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程专业名词解释
钻井工程名词解释(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大全
钻井工程名词解释(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大全第一篇:钻井工程名词解释(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大全1.岩石的可钻性:岩石抵抗破碎的能力2.超顶:牙轮锥顶超过钻头轴线3.中和点:在某一深度,既不受拉力也不收压力,轴向力为零4.压持效应:由于井内洗井液柱所形成的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使得岩屑被压持在井底不易脱离的现象5.垂直井深:井眼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6.水平投影长度:井眼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7.水平位移:井眼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铅垂线的距离(本文档由128.狗腿角(全角变化值):沿着井眼前进方向上两个点方位变化的角度9.定向井:一口井的设计目标与井口不在一条铅垂线上的井的统称10.装置角:在启动钻具后且加压钻井时,以高边方向线为始边,转过的角度(工具面所处的角度)11.反扭角:12.上覆岩层压力:13.地层压力:地下岩石空隙内流体的压力14.压井:15.固井:泥浆的工艺过程(本文档由16.套管柱:17.失水:18.稠化时间:从开始混拌至稠度达到100Bc所用的时间或施工时间加上1小时19.水灰比:20.完井:包括从打开生产层,下油层套管21.取心钻井:22.欠平衡钻井:允许地层流体流入井眼,循环出并在地面得到有效控制的一种钻井方式23.井漏:在油气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或水泥浆漏入地层孔隙空间的现象24.钻头进尺:在钻头寿命内,其钻进的井段的长度第二篇:钻井工程填空(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1.国产三牙轮钻头分:钢齿钻头,镶齿钻头,共8个系列2.水力结构:逼压式水槽,辐射形水槽,辐射形逼压式水槽,螺旋形水槽3.TSP:天然金刚石钻头和热稳定聚晶金刚石4.PDC: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本文档由12级齐振鑫独家权威发布)5.PDC钻头的结构:胎体,钢体6.磁方位角20度,西磁偏角3度,真正方位角:17度7.根据钻杆的结构分:直台肩钻杆,斜台肩钻杆8.钻杆加厚:内加厚,外加厚,内外加厚9.API规定钻杆钢级:D,E,X,G,S10.钻杆接头:内平IF,贯眼FH,正规REG,数字NC11.螺纹连接满足的条件:尺寸相等,螺纹类型相同,内外螺纹相匹配12.钻铤种类:普通圆钻铤,螺旋钻铤,偏重钻铤,方钻铤13.稳定器类型:整体螺旋稳定器,整体直棱稳定器,可换套稳定器,滚轮稳定器14.影响钻井速度的因素:钻压,转速,牙齿磨损,水力因素,钻井液性能15.压持效应分为:静压持效应,动压持效应16.喷射钻井的水力参数:钻头喷射速度,钻头射流冲击力,射流水功率17.喷射钻井的钻头水力参数:钻头压降,钻头水功率18.水功率传递消耗:地面管汇,钻柱内,钻头喷嘴,环形空间19.20.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井深,井斜角,井斜方位角21.防斜的钻具组合:钟摆钻具组合,满眼钻具组合22.23.24.定向接头:定向直接头,定向弯接头25.26.27.28.d指数增大d指数减小29.30.31.32.33.34.套管柱附件:引鞋,回压阀,套管扶正器,磁性定位套管,脸顶节35.水化阶段:胶溶期,凝结期,硬化期36.前置液分为:冲洗液,隔离液37.完井方法分类:(1)按钻开油气层的顺序:先期完井,后期完井法(2)按连通方法:射孔,裸眼,衬管,砾石填充,贯眼完井法38.常见的完井方法:单管射孔完井,先期裸眼完井,贯眼完井,衬管完井,半闭式裸眼完井,半闭式衬管完井法(本文档由12级齐振鑫独家权威发布)39.取心工具:取心钻头,岩心筒及其悬挂装置,岩心爪40.取心钻头类型(按取心地层不同):牙轮,刮刀,金刚石41.岩心爪:卡箍式,卡瓦式,卡板式,卡簧式42.欠平衡钻井类型:流钻,人工诱导欠平衡钻43.欠平衡钻技术:气体钻井,雾化钻井,泡沫钻井,充气钻井技术,高压地层的欠平衡钻井技术第三篇:钻井工程简答题(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1.内平,贯眼,正规三种接头特点:(1)内平:主要用于外加厚钻杆,钻杆内径与管体加厚处内径,接头内径相等,钻井液流动阻力小,利于提高钻头的水功率,接头外径较大,易磨损(2)贯眼:适用于内加厚钻杆,接头内径等于管体加厚加厚处内径,小于管体部分内径,钻井液流动阻力大于内平式接头,外径小于内平式接头(本文档由12级齐振鑫独家权威发布)(3)正规:适用于内加厚钻杆,内径较小,小于钻杆加厚处内径,有三种不同的内径,钻井液流动阻力最大,外径最小,强度较大,常用于小直径和反扣钻杆及钻头,打捞工具等2.井斜的原因:(1)地质因素:地层倾角不同;倾斜层状结构;地层各向异性;岩石软硬交替(2)下部钻住弯曲(3)其他因素:下入井内的钻具本身就是倾斜和弯曲的;在安装设备时,天车,游车和转盘三点不在一条铅垂线上;转盘安装不平引起钻具一开始就倾斜;井眼扩大3.溢流(井涌,井喷)的原因:(1)对地层压力掌握不准确(2)井内钻井液液柱高度下降(3)钻井液密度下降(4)起钻时产生抽汲压力4.井深设计的原则:(1)能有效地保护油气层,使油气层不受钻井液损害(2)能避免漏,喷,塌,卡等复杂情况产生,保证全井顺利钻进,使钻井周期达到最短(3液产生的液柱压力不至于把上一层套管鞋处薄弱的裸露地层压裂(4地层压力之间的压差不至于造成压差卡阻套管5.提高水泥浆的顶替效率措施和原理:(1的钻井液,隔离水泥浆和钻井液以及平面驱替钻井液(3被水泥浆顶走(4内居中,使水泥环薄厚均匀级齐振鑫独家权威发布)6.(1)水泥浆在凝固过程中失重(2)井壁存在泥饼,水泥浆硬化过程体积收缩(3压力不能有效传递,产生失重(4措施:采用两凝水泥;分级注水泥;减少水泥浆返高;7.(2)卡钻:粘吸卡钻,泥包卡钻,(3)钻具事故:钻具折断,脱扣,滑扣。
钻井工程术语(简排)
钻井工艺过程的各阶段。一般包括钻前工程、钻进、取心、中途测试、测井、固井和完井等。
钻井进度drilling progress
用时间表示的钻井工序施工进展程度。
钻井条件drilling condition
影响钻井工作决策、进行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如地质、交通、通信、气候、设备、井眼、器材供应、组织管理、井队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利用钻杆连接钻头的顿钻钻井方法。钻进时可以同时循环钻井液以清洗井底。
旋转钻井rotary drilling
采用旋转钻井设备和工具,使钻头作旋转运动,以破碎岩石形成井眼的方法。
转盘钻井rotary drilling
利用转盘带动钻柱和钻头的旋转钻井方法。
顶部驱动钻井top drive drilling
利用安装在钻柱顶部的动力装置带动钻柱旋转的钻井方法。
钻井方法drilling method
钻井所采用的设备、工具和工艺技术的总称。
顿钻钻井cable drilling
冲击钻井。采用顿钻钻井设备和工具,以冲击方式破碎岩石形成井眼方法。
绳式顿钻cable tool drilling
利用钢丝绳连接钻头的顿钻钻井方法。
杆式顿钻rod tool drilling
开发井development well
为开发石油、天然气或其他资源所钻的各种生产井、注入井,以及在已开发油气田内,为保持一定的产量并研究开发过程中地下情况变化所钻的资料井等。
直井vertical well
垂直井。设计的井眼轴线为一铅垂线的井。
定向井directional well
设计的目标点与井溢流口不在一铅垂线上的井。
岩石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的比值。
钻井术语解释
常用术语解释1、井:以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为目的的,在地层中钻出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
2、井口:井的开口端。
3、井底:井的底端。
4、裸眼:未下套管部分的井段。
5、井深:从转盘补心面至井底的深度。
6、井壁:井眼的圆柱形表面。
7、环空:井中下有管柱时,井壁与管柱或管柱与管柱之间的圆环形截面的柱状空间。
8、井眼轴线:井眼的中心线。
9、井身结构:指的是钻头钻深、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及深度、各层套管外的水泥返高以及人工井底等。
10、人工井底:设计的最下部油层下的阻流环或水泥塞面。
(注:该定义不全面,人工井底是可变的)11、井的类别:按一定依据划分的井的总类。
按钻井的目的可分为探井和开发井等;按完钻后的井深可分为浅井(<1200m)、中深井(1200~3000m)、深井(3000~5000m)和超深井(>5000m);按井眼轴线形状可分为直井和定向井。
12、探井:指以了解地层的时代、岩性、厚度、生储盖的组合和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局部构造为目的,或在确定的有利圈闭上和已发现油气的圈闭上,以发现油气藏、进一步探明含油气边界和储量以及了解油气层结构为目的所钻的各种井,包括地层探井、预探井、详探井和地质浅井。
13、开发井:指为开发油气田所钻的各种采油采气井、注水注气井,或在已开发油气田内,为保持一定的产量并研究开发过程中地下情况的变化所钻的调整井、补充井、扩边井、检查资料井等。
14、直井:井眼轴线大体沿铅垂方向,其井斜角、井底水平位移和全角变化率均在限定范围内的井。
15、定向井:沿着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按既定的方向偏离井口垂线一定距离,钻达目标的井。
16、丛式井:在一个井场上或一个钻井平台上,有计划地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可含一口直井)。
17、救援井:为抢救某一口井喷、着火的井而设计、施工的定向井。
18、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
19、大斜度井:最大井斜角在60°~86°的定向井。
钻井工程术语
某一深度处的地层受压(液柱压
力或井口施加压力)发生破裂时的压力值。
● 地层孔隙压力
地下岩石孔隙内流动的压力。
钻井工程术语
16、 井 控 技 术
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比泵入量大,或停泵后井 口钻井液自动外溢的现象。
● 井涌
● 溢流
溢流的进一步发展,钻井液涌出井口的现象。
地层流体(油、气或水)无控制地流入井内并 喷出地面的现象。是一种恶性钻井事故。
钻井工程术语
6、钻柱
是指自水龙头以下钻头以上钻具管串
的总称。由方钻杆、钻杆、钻铤、接头、稳定 器等钻具所组成。
●
井下三器 指稳定器、减振器和震击器。
钻井工程术语
7、钻进参数
是指钻进过程中可控制的参数,主要包括钻压、 转速、钻井液性能、流量及其他水力参数。
● 钻压
钻进时施加于钻头上的沿井眼前进方 指钻头的旋转速度,通常以转每分钟
● 置换法压井
● 空井压井
钻井工程术语
18、钻井井下事故 钻井作业在井内发生的各种事故的总称。按 事故性质分卡钻事故、钻具事故、钻头事故、落物事故、井喷事 故、固井事故、卡电缆事故等。 ●计算卡点 ●测定卡点 深度。 通过管柱拉伸,计算出钻具被卡段顶部的深度。 通过管柱拉伸测卡仪,测定出钻具被卡段顶部的
● 二次循环法 发现溢流关井求压后,第一个循环周用原 来的钻井液排出环空中浸污的钻井液,待加重钻井液配好后,于 第二个循环周泵入井内压井。
钻井工程术语
17、 压 井 方 法
井内无钻具的压井方法。空井压井只能 采取臵换式压井法。 向井内挤入定量钻井液,关井使钻井 液下落至井底,然后泄掉相应量的井口压力。重复这一过程 ,直至井口压力降到一定程度,再强行下钻到井底完成压井 的作业。也叫顶部压井法。
钻井专用名词
[转]钻井工程专业术语来源:姚军的日志1、井:以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为目的的,在地层中钻出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
2、井口:井的开口端。
3、井底:井的底端。
4、裸眼:未下套管部分的井段。
5、井深:从转盘补心面至井底的深度。
6、井壁:井眼的圆柱形表面。
7、环空:井中下有管柱时,井壁与管柱或管柱与管柱之间的圆环形截面的柱状空间。
8、井眼轴线:井眼的中心线。
9、井身结构:指的是钻头钻深、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及深度、各层套管外的水泥返高以及人工井底等。
10、人工井底:设计的最下部油层下的阻流环或水泥塞面。
(注:该定义不全面,人工井底是可变的)11、井的类别:按一定依据划分的井的总类。
按钻井的目的可分为探井和开发井等;按完钻后的井深可分为浅井(<1200m)、中深井(1200~3000m)、深井(3000~5000m)和超深井(>5000m);按井眼轴线形状可分为直井和定向井。
12、探井:指以了解地层的时代、岩性、厚度、生储盖的组合和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局部构造为目的,或在确定的有利圈闭上和已发现油气的圈闭上,以发现油气藏、进一步探明含油气边界和储量以及了解油气层结构为目的所钻的各种井,包括地层探井、预探井、详探井和地质浅井。
13、开发井:指为开发油气田所钻的各种采油采气井、注水注气井,或在已开发油气田内,为保持一定的产量并研究开发过程中地下情况的变化所钻的调整井、补充井、扩边井、检查资料井等。
14、直井:井眼轴线大体沿铅垂方向,其井斜角、井底水平位移和全角变化率均在限定范围内的井。
15、定向井:沿着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按既定的方向偏离井口垂线一定距离,钻达目标的井。
16、丛式井:在一个井场上或一个钻井平台上,有计划地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可含一口直井)。
17、救援井:为抢救某一口井喷、着火的井而设计、施工的定向井。
18、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
钻井工程术语解释.
钻井资料管理系统—录入界面指标解释(一)基础数据1.任务来源:是指任务来源于那里。
分为油田内部、油田外部、集团公司内、集团公司外、国内反承包、国外承包。
任务来源分为:油田内部、油田外部、集团公司内、集团公司外油田内部:本油田投资打的井。
(一般在本油田内打)油田外部:外部单位(外油田、或地方)投资,本油田钻井队打的井。
(一般在外油田打:包括集团内、集团外)集团公司内:外部单位(本集团内,外油田)投资,本油田钻井队打的井。
(一般在外油田打)集团公司外:外部单位(本集团外,外油田)投资,本油田钻井队打的井。
(一般在外油田打:包括反承包或国外承包)国内反承包:本油田钻井队在国内承钻,国外作业者参与投资的井。
(国外投资,在国内打)国外承包:本油田钻井队打的国外承包的井。
(国外投资,在国外打)2.资金来源:主业、自筹3.海上钻井、陆上钻井海上钻井、陆上钻井:按照钻井的地域划分,可以分为陆地井和海上井两种类型(1)陆地井:是指在陆地范围内所钻的井,包括在湖泊和沼泽地区的钻井。
(2)海上井:是指在海洋范围内所钻的井,海上井按海水深浅又可分为海洋井和浅海井。
(参考: SY/T 5313—93 钻井工程术语P2)海洋井:是指在水深超过5米的海域内所钻的井。
浅海井:是指在水深5米以内(含5米)的海域所钻的井,包括在海滩、滩涂和潮汐波及区内所钻的井。
4.井别(参考: SY/T 5313—93 钻井工程术语P1)井别:按照钻井的地质设计目的,可以分为探井和开发井两大类。
(1)探井:是指为查明地层及油(气)藏情况所钻的井,包括地层探井、预测井、详探井和地质浅井等。
①地层探井(参数井、基准井):是指以了解构造的地层年代、岩性、厚度、生储盖层组合等,并为地球物理解释提供各种参数为目的所钻的探井。
②预探井(1980年以前称探井):是指在地震详查和地质综合研究后所确定的有利圈闭上,以发现油气藏为目的所钻的探井,以及在已知的油(气)田上,以发现未知的新油气藏为目的所钻的探井。
钻井工程的180个术语
钻井工程的180个术语钻井工程的一些术语1、井:以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为目的的,在地层中钻出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
2、井口:井的开口端。
3、井底:井的底端。
4、裸眼:未下套管部分的井段。
5、井深:从转盘补心面至井底的深度。
6、井壁:井眼的圆柱形表面。
7、环空:井中下有管柱时,井壁与管柱或管柱与管柱之间的圆环形截面的柱状空间。
8、井眼轴线:井眼的中心线。
9、井身结构:指的是钻头钻深、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及深度、各层套管外的水泥返高以及人工井底等。
10、人工井底:设计的最下部油层下的阻流环或水泥塞面。
(注:该定义不全面,人工井底是可变的)11、井的类别:按一定依据划分的井的总类。
按钻井的目的可分为探井和开发井等;按完钻后的井深可分为浅井(<1200m)、中深井(1200~3000m)、深井(3000~5000m)和超深井(>5000m);按井眼轴线形状可分为直井和定向井。
12、探井:指以了解地层的时代、岩性、厚度、生储盖的组合和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局部构造为目的,或在确定的有利圈闭上和已发现油气的圈闭上,以发现油气藏、进一步探明含油气边界和储量以及了解油气层结构为目的所钻的各种井,包括地层探井、预探井、详探井和地质浅井。
13、开发井:指为开发油气田所钻的各种采油采气井、注水注气井,或在已开发油气田内,为保持一定的产量并研究开发过程中地下情况的变化所钻的调整井、补充井、扩边井、检查资料井等。
14、直井:井眼轴线大体沿铅垂方向,其井斜角、井底水平位移和全角变化率均在限定范围内的井。
15、定向井:沿着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按既定的方向偏离井口垂线一定距离,钻达目标的井。
16、丛式井:在一个井场上或一个钻井平台上,有计划地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可含一口直井)。
17、救援井:为抢救某一口井喷、着火的井而设计、施工的定向井。
18、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
钻井术语解释
钻井术语解释钻井术语解释常用术语解释1、井:以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为目的的,在地层中钻出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
2、井口:井的开口端。
3、井底:井的底端。
4、裸眼:未下套管部分的井段。
5、井深:从转盘补心面至井底的深度。
6、井壁:井眼的圆柱形表面。
7、环空:井中下有管柱时,井壁与管柱或管柱与管柱之间的圆环形截面的柱状空间。
8、井眼轴线:井眼的中心线。
9、井身结构:指的是钻头钻深、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及深度、各层套管外的水泥返高以及人工井底等。
10、人工井底:设计的最下部油层下的阻流环或水泥塞面。
(注:该定义不全面,人工井底是可变的)11、井的类别:按一定依据划分的井的总类。
按钻井的目的可分为探井和开发井等;按完钻后的井深可分为浅井(<1200m)、中深井(1200~3000m)、深井(3000~5000m)和超深井(>5000m);按井眼轴线形状可分为直井和定向井。
12、探井:指以了解地层的时代、岩性、厚度、生储盖的组合和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局部构造为目的,或在确定的有利圈闭上和已发现油气的圈闭上,以发现油气藏、进一步探明含油气边界和储量以及了解油气层结构为目的所钻的各种井,包括地层探井、预探井、详探井和地质浅井。
13、开发井:指为开发油气田所钻的各种采油采气井、注水注气井,或在已开发油气田内,为保持一定的产量并研究开发过程中地下情况的变化所钻的调整井、补充井、扩边井、检查资料井等。
14、直井:井眼轴线大体沿铅垂方向,其井斜角、井底水平位移和全角变化率均在限定范围内的井。
15、定向井:沿着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按既定的方向偏离井口垂线一定距离,钻达目标的井。
16、丛式井:在一个井场上或一个钻井平台上,有计划地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可含一口直井)。
17、救援井:为抢救某一口井喷、着火的井而设计、施工的定向井。
18、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
钻井名词解释
钻井工程术语1、井:以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为目的的,在地层中钻出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
2、井口:井的开口端。
3、井底:井的底端。
4、裸眼:未下套管部分的井段。
5、井深:从转盘补心面至井底的深度。
6、井壁:井眼的圆柱形表面。
7、环空:井中下有管柱时,井壁与管柱或管柱与管柱之间的圆环形截面的柱状空间。
8、井眼轴线:井眼的中心线。
9、井身结构:指的是钻头钻深、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及深度、各层套管外的水泥返高以及人工井底等。
10、人工井底:设计的最下部油层下的阻流环或水泥塞面。
(注:该定义不全面,人工井底是可变的) 人工井底的深度,是用从转盘上平面到人工井底之间距离的深度来表示的。
11、井的类别:按一定依据划分的井的总类。
按钻井的目的可分为探井和开发井等;按完钻后的井深可分为浅井(<1200m)、中深井(1200~3000m)、深井(3000~5000m)和超深井(>5000m);按井眼轴线形状可分为直井和定向井。
12、探井:指以了解地层的时代、岩性、厚度、生储盖的组合和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局部构造为目的,或在确定的有利圈闭上和已发现油气的圈闭上,以发现油气藏、进一步探明含油气边界和储量以及了解油气层结构为目的所钻的各种井,包括地层探井、预探井、详探井和地质浅井。
13、开发井:指为开发油气田所钻的各种采油采气井、注水注气井,或在已开发油气田内,为保持一定的产量并研究开发过程中地下情况的变化所钻的调整井、补充井、扩边井、检查资料井等。
14、直井:井眼轴线大体沿铅垂方向,其井斜角、井底水平位移和全角变化率均在限定范围内的井。
15、定向井:沿着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按既定的方向偏离井口垂线一定距离,钻达目标的井。
16、丛式井:在一个井场上或一个钻井平台上,有计划地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可含一口直井)。
17、救援井:为抢救某一口井喷、着火的井而设计、施工的定向井。
18、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
钻井名词解释
钻井工程术语1、井:以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为目的的,在地层中钻出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
2、井口:井的开口端。
3、井底:井的底端。
4、裸眼:未下套管部分的井段。
5、井深:从转盘补心面至井底的深度。
6、井壁:井眼的圆柱形表面。
7、环空:井中下有管柱时,井壁与管柱或管柱与管柱之间的圆环形截面的柱状空间。
8、井眼轴线:井眼的中心线。
9、井身结构:指的是钻头钻深、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及深度、各层套管外的水泥返高以及人工井底等。
10、人工井底:设计的最下部油层下的阻流环或水泥塞面。
(注:该定义不全面,人工井底是可变的) 人工井底的深度,是用从转盘上平面到人工井底之间距离的深度来表示的。
11、井的类别:按一定依据划分的井的总类。
按钻井的目的可分为探井和开发井等;按完钻后的井深可分为浅井(<1200m)、中深井(1200~3000m)、深井(3000~5000m)和超深井(>5000m);按井眼轴线形状可分为直井和定向井。
12、探井:指以了解地层的时代、岩性、厚度、生储盖的组合和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局部构造为目的,或在确定的有利圈闭上和已发现油气的圈闭上,以发现油气藏、进一步探明含油气边界和储量以及了解油气层结构为目的所钻的各种井,包括地层探井、预探井、详探井和地质浅井。
13、开发井:指为开发油气田所钻的各种采油采气井、注水注气井,或在已开发油气田内,为保持一定的产量并研究开发过程中地下情况的变化所钻的调整井、补充井、扩边井、检查资料井等。
14、直井:井眼轴线大体沿铅垂方向,其井斜角、井底水平位移和全角变化率均在限定范围内的井。
15、定向井:沿着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按既定的方向偏离井口垂线一定距离,钻达目标的井。
16、丛式井:在一个井场上或一个钻井平台上,有计划地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可含一口直井)。
17、救援井:为抢救某一口井喷、着火的井而设计、施工的定向井。
18、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
《钻井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钻井工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上覆岩层压力:覆盖在该层以上的岩石基质和孔隙内流体的总重力所造成的压力。
2、地层压力:地层孔隙内流体所具有的压力,也称为地层孔隙压力。
3.窜槽: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注水泥井段的钻井液没有被完全替净,造成该段有未被水泥封固的现象。
4、固井:在已经打好的井眼内下入套管,并在套管与井壁之间注水泥进行封固的工作。
5.岩心收获率:在取心钻井过程中,实际取出岩心的长度与取心进尺的百分比。
6、定向钻井:沿着预先设计好的井眼轴线(轨道)钻到目的层的钻井技术。
7.牙齿磨损量:指牙齿的相对磨损高度。
新钻头时牙齿磨损量为0,牙齿全部磨损时牙齿磨损量为1。
8、钻柱中性点:钻柱上既不受拉又不受压的零轴向力点。
9.顶替效率:在注水泥井段,水泥浆顶替效率为水泥浆在环空内的体积与环空体积的百分比。
10.装置角:以高边方向线为始边,顺时针旋转到装置方向线所转过的角度。
11.压持效应:在钻井过程中,井内存在一定压差,在压差作用下井底的岩石碎屑难以离开井底,造成钻头重复破碎的现象。
12.井斜方位角:在水平投影图上,某点井眼轴线的切线方向与正北方向顺时针所转过的角度。
13、软关井:发现井涌后,先打开节流阀在关闭防喷器的关井方法。
14、反扭角: 作用在动力钻具定子上的反扭矩,使外壳及钻柱反向扭转,在紧靠动力钻具的钻柱断面上所转过的角度15、卡钻:钻具陷在井内不能自由活动的现象。
16.先期裸眼完井:用先下套管至油气层顶部固井,再换小钻头钻开油气层的裸眼完井方法。
二、简答题1.简述井斜的主要原因。
井斜的主要原因有:(1)地质因素:1)地层可钻性的各向异性2)地层可钻性的纵向变化3)地层可钻性的横向变化(2)钻具的原因,即钻具的倾斜和弯曲,造成钻头在井底的不对称切削和侧向切削。
1)钻具和井眼之间的间隙过大2)钻进过程中施加的钻压过大造成下部钻柱弯曲3)下井钻柱本身弯曲4)安装设备时,天车、游车、转盘三点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或者转盘安装不水平(3)井眼扩大后,使得钻头左右移动靠向一侧,使得钻头轴线与井眼轴线不重合,导致井斜。
钻井的名词解释
钻井的名词解释一、引言钻井是一项关键的工程技术,在能源开采和地质勘探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篇文章将对钻井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二、钻井的基本概念1. 钻井钻井是指通过旋转钻头,将钢筒或钎杆沿井眼轴线向地下进行推进,以获取地下资源或从地下获取样本的过程。
钻井通常应用于石油、天然气、水源以及地质勘探等领域。
通过钻井可以获取有关地质结构、岩层特性和地下水文信息等重要数据。
2. 井眼井眼是指钻井机械在地下逐渐扩大的洞孔。
井眼的直径通常在几英寸到几英尺之间,并根据钻探目的和地质条件进行调整。
3. 钻具钻具是指用于进行钻井作业的工具和设备的总称。
主要包括钻杆、钻头、钻柱和钻机等。
钻具的选择和设计取决于地质条件、透水性和要求钻探的深度等因素。
4. 钻头钻头是一个装有钻刃和切削结构的工具,用于切破地下岩层并将碎屑带出井上。
钻头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工况和材质,选择合适的钻头可以提高钻井的效率和成功率。
三、钻井液1. 钻井液钻井液是一种流体,用于在钻井过程中冷却和润滑钻头、提供支撑地层、控制井洞稳定性以及将岩屑带出井上等。
钻井液需要具备良好的性能,如稳定性、密度、黏度和过滤性能等。
2. 钻井液循环系统钻井液循环系统是指钻井时钻井液所涉及的一系列设备和管线。
该系统包括钻井液处理装置、循环泵、分离器和泄漏控制设备等。
钻井液循环系统的设计和操作对于钻井的安全和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四、井壁稳定1. 井壁稳定井壁稳定是指在钻井过程中,维持井眼周围地层稳定、防止井壁塌方和井壁损坏的技术措施。
通过选择合适的钻井液密度、井壁防塌剂和合理操作方法等,可以提高井壁稳定性。
2. 井壁防塌剂井壁防塌剂是一种添加剂,用于提高井壁稳定性并减少井壁的塌方和土体侵入井眼。
常见的井壁防塌剂包括混凝土、泥浆和钻探液等。
五、固井1. 固井固井是指在钻井完成后,通过注入特定材料,以加强井筒结构和保护井眼壁的过程。
主要目的是防止地下水和岩石层之间的交叉、油气泄漏以及井壁损坏等问题。
油气工程采油工程设计常用术语大全油气工程专业英语大全
油气工程采油工程设计常用术语大全油气工程专业英语大全1. 井眼(wellbore):井身或钻井井筒的内部空间。
2. 钻井(drilling):用钻头或其他工具在地下钻探井筒。
3. 井口(wellhead):位于地面上的井的顶端,包括井口装置、阀门、管道和其他设备。
4. 井底(bottom hole):井的底部,即油层或气层。
5. 钻井液(drilling fluid):一种用于冷却钻头、清除岩屑和维持钻井稳定的液体。
6. 钻井孔(borehole):在岩石或土壤中钻成的孔洞。
7. 岩屑(cuttings):通过钻井液将岩石碎屑带到地面的颗粒。
8. 地层(formation):地球内部的岩石或土壤层。
9. 注水(water flooding):将水注入油层以使油流动和采集。
10. 提馏(distillation):将原油加热至不同温度,使其各种组分分离的过程。
11. 含水饱和度(water saturation):油藏中含水的比例。
12. 采油率(oil recovery ratio):从油田中采出的原油占总储量的比例。
13. 储量(reserves):油气田或油气藏中可经济开采的可用能源量。
14. 阻力(resistance):油气流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
15. 注入(injection):将一种液体或气体注入油田或油藏。
17. 水驱(water flooding):利用注水来推动油的采收。
18. 人工举升(artificial lifting):采用人工方法将油抽到地面。
19. 油藏工程师(reservoir engineer):专门从事油藏储量、油藏开发和生产工程等方面研究和设计的工程师。
20. 石油勘探(petroleum exploration):为了寻找潜在的油气资源而进行的调查和勘探活动。
1. Drilling engineering(钻井工程)2. Reservoir engineering(油气藏工程)3. Production engineering(生产工程)4. Formation evaluation(地层评价)5. Well testing(试井)6. Well stimulation(井况改善)7. Enhanced oil recovery(增强油田开发)8. Natural gas engineering(天然气工程)9. Pipeline engineering(管道工程)10. Reservoir simulation(油气藏模拟)11. Well control(井控)12. Well logging(测井)13. Casing design(套管设计)14. Drill bit selection(钻头选择)15. Geosteering(地质导向钻井)17.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压力时变分析)18. Sand control(防砂措施)19. Oil and gas transportation(油气运输)20. HSE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in oil and gas industry(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21. Well intervention(井下作业)22. Acidizing(酸化处理)23. Horizontal drilling(水平井钻探)24. Hydraulic fracturing(水力压裂)25. Offshore drilling(海上钻井)。
入门级的钻井专业名称解释
入门级的钻井专业名称解释1.井深:从转盘面至井底的深度。
2.井身结构:井身结构包括套管的层次和下入深度,以及井眼尺寸(钻头尺寸)与套管尺寸的配合。
3.方入、方余:在钻进过程中,方钻杆的一部分处在转盘面以下,一部分在转盘面以上,而且随着钻进的进行,转盘面以上的部分不断进入转盘面以下。
方钻杆在转盘面以上的长度称为方余。
方钻杆在转盘面以下的长度叫方入。
4.钻进周期:开钻日期到完钻日期。
5.机械钻速:是衡量纯钻进时间内钻井效率的指标。
行程钻速(m/h)=钻井进尺/纯钻进时间。
6.完井周期:完钻日期至固井后测完声波变密度测井的时间。
7.建井周期:指从钻机搬迁安装到完井为止的全部时间。
8.钻机台月:综合反映投入钻井工作的钻机台数和每台钻机钻井工作时间利用情况的指标。
1台钻机钻井工作时间达到30d或720h就算1个钻机台月。
9.井控: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平衡地层孔隙压力,即油气井的压力控制。
10.油气侵:油气侵是指在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的情况下,岩屑中的油气或水经扩散作用侵入钻井液的现象。
11.溢流:井口返出的液量大于泵入量,.或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这种现象称为溢流。
12.井涌:溢流进一步发展,钻井液涌出井口的现象称为井涌。
13.井喷:地层流体(油、气、水)无法控制地涌入井筒喷出转盘面(井口) 2m 以上的现象称为井喷。
14.压井:压井就是溢流发生后在井内重新建立一个钻井液柱来平衡地层压力的工艺。
15.井喷失控: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称为井喷失控。
16.一次井控:井内采用适当的钻井液密度来控制地层孔隙压力,使得没有地层流体进入井内,溢流量为零。
17.二次井控:井内使用的钻井液密度不能平衡地层压力,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地面出现溢流。
这时要依靠地面设备和适当的井控技术来处理和排除地层流体的侵入,使井重新恢复压力平衡。
18.三次井控:二次井控失败,溢流量持续增大,发生了地面或地下井喷,且失去了控制。
钻井工程期末试题总结
钻井工程期末试题总结一、名词解释1.开钻:每改变一次钻头尺寸,开始钻新的井段的工艺。
(P4)2.固井:在已钻成的井眼内下入套管,并向井眼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泥浆将套管和地层固结在一起的工艺过程。
(P4)3.完井:钻开生产层,确定完井井底结构,确定完井的井口装置及有关措施。
4.中性点:钻柱上轴向力等于零的点称为钻柱中性点。
5.有效应力:外压与内压与之差。
6. 静液压力:由液柱自身的重力所引起的压力,其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与液柱的垂直高度或深度有关。
7.上覆岩层压力:地层某处的上覆岩层压力是该处以上的岩石基质和岩石孔隙中流体的总重力所产生的压力。
8.地层压力:指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所具有的压力,亦称地层孔隙压力。
9.基岩应力:是由岩石颗粒间相互接触支撑的那一部分上覆岩层压力,称为基岩应力10.异常高压:超过正常地层静液压力的地层压力(Pp >Ph)称为异常高压。
11.异常低压:低于正常地层静液压力的地层压力(Pp <ph)称为异低压< bdsfid="74" p=""></ph)称为异低压<>12.岩石强度: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受外力的作用而达到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岩石在这种条件下的强度。
且,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抗压强度13.当量密度:某深度地层压力与等高液柱压力等效时相当的液体密度。
单位:g/cm3(百度)14.地层破裂压力:井下一定深度裸露地层,承受流体的压力是有限的。
当液体达到一定数值时会使地层破裂,该液体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
(p17)15.岩石硬度:岩石抵抗其他物体表面压入或侵入的能力。
16.井眼周围岩石受力有上覆岩层压力σ3、岩石内孔隙流压力Pp、水平地应力σ1σ2、钻井液液柱压力Ph17.各向压缩效应:增大围压,一方面增大岩石的强度,一方面也增大了岩石的塑性,这两方面统称各向压缩效应。
18.岩石的可钻性是岩石抗破碎的能力。
钻井工程术语解释
钻井资料管理系统—录入界面指标解释(一)基础数据1.任务来源:是指任务来源于那里。
分为油田内部、油田外部、集团公司内、集团公司外、国内反承包、国外承包。
任务来源分为:油田内部、油田外部、集团公司内、集团公司外油田内部:本油田投资打的井。
(一般在本油田内打)油田外部:外部单位(外油田、或地方)投资,本油田钻井队打的井。
(一般在外油田打:包括集团内、集团外)集团公司内:外部单位(本集团内,外油田)投资,本油田钻井队打的井。
(一般在外油田打)集团公司外:外部单位(本集团外,外油田)投资,本油田钻井队打的井。
(一般在外油田打:包括反承包或国外承包)国内反承包:本油田钻井队在国内承钻,国外作业者参与投资的井。
(国外投资,在国内打)国外承包:本油田钻井队打的国外承包的井。
(国外投资,在国外打)2.资金来源:主业、自筹3.海上钻井、陆上钻井海上钻井、陆上钻井:按照钻井的地域划分,可以分为陆地井和海上井两种类型(1)陆地井:是指在陆地范围内所钻的井,包括在湖泊和沼泽地区的钻井。
(2)海上井:是指在海洋范围内所钻的井,海上井按海水深浅又可分为海洋井和浅海井。
(参考: SY/T 5313—93 钻井工程术语P2)海洋井:是指在水深超过5米的海域内所钻的井。
浅海井:是指在水深5米以内(含5米)的海域所钻的井,包括在海滩、滩涂和潮汐波及区内所钻的井。
4.井别(参考: SY/T 5313—93 钻井工程术语P1)井别:按照钻井的地质设计目的,可以分为探井和开发井两大类。
(1)探井:是指为查明地层及油(气)藏情况所钻的井,包括地层探井、预测井、详探井和地质浅井等。
①地层探井(参数井、基准井):是指以了解构造的地层年代、岩性、厚度、生储盖层组合等,并为地球物理解释提供各种参数为目的所钻的探井。
②预探井(1980年以前称探井):是指在地震详查和地质综合研究后所确定的有利圈闭上,以发现油气藏为目的所钻的探井,以及在已知的油(气)田上,以发现未知的新油气藏为目的所钻的探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井工程专业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钻井进尺工作时间:与进尺有关的钻井作业时间,包括存进尺、接单根、扩划眼、换钻头、循环钻井液、起下钻、定向测量及定向作业等。
2、钻井工程质量:主要是指井身质量、取芯质量和固井质量。
3、碰压:固井过程替水泥浆时胶塞到达阻流位置时压力突然升高的过程。
4、联顶接:从钻台面要将生产套管送到地面规定高度的连接套管。
5、鱼头:钻井作业中一般将井内由于处理事故过程余留的钻具、套管以及其他工具叫井内落鱼,最上部顶端位置叫鱼头。
6、狗腿:将钻进过程中井斜变化较大的地方称为“狗腿".7、迟到时间:钻头破碎地层后,岩屑随钻井液由井底上返至振动筛所需要的时间称作迟到时间。
8、钻井液柱压力:由钻井液柱的重力所引起的压力。
9、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是岩石抗破碎的能力。
可以理解为在一定钻头规格、类型及钻井工艺条件下岩石抵抗钻头破碎的能力。
10、钻井液失水:在压力差作用下,钻井液中的自由水向井壁岩石的裂缝或空隙中渗漏,称为钻井液的滤失。
11、地层破裂压力:在井下一定深度裸露的地层,承受流体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当流体压力达到一点数值时会使地层破裂,这个液体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
12、井喷:是地层中的流体喷出地面或流入其他地层的现象。
13、溢流:地层流体进入井筒内,使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量,停泵后井口自动外溢的现象。
14、井控:是指对油、气井地层压力的控制。
15、压力梯度:单位深的压力增量。
16、压井:向失去2压力平衡的井筒内,泵入高密度钻井液,以恢复和重建压力平衡的作业。
17、平衡压力钻井:是指井底压力等于或大于地层压力情况下的钻井。
18、关井:发生溢流和井涌后,关闭封井器和节流关汇,阻止地层流体继续侵入井筒的过程。
19、循环周:钻井液从井口泵入至井底再从井底返到地面的时间。
20、静液压力:由静止液柱的重力引起的压力。
21、地层压力:地下岩石孔隙内流体的压力。
22、抽吸压力:上提钻柱时,由于钻井液粘滞作用产生的使井底压力减小的瞬间附加压力。
23、放空:钻入裂缝、溶洞时、悬重突增,钻具能无阻地送入一定长度的现象。
24、节流循环:关井后,调节节流阀开启程度,使其保持在所需套管压力下的循环方法。
25、气体上窜:侵入井筒的气体,由于密度小会缓慢上窜至井口的过程。
26、井喷失控:发生井喷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产生的敞喷现象。
27、一次井控:利用钻井液柱压力来平衡地层压力。
28、二次井控:当一次井控无法维持时,恰当地使用防喷器来实现井控。
29、压力监控:是油气井压力监控与控制的简称。
30、地下井喷:井下高压层的地层流体,把井内某一薄弱层压破,液体大量由高压层涌入压破层的现象。
31、油、气侵:钻遇油、气层时,油气层中的油气就会侵入钻井液、致使钻井液性能变坏,这种情况叫油气侵。
32、溢流观测法:根据溢流关井时的立管压力值,加上钻柱内钻井液的重力,测得地层压力的方法。
33、dc指数:是修正的钻压指数,是正常的钻井液密度与实际所用密度比值与钻压指数(dc指数)之积,叫dc指数。
34、边加重边循环法:发生溢流关井以后,一边加重钻井液,一边随机把加重的钻井液泵入井内,在一个循环周内完成压井的方法。
35、抢装井口:在井喷条件下拆除破坏的井口,迅速安装井口的作业。
36、地层压力检测:用来识别和发现异常高压地层的存在,并能估算出异常压力值的各种方法。
37、钻井液循环压力:当钻井液在井内循环时,井底将承受一个因钻井液流动而产生的附加压力,这个附加压力叫钻井液循环压力。
38、附加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把附加压力转换成密度,即称为附加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
39、油、气层损坏:钻开油气层后,由于外来液体和固体侵入油气层,使油气层的渗透率下降,造成油气产量降低的现象。
40、石油: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
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
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41、靶心:由地质设计确定的定向井地下坐标点。
同义词:目标点42、靶区:允许实钻井眼轴线进入目的层时偏离设计靶心的规定范围。
43、设计总水平位移:靶心至井口铅垂线的距离。
44、设计中靶垂深:设计靶心至井口水平面的距离。
45、设计方位:井口和靶心连线的水平投影线的方位。
46、造斜点:定向造斜起始的井深处。
47、最大井斜角:在设计或实钻的井眼轴线上,全井井斜角的最大值。
48、工具面:造斜工具弯曲角所决定的平面称为工具面。
49、井斜变化率:单位长度井段井斜角变化值。
通常以相邻两测点间的井斜角变化值与两测点间井段长度的比值来表示。
增斜变化时称增斜率:降斜变化时称降斜率。
其单位为:(0)/10m,(0)/30m及(0)/100m.50、方位变化率:单位长度井段方位角变化值,通常以相邻二测点间的方位角变化值与二测点间井段长度的比值来表示。
其单位为:(0)/10m,(0)/30m及(0)/100m51、全角变化率:单位井段长度井眼轴线在三维空间里的角度变化。
同义词:狗腿度52、造斜率:表示造斜工具的造斜能力大小的指标。
53、定向井:沿着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按既定的方向偏离井口垂线一定距离,钻达目标的井。
54、方位角:井眼轴线上某一点的切线(钻进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真北方向之间的夹角(沿顺时针方向)。
55、井斜角:井眼轴线上某一点的切线(钻进方向)与该点铅垂之间的夹角。
56、真方位:真北方位与磁北方位线有一定的夹角即磁偏角,而所测得的方位为磁方位,真方位是按东加西减的原则在磁方位上加或减去磁偏角所得的方位即是真方位。
57、测探:自钻机转盘面(参照点)至井内某测点间的井眼轴线的实测长度。
58、垂深:井眼轴线上某测点至井口转盘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59、测点:在井内某处进行定向井参数测量的井深。
60、平均角法:此法假设相邻两测点间的井眼为一直线,该直线的井斜角和方位角等于两测点井斜角和方位角的算术平均值。
61、井身垂直投影图:实钻井眼轴线在设计方位线所在垂直平面上的投影图。
62、井身水平投影图:井眼轨迹投影到井口所在的水平面上的图。
63、水平位移:井眼轨迹投影到井口所在的水平面上的图。
64、视平移:水平位移在设计方位线上的投影长度。
65、闭合方位角:真北方位线与水平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66、超前角:考虑地质因素、钻具、钻井参数及钻头等因素的影响,预测实钻井眼轨迹的闭合方位与设计方位之间的夹角。
67、塑形粘度:泥浆中固体颗粒与固体颗粒之间,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子之间,液体分子与液体分子之间的摩擦力的总和,这个内摩擦阻力就是塑形粘度。
68、表现粘度:用一定体积的泥浆,流动规定尺寸的小孔所需要时间来表示。
69、失水:在井内泥浆中的部分水分因受压差的作用而渗透到地层中去,这种现象叫泥浆失水。
70、泥饼:由于液柱与地层的压差作用,在失水的同时,粘度颗粒在井壁周围形成一层粘土堆积物,这种粘土堆积物叫泥饼。
71、水基钻井液:是以水为分散介质,以粘土为分散相,加入化学处理剂和加重剂配制而成的混合体系。
72、油基钻井液:是以油为分散介质,以水和有机粘土为分散相,加入化学处理剂和加重剂配制而成的混合体系。
油包水乳化泥浆,油基泥浆。
73、吸附作用:气体、液体或溶质(被吸附物)在固体表面上吸着或浓缩的一种现象。
本质原因是表面张力所引起的,例如水吸附在粘土便面就称为吸附水。
74、絮凝作用:是指胶体颗粒的疏松结合过程,它可以使轻微的束缚团块或是片状的粘土的非颗粒平行式的结合。
75、表面活性剂:指很少数量就能吸附于物质表面上,显著改变物质表面性能的有机化合物,在泥浆中主要起乳化、分散、界面张力、消泡和润滑等作用。
76、乳化剂:是由一种或数种物质所配成的混合溶液,在加酸或加碱时,其氢离子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发生剧烈的变化。
77、絮凝剂:能引起钻井液粘度增加甚至使固体全部絮凝沉淀的物质,例如某些电解液。
78、抑制泥浆:液相中含有某些化学成分,能减弱甚至完全防止地层中的粘土、泥页岩明显水化、分散的泥浆。
79、钙处理泥浆:为了获得特殊的泥浆性能,在泥浆中加入适量的可溶性钙盐或保留一部分在钻井过程中侵入的钙,使得钙浓度大于120ppm,同时加入一定的处理剂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具有特殊性能的粗分散泥浆体系称为钙处理泥浆。
80、盐水泥浆:在淡水泥浆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或使用盐水配置和处理泥浆,使其含量在1万ppm以上,同时加入一定的化学处理剂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粗分散泥浆体系。
81、分散相:分散体系中的很细的悬浮颗粒较均匀的分布在连续相中,此悬浮颗粒称为分散相82、连续相:能完全悬浮胶体、油滴、固体颗粒等分散的液体称为连续相。
83、水锁效应:指油层毛细孔道中的小水滴阻止油层进入油井的效应。
84、诱喷:射孔之前,为了防止井喷事故,油、气井内一般灌满压井液。
射孔后,为了将地层中液体导出地面,就必需降低压井液的液柱,减少对地层中流体的压力。
这一过程是试油工作中的一道工序,称为诱喷。
诱喷的方法有替喷法、抽吸法、提捞法、气举法等。
85、钻杆地层测试:钻杆地层测试是使用钻杆或油管把带封隔器的地层测试器下入井中进行试油的一种先进技术。
它既可以在已下入套管的井中进行测试,也可在未下入套管的裸眼井中进行测试;即可在钻井完成后进行测试,又可在钻井中途进行测试。
86、岩石孔隙度:岩石的孔隙度是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体积vp与岩石总体积vp的比值。
用希腊字母Φ表示、其表达式为:Φ=v孔隙/v岩石×100%87、地层原油体积系数:地层原油体积系数β0,又称为原油地下体积系数,或简称原油体积系数。
它的原油在地下的体积(即地层油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原油的地下体积系数β0总是大于1.88、渗透率:有压力差时岩石允许液体及气体通过的性质称岩石的渗透性,渗透率是岩石渗透性的数量表示。
它表示了油气通过地层岩石流向井底的能力,单位是平方米(平方微米)。
89、地层压力及原始地层压力:油、气层本身及其中的油、气、水都承受一定的压力,称为地层压力。
地层压力可分三种:原始地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和油、气层静压力。
油田未投入开发之前,整个油层处于均衡受压状态,没有流动发生。
在油田开发初期,第一口或第一批油井完井,放喷之后,关井测压。
此时所得的压力就是原始地层压力。
90、地层压力系数:地层的压力系数等于从地面算起,地层深度每增加10米时压力的增量。
91、卡钻:钻具在井内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既不能转动又不能上下活动。
92、天然气:岩石圈闭中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叫天然气。
93、钻机台月:指一台钻机在一口或几口井累计的钻井工作时间达30天,即为一个钻机台月。
二、填空题:1、现场测定的钻井液主要性能有:密度,粘度,失水,酸碱度,切力,泥饼厚度,固相含量和屈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