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的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文的主旨、材料和结构
陈惠芳
提要
公文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公文的写作一定要有规范,要写作符合要求的公务文书,必须要处理好主旨、材料和结构的关系,谋篇布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公文主旨材料结构《公文写作)作为成人大专的一门基础课,在我们学院各个专业都是必修的,而且还要全省统一考试,这就说明了该课程的重要。一者可以提高公文写作队伍的素质,二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我国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服务。公文作为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处理公务的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在现阶段,一些单位制作的公文仍然质量不高或是不符合规范,格式的拟制,主题和材料的关系,文种的使用,公文语言的运用等,都存在着某些问题,这种公文势必给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识公文写作的重要性,把握其写作规律,以便学生按照公文写作的特殊要求,写出规范的公务文书,这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而这一目的实现,首要就是从基础知识的教学入手,也就是说从主旨、材料、结构等几个基本的文本要素入手。
一、正确处理主旨和材料的关系
如何确立一篇公文的主旨,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一篇公文有没有价值,能否在公务活动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主旨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正如古人所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也可说明写作公文,必须首先确立主旨。
公文的主旨与记叙文的主题思想不同。记叙文的主题思想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等叙述,描写所要表达的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意图,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而公文的主旨是发文机关对有关公务事项的基本看法和办理意向,是根据领导的意图或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之后确定的。主旨在成文之前已经确定,这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之一。主旨在公文中就象一条“轴心”,无论是选材、结构,或是遣词造句,都必须围绕这一“轴心”。誉如,某地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由于没有对上级有关文件政策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就草率地发出了《关于搞活文化市场的通知》,结果,翻版、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再如,《××厂关于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通告》其中有一条规定“外来人员进出我厂时,必须接受行李甚至“搜身检查”,这就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所以,确立主旨前,必须经过充分的酝酿,要与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反复提炼,使主旨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公文的主旨确立之后,如何围绕主旨进行选材,这也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间题。公文的材料不同于记叙文的材料,记叙文的材料通常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所叙述、描写的人、事、物,通过作者的提炼、加工、想象、塑造一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形象;而公文的材料,从根本上说来自社会实践:一是各种各样文件资料,如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上级的指示,下级的计划、报告,书报杂志。广播电视等所提供的信息;二是现实中的人、事、情况、问题等。把这些原始素材收集起来,形成一个材料储备库,写作公文的时候,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进行挑选,把那些能有效地说明主旨的本质,与主旨观点一致的材料留下,与主旨无关或是关系不密切的材料毫不留情地删去。公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就象古代战争中的用兵一样,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惫和残疾没有经过训练的兵,越多越成为累赘和障碍,不能作战的一律淘汰,留一「:精锐的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自发挥效能。
公文实用性的特点,决定它必须要以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证明或说明主旨,使阅文者能够依其办事,使公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否则,言之无物,主旨无以依托,公文就失去了它的价位。如有一个公司的产品销售取得很大成绩,调查资料表明,主要是由于销售人员的素质较高以及管理人员实施科学管理所致。可作者在写给总公司的报告中却说是“职工团结
一致,齐心搞好团结”。作者在分析、归纳材料时,没有抓住根本的问题,这是在公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毛病。所以,作者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反复实践,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本质,对众多的材料作出合乎规律的认识,选择与主旨密切相关的材料,这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绝不能掉以轻心。
二、重视公文结构的逻辑性
确定了主旨,选择好了材料,并不就能成为公文,还需要按两者的逻辑关系,把材料有次序有条理地组织在一起。包括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转折,如何处理详略等问题。作者选择和依据有关公文的材料,表现公文的主旨,构成一篇完整的公文,这种对全部文章内部组织的构造就是结构。如果说主旨是公文的灵魂,材料是公文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公文的骨架。一篇完整的公文包括缘由、事项、结尾三大部分,作者如何将这三部分有机地连贯起来,思路是很重要的。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思考的线索,是按照主旨组织安排材料,它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一定的顺序,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其表现形式就是公文的结构。结构是思考的结果,是思路的外在形式,任何公文的结构,都以思路为先导。从学员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来看,大多教学员都很难把握这种思路,要么将材料以记叙的方式将思路全面展开.甚至出现“意识流”或者是电影艺术跳动的“蒙太奇”的思路;要么将所有的材料一-一罗列出来,这都是不符合公文结构的要求。公文的作者应老老实实地按现实的公务活动的进程去认识、思考,原原本本地反映公务活动的顺序。只有思路有条理,才能有次序地组织安排材料,形成合理的篇章结构。如指今性公文的决定、法规性公文的措施、周知性公文提出的知照事项,往往用条款式说明,哪条在先,哪条在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随意颠倒。
公文的结构首先要反映公务活动的客观规律。而公务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千变万化的,无论采用哪一种结构方式,都必须有利于受文者理解公文的内容,有效地开展公务活动。例如,《××市公安局关于九月以来发生特大火灾的通报》,在结构上是很有特色的,为了说明火灾的危害性,做好防火措施,首先列举了“×日×打火机厂火灾”,“×日×化工厂火灾”,“×日×鞋厂火灾”,“×日×卡拉OK厅火灾”。四起特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后果触目惊心,其严重性令人警醒,接着又从分析着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火灾事故的根源,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作出处理决定,有理有据,最后提出希望和要求。由于整篇文书都是通过典型事例来说明,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增强防火意识,自觉做好防火工作。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人们逐渐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结构程式,如写请示,一般先申明请示的原因,阐明有关情况,再提出要求;写批复,一般先说明批复的原因、依据,再针对来文请示的问题表态。如果我们掌握这些文种结构的逻辑关系、就不一定篇篇公文都另起炉灶,重新建构思路,因为公文不同于记叙文、议论文,追求新奇的构思,它以清楚实用为目的,而程式化的结构,有利于这种实用性。
公文的结构还要服从主旨的需要,运用材料写公文的目的是说明主旨.让人们按照主旨的要求去办理公务。公文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诸要素在各自位置上都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分段可以使公文眉目清楚,过渡照应可使内容前后衔接,结尾可对全文作一收束。但如果单个要素地分开,就不能更好地反映全文的主旨,只有将它们合乎逻辑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律、合逻辑的结构,才能具有反映主旨的功能,写出规范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