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5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刑法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其中的“外国”是指()。

A.外国政府B.某国政府或某几国政府C.外国政府、外国政党、外国政治集团D.某个外国人或某几个外国人2、张某多次召集他人秘密商量,意图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统一的的多民族的国家和民族团结。

但由于其中一人向国家安全机关自首,张某等人未及实施具体的行为,即被抓获。

张某等人的行为属于()。

A.分裂国家罪既遂B.分裂国家罪未遂C.背叛国家罪D.煽动分裂国家罪3、甲、乙、丙、丁四人多次密谋推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某日,四人策划成立“自由民主党”反动组织,共同起草了“宣言书”,诬蔑、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号召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宣言书”制作完毕以后,甲、乙、丙、丁四人多次在公共场合进行散发。

四人的行为构成()。

A.背叛国家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C.颠覆国家政权罪D.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4、胡某系我国公民,他在得知李某正在为境外的某个机构窃取我国的某项国防机密时,为李某提供了一笔资金予以帮助。

后李某和胡某均被我国家安全机关抓获。

胡某的行为属于()。

A.资敌罪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间谍罪共犯D.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情报罪共犯5、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A.资敌罪B.间谍罪C.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投敌叛变罪6、李某系国家机关保密室工作人员,为达到出国目的,李某主动将其所保管的国家事务中重大决策的秘密文件提供给境外某机构。

李某构成:A.间谍罪B.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C.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二、多项选择题1、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从重处罚的犯罪是()A.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B.资助危害国家分裂犯罪活动罪C.武装叛乱罪D.间谍罪2、在危害国家安全罪一章中犯罪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的犯罪有()A.背叛国家罪B.分裂国家罪C.投敌叛变罪D.叛逃罪E.间谍罪3、投敌叛变罪的行为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A.投奔敌营,为敌方效力B.带领人民警察投敌叛变C.勾结外国背叛国家D.资助武装叛乱、暴乱分子4、间谍罪的犯罪主体是()A.无国籍人B.中国公民C.境外机构、组织D.外国人5、分裂国家罪的犯罪首要分子可处()A.无期徒刑B.死刑C.拘役D.剥夺政治权利E.没收财产6、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A.造谣B.组织、策划C.诽谤D.发表、散布侮辱性言论或文字7、间谍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分配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分配的任务8、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犯罪手段是()A.窃取B.策划、组织C.收买D.刺探、非法提供三、名词解释1.分裂国家罪2.间谍罪3.资敌罪四、简答题1、投敌叛变罪与叛逃罪有什么区别?2、间谍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有什么区别?五、案例分析【案情】一被告人丰某,男,40岁。

吉大15春学期《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一试卷试卷

吉大15春学期《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一试卷试卷

吉大15春学期《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在时间维度上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立的;B. 在空间维度上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立的;C. 在时间维度上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离的;D. 裁判事实必然真实地反映客观事件;满分:4 分2. 权威性理由对应的是法的理念中的()A. 正义性B. 合目的性C. 安定性D. 合理性满分:4 分3. 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常见的形式是()A. 制定法B. 判例法C. 习惯法满分:4 分4. 普通法系的法官面对先例的时候、不属于法官选择的是()A. 遵循先例B. 区分先例C. 推翻先例D. 变更先例满分:4 分5. 我国的80年代制定的《民法通则》中并未明确规定隐私权,但是现在有关隐私权的纠纷日益突出,这种情况属于需要法律解释的那种原因()A. 概念的不确定性B. 立法的滞后性C. 法律价值的隐藏D. 法律规范的庞杂导致满分:4 分6. 下列不属于体系组成要素的是()A. 抽象性C. 枝分D. 完整满分:4 分7. 在法律解释中,立法权和司法权冲突的核心是()A. 民主与正义的冲突B. 民主与法治的冲突C. 宪政与民主的冲突D. 宪政与法治的冲突满分:4 分8. 原初事实被重述为基本事实的重要要求中除了相关性要求之外还有()A. 相关性要求B. 客观性要求C. 合法性要求D. 合理性要求满分:4 分9. 法官在审判案件中认识到的事实是()A. 客观的事实B. 真实存在的事实C. 虚构的事实D. 被证据证明的事实满分:4 分10. 在大陆法系国家、现代法学方法论兴起的哲学背景是()A. 道德分析哲学B. 实证主义哲学C. 现象学D. 马克思哲学满分:4 分二、多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V 1. 作为命题陈述内容的事实具有何种特性()A. 具有语言依赖性B. 语言表达具有陈述性C. 命题具有真值性D. 命题具有论证性满分:4 分2. 司法解释包括()A.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B.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解释C.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D. 司法部的解释满分:4 分3. 在实践中对那些形式的法官法源形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A. 法律B. 行政法规C. 社团组织的章程D. 契约E. 习惯满分:4 分4. 法律体系外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有()A. 从习惯中寻找依据B. 利用目的性扩张方式C. 依据原则和法理D. 利用比较法的方式满分:4 分5. 考夫曼把法律的现实化分为哪几个阶段()A. 法律规范阶段B. 法律理念阶段C. 法律判决阶段D. 法律适用阶段满分:4 分6. 在Robert Alexy看来、法学方法的不确定性表现在()A. 解释目标的不确定B. 解释方法的种类的不确定;C. 解释主体的不确定D. 解释方法位序的不确定满分:4 分7. 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逻辑主要包括哪些()A. 必然性的演绎逻辑B. 选择性的直觉推理C. 必然性的归纳推理D. 或然性的归纳推理满分:4 分8. 下列哪些观点属于支持法律解释主观论的()A. 法律是立法者意志的产物B. 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司法机关只能按照立法机关的意图解释法律C. 法律是一种客观表示D. 法律是众多妥协的产物,不存在那种一种立法意志满分:4 分9. 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主要表现为哪些形式()A. 解释B. 指导C. 规定D. 批复满分:4 分10. 下列各项、被认为可以属于法律渊源的是()A. 契约B. 法官法C. 政策D. 事物的本质满分:4 分11. 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事实范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事实范型规定了裁判事实的合法性维度;B. 裁判事实是经由事实范型对案件事实涵摄后确定的事实;C. 在司法三段论推论中事实范型是大前提的组成部分;D. 裁判事实的模式决定了个案裁判事实的形成过程;满分:4 分12. 裁判事实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 生活事件被陈述为原初事实B. 原初事实被重述为基本事实C. 基本事实被描述为规范事实D. 规范事实被重构为裁判事实E. 基本事实被重构为裁判事实满分:4 分13. 在制定法解释方法位序问题研究上存在的共识有()A. 制定法解释是一个价值评价的过程B. 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C. 坚持目的解释的重要性D. 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唯一合法方式满分:4 分14. 类型思维具有的特征包括()A. 开放性B. 意义性C. 抽象性D. 整体性满分:4 分15. 在现代、制定法解释的要素包括()A. 语法解释B. 逻辑或体系解释C. 历史解释D. 目的解释满分:4 分。

吉大15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试卷试卷(最新)

吉大15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试卷试卷(最新)

吉大15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某甲向某乙讨债不成,遂将某乙劫持并关押月余。

某甲的行为是:()A. 继续犯B. 连续犯C. 牵连犯D. 状态犯满分:4 分2. 甲犯某项罪行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的,对该罪行的追诉时效期限为:()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满分:4 分3. 章某是美国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美国,章某向船上射击,将日本公民A射死。

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管辖权;汪某从日本向管辖权;杨某与境外黑社会组织3A党勾结,想制造冰毒,杨某负责从我国某省提供制造冰毒的原材料,运送至国外,由3A党制成成品,在境外销售。

对杨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国际大毒枭老K(哥伦比亚国籍)来我国旅游,老K以前从未在我国进行过任何犯罪活动,但现国际刑警接受哥伦比亚的请求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我A. 有,有,有,有B.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C. 有,没有,有,没有D. 没有,有,没有,有满分:4 分4. 甲某因为犯强奸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到了6年时主动交待曾经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12万元的事实。

被以职务侵占罪判处12年。

对甲某应当判处:()A. 20年以下12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B. 12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C. 18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D. 将12年与6年相加,直接决定执行18年5. 甲蓄谋杀害乙。

有一天,甲看见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乙熬药给牛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

甲的行为属于()。

A. 犯罪既遂负刑事责任B. 犯罪未遂负刑事责任C. 犯罪预备负刑事责任D. 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满分:4 分6. 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

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

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 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

《刑法分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刑法分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刑法分论》作业参考答案第一——三章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ADE2.AB3.ABDE4.AB5.ABDE .6.ABC7.CD8.AD 9.ABC 10.ACD 11.ABD 12.AC二、简答题1.刑法总则和分则是什么关系?我国刑法分为两编,第一编是总则,第二编是分则,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一样,都是我国刑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刑法总则规定的是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犯罪概念、犯罪构成、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种类与适用等问题.即犯罪与刑罚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而刑法分则规定的则是具体的罪名、犯罪行为及其处罚的问题,即犯罪与刑罚的特殊问题.没有刑法总则规定的犯罪与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刑法分则的规定就失去了根据,成了无本之木,没有刑法分则关于犯罪与刑罚的具体规定,刑法总则规定的犯罪与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就不能实现。

可见,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2.背叛国家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背叛国家罪,是指中国公民勾结外国,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

该罪有以下主要特征,1.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中国公民。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5.劫持航空器罪和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区别这两种犯罪?劫持航空器罪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劫持航空器是一种国际恐怖犯罪,不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均可构成。

(2)本罪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劫持或控制航空器的目的。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旅客和航空器的安全。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实施暴力会危及该航空器的飞行安全,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结合犯罪构成理论以及刑法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以下案件哪些不构成侵占罪?()A.某游戏厅早上8点刚开门,甲就进入游戏厅玩耍,发现6号游戏机上有一个手机,甲马上装进自己口袋,然后逃离。

事后查明,该手机是游戏厅老板打扫房间时顺手放在游戏机上的。

甲被抓获后称其始终以为该手机是其他顾客遗忘的财物B.乙知道邻居肖某的8岁小孩被他人绑架,肖某可能会按照歹徒的要求交付赎金,即终日悄悄跟随在肖某身后。

某日,见肖某将一塑料口袋塞入某桥洞下,即在肖某离开10分钟后,将口袋挖出,取得现金20万元C.丙到某装饰城购买价值2万元的装修材料,委托三轮车夫田某代为运输。

田某骑三轮车在前面走,丙骑自行车跟在后面。

在经过一路口时,田某见丙被警察拦住检查自行车证,即将装修材料拉走倒卖,获款4000元D.丁闲极无聊在一自动取款机按键上胡乱敲击。

在准备离开时,丁无意中触动了一个按钮,取款机即吐出一张100元钞票,丁见此情景,就连续不断地进行操作,直至取出现金1万元,然后迅速离去2.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并结合刑法分则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甲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贵重物品时,被主人发现。

甲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

甲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甲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

甲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

甲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B.乙在大街上见赵某一边行走一边打手机,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将其手机抢走。

但因用力过猛,致使赵某绊倒摔成重伤。

乙同时构成抢夺罪、过失致人重伤罪,但不应数罪并罚C.丙深夜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后追赶。

当丙跨上李某家院墙,正准备往外跳时,李某抓住丙的脚,试图拉住他。

但丙顺势踹了李某一脚,然后逃离现场。

丙构成抢劫罪D.丁骑摩托车在大街上见妇女田某提着一个精致皮包在行走,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拉皮包带,试图将皮包抢走。

刑法分论各章节题目直接带答案

刑法分论各章节题目直接带答案

刑法分论各章节题目直接带答案刑法分论各章节题目直接带答案第十二章刑法各论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C )。

A.犯罪的直接客体B.犯罪对象C.犯罪的同类客体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2.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多数罪状是(C)。

A.简单罪状B.空白罪状C.叙明罪状D.引证罪状3.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A)。

A.处死刑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4.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C)。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宣告刑5.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D )。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6.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C )。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7.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 B )。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刑法理论将法定刑分为(ABC )。

A.相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确定的法定C.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D.绝对不定期刑2.下列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ABCD )。

A.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B.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填空题1.我国刑法典主要由和组成。

2.我国刑法分则的绝大多数条文由和组成。

3.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对犯罪进行排列的主要依据是。

4.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主要是。

5.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罪状主要是。

四、名词解释1.罪状2叙明罪状3引证罪状4空白罪状5法定刑6绝对确定的法定刑7相对确定的法定刑8宣告刑五、简答题1.简要说明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1)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1)

刑法分论试题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

甲某的行为构成( C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丁某盗窃某单位财务室只盗得该单位盖了公章的空白支票,丁私刻了财务印章盖上并填写了金额二万元取出,丁某的行为构成( D )A、盗窃罪 B.伪造金融票证罪C.伪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票据诈骗罪数罪D.伪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票据诈骗罪,但只从一重罪定处3、如果某乙将信用卡交给某甲保管并告之了密码时,某甲私下用该信用卡取了5万元现金使用且拒不归还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某甲构成侵占罪 B.某甲构成盗窃罪C.某甲构成诈骗罪 D.某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4.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

李某构成(A )。

A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交通肇事罪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D过失毁坏交通设施罪5.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B )?A.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B.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C.受益人唆使60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D.父母明知精神病儿子要自伤,有能力制止故意不制止的,构成故意伤害罪6.甲预谋拍摄乙与卖淫女的裸照,迫使乙交付3万元财物。

一日,甲请乙吃饭,叫卖淫女丙相陪。

饭后,甲将乙、丙送上车。

乙、丙刚到乙宅,乙便被老板电话叫走,丙亦离开。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刑法分论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刑法分论

刑法分论交卷时间:2015-11-25 11:48:43一、单选题1.(3分)下列有关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罪的对象为枪支、弹药、爆炸物;∙ B.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气枪的行为应以该罪论处∙ C.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烟花爆竹的行为应以该罪论处∙ D.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应以该罪论处得分:0知识点:刑法分论作业题收起解析答案A解析2.(3分)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构成()。

∙ A. 拐卖儿童罪∙ B. 绑架罪∙ C. 拐骗儿童罪∙ D. 非法拘禁罪得分:0知识点:刑法分论作业题收起解析答案A解析3.(3分)以放火、爆炸的危险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A. 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 B. 属于法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 C. 应当根据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并罚∙ D. 以上说法都不对得分:0知识点:刑法分论作业题收起解析答案A解析4.(3分)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被组织人有伤害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处罚。

∙ A. 犯罪嫌疑人∙ B. 被告人∙ C. 劳教人员∙ D. 罪犯得分:0知识点:刑法分论作业题收起解析答案C解析5.(3分)下列有关危害公共安全罪客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奸淫幼女罪∙ B. 引诱幼女卖淫罪∙ C. 强迫卖淫罪∙ D. 组织卖淫罪得分:0知识点:刑法分论作业题收起解析答案B解析6.(3分)下列有关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公务枪支∙ B.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将公务用枪作借债质押物,使枪支处于非依法持枪人的控制、使用之下的,应以该罪论处∙ C. 该罪的主体为自然人∙ D. 该罪主观上必须以牟利为目的得分:0知识点:刑法分论作业题收起解析答案B解析7.(3分)斗殴中,王某向李某腿部扎了一刀,李某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刑法分论+吉大考前辅导包 吉林大学考试题库答案

刑法分论+吉大考前辅导包 吉林大学考试题库答案

(1)
贪污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 ),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犯罪目的。

正确答案:C
(2)
不计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侵占罪?( )
正确答案:A
(3)
乙驾车带甲去海边游玩。

到达后,乙欲游泳。

甲骗乙说:“我在车里休息,把车钥匙给我。

”趁乙游泳,甲将该车开往外地卖给他人。

甲构成何罪?( )
正确答案:B
(4)
乙(16周岁)进城打工,用人单位要求乙提供银行卡号以便发放工资。

乙忘带身份证,借用老乡甲的身份证以甲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

乙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用人单位后,请甲保管银行卡。

数月后,甲持该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密码挂失,取出1万余元现金,拒不退还。

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 )
正确答案:D
(5)
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相吻合。

0323刑法分论2015年春季作业DOC

0323刑法分论2015年春季作业DOC

0323刑法分论2015年春季作业第一批次1:[论述题]陈某见熟人赵某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便产生歹意,勾结高某,谎称赵某欠自己10万元货款未还,请高某协助索要,并承诺要回款项后给高某1万元作为酬谢。

高某同意。

某日,陈某和高某以谈生意为名把赵某诱骗到稻香楼宾馆某房间,共同将赵某扣押,并由高某对赵某进行看管。

次日,陈某和高某对赵某拳打脚踢,强迫赵某拿钱。

赵某迫于无奈给其公司出纳李某打电话,以谈成一笔生意急需10万元现金为由,让李某将现金送到宾馆附近一公园交给陈某。

陈某指派高某到公园取钱。

李某来到约定地点,见来人不认识,就不肯把钱交给高某。

高某威胁李某说:"赵某已被我们扣押,不把钱给我,我们就把赵某给杀了。

”李某不得已将10万元现金交给高某。

高某回到宾馆房间,发现陈某不在,赵某倒在窗前已经死亡。

见此情形,高某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协助司法机关将陈某抓获归案。

事后查明,赵某因爬窗逃跑被陈某用木棒猛击脑部,致赵某身亡.问题:(1)陈某将赵某扣押向其索要10万元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2)高某将赵某扣押向其索要10万元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3)陈某与高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4)高某在公园取得李某10万元的行为是否另外构成敲诈勒索罪?为什么?(5)陈某对赵某的死亡,应当如何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6)高某对赵某的死亡后果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7)高某的投案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与立功?为什么?参考答案:(1)绑架罪的本质特征,是使用暴力等手段将他人作为人质,进而使第三者满足行为人的不法要求。

绑架罪的完整定义应为: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担忧,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

因此,绑架罪只能是向被绑架人以外的第三者索要财物,否则就谈不上将被绑架人作为人质了。

陈某向赵某直接索要财物,没有向第三者勒索财物,也没有要求同案犯高某勒索第三者。

吉大18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0005.B3D636E4-4DF4-4F92-AEA6-25BCD6AA3443(总10页)

吉大18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0005.B3D636E4-4DF4-4F92-AEA6-25BCD6AA3443(总10页)

吉大18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0005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

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

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D: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答案:D甲得知乙一直在拐卖妇女,便对乙说,我的表弟丙没有老婆,你有合适的就告诉我一下。

不久,乙将拐骗的两名妇女带到甲家,甲与丙将其中一名妇女买下给丙做妻。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乙构成拐卖妇女罪B:甲构成拐卖妇女罪的共犯C:甲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D:丙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答案:B何经理为了销售本公司经营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在与某市立医院联系销售业务过程中,按销售金额25%的比例给医院四位正、副院长回扣共计25万余元。

本案中,该公司提供回扣的行为构成何罪?()A:行贿罪B: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C:单位行贿罪D:对单位行贿罪答案:C赵某多次临摹某著名国画大师的一幅名画,然后署上该国画大师姓名并加盖伪造印鉴,谎称真迹售得收入六万元。

对赵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A:按诈骗罪和侵犯著作权罪,数罪并罚B:按侵犯著作权罪处罚C: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罚D:按非法经营罪处罚答案:B甲系私营速递公司卸货员,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收取的货物从汽车上卸下,再按送达地重新装车。

某晚,乘公司监督人员上厕所之机,甲将客户托运的一台价值一万元的摄像机夹带出公司大院,藏在门外沟渠里,并伪造被盗现场。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15春东财《刑法》在线作业一 答案

15春东财《刑法》在线作业一 答案

15春东财《刑法》在线作业一答案XXX《刑法》在线作业一本次作业共有18道试题,总分为72分。

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主犯以外的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是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

2.集资诈骗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

3.刑事责任开始产生的时间是犯罪行为发生时。

4.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有关单位通知拒不改正,造成火灾发生的,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

6.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缓刑。

7.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8.在斗殴中,XXX向XXX腿部扎了一刀,导致XXX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XXX构成故意伤害罪。

9.伪造国库券构成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

10.某机修师因对领导不满,利用工作之便,在进厂大修的飞机上,非法加装两套控制电路,妄图使飞机在试飞时空中断油停机,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因被及时发觉而没有造成飞机坠毁的严重后果。

机修师的行为属于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

11.死刑缓期2年期满,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12.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取的是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

13.私放在押人员罪的侵犯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这意味着,任何人私自放走在押人员都属于违法行为,因为这违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14.虚开增值税专用的客观方面表现包括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以及让他人为自己虚开。

因此,D选项是不正确的。

15.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如果在两年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以后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16.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刑事责任上可以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问题。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外交渠道来解决刑事责任问题,而不必接受普通公民一样的诉讼程序。

17.根据刑法第14条的规定,犯罪故意被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这意味着,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直接的故意或间接的故意来实施犯罪行为。

【司法考试】刑法分论练习题参考答案(共16页)

【司法考试】刑法分论练习题参考答案(共16页)

第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C 3、C 4、A 5、B 6、C 7、D 8、C 9、A 10、C 11、A 12、C 13、A 14、D 15、B 16、D 17、A 18、B 19、A 20、C 21、B 22、C 23、B 24、C 25、A 26、D 27、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D 3、ACDE 4、AD 5、ABCDE 6、ABCDE 7、AB 8、ACDE 9、ABCE 1O、ABD 三、名词解释(略) 四、简答题(略)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 对被告人李某应以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两罪并罚。 被告人李某违章高速行驶将季某、韩某撞死,应定交通肇事罪。被告人李某第二次高速行驶,连续撞死、撞伤人,侵犯的客体是不特 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行为是采用汽车高速行驶这样一种危险方法;主观方面行为人对他人的死伤是持 一种放任态度。所以对被告人李某的第二次行为应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六:根据新刑法第 165 条规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是指国有公司、企业、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为他人经营 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 本案性质上属于国有公司、企业董事、经理经营同类营业罪。从主体条件看,王某为国有砂布厂经理,符合本罪主体特征。胡某虽不 是经理,但构成共同犯罪。从主观方面看,胡、王明知李某购买砂布后再予以销售属于经营与砂布厂相同的营业,但两被告人为获取 好处仍帮助经营,符合本罪主观特征。在客观方面,两被告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同类营业的行为。最后,两被告人 的行为显然损害了砂布厂的利益,影响了单位的正常经营活动。据此,对胡、王二人可以按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予以定罪量刑。
案例八:根据我国刑法第 205 条规定 , 所谓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 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其主要特征为:第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第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他人虚开,为 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第三,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第四,本 罪在主观上必须具有犯罪故意,一般来说具有牟利动机。 从本案情况来看,被告人顾某与林某一道以全盛实业有限公司的名义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牟取非法暴利为目的,骗取国家 税款,且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已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的损失。被告人卢某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巨大,牟取 暴利。他们的行为均符合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主客观要件,在共同犯罪中,顾某、林某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而卢某起次要或 辅助的作用,是从犯。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刑法分论在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刑法分论在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2015年刑法分论在线作业答案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1.【第20章】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

一年后甲受雇于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A 以叛逃罪论处B 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C 以间谍罪论处?D 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正确答案:C单选题2.【第20章】叛逃罪的犯罪主体为()。

A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 一般主体C 外国公民D 中国公民正确答案:A多选题3.【第20章】间谍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A 参加间谍组织B 接受间谍组织的任务C 接受代理人的任务D 刺探国家秘密、情报E 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正确答案:ABCE单选题4.【第21章】乙某盗窃正在架设中的高压电线500米,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万余元。

乙某的行为构成?A 破坏电力设备罪B 盗窃罪C 故意毁坏财物罪D 破坏生产经营罪正确答案:A单选题5.【第21章】司机某甲在给汽车加油时,将自己认为已熄灭的烟头扔到地上,未完全熄灭的烟头将地面上的残油点燃,并使加油站内的气体爆炸燃烧,引起大火,烧毁了整个加油站,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 爆炸罪B 失火罪C 放火罪D 过失爆炸罪正确答案:B单选题6.【第21章】甲是某搬运场司机,在搬运场驾车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不慎将另一职工轧死。

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A 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理B 按交通肇事罪处理C 按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理D 按意外事件处理正确答案:C多选题7.【第21章】警察甲某要为自己的儿子上学筹一笔钱,便找乙某借钱。

乙某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抵押。

甲某将公务用枪交给乙某质押。

乙某借甲3万元现金,借期一年。

一年后,甲某无力还钱,乙某持枪逼债,被公安机关发觉,关于甲某、乙某的行为如何定性?A 甲某、乙某均无罪B 甲某、乙某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的共犯C 甲某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D 乙某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正确答案:CD多选题8.【第21章】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29只羊)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羊肉出售给他人。

刑法分论参考答案

刑法分论参考答案

刑法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A3.B4.D5.B6.D7.C8.A9.D 10.C11.B 12.B 13.B 14.D 15.A16.C 17.B 18.A 19.C 20.B21.B 22.D 23.C 24.A 25.D26.D 27.D 28.B 29.C 30.B31.A 32.C 33.C 34.D 35.C36.B 37.D 38.A 39.B 4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 ABCD 3.BD 4.ABD 5.BC6.BCD7.BCD8.AB9.ABC 10.ABC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16.ABCD 17.AC 18.ABC 19.AB 20.ABC21.ABCD 22.ABCD 23.AC 24.ABC 25.ABCD三、简答题1.强奸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1)侵犯客体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妇女的性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后者是妇女的人格尊严。

(2)客观方面不同。

前者是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或者侮辱妇女。

猥亵,是指除轩滛以外的,以满足自己性欲或者挑逗他人引起性欲的有伤风化的淫秽行为;侮辱,是指公然贬低妇女人格、损害妇女形象的行为。

(3)主体方面。

前者是年满14周岁的自然人,通常情况下是男子,但妇女可以成为强轩罪的共犯;后者是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通常情况下是男子,但也可以由妇女单独构成。

(4)主观方面。

前者是故意,且是具有奸淫目的的直接故意;后者也是故意,但不具有奸淫目的。

2. 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别(1)侵犯客体不同:非法拘禁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即自由活动的权利;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2)主观方面不同:非法拘禁主观是以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绑架主观是以通过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获取钱财为目的;或以其作为人质。

(3)客观方面不同:非法拘禁罪是通过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把人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使其无法自由行动;绑架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索要钱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大15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 农村青年某甲到供销社买东西时与营业员发生争执。

产生报复之念,遂取出自家的农药“乐果”30毫升,返回供销社,并乘营业员不注意,将“乐果”倒入食盐池内,致250公斤食盐被污染。

因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

某甲的行为构成:()
A. 投放危险物质罪
B. 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
C. 故意毁坏财物罪
D. 故意杀人罪(未遂)
?
正确答案:A
2. 甲某是某国有银行办事处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储户存入的委托贷款80余万元不入账,归个人用于经营汽车运输、赌博、炒股以及购买房子、家具等。

贷款期满后,甲某采取自制取款凭条透支储户存款的手段归还了上述80余万元的委托贷款。

致使库款与账面不符,出现80余万元的亏空。

为了对付上级的财务检查,甲某找到乙某,请乙某以个人名义与办事处签订了一份虚假的80万元贷款合同,用以冲抵该80万元的亏空。

在财务检查时,会计从账面发现办事处尚有乙某的80万元贷款没有收回,督促甲某收回该笔贷款。

于是案发。

()
A. 甲某构成贪
正确答案:D
3. 下列甲的哪种行为应当以包庇罪定罪处罚?()
A. 甲明知乙是犯罪分子为其作假证明帮助逃避刑事追究的
B. 甲在刑事诉讼中对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鉴定帮助逃避刑事追究的
C. 甲收买证人丙指使丙向司法机关作伪证以帮助丁逃避刑事追究的
D. 辩护人甲指使证人乙作伪证以帮助其委托人逃避刑事追究的
?
正确答案:A
4. 某高校的保安袁某晚上在校园内巡逻时,发现陈某较为可疑,怀疑其为小偷,便把陈某叫到值班室进行讯问。

陈某否认有什么不法行为,袁某便把陈某吊起来殴打,强迫其承认盗窃。

结果造成陈某残废。

袁某的行为构成:()
A. 故意伤害罪
B. 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
C. 非法拘禁罪
D. 刑讯逼供罪
?
正确答案:A
5. 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

之后,甲伪造作案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