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评卷分析报告本套试卷试题均为原创题或改编题,难易适中,部分试题体现时政要点,起到了对学生高一上学期所学知识的考查作用,是一套质量较好的试题。
现将在评卷和试题讲解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一、选择题部分在试卷讲评中,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选择题有1.第4题:学生没有把握题干中“密办军需”和“并非为了”等关键词,想当然选择C项。
2.第10题:学生没有理解“在野党”和“影子内阁”的含义,望文生义,误选A项3.第22题:学生没有把握题干中“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也没有真正领会外交三方针的含义,导致失分。
通过上述三道题可以反映学生把握材料关键词能力亟待提高;对教材相关的历史名词解释亟待明确;对一些常识知识亟待掌握。
二、非选择题部分1整体分析: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基本概念掌握不好如“分封制”;多数学生缺乏概括归纳的能力,照搬照抄材料;很多学生不会审题答非所问,如第28题第2问,把原因答成影响;2.分题分析:问题较多的是27题和28题。
(1)27题:答题不规范:试题要求从材料摘取细节并表明历史现象,有的学生把两个发到一起答,有的学生直接写现象,有的同学细节和历史现象不匹配;论述跑题:有的同学用雅典、中国、英国、美国的史实混着法国阐述关键史实有明显错误:有的同学答法国是君主立宪制或君主专制,反映基础知识的缺失。
(2)28题:答题格式混乱:第1问应该先答变化再答原因,而变化的格式是由----变为-----、或逐渐变为-----;。
很多同学的试卷答得一塌糊涂;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黑白不分、是非混淆。
竟然把不科学、不民主的“鼓掌表决”和出现在“文革”时期的“革委会”看成是科学的、民主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真是荒唐可笑。
以上就是我们在试卷讲评和批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谨供兄弟学校的老师参考。
(综合)高一历史期末质量分析分析报告
(综合)高一历史期末质量分析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分数分布、知识点掌握情况和考试难度的评估,旨在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2. 分数分布根据对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成绩的统计和分析,以下是学生的分数分布情况:分数分布表显示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在70分以上,但还有少部分学生表现较差。
3. 知识点掌握情况根据对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各知识点的分析,以下是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中国近代史的掌握情况较为良好,但对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理解相对较弱,需要加强相关教学。
4. 考试难度评估通过对试卷难度的评估,以下是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的难度分析:- 选择题: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回答。
- 简答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对知识点进行较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 论述题:较有挑战性,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提出合理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根据考试难度评估,考试内容较为全面,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
5.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整体质量良好,大部分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考试成绩上表现出色。
然而,仍有少部分学生在某些知识点和题型上存在较大的不足,需要继续加强相关教学。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考试难度评估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6. 建议- 针对学生对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理解较弱,建议加强对该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和复。
- 提供更多多样化的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分析,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总结高一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总结高一一、习题分类及难度分析本次期末历史试卷共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四部分,题目涵盖了古代、近现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内容,试题难度适中。
下面对试卷各部分进行详细分析。
选择题部分:本部分共计25道选择题,考察的知识点包括古代文明、世界历史、中国历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方面的知识。
题目中涵盖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点。
难度相对较低,大多数题目答案明确,学生只需基本掌握相关知识即可顺利完成。
少数题目需要考生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稍微有一定难度,但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扰。
判断题部分:本部分共计10道判断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历史和近代史方面。
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给出的史实是否正确。
这些题目主要测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程度。
整体难度适中,学生只需根据自己的知识判断史实是否正确即可,没有什么复杂的推理和分析过程。
填空题部分:本部分共计10道填空题,考察的知识点覆盖了世界历史、古代文明、中国历史和近现代史等多个方面。
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史实和相关知识点填写正确的答案。
整体难度适中,学生只需记得相关知识点,能够比较准确地填写答案。
但对于一些相似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学生需要更加细致地区分才能准确回答。
简答题部分:本部分共计5道简答题,考察的知识点涉及了古代、近现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内容。
题目要求学生针对所给的问题简要回答,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
这部分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在回答问题时需要条理清晰,用词准确。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部分可能是较为困难的。
二、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试题难度过于简单,缺乏一些挑战性的题目。
希望在今后的历史试卷设计中,能加入一些较难的题目,既能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试题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些题目难免重复。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大全5篇)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大全5篇)第一篇:高一历史试卷分析HB2012-2013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分析本卷命题范围是必修Ⅰ全册,以现行教材及省学科指导意见命题,很少涉及删减或阅读内容。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满分为100分, 分值设置选择题50分与非选择题50分。
试题以“2012年省高考卷及各省新课程卷所呈现精神为命题方向”要求,虽然难度大的题型较多,题量较大,但基本做到“起点适当,坡度适宜,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命制,下面从几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一、概述1、试题精心构思设计,既考察了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又反映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2、试题设置符合教学大纲,考查范围基本涉及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观题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二、试卷特点:通过抽样调查分析,及学生做题情况来看,试卷从总体上说结构合理,有难度,有梯度,试题角度新颖灵活,信息量多,知识覆盖面较广,不回避重难点,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
如既考查了图片信息题(如选择题22,24题),又考察了材料情景题;既考查了再认再现的识记能力,又考查了历史的比较思维能力。
但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一学生来说试题偏难,特别是本校学生相对本市名校基础更是薄弱,所以本试卷并不太适合本校学生。
三、典型错误1、选择题第2题:本题考查的是“封建”一词的意思,但学生被“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的最盛最美的时代”,理解偏差,以为问的是哪个朝代是封建时代里人性开的最盛最美的时代,因此就判断失误,错选B,正答率仅占13.7%。
2、选择题第4题:本题考查的是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经济的差异造成上层政治思想的不同,出题较新颖,但是难就难在学生不理解,加上A、C说的是制度和思想方面的原因,很贴近答案,因此错选A、C项的非常多,正答率仅占2.2%。
3、选择题第9题:本题考查了孙中山对国家的贡献,受到海峡两岸的爱戴,但学生材料分析能力较差,再加上基础知识薄弱,所以没理解题目意思,就按选项内容错选C、D项,正答率仅占16.2%。
高一历史期末考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质量分析第一篇:高一历史期末考质量分析高一历史期末考质量分析一、出题宗旨及试卷难度考试范围在历史必修一共五单元,重、难点知识面的覆盖率几乎达到百分百,但难度适中。
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选择题每单元5--6题,综合分析题每单元大约一道,主要考察平时学生听课效率。
二、考试中出现的亮点、考试成绩、暴露的问题每班及格人数,实验班50到43个不等,平行班27到36个不等,每班均有5到10个上80分以上。
最高分90分,最低分10几分,分数差距较大。
与平时单元考相比,出现了学生敢于作答的尝试,跨学科知识迁移的能力也表现较明显。
多数学生选择题得分率较低的是第3、7、12、16、18、19题,主要暴露了学生的审题能力较差以及复习的范围不广,例如不懂什么叫“行政区划”,“宪法依据”,“国家政权体系”等等;一些选择题的答案出现在书本小字部分,但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忽略了。
综合分析题旨在考察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概括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比较能力,也初步涉及几个历史专业观点,如以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上的法律、制度,诸如“西周的宗法制”、“罗马法”等等,以历史的、阶级的观点客观看待事物的发展,不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过去的制度等。
另一方面,评价标准较宽的开放性问题的尝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林珍华2010.7.8第二篇: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日期:2010年5月24日出处:长海高中编辑:chgzlw 阅读:72次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历史备课组刘蔚本次期中考试采用岫岫岩高中试卷,现做考试质量分析如下:一、考试成绩统计: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90分,及格人及格率37.33%;年段平均分55.11分。
各班详情见教务处的质量分析表(excel)。
二、命题设计:考试范围为必修2第一、二、三、单元。
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并有旧教材的知识点。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本卷命题范围是必修Ⅰ全册,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满分为100分, 分值设置选择题50分与非选择题50分。
一、值得肯定之处1、通过调查分析及学生做题情况来看,试卷尽管思维含量不小,但整体上难度适中,有梯度,试题角度新颖灵活,信息量多,知识覆盖面较广,不回避重难点,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
试题既考察了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如3、7、8、9、10、14、18、20、21、24、25、28题前两问等题,又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如4、6、11、12、13、15、16、21、27等题目。
2、试题设置符合课程标准,考查范围涵盖了本学期的主要内容。
3、试题在各单元的分布合理。
如选择题第一单元4个,第二单元3个,第三单元3个,第四单元3个,第五单元8个,第六单元1个,第七单元3个;而材料题26题考查了一、三单元,27题考查了四、六单元,28题考查了第七单元,材料题没有在第五单元设置题目(选择题在该单元出题较多)。
所以说,试题的单元分布是科学的。
4、试题数量的设置合理。
选择题25个,每个2分,总分50分,既能较全面的实现对知识点的考查,还能实现对基础知识和多种能力的考查。
而材料题由前几年的四个改为三个,一方面使得再阅卷教师的安排上不显得过于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在分值上也与高考相吻合——高考每一问的分值很高。
希望25个选择题、三个材料题的题型分布格局坚持下去。
二、值得商榷之处1、有几处试题去年考了,今年又改头换面后再次出现,如12题、27题(尽管这两道题学生从整体上做得依然不是很如意)。
据观察,近几年来的期中期末考试都有上年的试题重复出现,而且还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一旦引起教师的注意和重视,就起不到对学生真正客观的考查的作用。
希望同样的试题不要连续两年出现。
2、此次考试的难度基本适中,但略有难度,思维含量较多,但比起期中考试试卷有了很大的改进——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对各种能力的考查很多、很高,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高一没有分科,大多数学校对于历史也不太重视,课节也比较紧张,学生的历史思维也没有形成,可能会起到一个严重的后果——历史如此难学,让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降低,减少了日后文科的优质生源。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贾翠珍
一、试题评价
本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由新区统一出题。
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知识点分布合理,覆盖了必修一的整个主要知识点;重点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与分析归纳的能力,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利于规范历史学习。
考试时间70分钟,试题中选择题32道,64分;材料题3道,36分。
二、典型试题分析
(1)选择题:本次选择题以材料型试题为主,既有文字试题,又有图片型试题,可谓图文并茂。
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知识的记忆能力,又要有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因为平常练习也较多,答题情况还算可以,但有一部分同学答得不好,成绩较低。
(2)材料题:
学生对这个类型的题目到目前为止,学生还不善于读材料,从材料中捕捉历史信息,把材料看懂后再去看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去看材料;可能由于前面学生对于材料题不爱看材料或者懒得读材料,所以虽然题目不难,但在答题时却答不到要点,材料题失分较多,得分率较差。
学生不会史论结合,材料与观点联系不强;部分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解答。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1、讲练结合。
虽然课时有限,但是在课堂上还是尽量精讲精练,适当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
2、落实学生的知识记忆。
史学科的特征是要识记知识点,将知识线索化,所以注重学生课后笔记的整理。
3、材料分析能力。
虽然这次考试没有材料解析题,但是立足考试趋势,课堂上应适当引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观点,史论结合。
4、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高一阶段,重在积累,重在基础,重在学习规范养成。
(完整)高一历史期末质量分析分析报告
(完整)高一历史期末质量分析分析报告高一历史期末质量分析分析报告背景这份分析报告旨在评估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并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总体表现通过分析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整体上表现还不错。
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及格线,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
分析结果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掌握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一些学生对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有着较好的理解,能够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然而,另一些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加强研究和复。
分析能力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学生整体上表现良好。
他们能够将历史事件与当代社会联系起来,理解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有洞察力的见解。
然而,仍有一些学生需要提升分析能力,包括更深入地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后果。
写作能力学生在历史写作方面的表现也存在差异。
一些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运用适当的历史术语和句式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然而,一些学生需要加强写作能力,包括逻辑性的组织和准确的表达。
建议和改进措施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以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科的成绩和能力:1. 加强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重要事件、人物和概念的理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阅读相关资料。
2. 提供更多的分析训练机会,帮助学生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写作和展示等方式来锻炼这些能力。
3. 鼓励学生多写历史作文,注重写作逻辑和句式的运用。
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4. 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和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动力。
5. 与家长保持沟通,让他们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需要,共同合作促进学生的研究成长。
结论通过针对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整体上表现不错,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加强。
通过以上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科的成绩和能力,促进他们的学习成长。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篇1一、命题指导思想和特点(一)、指导思想纵观试题,普遍体现了能力素质观和新课标对考试三维目标的要求,从而发挥历史教育测量的诊断导向功能。
(二)、试题特点1、总体平和,难度适中试题的结构、类型和容量适中,具有一定的效度和区分度。
难度适中。
没有哪个题目是所有学生都写不起的,也没有哪个大题目能让相当一部分考生得满分。
全卷基本都是按照高考的要求,所以分科后的文科生有必要看高考模本的题目。
2、立足基础,贴近教学试题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特别是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认识,对历史发展进程的规律性总结。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从阅卷和抽样结果来看,主要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科能力未形成、考试偏差较大、写作不规范、缺乏新课程意识五个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尤其是一些概念性的知识。
2、审题偏差大这次考试因为考试失误丢分特别严重。
考试中抓不住关键词,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错误,不能按要求作答,答非所问。
3、书写不规范大部分学生的字迹不规范,不清晰;学生语文知识欠缺,不能有效组织回答,主要表现在知识点不清,没有层次,口语化,表达不严谨;不能使用历史学科的语言或术语答题,无效词多;关键词写错别字。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加强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教学这次考试说明学生的历史观念有很大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把基本的历史概念讲清楚,让学生把一些历史概念背熟。
并适时跟踪检查,通过课前默写、课后作业、抽查等方式,增强对历史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教学重、难点分析应加重学生参与的力度包括新课教学、测试练习和点评,在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要给学生更多参与的平台和机会,因为学生的参与可以有效及时地纠正思维方法上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偏差。
3、适度进行基本的史学方法和史学理论的教学4.对试题的解答,除加强对答题格式的规范外,更应该加强对解题方式的引导。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改进措施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改进措施一、成绩及排名本学期我带了高一4、5、6三个班,其中4班为文化课班,5班为体育班,6班为美术班。
期末考试全县参评单位10个。
我的成绩如下:5班第3名,4班第4名,6班第8名。
二、考试问题①进度方面的问题。
由于抢进度,没有预留时间学生复习,也没有强化训练,所以学生的应试能力较差。
②学生双基能力较差,表现为审题不清、知识点记忆不牢、对史学理论的掌握不够、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差。
③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没有做好章节知识过关,没有大强度的专项训练,也没有注重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系统介绍。
④学生答题时思维混乱,缺乏缜密的逻辑思维,比如第26题的第二小问,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提到的“两种制度”各是什么?很多学生不明就里,乱答一气。
另外字迹潦草、乱涂乱改现象严重、答题随心所欲。
⑤对历史概念的把握严重不到位,对阶段特征把握不够,张冠李戴、东扯西拉。
⑥非智力性因素造成的错误较多,比如有的学生居然把试卷题目都看错了,有的甚至漏填涂某个选择题,而该题很简单并且在试卷上做对了。
三、归因分析1、我教学的标高和进度,没有完全切合学生实际。
2、学生平常在历史科花的时间较少,以至于应试能力较差。
3、学生对历史的记忆、理解、运用能力较差。
4、考前留给学生的复习时间也较少。
平常我教给学生的应试技巧和方法也没有突出。
5、我对规律性的知识点的介绍和拓展不够到位,学生答题时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着边际、不得要领。
6、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不够,基本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改进措施1、回归课本,做好单元知识过关,包括记忆、考试和听写。
2、把握教学标高,做到难易适度。
3、密切关注教学进度,掌握主动,做到先紧后松。
4、注重多鼓励学生,一次考试的失误不代表什么,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做好集体备课,认真学习和研究本学科的教学重难点和史学动态。
6、做好专项训练,比如选择题、材料题、史学理论等。
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1200字
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考察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本报告对高一历史试卷的质量进行分析,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试卷结构分析1. 试卷题量合理分布:本试卷题量适中,涵盖了历史学科的各个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并合理安排了难易程度,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学科内容。
2. 试卷题型多样化:试卷中设置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试题分析1. 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试卷中常用的题型,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本试卷的选择题涵盖了各个重要知识点,题目设置了一个干扰项和一个正确答案,对学生的辨析能力提出了要求,能够有效区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2. 填空题:填空题能够考察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记忆和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本试卷的填空题设置较多,试题内容既有基本的历史事实,又有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判断题:判断题是对学生对历史知识准确性的考查。
本试卷的判断题设置了一些常见的历史观点,要求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判断来选择正确答案,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4. 简答题:简答题是一个较灵活的试题形式,既可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能力,又可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本试卷的简答题设置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规范学生的回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
四、试卷评价1. 试题选材合理:本试卷的题目覆盖了历史学科的各个知识点,涵盖面广,选材恰当。
试题内容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题目难易分布合理:本试卷的题目设置了易、中、难三个层次,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学科内容。
高一历史期末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成绩质量分析本次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单元至第七单元,考试题型与试卷结构:选择32个,共48分,非选择3个,共52分,试题难度:0.7左右,各部分比例:中国古代史30分,中国近现代史35分,世界史35分。
平均分:56.56,及格率:41.91,优秀率:0.57,平均分与县平均分相差13.79。
一、命题指导思想和特点(一)指导思想纵观整个试题,总体体现了以能力和素质立意的理念和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以发挥历史教育测量的诊断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试题特点总体平和,难度适中,试题的结构、题型与容量适度,立足基础,贴近教学,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
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总结。
二、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牢固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特别是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没有真正把握。
结论理解不深、不透,缺乏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2.审题偏差大本次考试因审题失误而失分显得特别严重。
审题中抓不住关键性字词,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偏差,不按照要求回答,答非所问。
3.书写不规范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学生语文知识匮乏,不能有效组织答案,主要表现为知识要点不明确,没有层次性,出现口语化,文字表达不够严谨;不会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或术语答题,出现许多无效文字;关键字词写成错别字。
三、改进措施1.教学中要依据课标,讲清主干知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问题。
2.基础知识点巩固要落实到位。
严抓学生的落实,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考虑采用默写的方式强化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
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注意把握有效信息回答问题。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图片信息,按照审题及答题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答题训练。
按照每课、每单元选取经典试题进行训练。
练习与讲评相结合,借讲评习题,帮助学生解决前一时期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利用好改错本。
高一历史的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的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高一历史期末试卷是高一第一学期必修1(政治史)的总测,是根据当时实际教学进度进行的,它有利于高一师生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夯实根底,为以后学习作知识和能力准备,并且提高人文素养。
一、试卷结构本次历史试题总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其中第一卷选择题1—25小题共50分,第二卷非选择题 26、27、28、题共50分。
二、试卷特点1.注重根底,贴近教材,强调对教材根底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不管三年后的具体高考方案如何,关键还是根底知识的掌握,因此,本次历史学科的命题首先表现在对知识考查的根底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
如选择题的第1、3、5、6、7、10、11、12、13、15、18、19、20、23、24、25题等,主观题中27题关于西方的政治制度、28题中关于中国在国际的地位和当今国际形势的开展,这些主观题在问题设计上也尽量做到依托教材、落实历史学科知识,让学生有话可写,不会让学生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试卷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的阅读,以夯实根底,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2.突出新的史观,表达课改精神。
立足新课程、关注新课改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与原那么。
高中历史新课程突出“三大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范式,尤其是文明史观,“从文明演进角度看历史”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内容总纲。
因此,突出“三大史观”也将成为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和考试的重要特点,为此,在本次考试命题设计上也反映了这一特点。
除了在试题内容设计上表达新课程理念外,在试题形式设计上也同样彰显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精神和理念。
试题材料新颖、多样,图文并茂,表格,各类图片多达9幅,使整套试题洋溢着历史气息;一些主观题在问题、答案设计上也具有开放性特征。
3.关注现实,贴近生活,彰显史学教育功能。
试题着重考查与社会热点、焦点、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等相关联的或能建立联系的知识,进而引导高中学生树立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命运、国家前途和世界开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基本依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在材料阅读、问题分析和历史阐释等方面的能力。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点覆盖面广,难易适中,题型多样,很好地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不够准确,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对问题的判断和作答。
2、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试卷中的材料题,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和问题,影响了对问题的判断和作答。
3、历史阐释能力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虽然能够列出教材中的知识点,但不能很好地结合材料进行阐释,影响了得分。
4、答题规范性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作答,影响了得分。
三、教学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事件和基本发展线索,形成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要引导学生多读历史材料,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眼光。
3、加强历史阐释能力的培养。
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还要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历史进行评价和解释。
4、规范答题要求。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为不符合要求而失分。
四、总结本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反映出学生在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答题规范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重视和改进。
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规范答题要求等措施的实施,相信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和历史素养。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一、分析目的本次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的目的是对试卷的结构、内容、难度和信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分析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月五、六、7三天,学校组织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高一历史于1月6日上午进行了测试,本次出卷,学校对试卷的难易程度的要求是7:2:1,试卷的内容能够来自讲义,所定练习册,也可自拟。
本着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的意旨,本次出卷的内容为必修1内容,难度不大,大多为基础题,有些乃至是与初中衔接的题目,具有较好的初中历史素养就可答出。
下面就这次考试情形进行小结及试卷分析:本次考试全年级总分最高分为92分,最低分为18分,选择题最高分为总分值50分,最低分为16分,大体达到预期目标。
一、选择题答题情形: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456789正答率% 78.4 75.2 78.5 73.3 82.8 84.6 73.2 48.2 82.3 题号1011121315161718正答率% 86.5 54.2 84.5 46.6 79.4 86.6 85.9 74.5 83.7 题号192021222324正答率%94.38371.168.838.075.788.6从以上表格分析,学生做对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都超级集中,大多数同窗错在第八、1一、13、23题,因此,选择题最高分达到50分总分值,许多同窗都能拿到40分以上的高分。
第8题,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学生之因此错,在于大多数同窗没能看到三权之间的彼此制衡;第11题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制度,学生大多项选择D,错误在于把专制政治的终止标志以为是新民主主义成功,法治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史实的明白得不清;第13题考查巴黎公社失败的全然缘故,学生对原材料明白得不清,看到材料较长,缺乏阅读明白得的耐性,未能抓住关键句子“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进行分析;第23题考查美苏对峙的缘故,也属于基础性的问题,但学生大多以为雅尔塔体系不属于缘故之一,而这正为美苏对峙奠定大体框架。
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副本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1.试题基本贴合教材,基本符合《新课标》和《考试说明》要求。
2.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单项选择题30个共60分,材料分析题大题2个,共40分。
考查的范围为必修1。
试卷难度整体比较容易。
三、学生的答卷情况分析全级平均分69.67,最高分93分,最低分31分,90分以上7人,80-90分以上95人,不及格91人。
1.客观题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课后背诵较差。
25题考察的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在平时一再强调,但还是有不少同学错误。
(2)做材料型选择题的能力不足。
这次考试有大概百分之六十是材料型选择题,学生对这类题型还并不是很熟悉。
2.主观题存在的问题(1)答案无条理。
答题规范还未养成,一段式答题,没有分点。
(2)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上课听讲不认真,课后背诵较差。
这次考试的考点绝大部分是老师一再强调的知识点,有的甚至在考试老师刚刚复习的知识点,但是一些同学的回答情况及其差。
(3)卷面潦草,修改凌乱。
字迹大小不一,不成行。
(4)答案组织不会用专业名词。
一些学生用一些冗长、通俗的字词答题。
四、应对问题的措施1.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从初中的学习习惯中脱离出来,更好的适应高中的学习方法,考试方向。
2.要加大力度督促学生的课外记忆背诵,如组织学生对每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默写。
3.上课对重要考点要经常提问,加强学生的熟悉度。
4.在平时的作业批改、评讲中药注意规范学生的答题形式,让学生能够做到答题规范卷面干净、有条理、用专业名词。
5.针对落后的学生,做好谈话和监督的工作。
尽快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对于学习政治有信心有动力。
6.在平时讲解练习题是,要逐渐培养学生解答材料型选择题的能力。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试卷教案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对试卷的整体评析本次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第二部分为材料题,由必做两道大题和选作三道大题组成,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试题从总体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运用。
具有一定的高中文科教学和高考的导向性,是一套高质量的、高水平的,并适合高二文科学习特征的历史试题.二、阅卷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阅卷及抽样的结果看,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学校、学生、班级之间差别大.几乎每袋试卷都呈两极分化现象,差距较大的达40多分(最高分98,最低分49分)。
同一班级学生层次差距大。
学校之间,由于生源问题等多种因素差距也有拉大的趋势.学校内部班级的差距也较大.如何针对具体的学情实施有效的高效的历史教学成为一大难度问题。
2、学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试卷中,考察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灵活多角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得分较低.3、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知识要点不明确,时有错别字出现.作为来年即将高考的学子,至今还自己潦草,出现不少错别字值得每位历史老师重视.4、学生缺乏一定的身体能力.学生做题中,没有注意对关键字、词、有效信息的突破,出现答非所问的答案。
这一点在主观题里表现尤为突出。
5、学生语文知识匮乏,不能有效组织答案。
学生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对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的概括、归纳、分析能力较差。
致使大题做答不规范,口头化语言较多,与历史专业术语联系较少,得分率不高.6、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含糊不定,对答案带有猜疑心理。
如对孔子政治思想和孟子政治思想的混淆等。
三、对高三文科教学的建议1、狠抓基础知识的过手和过关,注重能力培养从试卷中就突出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史实混淆.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重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理解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理解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高一历史试卷进行质量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试
卷的设计和评价试卷的质量。
通过对试卷的内容、难度、命题方式
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历史考试。
试卷概述
本次分析的试卷为高一历史试卷,试卷包含了多个单元的内容,如古代史、近代史等。
试卷的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
答题等。
试卷的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质量分析
1. 内容合理性
试卷的内容涵盖了多个历史单元,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的
发展和变革。
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全面,并且能够考察学生对历
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难度适中性
试卷的难度适中,既有简单的基础知识题,也有需要较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应用题。
题目的难度分布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命题方式
试卷的命题方式多样,既有直接考察记忆和理解的题目,也有需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用题。
试题的命题方式灵活多样,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评分公正性
试卷的评分标准明确,能够准确评价学生的答题水平。
答题要求明确,评分时能够根据学生的答案给予准确的评分。
评分过程公正公平,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一历史试卷在内容合理性、难度适中性、命题方式和评分公正性等方面表现良好。
通过对试卷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试卷的设计和评价试卷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历史考试。
希望本次分析对于教师和学生都能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与教学建议新
高一上学期历史试卷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试题评价(一)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遵循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紧紧围绕高一历史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试卷比较科学,考查目标合理、明确,题目表述规范。
容量比较适中,对于一个半小时,题量稍显不足。
题目的覆盖面合理,几乎覆盖了必修一的所有主干知识。
材料选取严谨,多取著名历史学家的论断,像费孝通、斯塔夫里阿诺斯、西塞罗等。
材料题的梯度明显,材料题的最后一问都给学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二)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考查目标立足于三位课标,淡化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突出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
试题立意较高,材料题注重专题间的关联,符合文科综合历史的考查特点。
考查的重点如民主、五四运动等重要知识,这些都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历次考试的热点。
考点分布合理。
(三)对试卷题型、卷面的分析试题中选择题30道,60分;材料题2道,40分。
卷面设计合理,压缩在6个页面中呈现。
答题卡的问答题空间充足。
二、典型错例分析表题号典型错例分析2 学生不清楚分封制各个诸侯国诸侯的来源,课本只提供了三种分封的对象,导学案上有详细的地图分布,但同学们都没有注意到。
5 此题考查对科举制的全面评价,关键是必须结合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得出正确答案。
6 考查基础知识,元代行中书省的设置,河北属腹里管辖。
9 理解资本输出的概念,政治贷款是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且有巨大的利润,因此属资本输出,抢占市场不是资本输出。
11 找隐藏的关键字“闽”,福建是日本的势力范围。
大部分学生没找到17 关键字“和”,在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中,只有平津战役采用了战和并用的策略。
21 直接看选项选答案,除了B选项,其余答案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26 考查时间题,学生对古代事件的时间掌握不准确,涉及东西方对比时尤其糊涂。
29 两个选项都正确时,要选内涵较广的一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是高一第一学期必修1(政治史)的总测,是根据当时实际教学进度进行的,它有利于高一师生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夯实基础,为以后学习作知识和能力准备,并且提高人文素养。
一、试卷结构本次历史试题总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其中第Ⅰ卷选择题1—25小题共5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26、27、28、题共50分。
二、试卷特点1.注重基础,贴近教材,强调对教材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不管三年后的具体高考方案如何,关键还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本次历史学科的命题首先表现在对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
如选择题的第1、3、5、6、7、10、11、12、13、15、18、19、20、23、24、25题等,主观题中27题关于西方的政治制度、28题中关于中国在国际的地位和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这些主观题在问题设计上也尽量做到依托教材、落实历史学科知识,让学生有话可写,不会让学生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试卷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的阅读,以夯实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2.突出新的史观,体现课改精神。
立足新课程、关注新课改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高中历史新课程突出“三大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范式,尤其是文明史观,“从文明演进角度看历史”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内容总纲。
因此,突出“三大史观”也将成为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和考试
的重要特点,为此,在本次考试命题设计上也反映了这一特点。
除了在试题内容设计上体现新课程理念外,在试题形式设计上也同样彰显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精神和理念。
试题材料新颖、多样,图文并茂,表格,各类图片多达9幅,使整套试题洋溢着历史气息;一些主观题在问题、答案设计上也具有开放性特征。
3.关注现实,贴近生活,彰显史学教育功能。
试题着重考查与社会热点、焦点、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等相关联的或能建立联系的知识,进而引导高中学生树立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命运、国家前途和世界发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当然,在考查方式上的选择上可以或显性或隐性、或直接或间接。
依据这一命题趋势,对于高一学生生来说,也应从早培养这一意识,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所以,在命题设计上也渗透了这一意图。
如选择题第8题关于美国08年总统大选的问题,主观题26题分析当前中国海军远洋护航的任务的目的,27题分析当今中国在国际中重要的表现因素有哪些。
三、学生答题分析这次抽取两个考场共80份试卷,最高分98,最低51,平均分为75.30,难度中等。
1、选择题部分满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难度值选择题50502440.30.86依据抽样分析,错误率较高的为第14、15、16、24题。
第14题学生答题时,审题不清,抓不住主旨容易错选成C。
第15题问题出在不能分清选项表达上的错误,主要是基础知识不巩固造成的,第16题是比较性,选择最佳答案,学生主要是比较能力欠缺,错误较多,第24题问题出在不理解生产关系的含义,暴露出学生上课听课不专心,而且基础知识薄弱。
2.非选择题部分题号分值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难度
值26121228.450.70271017.340.8728181829.630.54第27题得分率是主观题中得分最高的,平均得分17.34,得分率较高。
此题得满分的考生较多,在抽样中有24人得满分,大部分考生能得16分以上。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迁移、概括能力如第(1)根据材料指出西方议会议员产生的方式;第(2)问概括《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等四个小问都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第26题得分也较好,平均得分8.45,得分率较高。
有较好的区分度,7到10分较普遍,在抽样中有36人得分在10份以上。
具体失分情况如下:第二问没有看清材料中隐含中国海军成立的时间信息,第三问中缺乏知识的迁移和概括能力,失分最多。
第28题得分在主观题中是最低的,平均分只有9.63,难度较大,在抽样中得10分以上的还不足40人,这是一道表格式材料题,命题设计上主要是关注社会现实,突出历史学科特色,通过材料分析中国在当今为什么能够在国际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还有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等。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和历史概括能力不强势这题十分的主要原因。
四、存在的问题1、基础题丢分较严重,说明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2、不会利用试题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审题。
3、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差。
(1)文字阅读能力较差。
(2)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4、表述问题较为突出。
对文献材料进行筛选与概括,对答案行文进行组织与归纳本是文科考生必备的能力。
但是从考生卷面上看,一些学生此类能力相当薄
弱。
(1)语言组织能力差,不会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准确表述,比较空泛。
(2)表达的逻辑性不强,甚至自相矛盾。
(3)表达的角度单一,层次性差。
(4)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五、教学建议1、立足课程,转换观念在目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转换教学观念,那就是课程观取代教材观。
以前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新课改强调的是课程观,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是最根本的,要动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加强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研究。
通过历史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要继续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教学。
夯实基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力争求准求稳求实。
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线索,重视对历史图表的判读,注重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效地避免基础知识记忆的遗漏。
3、加强训练,提高能力加强对学生审题和解题方法的训练,尤其是材料题的训练,以加强对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最大限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用活,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正确辨认情景的再现。
在训练中,应加强的审题和解题指导,应讲清解题时的思维途径,教会学生进行思
维切换,以真正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运用自如的境界。
4、语言朴实,格式规范答历史题不同于作文,不容许想象,也不需要华丽的词藻,答案虽然在教材中找不到原原本本的表述,但都出自于教材,是把分散在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时广泛联系教材内容,把相关知识点迁移过来,按题意要求进行整理,形成答案。
文字表达要符合历史学科特点,言简意赅,切忌絮叨,答案必须分点,做到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