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合集下载

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

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

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咕咚来了》,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动手动脑能力;2. 培养幼儿的绘本欣赏能力,通过欣赏绘本的图片和文字,理解故事情节;3. 通过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增强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通过绘本中的角色塑造和情感渗透,培养幼儿的道德和情感意识。

教学准备:1. 绘本《咕咚来了》一本;2. PPT演示或大屏幕投影设备;3. 绘本中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的图片。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拿着绘本《咕咚来了》进入教室,向幼儿展示绘本,并提问:“大家看到这本书了吗?你们喜欢看书吗?”引导幼儿积极回答。

2. 导读教师出示书的封面,并指着书名问:“大家猜猜,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呢?”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猜测。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能猜到这本书在讲什么吗?”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

3. 阅读绘本教师开始讲述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同时将绘本中相关的图片与文字展示在PPT或大屏幕上,让幼儿能够清楚地看到。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如:“你们看,这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

教师讲述完整个故事后,再次展示PPT或大屏幕上的绘本图片,让幼儿回顾故事情节。

4. 角色扮演教师将故事中的角色分配给幼儿,让他们根据故事情节来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的道具和服饰,以增加幼儿的参与度。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并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绘本欣赏教师再次展示绘本中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画,并进行欣赏。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些图片漂亮吗?”“你们看到了什么有趣的细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 绘本延伸活动教师准备好相关的绘本延伸活动,如绘本中的角色形象画、故事情节的连线游戏等,让幼儿参与其中,继续体验和探索故事中的乐趣。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整堂课的学习情况,询问幼儿对于这本绘本的喜好和感受。

幼儿园中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中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并学说对话:“快逃!快逃!咕咚来啦!”,通过猜测、观察、动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想象、猜测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咕咚来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猜测、观察、动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2、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并学说对话:“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3、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想象、猜测活动。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人手一本绘本、录有“咕咚”音效的磁带、绘本PPT、动物角色图片活动过程:一、通过“咕咚”声导入活动。

师:(播放“咕咚”音效),你们听这是什么生硬?小老鼠也听到了这个声音害怕极了,它很害怕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快逃!咕咚来了!”二、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认识书的封面、封底,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师:请小朋友们拿出书,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本书,这是书的封面,封面上有这本书的名字,咕咚,请小朋友们跟着我一起读。

反过来这是书的封底,现在请你们将书封面向上,一页一页的看到有别针的那一页就为止。

2、幼儿自己翻阅绘本,教师走进幼儿观察它们的阅读情况并指导。

三、讨论并理解绘本内容1、引发讨论,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

师:好,现在将书合上,封面向上放在桌子中间。

小老鼠吓坏了,往前跑的路上遇到了谁?你觉得他们会说什么?鼓励幼儿模仿绘本中动物的表情和语言:“快逃!快逃!咕咚来了!”。

2、引发幼儿对后半部分的兴趣,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后面的内容。

师:有谁发现了这群小动物?他会怎么做?师:我们看,大熊他是什么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呢?大熊要去找“咕咚”,其他小动物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咕咚”到底是谁呢?原来是小青蛙跳水的声音啊~那它可怕么?可是为什么一开始小动物们那么害怕呢?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会让我们害怕,但是当我们真正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就不会害怕了。

2023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

2023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

2023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1. 故事导入:咕咚来了的故事情节简介;2. 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特点;3. 语言表达:学习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4. 绘本欣赏:欣赏绘本中的精美插图;5. 创意表达:以故事为主题进行创意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咕咚来了》的故事情节,培养他们对绘本故事的兴趣;2. 通过分析角色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4.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他们的绘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故事角色特点,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表达;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绘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咕咚来了》,教学PPT,挂图,卡片;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咕咚来了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2. 讲解:分析故事角色,学习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3. 实践: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表达;4. 欣赏:欣赏绘本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细节;5. 创意表达:学生以故事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六、板书设计1. 故事导入:咕咚来了2. 角色分析:角色特点及关系3. 语言表达:重点词汇和句子4. 绘本欣赏:插图细节5. 创意表达: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咕咚来了》故事,与家长分享;(2)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编写一段小故事;(3)以故事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2. 答案:(1)根据学生分享情况进行评价;(2)示例:小兔子在草地上玩耍,突然,咕咚来了,它把小兔子吓了一跳;(3)根据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绘本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角色分析:理解故事角色的特点及关系;2. 语言表达:学习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3. 创意表达:指导学生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4. 作业设计:确保作业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评估教学效果,提供后续学习建议。

2024年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绘本《咕咚来了》。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的第3章至第5章,详细内容为:认识各种动物及它们的特点,学会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动物,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故事中出现的各种动物,掌握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动物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理解故事情节,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咕咚来了绘本、动物卡片、挂图、PPT。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讨论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 故事分享(10分钟)教师讲述绘本《咕咚来了》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动物角色,理解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典型句子,引导幼儿学习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动物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动物,让幼儿用学到的句子进行描述,并进行互动交流。

5.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动物,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制作动物卡片。

6. 分享展示(5分钟)各小组展示制作的动物卡片,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成果。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咕咚来了》2. 内容:动物名称及特点简单句子描述动物故事情节梳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你最喜欢的动物,并画出它的形象。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熊猫。

它长得胖乎乎的,有黑白相间的毛,喜欢吃竹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动物卡片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2023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1)

2023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1)

2023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咕咚来了》绘本,涉及教材的第四章内容,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解读、角色分析、词汇学习、句子结构解析以及故事主题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新词汇和句子结构。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友谊、团结、勇敢等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把握;角色性格特点的分析;故事主题的提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咕咚来了》、卡片、挂图、投影仪。

2. 学具:学习单、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引入课堂主题。

2. 故事解读: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分析角色性格,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新词汇和句子结构。

3. 例题讲解:针对新词汇和句子结构,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故事主题,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主要角色和情节发展线索。

2. 新词汇和句子结构。

3. 故事主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故事内容,画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b. 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编写一个关于友谊的小故事。

2. 答案:a. 示例:画出咕咚和朋友们一起过桥的场景。

b. 示例:编写一个关于两个好朋友互相帮助的小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绘本,提高阅读兴趣;组织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增进家校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故事中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运用。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互动环节。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绘本《咕咚来了》的故事情节;2.学生能够模仿和朗读绘本中的句子;3.学生能够通过绘本激发想象力,并进行创作。

二、教学准备1.绘本《咕咚来了》;2.幻灯片或白板;3.笔和纸。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引入绘本《咕咚来了》的故事背景,向学生介绍绘本的封面,并鼓励他们表达对这个故事的期待。

步骤二:展示1.分步展示绘本《咕咚来了》的插图,并简短描述每幅插图的场景和人物;2.让学生观察插图,鼓励他们描述插图中的细节,进行简单的讨论。

步骤三:朗读和模仿1.朗读绘本《咕咚来了》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听懂并模仿朗读。

2.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让学生尽可能地模仿书中的语音和表情来朗读。

步骤四:理解和解答问题1.提问学生关于绘本《咕咚来了》的一些理解性问题,确保学生能够理解绘本的内容和故事情节。

2.鼓励学生开口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步骤五:绘本创作1.让学生以绘本《咕咚来了》为基础,进行绘本创作。

2.指导学生构思并绘制一个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情节,可以使用绘本中的人物或自行创作。

3.鼓励学生用文字和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故事,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情节和转折。

四、教学总结1.复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认学生对绘本《咕咚来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引导学生发表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意见;3.鼓励学生继续阅读绘本,并进行创作。

备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的顺序和内容。

同时,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

中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界》中的第二节《咕咚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学会用语言描述声音的特征;通过故事《咕咚来了》的学习,培养幼儿对自然声音的敏感性和想象力;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及短语,并能运用到日常会话中。

二、教学目标1. 能听懂并学说故事《咕咚来了》中的生词及短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对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声音的敏感性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及短语,能描述自然界中的声音。

难点:用语言表达声音的特征,培养幼儿对自然声音的敏感性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录音机、磁带、卡片、挂图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闭上眼睛聆听周围的声音,引导幼儿发现自然界中的声音。

2. 故事学习(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教师边讲解边展示故事内容,让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声音描述。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典型声音,如“咕咚”、“沙沙”等,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这些声音的特征。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声音词语,模仿故事中的声音。

5.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界的声音进行模仿和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咕咚来了》2. 生词及短语:咕咚、沙沙、滴答、哗啦等。

3. 声音描述:沉闷、清脆、悠扬、急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家中的声音,用语言描述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对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述自然界中的声音,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咕咚来了》语言活动教案

《咕咚来了》语言活动教案

《咕咚来了》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咕咚”是什么声音,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做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咕咚来了》2. 动物手偶:小兔子、小猴子等3. 图片卡片:各种动物的图片4. 录音机、录音带:《咕咚来了》的故事录音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用语言描述“咕咚”的声音和特点。

2. 活动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倾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咕咚来了》的故事录音,让幼儿倾听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咕咚”声音。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咕咚来了》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动物图片,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咕咚”的声音和特点。

3. 情景表演: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情景表演,用手偶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幼儿参与表演,感受故事的情境。

4.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延伸活动,如分组讨论“咕咚”可能是什么声音,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倾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活动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发言和作业,了解幼儿对“咕咚”声音的认识和想象。

3.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分享故事,评价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活动拓展1. 家园共育:教师通过家长群或家访,与家长沟通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继续练习语言表达,并与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动物王国”主题展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手偶等,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描述动物的特点。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024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

2024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

2024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篇1活动目标:1、通过猜测、观察、动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2、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并学说对话:“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3、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想象、猜测活动。

活动准备:人手一本绘本、录有“咕咚”音效的磁带、绘本ppt、动物角色图片活动过程:一、通过“咕咚”声导入活动。

师:(播放“咕咚”音效),你们听这是什么生硬?小老鼠也听到了这个声音害怕极了,它很害怕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快逃!咕咚来了!”二、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认识书的封面、封底,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师:请小朋友们拿出书,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本书,这是书的封面,封面上有这本书的名字,咕咚,请小朋友们跟着我一起读。

反过来这是书的封底,现在请你们将书封面向上,一页一页的看到有别针的那一页就为止。

2、幼儿自己翻阅绘本,教师走进幼儿观察它们的阅读情况并指导。

三、讨论并理解绘本内容。

1、引发讨论,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

师:好,现在将书合上,封面向上放在桌子中间。

小老鼠吓坏了,往前跑的路上遇到了谁?你觉得他们会说什么?鼓励幼儿模仿绘本中动物的表情和语言:“快逃!快逃!咕咚来了!”2、引发幼儿对后半部分的兴趣,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后面的内容。

师:有谁发现了这群小动物?他会怎么做?师:我们看,大熊他是什么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呢?大熊要去找“咕咚”,其他小动物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咕咚”到底是谁呢?原来是小青蛙跳水的声音啊~那它可怕么?可是为什么一开始小动物们那么害怕呢?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会让我们害怕,但是当我们真正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就不会害怕了。

四、回顾故事内容,幼儿选择相应的角色按顺序表演故事。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把这个故事从头看一看,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的第一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通过听故事,同学能够了解小羊咕咚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如洗手、午睡、玩耍等。

2. 同学能够认得咕咚和其他动物伙伴,激发他们的古怪心和爱好。

3. 通过课堂讨论,同学能够发觉幼儿园的好习惯和注意事项,如洗手、午睡等,并从本身的角度提出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1. 老师用儿歌《乖乖牌》引入课堂,提示同学需要遵守幼儿园的规定,注意保持环境干净卫生。

2. 听故事《咕咚来了》老师播放故事动画,让同学跟着故事情节一起了解小羊咕咚在幼儿园的生活,关注他和动物伙伴们的互动。

故事叙述了在幼儿园的一天,咕咚洗手、午睡、玩耍等生活场景,引导同学去认得和理解这些场景的紧要性。

3. 课堂讨论老师引导同学回顾并总结咕咚的一天,让同学谈谈本身在幼儿园的经过和感受。

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例如:“咕咚为什么要洗手?”“大家平常有注意保持环境乾净吗?”等等,以此引导同学讨论有关幼儿园规定和好习惯的话题,并且从中学习,并认得到保持幼儿园乾净卫生的紧要性。

4. 手工制作老师分发相关材料,并引导同学用颜色纸、洗手液瓶子等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制作方法为制作一组装置,用以提示大家洗手的紧要性。

让同学动手实践,感受提倡洗手的好习惯。

三、教学反思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纳了多种教育方式,如儿歌、故事、手工等,多种形式激发同学的爱好和古怪心。

在听故事的环节,同学的注意力保持较好,他们听到了小羊咕咚和其他动物伙伴的生活经过,会幼儿园的好习惯和注意事项。

听完故事后,通过课堂讨论,让大家回顾并理解重要内容,加强了同学的合作、交流和抒发的本领。

在手工制作环节,同学体验了提倡洗手的好习惯,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肯定的动手本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觉当同学制作手工不是很成功的时候会有些灰心,需要老师的耐性引导和激励。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当更加注意孩子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在互动中提升自信念和独立思考本领。

此外,在教学前我们应当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准备好材料和工具,让教学更为顺畅和流畅。

咕咚来了中班教案

咕咚来了中班教案

咕咚来了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中班幼儿认识咕咚角色,并能正确地念出“咕咚”的发音。

2.培养幼儿观察和模仿的能力,通过模仿咕咚的动作和表情,提高其情感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咕咚来了》动画片的欣赏和讲解。

2.模仿咕咚的动作和表情。

3.与小伙伴一起玩咕咚游戏。

三、教学准备1.电视、音响设备和《咕咚来了》动画片。

2.咕咚的海报或图片。

3.多嘴的道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咕咚的故事1.给幼儿展示咕咚的海报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咕咚是一只什么动物。

2.引导幼儿观察咕咚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并帮助幼儿念出“咕咚”一词。

第二步:欣赏《咕咚来了》动画片1.将《咕咚来了》动画片播放给幼儿观看,确保音量适中。

2.引导幼儿观察动画片中咕咚的动作和表情,鼓励幼儿模仿咕咚的动作和口型。

第三步:模仿咕咚的动作和表情1.准备多嘴的道具,给每个幼儿一个道具。

2.鼓励幼儿戴上多嘴道具,并模仿咕咚的表情和动作,例如张大嘴巴、眯起眼睛等。

3.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彼此的多嘴表情,让幼儿感受到不同表情所传达的情感。

第四步:咕咚游戏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咕咚代表。

2.设计多种咕咚游戏,例如模仿咕咚动作比赛、咕咚接力等,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加强小组合作。

3.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游戏后,给予鼓励和奖励,提高幼儿的动力和参与度。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通过观看《咕咚来了》动画片,认识了咕咚这个角色,并能正确地念出“咕咚”的发音。

通过模仿咕咚的动作和表情,幼儿们锻炼了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咕咚游戏的设计,幼儿们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既寓教于乐,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内容和思路,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2024年2023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

2024年2023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

2024年2023年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2024年中班绘本教材《咕咚来了》,详细内容为第一章“春天的脚步”——第一节“咕咚来了”。

通过讲述春天里小动物们的生活,引入新词语和日常用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关爱大自然。

2. 掌握绘本中的新词语和日常用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新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对绘本内容的观察和解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咕咚来了》,多媒体设备,挂图。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如温暖的阳光、盛开的花朵等,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咕咚来了”。

2. 讲解绘本: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与学生一起阅读绘本,讲解新词语和日常用语,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们在春天的生活。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模拟春天里小动物们的活动场景,让学生模仿并学会运用新词语。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然后给出例句,让学生进行模仿。

5. 随堂练习:学生两人一组,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咕咚来了》2. 新词语:咕咚、春天、小动物、花朵、阳光3. 例句: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在忙碌什么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春天里你喜欢的小动物,并运用课堂所学词语。

答案示例:我喜欢春天里的蝴蝶,它们在花丛中飞舞,真是太美了!2. 拓展作业:画出你心中的春天,并标注所学词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关注学生对新词语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发现春天的美好,并用绘本中的词语进行描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绘本《咕咚来了》,主要围绕第三章“森林里的怪声”进行详细教学。

内容包括:认识故事角色,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的新词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读故事中的生词,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分享阅读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的生词,如“咕咚”、“窸窣”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重点:通过故事阅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咕咚来了》、挂图、生词卡片、教学PPT。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挂图和PPT展示森林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森林里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讲解故事“森林里的怪声”,引导幼儿关注故事角色和情节,讲解生词,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理解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关系。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5. 实践活动(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制作故事角色,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2)组织幼儿进行“咕咚来了”游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咕咚来了》2. 生词卡片:咕咚、窸窣、森林、怪声3. 故事情节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森林,并用文字描述森林里的怪声。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表达、合作等方面的不足,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绘本,如《鸭子骑车记》、《彩虹色的花》等,引导幼儿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习新词汇及习惯用语,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3.培养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其语言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绘本简介:《咕咚来了》是一本注重情节展开和人物刻画的绘本。

故事讲述的是小鸟咕咚在极端温度的情况下,如何在动物的帮助下安全过冬的故事。

故事情节曲折且生动,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寓意深刻,可以引发幼儿们发现生活的美好和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重点:1.学习故事中的关键词。

2.理解故事情节及其中的人物角色。

3.培养幼儿们的阅读习惯,让他们通过阅读入门绘本。

教学难点:1.幼儿对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的理解。

2.来自环境的挑战如何让各种不同的动物和谐共处。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教师说:今天我们要讲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咕咚来了》。

这是一个有趣且想象力丰富的故事,让我们跟着小鸟咕咚一起历险,看看他是如何挑战极端天气,并在助手动物的帮助下度过难关的。

教师问:1.你们知道什么是绘本吗?2.你们最喜欢的绘本是什么?第二步:讲故事教师说:今天我们要听的是《咕咚来了》这个故事。

故事中的小鸟咕咚有一个非常困难的挑战——在极端低温中,他需要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并且越过一个冰冻的河流。

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度过这场突发状况的?第三步:理解故事情节:教师讲:故事中小鸟咕咚在寒冷的冬天需要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并且越过一条冰冻的河流。

在走到河的时候,他碰到了不同的动物,如兔子、鹿、熊等,并且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最终成功地渡过了难关。

那么,你觉得,在这个故事中,小鸟咕咚的朋友们是如何帮助他度过难关的呢?教师问:1.故事中,小鸟咕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2.你最喜欢的角色是谁?3.你觉得你学到了什么?第四步:绘本丰富的语言和情感表现学生说:绘本中有很多生动的语言和情感表现,例如“呼啸着的风”、“哆嗦的小鸟”、“热情的小鹿”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生动的语言和情感表现。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绘本《咕咚来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森林里的奇怪声音”,详细内容为森林里的各种声音及动物们的反应;第二章“认识咕咚”,详细内容为咕咚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与森林动物们的互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绘本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培养阅读兴趣。

2. 帮助幼儿认识各种动物,学会描述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描述咕咚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理解故事情节。

重点:学会观察、描述动物,培养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咕咚来了》、咕咚玩偶、森林背景图、动物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教师展示森林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说出自己在森林里听到的声音。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绘本《咕咚来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认识各种动物。

3. 例题讲解:教师提出问题,如“咕咚长什么样?它喜欢和谁玩?”等,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动物卡片,让幼儿找出与故事中相同的动物,并进行描述。

5. 小组讨论: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讨论它的特点和习性,然后进行分享。

6. 表达练习:教师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培养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咕咚来了》2. 内容:(1)森林里的声音(2)咕咚的外形特征(3)咕咚与动物们的互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动物,并描述它的特点。

(2)编写一个小故事,让咕咚和你喜欢的动物成为好朋友。

2. 答案:(1)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猴子。

它有长长的尾巴,会爬树,喜欢吃香蕉。

(2)示例:有一天,咕咚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

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吃香蕉。

后来,他们成了好朋友,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在观察、描述、表达等方面的表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

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

中班绘本教案咕咚来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理解绘本《咕咚来了》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绘本《咕咚来了》。

2.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

3.教学课件、音乐等辅助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创设类似海底的环境氛围,准备一些海洋相关的道具,例如海藻、海星、贝壳等。

•引导学生观察道具,并提问:你们知道海洋中有什么生物吗?它们是怎样生活的?2. 正式学习•向学生展示绘本《咕咚来了》,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分段式阅读:每读完一个段落,引导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第一段:咕咚是什么样的生物,它在哪里生活?–第二段:咕咚为什么想要离开家?–第三段:咕咚遇到了什么困难?–第四段:咕咚是如何和海洋中的朋友们一起创造美丽的家园的?–第五段:故事的结尾是什么?3. 创造力启发•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一个海底世界的场景。

•提供画纸、彩色笔、剪刀等绘画工具,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并运用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理想中的海底世界。

•每个小组完成后,让他们向全班展示并讲解自己设计的海底世界。

4. 合作游戏•分组活动:将学生再次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动作,进行合作表演。

•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完成更多有趣的事情。

•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5. 总结和导入下一节课•思考问题:你觉得故事中的咕咚是如何和海洋中的朋友们一起创造美丽的家园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这种合作的精神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导入下一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参与到咕咚的故事中?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阅读绘本、参与小组活动以及表演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创造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绘本教材《咕咚来了》,主要围绕第八章节《森林里的怪声音》展开详细内容讲解。

该章节以趣味故事形式,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声音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名称,了解它们的声音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名称和声音特点。

难点:通过观察、模仿,让幼儿学会表达和沟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咕咚来了》、动物卡片、动物声音录音。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自然环境,让幼儿注意倾听周围的声音,引导幼儿关注并发现生活中的声音。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森林里的怪声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及其声音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让幼儿说出动物名称,并模仿其声音。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播放动物声音录音,让幼儿判断是哪种动物的声音,并进行模仿。

5. 创意手工(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画笔或彩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并鼓励他们给作品配音。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森林里的怪声音》2. 内容:动物名称、声音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模仿它的声音。

2. 答案:根据幼儿绘画和模仿的动物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积极表达,提高自信心。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去动物园实地观察动物,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动物的声音特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让幼儿掌握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名称和声音特点上,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内容。

2023年中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2023年中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2023年中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教材:《中班语言咕咚来了》2. 内容:学习故事《咕咚来了》,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讲述故事《咕咚来了》。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学生能够理解咕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表达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咕咚玩具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咕咚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图片等教具,讲述故事《咕咚来了》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3. 人物情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心情,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心理。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有关故事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5. 故事复述: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咕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咕咚的画,并写一篇关于咕咚的小作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咕咚来了2. 板书内容:人物、情节、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咕咚的画,并写一篇关于咕咚的小作文。

2. 作业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绘制出咕咚的形象,并写出自己对咕咚的认识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或电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咕咚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教材:《中班语言咕咚来了》2. 内容:学习故事《咕咚来了》,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024年中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中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中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手册》第四章“有趣的童话故事”,详细内容为“咕咚来了”一节。

通过讲述一只小猫咪误入森林,与各种动物相遇的奇幻经历,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型。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中一些生词和句型的掌握,以及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咕咚来了故事挂图、小猫咪、森林动物手偶、录音机。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猫咪,在森林中与各种动物相遇,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生词和句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故事复述(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幼儿,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检验教学效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咕咚来了2. 主要角色:小猫咪、大象、狮子、猴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森林,并为每个动物角色编写一句对话。

2. 答案示例:小猫咪说:“大家好,我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咪。

”大象说:“欢迎来到森林,我们一起玩耍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2. 家园共育,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 拓展延伸:开展“森林动物大会”主题活动,让幼儿扮演各种动物,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优质教案中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幼儿园优质教案中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咕咚来了》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观察、游戏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懂得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弄明白再行动。

活动准备:
1.故事《咕咚来了》动画视频和课件2小兔图片 3各种颜色手环
活动过程:
一、兴趣引入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名字是《咕咚来了》。

2.我们一边看书一边玩好不好?
二、听讲故事《咕咚来了》
1.讲述故事。

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这边书的名字叫《咕咚来了》,池塘边的草地上,有一只小兔一边吃草一边玩耍。

突然听到咕咚一声,吓了一跳,不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观察、动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2、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并学说对话:“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3、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想象、猜测活动。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绘本、录有“咕咚”音效的磁带、绘本PPT、动物角色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咕咚”声导入活动。

师:(播放“咕咚”音效),你们听这是什么生硬?小老鼠也听到了这个声音害怕极了,它很害怕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快逃!咕咚来了!”
二、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认识书的封面、封底,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书,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本书,这是书的封面,封面上有这本书的名字,咕咚,请小朋友们跟着我一起读。

反过来这是书的封底,现在请你们将书封面向上,一页一页的看到有别针的那一页就为止。

2、幼儿自己翻阅绘本,教师走进幼儿观察它们的阅读情况并指导。

三、讨论并理解绘本内容
1、引发讨论,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

师:好,现在将书合上,封面向上放在桌子中间。

小老鼠吓坏了,往前跑的路上遇到了谁?你觉得他们会说什么?鼓励幼儿模仿绘本中动物的表情和语言:“快逃!快逃!咕咚来了!”。

2、引发幼儿对后半部分的兴趣,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后面的内容。

师:有谁发现了这群小动物?他会怎么做?
师:我们看,大熊他是什么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呢?大熊要去找“咕咚”,其他小动物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咕咚”到底是谁呢?原来是小青蛙跳水的声音啊~那它可怕么?可是为什么一开始小动物们那么害怕呢?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会让我们害怕,但是当我们真正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就不会害怕了。

四、回顾故事内容,幼儿选择相应的角色按顺序表演故事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把这个故事从头看一看,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的第一页。

(教师一边讲一边将动物的出场顺序列出来)
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选择你喜欢的动物,按照顺序去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
五、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群有趣的新朋友,你们喜欢它们么?这些朋友啊今天有点累了,要休息了,我们跟它们说再见吧!下次再跟它们一起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