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
为规范我司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正确安装和使用,防止一切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避免设备漏电而产生的火花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特制定如下安装、检查、维护要求,望各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一、保护接地的要求:
1.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铝皮及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2.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
并每一季度检验一次。
3.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扁钢(厚度不小于4mm)。
连接地线截面应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扁钢(厚度不小于4mm)。
4.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一块。
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6.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⑴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⑵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⑶低压配电点或____米范围内装有____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⑷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____个局部接地极。
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行)至少应分别设置____个局部接地极;
⑸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对于井下单台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安装应按局部接地安装要求执行,必须保证接地点的电阻值不小于2。
二、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制作标准:
1、井下硐室、对手交接班地点如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乳化泵站、瓦斯抽放泵站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裸铜线。
2、井下固定、半固定设备但无人看守或移动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即直径不小于____毫米的50mm2钢绞线。
3、钢绞线接地线制作要求:
⑴钢绞线长度大于等于1500mm;
⑵钢绞线两端头应进行镀锡处理,长度100mm;
⑶钢绞线两端头采用铜线鼻子(拆除现用的铜线鼻子)或采用铜线捆扎制作线鼻子;
⑷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采用镀锌螺栓。
4、局部接地极制作标准:
局部接地极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00m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____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000m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____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000m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750mm。
5、主接地极的制作标准:
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小于0.7m2,厚度不小于5mm。
局部接地极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它就近的潮湿处,应用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制成。
设置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至少钻____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垂直埋入地下,垂直埋深不小于0.75m;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钻____个透孔,透孔直径不小于5mm,两根钢管并联且相距不小于5m,垂直埋入地下,垂直埋深不小于0.75m。
三、电气设备辅助接地安装标准:
目前,我司使用的真空馈电开关、煤电钻综合保护、信号照明综合保护接线腔均有辅助接地端子,为确保各类保护和避免人身触电事故,均需要将开关接线腔内的辅助接地端子利用电缆引处进行可靠接地。
1.设备外壳接地与辅助接地间距必须大于____米;
2.辅助接地线使用U-1000-31.5+11.5或U-1000-32.5+12.5橡套电缆;
3.辅助接地极按局部接地极埋深0.8m设置;
4.辅助接地与接地极连接必须使用M10或M12镀锌螺栓,连接时采用双垫片;
5.辅助接地与接地极连接处接头必须采取挂锡处理。
四、接地极的检查与维护
1.有值班人员的机电硐室和有专职司机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每交接班时必须进行一次表面检查。
其它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由维护人员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表面检查。
2.每年至少对主接地极和浸在水中的局部接地极详细检查一次,应将其从水仓或水沟中提出来检查,若矿井水含酸性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着重检
查连接情况和锈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主接地极,应一个检查,另一个
工作,不能将两个同时提出来。
3.对于钢管接地极应经常灌注盐水。
4.电气设备在安装、检修搬迁后,应详细检查其接地装置的完善情况。
5.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的测定,由专人负责,每季至少进行一次,并做好
记录。
6.采掘工作面所使用电气设备需要移动的,局部接地极必须将一同移动,不
得丢弃,接地极不能移动的必须将接地母线回收再用。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二)为了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防治粉尘危害的各项规定,消除井下粉尘危害,防止煤尘爆炸事故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安全生产,特制
定《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
第一章防
尘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11条设计和建设矿井时,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并建立完善的洒水系统,即:
一、地面建设的永久性水池其容量不得小于200m3,并设有备用水池,贮水量不得小于井下连续____小时的用水量。
二、防尘用水管路应铺设到所有能产生和沉积粉尘的地点,并且在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每隔____米或____米安设一个三通及阀门。
三、防尘用水系统中,必须安装过滤装置,保证水的清洁,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l50mg/l,粒径不大于0.3mm,水的pH值应在6-9.5的范围内。
第12条《规程》第156条:井下风速必须严格控制,增大风量或改变通风系统时,必须相应地调节风速,防止煤尘飞扬,即:
一、井巷中风流速度应符合《规程》中第105条的规定。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当采取煤层注水湿润煤体和采煤喷雾降尘等措施后,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可以适当加大风速,但不能超过5m/s。
二、回采工作面,当风速超过2.5m/s时,必须加强煤层注水或喷雾等防尘措施。
其它巷道,当接近最高风速时亦须加强防尘措施。
第13条《规程》第157条:产生粉尘的地点,必须采用有效的防尘措施,即:
一、掘进工作面必须符合《规程》第14条的规定;开凿井筒或掘进岩巷、半煤岩巷和煤巷时都必须采用湿式钻眼、刷洗井帮巷壁,采用水炮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通风等综合防尘措施。
二、回采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水炮泥、喷雾、洒水或其它防尘措施。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必须采取煤层注水;
三、采煤机、掘进机都应安装有效的内外喷雾装置,无喷雾装置的采煤机、掘进机不得工作。
生产矿井中,如果采煤机、掘进机不带有内喷雾装置,必须使用外
喷雾装置;掘进机还必须采用除尘器。
新生产的采煤机必须安装有效的内外喷雾装置;新生产的掘进机必须安装有效的外喷雾装置并配有防尘器,否则不得出厂使
用。
四、井下所有矿车都应保持完好,防止漏煤;
五、井下煤仓、溜煤眼、翻罐笼、运输机、装煤机和其它转载地点,都应进行喷雾洒水或设置除尘器。
喷雾、洒水、捕尘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和维护,不得任意拆除。
第二节采煤工作面防尘
第14条预先湿润煤体
一、煤层注水
如果煤层厚度大于1.3m,煤层倾角稳定,没有或有较小的走向断层,顶底板吸水后不会影响生产及煤的孔隙率大于____%时应采用长钻孔注水。
当煤层厚度小于1.3m,或围岩有严重吸水膨胀性质,或地质情况复杂,煤层倾角变化大,或煤的孔隙率小于____%时,应采用短钻孔注水。
当煤层厚度小于1.3m,或者煤体的自然水分大于____%时,经矿务局总工程师批准后,可以不进行煤层注水。
二、采空区灌水
当采用下行陷落法分层开采厚煤层时,可以采取在上一分层的采空区内灌水,对下一分层的煤体进行湿润。
开采近距离煤层群时,在层间没有不透水岩层或夹矸的情况下,也可在上部煤层的采空区内灌水,对下部煤层进行湿润。
三、预先湿润煤体效果的检查
1.防尘效果的检查
防尘效果表现为降尘率的高低,按下式计算:
C____(G下-G上)-(G′下-G′上)/(G下-G上)
式中C--降尘率,%;
G下--开采未预湿煤体时,尘源下风侧风流中的煤尘浓度,mg/m3;
G上--开采未预湿煤体时,尘源上风侧风流中的煤尘浓度,mg/m3;
G′下--开采预湿煤体时,尘源下风测风流中的煤尘浓度,mg/m3;
G′上--开采预湿煤体时,尘源上风测风流中的煤尘浓度,mg/m3;
2.湿润煤体效果的检查
观察法:观察注水孔两侧煤邦或煤壁“出汗”的位置,以此判断湿润范围。
分析法: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在工作面的煤壁上采取煤样,分析水分,由预湿煤体前、后的水份变化求出煤体的湿润范围及湿润程度。
第15条机采防尘
一、采煤机截齿必需锋利,对磨损的截齿,在前角减到零之前必需更换新齿。
二、各种滚筒采煤机在一定的截割深度条件下,采煤机的牵引速度与滚筒转速之间,存在着一个产量最低的、最佳匹配值。
应对开采煤层通过试验找出并采用这个最佳匹配值进行采煤。
一般规律是滚筒转速增高或降低时,牵引速度也随之而增高或降低。
三、采煤机割煤必须喷雾并满足以下要求:
1.进入采煤机喷雾及冷却系统的水必须经过过滤器净化,确保水质清洁。
2.内外喷雾的喷雾参数必须与采煤机要求的喷雾参数相匹配。
3.采煤机上原有的喷雾系统如果降尘效果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抑尘器进行喷雾降尘。
4.加强喷雾系统的管理和维修,除准备班必须对喷雾系统进行全面维修外,在割煤过程中必须随时更换损坏的喷嘴和疏通被堵塞的喷嘴。
5.在静压供水的水压达不到喷雾要求时,必须设置喷雾站,其供水压力及流量必须与采煤机或包括液压支架的喷雾参数相匹配。
6.泵站需备两台喷雾泵,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第16条自移式液压支架防尘
1.新生产的自移式液压支架应装有移架时能自动控制开关水阀的喷雾系统,并满足以下要求:
(1)喷雾系统各部件的设置,应能可____地防止砸坏,并便于从工作面一侧进行安装和维修;
(2)进入喷雾系统的水必须经过有效的过滤净化。
____支撑式液压支架的喷雾系统,应安设向顶梁上的岩屑喷雾的喷嘴及下放顶梁时向采空区喷雾的喷嘴;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的喷雾系统,应安设向相邻支架之间的顶梁、采空区乃空间进行喷雾的喷嘴,喷雾压力达到0.8-1.5MPa。
3.己投人使用而无喷雾系统的自移式液压支架,应装有自动式或手动控制水阀的喷雾系统,在此之前,可在控制区内每10m左右安设____个伞形喷嘴,移架时打开下风流侧的控制水阀,造成净化风流的水幕。
第17条炮采防尘
1.打眼工序必须采取湿式作业,供水压力0.2一lMPa,耗水量为5-6L/min,使排出的煤粉呈糊状。
2.炮眼填塞自封式水炮泥,水炮泥的装填方式采用外封式,即在孔口一端紧贴包装填一个水炮泥,然后用黄泥堵塞剩余的炮眼空间。
水炮泥应充足水的容量为200-250mL,工作面顺槽内应安设水炮泥注水器。
3.放炮时采用射程较远,水滴较粗的扁头喷嘴进行喷雾。
4.在放炮前后要分别冲洗一次煤壁、顶板,并浇湿底板和落煤,在出煤过程中,边出煤边洒水。
第18条采面巷道防尘
1.运输顺槽的转载点、溜煤眼上口及破碎机处必须安装喷雾或密闭罩、防尘器等防尘装置,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采用自溜运煤时,应向溜槽中的煤上喷雾。
2.回风顺槽应在距工作面50m内设置净化风流水幕,并确保正常使用。
3.上下顺槽必须定期清扫或冲洗煤尘,并清除堆积的浮煤。
清扫或冲洗周期由矿总工程师确定。
第19条通风防尘
在煤层倾角小于____度的采煤工作面,或大于____度,但能满足《规程》118条规定要求的采煤面,可采用下行通风。
第三节掘进工作面的防尘
第20条湿式作业
一、机掘作业的防尘
1.掘进机的截齿必须保持完整、锋利,损坏或磨损后应立即更换。
2.进入掘进机喷雾系统的水必须先经过滤器净化。
一般要求的供水压力应达到1-1.5MPa,供水量应达到吨煤30一40L。
二、炮掘作业防尘
(一)打眼工序必须采取湿式作业,供水压力以0.3MPa左右为宜,但应低于风压
0.1-0.2MPa;耗水量以2-3L/min为宜,以钻孔流出的污水呈乳状岩浆为准。
为提高防尘效果,可在水中添加湿润剂(又称降尘剂)。
(二)封眼采用水炮泥,装填方法与第17条之二相同。
也可采用里外均填有水炮泥的混合式装填方法,水炮泥的装填数量应使其长度达到装药长度的一半。
(三)放炮前必须对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进行冲洗。
(四)放炮时必须在适当地点(约有距工作面10-30m的支架或管路上)安装风水喷雾器,实施放炮喷雾,水幕应复盖全断面,并在放炮后连续喷雾____分钟。
(五)放炮后、装岩前,必须对距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和岩堆洒水,在装岩过程中,边装岩、边洒水,采用铲斗装岩机时,装岩机应安装自动或人工控制水阀的喷雾系统,实施装岩喷雾。
三、用风镐修整巷道轮廓或维修巷道时,必须采用水风镐或在干式风镐上安喷嘴或者水环等,实施湿式作业。
第21条通风除尘
一、机掘工作面必须采用长压短抽或长抽短压(前抽后压)混合式通风方式,并采用除尘器(或除尘风机),巷道中的风速不得低于0.25m/s。
二、风筒口到工作面的距离,要经常保持符合规定的要求,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排尘风量;
三、通风除尘装备应指定专人管理。
第22条其它防尘措施
1.转载点的落差不得大于0.5m,否则应采用溜槽式导向板转输。
2.距工作面50m内,设置一道净化风流的水幕。
3.距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应冲洗一次;2Om以外的巷道每天或每周冲洗或清扫一次,并清除堆积浮煤。
第四节锚喷支护的防尘
第23条打锚眼必须实施湿式钻孔
第24条锚喷支护作业的防尘
一、将混凝土的砂、石混合料在地面先洒水预湿,然后按配比进行拌料,拌好的料应当是手捏成团,打开即散,嘴吹无灰,采用的骨料粒径不得超过15mm。
二、使用锚喷机时,应在装料矿车与喷射机之间,安放接料盘,上料时,使灰溜进喷射扒料斗内,减少粉尘飞扬。
三、为避免喷射机上料口及排气口的粉尘逸出,应配捕尘除尘装置。
四、喷射混凝土应采用产尘量低的喷射机及回弹率低的喷头。
五、采用低风压近距离的喷射工艺,其重点是控制以下参数:
输料管长度
小于或等于50m
工作风压
0.12-0.15MPa
喷射距离
0.4-0.8m
第五节转载及运输的防尘
第25条转载点防尘
一、刮板输送机及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落差,均不得超出0.5m,如果超过0.5m,则应安装合适的溜槽或导向板转输。
二、各转载点均应设置喷雾系统,转载时实施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喷雾,或采用局部密闭罩与小型除尘器净化除尘。
三、应设专人负责管理喷雾除尘设施。
第26条装煤站防尘
一、煤仓放煤口,距矿车上边缘的距离不得大于O.4m。
二、放煤口应采用手动机械式或电控自动式控制水阀的喷雾装置,实现放煤同时喷雾,雾流必须罩住煤流和矿车。
三、在装煤点下内侧20m内,设置一道净化风流的水幕。
第27条卸载点防尘
载煤矿车向煤仓卸煤时,应采用自动喷雾控制装置,实现卸煤同时喷雾,或采用除尘器,对含尘气流进行抽出净化。
第28条运输大巷防尘
一、轨道运输大巷的重车道侧应安设自动喷雾装置,对通过的重车进行自动喷雾。
二、运输大巷中应安设自控式净化风流的常开水幕,以实现有行人通过时能自动停止喷雾,过后能自动恢复喷雾。
三、喷雾自控装置及水幕系统,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修。
第六节个人防护
第29条在采取一系列防尘措施后,仍不能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达到工业卫生标准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体防尘用具。
第二章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2条矿长必须组织人员按计划对井巷定期进行清扫,冲洗煤尘和刷浆工作,巷道中的浮煤必须定期清扫。
第33条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的矿井,在矿井的两翼,相邻的采区,相邻
的煤层和相邻的工作面,都必须用岩粉棚或水棚隔开,在所有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
中必须撒布岩粉。
设有水幕,进行喷雾、洒水或有其它隔绝煤尘爆炸措施的地点以及潮湿巷道中,可以不设岩粉棚,不撒布岩粉。
岩粉的撒布,岩粉棚或水棚的设置以及管理制度等由矿长每年组织制定。
第二节预防煤尘爆炸
第35条采用人力对运输机巷道、转载点附近、翻罐笼附近及装车站附近等地点的机积煤尘定期进行清扫。
清扫周期参照第36条,并将堆积的煤尘和浮煤清
除出去。
第36条对煤尘沉积强度较大的巷道,可采取水冲洗的方法、净洗周期,按煤尘的沉积强度及煤尘爆炸下限浓度决定。
在距尘源30m的范围内,沉积强度大的地点,应每班或每日冲洗一次;距尘源较远,或沉积强度小的巷道,可几天或一周冲洗
一次,运输大巷可半月或一个月冲洗一次。
第37条运输大巷每年刷浆一次,用石灰制浆。
第三节隔绝煤尘爆炸
第39条主要采用被动式隔爆棚(水棚或岩粉棚),也可采用自动隔爆装置,隔绝煤尘爆炸的传播。
隔爆棚分为主要隔爆棚及辅助隔爆棚分别设置在以下地点:
一、主要隔爆棚,应在下列地点设置:
1.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
2.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
3.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
二、辅助隔爆棚,应在下列地点设置:
1.采煤工作面进风、回风巷道;
2.采区内的煤和半煤岩掘进巷道;
3.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它巷道。
第40条水棚
一、水棚包括水槽棚与水袋棚,水槽与水袋必须符合检验标准的要求,水袋棚宜作为辅助隔爆水棚。
二、水棚分为主要隔爆棚及辅助隔爆棚,各自的设置地点见到条。
按布置方式又分为集中式与分散式,分散式水棚只能作辅助水棚。
三、水棚用水量
集中式水棚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主要水棚不小于400L/m2;辅助水棚不小于200L/m2。
分散式水槽棚的水量按棚区所占巷道空间体积计算,不小于
1.2L/m3。
四、水棚设置位置
1.水棚应设置在直线段巷道内。
2.水棚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的距离须保持50一75m;与风门的距离须大于25m。
3.第一排集中水棚与工作面的距离须保持60-200m,第一排分散式水棚与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30-60m。
4.在应设辅助隔爆棚的巷道应设多组水棚,每组间距不大于200m。
五、水棚排间距离与水棚的棚区长度
1.集中式水棚排间距离为1.2-3.Om分散式水棚沿巷道分散布置,两个槽(袋)组的间距离为10-30m。
2.棚区长度:集中式主要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3Om;集中式辅助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20m,分散式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得小于200m。
六、水棚的安装方式
1.水槽棚的安装方式,既可采用吊挂式或上托式,也可采用混合式。
2.水袋棚安装方式的原则是:当受爆炸冲击力时,水袋中的水容易泼出。
3.水槽(袋)的布置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断面S≤10m2时,nB/L____100≥____%;
断面S≤12m2时,nB/L____100≥____%;
断面S≥12m2时,nB/L____100≥____%;
式中:n一一排棚上的水槽(袋)个数。
B一一水棚迎风断面宽度。
L一一水棚所在水平巷道宽度。
4.水槽(袋)之间的间隙与水槽(袋)同支架或巷壁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得大于
1.5m,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1.8m;两个水槽(袋)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2m;
5.水槽(袋)边与巷壁、支架、顶板、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1m;水槽(袋)底部至顶梁(顶板)的距离不得大于1.6m,如果大于1.6m则必须在该水槽(袋)的上方增设一个水槽(袋)。
6.水棚距巷道轨面不应小于1.8m;水棚应保持同一高度,需要挑顶时,水棚区内的巷道断面应与其前后各20m长的巷道断面一致。
7.当水袋采用易脱勾的布置方式时,挂勾位置要对正,每对挂勾的方向要相向布置(勾尖与勾尖相对),挂勾4-8mm的园钢,挂勾角度为60士____度,弯勾25mm。
七、水袋棚的管理
1.要经常保持水袋的完好和规定的水量。
2.每半月检查一次。
第42条在煤及半煤岩掘进巷道中,可采用自动隔爆装置;根据选用的自动隔爆装置性能要求进行布置与安装。
第三章粉尘检测
第一节测尘组织机构、职责及报告制度
第47条各矿测尘单位,必须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的测尘人员,年产____万吨以下的矿井可配备____人,年产____万吨的矿井可配备____人,年产____万吨可配备____人,____万吨以上的矿井可配备____人。
第48条测尘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两年以上的井下作业工龄,必须接受专门的测尘技术培训,经考试取得合格证书者方能独立从事测尘工作,为保证测尘工作的质量,测尘人员的工作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调动。
第49条各级机构及人员职责:
一、矿测尘管理机构,应负责本矿范围的测尘,管理和指导工作,负责检查本矿测尘人员的工作质量。
了解评价防尘情况,定期公布和上报防测尘情况,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严重超标的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以便采取措施改善作业环境。
二、测尘员应按计划定期进行井上下作业场所粉尘测定工作,按照各项有关规定进行准确无误的操作和填写表格、统计、计算和上报,测尘员有权监督井上、下防尘措施执行情况,发现有违章作业者,应及时制止工作,令其改正,如条件不可能时,上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三、各级测尘管理机构和测尘人员,必须按本规定及时总结上报本单位测尘结果和防尘情况,以便各级领导掌握防尘、测尘情况和采取对策。
测尘员每半月向本矿测尘管理机构提供一份测尘结果;
矿的测尘机构每半月向本矿各级领导提供一份测尘结果报告,每月向局测尘管理机构上报一份测尘结果;
第二节粉尘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