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心栀子赠谢娘因赋此诗》翻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
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
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
作品赏析:摘下洁白芬芳的花朵相赠,已是多么有情味的韵事。何况那花儿并蒂同心,更象征着深深的友谊。同心栀子成为后人诗词中习见的典故。如唐人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唐彦谦《离鸾》云:“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宋人梅尧臣《种栀子》云:“同心谁可赠,为咏昔人诗。”谢娘也因之成为青年女子的代称了。
作者简介:刘令娴(约公元525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女,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第三妹,世称“刘三娘”。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梁武帝普通六年前后在世,东海徐悱之妻。徐悱,字敬业,是仆射徐勉之子,524年,徐悱死,令娴作《祭夫文》,辞意凄惋,留下“令名士搁笔”的美谈。此文载于《艺文类聚》。
作品背景:栀子花也叫同心花,南北朝时代栀子花被用于表达同性之间纯洁的友情。
古时候的栀子花还是稀罕物。摘几枝小心地放在丝织绢布上,用精美的篮子拎着,亲自送给最好的同性朋友,不仅珍贵而且雅致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