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商品流通概论》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00185自考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资料答案

00185自考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资料答案

《商品流通概论》试卷一答案代码:00185一、单项选择题1-5:CDΛΛD6-10:ACBCB二、多项选择题LACD2.BCDE三、名词解释题1.流通渠道答:流通渠道是指商品在其形态变化中从生产领域向消贽领域转移所经过的环节序列和线路。

2.商圈答:商圈是指一个流通方式或流通企业经营业务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

3.商品答;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4.价值规律答: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

5.流通费用答:流通费用是指在流通领域所支付的物质资料费用和劳动报酬的总和。

四、简答题L简述商品采购的基本原则。

答:(1)勤进快销原则。

(2)以需定进原则。

(3)以进促销原则。

(4)适销对路原则。

(5)合理储备原则。

(6)经济核算原则。

2.简述信誉对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

答:(1)信誉是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本条件。

(2)信誉保证经济交易行为的有效实现。

(3)信誉有利于良好投资环境的形成。

(4)信誉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形象。

3.简述市场的主要功能。

答:(D交换功能。

(2)反馈功能。

(3)激励功能。

(4)资源配置功能。

(5)调节功能。

(6)评估功能。

4.简述商品差价的分类。

答:(1)购销差价。

(2)地区差价。

(3)批零差价。

(4)季节差价。

(5)质量差价。

5.发展电子商务的条件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答:(1)发展电子商务,必须深化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2)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发展电子商务,需要完善的法制环境。

(4)发展电子商务,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大环境。

(5)政府部门要对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宏观规划和指导。

(6)发展电子商务,需要企业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7)发展电子商务,需要积极稳妥。

(8)发展电子商务,需要重视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五、论述题答:商业连锁经营的类型:正规连锁、自由连锁、特许连锁。

商品流通概论自考大纲加教材知识点内容

商品流通概论自考大纲加教材知识点内容

商品流通概论自考大纲加教材知识点内容本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核以课程纲为标准,本课程共十章,主要了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规律和运行机制。

其主要内容为:第一章,介绍商品流通的内容、规律及商业的发展,是商品流通的概念、商品流通的规律和商业的历史及地位。

第二章,介绍市场、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和市场运行的概念、内容和作用等,是对市场涵义和本质的认识,市场体系的特征、结构及分类,市场机制的特征、作用及内容市场运行的功能、组织、规则和管理。

第三章,介绍商品流通企业的内容,是商品流通企业的特征、构成要素、类型和组织。

第四章,介绍现代商品流通体系,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内涵、特征、作用、关系运作原则、策略和过程。

第五章,介绍商品流通的主要,是商品流通业态类型,流通的演变及选择条件交易。

第六章,介绍商品流通渠道及网络的概念及主要做法,是商品流通渠道的特征、类型系统设计和方案评估,商品流通网络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第七章,介绍商品流通的价格及效益,是价格构成及价格体系的内容,价格决策程序、定价导向及决策方法,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及因素第八章,介绍商品流通调控的内容概念和主要做法,是商品流通环境的内涵、商品流通调控的内容、原则、主要方法。

第九章,介绍商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商品流通创新的内容、商品流通中新科技的应用、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流通经营全球化的现状、趋势和途径。

第十章,介绍商业文化和商业道德建设的问题,是商业文化的内涵及功能作用、商业道德的内涵及规范商业信用体系和建设.第一章绪论商品及商品流通商品交换的形式:物物交换、简单商品流通、发达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环节: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

它一般包含有商品的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

商品流通过程的制约因素:自然性制约因素(主要是指商品的自然属性)。

经济性制约因素:商品差价的制约、商品供求状况的制约、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制约。

商品流通概论知识点

商品流通概论知识点

商品流通概论知识点第一节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1.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属性:(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2)使用价值:商品的有用性或具有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2.三次社会大分工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相分离-使交换成为可能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相分离-出现商品生产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产生3.商品交换形式:A.物物交换(W-W)*①最初的简单商品交换*②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B.简单商品流通(W-G-W)C.发达商品流通(G-W-G’)*①即商业形式*②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4.商品流通A.定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

B.环节:生产领域至消费领域过程过的环节。

一般包含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

5.商品流通过程的制约因素:A.自然性制约因素:刚性制约因素,基本因素B.经济性制约因素:a.差价制约 b.供求制约 c.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制约C.制度性制约因素6.商品流通过程的经济作用A.对生产的作用:a.反作用 b.规模和速度的制约作用 c.引导作用 d. 影响其经济效应B.对消费的作用:a.中介b.引导作用c.制约作用(规模、结构、价格的角度)C.对分配的作用:a.是其的实现过程b.再分配的重要渠道c.促进和抑制作用D.对国民经济的作用:a.纽带 b.调节作用第二节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

地位:基本规律(区别于价格机制的地位)2.供求规律: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必然要相互适应,总是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A.供给的制约因素:a.自身价格,b.生产技术,c.要素价格,d.其他商品价格e.政府的产业政策,f.企业预期B.需求的制约因素:人口数量,商品自身价格,相关商品价格等供求矛盾的表现:交换空间交换时间供求数量供求结构3.竞争规律A.定义: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的客观必然性。

【自考商品流通概论2016】第一章绪论

【自考商品流通概论2016】第一章绪论

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 (W—G—W)
• 简单商品交换中由于货币的介入,将交换过程分裂 成卖和买两个阶段,突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发展了 人类的交换活动。
生产者
畜牧业
生产者
种植业
生产者
手工业
W-W的局限性 1 难以真正做到 等价交换; 2 双方必须需要 对方的产品。
W-G-W的优越性
1突破了交换的 时空限制。 2 促进了横向经 济联系。
• 这还不包括购买种子、肥料、农具的花费以及田 间管理的日日辛劳。
2016/3/6 2
《流通故事2:农超对接-流通新模式》
• 山东寿光:凌晨3、4点,农民采摘蔬菜
• ----农民把蔬菜送到地头就近的站点,包装,过 秤,拿到现金
• —凌晨5点,运输车辆出发进京---傍晚到达超市 配送中心 • ---连夜配送到终端 • —次日清晨,超市营业,北京市民即可买到新鲜 便宜的蔬菜! • 双赢!
–发达商品流通是商品流通所采取的最普遍、最 重要的形式,是商业推动和组织的。 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
流:像水一样的流动。 通:往来交接。 流通:流转通行,不停滞。
商品交换的发展
第一次分工
畜牧业 第二次分工 手工业 第三次分工 商 业
36
物物交换
货币为媒介的商 品交换(简单 商品流通) 商人为媒介的 商品交换(发达 商品流通)
2.简单的商品流通(W-G-W)
• 简单商品流通(W-G-W):标志着贸易活动的 产生,商品生产者之间直接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 的商品交换。
–产生条件: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单 独分离出来;货币产生,货币形式进化,出现了金属 货币。 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特点:为买而卖,卖出商品的目的是要买回另一些商 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两极的商品是不同质的使用 价值

2020年自考00185《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要点

2020年自考00185《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要点

2020年自考00185《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要点《商品流通概论》考点第一章商品流通导论(重点)一、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行为,是运动着的具有交换价值的物质在流动中寻找通道并得以实现的过程。

二、交易形式市场交易、重复交易、长期交易、伙伴关系、战略合作、组织交易三、商品流通方式的演进1、直接流通——间接流通2、复合流通——批零分离式流通①批发流通变革:经营规模大,资本实力强;内部分工细,种类多;批发市场产生;交易形式变革;组织形式、经营方式与经营技术的变革②零售流通变革:业态多样化、自有品牌的开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3、现货贸易——期货贸易4、现实空间交易——虚拟空间交易(①第一次变革:货币发明;②二:专业化商人出现;③三: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四、商品流通功能所有权转移、物流功能、成本节约、信息传递、风险分担、流通金融五、商品流通机构1、生产者2、消费者(特征:①需求多样性;②人数众多且地理位置分散;③购买批量小;④非专家型购买;⑤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差异较大)3、专业化流通机构(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消费者合作社)第二章流通产业一、流通产业的界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的商品流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相关二、流通产业分类①业种(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工业品与农产品)②商流或物流(商流产业与物流产业)③商品流通的阶段(批发业与零售业)三、流通产业的特点就业吸纳能力强;技术发展水平高;全球化水平较高四、流通产业的贡献对经济发展;对社会就业;对消费者;对民生福利(国民收入、生活质量、消费者闲暇、工作兴趣);对城市形成和发展五、零售业的发展1、百货商店革新性:①销售方式(自由进出;明码标价;陈列大量商品;可退货;薄利多销);②经营方式(传统单项经营——百货商店的综合经营);③组织管理(分化成相对独立的专业性部门,实行分工合作)2、连锁商店第一家连锁商店——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第一个连锁商店股份企业——无酵母面包公司形式:正规连锁;自由连锁;特许连锁革新性:企业经营和营业操作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经营模式具有以数量管理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采购和销售分离3、超级市场美国——金·库仑食品商场4、无店铺零售六、物流业发展物流业(交通运输业、储运业、通运业、配送业)企业的三大支柱(物流、经营、生产)七、未来发展趋势(1)零售业1、传统百货从单纯卖货——商业综合体2、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相互依托、相互借力3、流通领域层层加价——直销直供4、市场信息不对称——公共信息平台化服务5、生产者定价——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定价6、产品营销——品牌营销为主7、生产决定销售——销售整合生产(2)批发业1、服务优化成核心2、全渠道智慧化运营管理3、中心化专业化齐头并进(3)物流业1、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2、共享化、协同化、柔性化3、社会化、标准化4、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第三章商品流通渠道一、商品流通渠道:促进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而由商品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等流通机构构成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的组织。

自学考试《商品流通概论》大纲重点 根据大纲个人整体

自学考试《商品流通概论》大纲重点 根据大纲个人整体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商品流通概论(重点)第一章绪论一、商品的概念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穹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要素的统一体。

所谓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所谓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

二、商品交换的三种形式1、物物交换(W—W);2、简单商品流通(W—G—W);3、发达商品流通(G—W—G’)三、商品流通的概念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

四、商品流通过程的制约因素1、自然性制约因素;2、经济性制约因素;3、制度性制约因素。

五、流通过程对消费的作用1、流通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介;2、流通对消费的引导作用;3、流通对消费的制约作用。

六、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1、价值规律——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2、供求规律;3、竞争规律;4、自愿让渡规律;5、货币流通规律。

七、供求规律商品供给可以表述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商品供给商品供给的变动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1、商品自身的价格;2、生产技术的变化;3、生产要素的价格;4、其他商品的价格;5、政府的产业政策;6、企业的预期。

商品需求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仙,在每价格水平上愿意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商品需求商品需求的变动受以下几种主要因素的影响:1、商品自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4、消费者的偏好;5、政府的消费政策;6、消费者的预期;7、人口数量的变动供求规律的作用供求规律是商品疏通过程中主要的经济规律。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支配着商品价格的变化;2、支配着商品的流量和构成;3、支配着商品流通的方向和时间;4、支配着生产和消费。

八、竞争规律基本内容:竞争规律是指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的客观必然性。

竞争规律作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强制性;2、排他性;3、自发性;4、不确定性;5、激励性;6、风险性。

流通概论笔记期末总结

流通概论笔记期末总结

流通概论笔记期末总结一、流通概论的基本概念1. 流通: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质转移和信息传递过程。

包括采购、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

2. 流通方式:直销、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等不同的商品流通方式。

3. 流通业态:商业、物流、金融等不同的流通业态。

4. 流通渠道: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各个环节组成的商品传递渠道。

二、流通渠道的组成和运作1. 直接流通渠道:生产者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其中可以包括生产者零售、生产者特许经营等模式。

2. 间接流通渠道:包括批发零售流通渠道和代理商流通渠道。

3. 批发渠道:生产者将商品批量销售给中间商,中间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和包装后再销售给零售商。

4. 零售渠道:商店或超市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5. 代理商渠道:生产者通过代理商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代理商在销售过程中扮演了信息传递、市场开发、销售推广等角色。

三、流通企业的运营管理1. 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供应商评估、采购合同管理等,旨在获得最佳质量和价格的原材料和产品。

2. 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设备的选择和布局,库存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旨在提高仓储效率和产品及时性。

3. 物流管理:包括运输管理、包装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旨在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4. 销售管理:包括销售计划、销售预测和销售渠道管理等,旨在提高销售业绩和拓展市场份额。

5. 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协同和供应链优化等,旨在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6. 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商品销售和交易的形式,旨在提高销售效果和拓展市场。

四、流通概论的应用实践1. O2O模式: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通过线上渠道引流、线下渠道互动,实现线上线下流通的有机融合。

2. 微信支付: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实现线上线下支付的便捷化和快速化。

3. 物流外包: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通过专业设备和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4. 供应链金融: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流通企业提供融资、风险管理和金融服务。

商品流通概论_自考笔记_自考资料 最新料

商品流通概论_自考笔记_自考资料  最新料

2011年最新资料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科目:商品流通概论1.1.商品1.2.使用价值1.3.价值1.4.商品流通1.5.商品流通环节1.6.商品供给1.7.商品需求1.8.卖方市场1.9.买方市场1.10.自愿让渡1.11.货币流通2.1.市场体系2.2.市场主体结构2.3.市场空间结构2.4.市场时间结构2.5.要素市场2.6.劳动力市场2.7.技术市场2.8.市场机制2.9.初级市场2.10.市场秩序3.1.核心能力3.2.分销网络3.3.直接贸易企业3.4.商品流通企业集团3.5.综合商社3.6.连锁经营3.7.特许连锁商店4.1.商流4.2.自愿让渡4.3.驻点采购4.4.门市销售4.5.物流4.6.物流中心4.7.信息5.1.流通力5.2.物流中心5.3.流通业态5.4.商圈5.5.包销5.6.寄售5.7.拍卖5.8.超级市场5.9.代理制6.1.商品流通渠道6.2.批发渠道6.3.传统式渠道结构6.4.商品流通网络6.5.契约式垂直渠道结构。

7.1.价格构成7.2.生产成本7.3.商业成本7.4.商品比价7.5.工农产品比价7.6.商品差价7.7.净资产收益率7.8.质量差价7.9.季节差价8.1.商品流通环境8.2.人口的地区构成8.3.商品流通运行的法律环境8.4.坚持“三兼顾”原则8.5.行政手段调控方式8.6.商品流通产业结构9.1.电子商务9.2.经济全球化9.3.B2B9.4.现代企业制度9.5.全球化9.6.组合式创新9.7.企业素质10.1.商业文化10.2.商业营销文化10.3.商业信用10.4.信用10.5.商业伦理文化10.6.商业道德名词解释题答案1.1.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的统一体。

1.2.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具有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1.3.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

1.4.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

商品流通概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

商品流通概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

第二章市场一、知识点:1.市场是历史的范畴:(一)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二)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三)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场所;(四)市场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

2.场所式市场有一下基本特点:时间性、地点性、聚散性、服务性3.市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1)按市场竞争就够划分:①完全竞争②完全垄断③垄断竞争④寡头垄断(2)按市场供求局势划分:买方市场、买方市场4.市场经济所追求的是适度的买房市场,期主要有点:(1)由于竞争激烈,可以促使卖方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质量,实现更多的进击和社会小李,促使社会进步。

(2)通过竞争,优胜劣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节约社会劳动。

(3)有利于生产经营者按需生产,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5.市场体系:指各类市场及各类市场内部子市场之间和市场中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特征是: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6.市场体系的结构:是指市场总体内部各个分类市场之间或市场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构成。

7.市场总体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构成:(1)按市场身份要素来划分:市场主体、市场客体结构(2)按市场时空要素来划分:市场时间结构、空间结构(3)按市场存在形式来划分:有形市场、无形市场8.市场主体结构:即企业、居民、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等市场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的相互关系9.市场空间结构:指市场要素在不同交换范围的分布和关联状况10.市场时间结构:是指由于市场主体间的权利让渡与交换物位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交换形式的分类市场,并由此导致的结构状态。

11.按市场时间来划分,市场体系包括:现货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借贷交易市场12.市场分类:是对市场结构进行某种分析。

按照交易内容划分市场:(1)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2)要素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13.消费品市场的特点:普遍性、广泛性;多层次、多环节;经常性、复杂性;随意性、选择性。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一、什么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指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商品传递过程。

它涉及到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是市场经济中的必要环节。

商品在不同环节的流通加工,也会增加附加值的产生,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商品流通的环节商品流通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

2.1 生产环节生产环节是商品流通的起点,它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等阶段。

此阶段出现的产品必须满足市场需求,以确保后续流通的顺利进行。

2.2 流通环节流通环节是商品流通的核心,它包括商品的贸易、批发、零售等环节。

贸易商将商品从生产环节引入流通环节,在流通环节内,商品会依次经过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商的传递和处理,直到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

2.3 消费环节消费环节是商品流通的终点,它是商品流转的最终目的地。

消费者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购买力,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完成整个商品流通的过程。

三、商品流通的重点3.1 渠道的管理商品的流通需要通过各类渠道实现,渠道的管理将影响商品流通的效率和质量。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偏好在不断改变,因此渠道的管理需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流通计划。

3.2 品牌的塑造品牌的塑造是商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品牌的推广,可以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商品的购买力,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品牌计划。

3.3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管理可以有效地掌控流通环节中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提高顾客满意度。

商家应当优化物流仓储管理、加强运输管理、升级资讯中心、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以达到物流效率的最大化。

四、商品流通的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商品流通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未来商品流通将会呈现以下趋势:1.电子商务和智能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商品流通方式更加高效、智能化。

2.网络化信息平台的建设,将可以促进商品流通的交流和共享,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同:都是指商品通过系列交易活动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通道
异:
1、关注的角度(商:宏观角度;营:生产者角度)
2、涵盖的内容(商:渠道行为、消费者行为;营:集中于分销战略与策略)
3、涉及的学科属性(商:流通经济学或流通理论;营:治理学)
⑵物流功能
消费者的需求--商品全部权转移-物流--最终消费
物流活动:通过商品运输、储存等活动来解决生产与消费的时空别离问题-制造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
⑶本钱节约
A.流通中介机构降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市场信息搜寻本钱
B.流通中介机构或中间商的参与极大地减少了商品流通活动中必须完成的交易次数
C.由专业商业机构参与的流通活动对流通本钱的节约不仅表达为交易次数的减少,还表现在由于交易双方的相对固定,从而随着交易频次的增加而使交易变得常规化
形式:a.旨在交易或流通阶段的战略合作,目的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流通效率。
b∙企业整体的战略合作,不仅包含交易阶段的战略合作,还包含商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6.组织交易(交易内部化)
3、物流(填空,多项选择)★
定义:商品实体由生产领域(供给地)向消费领域(消费地)的转移过程。
物流具体形态:
采购阶段(供给物流);销售阶段(销售物流)
16、未来开展趋势(简答)★
零售业
①传统百货从单纯卖货一一商业综合体
②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一一相互依托、相互借力
③流通领域层层加价一一直销直供
④市场信息不对称一一公共信息平台化效劳
⑤生产者定价一一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定价
⑥产品营销一一品牌营销为主
⑦生产决定销售一一销售整合生产
批发业
1.效劳优化成核心
2.全渠道智慧化运营治理
专业的流通机构介入--承当流通过程的各种风险。

自考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商品流通概述一.复习要求本章从商品流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入手,阐述了商品流通的特点、形式、地位以及与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关系;分析了商品流通力存在的客观性极其构成的主、客体要素和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探讨了商业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业的特征和多样化发展趋势。

本章是学习《商品流通概论》的先导,涉及的基本概论和基本理论较多。

学习中要求在了解商品流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基础上,认识商品流通在对立统一运动过程中的主要特征,认识商品流通形式及其特点;深刻理解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认识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先导和先决条件,是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再对流通力的主客体要素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了解实现商品流通理合组合的一般途径,以达到提高商品流通力水平的目的;通过对商业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职能的了解,认识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业活动的基本特征,从而加深对商品流通运行规律的理解。

二复习内容(一)商品流通的特征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商品流通的本质特征;(二)商品流通的形式与结构商品流通的形式;三种形式间的区别与联系;商品流通形式的结构;(三)商品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先导和先决条件;商品流通是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四)商品流通力商品流通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流通力主体与客体结合的基本特征;认识研究流通力的必要性;商品流通力主体的特征及其作用;商品流通力客体;衡量流通力大小的规定性;流通力诸要素的合理组合;(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商业的含义;商业的基本职能;商业活动的特点;三重点与难点应重点掌握围绕商品流通的系列概念,并深化理解商品流通三种形式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商品流通与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关系;商品流通力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构成要素、合理组合及其衡量规定性;商业的产生发展趋势及其职能。

商品流通概论各章内容复习要点

商品流通概论各章内容复习要点

《商品流通概论》期末复习要点任课老师:缪鹤兵联系方式:手机:第一章绪论1.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商品交换形式。

一是物物交换W-W;二是简单商品流通W-G-W;三是发达商品流通G-W-G2.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要素的统一体;3.商品流通: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4.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供求规律是商品流通过程中主要的经济规律:5.商品流通环节: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

一般包含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6.为什么说能够保证货畅其流的环节就是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答:因为只有货畅其流,才能使商品满足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充分需要;商品才不会在某一多余环节发生积压:商品顺利销售,商品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7.供给与需求互为条件;8.自愿让渡的基础与条件是:以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以平等互利为条件:以经济效益为核心;9.自愿让渡的作用:有利于商品合理流通、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质量、有利于协调各种经济关系;10.简答价值现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①调节商品流通,推动商业的发展②调节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④推动企业创新、改进生产技术;11.商品供给: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12.商品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13.供求规律:指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必然要相互适应,总是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14.卖方市场:指市场商品普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而卖方处于相对有利地位时的市场态势;15.竞争规律:指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的客观必然性:16.简答商品供求矛盾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形态和三种表现形式;①供求平衡形态②供求不平衡形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供过于求,二是供不应求商品供求矛盾表现出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①交换时间上的差异、②交换空间上的差异、③供求数量上的差异、④供求结构上的差异17.简述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特点以及运用的准则;①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一是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素质;二是促使市场活跃与繁荣; 三是优胜劣汰,推动经济发展;②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特点:强制性、排他性、自发性、不确定性、激励性和风险性1 / 14③运用竞争规律的准则:公正平等、独立自主、选择自由、效益优先18.简述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19.商业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应分配对交换有制约作用,交换关系制约分配的实现。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第一章绪论一、商品得概念商品就是指用来交换得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得劳动产品.穹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要素得统一体。

所谓使用价值,就是指物品得有用性或满足人们欲望得能力。

所谓价值,就是指凝结在商品中得一般无差别得人类劳动或抽象得人类劳动。

二、商品交换得三种形式1、物物交换(W—W);2、简单商品流通(W—G-W);3、发达商品流通(G—W—G')三、商品流通得概念商品流通就是指以货币为媒介得商品交换过程。

四、商品流通过程得制约因素1、自然性制约因素;2、经济性制约因素;3、制度性制约因素。

五、流通过程对消费得作用1、流通就是生产与消费之间得中介;2、流通对消费得引导作用;3、流通对消费得制约作用。

六、商品流通得基本规律1、价值规律-—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得基本规律;2、供求规律;3、竞争规律;4、自愿让渡规律;5、货币流通规律。

七、供求规律商品供给可以表述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得商品量商品供给得变动受到以下几种因素得影响:1、商品自身得价格;2、生产技术得变化;3、生产要素得价格;4、其她商品得价格;5、政府得产业政策;6、企业得预期。

商品需求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仙,在每价格水平上愿意而能够购买得商品量。

商品需求得变动受以下几种主要因素得影响:1、商品自身得价格;2、相关商品得价格;3、消费者得收入;4、消费者得偏好;5、政府得消费政策;6、消费者得预期;7、人口数量得变动供求规律得作用供求规律就是商品疏通过程中主要得经济规律。

它得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支配着商品价格得变化;2、支配着商品得流量与构成;3、支配着商品流通得方向与时间;4、支配着生产与消费。

八、竞争规律基本内容:竞争规律就是指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得客观必然性。

竞争规律作用得特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强制性;2、排她性;3、自发性;4、不确定性;5、激励性;6、风险性。

2019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章节知识点:商品流通渠道与网络

2019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章节知识点:商品流通渠道与网络

【导语】锲⽽舍之,朽⽊不折;锲⽽不舍,⾦⽯可镂。

备考也需要这样持之以恒的精神。

为您提供2019⾃考《商品流通概论》章节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快来看看吧! 商品流通渠道与络 ⼀、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及类型 概念:商品流通渠道是指商品在其形态变化中从⽣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所经过的环节序列和线路。

类型:1以商品为中⼼划分的渠道类型是:消费品流通渠道类型;⽣产资料流通渠道类型。

2、以环节功能为中⼼划分的渠道类型:批发渠道;零售渠道。

⼆、商品流通渠道系统设计(步骤)★论述★ 商品流通渠道是指商品在其形态变化中从⽣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所经过的环节序列和线路。

商品流通渠道系统设计是指为实现销售⽬标,对各类备先的渠道结构进⾏选择与评估,以便确定最适合⾃已企业特点的流通渠道的⼯作过程。

(⼀)、影响商品流通渠道的决定因素,基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有: 1、商品⾃⾝条件:商品的⾃然属性;商品的体积与重量;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技术服务⼒; 2、市场供求条件。

确定商品流通渠道,必须要考虑市场供求状况. 3、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社会⽣产⼒发展⽔平;国家制订的法律和政策;交通运输条件;物流设施条件。

4、企业内部件。

(⼆)、确定流通渠道的备选⽅案。

⼀个流通渠道的备选⽅案主要由三⽅⾯构成:确定渠道模式,确定中间商数⽬;规定渠道成员间的权利和责任。

(三)、选择流通渠道成员。

企业在选择流通成员时⼀般应考虑以下因素:1、⽬标市场状况;2、企业的财务状况;3、产品组合情况;4、市场份额;5、商品推销能⼒;6、储运能⼒;7、中间商状况。

(四)、对流通渠道设计⽅案的评估。

对设计好的流通分销渠道,应按照经济性、可控性、适应性这三种标准进⾏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选出最有利于实现企业长远⽬标的渠道⽅案。

(有可能出:应如何对流通渠道设计⽅案进⾏评估?企业在选择流通道渠道成员时⼀般应考虑哪些因素?见练习册论述题P112) 三、商品流通络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商品流通络是指各种流爱组织和当事⼈根据商品的⾃然流原则,把各种商业渠道和商业点联结起来形成的多层次、开放型、相互交织、形如蛛的流通有机体。

商品流通概论 复习重点

商品流通概论 复习重点

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地区批发商:商圈为单个城市与该市周边的城镇、县乡的批发商。

2.霍尔第一原理:批发商首先具有的功能就是供求结合功能。

这是具有买卖集中和社会化性质的商业必然承担的职能,即形成中间结合部门,使社会必要的交易次数减少,这是交易次数节约或总交易次数简化原理。

3.掠夺性定价:企业为挤垮竞争对手,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的市场的市场领域内,采取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其产品的政策,待竞争企业被挤垮后,再大幅提高产品价格,以获取垄断价格所带来的利润。

4.地域型购物中心:是指规模居中的购物中心,除了方便品外还经营服装纺织业、家具、电器等选购品。

5.巨型综合超市:近年来廉价商店与以食品为中心的超市结合,成为的一种新的业态。

6.交叉对接:物流网店尽可能没有库存,让商品的极限流入和极限流出迅速对接,以使中间流通环节减少库存或零库存。

7.商品流通:就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社会性转移。

也可以说是从生产阶段到消费或使用阶段,与物品和劳务的社会性移动相关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8.选购品:就是消费者能够通过自身的比较行为降低商品购买风险的商品。

9.伙伴关系:是在交易和功能上相互依赖程度很深的持续交易关系。

10.直复营销:狭义的直复营销是利用信息媒体进行直接销售的方式,它通过商品目录、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来提供商品信息,或通过电话和邮局接受买者订货的邮寄销售以及电视销售来实现销售的方式。

11.水平的竞争:是卖方或者买方围绕着商品的销售或者购买在同行业之间进行的竞争。

单选1.从总体上把握商品的社会移动,这时候的流通叫?流通机构或流通系统2.备货形成取决于流通成员经营的商品种类及其?库存量3.备货形成活动活跃的商品包括哪些?食品、服装、杂货4.流通功能当中最本质的功能是什么?交易功能5.以匿名和一次性为原则的当场交换是哪种交易关系?市场交易6.以什么流通来描述限制分销商的中立性?专属性流通7.拉式战略以那一个为基础?关系组A8.一般认为第一家百货店店名?邦.马尔谢9.近邻型购物中心的店铺数、总面积?10~15家3000~10000平方米10.沃尔玛是哪一种业态?综合折扣商店11.“零售之论”理论是谁提出来的?麦克奈尔12.超市以哪个为开端?金格.卡伦13.零售店的吸引力由什么决定?店铺魅力和距离阻力14.从多个生产者处,小批量的备齐质量各异的商品的批发商叫?收集批发商15.采取会员制在仓库内同时进行批发零售的业态?仓库会员店16、经济政策不包括…经济政策包括生产政策、流通政策、消费政策13017、什么政策以流通方面维持、促进竞争为目的。

2019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章节知识点:商品流通调控

2019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章节知识点:商品流通调控

2019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章节知识点:商
品流通调控
一、商品流通调控的必要性:
1、国寈对商品流通进行宏观调控是实现商品流通健康、有序、稳定发展的要求;
2、国家对商品流通调控是实现计划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协调运行的保证。

二、商品流通调控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式
基本原则:1、控制重点、协调一般的原则;2、控制全局,调整和引导局部的原则;
3、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调控的原则;
4、坚持“三兼顾”的原则。

(“三兼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使三者的利益都能得到充分保护;二是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三者利益兼顾,维护交易各方的正当权益,保护合法竞争,促进商品流通有序的进行。

)
主要方式:1、行政手段调控方式;2、经济手段调控方式;
3、法律手段方调控式;
4、信息手段调控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商品流通概论》复习笔记
第一章商品流通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商品流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入手,阐述了商品流通的特点、形式、地位以及与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关系;分析了商品流通力存在的客观性极其构成的主、客体要素和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探讨了商业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业的特征和多样化发展趋势。

本章是学习《商品流通概论》的先导,涉及的基本概论和基本理论较多。

学习中要求在了解商品流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基础上,认识商品流通在对立统一运动过程中的主要特征,认识商品流通形式及其特点;深刻理解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认识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先导和先决条件,是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再对流通力的主客体要素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了解实现商品流通理合组合的一般途径,以达到提高商品流通力水平的目的;通过对商业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职能的了解,认识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业活动的基本特征,从而加深对商品流通运行规律的理解。

二、内容
(一)商品流通的特征
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商品流通的本质特征;
(二)商品流通的形式与结构
商品流通的形式;三种形式间的区别与联系;商品流通形式的结构;
(三)商品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先导和先决条件;商品流通是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
(四)商品流通力
商品流通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流通力主体与客体结合的基本特征;认识研究流通力的必要性;商品流通力主体的特征及其作用;商品流通力客体;衡量流通力大小的规定性;流通力诸要素的合理组合;
(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
商业的含义;商业的基本职能;商业活动的特点;
三重点与难点
应重点掌握围绕商品流通的系列概念,并深化理解商品流通三种形式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商品流通与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关系;商品流通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构成要素、合理组合及其衡量规定性;商业的产生发展趋势及其职能。

第二章商品流通市场
一、目的与要求
商品流通市场是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市场含义;把握市场体系的概念、特征、结构和市场体系划分的标准;商品现货市场、商品期货市场的产生、发展和趋势;探讨我国商品流通市场发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内容
(一)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角度具有不同的含义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二)构成市场的基本条件以及市场的外在特征和本质特征
构成市场的基本条件;市场的外在特征;市场的本质特征。

(三)市场体系的含义及其本质属性
涵义;本质属性;
(四)市场体系的构成
市场的结构体系;市场的机制系统;市场的主体系统;市场的组织系统;市场的法律系统。

(五)市场体系形成的标志及其结构
标志;市场体系的结构:市场主体结构、市场客体结构、市场的时序结构、市场的地域结构。

(六)特殊商品市场和虚拟商品市场的含义、特征和包括的范围
(七)生产资料市场的概念、特征
(八)消费品市场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的基本因素
(九)期货市场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发展
(十)期货交易的特点和方式
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期货交易商品各种条件。

(十一)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的共同点
都属于风险性投资;买卖方式、业务流程基本相同;交易的机构和运作基本相同。

(十二)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的主要区别
杠杆作用的程度不同;交易目的不完全一样;保证金制度的差异;风险度不一样。

(十三)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三.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内容
1.市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角度的含义
2.市场体系的含义及其本质属性
3.市场体系形成的标志及其结构
(二)难点内容
1.期货市场的概念
2.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
3.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的异同
第三章商品流通功能
一、目的与要求
要求从商品流通功能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入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实现商品流通功能的两种主要方式,即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认识商品流通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掌握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他们各自所具有的职能和作用。

二、内容
(一)商品流通的主要功能
商品流通功能的概念;商品流通功能的主要内容;商品流通功能的实现方式。

(二)交易功能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内在规律性
交易功能产生、存在的客观性及其表现;交易功能实现规律性表现。

(三)商品流通调节功能的主要作用
商品流通影响和制约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引导和制约消费;商品流通调节社会经济。

(四)商品储存的必要性
产消时间上的间隔、空间上的距离以及商品售前的准备,要求必要的商品储存。

(五)商品运输功能的主要作用和实现运输合理化的主要方法
(六)批发商业的概念、特点及其存在的意义
(七)批发商业的职能和作用
(八)批发商业的类型和批发商业网的设置
(九)零售商业的概念、特点和地位
(十)零售商业的职能和作用
(十一)零售商业的类型和商业网点的设置
三、重点与难点
首先深刻认识在商品流通各项功能中,最基本的功能是交易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正确认识交易功能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和内在规律性;还有通过了解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的概念、主要特征和类型,进一步弄清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并掌握它们各自所具有的职能和作用。

第四章商品流通渠道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和特点,认识商品流通渠道的构成要素、职能、作用以及分类和结构问题。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建立合理商品流通渠道的重要意义,以及衡量商品流通渠道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志,深刻认识影响和制约商品流通渠道的主要因素以及从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去体会我国商品流通渠道多元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二、内容
(一)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和特点
(二)商品流通渠道的构成要素
流通当事人与生产当事人;流通的组织形式;商品的流向。

(三)商品流通的职能和作用
商品流通的主要职能:转移商品所有权、促使商品实体的空间位移、传递市场信息、转移风险;商品流通渠道的主要作用。

(四)商品流通渠道得分类和作用
按照商品流通当事人所属的经济形式划分;按照流通当事人的社会分工程度划分;按商品流通的层次划分
(五)建立合理商品流通渠道的意义
(六)影响和制约商品流通渠道设置的主要因素
(七)商品流通渠道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八)商品流通渠道多元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三、重点与难点
着重掌握商品流通渠道所具有的职能和作用,正确把握衡量商品流通渠道合理与否的主要标志。

进一步深刻认识实现多渠道商品流通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