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药理学总论习题的答案
专升本_药理学_习题及答案
第1~4章药理学总论一、填空题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及的学科。
2、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两个主要方面。
3、新药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4、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和。
5、药物通过细胞膜的载体转运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药物分子的和6、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率与膜两侧的药物、细胞膜的等因素有关。
7、肾脏对药物的排泄方式为和。
8、体内药物消除方式分为动力学和动力学。
9、根据治疗作用的效果,可将治疗作用分为治疗和治疗。
10、受体的调节方式有和两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1、绝大多数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A.主动转运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膜孔滤过2、药物简单扩散的特点是A.水溶性扩散 B.逆浓度差载体转运 C.脂溶性扩散 D.顺浓度差载体转运3、药物pKa值是指其解离时的PH值A.100 % B.90% C.50% D.0 %4、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在肾小管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D.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5、在碱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在肾小管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C.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D.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药物作用暂时A.增强 B.丧失 C.加快 D.不变7、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性质是A.药物的活化 B.药物的灭活 C.药物化学结构发生变化 D.药物的排泄8、药物在肝内代谢转化后都会A.毒性减小 B.毒性增加 C.极性增高 D.分子量减小9、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决定其A.起效的快慢 B.作用持续时间 C.最大效应 D.后遗效应的大小10、下列关于药酶诱导剂的叙述哪项最正确A.使肝药酶活性增 B.使肝药酶活性减少 C.使肝药酶含量增加 D.使肝药酶含量减少11、下列对肝药酶有诱导作用的药物是A.氯霉素 B.苯巴比妥 C.异烟肼 D.阿司匹林12、药物的首关效应发生于A.舌下给药后 B.吸人给药后 C.口服给药后 D.静脉注射后13、大多数药物通过肾小管重吸收的方式是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胞饮 D.膜孔滤过14、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A.吸收与代谢平衡 B.血浆药物浓度完全消除到零 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15、药物的血浆T1/2是指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C.组织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D.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的时间16、选择性低的药物,在治疗量时往往呈现A.毒性较大 B.副作用较多 C.过敏反应较剧烈 D.容易成瘾17、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A.治疗作用与副作用 B.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C.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 D.预防作用与治疗作用18、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治疗量 B.无效量 C.极量 D.中毒量19、效应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A.相对药物浓度或剂量 B.最小药物浓度或剂量C.最大药物浓度或剂量 D.药物中毒浓度或剂量20、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A.药物的剂量太大 B.药物代谢慢C.用药时间过久 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21、安全范围是指药物A.最小有效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剂量距离 B.最小治疗量与中毒量间的剂量距离C.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间的剂量距离 D.ED95与LD5之间的剂量距离22、药物的常用量是指A.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 B.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C.最小有效量到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 D.最小有效量到半数有效量之间的剂量23、完全激动药的概念应是与受体有A.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 B.较弱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C.较强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D.较弱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24、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药物激动受体引起的反应强度C.药物水溶性大小 D.药物对受体亲和力高低25、受体阻断药(拮抗药)的特点是对受体A.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 B.无亲和力而有内在活性C.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D.亲和力大而内在活性小26、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不良反应属于A.毒性反应 B.副反应 C.后遗效应 D.变态反应27、竟争性拮抗剂具有的特点是A.与受体结合后能产生效应 B.能抑制激动药的最大效应C.同时具有激动药的性质 D.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反应不变28、药物经血进入脑组织发挥作用,随后向脂肪组织转移,这种现象称A.再分布 B.消除 C .易化扩散 D.简单扩散29、药物在体内消除的最重要途经是A.进入血循环 B.由血进入组织 C.在组织中被代谢 D.排出体外30、经任何给药途经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A.生物等效性 B.生物利用度 C.吸收 D.再分布三、多项择选题1、对后遗效应的理解是A.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 B.血药浓度过高C.残存的药理效应D.机体产生依赖性2、通过量效曲线可以反映A.最小有效量B.效应强度C.最小中毒量D.最大效应3、下述对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细胞膜上的蛋白组分 B.细胞膜上受体数量不变C.能与配体或药物结合 D.与配体或某些药物结合后能产生效应4、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阐明药物作用基本规律与原理 B.研究药物可能的临床用途C.寻找及发明新药 D.创制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药剂5、促进药物跨膜转运的原因是A.药物分子量要小 B.药物解离度要小 C.药物脂溶性要大 D.药物浓度梯度大6、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A.容易吸收 B.不容易吸收 C.排泄减慢 D.排泄加快7、首关消除包括A.胃酸对药物的破坏 B.肝对药物的转化C.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D.药物在胃肠粘膜经受酶的破坏8、药物从肾排泄的多少与A.肾小球滤过功能有关 B.尿液pH值有关C.肾小管分泌功能有关 D.合并用药有关四、名词解释1、1、首关消除2、2、生物利用度3、3、半衰期4、受体脱敏4、4、表观分布容积5、5、效能6、6、效价强度8、半数有效量9、治疗指数10、激动药11、拮抗药12、毒性反应13、副作用14、后遗效应15、受体增敏16、习惯性17、耐药性18、耐受性19、依赖性20、储备受体五、简答题1、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2、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上可以看出哪些特定位点?3、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号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受体大致可分为哪五类?六、论述题1、试论述体液pH对酸性和碱性药物吸收的影响。
药理学综合含答案
第一部分:理论练习一、总论1、关于药物、药理学的基本概念A1型选择题1、药理学是研究: ()A、药物的学科;B、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C、药物效应动力学;D、药物代谢动力学;E、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学科;2、药动学是研究()A、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B、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药物发生动力学变化的原因;D、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E、药物效应动力学;B型选择题A、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B、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C、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D、A+C;E、A+B1、药理学可概括为()2、药动学可概括为() X型题1、药理学的概念中包含以下哪些含义: ( )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B、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C、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D、药物对病原体的作用及其机机制;E、病原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
判断题( )1、易产生成瘾性的药品称为麻醉药品.()2、凡是麻醉药品就具有麻醉作用。
填空题1、新药的来源主要包括:①;②;③;④;2、新药的临床前药理试验具体研究内容①;②;③3、临床药理学研究是以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 论述(问答)题1、分别叙述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的概念。
2、关于药物的作用和受体学说A1型选择题1、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 )A、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B、预防作用与不良反应;C、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D、预防作用与治疗作用;E、原发作用与继发作用;2、不同药物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适应症,主要取决于:()A、药物作用的机理;B、药物剂量的大小;C、药物的给药途径;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E、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3、有关受体的错误叙述是()A、是细胞进化过程是产生的蛋白组分;B、能与任何药物结合而引起生理或药理效应;C、药物受体复合物能引起生理或药理效应;D、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些微量化学物质;E、不同药物之间可相互竞争同一受体判断题()1、一种药物的作用越多,其副作用也越多。
填空题1、根据受体存在的部位大致可分为三类即:①;②;③。
《药理学》总论练习题及答案
《药理学》总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是指药物:1.药物的ED50A.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B.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C.达到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D.引起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E.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2.某患者胃肠绞痛,用阿托品治疗,病人胃肠绞痛明显缓解,但出现口干,排尿困难,后者为:A.药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所致B.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C.药物引起的后遗效应D.药物的特异质反应E.药物的副作用3.某患者经氯霉素治疗伤寒,一个疗程后,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者属于:A.继发反应B.毒性反应C.变态反应D.后遗效应E.副作用4.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浓度,可将首次剂量:5.以近似血浆T1/2•A.增加半倍 B.增加一倍 C.增加二倍D.缩短给药间隔E.连续恒速静脉滴注: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T1/2A.固定不变B.随用药剂量而变C.随血浆浓度而变D.随给药次数而变7.药物在血浆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哪项正确:A.药物作用增强B.暂时失去药理活性C.药物代谢D.药物排泄加快E.药物作用减弱8.有关一级动力学消除,错误的概念是:A.此时血药浓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B.指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量C.血药浓度按等比级数衰减恒定D.又叫恒比消除E.T1/29.产生副作用时所用的剂量为:A.极量B.治疗量C.大于治疗量D.半数致死量E.最小中毒量10.药物在血浆中主要与何种血浆蛋白结合:A.脂蛋白B.白蛋白C.球蛋白D.血红蛋白质E.载脂蛋白11.大多数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是:A.主动转运B.滤过C.简单扩散D.易化扩散E.胞饮12.药物发生毒性反应可能说法不对的是:A.一次用药超过极量B.长期用药逐渐蓄积C.病人肾、肝功能低下D.高敏性病人E.病人属过敏体质13.受体激动药的概念是: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B.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较弱的内在活性D.与受体无亲和力与内在活性E.以上都不对14.受体阻断药(拮抗剂)的特点是: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C.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D.有亲和力,有较弱内在活性E.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1.6天,按逐日给予恒定治疗剂量,血浆浓度达到坪值的时间是: •15.地高辛T1/2A.10天B.12天C.6-7天D.4-5天16.某药按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一次静注后第一小时测得的血药浓度是100ug/100ml,第十小时测得的血药浓度是12.5ug/100ml,该药的半衰期是: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E.5小时17.经反复多次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A.抗药性B.习惯性C.成瘾性D.耐受性E.依赖性18.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C.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D.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19.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B.药物脂溶性强弱C.药物水溶性大小D.药物对受体亲和力高低E.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20.A药比B药安全,依据是:A.A药的LD50/ED50值比B药大B.A药的ED50/LD50比B药大C.A药的LD50比B药小D.A药的LD50比B药大E.A药的ED50比B药小 •21.治疗量是指什么量之间:A.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B.最小有效量与极量C.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D.常用量与最小中毒量22.药物的变态反应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与剂量大小B.与年龄性别C.与药物毒性大小D.与遗传因素23.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A.药物作用选择性低B.用药剂量过大C.用药时间太长 C.个体对药物反应太强烈24.下列说法哪一点为错误:A.同一药物可有不同剂型B.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吸收率不同C.不同药剂所含的药量虽然相等,药效强度不尽相等D.缓释制剂利用有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阻止药物迅速溶出E.肠外给药一般除油溶长效注射剂外,还有控释制剂可控制药物恒速释放及恒速吸收25.吸收特点为:A.促进胃排空的药物减慢药物吸收B.食物对药物吸收总的来说影响较大C.饭后服药吸收较平稳D.抑制胃排空药能加速药物吸收E.四环素与Fe2+不相互影响吸收26.药物副作用:A.常在较大剂量时发生B.一般不太严重C.是可以避免的D.并非药物效应E.与药物选择性高有关27.药物效应强度:A.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小B.与药物的最大效能相平行C.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D.反映药物与受体的解离E.越大则疗效越好28.有关内在活性哪一点是错误的:A.两药亲和力相等时,其效应强度取决于内在活性B.内在活性用α表示C.内在活性范围为0%-100%D.两药内在活性相等时,其效应强度取决于亲和力E.激动药与拮抗药均具有内在活性29.受体:A.是动物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组织蛋白组分B.为客观存在的实体C.作用机制大多尚未被阐明D.为一个空乏笼统的概念E.分子在细胞中含量较高30.下列不正确的为:A.药物作用为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B.药物作用有其特异性C.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D.药物作用有选择性E.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意义相同31.pKa:A.仅指弱酸性药物在溶液中50%离子化时的pHB.其值对各药来说并非为固定值C.与pH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浓度比值以指数值相应变化D.pKa小于4的弱碱药,在胃肠道内基本都是离子型E.pKa大于7.5的弱酸药在胃肠道内基本都是离子型32.关于口服给药错误的描述为:A.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B.多数药物口服方便有效,吸收较快C.口服给药不适用于首关消除多的药物D.口服给药不适用于昏迷病人E.口服给药不适用于对胃刺激大的药物33.血脑屏障:A.是血-脑、血-脑脊液及脑脊液-脑3种屏障的总称B.其中脑脊液-脑屏障是阻碍药物穿透的主要屏障C.是大脑自我调节机制D.可使季铵化阿托品易于通过E.使治疗脑病可选用高极性的药物34.生物利用度:A.是指经过肝脏首关消除前进入血液中的药物相对量B.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对药效的影响C.是原料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D.相等的药物,口服后测得的量-效曲线的AUC不等E.其口服时计算式为F=(静注定量药物后AUC:口服等量药物后AUC)×100%二、多选题1.药理学:A.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B.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的基础学科C.是为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基础学科D.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机体E.研究属于狭义的生理科学范畴2.药物不良反应包括:A.副反应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停药反应E.变态反应3.药物作用机制包括:A.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B.影响核酸代谢C.影响生理物质转运D.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E.对酶的影响4.首过消除是药物口服后:A.经胃时被胃酸破坏B.经肠时被粘膜中的酶破坏C.进入血液时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失活D.经门脉入肝脏被肝药酶灭活E.极性过高不能经胃肠吸收5.亲和力:A.单位为摩尔B.为解离常数负对数C.与分子量成正比D.仅为激动药所具有E.常用pD2表示6.部分激动药:A.与受体亲和力小B.内在活性较大C.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重特性D.与激动药共存时(其浓度未达Emax时),其效应与激动药拮抗E.量-效曲线高度(Emax)较低7.第二信使包括:A.G-蛋白、环磷鸟苷B.核糖核酸、肌醇磷脂C.环磷腺苷、钙离子D.蛋白酶、P450E.肌醇磷脂、镁离子8.下列说法错误的为:A.药理学研究中更常用浓度-效应关系B.药理效应强弱为连续增减的量变,称为质反应C.TD50/ED50或TC50/EC50所表示安全指标十分可靠D.动物实验常用LD50/ED50作为治疗指数E.ED95--TD5之间称为安全范围9.生物转化:A.主要在肝脏进行B.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部为结合C.与排泄统称为消除D.主要在肾脏进行E.使多数药物活性增强,并转化为极性高的水溶性代谢物10.有关药物排泄正确的是:A.碱化尿液可促进酸性药物经尿排泄B.酸化尿液可使碱性药物经尿排泄减少C.药物可自胆汁排泄,原理与肾排泄相似D.粪中药物多数是口服未被吸收的药物E.肺脏是某些挥发性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11.零级消除动力学:A.药物血浆半衰期不是固定数值B.机体只能以最大能力将体内药物消除高低有关C.其消除速度与CD.为恒速消除E.亦可转化为一级动力学消除12.一级消除动力学:A.药物半衰期并非恒定值B.药物半衰期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C.为绝大多数药物消除方式D.其消除速率为体内药物瞬时消除的百分率E.其消除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消除实际药量13.表观分布容积:A.为表观数值,不是实际的体液间隔大小B.为静脉注射一定量药物待分布平衡后,按测得的血浆浓度计算该药应占有的血浆容积C.与血浆清除率在一级动力学药物中各有其固定数值D.不因剂量大小改变其数值E.在多数药物中其值均小于血浆容积14.血药稳态浓度(Css):才能达到A.在一级动力学中,约需6个t1/2B.达到时间不因给药速度加快而提前C.在静脉恒速滴注时,血液浓度可以平稳达到内静脉滴注量的1.44倍在静脉滴注开始时D.在第一个t1/2推入静脉即可立即达到E.不随给药速度快慢而升降15.下列哪些临床合理用药时应加以考虑:A.使血液浓度波动于最小中毒血浆浓度(MTC)与最小有效血浆浓度(MEC)之间治疗窗B.医师应根据病人肝、肾功能调整剂量C.临床治疗常需连续给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D.一般可采用每一个半衰期给予半个有效量并将首次剂量加倍的给药方法E.临床用药可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来计算剂量及设计给药方案16.下列有关房室模型的正确叙述为:A.药代动力学房室是按药物分布速度以数学方法划分概念多数药物按单房室模型转运B.用同一药物试验,在某些人呈二室模型,另些人可能呈一室或二室模型D.同一药物静脉注射时呈二室模型而口服呈单一房室模型E.房室模型为药物固有的药代动力学指标17.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包括:A.生理性拮抗B.生理性协同C.受体水平拮抗D.相互影响排泄E.干扰神经递质转运18.影响药物作用因素包括:A.年龄,遗传异常B.性别,病理情况C.适应症,抗菌谱D.药物剂型,配伍禁忌E.心里因素,药物耐受三、填空题1.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 ••)。
药理学综合含答案
第一部分:理论练习一、总论1、关于药物、药理学的基本概念A1型选择题1、药理学是研究: ()A、药物的学科;B、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C、药物效应动力学;D、药物代谢动力学;E、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学科;2、药动学是研究()A、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B、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药物发生动力学变化的原因;D、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E、药物效应动力学;B型选择题A、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B、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C、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D、A+C;E、A+B1、药理学可概括为 ( )2、药动学可概括为 ( ) X型题1、药理学的概念中包含以下哪些含义:()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B、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C、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D、药物对病原体的作用及其机机制;E、病原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
判断题()1、易产生成瘾性的药品称为麻醉药品。
()2、凡是麻醉药品就具有麻醉作用。
填空题1、新药的来源主要包括:①;②;③;④;2、新药的临床前药理试验具体研究内容①;②;③3、临床药理学研究是以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
论述(问答)题1、分别叙述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的概念。
2、关于药物的作用和受体学说A1型选择题1、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 )A、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B、预防作用与不良反应;C、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D、预防作用与治疗作用;E、原发作用与继发作用;2、不同药物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适应症,主要取决于:()A、药物作用的机理;B、药物剂量的大小;C、药物的给药途径;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E、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3、有关受体的错误叙述是()A、是细胞进化过程是产生的蛋白组分;B、能与任何药物结合而引起生理或药理效应;C、药物受体复合物能引起生理或药理效应;D、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些微量化学物质;E、不同药物之间可相互竞争同一受体判断题()1、一种药物的作用越多,其副作用也越多。
填空题1、根据受体存在的部位大致可分为三类即:①;②;③。
01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副作用是()A.治疗剂量下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B.长期用药或剂量过大产生的不良反应C.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低所产生的D.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过高引起的不良反应E.无治疗效果的作用2.用苯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治疗失眠症,醒后思睡、乏力,这是药物的()A.治疗作用B.副作用C.后遗效应D.继发效应E.选择性作用3.激动剂是()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很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B.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的药物C.与受体无亲和力,有很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D.与受体有亲和力,又有很弱的内在活性的药物E.与受体无亲和力,内在活性弱的药物4.关于与药物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药物都有治疗作用B.临床用药均有一定的剂量范围C.多数药物作用于受体D.维生素C也有一定不良反应E.有些药物可以影响酶的活性5.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A.半数致死量较大B.给药方式不当C.药理效应的选择性较小D.药物剂量较大E.机体对药物过于敏感6.药物的过敏反应与()A.剂量大小有关B.药物毒性大小有关C.年龄有关D.性别有关E.个体差异有关7.以下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是()A.有效量B.极量C.最小致死量D.半数致死量E.治疗指数8.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是()A.发病率低,病死率高B.较轻,可逆转C.较易发现D.多与剂量有关E.与药理作用有关联9.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一般游离型药物浓度()A.高,作用强B.低,作用强C.高,作用弱,排泄慢D.低,作用弱,排泄慢E.低,作用弱,排泄快10.一般来说弱酸性药在碱性环境中()A.解离少,不易通过生物膜B.解离多,易通过生物膜C.解离少,易通过生物膜D.解离多,不易通过生物膜E.药物在膜两侧的分布与pH有关达到稳态血浓度()11.定时定量给药时约经几个t1/2A.2个B.3个C.8个D.5个E.1个12.硝酸甘油口服后血中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浓度,必须舌下给药,这是因为该药()A.口服不吸收B.口服对胃刺激性强C.首关消除量大D.口服排泄快E.容易被胃酸破坏13.某药的t为3小时,若给药时间间隔为3小时,经过多少小时达到稳态血1/2浓度()A.6小时B.9小时C.15小时D.20小时E.30小时14.细胞内液的pH约为7.0,细胞外液的pH为7.4,弱酸性药在细胞外液中()A.解离少,易进入细胞内B.解离多,易进入细胞内C.解离多,不易进入细胞内D.解离少,不易进入细胞内E.药物在膜两侧的分布与pH有关15.常用的给药途径和药物主要的排泄途径是()A.口服;肾B.静脉滴注;肾C.肌内注射;消化道D.口服;消化道E.舌下;肾16.在定时定量反复多次给药后时,为了立即达到稳态血浓应()A.增加每次给药的剂量B.给予负荷能量C.缩短给药时间间隔D.连续快速静脉给药E.增加静脉滴注的速度17.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快速静脉滴注给药时,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A.药物的t1/2B.生物利用度C.药物的浓度D.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E.体液的pH值18.药物的分布可受膜两侧pH的影响,这是因为pH可改变药物的()A.半衰期B.脂溶性C.溶解度D.水溶性E.解离度19.引起药物个体差异的常见原因之一是()A.药物本身的效价B.药物本身的效能C.患者药酶活性的高低D.药物的化学结构E.药物的分子量大小20.安慰剂是()A.治疗用的主要药剂B.治疗用的辅助药剂C.用作参考比较的标准治疗药剂D.不含活性药物的制剂E.是色香味均佳,令患者愉悦的药剂21.对同一药物来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B.对不同个体,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C.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别D.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量应越大E.小儿应用时,可根据其体重计算用量22.对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药物时需着重考虑患者()A.对药物的转运能力B.对药物的吸收能力C.对药物的排泄能力D.对药物的转化能力E.对药物的解离能力23.联合用药的目的不包括()A.提高疗效B.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C.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D.延缓耐药性产生E.治疗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的多种疾病或症状【B型题】(23~25)A.后遗反应B.继发反应C.副作用D.毒性作用24.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引起白色念珠菌病()25.应用阿托品治疗肠痉挛引起的腹痛时,患者出现口干、视力模糊()(26~27)A.继发反应B.后遗反应C.变态反应D.特异质反应26.用苯巴比妥治疗失眠症,患者醒后仍思睡、乏力()27. 患者应用伯氨喹治疗疟疾时,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28~30)A.经皮给药B.静脉注射给药C.口服给药D.吸入给药E.舌下给药28.安全、方便和经济的最常用的给药方式()29.药物出现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30. 硝酸甘油片常用的给药途径是()【X型题】31.药物的基本作用包括()A.选择作用B.吸收作用C.兴奋作用D.防治作用E. 抑制作用3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包括()A.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B.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C.防治作用D.不良反应E. 标本兼治33.与临床用药有关的是机体屏障有()A.胎盘屏障B.细胞膜屏障C.血—脑屏障D.血管屏障E. 胃粘膜屏障34.影响药物分布的机体因素有()A.器官血流量B.蛋白结合率C.机体的屏障作用D.细胞膜两侧的pH值E. 药物的理化性质35.药物的t的临床意义是()1/2大致确定给药时间间隔A.根据t1/2B.估计药物从体内消除的时间C.反复用药后估计到达坪值的时间D.估计药物的安全性E. 用于药物分类36.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A.吸收B.分布C.生物转化D.排泄E. 毒性反应37.联合应用两种以上药物的目的在于()A.减少单味药用量B.减少不良反应C.增强疗效D.减少耐药性发生E. 改变遗传异常表现的快及慢代谢型二、填空题1. ________是指能影响和调节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用于计划生育的物质。
药理第一章总论试题及答案
药理第一章总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药物的来源、制备、鉴定B. 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C. 药物的临床应用D.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的基本作用?A. 治疗作用B. 副作用C. 毒性作用D. 过敏反应答案:D3. 药物的剂量与效应关系不包括以下哪项?A. 剂量增加,效应增强B. 剂量减少,效应减弱C. 剂量过大,产生毒性D. 剂量过小,无效应答案:C4.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速度C.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D.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答案:A5.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非处方药?A. 抗生素B. 感冒药C. 胰岛素D. 抗凝血药答案:B6. 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以下哪项?A. 副作用B. 毒性作用C. 过敏反应D. 治疗作用答案:D7.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A. 吸收、分布、排泄B. 分布、代谢、排泄C. 吸收、代谢、排泄D. 吸收、分布、代谢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的体内分布特点?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均匀的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血流量影响C.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组织亲和力影响D.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血脑屏障影响答案:A9. 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肾脏B. 肝脏C. 肠道D. 皮肤答案:B10. 药物的疗效与以下哪项因素无关?A. 药物的剂量B. 用药的时间C. 患者的年龄D. 患者的性别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药物的____效应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相符的作用。
答案:治疗2. 药物的____效应是指药物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答案:副作用3. 药物的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答案:体内过程4. 药物的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
答案:半衰期5. 药物的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效应所需的剂量。
药理学习题及答案加强版..
题型:单选题章节: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第一节概述1、消费者不凭医师处方直接可以从药店购买的药物称为A.处方药B.非处方药 C.麻醉药品D.精神药品 E.放射性药品题型:名词解释章节: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第一节概述1.药物——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1.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1.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或病原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为确定药物的适应症提供依据。
1.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尤其是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题型:单选题章节: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1.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的关系为A.时效关系 B.时量关系 C.最小有效量D.治疗量 E.量效关系1.药物的治疗量是指药物的剂量范围在A.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B.常用量(最小有效量最大治疗量/极量之间)与极量C.最小有效量与极量D.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E.常用量与最小中毒量1.关于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B.只能与药物(激素、神经递质)结合而引起药理或生理效应C.药物受体复合物能引起生理或药理效应D.E.正常情况下,受体的数目是相对固定的1.毒性反应是在下面的剂量下产生的A.治疗量 B.大剂量 C.与剂量无关D.停药后的残存的剂量 E.无效量2.变态反应是在下列剂量下产生的(C)A.治疗量B.大剂量 C.与剂量无关D.停药后的残存的剂量 E.无效量2增强器官机能的药物作用称为A.抑制作用B.兴奋作用C.预防作用D.治疗作用E.防治作用2.药物作用选择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药物剂量的大小(尼可刹米-延髓呼吸中枢---广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惊厥)B.脂溶性扩散的程度C.药物的吸收速度D.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E.药物水溶性的大小2.用药后可造成机体病理性损害,并可预知的不良反应是A.继发反应B.特异质反应C.毒性反应D.变态反应E.副作用2.下列对选择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选择性是相对的 B.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 C.是药物分类的依据D.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E.大多数药物均有各自的选择作用2.药物随血流分布到各组织器官所呈现出的作用,称为A.局部作用 B.吸收作用 C.首关消除D.防治作用 E.不良反应E.以上皆否2后遗效应是指A.血药浓度有较大波动时产生的生物效应B.是药物剂量过大引起的效应C.血药浓度低于有效血药浓度时的效应D.血药浓度高于有效血药浓度时的效应E.仅可能出现在极少数人的反应2与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的是A.剂量大小B.毒性大小C.过敏体质D.年龄.性别E.用药时间长短2.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是A.时效关系 B.最小有效量 C.时量关系D.治疗量 E.量效(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关系2、决定药物副作用多少的主要因素是A.药物的理化性质B.药物的选择作用 C.药物的安全范围D.病人的年龄和性别 E.给药途径2.药物在治疗剂量(最小有效量-极量)时的出现和治疗目的的无关的作用称为A.治疗作用 B.预防作用C.副作用D.局部作用 E.“三致”反应2.药物的副作用是指A.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反应B.长期用药产生的反应C.指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D.指药物产生毒性作用,是不可预知的反应E.属于一种与遗传性有关的特异质反应2.药物的两重性是指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B.C.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D.E.2.A.能与受体结合B.C.有很强的内在活性D.E.与受体有亲和力且有内在活性2.受体阻断剂(拮抗药)与受体A.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C.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D.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E.具有较强亲和力,仅有较弱内在活性2.与用药目的无关,用药后对机体产生不利或有害的反应称为A.治疗作用 B.不良反应 C.毒性反应D.继发反应 E.过敏反应2.A药比B药安全,正确的依据是治疗指数A.A药的LD50/ED50(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比值比B药大B.A药的LD50比B药小C.A药的LD50比B药大D.A药的ED50比B药小E.A药的ED50/ LD50比值比B药大2.治疗指数是指A.ED50/ LD50B.ED95/ LD5C.LD5/ ED50D.LD50/ ED50 E ED95/ ED52.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A.LD50/ED50 B.ED50/LD50C.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D.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E.LD95与ED5之间的距离2.服用催眠量的巴比妥类药次晨出现的宿醉现象是(D)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D.后遗效应 E.特异质反应2.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很少的剂量即可产生超出常人的强烈的药理效应称为(C)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高敏性D.特异质反应 E.耐受性3.可靠安全系数是A.LD50/ED50 B.ED50/LD50 C.LD5/ED95D.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范围 E.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的范围3.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过敏反应D.成瘾性 E.后遗效应3.服用巴比妥类药催眠时,次日出现乏力、困倦属于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过敏反应D.成瘾性 E.后遗效应3.长期应用链霉素造成的耳聋属于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过敏反应D.成瘾性 E.后遗效应3.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可以使体内相应的受体数目增多,称为A.受体向上调节 B、受体向下调节 C、耐受性D.高敏性 E、部分受体激动药3.部分激动剂的特点为A.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有内在活性C.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增加剂量后内在活性增强D.具有一定亲和力,内在活性弱,低剂量单用时产生激动效应,高剂量时可拮抗激动剂作用E.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3.竞争性拮抗剂A.亲和力及内在活性都强B.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C.与亲和力和内在活性无关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与受体不可逆性结合E.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与激动剂竞争相同受体3.非竞争性拮抗剂A.亲和力及内在活性都强B.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C.与亲和力和内在活性无关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与受体不可逆性结合E.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与激动剂竞争相同受体3.下列哪项不是第二信使A.cAMP B Ca2+ C.cGMP D 磷脂酰肌醇 E.ACh3.男孩,3岁时曾因食用新鲜蚕豆,小便呈酱油色,诊断为“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蚕豆病)。
药理学课后习题(全)
第一章:总论第1节:绪言1.研究机体对药物的科学:(D)A.药物学B.药效学C.药物化学D.药动学E.配伍禁忌2.可用于机体,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称为:(A)A.药物B.制剂C.剂型D.生物制品E.生药3.药理学是研究:(D)A.药物效应动力学B.药物代谢动力学C.药物的学科D.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原理E.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第2节:药物效应动力学1.受体激动剂是指:(C)A.只具有内在活性B.只具有亲和力C.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D.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E.以上都不是2.下列对选择性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A.选择性是相对的B.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C.是药物分类的依据D.是临床选药的基础E.大多数药物均有各自的选择性3.增强机体器官机能的药物作用称为:( B)A.苏醒作用B.兴奋作用C.预防作用D.治疗作用E.防治作用4.药物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A.治疗量 B.无效量 C.极量 D.LD50 E.中毒量5.甲、乙两个药,甲药内在活性小于乙药,但与受体亲和力大于乙,则:(C)A.甲药效能>乙药B.乙药效价>甲药C.甲药效价>乙药D.甲药效价<乙药 E.乙药效能<甲药6.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使用磺胺甲噁唑后发生溶血反应,此反应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B)A.病理因素B.遗传C.年龄D.过敏体质E.毒性反应7.某患者因伤寒高热,医生给予阿司匹林退热,此药物作用为:(A)A.对症治疗B.对因治疗C.局部作用D.预防作用E.毒性作用(8~10题共用选项)A.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B.选择作用C.预防作用与治疗作用D.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E.毒性作用与过敏反应8.按对人体的利弊而分(D)9.按对机体器官功能的影响而分(A)10.皆对人有利(C)第3节:药物代谢动力学1.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和:(C)A.不吸收B.大量吸收C.少量吸收D.全部吸收E.全部灭活2.酸化尿液可使弱碱性药物经肾排泄时:(D)A.解离增加,再吸收增加,排除减少B.解离减少,再吸收增加,排除减少C.解离减少,再吸收减少,排除增加D.解离增加,再吸收减少,排除增加E.解离增加,再吸收减少,排除减少3.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C)A.药物作用发生的快慢B,药物的药理活性 C.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 D.药物的分布 E.药物的毒性4.一般常说药物的半衰期是指:(B)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B.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C.药物被破坏一半所需的时间D.药物排出一半所需的时间E.药物毒性减弱一半所需的时间5.患者,男性,18岁,因患流脑入院。
药理学总论(一)含答案
药理学总论(一)一、最佳选择题1. 关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正确的是A.与药物剂量无关B.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C.选择性低的药物针对性强D.选择性高的药物副作用多E.选择性与组织亲和力无关答案:B2. 关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正确的是A.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B.主要是指可消除致病因子的作用C.只改善症状的作用,不是治疗作用D.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E.补充治疗不能纠正病因答案:D3. 关于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A.可给患者带来不适B.不符合用药目的C.一般是可预知的D.停药后不能恢复E.副作用是不良反应的一种答案:D4. 决定药物起效快慢的主要因素是A.生物利用度B.血浆蛋白结合率C.消除速率常数D.剂量E.吸收速度答案:E5. 某药的半衰期为10h,一次给药后从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是A.约50hB.约30hC.约80hD.约20hE.约70h答案:A6.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正确的是A.是不可逆的B.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是疏松和可逆的D.促进药物排泄E.无饱和性和置换现象答案:C7. 弱碱性药物A.在酸性环境中易跨膜转运B.在胃中易于吸收C.酸化尿液时易被重吸收D.酸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E.碱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答案:D[解答] 本题考查pH对药物跨膜转运、吸收、排泄等过程的影响。
药物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吸收,pH可影响其解离度,从而影响药物吸收。
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度增加,难以跨膜转运,在胃中难吸收,而肾小管对其重吸收减少,排泄加速;在碱性环境中,不易解离,肾小管对其重吸收增加,排泄减慢。
故答案选D。
8.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D.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E.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答案:B9. 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时,如果碱化尿液,则其在尿液中A.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B.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C.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E.排泄速度不变[解答] 本题考查pH对巴比妥类药物吸收和排泄的影响。
《药理学》同步练习题——总论(含答案,人卫版)
第一部分总论一、名词解释1 副作用2 后遗效应3 肝肠循环4 毒性反应5 继发反应6 半衰期7 成瘾性 8 耐受性9 受体激动剂 10 受体拮抗剂11 首过消除 12 药酶诱导剂13 药酶抑制剂 14 生物利用度15 特异质反应 16 极量二填空题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
2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两方面。
3 药物的基本作用包括和。
4 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后,分布到体内各组织、器官内所产生的、作用称为。
5 凡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且有时可对机体产生不利甚至有害的反应,称为。
6 安全范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之间的距离。
7 受体拮抗剂是指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的药物。
8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和排泄。
9 机体排泄药物的途径有肾、肺、胆道以及、唾液腺和汗腺等。
10 大于最小有效量,能使机体产生显著效应又不至于中毒的剂量,称为。
11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方式是:、。
12 继发反应是药物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又称。
三判断题1 选择性较高的药物作用专一性强、活性高,但不良反应相应也多。
2 副作用是用药量过大所引起的。
3 凡是与受体有亲和力的药物均称为受体激动剂。
4 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与用药量无关。
5 药物的毒性作用也可因病人对药物的敏感性过高所致。
6 口服的药物大多在小肠吸收。
7 为避免首过消除现象应采取口服给药。
8 LD 50 越大,药物的毒性越大。
9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方式主要是被动转运,其次是主动转运。
10 绝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是恒比消除。
四选择题1 下列药物的作用中那项属于兴奋作用:A 扑热息痛的退热作用B 地西泮的催眠作用C 呋塞咪的利尿作用D 驱虫药的驱虫作用E 吗啡的镇痛作用2关于药物副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是一种过敏反应B 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所至 C是疗程过长所致D是治疗量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E由于用药量过大所致3药物的基本作用是:A兴奋与抑制作用 B治疗与不良反应 C局部与吸收作用D治疗与预防作用 E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4 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的称为:A 精神依赖性 B成瘾性 C 停药反应 D 特异质反应 E耐受性5 关于药物过敏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 过敏体质的易发生B 是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C 是由于药量过大所致D 又称变态反应 E与用药量无关6口服的药物多在什么部位吸收:A胃粘膜 B小肠粘膜 C大肠粘膜 D直肠粘膜 E 十二指肠7 关于极量的描述,错误的是:A 是产生最大效应而不至于中毒的剂量B 又称最大治疗量C 属安全剂量的极限D 是大于最小有效量又不至于中毒的剂量E 是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8 治疗指数是指:A LD 50 / ED 5B LD 5 / ED 50C LD 95 / ED 50 D LD 95 / ED 5E LD 50 / ED 509 关于药物在体内被动转运的描述,正确的是:A 极性小,脂溶性大的易转运B 药物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C 可消耗能量D 分子量小的不易转运E 需要载体10 吸收最快的给药途径是:A 肌肉注射B 吸入C 口服D 舌下E 直肠11 下列哪项可以影响药物的分布:A 胎盘屏障B 药物的脂溶性C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D 血脑屏障E 以上都是12 以 T 1/2 为给药的间隔时间,经几个 T 1/2 血药浓度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A 3 个B 3~ 4 个C 4~ 5 个D 4~ 6 个E 5~7 个。
药理学作业本答案
药理学作业本答案第一部分第一章药理学总论1.药物是D、用以防止及诊断疾病的物质2.药理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因为它D、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3. 药效学是研究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4.药动学是研究A、药物在机体影响下的变化及规律5. 药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E、药效学、药动学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6.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E、临床前研究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1.大多数药物是按下列哪种机制进入体内B、简单扩散2.主动转运的特点是B、通过载体转运,需要耗能3.某碱性药物的9.8,如果增高尿液的,则此药在尿中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4.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B、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5.吸收是指药物进入C、血液循环过程6.药物的首关效应可能发生于C、口服给药后7. 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属于B、一级动力学被动转运8.一般来说,吸收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是C、肌内注射9.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C、是可逆的10.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11.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C、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变化12.药物经肝代谢转化后都会C、极性增高13.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B、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14.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B、苯巴比妥15.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D、作用持续时间16.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E、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17.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统称为B、消除18.肾功能不良时,用药时需要减少剂量的是B、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19.某药物在口服和静注相同剂量后的时量曲线下面积相等,表明其:B、口服吸收完全20.某药半衰期为4小时,静脉注射给药后约经多长时间血药浓度可降至初始浓度的5%以下C、20小时2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B、其血浆半衰期恒定22.是药物消除过程中血浆浓度衰减的简单数学公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当1,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23.静脉注射2g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D、20L24.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与K(消除速率常数)的关系为A、0.69325.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E、体内消除速度26.药物吸收到达稳态血药浓度时意味着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27.属于一级动力学药物,按药物半衰期给药1次,大约经过几次可达到稳态血浓度B、4~6次28.静脉恒速滴注某一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时,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取决于C、药物半衰期29需要维持药物有效期血浓度时,正确的恒量给药的间隔时间是E、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30.相对生物利用度等于A、(试药标准药)×100%31.对药物生物利用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E、给药途径32.负荷剂量是D、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半数致死量(50)是指E、引起半数试验动物死亡的剂量2.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E、副作用3.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4.当某药物与受体相结合后,产生某种作用并引起一系列效应,该药是属于B、激动剂5.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E、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6.完全激动药的概念是药物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7.加入竞争性拮抗药后,相应受体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将会A、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8.加入非竞争性拮抗药后,相应受体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将会C、向右移动,最大效应降低9.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C、对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10.药物的常用量是指C、治疗量11.治疗指数为A、505012.安全范围为E、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13.氢氯噻泰100与氯噻泰1g的排钠利尿作用大致相同,则B、氢氯噻泰的效价强度约为氯噻泰的10倍14.下列哪一组药物可能发生竞争性对抗作用C、去甲肾上腺素-哌唑嗪15.药物的2大反映D、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大,用药剂量小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1.利用药物的拮抗作用,目的是D、减少不良反应2.安慰剂是一种E、不具有药理活性的制剂3.药物滥用是指D、无病情根据的长期自我用药4.联系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的改变不包括C、耐药性5.短期内应用数次麻黄碱后其效应降低,属于B、快速耐受性6.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物动力学影响主要表现在B、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7.对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药物时,应着重考虑患者的D、对药物转化能力8.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A、增强作用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1.分布于血管平滑肌上的肾上腺素受体是A、α1受体2.分布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D、受体3.分布于神经节细胞膜上的主要受体是E、受体4.分布于心脏的胆碱受体B、M2受体5.胆碱能神经不包含D、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6.合成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始初原料是B、络氨酸7.乙酰胆碱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C、被胆碱酯酶破坏8.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E、被神经末梢再摄取9.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主要递质是B、去甲肾上腺素10.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C、神经末梢再摄取11.乙酰胆碱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12. 外周胆碱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递质是D、乙酰胆碱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1.静注小剂量乙酰胆碱可引起E、以上都对2.毛果芸香碱缩瞳是B、激动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使其收缩3.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A、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4.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最好选用C、毛果芸香碱5.关于卡巴胆碱的叙述错误的是E、禁用于青光眼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有机磷酸脂类中毒者反复大剂量注射阿托品后,原中毒症状缓解或消失,但又出现兴奋、心悸、瞳孔扩大、视近物模糊、排尿困难等症状,此时应采用B、毛果芸香碱对抗新出现的症状2.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首选E、新斯的明3.用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产生了胆碱能危象B、表示药量过大,应减量停药4.碘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脂中毒的主要机制是A、与结合在胆碱酯酶上的磷酸基结合成复合物后脱掉第八、九章胆碱受体阻断药1.关于阿托品作用的叙述中,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B、口服不易吸收,必须注射给药2. 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C、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3.阿托品显著解除平滑肌痉挛是C、胃肠平滑肌4.治疗过量阿托品中毒的药物是E、毛果芸香碱5.东莨岩碱与阿托品的作用相比较,前者最显著的差异是D、中枢抑制作用6.山莨贋岩碱抗感染性休克,主要是因A、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7.琥珀胆碱的骨骼肌松弛机制是E、运动终板突触后膜产生持久去极化8.筒箭毒碱的骨骼肌松弛机制是A、竞争拮抗乙酰胆碱与N2受体结合9.使用治疗量的琥珀胆碱时,少数人会出现强而持久的肌松作用,其原因是B、遗传性胆碱酯酶缺乏10.胆绞痛止痛应选用D、哌替啶+阿托品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大剂量时明显收缩肾血管,而小剂量时增加肾血流的要是C、麻黄碱2.禁止用于皮下和肌肉注射的拟肾上腺素药物是C、去甲肾上腺素3.选择性地作用与β受体的药物是B、多巴酚丁胺4.溺水、麻药意外引起的心脏骤停应选用B、肾上腺素5.能促进神经末梢递质释放,对中枢有兴奋作用的拟肾上腺素药是D、麻黄碱6.具有舒张肾血管的拟肾上腺素药是B、多巴胺7.过量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选用对症治疗药物是D、去甲肾上腺素8.微量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目的主要是D、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及防止吸收中毒9. 治疗鼻炎、鼻窦炎出现的鼻粘膜充血,选用的滴鼻药是D、麻黄碱10.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是C、去甲肾上腺素11.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剂量过大或过于频繁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D、心悸或心动过速12.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最显著的组织器官是E、皮肤、粘膜及腹腔内脏血管13.麻黄碱与肾上腺素比较,其作用特点是A、升压作用弱、持久,易引起耐受性14.抢救心跳骤停的主要药物是B、肾上腺素15.下面哪一项不是肾上腺素的禁忌症D、支气管哮喘16.治疗休克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最好选择E、多巴胺第十一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是B、酚妥拉明2.酚妥拉明使血管扩张的原因是A、直接扩张血管和阻断a受体3.普萘洛尔没有下面哪一项作用E、直接扩张血管产生降压作用4.普萘洛尔的禁忌症没有下面哪一项A、心律失常5.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的药物是E、a受体阻断药6.下列属非竞争性a受体阻断药是C、酚卡明7.下列属于竞争性a受体阻断药是B、酚妥拉明8.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是D、普萘洛尔9.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可被酚妥拉明B、翻转为降低10.普萘洛尔不具有的作用是D、增加糖原分解11.β受体阻断药可引起E、外周血管收缩和阻力增加第十五章镇静催眠药1.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共同的特点不包括D、剂量加大都有麻醉作用2.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为A、苯二氮卓类3.苯二氮卓类临床上取代了巴比妥类传统镇静催眠药的主要原因是D、苯二氮卓类有较好的抗焦虑、镇静作用,安全性好4.电生理研究表明,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A、增强神经的传递5.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静滴碳酸氢钠6.苯巴比妥类药不宜用于D、消除新生儿黄疸7.主要用于顽固性失眠的药物为A、水合氯醛第十六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对惊厥治疗无效的药物是A、口服硫酸镁2.大仑丁抗癫痫作用的机制B、稳定膜电位,阻止癫痫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3.对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是C、卡马西平4.对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是A、乙琥胺5.对惊厥治疗无效的药物是D、口服硫酸镁6.对癫痫失神性小发作疗效最好的药物是B、丙戊酸钠7.在抗癫痫药物中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是A、苯妥英钠8.使癫痫小发作恶化的药物是A、乙琥胺第十七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1.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宜选用E、苯海索2.左旋多巴应用初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C、胃肠道反应3.左旋多巴对何种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无效C、氯丙嗪4.左旋多巴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不良症状无效是因为D、药物阻断多巴受体5.能降低左旋多巴疗效的维生素是D、维生素B66.苯海索抗帕金森病的机制为D、阻断中枢内的胆碱受体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治疗精神病的机理是B、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通路的多巴胺受体2.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最常见较突出的副作用是D、锥体外系反应3.氯丙嗪对正常人产生的作用是C、安定,镇静和感情淡漠4.小剂量氯丙嗪镇吐作用的部位是D、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5.氯丙嗪后分泌增多的是D、催乳素6.吩噻嗪类药物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是阻断C、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受体7.可减少外周多巴胺生成,使左旋多巴较大量进入脑内的药物是A、多巴脱羧酶抑制剂第十九章镇痛药1.吗啡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不包括C、便秘2.吗啡急性中毒可选用下列哪种药物解救E、纳洛酮3.吗啡呼吸抑制作用的机制为D、降低呼吸中枢对2的敏感性4.常用的吗啡和海洛因所致的药物依赖脱毒治疗时重要的替代药是C、美沙酮5.药物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的是E、罗通定6.下列药效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A、二氢埃托啡、芬太尼、吗啡、度冷丁7.下列不属于吗啡的临床用途的是D、麻醉前给药8.心源性哮喘可选用D、吗啡9.对吗啡成瘾者可迅速诱发戒断症状的约物是C、纳洛酮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解热作用机制为B、抑制中枢合成2.可预防阿司匹林引起的凝血障碍的维生素是E、3.下列对阿斯匹林水杨酸反应叙述错误的是E、一旦出现可用氯化钾解救4.下列对布洛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胃肠道反应严重5.阿司匹林抑制的合成是通过抑制A、环加氧酶6.几乎没有抗炎作用的解热镇痛药为D、对乙酰氨基酚第二十五章抗高血压药1.下哪药在扩张血管降压时不加快心率E、拉贝洛尔2.兼患消化性溃疡的高血压者,宜选用的降压药是D、可乐定3.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不包括D、引发血管增生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的特点不包括B、在降压时可使心率加快5.哌唑嗪降压同时易引起C、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增加6.高血压伴有支气管哮喘时,不宜应用B、β受体阻滞剂7.高血压伴发外周血管疾病时,不应选用B、β受体阻滞剂8.关于哌唑嗪的论述,下列哪点是不正确的D、可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9.关于利血平的不良反应中错误的是E、血糖升高10.最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是D、胍乙啶11.伴有十二指肠溃疡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C、利血平12.下列有关硝普钠的叙述,哪点是错误的A、有迅速而持久的降压作用13.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降压药不包括D、哌唑嗪14.氯沙坦的主要作用是B、阻断受体第二十六章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1.Ⅰ治疗心衰和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不包括B、抑制激肽酶Ⅱ,增加缓激肽的降解2.强心甙主要用于治疗A、充血性心力衰竭3.各种强心甙之间的不同在于E、以上均是4.强心甙治疗心衰的重要药理学基础是C、增加衰竭心脏心输出量的同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5.洋地黄中毒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时应选用C、苯妥英钠6.使用强心甙引起心脏中毒最早期的症状是D、室性早搏7.使用强心甙引起心脏房室传导阻滞时,除停用强心甙及排钾药外,应给予E、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8.强心甙中毒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时,除停止用强心苷及排钾药外,最好选用A、阿托品9.强心苷最大的缺点是D、安全范围小10.强心苷轻度中毒可给B、氯化钾11.强心甙加强心肌收缩力是通过C、直接作用于心肌第二十七章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高脂蛋白血症是指C、、、及高于正常值2.还原酶抑制药的主要作用是C、降低血浆—C水平3.关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E、保护动脉内皮药不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4.能减少肝内胆固醇合成的药物是A、辛伐他汀5.可阻断胆汁酸肝肠循环的药物是B、考来烯胺6.降低胆固醇作用最明显的药物是B、考来替泊第二十八章抗心绞痛1.关于硝酸甘油的叙述错误的是C、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而减少心脏作功2.有关硝酸异山梨酯的描述正确的是B、抗心绞痛作用弱于硝酸甘油3.普萘洛尔禁用于哪种病症D、变异型心绞痛4.变异型心绞痛最好选用B、硝苯地平5.硝酸甘油没有的不良反应是E、心率过慢6.下列哪项不是硝酸甘油的禁忌症A、变异型心绞痛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的药物是C、肝素2.下列有关华法林的正确项是C、血浆蛋白结合率高3.口服铁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C、胃肠道刺激4.叶酸可用于治疗下例哪种疾病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对甲氧苄啶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用哪个药物治疗D、甲酰四氢叶酸钙6.大剂量叶酸可冶疗A、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7.维生素K属于哪一类药物B、促凝血药8.双香豆素类过量引起的出血可用哪个药物解救C、维生素K9.氨甲环酸的作用机制是A、竞争性阻止纤维蛋白溶解酶10.维生素K的作用机制是D、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11.肝素过量引起的白发性出血可选用的药物是C、鱼精蛋白12.下列对于肝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不能用于体外抗凝13.肝素在临床上不能用于治疗D、脑出血14.可减弱香豆素类抗凝作用的药物是C、苯巴比妥15.口服下列那种物质有利于铁剂的吸收A、维生素C16.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可服用哪个药物进行治疗C、硫酸亚铁第三十一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1.可待因主要用于B、剧烈的干咳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E、乙酰半胱氨酸可引起转氨酶升高3.能够激动骨骼肌上2受体产生肌肉震颤的平喘药有E、克仑特罗4.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是E、氨茶碱5.对哮喘发作无效的药物是E、色甘酸钠6.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生成的药物是D、丙酸倍氯米松7.氨茶碱的平喘机制是A、抑制细胞内钙释放8.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主要机制是C、抗炎、抗过敏作用9.对于哮喘持续状态应选用A、静滴氢化可的松10.色甘酸钠预防哮喘发作的主要机制是B、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11.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哮喘时的主要优点是B、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12.伴有冠心病的支气管哮喘发作者宜选用E、氨茶碱13.预防过敏性哮喘最好选用C、色甘酸钠14.能够用于心源性哮喘的药物有B、氨茶碱15.下列哪一药物对哮喘急性发作有效A、倍氯米松第三十二章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1.关于奥美拉唑的叙述中,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E、不良反应少,不会引起外周神经炎2.对H1受体具有阻断作用的药物是C、雷尼替丁3.下列关于碳酸氢钠不正确的应用是A、促进阿斯匹林在胃中的吸收4.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的机制是E、阻断H2受体5.哪种情况不可以用甲氧氯普胺止吐C、晕车所致呕吐6.关于多潘立酮叙述正确的是B、易产生锥体外系反应7.哌仑西平的药理作用包括A、抑制胃酸分泌8.酸镁导泻的药物作用机制是D、在肠腔内形成高渗而减少水分吸收9.导泻药的禁忌症不包括E、胆道阻塞性黄疸10.氧氯普胺的作用机制与哪个受体有关A、D211.奥美拉唑属于A、酶抑制剂第三十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1.下列哪种情况禁用糖皮质激素D、角膜溃疡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水盐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是E、高血压3.急性严重中毒性感染时,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A、大剂量突击静脉滴注4.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抑制抗原一抗体反应引起的组织损害与炎症过程5.糖皮质激素用于慢性炎症的目的在于B、抑制肉芽组织生长,防止粘连和疤痕6.糖皮质激素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是A、刺激骨髓造血机能7.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感染的目的在于A、利用其强大的抗炎作用,缓解症状,使病人度过危险期8.下列疾病中禁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是C、活动性消化性溃疡9.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10.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D、向心性肥胖11.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感染的目的是E、用激素缓解症状,度过危险期,用抗生素控制感染12.有关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错误的描述是E、能中和内毒素13.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对各种刺激所致炎症有强大的特异性抑制作用14.糖皮质激素对血液有形成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C、淋巴细胞增多15.糖皮质激素抗毒作用的机制是A、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16.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是E、骨质疏松第三十六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1.甲状腺素主要作用机制是A、调控核内T3受体中介的基因表达2.丙基硫氧嘧啶的作用机制是C、抑制过氧化物酶,使T3、T4合成受抑3.大剂量碘制剂不能单独长期用于甲亢是因为B、摄碘未被抑制,不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4.硫脲类的严重不良反应是A、粒细胞缺乏5.能抑制T4转化为T3E、丙基硫氧嘧啶6.甲状腺危象的治疗主要采用A、大剂量碘剂7.硫脲类的严重不良反应是A、粒细胞缺乏第三十七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有降糖及抗利尿作用的药物是B、氯磺丙脲2.合并重度感染的糖尿病病人应选用D、正规胰岛素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宜选用大剂量胰岛素的原因是A、血中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存在妨碍了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4.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不包括D、促进糖原异生5.有关胰岛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口服有效6.接受治疗的Ⅰ型糖尿病患者突然出汗心跳加快、焦虑等可能是由于B、低血糖反应7.磺酰脲类药物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D、持久性的低血糖反应8.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D、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9.引起胰岛素抵抗性的诱因,哪一项是错误的E、以上都不是10.下述哪一种糖尿病不需首选胰岛素治疗C、轻、中度糖尿病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1.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B、抗菌活性2.化疗指数最大的抗菌药物是C、青霉素3.抑制细菌的转肽酶,阻止粘肽交叉联接的药物是D、青霉素4.特异性抑制细菌依赖的多聚酶的药物是E、利福平5.细菌对四环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是C、改变胞浆膜通透性6.下列哪种药物属速效抑菌药C、米诺环素7.下列何类药物属抑菌药E、大环内酯类8.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合用的效果是A、增强9.青霉素G与四环素合用的效果是D、拮抗10.可获协同作用的药物组合是D、青霉素+庆大霉素11.早产儿、新生儿禁用下列哪种药物B、氯霉素12.下列哪项不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D、延长作用时间13.细菌对下列哪种药物的耐药性不是经质粒介导的C、喹诺酮类14.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前体形成的药物是B、磷霉素15.有甲、乙、丙三药,其分别为40、40、60/,50分别为10、20、20/,三药安全性的大小是D、甲>丙>乙16.关于青霉素不正确的描述是B、抗菌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17.抗菌机制是B、抑制转肽酶的交联反应,而阻碍细胞壁合成18.金葡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主要是通过A、产生灭活青霉素的B一内酰胺酶19. 下列哪种抗菌药物不属于杀菌剂D、红霉素20.化疗指数最高的抗生素是E、21.抗菌谱是指D.抗菌药物一定的抗菌范围22.化疗指数可用下列哪个比例关系来衡量C.50/5023.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属抑菌药A.四环素类24.有关细菌耐药性正确的描述是B.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25.下列哪组抗菌药物合用可获协同作用D.青霉素+庆大霉素26.评价一种化疗药物的临床价值,主要采用下列哪项指标B、抗菌活性第三十九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1.普鲁卡因青霉素作用维持时间长是因为C、吸收减慢。
药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药理学练习题(含答案)第⼀篇药理学总论第⼀章绪⾔⼀、名词解释1.药理学 2.药物3.药物代谢动⼒学4.药物效应动⼒学⼆、选择题【A1型题】5.药物主要为A ⼀种天然化学物质B 能⼲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C 能影响机体⽣理功能的物质D ⽤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E 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的物质6.药理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主要是因为它A 阐明药物作⽤机制B 改善药物质量、提⾼疗效C 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依据D 为指导临床合理⽤药提供理论基础E 具有桥梁学科的性质7.药效学是研究A 药物的临床疗效B 药物疗效的途径C 如何改善药物质量D 机体如何对药物进⾏处理E 药物对机体的作⽤及作⽤机制8.药动学是研究A 机体如何对药物进⾏处理B 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 药物发⽣动⼒学变化的原因D 合理⽤药的治疗⽅案E 药物效应动⼒学9.药理学是研究A 药物效应动⼒学B 药物代谢动⼒学C 药物的学科D 与药物有关的⽣理科学E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及其规律的学科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规律及其机制的⼀门科学。
2.能影响机体⽣理、⽣化过程,⽤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3.药物代谢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机体的作⽤下发⽣的动态变化规律。
4.药物效应动⼒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及作⽤原理,即机体在药物影响下发⽣的⽣理、⽣化变化及机制。
⼆、选择题5.D 6.D 7.E 8.A 9.E第⼆章(⼀) 药物代谢动⼒学⼀、名词解释1.药物的吸收2.⾸关消除3.肝肠循环4.⾎浆半衰期⼆、填空题1.药物体内过程包括、、及。
2.临床给药途径有、、、、。
3._ 是⼝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其特点为:pH 近、、增加药物与粘膜接触机会。
4.⽣物利⽤度的意义为、、。
5.稳态浓度是指速度与速度相等。
三、选择题【A1型题】1.⼤多数药物跨膜转运的形式是A 滤过B 简单扩散C 易化扩散D 膜泵转运E 胞饮2.药物在体内吸收的速度主要影响A 药物产⽣效应的强弱B 药物产⽣效应的快慢C 药物肝内代谢的程度D 药物肾脏排泄的速度E 药物⾎浆半衰期长短3.药物在体内开始作⽤的快慢取决于A 吸收B 分布C 转化D 消除E 排泄4.药物⾸关消除可能发⽣于A ⼝服给药后B ⾆下给药后C ⽪下给药后D 静脉给药后E 动脉给药后5.临床最常⽤的给药途径是A 静脉注射B 雾化吸⼊C ⼝服给药D 肌⾁注射E 动脉给药6.药物在⾎浆中与⾎浆蛋⽩结合后A 药物作⽤增强B 药物代谢加快C 药物转运加快D 药物排泄加快E 暂时出现药理活性下降。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习题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一、选择题
A 型题
1. 根据递质的不同,将传出神经分为:
A.运动神经与自主神经
B.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C.胆碱能神经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D.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
2. 胆碱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主要递质是:
A.琥珀胆碱 B. 胆碱 C.烟碱 D.乙酰胆碱
3. 肾上腺素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主要递质是:
6. 下列那种效应不是通过激动β 受体产生的:
A.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B.心肌收缩力增强
C. 脂肪分解
D.膀胱逼尿肌和扩约肌收缩
7. 激动突触前膜α 2 受体可引起: A.腺体分泌 B. 血压升高支气管舒张
C.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 D.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二、简答题
8. 简述 M 样作用
9. 简述 N 样作用
7. 效价强度(potency)
二、单项选择题
8.药物作用是指
A、药理效应
B、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
C、药物对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
D、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
9.药物产生副反应的药理学基础是
A、用药剂量过大
B、药理效应选择性低
C、患者肝肾功能不良 D、特异质反应
10.半数有效量是指
A、临床有效量的一半
A、经代谢后药物活性均降低 B、部分药物活性增高
C、代谢后药物药理活性改变 D、经代谢后药物易于排出体外 三、简答题
30、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名称解释
1、药物通过肠黏膜及肝,经过灭活代谢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的现象。 2、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3、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4、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5、当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范围的指标。 6、在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表观分布容积的部分,即每分钟有多少毫升血中药量被清除。 二、选择题 7、A 8、B 9、B 10、D 11、D 12、D 13、A 14、B 15、D 16、C 17、B 18、C 19、A 20、B 21、B 22、 B 23、D 24、D 25、D 26、B 27、D 28、D 29、A 三、简答题 30、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局部器官血流量、组织亲和力、体液 PH 和药物理化性质、体内屏障 (如血脑屏障等)。
《药理学(药)》课程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药理学(药)》课程作业答案第一部分药理学总论(第1-4 章)一、名词解释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如果药物作用针对某一特定效应器官,我们称其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高;如果药物作用涉及的效应器官范围广,则称其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副作用较少,但应用范围较窄;选择性低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差,副作用较多,但应用范围较广。
4、不良反应:用药后出现的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
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
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称为药源性疾病。
5、副反应: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由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而引起,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较轻微并可预知,所以可设法加以避免或减轻。
6、毒性反应: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是应该加以避免的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反应和慢性毒性反应。
企图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是有限度的,过量用药是十分危险的。
7、量效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量效关系。
以效应强弱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量效曲线。
药理效应强弱呈连续增减的量变,称为量反应,如血压等可用数值表示其效应,若以效应占最大效应的百分率为纵坐标、药物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作图呈典型的S型曲线。
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称为质反应,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只能以阳性率表示其效应,用累加阳性率与对数剂量(或浓度)作图也呈典型的S型曲线。
《药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库及答案
《药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库及答案第一篇药理学总论【A1型题】5.药物主要为A 一种天然化学物质B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C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D 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E 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6.药理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主要是因为它A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B 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C 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依据D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 具有桥梁学科的性质7.药效学是研究A 药物的临床疗效B 药物疗效的途径C 如何改善药物质量D 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E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8.药动学是研究A 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B 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 药物发生动力学变化的原因D 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E 药物效应动力学9.药理学是研究A 药物效应动力学B 药物代谢动力学C 药物的学科D 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三、选择题【A1型题】26.大多数药物跨膜转运的形式是A 滤过B 简单扩散C 易化扩散D 膜泵转运E 胞饮27.药物在体内吸收的速度主要影响A 药物产生效应的强弱B 药物产生效应的快慢C 药物肝内代谢的程度D 药物肾脏排泄的速度E 药物血浆半衰期长短28.药物在体内开始作用的快慢取决于A 吸收B 分布C 转化D 消除E 排泄29.药物首关消除可能发生于A 口服给药后B 舌下给药后C 皮下给药后D 静脉给药后E 动脉给药后30.临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A 静脉注射B 雾化吸入C 口服给药D 肌肉注射E 动脉给药3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 药物作用增强B 药物代谢加快C 药物转运加快D 药物排泄加快E 暂时出现药理活性下降。
32.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A 单胺氧化酶B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 辅酶ⅡD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E 水解酶33.某药物与肝药酶抑制药合用后其效应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消失E 以上都不是34.下列何种情况下药物在远曲小管重吸收高而排泄慢A 弱酸性药物在偏酸性尿液中B 弱碱性药物在偏酸性尿液中C 弱酸性药物在偏碱性尿液中D 尿液量较少时E 尿量较多时35.在碱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A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C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D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E 排泄速度不变36.临床上可用丙磺舒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原因是A 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 二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 对细菌代谢双重阻断作用D 延缓耐药性产生E 以上都不是37.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半衰期A 随给药剂量而变B 随血药浓度而变C固定不变D 随给药途径而变E 随给药剂型而变38.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A 吸收与代谢平衡B 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的量C 单位时间消除恒定的比值D 药物完全消除到零E 药物全部从血液转移到组织39.药物血浆半衰期是指A 药物的稳态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 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C 组织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D 血浆中药物的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E 肝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40.地高辛的半衰期是36h,估计每日给药1次,达到稳态血浆浓度的时间应该是A 24h B 36h C 3天 D 5至6天 E 48h41.t1/2的长短取决于A 吸收速度B 消除速度C 转化速度D 转运速度E 表观分布容积42.如何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A 每隔两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B 每隔一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C 每隔半个衰期给一个剂量D 首次剂量加倍E 增加给药剂量43.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A 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B 药物的消除过程正开始C 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D 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E 药物的消除过程已完成【B型题】A 立即B 1个C 2个D 5个E 10个44.每次剂量减1/2,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浓度545.每次剂量加倍,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浓度546.给药间隔时间缩短一半,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浓度5【A1型题】35.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A 安全范围小B 治疗指数小C 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泛D 病人肝肾功能低下E 药物剂量36.下述哪种剂量可产生副反应A 治疗量B 极量C 中毒量D LD50E 最小中毒量37.半数有效量是指A 临床有效量的一半B LD50C 引起50%实验动物产生反应的剂量D 效应强度E 以上都不是38.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 致死量的一半B 中毒量的一半C 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D 杀死半数寄生虫的剂量E 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39.药物治疗指数是指A LD50与ED50之比B ED50与LD50之比C LD50与ED50之差D ED50与LD50之和E LD50与ED50之乘积40.临床所用的药物治疗量是指A 有效量B 最小有效量C 半数有效量D 阈剂量E 1/2LD5041.药物作用是指A 药理效应B 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C 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D 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E 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42.安全范围是指A 最小治疗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B 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C 有效剂量范围D 最小中毒量与治疗量间距离E 治疗量与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43.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能否兴奋受体取决于A 药物作用的强度B 药物与受体有无亲合力C 药物剂量大小D 药物是否具有效应力(内在活性)E 血药浓度高低44.药物与受体结合能力主要取决于A 药物作用强度B 药物的效力C 药物与受体是否具有亲合力D 药物分子量的大小E 药物的极性大小45.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A 对受体无亲合力,无效应力B 对受体有亲合力和效应力C 对受体有亲合力而无效应力D 对受体无亲合力和效应力E 对配体单有亲合力46.受体激动药的特点是A 对受体有亲合力和效应力B 对受体无亲合力有效应力C 对受体无亲合力和效应力D 对受体有亲合力,无效应力E 对受体只有效应力47.受体部分激动药的特点A 对受体无亲合力有效应力B 对受体有亲合力和弱的效应力C 对受体无亲合力和效应力D对受体有亲合力,无效应力E 对受体无亲合力但有强效效应力48.竞争性拮抗药具有的特点有A 与受体结合后能产生效应B 能抑制激动药的最大效应C 增加激动药剂量时,不能产生效应D 同时具有激动药的性质E 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反应不变49.肌注阿托品治疗胆绞痛,引起视力模糊的作用称为A 毒性反应B 副反应C 疗效D 变态反应E 应激反应【B型题】A 对症治疗B 对因治疗C 补充治疗D 局部治疗E 间接治疗50.青霉素治疗肺部感染是b51.利尿药治疗水肿是a52.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是cA 后遗效应B 停药反应C 特异质反应D 过敏反应E 副反应53.长期应用降压药后停药可引起b54.青霉素注射可引起dA 药物慢代谢型B 耐受性C 耐药性D 快速耐受性E 依赖性55.连续用药产生敏感性下降,称为b56.长期应用抗生素,细菌可产生c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述型题】【A15.当突触后膜M受体被激动,哪一项生理效应是不正确的A 心脏兴奋B 骨骼肌血管扩张C 平滑肌收缩D 腺体分泌E 瞳孔缩小6.突触后膜β受体被激动时,不引起哪一项生理效应A 骨骼肌血管扩张B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C 糖原分解D 冠状血管扩张E 心肌收缩力减弱7.属于节后拟胆碱药的是A 新斯的明B 阿托品C 东莨菪碱D 毛果芸香碱E 多巴胺【B型题】A 胆碱酯酶B 乙酰胆碱C 去甲肾上腺素D 肾上腺素E 以上都是8.当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和少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兴奋时,末梢释放的是b9.当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兴奋时,末梢释放c10.能水解乙酰胆碱的物质是a11.能激动α、β受体的递质是c12.能激动M、N受体的递质是b第六章拟胆碱药型题】【A17.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A 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B 瞳孔扩大,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C 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D 瞳孔扩大,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E 瞳孔扩大,眼内压降低,调节无影响8.毛果芸香碱降低眼内压的原因是A 使睫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悬韧带松弛B 瞳孔括约肌收缩,虹膜向中心拉紧,根部变薄,致前房角扩大C 调节麻痹,眼睛得到休息D 调节痉挛,眼睛得到休息E 都不是9.毛果芸香碱激动M受体可引起A 骨骼肌血管扩张B 胃肠道平滑肌收缩C 支气管收缩D 腺体分泌增加E 以上都是10.新期的明禁用于A 支气管哮喘B 重症肌无力C 术后肠麻痹D 尿潴留E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新期的明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对胃肠道、膀胱平滑肌具有较强选择性B 对骨骼肌作用最强C 主要是抑制了胆碱酯酶产生了拟胆碱作用D 减慢心率受体引起的E 产生的骨骼肌兴奋作用不是兴奋N212.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胆碱酯酶抑制药A 新斯的明B 吡斯的明C 毒扁豆碱D 加兰他敏E 毛果芸香碱型题】【A213.一确诊为青光眼病人,1%的毛果芸香碱眼药液点眼后,出现眉间痛、眼痛,又有流涎、多汗等症状,医生立即采取措施,哪一项是正确的A 立即停止使用药物B 换成2%浓度的毛果芸香碱点眼C 用阿托品对抗或滴眼时压迫内眦D 用肾上腺素对抗或滴眼时压迫内眦E 这是药物过敏的表现,暂停待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B型题】A 毛果芸香碱B 新斯的明C 加兰他敏D 后马托品E 毒扁豆碱14.对眼作用较强而持久的药物是 e15.重症肌无力选用药物是 b16.可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治疗药物是 c17.不属于拟胆碱药的是 d【X型题】18.新斯的明禁用于A 支气管哮喘B 机械性肠梗阻C 尿路梗阻D 心动过速E 阿托品中毒外周症状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药型题】【A19.用阿托品引起中毒死亡的原因是A 循环障碍B 呼吸麻痹C 血压下降D 休克E 中枢兴奋10.阿托品抑制作用最强的腺体是A 胃腺B 胰腺C 汗腺D 泪腺E 肾上腺11.阿托品解救有机磷中毒的原理是A 恢复胆碱酯酶活性B 阻断N受体对抗N样症状C 直接与有机磷结合成无毒物D 阻断M受体对抗M样症状E 阻断M、N受体,对抗全部症状12.下列不是阿托品适应症的是A 心动过速B 感染性休克C 虹膜睫状体D 青蕈碱急性中毒E 房室传导阻滞13.不宜使用阿托品的是A 青光眼患者B 心动过速病人C 高热病人D 前列腺肥大患者E 以上都是14.用于抗震颤麻痹和防晕止吐的药是A 阿托品B 新斯的明C 加兰他敏D 东莨菪碱E 山莨菪碱15.麻醉前用阿托品目的是A 增强麻醉效果B 兴奋心脏,预防心动过缓C 松弛骨骼肌D 抑制中枢,减少疼痛E 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16.用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时,口干是A 过敏反应B 个体差异C 治疗作用D 副作用E 以上都不是型题】【A217.一病人高热酸痛、里急后重,急症住院,诊断为中毒性菌痢伴休克,除选用有效抗感染药外,必需抗休克,首选药为A 阿托品B 654-2C 东莨菪碱D 多巴胺E 异丙肾上腺素18.外周作用与阿托品相似,但有较强中枢性抗胆碱作用的药物是A 山莨菪碱B 东莨菪碱C 丙胺太林D 后马阿托品E 托吡卡胺【B型题】A 毛果芸香碱B 新斯的明C 氯解磷定D 阿托品E 东莨菪碱19.验光配镜为精确测定屈光度,应给眼选用药物 d20.长期大剂量用氯丙嗪引起震颤性麻痹,选用药物 e21.治疗剂量时,引起视近物模糊,瞳孔扩大,心悸,皮肤干燥等症状的药物是 dA 阿托品B 山莨菪碱C 丙胺太林D 后马托品E 东莨菪碱22.对胃肠道解痉作用较强而持久,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是 c23.眼科可代替阿托品用于验光和眼底检查的药物是 d24.小儿验光仍需用药物 a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型题】【A19.对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的休克患者首选A 去甲肾上腺素B 异丙肾上腺素C 肾上腺素D 阿托品E 多巴胺10.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 脑溢血B 血压下降C 失眠、兴奋D 心悸、心律失常E 面部潮红11.不是肾上腺素禁忌证的是A 心功能不全B 糖尿病C 高血压D 甲亢E 心跳骤停12.肾上腺素不能抢救的是A 青霉素过敏休克B 心跳骤停C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D 心源性哮喘E 以上都是13.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过长或用量大易引起A 兴奋不安、惊厥B 心动过速C 心力衰竭D 急性肾功能衰竭E 心室颤动14.具有明显中枢兴奋作用的拟肾上腺素药是A 多巴胺B 麻黄碱C 去甲肾上腺素D 间羟胺E 肾上腺素15.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宜用A 去甲肾上腺素B 麻黄素C 异丙肾上腺素D 肾上腺素E 间羟胺16.对心脏有兴奋作用,但对心率影响小,不易诱发心律失常的药物是A 异丙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C 麻黄碱D 多巴胺E 去甲肾上腺素【A型题】217.男性,头痛、发热、咳嗽、咖啡样痰、呼吸急促,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即用青霉素药物治疗,皮试阴性,用药后5分钟,患者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考虑青霉素过敏休克,立即选用药物为A 去甲肾上腺素B 654-2C 阿托品D 异丙肾上腺素E 肾上腺素18.患者感染性休克伴有尿量减少,抗休克时应考虑用何种药物A 肾上腺素B 阿托品C 多巴胺D 异丙肾上腺素E 654-219.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同时对支气管粘膜血管有收缩作用,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更为有利的药物是A 肾上腺素B 异丙肾上腺素C 麻黄碱D 多巴胺E 去氧肾上腺素【B型题】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麻黄碱D 异丙肾上腺素E 以上都有20.只能静脉给药的是 b21.鼻粘膜充血肿胀宜选用 c22.慢性支气管哮喘选用 c23.对心脏有兴奋作用的药物是 e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5.酚妥拉明不宜用于A 支气管哮喘B 感染性休克C 诊治嗜铬细胞瘤D 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 血管痉挛性疾病6.下列哪种药使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翻转A 去甲肾上腺素B 酚妥拉明C 普萘洛尔D 异丙肾上腺素E 多巴胺7.对心脏没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是A 普萘洛尔B 美托洛尔C 阿替洛尔D 酚妥拉明E 吲哚洛尔【A1型题】6.地西泮抗焦虑的主要作用部位是A 脑干网状结构B 下丘脑C 边缘系统D 大脑皮层E 延髓7.苯二氮卓类药物中起效快、消除快、无蓄积作用的短效药物是A 地西泮B 三唑仑C 硝西泮D 氟西泮E 氯硝西泮8.地西泮不用于A 焦虑症或焦虑性失眠B 麻醉前给药C 高热惊厥D 癫痫持续状态E 诱导麻醉9.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相比,前者不具有A 镇静催眠B 抗惊厥C 麻醉作用D 抗焦虑E 抗癫痫10.巴比妥类药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A 肝损害B 循环衰竭C 呼吸中枢麻痹D 昏迷E 肾损害11.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昏迷患者,抢救时不宜A 洗胃B 给予催吐剂C 碱化尿液D 吸氧E 人工呼吸12.巴比妥类禁用于A 高血压患者精神紧张B 甲亢病人兴奋失眠C 肺心病引起的失眠D 手术前病人恐惧心理E 神经官能症性失眠13.治疗新生儿黄疸并发惊厥宜选用A 水合氯醛B 异戊巴比妥C 地西泮D 苯巴比妥E 甲丙氨酯14.决定巴比妥类药物起效快慢和维持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 脂溶性B 肝药酶活性C 胃肠道的吸收D 肝肠循环E 药物浓度15.引起病人对巴比妥类成瘾的主要原因是A 使病人产生欣快感B 能诱导肝药酶C 抑制肝药酶D 停药后快动眼睡眠延长,梦增多E 以上都不是16.口服对胃有刺激,消化性溃疡病人应慎用的药物是A 水合氯醛B 苯巴比妥C 硫喷妥钠D 司可巴比妥E 以上都不是17.硫酸镁中毒引起血压下降时,最好选用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异丙肾上腺素D 葡萄糖E 氯化钙【A2型题】18.男,30岁,因失眠,睡前服用苯巴比妥钠100mg,次晨呈现宿醉现象,这属于A 副作用B 毒性反应C 后遗反应D 停药反应E 变态反应19.女,50岁,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长期焦虑紧张、失眠,为改善其睡眠障碍,应首选用下列哪种药物。
药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药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药理学总论1、药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答: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学科,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以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
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新药研发和药物评价的重要依据。
2、药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药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药物,包括各种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传统中药等。
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以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
3、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体内试验是指将药物作用于动物或人体,观察其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体外试验是指将药物作用于离体的器官或组织,研究其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
此外,药理学还采用临床试验的方法,将药物应用于人体进行试验,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什么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答: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的学科,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等。
2、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哪些?答: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生理性调节和药理性调节两种。
生理性调节是指药物通过模拟体内某些生理物质的作用,如模拟神经递质、激素等,从而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药理性调节是指药物通过作用于机体某些受体或酶等靶点,从而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3、药物的作用特点有哪些?答:药物的作用特点主要包括选择性、剂量依赖性、作用时效性等。
选择性是指药物对某些组织或器官的作用较强,而对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作用较弱;剂量依赖性是指药物的效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作用时效性是指药物的效应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1、什么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答: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学科,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和动力学规律。
2、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怎样的?答: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受到药物的性质、用药部位、生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部分药理学总论习题的答案
第一部分药理学总论习题的答案药理学总论部分一、选择题:1、药理学是研究()A,药物的学科 B,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C,药物效应动力学 D,药物代谢动力学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A,兴奋与抑制 B,激动与拮抗C,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D,特异性作用与非特异性作用3、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A,副作用 B,毒性反应C,变态反应 D,不符合用药目的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4、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治疗量 B,无效量 C,极量 D,LD505、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A,主动转运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胞饮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则药物的作用()A,起效快,维持时间长 B,起效慢,维持时间长C,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D,起效慢,维持时间短7、药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A,增强药物活性 B,灭活药物C,促使药物排出体外 D,促进药物的吸收8、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是指()A,经肾排泄 B,经消化道排出 C,经肝药酶代谢破坏D,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9、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C,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0、受体拮抗药的特点是( )A,对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B,对受体无亲和力而有内在活性C,对受体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D,对受体的亲和力大而内在活性小11、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中毒量的一半;B,致死量的一半;C,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D,引起60 %动物死亡的剂量12、反复多次用药后,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降低,称为()A,习惯性; B,耐受性; C,成瘾性; D,依赖性13、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种现象是因为()A,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竟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
药理学 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一、选择题:1. 药效学是研究:A.药物的临床疗效B.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C.如何改善药物质量D.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E.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2.药动学是研究:A.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B.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药物在体内的时间变化D.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E.药物效应动力学3.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A.系统药理研究数据B.新药作用谱C.临床前研究资料D.LD50E.急慢性毒理研究数据二、名词解释1、药效学2、药动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E.2 E.3 C二、名词解释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选择题:1.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是机体器官组织:A.功能升高或兴奋B.功能降低或抑制C.兴奋和/或抑制D.产生新的功能E.A和D2.药物的副反应是与治疗效应同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此时的药物剂量是:A.大于治疗量B.小于治疗量C.治疗剂量D.极量E.以上都不对3. 半数有效量是指:A.临床有效量B.LD50C.引起50%阳性反应的剂量D.效应强度E. 以上都不是4.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致死量的一半B.中毒量的一半C.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D.杀死半数寄生虫的剂量E.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5.药物的极量是指:A.一次量B.一日量C.疗程总量D.单位时间内注入量E. 以上都不对7、药物的治疗指数是:A.ED50/LD50B.LD50/ED50C.LD5/ED95D.ED99/LD1E.ED95/LD58、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取决于:A.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B.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C.药物的酸碱度D.药物的脂溶性E.药物的极性大小9、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是: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E.以上均不是10、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是指: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B.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C.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D.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E.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11、属于后遗效应的是: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B.地高辛引起的心律性失常C.呋塞米所致的心律失常D.保泰松所致的肝肾损害E.巴比妥类药催眠后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12、量效曲线可以为用药提供下列哪种参考?A.药物的安全范围B.药物的疗效大小C.药物的毒性性质D.药物的体内过程E.药物的给药方案13、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B.药物对受体的亲合能力C.药物水溶性大小D.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E.药物脂溶性大小14、安全范围是指:A.有效剂量的范围B.最小中毒量与治疗量间的距离C.最小治疗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D.ED95与LD5间的距离E.最小治疗量与最小中毒量间的距离15、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中毒量B.治疗量C.无效量D.极量E.致死量16、可用于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A.阈剂量B.效能C.效价强度D.治疗指数E.LD5017、药原性疾病是:A.严重的不良反应B.停药反应C.变态反应D.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E.特异质反应18、药物的最大效能反映药物的:A.内在活性B.效应强度C.亲和力D.量效关系E.时效关系19、肾上腺素受体属于:A.G蛋白偶联受体B.含离子通道的受体C.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D.细胞内受体E.以上均不是20、拮抗参数pA2的定义是:A.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B.使激动剂的剂量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C.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激动剂浓度的负对数D.使激动剂的效应不变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E.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非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21、药理效应是:A.药物的初始作用B.药物作用的结果C.药物的特异性D.药物的选择性E.药物的临床疗效22、储备受体是:A.药物未结合的受体B.药物不结合的受体C.与药物结合过的受体D.药物难结合的受体E.与药物解离了的受体23、pD2是:A.解离常数的负对数B.拮抗常数的负对数C.解离常数D.拮抗常数E.平衡常数24、关于受体二态模型学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拮抗药对R及R*的亲和力不等B.受体蛋白有可以互变的构型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总论部分
一、选择题:
1、药理学是研究()
A,药物的学科 B,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
C,药物效应动力学 D,药物代谢动力学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A,兴奋与抑制 B,激动与拮抗
C,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D,特异性作用与非特异性作用
3、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不符合用药目的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4、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A,治疗量 B,无效量 C,极量 D,LD50
5、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胞饮
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则药物的作用()
A,起效快,维持时间长 B,起效慢,维持时间长
C,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D,起效慢,维持时间短
7、药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
A,增强药物活性 B,灭活药物
C,促使药物排出体外 D,促进药物的吸收
8、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是指()
A,经肾排泄 B,经消化道排出 C,经肝药酶代谢破坏
D,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
9、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
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0、受体拮抗药的特点是( )
A,对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B,对受体无亲和力而有内在活性
C,对受体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D,对受体的亲和力大而内在活性小
11、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
A,中毒量的一半; B,致死量的一半;C,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D,引起60 %动物死亡的剂量
12、反复多次用药后,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降低,称为()
A,习惯性; B,耐受性; C,成瘾性; D,依赖性
13、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种现象是因为()
A,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竟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
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14、下列给药途径中,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A,吸入; B,口服; 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
15、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共血浆半衰期与K(消除速率常数)的关系是()A,0.693/K; B,K/0.693; C,2.303/K D,K/2.303
16、在恒量、定时按半衰期给药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应()A,增加每次给药量; B,首次加倍;
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 D,缩短给药间隔
17、按药物半衰期给药1次属一级动力学,在约经过几次可达稳态血药浓度()A,2-3次; B,4-6次; C,7-9次; D,10-12次
17,某药的半衰期为36小时,若给药方法为一天一次,则需要多少天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A,2-3天; B,4-5天; C,6-7天; D,8-9天
18、对多数药物和病人来说,最安全、最经济、最方便的给药途径是()
A,肌内注射 B,静脉注射; C,口服; D,皮下注射
19、安慰剂是()
A,治疗用的主药 B,治疗用的辅助药剂 C,用作参考比较的标准治疗药剂D,不含活性药物的制剂
20、药物是指()
A.能干扰细胞代谢的化学物质
B.能影响细胞功能的化学物质
C.能改变细胞形态的化学物质
D.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E.具有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化学物质
21、药动学主要研究()
A.药物如何影响机体
B.机体如何处置药物
C.药物如何到达作用部位
D.机体如何清除药物
E.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22、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是()
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英国药典》
E.《美国药典》
23、关于新药的I期临床试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首先观察的是药物的安全性,而不是药效
B.受试者只能是健康志愿者
C.可以采用随机双盲试验方法
D.为保证受试者安全,只进行单剂量给药后的研究
E.一般观察例数超过100例
24、有临床疗效的药物()
A.都能进入体内
B.都能改变机体的代谢或功能
C.都没有明显毒性
D.不一定有药理活性
E.不一定有主观或客观疗效指标的反应
二、名词解释
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药物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选择题
1.酸化尿液,弱酸性药物()
A.解离型增多,重吸收减少
B.非解离型增多,重吸收增多
C.解离型减少,重吸收减少
D.非解离型减少,重吸收增多
E.水溶性增大,易于排泄
2.可称为首过效应的是()
A.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在肝脏代谢使药效减弱
B.吸入异丙肾上腺素在肝脏代谢使血药浓度下降
C.口服普萘洛尔经肝脏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D.吲哚美辛直肠栓剂给药后药物经肝脏代谢血药浓度下降
E.肌内注射哌替啶在肝脏代谢使体内药量减少
3.静脉注射硫喷妥钠后,可迅速产生全身麻醉作用,但随后麻醉作用很快消失,这是因为()
A.药物作用的效能较低
B.药物迅速被代谢消除
C.药物重分布到脂肪组织
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药物浓度下降
E.药物迅速容肾脏排泄
4.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物利用度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B.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C.静脉注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100%
D.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也大
E.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及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易受药物制剂、生理、食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5.药物的肝肠循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
A.起效快慢
B.代谢快慢
C.分布
D.作用持续时间
E. 血浆蛋白结合率
6.下列化合物中最可能失去药理活性的是()
A.药物口服后经首过效应生成的产物
B.吸收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
C.药物在肝脏中代谢生成的产物
D.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
E.从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
7.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A.药物作用最强
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的消除过程正开始
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
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8.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等量等间隔多次给药,血浆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取决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 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生物利用度
9.某药在口服和静脉注射相同剂量后测得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相同,说明()
A.口服吸收完全
B. 口服吸收迅速
C.药物不分布到血管外
D.药物在体内不被代谢
E.药物以原型从体内排泄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不包括()
A.改变机体的代谢水平
B.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C.引起与治疗无关的机体反应
D.产生新的机体功能
E.产生不能自主控制的机体反应
2.某患者用链霉素治疗一个疗程后停药,但数周后开始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听力下降,直至永久性耳聋。
这是()
A.高敏反应
B.过敏反应
C.继发性反应
D.后遗反应
E.特异质反应
3.有关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在本质上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B.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是恒定的
C.内源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均引起兴奋性效应
D.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
4.以下最符合部分激动剂特点的叙述是()
A.对受体亲和力低,内在活性低
B.对受体亲和力低,内在活性高
C.对受体亲和力高,内在活性低
D.对部分受体亲和力高,部分亲和力低
E.对部分受体内在活性高,部分内在活性低
5.质反应中药物的ED50是指药物( )
A.引起最大效能50%的剂量
B.引起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
C.和50%受体结合当的剂量
D.达到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
E.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6.药物的常用量是指()
A.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
B.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
C.最小有效量到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
D.ED95到LD5之间的剂量
E.ED99 到LD1之间的剂量
二、名词解释
1、受体2.部分激动剂3.竞争性拮抗剂4.极量5.效能6.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