=1/10000).式中H为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m)
1)支柱绝缘子的爬电比距>kV。
(最高运行电压条件下)
制造厂提供适应于本工程海拔高度外绝缘要求的产品,并在投标、应标时以书面形式提供高海拔修正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_T 5582-93》中高压电力设备外
绝缘的要求;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_T 5582-93》文中,外绝缘按公称爬电比距和人工污秽耐受
值分为0、I、n、川和W,五个等级,各污秽等级的爬电比距如下表:
0级适用于无明显污秽地区,不需进行人工污秽试验。
2)支持绝缘子爬电比距:>kV (最高运行电压条件下)
外绝缘修正公式:
(m)
高海拔修正值K=1/ H /10000),式中H为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
相关参数:H=2000米污秽等级:川级最高运行电压:
绝缘修正结果:
按《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_T 5582-93〉,川级污秽电站设备爬电比距为25mm/kV , 高海拔修正值K=1/ 2000 /10000)=
举例:按国标绝缘修正结果: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