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大遂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若江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若江](https://img.taocdn.com/s3/m/a15ed002f12d2af90242e6a8.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若江[个人简历]王若江,女,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本科、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硕士毕业,198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日本、法国、美国、德国、泰国等国讲学。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汉语语音与词汇。
二、专著和译著1、1988年,《文言文要览》(虚词部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1999年,《汉字形义分析字典》(g、h、k打头的词条,23万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2009年,《汉字文化大观》(参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发表论文1、1986年,《古汉语的词义渗透》小引,《语文导报》第9期,杭州:语文导报编辑部。
2、1987年,二十世纪训诂学的发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编辑部。
3、1988年,《文选》联绵词的训释问题,《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4、1990年,试析“数韵共一入”与“异平同入”,《语文研究》第3期,太原:语文研究编辑部。
5、1991年,《说文解字》中互训词研究,《说文解字研究》第1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6、1993年,论余音联绵词,《人文论丛》第41辑,日本京都:日本京都女子大学人文社会学会7、1995年,汉字与农业,《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8、1995年,汉字与手工业《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1995年,谈《汉语大字典》在运用传统训诂资料方面的问题,《古汉语研究》第4期,长沙:古汉语研究编辑部。
10、1996年,《文选》联绵词的语义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第3期,北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编辑部。
11、1997年,《文选》联绵词的语义问题,《文选学新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2、1997年,谈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的教学问题,《北大海外教育》(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文贤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文贤](https://img.taocdn.com/s3/m/0388257127284b73f24250a8.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文贤[个人简历]张文贤,2002年7月至今,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教。
201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
二、发表论文1、2012年,汉语同义词语体差异的定量分析,《汉语学习》第3期。
2、2012年,“有的是”的语用分析及其词汇化补议,《语言学论丛》第45辑,商务印书馆。
3、2012年,“但是”、“可是”之辨,《对外汉语研究》第八辑,商务印书馆。
4、2012年,基于口语语料库的汉语口语自动化考试词表的研制,《中文教学现代化学报》12月第2期。
5、2011年,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近义连词辨析视角,《汉语教学学刊》第7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6、2011年,国内外连词的语篇研究述评,《语言学研究》第10辑,高等教育出版社。
7、2011年,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连词研究,《首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肖奚强、张旺熹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8、2007年,基于语料库的关联词搭配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该论文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8年第2期。
9、2005年,乘风汉语激励机制的设想,《<乘风汉语>教学设计与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0、2004年,不同语体下连词使用率的统计与分析,《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11、2001年,汉语口语对话语体零形回指用法再思考,《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12、2000年,汉字文化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华北分会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13、1999年,"之间"和"中间",《天津市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三、出版教材、工具书等1、2009年,《留学生实用汉语写作教程》(与金舒年,刘德联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钱旭菁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钱旭菁](https://img.taocdn.com/s3/m/1453b80376c66137ee0619a9.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钱旭菁[个人简历]钱旭菁,女,江苏省苏州人。
1989--1993年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语文系学习。
1993--1996年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读现代汉语专业硕士课程,2006-2010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和汉语词汇习得研究。
二、发表论文1.2008年有限组合选择限制的方向性和限制因素--兼论外向型搭配词典的体例设计,《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2.2008年汉语语块研究初探,《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5卷第5期3.2006年浅析美国国家汉语教育目标(与王添淼合作),《汉语教学学刊》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4.词义猜测的过程和猜测所用的知识--伴随性词语学习的个案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1期5.2003年第二语言研究的效度,《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6.2003年阅读中的伴随性学习,《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7.2003年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生成性词汇知识考察--基于看图作文的定量研究(与黄立合作),《汉语学习》第1期8.2002年词汇量测试研究初探,《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9.2002年交际策略和口语教学(与刘颂浩、汪燕合作),《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10.2000年汉语口语分班水平测试的实践与探索,《北大海外教育·第三辑》,华语教学出版社,(与刘德联、陈莉、赵昀晖合作)11.1999年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焦虑,《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12.1999年汉英量词对比,《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张起旺、王顺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3.1999年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偏误分析,《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张起旺、王顺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4.1999年日本留学生副词"也"的偏误分析(与黄立合作),《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张起旺、王顺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
#高硕考研-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硕考研-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d73a27844769eae009ed35.png)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年起执行)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和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
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使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4、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6、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和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和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依据国家教育部“教指委”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年9月)而定。
课程设置以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部分采用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部分沿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课程。
对选修课选课的规定依从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选修课系列中的具体课程根据北京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选择而定,有些课程属有待建设的课程。
(一)课程类型和学分分布1、必修课和选修课(1)必修课(共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2)选修课(共12学分)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鹿士义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鹿士义](https://img.taocdn.com/s3/m/20c439320912a216147929a9.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鹿士义[个人简历]鹿士义,男。
教育背景:1988-1991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词汇与语法,获硕士学位;1999-2003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认知与测量,获博士学位。
2009年3月-2010年3月于美国UCLA做访问学者,进修语言测试专业。
工作经历:1991年-2000年工作于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期间1995-1997年任教于印度德里大学中日研究系;2000年-2004年工作于国家汉办考试处;2005年11月-2007年11月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11月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曾赴英国、美国、奥地利、德国、韩国、新加坡、瑞典、丹麦等国进行汉语考试的推广和调研。
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学院副教授。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编写、写作教学)语言测试、二语习得二、专著和编著1、2002年,《当代认知心理学》(副主编)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与余嘉元、邓铸、张一中合著)三、发表论文(2000年以后)1、2011年,“题目曝光控制的动态a分层方法”(与张坚合著),《中国考试》(9),3-92、2011年,“商务汉语考试(BCT)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等级标准关系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2)3、2011年,“商务汉语考试(BCT)阅读能力与欧盟框架的匹配研究”,《语言文字应用》(1),81-904、2010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评估任务的工作分析”,《世界汉语教学》,112-126.(与王二平合著)5、2008年,“BCT与HSK对比研究报告”,《汉语教学学刊》(4)(与李海燕合著)6、2003年,“当前HSK中若干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探讨”,《汉语学习》(4),53-58.(与余嘉元合著)7、2003年,“双语学习者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实验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6-11.(与吴洁合著)8、2002年,“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汉字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3).53-579、2001年,“世纪之交呼唤留学生管理现代化”,《中国高教研究》(1).(与吴碱中合著)10、2001年,“论当前留管工作中的诸多关系”,《中国高教研究》(9).(与吴碱中合著)11、2001年,“词汇习得与第二语言能力研究”,《世界汉语教学》(3),53-62四、主要教材、工具书1、2001年,《通用性、组合型、滚动式汉语写作教程》(初级A种本),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祖人植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祖人植](https://img.taocdn.com/s3/m/9486462e192e45361066f5ab.png)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祖人植[个人简历]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8月至1986年8月,任教于广州外贸学院基础部大学语文教研室;1986年9月至1988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汉语中心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班;1988年7月,开始在北京大学汉语中心(后成为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教至今;1992年1月,获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10月至1995年10月,在印度尼赫鲁大学任客座教师;2000年8月至2001年6月,在美国狄根森大学任客座教师;2002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副教授;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韩国庆熙大学任客座教师[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汉外语言对比二、发表论文《“毕竟”的语篇分析》,《中国语文》,1997年第1期《学科理论的拓展与建树》,《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1期。
《“被”字句表义特性分析》,《汉语学习》,1997年第3期。
《语言教学中的积极性偏误与消极性偏误试议》,《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应用·互动·中介--综观英美学者对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学科定位的思考》,《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思路述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对外汉语教学句型系统的审视与前瞻》,《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第3期。
《基于交际能力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刍议》,《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2003年。
三、出版教材、工具书等《高级汉语口语(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四、出访、讲学曾在印度、美国、韩国等国讲学。
[教学情况]教授过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初、中、高级水平的汉语、口语课,并承担了语法、听力、汉字、报刊、中国文学作品选读等选修课的教学工作。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琪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琪](https://img.taocdn.com/s3/m/d846ec5df01dc281e53af0a9.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琪[个人简历]李晓琪,女,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毕业。
1984年起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曾先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明德暑期学校、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国巴黎十大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会长、《汉语教学学刊》主编、“商务汉语考试”研发办公室负责人、北京大学汉语口语自动化考试项目负责人。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
二、主编和专著1、2000年,《北大海外教育》第三集(主编之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2002年,《母语为英语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主编之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2002年,《英语日语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研究》(第一作者),北京:大百科出版社。
4、2005年,《汉语教学学刊》第1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2005年,《现代汉语虚词讲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2006年,《汉语教学学刊》第2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2006年,《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8、2006年,《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9、2006年,《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10、2006年,《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11、2006年,《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12、2007年,《汉语教学学刊》第3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3、2008年,《汉语教学学刊》第4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4、2009年,《汉语教学学刊》第5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海峰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海峰](https://img.taocdn.com/s3/m/2f9a190e16fc700abb68fca8.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海峰[个人简历]王海峰,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语言学会会员。
1988年毕业于河北师大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主要侧重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二、专著1.《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
2.《国别化:对韩汉语教学法》(语言要素教学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3.《国别化:对韩汉语教学法》(语言技能教学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三、发表论文1.现代汉语中的无标记转指《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2.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动因刍议,《语文研究》,2002年第3期。
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动因刍议.pdf3.自然口语中话语标记"什么"的篇章功能,《中国研究》(韩国)第30卷,(2002年12月)。
4.汉语口语中"什么"的话语分析,《汉语学习》,2002年第2期(又见《全国第七次对外汉语研讨会论文集》)。
自然口语中_什么_的话语分析.pdf5."A什么B"结构式初探,《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6.离合结构AxB中x的功能,《中国学研究》(韩国)第25卷,(2003年9月)。
7.离合词AB离析后后项成分B的篇章性质,《中国语文学誌》(韩国)第14辑,(2003年12月)。
8.现代汉语中无标记转指的认知阐释,《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现代汉语中无标记转指的认知阐释.pdf9.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的篇章功能,《中国语文学誌》(韩国)第15辑,(2004年6月)。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崔华山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崔华山](https://img.taocdn.com/s3/m/b5aff8016c85ec3a87c2c5ae.png)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崔华山
[个人简历]1996-200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2000-2003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对外汉语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教,讲师。
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主要教授精读课和商务汉语课。
[学术研究]论文:
《汉语阅读中的伴随性学习再探》,《对外汉语阅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BCT听力测试任务特征分析》,《汉语教学学刊》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教材:
《中级速成商务汉语I》,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中级速成商务汉语II》,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BCT听力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教学情况]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主要教授精读课和商务汉语课。
[联系方式]huashan@。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顺洪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顺洪](https://img.taocdn.com/s3/m/b54aa105581b6bd97f19eaa8.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顺洪[个人简历]王顺洪,男,1949年9月生,博士、教授。
197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留校,先后在学校机关和中文系工作。
1984.9—1988.12,接受国家教委借调在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馆任教育副领事、领事。
1989.9—1990.9,在日本关西大学文学部做访问学者。
1990.10返回北京大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现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工作至退休。
赴国外任教经历:1995.4—1997.3,日本山梨县立女子短期大学副教授;2000.10—2001.4,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副教授;2004.4—2005.3,日本帝塚山学院大学客座教授;2005.4—2007.3,日本山梨县立大学教授;2011.3—2013.3,日本立命馆大学客座教授、立命馆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日本汉语教育史、日本人汉语学习、中日语言文化比较二、专著和译著1、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2、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3、中国概况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初版,2003、2007年修订再版4、日本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论著索引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5、日本近代汉语名师传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6、日本中国语教学书志译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7、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译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10月三、发表论文1、日本汉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4期2、论日本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合撰《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3、近十几年来日本的汉语教科书《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4、汉语演讲、朗诵“六诀”《学汉语》1992年第6期5、日本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先驱——中国文学研究会及其核心人物考介《日本文化教育研究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6、倉石武四郎論—日本の漢語教育に貢献したその生涯日本帝塚山学院大学《中国文化論叢》第2号1993年4月7、日本三所不同类型学校的汉语教育考察《汉语学习》1993年第2期8、对外汉语教学文化课中的“中国概况”课管论《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1994年第3期9、仓石武四郎——现代日本汉语教育的先行者《国外语言学》1993年第3期(1993年9月15日)10、论学习汉语的日本人——对日本留学生几个普遍性问题的分析《北京大学学报》专刊1994年9月11、中国家庭的变迁《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冬之卷12、中日汉字异同及其对日本人学习汉语之影响《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2期13、日本人的交际——兼论与中国人之差异《日本学》第四辑1995年6月14、中国の改革开放と対外漢語教育史略日本《山梨县立女子短期大学紀要》第29号1996年3月15、藤堂明保——献身于汉语教育事业的日本学者《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2期16、日本人学习汉语过程中母语的作用《北大海外教育》第1辑1997年6月17、电视连续剧《大地之子》的思想与艺术《日本学》第八辑1997年11月18、日本的国民性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特辑1998年6月19、浅谈“双语法””教学《北大海外教育》第2辑1998年12月20、汉日同形词给日本人学习汉语造成的误区《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21、日本人学习汉语的优势、劣势及改进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教学之构想合撰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22、六角恒广的日本近代汉语教育史研究《汉语学习》1999年第4期23、扭曲历史下的记录与收获—日本近代八十年汉语教科书述要《日本学》第九辑2000年4月24、现代中国的幽默艺术日本帝塚山学院大学《中国文化论丛》第9号2000年7月25、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论坛》2000年第3期26、中日汉字词缀比较《汉语学报》第4期(2001年下卷)27、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日汉翻译课教学《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01年第4期28、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高等教育论坛》2002年第2期29、二十年来中国的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30、日本明治时期的汉语教师《汉语学习》2003年第1期31、三十年来日本的“汉语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32、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管理《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03年第2期33、汉日量词异同《海外华文教育》2003年第4期34、日本明治时期的中国人汉语教师日本帝塚山学院大学(文学部)《研究論集》第39集(2004年12月20日)35、日本中国语教育的道路日本山梨县立大学《山梨国际研究》第1号(2006年3月)36、基础深厚,扎实推进,全面繁荣——日本汉语教育情况综述《汉语学刊》第2期(2006年11月)37、教初级《中国语会话》课的一些体会日本山梨县立大学《山梨国际研究》第2号(2007年3月)38、日本二战时期在日本“移民”中推行的汉语教育《国际汉语教育》2010年第4期(2010年12月)39、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孔子学院在汉语教材国际推广中的地位与作用《孔子学院发展研究》2012年第1期(总第1期)2012年12月四、出版教材、工具书等1、初级汉语教本合著日本白帝社1994年2月2、中级汉语——旅行会话与中国知识合著日本骏河台出版社1994年3月3、走上汉语桥——基础文法与会话合著日本骏河台出版社2007年4月4、感知中国——中级汉语读解与会话合著日本骏河台出版社2007年5月5、中日桥汉语(中级上、下)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予)五、译文1、追求文学表现的自立(日)吉田富夫原作《当代文学研究丛刊》第5期1984年2、寒山诗管窥(日)入矢义高原作《古籍整理与研究》第4期1988年3、大学论(日)竹内良知原作《高等教育论坛》1991年第2期4、《中庸》的“诚”与《庄子》的“真”(日)森三树三郎原作《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2期5、名与耻的文化——中国、日本、欧洲文化比较研究(日)森三树三郎原作《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夏之卷6、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日)森三树三郎原作《日本学》第6辑1996年3月7、汉语语法学说的系谱(日)鸟井克之原作《北大海外教育》第2辑1998年12月六、其他1、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北京大学校刊》1979年10月29日——读《人妖之间》2、人民需要这样的实干家《北京大学校刊》1979年11月27日——赞《乔厂长上任记》中乔光朴的形象3、可喜的收获《北京大学校刊》1980年11月3日——读历史小说《曹雪芹》4、电影表演应注意本色美《工人日报》1981年5月11日5、心灵美的赞歌《北京大学校刊》1982年4月28日——写在电影《笨人王老大》上演前6、谈《三家巷》的电影改编《北京大学校刊》1982年10月8日7、日本文化教育研究文集(第一辑)执行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8、日本文化教育研究文集(第二辑)执行主编首都师大出版社1994年12月9、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10、规则管理民主治校《高等教育论坛》1997年第2期——日本一所高校内部管理的一些情况11、科学分班,严格管理,妥善解决留学生换班问题《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1999年第4期12、发扬传统改革创新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创造一流的对外汉语教学《高等教育论坛》2000年第3期13、国家汉办2002年年鉴编撰国家汉办2003年3月14、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03年鉴编撰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04年3月15、友情の掛け橋優れた学習の場日本帝塚山学院大学《こだはら》第——北京大学における日本人短期留学生の受け入れと管理27号(2004年12月)16、用汉语架起连通世界的金桥主笔《人文关怀社科风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概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17、中国的宗教与宗教政策《中国语言文化讲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18、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2011年亚洲孔子学院会议交流材料汇—孔子学院在汉语教材国际推广中的地位与作用编》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2011.519、中日差异有感(二则)《孔子学院》2011年03期(中日对照版),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2012年6月20、岁月如梭,忆絮如画《燕园汉声—北大对外汉语六十年》,——写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立1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21、立足现实,谋求长远,稳步前进《2012年亚澳孔子学院联席会议交流材料》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2012年6月22、刍议新一代汉学家培养《孔子学院》2012年04期(中日对照版),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2012年12月[教学情况]主要课程:高级汉语、中国概况、日汉翻译研究生课程: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论文写作(留学生)其它课程:初级汉语、中级汉语、高级报刊、汉语写作、文化讲座等[社会工作]曾任职:北京大学中文系团总支书记、北京大学对外汉语中心副主任、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选修课教研室主任[联系方式]通信地址:100871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电子邮件:wangsh@。
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研究生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
![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研究生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https://img.taocdn.com/s3/m/da37090faf45b307e871978b.png)
北京大学
• 民国初年有腐败之名声。学生仍被成为 “老爷”、“少爷”。
• 学生多为富豪子弟,来此是为了作官(官 僚养成所),盛行结拜兄弟。 • 课余带领听差,一起打麻将、捧名角、逛 妓院(两院一堂)。英文教师徐佩铣组织 “探艳团”。 • 课程之凌杂,风纪之败坏(蔡元培)。
北京大学
• 顾颉刚: 一九一三年我考入北大预科时,学校像个衙门, 没有多少学术气氛。有的教师不学无术,一心只 想当官;有的教师本身就是北洋政府的官僚,学 问不大,架子却不小;有的教师死守本分,不容 许有新思想;当然也有好的……但不多见。 一些有钱的学生,带听差、大麻将、吃花酒、 捧名角,对读书毫无兴趣。一些有钱的教师和学 生,吃过晚饭就坐洋车奔“八大胡同”。所以妓 院中称“两院一堂”是最好的主顾。
聘请教师
• 梁漱溟。邀请24岁的梁漱溟到北大教授印度 哲学。蔡说“你不是爱好哲学吗?我此番 到北大,定要把许多爱好哲学的朋友聚拢 来,共同研究,互相切磋,你怎可不来呢? 你不用当是老师来教人,你当是来合作研 究,来学习好了”。梁说“这几句话打动 了我,只有应承下来”。
聘请教师
• 辜鸿铭。清朝遗少,常年身着枣红马褂, 戴着瓜皮小帽,拖着长辫。
在北大的改革
• 蔡元培 1917 年 1 月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中提 出关于大学的观念:“今人肄业专门学校, 学成任事,此固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 果欲达其 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 入法科者尽可入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 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 • 延聘学问家,不拘一格。教授平均年龄30多 岁。
聘请教师
• 陈独秀。蔡元培到西河沿的中西旅馆走访陈独秀, 劝说陈独秀到北京大学就任文科学长。汪孟邹和 陈独秀同住在旅馆,日记写道:「12月26日,早9 时,蔡孑民先生来访仲甫,道貌温言,令人起 敬」。从这天起,「蔡先生差不多天天要来看仲 甫,有时来得很早,我们还没有起来。他招呼茶 房,不要叫醒,只要拿凳子给他坐在房门口等候」 1。陈独秀被蔡元培的诚意感动,决定举家迁往北 京,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 丽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 丽](https://img.taocdn.com/s3/m/c378da85680203d8ce2f24ae.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丽[个人简历]李丽,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思想与文化,跨文化交际二、专著和译著1、《大众传媒与中国当代文化思潮》,南方出版社2007年版2、《中国现代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3、《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史》(合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三、发表论文1、《论“抒情”的介入与“五四”短篇小说的形式革新》,《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2、《当悲剧成为传奇》,《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0期3、《历史的解构与戏说——论苏童的<河岸>》,《名作欣赏》2011年第12期4.《21世纪初长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新变》,《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4期5、《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中的“还乡”》,《文艺争鸣》2010年11月号。
6、《论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派》,《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
7、《论阎连科的辩证书写》,《小说评论》2009年第2期。
8、《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9、《1930年代以来短篇小说体式的多样化探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0、《汪曾祺短篇小说文体意识的形成》,《文艺争鸣》2008年第10期。
11、《论西南联大时期沈从文的实验小说》,《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
12、《驳残雪的文学观及其对<红楼梦>的偏见》,《当代文坛》2008年第2期。
13、《“人”的深化——启蒙视野中的现代婚恋短篇小说》,《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
14、《从“器械”变作“人”——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5、《鲁迅的“脾气”与“学问”》,《绍兴鲁迅研究》2007年版。
16、《论20世纪40年代小说理论的“典型化”》,《殷都学刊》2006年第1期。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元满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元满](https://img.taocdn.com/s3/m/564f1ffbba0d4a7302763aa9.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元满[个人简介]刘元满,教授,文学博士,博士导师。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国际外语荣誉社团TheInternationalForeignLanguageHonorSociety(PhiSigmaIota)会员,美国中文教师学会(CLTA)会员。
教育经历:1981.9-1985.8山西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9-1991.8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现代汉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6.9-2001.8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0.8-2012.5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优秀教师项目”课程班(MasterTeacherProgram,MTP)结业工作经历:1985.7-1988.8,山西大学中文系任教1991.7至今,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教派赴海外教学经历:1997.4-1999.3日本山梨县立女子短期大学任教2004.6-2004.7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2005.11-2005.12赴南非多城市进行汉语师资培训2008.8赴缅甸进行汉语师资培训2010.7-2012.6美国西点军校(美国军事学院)任教外语能力:日语获得日本“日本语能力考试”一级(最高级),英语具备中高级水平。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教材编写研究、教师发展研究。
二、专著和译著专著2002《英语日语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研究》(李晓琪/黄立/刘元满/刘晓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汉字在日本的文化意义研究》(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汉字在日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著2006《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李晓琪/刘元满编著),商务印书馆三、发表论文1994"两"和"二",《学汉语》第9期1994汉日语言中动物的寓意比较,《北京大学学报》第10期(专刊)(此文被名和敏光译成日文,载《山梨县立女子短期大学纪要》1998总第31号)1994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刘颂浩/刘元满/林欢/方晔),《北京大学学报》第10期(专刊)1996成段表达的几种强化训练法,《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此文被名和敏光译成日文,载《山梨县立女子短期大学纪要》1999总第32号)1997汉语中固定搭配的比喻特点及其教学,《北大海外教育》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短期读本教材编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杨德峰/刘元满),《北大海外教育》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现代日中言语政策比较研究(日文),日本《山梨县立女子短期大学纪要》总第31号(收入日本"论说资料保存会"《日本语学论说资料》第35号)1999"太+形/动"与"了",《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1999汉日叹词比较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从汉语日语吸收外来语的情况看中日两国交流,《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中日「漢字文化」の研究現状について(日文),日本《山梨县立女子短期大学纪要》总第32号(收入日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41号)1999教室活動を軸とする中国語の教育(日文),日本《山梨县立女子短期大学纪要》总第32号2000汉日叹词特点的比较,《汉语学习》第1期2000“先生”之称可以休矣,《语文建设》第2期2000近代活字印刷在东方的传播与发展,《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2000日本的日语教学与教师资格,《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2000无主句与天候的表达关系,《北大海外教育》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先生”释义辨正,《辞书研究》第6期2002日本皇名、年号用字中的汉字文化表现,《北京大学学报》第6期2003日本大学院中的日本语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2004国家汉办1998-2000年科研项目成果丛书评述,《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2004美中日三国第二语言教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分析(李晓琪/刘元满),《第七届国际汉语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收入刘珣主编《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选评第二集1991-2004》,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论汉字的三个特性,《中国学》第25辑(大韩中国学会主办),韩国釜山中文出版社2007日本人名用汉字数量变迁,《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2007留学生一般性文章写作格式偏误分析,《汉语学习》第5期2007写技能中的批改与讲评,《对外汉语研究》第3期,商务印书馆2008高级口语教材的话题、情景和话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2008日本的语言推广体系及启示,《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2008日本语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特点比较,《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4期2009中日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师资培养比较研究,《汉语学习》第3期2009作为第二语言的汉日语水平考试比较,《国际汉语教育》第3期2011课堂教学观摩在师资培养中的目的与作用,《汉语国际传播与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短期教材使用状况及短期教材的针对性研究,美国《美国中文教学与研究》四、出版教材、工具书等1994《汉语中级听力教程》(上)(潘兆明主编,完成1/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汉语中级听力教程》(下)(潘兆明主编,完成1/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HSK汉语水平考试模拟试题集》(刘颂浩/刘元满/林欢/方晔),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合著,主要完成短语部分,约20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朗文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购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地区出版发行权)1997《走进中国》(高级本)(刘元满/刘晓雨/刘立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高级汉语口语》(上)(刘元满/任雪梅/金舒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1)(刘元满/任雪梅/金舒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2)(刘元满/任雪梅/金舒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口语》(初、中、高系列)第二版获得2006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为国内首部获此称号的对外汉语教材。
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
![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370dbe11fad6195f302ba60c.png)
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①李大遂(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871)[关键词]汉字;偏旁;字族;系统性;汉字认知[摘 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有其自身的系统性。
探求汉字的系统性,并力所能及地对其加以利用,在汉字认知上具有显而易见的意义。
汉字的偏旁不但具有构形的功能,而且具有表示音义的功能,因而合体汉字偏旁之间不仅有外部结构关系,也有内部结构关系。
汉字的系统性体现在形、音、义3个方面,汉字的字形系统因外在的形体联系而形成,汉字的读音系统因内在的读音联系而形成,汉字的意义系统因内在的意义联系而形成。
汉字虽然繁难,但认知得法也可以化难为易,至少可以减轻难度,提高效率。
所谓得法,就是了解汉字内在的系统性,然后循着汉字的系统性去进行认知。
为了减轻汉字认知的难度,提高汉字认知的效率,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其一,以必要的汉字的理论知识为指导,提高学习者汉字认知能力;其二,以偏旁为纲,把一个个汉字放到整个系统中去学习,力求取得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三,通过结构分析和字族字系联来培养汉字系统认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H 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06(2006)01-0013-09[收稿日期]2006-02-21[作者简介]李大遂(1948-),男,北京密云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学术研究以汉字和汉字教学为主。
① 本文是作者出席2005年8月在德国召开的 西方学习者汉字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提交的论文,发表前在文字上略作修改。
Chinese Character Syste m atic Structure and Chinese Character R ecognitionLI Da -su i(International C olle ge for Chinese Language S t ud ies ,Pek ing Universit y,B eijing 100871,Ch i na)K ey word s :Chi nese Character ;character co m ponents ;charac ter fa m ili es ;syste m atic structure ;the Ch i nese char -ac ter recognitionAb stract :Ch i nese characters are the se t o f symbols used to record the Chinese l anguage ,but mo re than just picto -g raphs ,t hey ac t uall y have a un i que syste ma ti c structure Study of t h i s syste m and application thereo f i n educati on can have a very si gnificant eff ect on the character recogn i tion of studen ts The rad i ca l s of Chi nese characters no t only have a structural f uncti on ,but a lso functi on as an expression of sound and m eaning T herefore there is not only an ex -ternal structura l re l a ti onsh i p bet w een the rad i ca l s o f a character ,but a lso an i nte rna l re lati onsh i p as we ll The syste ma-t ic nature o f Chi nese characters is e mbod i ed i n the foll ow i ng three aspects :shape ,sound and meani ng The struct ure o f characters is based on ex terna l shapes whil e the readings of characters are i nterna l expressi ons o f t he readi ngs o f radicals S i m il ar l y ,the syste m of m eaning i n Ch i nese cha racters is a result o f the i nte rna l relati ons h i ps of the mean i ng s 13o f diff e rent rad i ca l s A lthough Chinese characters are d ifficult due to t he ir co m plex ity,a proper me t hod o f recogn iz-i ng cha racters can m ake st udy i ng t he m easy or a t least reduce somewhat the difficu lty o f study i ng t he m and i ncrease eff-i ciency i n learni ng characte rs T h i s so-ca lled proper method i s one that emphasizes an understandi ng of the internal systematic nature o f Chi nese characters,t hen uses that understandi ng to i m prove recogniti on To decrease the diffi culty o f l earn i ng Chi nese characters and i ncrease efficiency i n recogn izi ng them,the three foll ow i ng steps are key s:1 usi ng essential t heoreti cal kno w l edge of Ch i nese characters as a gui de for i m prov i ng the ability o f learners to recogn ize charac-ters;2 usi ng rad ica ls as t he basis for putti ng all Ch i nese characters into a comprehensi ve syste m,a ll ow ing t he con-cept and log ic of Ch i nese characters to f a ll into place;3 usi ng analysis o f the structure o f Ch i nese characters and t he concept of character f am ilies and branches to develop t he ab ilit y o f st udents t o utilize syste m ati c recognition0 引言从教育科学的角度说, 学习和利用类别,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认知形式 (施良方,1994)[1]。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海燕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海燕](https://img.taocdn.com/s3/m/124af8fff90f76c661371aae.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海燕[个人简历]李海燕,女,副教授。
1971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
199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原汉语中心)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同年进入汉语学院工作至今。
1997年9月赴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亚非学院任教一年。
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曾任口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2003年10月赴英国牛津大学汉语教学中心任教半年。
2009年起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词汇及测试二、发表论文1)李海燕:谈初级汉语课文教学中的"听读"训练,《北大海外教育》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2)李海燕:由留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错误问题谈对外文言教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亚非学系系刊,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出版社,1998.12;《北大海外教育》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李海燕:"一下子"与表示短时间的几个副词,《华文教学与研究》(广州华苑学术版),2000年第3期4)李海燕:从教学法看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的语料编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5)李海燕、赵昀晖:留学生看图说话中的词汇量调查,第七届全国汉语教学讨论会,2001年7月,四川成都。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6)李海燕、蔡云凌、刘颂浩:口语分班测试题型研究,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2002年8月,上海。
《世界汉语教学》2003第4期7)刘德联、李海燕:对外汉语教学评估偏差分析及纠偏对策,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2003.10,人民大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8)李海燕:"是……的"的语用分析,《汉语教学学刊》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9)李海燕:概化理论在BCT口语测试中的应用研究,《汉语教学学刊》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10)鹿士义、李海燕:BCT与HSK对比研究报告,《汉语教学学刊》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11)李海燕,“商务汉语选修课学生进步情况考察分析——兼谈商务汉语课的教学模式”,《汉语教学学刊》第六辑,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2)李海燕、刘晓雨、刘立新,“研究生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课堂的组织与实施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第1期三、承担科研项目1)2000年-2002年参加国家汉办项目(共3人:杨德峰、任雪梅、李海燕):"中越合编基础汉语教材及教师手册"。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蔡云凌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蔡云凌](https://img.taocdn.com/s3/m/3badc2c8bb4cf7ec4afed0ae.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蔡云凌[个人简历]蔡云凌,生于北京,199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专业,1999年7月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获得现代汉语专业硕士学位。
从1999年7月任教至今。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课堂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材编写二、专著和译著三、发表论文1.《口语分班测试题型研究》(李海燕、蔡云凌、刘颂浩),第七届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会入选论文,《世界汉语教学》2003.42.《对美国中文学校汉语教师的师资培训》,首届对美汉语教学暨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入选论文,《对美汉语教学论集》2007.73.《谈对外汉语教材的可操作性-对教材编写原则及课程规范化的思考》,《汉语教学学刊第5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4.《对建立“对外汉语各课型题型库”的思考——从汉语精读课的试卷分析谈起》,《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第6期5.TheCompilingMethodsforPinyinTextbooksofTeachingof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ACaseStu dyontheTextbookforInterestingChinesePinyin,StudiesinLiteratureandLanguage,Volume2,2011,2四、出版教材、工具书等1.《HSK速成强化教程(高等)》(刘超英、金舒年、龙清涛、蔡云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82.《准高级汉语口语(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3.《准高级汉语口语(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趣味汉语拼音课本(基础篇)》英文版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45.《趣味汉语拼音课本(基础篇)》日文版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56.《趣味汉语拼音课本(基础篇)》韩文版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107.《中级汉语口语提高篇》教学辅导用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8.《新丝路初级速成商务汉语(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9.《新丝路初级速成商务汉语(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0.《趣味汉语拼音课本(基础篇)》西文版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511.《新丝路中级商务汉语综合教程(商务篇)》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12.《新丝路中级商务汉语综合教程(商务篇)》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五、承担科研项目1.国家汉办2003年重点项目,国家汉考办修订《汉语水平大纲》专题项目研究项目——《听和说的水平等级标准的系统划分和描述》课题组成员2.《课堂教学与研究》课程获2009年北大研究生教材建设立项3.2012学院立项“北京大学汉语中介语作文语料库”项目组成员六、出访、讲学及出席学术会议2002.9-2003.8韩国庆州大学中文系2004.11-2004.12参加国务院侨办讲师团赴美国洛杉矶、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培训中文教师(语音及语法教学)2005.3-2005.4赴美国加州汉语教学中心培训中文教师(语音及语法教学)2007.10-2008.3英国牛津大学中文系2010.7参加汉办师资培训团赴西班牙孔子学院培训中文教师(趣味汉语教学)2007.7首届对美汉语教学暨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南京),提交论文《对美国中文学校汉语教师的师资培训》2010.5全国首届非英语国家汉语师资培养研讨会(北京外国语大学),提交论文《对课堂教学研究课程的反思》2010.9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培养工作高层论坛《挑战与机遇——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建设谈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11第三届北大中青年学者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多元文化中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2011.1第三届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论坛及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提交论文《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建设》2011.12第十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台北),发表论文《多元文化中的汉语课堂教学》2012.4-2014.3日本拓殖大学外国语学部中国语学科公派教师[教学情况]研究生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教学研究。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汲传波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汲传波](https://img.taocdn.com/s3/m/72265b3bf111f18583d05aae.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汲传波[个人简历]汲传波,男,2002年7月南开大学硕士(对外汉语教学方向)毕业后,开始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教,现任副教授。
其间,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语言学专业)。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材编写、社会语言学等。
二、发表论文:1.2011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被关注状况研究”,《长江学术》,第1期。
2.2010年,“对在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若干思考”,《汉语教学与研究》第11辑,首尔:首尔大学出版社。
3.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社会反响”,《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上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4.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的权威报告”,《中国社会科学报》,3月23日。
5.2010年,“连字句与甚至句对比研究”,《渤海大学学报》第1期。
6.2009年,“中级综合汉语教材语体不对应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版)第6期。
7.2009年,“对目前汉语口语评价体系的思考”,《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
(与刘芳芳合作)8.2009年,“教师的教师: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研究”,《国际汉语教育》第3期。
(与刘芳芳合作)9.2009年,“从认知心理学视角论语言中的‘强调’”,《现代语文》第8期。
10.2008年,“外语教育中的小语种热”,《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上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11.2008年,“汉语与汉文化中的禁忌”,《中国语言文化讲座》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12.2007年,《严谨治学务实为本》载《燕园远去的笛声-林焘先生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
(第二作者,与李宇明先生合作)13.2006年,“论强调范畴的构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
14.2006年,“论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汉语学习》第4期。
15.2006年,“英语热”,《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上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大遂[个人简历]李大遂,北京市密云人。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硕士学位。
1987年起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教,现任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曾受聘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专家考评组成员,曾应邀赴泰国、美国、日本等国讲授汉语。
学术研究以汉字和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为主。
著有《简明实用汉字学》、《速学简化字》、《系统学汉字?中级本》等专著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汉字、对外汉字教学二、专著和译著:1.1993年,《简明实用汉字学》(生词英文翻译:王谛),北京大学出版社。
2.1996年,《上下同心振兴华教》,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出版社(中泰文对照本。
泰文翻译:陈建)。
3.1997年,《速学简化字》,语文出版社。
4.1998年,《速学简化字》(海外版),香港三联书店。
5.2001年,《簡明實用漢字學》(韓文版。
韓文譯者:李容誠),(韓國大邱)中文出版社。
6.2003年,《简明实用汉字学》(修订本,生词英文翻译:王谛),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发表论文1.1989年,《略述钱玄同的汉字简化理论与实践》,《语文建设》第3期。
2.1990年,《形声字声符表义问题的探索》,《语文建设》第6期。
3.1990年,《转注之名的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4.1990年,《钱玄同汉字简化理论初探》,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术之声》第三期。
5.1991年,《汉字形音义系统及其在教学上的利用》,北京市语文现代化研究会《现代汉字论丛》。
6.1993年,《汉字前途的展望》,香港《普通话》第二期。
7.1994年,《汉字的现状和未来》,《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8.1994年,《略论汉语字词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专刊》。
9.1993、10、22-1993、11、1《要切实重视汉字教学》,泰国《星暹日报》连载。
10.1994年5月《圣大中文系办学方略管见》,泰国各大华文日报均载。
11.1994、10、13《浅谈汉语教学教法之改进》,泰国《新中原报》;稍后由泰国教育部民校厅摘要翻译为泰文,发表在民校厅直属泰文刊物《私立教育》总第55期。
12.1995、1、7《汉字与中华文化》,泰国《亚洲日报》。
13.1995、6-1995、17《上下同心振兴华教》,泰国《星暹日报》连载,《亚洲日报》1995、9、12全文转载,《亚洲论坛》杂志1995年第23期全文转载。
14.1995、11、6《简谈汉语“不”“没”的区别》,泰国《亚洲日报》。
15.1995-12、21《简谈汉语注音方法之演进》,泰国《新中原报》。
16.1996、1、1《谈谈汉字简化》,泰国《亚洲日报?元旦特刊》。
17.1996年,《汉字内部结构与汉字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8.1998年,《关于合体汉字结构分析问题》,《汉语教学探讨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1998年,《从汉语的两个特点谈必须切实重视汉字教学》,《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
20.1999年,《谈毛传对重言的训释》,《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3期。
21.1999年,《关于偏旁和偏旁教学》,《语文与评估》(1998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教育学院。
22.2000年,《关于对外汉字教学如何走出困境的思考》,《北大海外教育?第三辑》,华语教学出版社。
23.2001年,《略论汉字表音偏旁及其教学》,《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4.2001年,《关于开设中高级汉字課的几个问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
25.2002年,《简论偏旁和偏旁教学》,《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1期。
26.2002年,《惟精惟一志在高远――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献芹》,《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
27.2003年,《试论简化字教学》,《语文课程革新与教学实践》(香港?第四届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香港中文教育学会。
28.2003年,《中高级留学生识字量测试报告》,《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
29.2004年,《常用汉字义系字族表》,《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30.2004年,《对外汉字教学发展与研究概述》,《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
31.2004年,《日本常用汉字形系字族表》,(日本)《山梨县立女子短期大学纪要》第37号。
32.2004年,《突出系统性扩大识字量——关于中高级汉字课的思考与实践》,《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33.2004年,《表义偏旁形成发展与造字法演进》,《汉字文化》第4期。
34.2005年,《真の大家は自ずから世の模範となる【対談】——啓功先生のこと―》(与朱小健先生合撰),(日本)《中国近现代文化研究》第8号。
35.,2006年,《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1期,又见《汉字的认知与教学——西方学习者汉字认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6.2007年,《对外汉字教学回顾与展望》,《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37.2007年,《汉字系统性研究与应用》,《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38.2008年,《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第四辑。
又见《试谈对美国学生的汉字教学问题》,《对美汉语教学论集——首届对美汉语教学暨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39.2007年,《搞好对外汉字教学促进汉字国际传播》.《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论文集》(内部交流)。
40.2008年,《关系对外汉字教学全局的几个问题》.《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
41.2008年,《以表音偏旁为纲展示汉字读音的系统性——谈《常用汉字音系字族表》的编制》.《汉语教学学刊》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42.2008年,《谈谈怎样学汉字》,《中国语言文化讲座?1》,北京大学出版社。
43.2008年,《中国古代的教育与人才选拔》,《中国语言文化讲座?1》,北京大学出版社。
44.2010年,《汉字理据的认识、利用与维护》,《加拿大中文教学学报》第二卷第二期(网络期刊)。
四、出版教材、工具书等1.1994年,《汉字的现状和未来》(中华文化讲座系列片),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2.2000年,《中华古诗文读本?亥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3.2005年,《系统学汉字?中级本》(含课本、练习册、教师手册;英文翻译:文莎),华语教学出版社。
五、承担科研项目1、1989年,国家汉办科研项目:“汉字概论”,成果《简明实用汉字学》(国家汉办规划教材,1993年第一版,2001年韩文版,2003年修订版)。
2、199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通用汉字偏旁研究”,1999年通过专家鉴定,2000年获国家颁发的《结项证书》。
3、2003年,北京大学汉语教育学院项目:中级汉字教材,成果《系统学汉字?中级本》。
4、2005年,北京大学规划教材项目:高级汉字教材,编写工作进行中。
六、出访、讲学及出席学术会议1.1993.10出席“东方文化与华教问题研讨会”(泰国东方文化书院),发表《必须切实重视汉字教学》的演讲。
2.1994.6应邀为泰国教育部举办的“曼谷市小学汉语教师培训班”作《浅谈汉语教学教法之改进》的学术报告。
3.1994.10应邀出席泰国南邦省育华学校举办的“华语教学经验交流会”,并发表演讲。
4.1997.6出席国家汉办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举办的“汉字与汉字教学研讨会”,发言题目:《关于汉字教学的一点思考》。
5.1998.2出席巴黎国际汉字教学研讨会,提交论文《从汉语的两个特点谈必须切实重视汉字教学》。
6.1998.12出席香港1998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提交论文《关于偏旁和偏旁教学》。
7.2001.8出席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关于开设中高级汉字课的几个问题》。
8.2001.12出席香港第四届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试论简化字教学》。
9.2002.8出席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海),提交论文《常用汉字义系字族表并序》。
10.2005.7出席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北京),提交论文《常用汉字音系字族表并序》。
11.2005.8出席汉字认知国际学术讨论会(德国美因兹大学),提交论文《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
12.2005.12应北京语言大学汉字研究所邀请,作题为《关于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的几个问题》的学术讲座。
13.2006.9应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邀请,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举办的“对外汉语学术前沿论坛”上作题为《对外汉字教学及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的学术讲座。
14.2006.10应邀出席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专家研讨会(渤海大学),发表演讲《对外汉字教学发展研究概况与思考》。
15.2007.8出席首届对美汉语教学暨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南京),提交论文《试谈对美国学生的汉字教学问题》。
16.2007.9出席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召开的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曼彻斯特),提交论文《关系对外汉字教学全局的几个问题》。
17.2007.10出席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北京),提交论文《搞好对外汉字教学促进汉字国际传播》。
18.2009.12出席首届汉语独特性理论与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海外大),提交论文《中高级汉字课教学新模式实验报告》。
19.2010.5出席加拿大第六届加中汉语教学研讨会(列治文),提交论文《汉字理据的认识、利用和维护》。
[教学情况]研究生课程:文字学、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留学生课程:汉语精读、汉语口语、中级汉字、高级汉字等。
[获奖情况]1.1994年,《圣大中文系办学方略管见》获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揭幕庆典国际征文比赛论文特别奖。
2.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3.1998年,获汉语中心科研工作奖。
4.2001年,获北京大学桐山奖教金优秀奖。
5.2006年,所著《系统学汉字?中级本》,被评为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
[社会工作]1997-1999,受聘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考评组专家。
1996-1999,2000-2003,任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选修课教研室主任。
2008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兴趣爱好]田径与篮球运动[联系方式]通信地址:100871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电子邮件:lida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