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工艺美术
明清时期的宫廷艺术与工艺美术
明清时期的宫廷艺术与工艺美术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宫廷艺术与工艺美术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宫廷艺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明清时期的宫廷艺术与工艺美术进行论述。
明清时期的宫廷艺术以宫廷建筑和绘画为代表,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富裕。
明代的宫廷建筑以紫禁城为代表,宫殿、庙宇和花园构成了一个宏大而庄严的建筑群体。
建筑的装饰十分华丽,金碧辉煌的彩画和雕刻,精美绝伦的瓷砖和玉石,无不显示出皇家权势和威严。
而清代宫廷建筑则更加注重舒适和实用,以颐和园为代表的建筑群体,注重园林的布局和景观的塑造,巧妙地运用山水画的手法,形成了一种宜人的环境。
宫廷绘画则表现出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明代以宫廷宴会、游园等场景为题材,表现了人们崇尚自然、追求闲适人生的情感;而清代则更加注重于典故和历史题材,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法,展示了皇帝的睿智和治国能力。
除了宫廷艺术,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明代的景泰蓝、宣德瓷等工艺品流传至今,被誉为“国之瑰宝”。
景泰蓝以其精细的工艺和亮丽的色彩而闻名,是一种宫廷入贡所用的珍贵工艺品。
宣德瓷则以其醇厚的釉色和精湛的绘画技法而备受赞誉,是中国陶瓷艺术的巅峰之作。
而清代的琴、画、刻等工艺品也是极具特色。
道光皇帝是一位爱好音乐的皇帝,他亲自参与琴的制作,并提倡琴艺的发展。
清代画坛的代表性人物有石涛、郑板桥等,他们的作品以用笔狂放、构图奇特而闻名,充分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华和荣耀。
除了宫廷艺术,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还表现在家具、服饰、金银器等方面。
明代的家具以红木为主要材料,结构严谨,雕刻精细,给人一种庄重而厚重的感觉。
清代的家具则以紫檀木和麒麟纹饰为特点,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精湛的工艺。
服饰方面,明代的龙袍、凤冠等造型庄严,采用传统的刺绣工艺,表现了皇帝的尊贵和权威。
而清代则注重细节的精致和运用色彩的和谐,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尚和审美观念。
第十章明代的工艺美术教材课件
现澹澹穆穆。”
宣德炉放在火上烧久了,色彩灿烂多变,如果长时间放在火
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与从前—样。
历史价值
大明宣德炉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
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
未间断。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
白瓷,以永乐甜白瓷为代表。 红釉,永乐红 “鲜红”,宣德豇豆红。
黄釉 绿釉
蓝釉,又称霁青或祭蓝。
5、薄胎瓷是景德镇著名传统瓷器品种中久负盛名 的特种工艺产品、传统艺术名瓷之一。薄胎瓷主 要不是作为使用瓷,而是以巧夺天工的工艺蜚声 中外。薄胎瓷的特点是轻巧、秀丽,做工精致, 透光性好。人们形容薄胎瓷薄似蝉翼,亮如玻璃, 轻若浮云。通常又称脱胎瓷,是形容它薄到几乎 没有胎的程度。
第二节 染织工艺
明代的染织工艺,丝织得到了较大发展。全国有江南、山西、 四川、闽广等四个丝织产区,而以江南为主要产地。织锦具有时 代特色,被称为明锦。明锦有三类主要品种,即库缎、织金银、 妆花。库缎系本色花,具有光柔的特点;织金银则是在织锦中织 进金线或银线,高雅华贵;最精巧的则是妆花,它用过管的织法, 即每一花朵均用不同的色线,边织边绕,色彩多,花朵大,具有 富丽辉煌的艺术效果。明锦的团组织有团花、折枝、缠枝、几何 纹等。缠枝是明锦的主要组织,具有时代特点。明锦花纹丰富多 彩、有云龙凤鹤、花草鸟蝶、吉祥锦纹等、其造型敦普大方,富 于程式化的装饰美。
刺绣、服饰
乌纱帽 乌纱帽是用乌纱
制成的圆顶官帽。
刺绣、服饰
四方平定巾 四方平定巾是以黑色纱罗制成的
便帽,因其造型四角都呈方形, 所以也叫“四角方巾”,明代以 此来寓意“政治安定”。这种巾 帽多为官员和读书人所戴,平民 百姓戴的比较少 。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PPT幻灯片课件
• 边景昭:是永乐、宣德时画家,工花鸟,主要继承宋代“ 院体”传统,其花鸟,精微而不失于工板,优美而不流于 柔媚,在工谨妍丽之中传达出雍容浑朴的气质,被誉为“ 当代边鸾”。
• 存世代表作有《三友百禽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松、竹、梅为背景,布置各类禽鸟百只,隐喻百官朝拜 天子,呈现顺承天意之象,属吉祥瑞应装饰画。画面百禽 刻划细致入微,品类一一可辨,情态又生动活泼;松竹梅 则较洗练,用笔亦劲健,并以水墨为主,使全幅在艳丽之 中兼具清雅之韵。
•
秋 风 纨 扇 图 唐 寅 明
•
人 物 故 事 图 册 局 部 仇 英 明
三、明代写意花鸟画
• 写意花鸟在明代中叶以后形成一个高峰期。沈周、唐寅已先 开拓了这一领域,继而出现了以表现个性为主,笔墨技法淋 漓酣畅,情感充分溢于笔墨的杰出画家陈淳与徐渭。
• 花卉册 陈淳 明
• •
墨
竹
葡
石
萄
图
• 木叶丹黄图 龚贤 清
•
山 居 图 高 岑 清
• 金陵八家山水册(之一) 樊圻 清
二、宫廷绘画与郎世宁 • 康熙三十年(1691)是清代宫廷绘画的第一高峰期,乾隆
继位(1736)又趋上升阶段。 • 康熙时主要画家有冷枚以及王原祁、王翚等。因而这一时代
绘画受“虞山派”、“娄东派”影响明显,同时西方油画在 康熙年间已被内廷重视。清代宫廷画家中,有一批是西洋来 的传教士,他们带来了西洋画的明暗和透视法,在宫廷内还 培养了很多学生。不少中国画家受西方绘画影响,在应用明 暗方法、焦点透视方法,以及西画色彩关系等方面,丰富了 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整体看可以说是清代院体中西合壁 的画法。
• 梅竹图卷 石涛 清
• 诗画册 石涛 清
明清美术3
罗聘 :《鬼趣图》 汪士慎 黄慎 李方膺 高翔 李鳝
文人画
郎世宁 宫廷画 :意大利人 中西结合《百骏图》《马术图卷》 人物仕女:攻琦 《红柳梦图佣》 费丹旭 《东轩吟社图卷》
版画 殿版版画 《耕织图》 中西合并
明 清 工 艺 美 术
五大年画:天津杨柳青 《连年有余》 苏州桃花坞 《上海火车站》 山东潍坊杨家土阜 《门神》
明清美术;
明:浙派——
戴进—浙派始祖,人物安排披麻皴,“职业画家第一”《春游晚归图》《三顾茅庐图》 吴伟—“画状元”《柳下读书图》《灞桥风雪图》江浙盟主;江夏派。 蓝瑛—浙派殿军 明末清初。 王履—“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华山图》
吴门四家——吴门画派——明四家: 沈周:细笔《庐山高图》粗笔《夜坐图》《江村渔乐图》 文征明:号“衡山居士”“士气”粗笔《古木寒泉图》《绿萌清泉图》细笔《江南春雨》 唐寅:“六如居士”桃花庵主 工笔《孟蜀宫妓图》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仇英:工匠出身加入文人队伍《汉宫春晓图》十大名画之一
明代工艺美术:
宣德炉—黄铜制成 明宣德年间。 景泰蓝—紫铜制成 “铜胎掐丝珐琅” 明景泰年间。 斗彩— 逗彩 釉上彩绘制 + 釉下彩 《明成逗彩鸡缸杯》 五彩— 釉上彩 两次完成 600度 ——900度 分青花五彩 釉下五彩 开工开物— 宋应星 17世纪工艺美术百科全书 明代科学家
清代
清六家:王时敏,王原祁,王鉴 清四王:王时敏,王原祁,王鉴 娄东派:王时敏,王原祁 虞山派:王鉴 王翚
明晚期:
1.华亭派 董其昌“南北宗论”《画禅室随笔》崇南伐北。 2.上海松江派 书法《苏轼重九词》山水名作《秋兴八景图》
明早期: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及其审美价值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及其审美价值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时期,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工艺美术的创作与发展。
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独特风格和审美价值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价值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从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创作特点及其审美价值等方面来了解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特色。
一. 历史背景明朝与清朝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这两个朝代对于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明末战乱时期,艺术家们纷纷磨刀霍霍,战乱中的创作更加激烈,工艺美术作品也更富于民间色彩。
清代初期,由于满族入主中原,文化交流变得更加复杂,不同民族的文化契合,在工艺美术风格上也显现出了融合和多样性,成为了工艺美术的新篇章。
二. 创作特点1.刻实传神的形象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以刻实传神的形象表现而著名,像红木家具、砚台等都是这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呈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元素,具有凝练的文化内涵和精深的手工艺术。
2. 精湛的工艺技艺明清时期工艺美术作品不仅包含着优美的文化内涵,更表现出了传统艺术中为人所称道的工艺技艺。
明末,大批工艺美术高手纷纷离乡进京,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其精湛的技艺在砚台、漆器、陶瓷等方面得到最好地体现。
3. 美学意境的升华明清时期是中国文人雅集的时代,也是工艺美术追求美学意境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从形式到内涵都以深沉内敛为美学主题。
红木家具、漆器、陶瓷等工艺美术作品,以其细腻的色彩、清新的线条、简约的造型和独特的意境,构建了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独特审美价值。
三. 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1. 富有历史文化价值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最为珍贵的一部分。
这些工艺美术作品不仅积累着中国古代的文化积淀,更是文化品味的标志。
对于喜欢中华文化的人们来说,收藏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显得尤为重要。
2. 反映着时代特征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时代特性。
14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四)清代书法、建筑、雕塑及工艺美术
明清美术(二)—清代建筑
一、宏伟壮丽的宫苑建筑 二、人神感应的坛庙建筑
三、玉宇梵宫的宗教建筑
四、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
一、宏伟壮丽的宫苑建筑
(一)故宫 今存北京故宫的规模是清朝时确定下来 的,要比明朝的规模要小得多。清朝宫殿数 目不及明的十分之三,墙垣木料也改用普通 的砖和松木。但其整体布局没有变化。
清 王 铎 《 自 作 五 律 诗 》
清 王 铎 《 杜 甫 五 律 诗 卷 》
明清美术(二)—清代书法
(三)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 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 桥,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以书画维持生活。 他的书法早年师法苏东坡,黄庭坚。 他的字 能熔 正、草、隶、篆于一炉,可以说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怪。 板桥的怪是“恕不同人”的怪,不愿流于凡俗的怪,而 不是不要传统的怪。他自己说过:“横涂竖抹,要自笔 笔在法中。”又说:“必极工而后能写意。”他在书法 上非常强调自己的新意,他在《跋临兰亭序》中说: “板桥道人以中郎之体,运太傅之笔,为右军之书,而 出己意。并无所谓蔡、钟、王者,岂复有兰亭画貌乎?”
清 郑 板 桥 《 自 书 诗 轴 》
清 郑 燮 《 行 书 七 律 诗 轴 》
明清美术(二)—清代书法
(四)金农 金农(1687~1764), 原名司农,字寿门,号东心, 浙江杭州人。诗文书画金石皆精。 他的书法以《天发神碑》为基础。他的隶书早年是 “墨守汉人绳墨”的。既负盛名之后,有意“骇俗”, 老芝以为“笔笔从汉隶而来”,“世人以不怪为怪”。 今天我们看到的金农书法,大体有三种风范。其一是隶 书字多圆滑古朴,其间仿佛可见其”小变汉法”之求索 轨迹;其二是漆书,横粗竖细,方整浓黑,世称“冬心 体”他的漆书,是其自辟蹊径的标志;三是以碑法与自 家的漆书法写成的行草书。其尺牍,提画多用此体。
中国工艺美术史——7明清
第五节
园林建筑
• 皇家园林 主体建筑皆位于中轴线上,非主体建筑的宫殿在 中轴线的两侧.这种对称性布局,充分显示出 皇权中心主义的超稳定性,加上主体建筑中的 高台式底座,更强化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民间园林 一、江南园林建筑的悠远与闲适的韵致; 二、表现了中国经济语境中的园林建筑艺术的审 美理想.
• 计成《园治》 他的园林美学思想强调清净无为的老庄禅艺术 品位。 中西方园林建筑比较: 中国园林建筑的曲线多,西方园林建筑多用几 何形体的直线,中国园林建筑强调人与天,地 的自然的融合,而西方园林建筑多崇尚理性的 创造,人指挥自然,而不是相互包容。
■
工艺理论家宋应星,写出了手工业专著《天工开物》, 是一部明代手工业的重要著作,被国外誉为“中国十七世 纪的工业百科全书”。
■
• 明代是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期。明初 有复古之风,师法唐宋,但又受元的影响,其风格 既不同于宋的纤巧工细,又不同于元的粗犷豪放, 而有质朴敦厚的特色,以家具为典型代表,很值得 借鉴。
• 皇帝服饰
明代皇帝的日常服装是龙袍,上面绣着龙纹、翟 纹和十二章纹,一般以黄色纱罗制成,配金冠。 皇帝礼服则仍保持上衣下裳的古制,由玄衣、纁 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组成。 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 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领、袖口、衣襟侧边、 裾都是本色.
金冠(北京定陵出土实物)
穿比甲的妇女(《燕寝怡情》图册
• 背子 明代的背子多为合领或直领对襟的,衣长与 裙齐,左右腋下开禊,衣襟敞开,两边不用 钮扣,有时以绳带系连,是女子的日常服装。 一般情况下,贵族女子穿合领对襟大袖的款 式,而平民女子则穿直领对襟小袖的款式。
穿宽袖背子的贵妇
穿窄袖背子的贵妇及侍女 (唐寅《簪花仕女图》)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与文化传承研究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与文化传承研究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工艺美术和文化传承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工艺美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承文化。
一、工艺美术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以陶瓷、铜器、漆器、织锦和木雕为主要代表。
其中,青花瓷、景泰蓝和紫砂壶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青花瓷是以瓷质胎为制作材料,色彩为深蓝色的一种瓷器。
明代的青花瓷器造型简洁大方,器形端庄,线条流畅,雅致别致,且气韵深邃,十分精美。
到了清代,青花瓷逐渐向浓重的花卉纹发展,通过繁复细致的纹饰,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情趣和技巧。
景泰蓝是一种将铜器和釉料结合起来制成的工艺品。
在明代时期,景泰蓝的制作比较流行。
到了清代,景泰蓝则逐渐失传了,所以现存的景泰蓝作品大多是明代的。
紫砂壶是以紫砂作为制作材料的一种茶壶。
它具有质地细腻、质感坚实、触感温润的特点,且易于保存,所以在中国的茶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明末清初时期,陶艺家欧阳询、李宗盛、董其昌等人相继前往宜兴制作紫砂壶,开启了紫砂壶的黄金时代。
二、传承文化明清时期的文化传承主要是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宗教信仰的传承。
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等。
在明代和清代,这些传统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例如,在艺术领域,古代书画的传承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中国艺术的根基。
许多明清时期的艺术家都是通过学习和模仿古代名家作品,获得了学术的提升和文化的传承。
因此,在明清时期,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
宗教信仰则是指明清时期中国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等。
在明清时期,中国宗教信仰兴盛,其中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最为广泛。
明朝时期,有很多寺庙兴起,而清朝时期,「道教」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这些宗教信仰影响了明清文化的发展,塑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结论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和文化传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清时期的宫廷织锦与工艺美术
明清时期的宫廷织锦与工艺美术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宫廷织锦和工艺美术从来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明清时期,宫廷织锦不仅是皇家的标志,也成为了文化艺术的代表。
而在工艺美术领域,也是充满古典风情的典型代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明清时期的宫廷织锦与工艺美术。
一、明清时期的宫廷织锦1.宫廷织锦的历史沿革自古以来,宫廷织锦就是中国皇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宫廷织锦的制作成熟和完善。
宫廷的织锦工作由四库全书局藏书家当中特任的“织锦总督”把持,主要设计、研制和制作四种织品。
宫廷织锦不仅是中国皇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和国际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品。
2.宫廷织锦的工艺特点明清时期的宫廷织锦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纹理,织锦中所使用的染料和手工的技巧也是非常讲究的。
宫廷织锦的制作条件比较严苛,例如染色所用的原料必须经过洗净、涩皮、浸泡、漂白等种种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注意细节,这种精细的制作手法和精良的技术成为中国文化工艺美术的瑰宝。
3.宫廷织锦的应用明清时期的宫廷织锦不仅可用于衣着、饰品,还可用于床幔、褥垫、窗帘、屏风、图画等装饰品。
在宫廷中,织锦主要用于宴会、庆典、礼仪等重要场合,体现了皇家的富裕和尊贵。
同时,宫廷织锦也是出售与回收的礼品之一,具有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1.工艺美术的概念工艺美术是一门融合工艺、艺术和设计的综合性学科,它包括很多方面,如室内装饰、家具、陶瓷、玻璃、珠宝等领域。
明清时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高峰期,这期间的工艺美术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高度成就。
2.工艺美术的特点在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制作过程相对缓慢,一切都需要手工制作。
工艺美术的特点就是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使之成为实用品的同时也具有艺术价值。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品有着亲王将军、琴瑟小姐、蝉扇仙女等主题,都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3.工艺美术的应用在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制作家居用品,如家具、屏风、挂件等,都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和工艺美术。
中国工艺美术——掐丝珐琅
明
掐丝景泰蓝鎏金双耳方炉
明 景泰蓝狮纹碗
明 铜胎景泰蓝花卉碗
明 景泰蓝大盘 (一对)
明万历 景泰蓝花卉印盒
明 景泰蓝麟凤杂宝纹盘 明 景泰年制款景泰蓝狮凤纹高足碗
景泰蓝的欣赏
远看造型近看花
欣赏景泰蓝物件, 欣赏景泰蓝物件,首先 看的就是造型。 看的就是造型。如果两侧的 造型是成双成对的, 造型是成双成对的,一定注 意两者是否对称。其次, 意两者是否对称。其次,景 泰蓝的花纹间隔是否均匀, 泰蓝的花纹间隔是否均匀, 疏密是否得当, 疏密是否得当,花卉构图是 否有章法, 否有章法,鸟兽是否活灵活 也是重要标准。第三, 现,也是重要标准。第三, 看釉色,色调是否和谐, 看釉色,色调是否和谐,颜 色是否鲜亮, 色是否鲜亮,层次是否错落 有致。第四, 有致。第四,镀金色彩是否 纯正,底座比例是否合理。 纯正,底座比例是否合理。
景泰蓝佛像掐丝珐琅番莲纹盒铸成浮雕式八瓣莲花形是世界上现存少数大明景泰年间制作的珐琅器真品之一景泰年间的珐琅精巧绝伦堪称珐琅器物的经典自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人将掐丝珐琅通称为景泰蓝一直是中外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藏对象
远 中 华 瑰 宝 景 泰 蓝 看 造 型 近 看 花
景 泰 蓝 的 欣 赏
明 代 时 期 的 景 泰 蓝
明 景泰蓝佛像
明 景 泰 掐 丝 珐 琅 番 莲 纹 盒
掐丝珐琅番莲纹盒,铸成浮雕式八瓣莲花形,是世界上现存少数 掐丝珐琅番莲纹盒,铸成浮雕式八瓣莲花形, 大明景泰年间制作的珐琅器真品之一,景泰年间的珐琅精巧绝伦, 大明景泰年间制作的珐琅器真品之一,景泰年间的珐琅精巧绝伦,堪 称珐琅器物的经典,自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人将掐丝珐琅通称为“ 称珐琅器物的经典,自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人将掐丝珐琅通称为“景 泰蓝” 一直是中外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藏对象。 泰蓝”,一直是中外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藏对象。 盒高6.3公分,口径12.4公分,铜胎, 6.3公分 12.4公分 盒高6.3公分,口径12.4公分,铜胎,盖与器身铸成浮雕式八 瓣莲花形,器外施浅蓝釉为地色,盖顶平坦饰莲心纹, 瓣莲花形,器外施浅蓝釉为地色,盖顶平坦饰莲心纹,盖壁与器身各 莲瓣内饰以不同颜色的折枝番莲花叶,矮圈足;底及盒内光素镀金, 莲瓣内饰以不同颜色的折枝番莲花叶,矮圈足;底及盒内光素镀金, 盒心阴刻“大明景泰年制”自右向左一行楷书款。 盒心阴刻“大明景泰年制”自右向左一行楷书款。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
(三)缂丝工艺 明代“御用监”设“缂丝作”,以南京、北京、
苏州为主,姑苏齐门著名。宣德间有“双字母经纬 法”、“交叉并进缂法”,技术进步。清代乾隆间 风行采用广福手织机。依照书画天地于幅面由上而 下织成。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
底用捻金线和黄丝线 织成,故名“金宝地”, 玫瑰花则以“挖花妆彩” 的妆花工艺织作,是清代 南京云锦中名贵品种,也 最显赫,纹样是清代流行 的“折枝花”,纹与前两 者风格不同,多处采用晕 色方法,有的花蕊中点缀 白色或加金银线,花纹立 体效果更加明显。
锦:云锦、蜀锦、回回锦等。 缎:罗纹缎、金丝缎、大云缎、阴阳缎、鸳鸯缎、 闪缎等。 绸:宁绸、官绸、纺绸、川大绸、鲁山绸、曲绸、 汴绸等。 绉:线绉、平绉、湖绉等。 罗:金罗、银罗、青罗等。 纱:库纱、官纱、实地纱、芝麻纱、亮纱等。 绢:大绢、小绢、生绢、熟绢等。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
《中国工艺美术史》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
三、印染
(一)明代印染工艺 明代设“颜料局”、“织染所”,有专职染匠。
染坊各有专职,蓝坊染天青、淡青、月白;红坊染 大红露、桃红;杂色坊染黄、绿、黑、紫、古铜、 水墨、血牙、驼绒、虾青、佛面金等。
(二)清代印染工艺 清代印染发达,颜色有二三十种。
(三)印染方法多种 药斑布又称“浇花布”,有“刮印花”、“印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二节 染织工艺
一、丝织 (一)明代丝织 明代丝织四大产区:浙江、蜀地、山西、闽粤。
1.“明锦”花色 (1)妆花:是多彩丝织品。分段换色提花,配色考究 ,花头大而醒目,有“走马看妆花”之说。 (2)库缎:缎地起本色花,经纬变化构成两种。“亮 花”织纹浮于缎面,“暗花”织纹在内闪烁。 (3)织金缎:缎地以金线或银线织出花纹。质地厚且 花纹大,色丽花鲜灿若云霞,又多云纹称“云锦”,是 明锦典型,南京名品。
清代工艺美术
1、陶瓷工艺 、
{
青花瓷 五彩瓷 粉彩瓷 珐琅彩瓷
2、金属工艺 、 3、漆器工艺 、
1、陶瓷工艺 、
青花瓷 : 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
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 一,属釉you下彩瓷。青花瓷是用 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 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 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 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 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 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 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 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 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 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热河行宫
清代建筑-清代民居 清代建筑 清代民居 中国地域辽阔, 粗略统计民居形式不 下四十余种。概约地 划分为七大类,即: 庭院式民居、窑洞式 民居、干阑式民居、 毡房和帐房、藏族民 居、维吾尔族民居及 其他特殊类型民居。 北京四合院鸟瞰图
五彩粉彩的区别,一是技法,五彩是单线平涂,粉彩 是没骨画法;二是颜料用法,粉彩除袭用古彩者外, 还创造了几种颜பைடு நூலகம்,胭脂红、羌红、洋绿、洋白等。
珐琅彩(古月轩) 珐琅彩(古月轩)
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 画工精致。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 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 用于犒赏功臣。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 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铁画又叫铁花,铁画是用铁铸成线条,再
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 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铁 画工艺综合了古代金银空花的焊接技术,吸取了 剪纸、木刻、砖雕的长处,融合了国画的笔意和 章法,画面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在古代工 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
明清时期的科技和技艺传承
明清时期的科技和技艺传承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科技和技艺传承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和技艺传承。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明清时期的科技和技艺传承,看看这段历史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
一、科技传承1.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
然而,明清时期的造纸术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技术水平,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方法和工艺,如造纸机、竹排法、水桶法等。
这些技术方法使得造纸业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极其繁盛的境地,成为了一项极具影响力的产业。
同时,这些技术方法也为现代的造纸业提供了珍贵的技术思路和技术方法。
2.火药火药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战争形态。
在明清时期,火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纯炼、比例精确、性能稳定的阶段,这为火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而火器的出现,推动了整个武器的发展,使得火器成为了整个武器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罗盘罗盘是中国传统的一项重要发明,在明清时期得到了更为完善和精确的发展。
罗盘不仅为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也成为了中国科技传承的一项象征。
罗盘的出现,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为后来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经验和思路。
二、技艺传承1.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手工艺术,而在明清时期,工艺美术得到了更为完善和精确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以紫砂陶、漆器、玉器、金银器等为代表,这些工艺美术制品在技术成熟和高度艺术化方面,堪称卓越杰作。
同时,这些制品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反映出了中国工艺美术的传统特点和艺术精神。
2.书法绘画书法和绘画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承部分。
书法在明清时期成为了江南文化的代表,代表了一种优美的享乐主义精神;而绘画则表现了中国艺术的广泛性和想象力。
在明清时期的书法和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淳朴、典雅、含蓄、秀美的中国艺术独特风格。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就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迁和演进,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
一、远古时期的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起源于远古时期,距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工艺美术主要是以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等器物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这些器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水平。
例如,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其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就成为了当时社会等级和宗教信仰的象征。
而商代时期的商代青铜器,则呈现出了浓郁的商代文化和特色。
二、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不仅在器物制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绘画、雕刻、建筑等方面也有了不同寻常的成就。
例如唐彦直、吴道子等画家的作品,雕刻家严维、饶庆铭的作品,北魏时期的洛阳白马寺等建筑都是充满魅力的代表。
同时,秦汉时期的陶俑、瓷器、漆器等,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
三、唐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唐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不仅在器物制作上有了更高的水平,而且在工艺的独具特色上也逐渐形成。
例如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双料窑和定窑、元代的青花瓷等,都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
同时,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也富有大气和美感。
例如,雄伟壮观的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大运河、气势恢宏的长城等,都成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珍品和世界文化的宝藏。
四、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续发展和演化。
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一方面延续了前一个时期的高雅风格,另一方面也为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带来了新的变革。
例如,明代的景泰蓝、清代的黑木家具和铜器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同时,此时期的工艺美术对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表现和呈现也更为深入。
明清美术的特点有哪些
明清美术的特点有哪些明清美术的特点有哪些明清美术有着它自己的独特的特色,有着鲜明的特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明清美术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明清美术的特点①个性化鲜明②艺术风貌不拘成法③风格多样化④绘画的实用性和化中国明清两代均建都北京,其文化艺术上承宋、元,继续发展,不断提高。
同时,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和满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点,对汉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某些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在输出的同时,亦引进了一些阿拉伯和欧洲的工艺,加以模仿、吸收、消化,为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灌输了新的血液。
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前后经历了549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时代面貌。
明清工艺美术玉器工艺玉材明代玉材来自西域地区的火州、吐鲁番、撒马尔罕、于阗等地首领的进贡。
但是堪用者不多,故明代传世玉器中羊脂白玉极少,大多为青白玉。
明代制玉中心为北京和苏州,后者尤以技巧取胜,涌现出一批诸如陆子刚等的名玉工。
明代玉器的制作,除簪、珠、坠、环等佩外,还有杯、碗、瓶、壶、盆、洗、盂、花插等各种日用器皿。
明代前、中期玉器碾琢较精工自然,后期趋向琐碎粗糙,也残留一些铊痕。
明代玉器虽用途广泛,品种较多,但仍不外乎仿古玉、时作玉两类。
仿古玉仿古玉"如式琢成伪乱古制",时作玉颇有新意。
清代玉器初期近似明代,至乾隆中晚期由于新疆年贡质地精良的玉材4000余斤,同时由养心殿造办处,苏、扬、宁、淮、长芦和凤阴八处为内廷碾玉,因而使乾隆玉器,玉色尚白,碾琢认真,工艺完善,器形规整,图案繁密,渗透到宫廷生活的各个角落。
乾隆年间特别盛行碾字玉器,最大工作量,一次可碾满文8000字,汉文4000字。
《大禹治水图》玉山是乾隆玉器的代表性作品,玉重达7吨,耗时10余年,综合应用阴刻、阳刻、隐起、起突等多种技法于一器,形文并茂,气势壮伟。
清廷仿古玉为了追求先秦及秦汉古玉的古朴风韵,采用优质玉材,致残烧古,适可而止,效果颇佳。
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传承
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传承明清时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涵盖了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时间跨度长达五百多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工艺美术有了一些重要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有些重要的传统得到了延续和传承。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传承。
一、陶瓷明清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时期,中国制作的青花瓷、白瓷、五彩瓷等各式陶瓷品种极为丰富,精美绝伦,为当时世界陶瓷制作的代表。
明朝时期,鄞州窑、德化窑、景德镇窑等窑口的陶瓷制作技术水平非常高,在此时期的许多陶瓷品种中,青花瓷、白瓷、青白瓷、大明宣德瓷等成为了历史上重要的陶瓷代表。
到了清朝时期,景德镇窑的制作技术水平更加完善。
康熙年间,景德镇窑制造了许多精美的瓷器,如粉彩瓷、鸡血石纹瓷、翡翠绿瓷等,成为了清代陶瓷发展的重要阶段。
明清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水平高,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制作的发展。
二、漆器明清时期是中国漆器制作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所制漆器升华了传统制作工艺,其技术水平在历史中达到了极高的地位。
它在制作工艺、造型技巧和颜色运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从而推动了漆器饰品的发展。
这一时期特别是清朝时期,漆器饰品更是达到了巅峰,融合了历代之精华,制作技艺更是世界独步。
在制作工艺填充土膜、彩漆贴花、懒扎胎等非常完美,运用的色彩更是深得人心。
明清时期的漆器饰品影响力巨大,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喜爱,成为了历史上得到传承的珍贵财富。
三、竹编竹编也是明清时期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将竹子削薄、开缕、染色、编织等技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竹编作品。
明朝时期,竹编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具、装饰和家具中;到了清朝时期,竹编作品更多地呈现出全新的审美形式,美学意义得到了更加深远的发挥。
同时,传承机制也变得更加健全,鼓励竹编艺人进行技艺交流、创新探索,从而使竹编领域得到了更加稳健的发展。
四、纹绣纹绣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的技艺。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与文化遗产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与文化遗产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最辉煌的朝代。
在这两个时期,中国文化和工艺美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许多文化遗产和工艺品至今仍然广受欢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和文化遗产。
一、陶瓷明清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精美的瓷器广泛流传。
在明代,景德镇瓷器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如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五彩瓷器等,不仅为皇室所独享,更为普通人家所喜爱。
清代的瓷器更是在精细程度上更上了一层楼,如清代景德镇五彩瓷器、粉彩瓷器、窑变釉瓷器等,皆极富精美之美。
二、书法绘画明清时期,书法和绘画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成就。
明代的文征明、唐寅是当时最有名望的书画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被视为古代绘画的代表作品。
清代的齐白石、郎世宁等画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成为明清时期的重要艺术家。
三、紫砂壶明清时期的紫砂壶技艺更是上乘,坊间的紫砂壶也就源源不断而来。
紫砂壶以它别样的质感、多种形态和精湛的制造工艺,被誉为"茶具之王"。
江苏南京有很多著名的紫砂壶制造家,如陈素庵、叶少川等,创作了许多精美的紫砂壶。
四、景泰蓝景泰蓝是一种瓷质填料彩烧琉璃,清代在景德镇仿制了这种琉璃的工艺,成为了明清时期中国特色的工艺品之一,其青花釉里红的传统颜色,让人倍感清新雅致。
五、珐琅珐琅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高端工艺美术品,是将彩色玻璃烧合到金属或器物表面,达到美化器物和加强耐磨性的目的。
其制作的过程繁琐而严苛,技巧要求极高,成品华美绝伦。
六、神仙玉雕在明代,原石紫晶、青晶凝血、草裙青翠等玉石成为艺术雕刻的主要材料之一。
明清时期,玉雕以神仙题材成为一种风尚,以神、仙、佛等的形象为主题进行刻画,形态各异,雄奇瑰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七、铜器明清时期,铜器制作工艺非常发达,铜钟、铜镜、铜缸、铜雕等各种铜器都是用非常高的精度制造而成。
制造铜器不仅注重造型的独特性,更是追求工艺美术和文化价值的结合。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与文化艺术融合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与文化艺术融合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艺术和工艺美术之间形成了一种融合的状态,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和文化艺术融合。
一、工艺美术与文化艺术的共同起源早在唐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和工艺美术就已经开始了融合。
当时,唐代的瓷器、青铜器和织锦等工艺品广受欢迎,在贵族和富豪家庭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这些工艺品在制造时就融入了当时的文化艺术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唐代工艺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到了明清时期,工艺美术和文化艺术已经形成了一种有机的联系。
二、工艺美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表现1. 表现在陶瓷上陶瓷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陶瓷制品在质量和工艺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陶瓷工艺更加成熟,各种文化艺术元素也更加丰富地融入到陶瓷制品中。
例如,明代官窑技艺烧制的瓷器在造型上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同时吸收了宋代的工艺胆略和元代的简洁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清代的景德镇窑则致力于发挥民间工艺的创意和生产力,不断推陈出新,在艺术与技术上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2. 表现在书画上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化艺术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明清时期,书画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
工艺美术与书画艺术的融合表现在书画用于装饰工艺品的制品上。
例如,中国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和砚,都是工艺美术中的代表品。
这些文房用品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其制造和使用则更加注重工艺美术的细节和精致程度。
3. 表现在家具上明清时期的家具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制作工艺十分精湛,融合了中外文化艺术的元素。
明朝家具的造型饱满、线条清晰、用料讲究,常常雕刻各种铭文,对于明朝社会和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宋元明清时期的焊锡铜器
宋元明清时期的焊锡铜器
焊锡铜器是古代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宋元明清时期的焊锡铜器尤为著名。
其制作工艺高超,颇具装饰性和实用性,成为人们珍视的艺术品。
本文将介绍宋元明清时期焊锡铜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和价值。
一、制作工艺
宋元明清时期的焊锡铜器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焊锡和雕刻工艺。
首先,在纯铜器上涂一层锡箔,然后将刀、锯等工具加热,使工具上的锡和器上的锡共同熔化,将纯铜器中的缝隙用锡箔填补,以达到焊接的目的。
焊锡完成后,再进行雕刻和打磨,以呈现出器物的美感。
二、特点
宋元明清时期的焊锡铜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首先是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形态优美。
其次是雕刻细腻,纹饰繁复,常以花鸟、人物、山水、器物等为主题,形象生动逼真,彰显出
独特的审美情趣。
再者,其表面细腻,通体光洁,在光线映照下
十分美丽,惹人遐想。
三、价值
宋元明清时期焊锡铜器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工艺之高超,更在于
它承载着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和时代变迁。
这些铜器不仅有着较
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还能够反映出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审美观
念和文化遗产。
因此,长期以来,焊锡铜器一直被收藏家和学者
所高度重视,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之,宋元明清时期的焊锡铜器作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珍贵
遗产,无疑是其非凡的艺术造诣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所创造出来的。
它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也是梦幻般的艺术之美。
无论是在
展现民俗习惯还是作为收藏珍品,焊锡铜器都是具有不可估量的
价值和意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工艺上,明代缂丝改良了宋元的技术,创造了双子母缂 丝法,即单经(粗丝)、双经(细丝)以及交叉并进的三 种新的运梭方法,绘画性作品较多,风格浓艳庄重而富于 装饰性。
明式家具:继承宋代传统,并形成独特的格式
特点:明式家具以造型简洁,线条流利,装饰湿度为特点, 十分重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并善于体现在选材、结 构、装饰的整个制作环节中。
清代明式家具及清式家具
清代家具融合明氏家具形制结构,并运用复杂而精湛的工 艺技巧,逐步形成了不尚减练尚繁琐、不尚造型尚装饰的 自我面貌。
斗彩鸡缸杯
五彩瓷器
二、织绣工艺
丝织
四大产区 :江浙、四川、山西、闵广 种类: 妆花:新创,通经断纬,色彩丰富 本色花:库锻,摹本锻 织金银:在锻地上用金银线织出花纹
刺绣
明代刺绣分为两大系统:北绣重实用,南绣重观赏。
南绣以“顾绣”为代表,以“画绣”最有名,明进士顾名 世一家内眷几代精于刺绣,最有名为儿媳韩希孟,她的刺 绣亦称作“韩媛绣”。 代表作: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元名迹方册》
在清代明式家具仍很流行。苏式家具的制作更多的延续了 明式家具的特点,大量运用榫卯结构,不求装饰,而注重 凿磨。
清代晚期的家具制作受西方家具风格的影响,应用曲线和 直线,突出了家具的层次起伏,有些家具的制作也有效的 保留着中国家具的固有特征,从而形成了一种中西融合的 新样式。
一、陶瓷工艺
瓷器发展的分界线:明之前,釉色以青瓷为主。 明之后,以白瓷为主,装饰手法由立体装饰到
平面装饰 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已成为全国陶瓷生产中心。
青花瓷
青花是釉下彩,先画后烧,最早出现于元代,盛行于明清, 成为适用于观赏和实用的主流品种。 明代的青花瓷以永乐、宣德时期所做尤为精致。永乐青花, 所用釉料富有发散性,烧成后釉色蓝中闪黑,深入肌理,生 动灵活。宣德青花,选料精而绘艺高,青料为南洋进口的 “苏勃泥青”。代表作有《青花折枝花带盖梅瓶》。成化正 德年间,用国产“平等青”。嘉靖至万历年间改用“回青”, 色泽农翠艳丽,颇有沉静之感,作品有《成化麒麟盘》。青 花瓷在清代仍是彩瓷中大宗的产品。
作品:朱良栋宽达2米许的《瑶池集庆图》、宽近2.5的 《赵昌花卉图》
三、金属工艺
宣德炉:明宣德年间,用从南洋进贡的风磨铜制成,以满 足宫廷熏衣祭祀之用,其制作工艺精美典雅,小巧玲珑。 器形:素炉,华炉。 特点:造型多样、色彩丰富、制作精巧。
景泰蓝:是一种化洋为中的创造,也是一种综合性的金属特种
明清工艺美术
背景
时代强盛,政府奖励耕织,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后期资本 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出现,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明清两代均建都北京,其文化艺术上承宋、元,继续发 展,不断提高。同时,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和满族等少 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点,对汉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某些 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明清两代对外贸 易比较发达,在输出的同时,亦引进了一些阿拉伯和欧洲的 工艺,加以模仿、吸收、消化,为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 灌输了新的血液。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前后经历了549年 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时代面貌。
缂丝
缂丝,是以蚕丝为原料的高档丝织手工艺品,以“通经断 纬”的高超技法,使之花纹图案像镂刻一样,故亦称“刻 丝”和“克丝”。
缂丝作为最早用于艺术欣赏的丝织物,素以制作精良、古 朴典雅、艳中带秀的艺术特点著称,被誉为“织中之圣”。 由于缂丝经得起摸、擦、揉、搓、洗,又有着“千年不坏 艺术织品”之盛誉。
工艺,在元代时由大食国(波斯)传入云南。明代景泰蓝 年间极为盛行,又因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
景泰蓝制作精美,色彩富丽,金碧辉煌。
1.景泰蓝是珐琅工艺与金属工艺的复合工艺,正式学名应 为“铜胎掐丝珐琅”
2.制作过程: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真正兴盛时期是在明代。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之后,就设置了御用作坊果园厂,从各地征召巧匠进京, 专门为内廷制作漆器。果园厂的匠人在前人的技法基础上, 又开创出了许多全新的工艺。 填漆:明宣德年间,匠人或镂嵌,或打磨,把浮雕花纹含 嵌在地漆内,使得漆器的外表更为光滑精致,称之为“填 漆”。如在髹漆半干时,故意在表面留下凹斑,然后填上 赤、黄、黑等色漆,再打磨光滑,即显出不同色泽的暗花, 有自然之美。 雕漆: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 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 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名目。
清代宫廷玉器由“造办处”掌管,还增设“如喜管”,民 间的碾玉作坊,在北京、苏州、扬州、大理等地较为集中。
六、家具与其他
中国家具发展到15至17世纪出现了一个高峰,因这一样 式始于明代,故习惯上把这一时期的家具均称为“明式家 具”。明代家具的产地主要有三处:北京皇家的“御用 监”、民间生产中心苏州和扬州。
青花折枝花带盖梅瓶
成 化 麒 麟 盘
五彩和斗彩
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成熟 于明成化时期。成化斗彩瓷器胎质细腻,釉质精良,雅丽 和谐。成化斗彩的形制多为小型器物,如小型酒杯、高脚 杯,以鸡缸杯为著名。 五彩是斗彩后彩瓷的又一突破,其彩绘烧制方法大略同 于斗彩。但釉下青花已非釉上“点彩”、“填彩”或其他 施彩方法的主体,而是构成整个画面纹饰的一个因素,与 釉上的红、绿、黄等色处于同等地位,致使釉下彩与釉上 彩相映生辉,浓艳绚烂。
百宝嵌:明嘉靖年间,扬州的一个周姓漆工用玉石、玛瑙、 珠贝、牙骨、竹木、金银为材,又根据材料的天然形状和 质色,雕成各种纹饰,然后镶嵌在大件的漆器表面,使得 景物更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称之为“百宝嵌”,成为影 响一时的工艺制法。
五、玉器工艺
明代玉料多来源于新疆一带,宫廷有“承运库”从事制作、 存储玉器的工作。民间作坊集中于北京、苏州两地。 明代的玉器种类中,仿古鼎彝的数量日益萎缩,日用文物 则为大宗。 清代玉料来源除盛产美玉的新疆和田外,云南金沙江一带 成为国内新的原料供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