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绍兴市袍江工业区外地务工者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外来人口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外来人口。
这些外来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外来人口的生活状况,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以下是我们对这次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背景1. 调查目的本次社会实践旨在了解外来人口在城市的生活状况,包括他们的工作、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为政府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和谐相处。
2.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城市外来人口,包括工人、服务业人员、学生等。
三、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外来人口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工作状况、居住条件、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
2. 访谈我们选取了部分外来人口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3. 观察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对部分外来人口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观察,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工作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外来人口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服务业人员等。
他们的工作时间较长,工资水平普遍较低。
2. 居住条件大部分外来人口居住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居住环境较差,租金较高。
部分外来人口居住在工厂宿舍或租住民房,条件相对较好。
3. 子女教育外来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较为突出。
部分外来人口子女就读于公立学校,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外来人口子女就读于私立学校或无学校可上。
由于户籍限制,外来人口子女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4. 医疗保健外来人口在医疗保健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大部分外来人口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生病时只能依靠自身经济条件解决。
此外,部分外来人口在就医过程中存在歧视现象。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了解到外来人口在城市的生活状况普遍较差,他们在工作、居住、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2. 建议(1)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外来人口的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改善居住条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外来务工者的生活状况,包括他们的居住环境、收入情况、工作条件、社会融入等方面,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以改善外来务工者的生活条件。
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外来务工者参与调查。
调查问卷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居住环境、收入情况、工作条件、社会融入等。
调研结果:1. 生活环境:大部分外来务工者生活在合租房或出租房中,居住条件较为拮据,住房面积通常较小,居住环境不尽人意。
2. 收入情况:外来务工者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人每个月的工资只能维持生活基本需要,无法积累资金。
3. 工作条件:部分外来务工者的工作条件较差,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还有一些外来务工者存在欠薪、拖欠社保等问题,工作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4. 社会融入:一些外来务工者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程度较低,他们往往缺乏社交圈和组织。
同时,外来务工者在城市中面临诸多困难,如就医、子女教育等。
结论: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认为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确实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来改善其生活条件。
具体建议如下:1. 加强对外来务工者居住环境的监管,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
2. 加强对外来务工者工资的监管,确保工资按时发放,同时加大对拖欠工资的打击力度。
3. 加强外来务工者的工作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的劳动法律制度。
4. 加强外来务工者的社会融入,建设更加包容和融洽的社会环境。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改善外来务工者的生活状况,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社会融入感,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稳定和发展。
外来务工调研报告
外来务工调研报告外来务工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城市从事劳动工作。
外来务工人员通常指的是从农村地区流动到城市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及其家属。
他们的到来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状况、生活条件、社会融入等方面展开。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0份。
问卷主要包括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个人信息、就业情况、生活条件及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个人信息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外来务工人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以男性为主。
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来自农村地区,受教育水平较低。
2. 就业状况在就业方面,超过70%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从事中低收入的劳动工作,如建筑工、服务员等。
尽管他们每天工作时间较长,但收入相对较低,生活负担较重。
3. 生活条件在生活条件方面,约40%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集体宿舍或租赁房屋中,且居住环境较为简陋。
同时,他们的医疗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也亟待解决。
4. 社会融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工作了一段时间,但他们与本地居民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
他们很少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社会交往较为有限。
四、问题分析1. 就业问题外来务工人员普遍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收入较低,工作环境较差。
他们往往面临着欠薪、工时过长以及劳动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2. 生活条件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居住环境较差,且医疗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3. 社会融入问题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他们在城市的融入度较低。
五、建议1. 政府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宏观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和待遇,提升劳动保障水平。
2.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推动农民工集体宿舍和租赁房屋的改善,提供更多的住房补贴。
异地农民工工作环境调查报告
异地农民工工作环境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从农村流入城市工作的农民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身处异地,农民工面临着许多工作环境方面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调查异地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方法为了获得准确的调查结果,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组织焦点小组讨论,邀请了来自不同行业的农民工参与,听取他们对工作环境的意见。
其次,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了多个建筑工地和工厂,观察了工人的工作条件。
最后,我们还开展了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信息。
三、收入与工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收入普遍较低。
在同等工作岗位上,农民工的工资要低于城市居民。
虽然农民工认识到这一差距,但由于缺乏其他途径,他们仍然选择继续留在城市。
四、工作时间与工时与城市职工相比,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更长,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居多。
有些农民工还需要连续工作数十天才能获得短暂的休息。
工时过长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五、工作环境与安全许多农民工在危险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保护。
在建筑工地和工厂中,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培训,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频率居高不下。
六、住房条件在异地工作期间,农民工的住房条件也普遍较差。
他们常常和其他工人挤在狭小的宿舍里,卫生条件差,生活环境拥挤。
这给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七、社会认同感在异地工作的农民工很难融入当地社会,缺乏社会认同感。
他们面临着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很少有机会和当地居民交流和交往,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八、家庭关系由于长时间与家人分离,农民工和家人的关系紧张。
长期的异地工作使得他们少有时间回家或与家人共度时光,造成了家庭的疏离感和不稳定感。
九、政府政策政府在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比如提高工资待遇和保障合法权益。
然而,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务工人员成为中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却鲜为人知。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揭示他们的生活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覆盖了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工作状况、收入水平、社会融入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1. 人口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占比分别为65%和35%。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其中30岁左右的人数最多。
2. 工作状况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调查显示,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同时,他们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缺乏安全保障和福利待遇。
3. 收入水平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人的月收入仅在2000-3000元之间。
调查还发现,女性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往往比男性更低。
4. 社会融入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程度较低。
调查发现,他们普遍面临着户口迁移、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问题。
由于缺乏城市户口,他们的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都存在困难。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较差,缺乏安全保障和福利待遇。
其次,他们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最后,他们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程度较低,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不公平待遇。
五、解决方案为了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法律保障政府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保障,确保他们的工作环境安全、福利待遇合理。
同时,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
2. 提高收入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等方式,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调研报告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调研报告
按照您提供的题目,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调研报告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1. 调研目的和方法:说明调研的目的和调研方法,例如采取问卷调查、面访、观察等
方法。
2. 调研样本和范围:解释调研的样本范围,包括地区、人数、年龄、性别等关键信息。
3. 外来务工者基本信息:描述调研样本的外来务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
教育水平、职业等。
4. 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汇总外来务工者的生活状况调查结果,包括收入水平、生活费用、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住房条件、医疗保障等。
5. 社会融入程度调查结果:分析外来务工者在当地社会的融入程度,包括社交圈子、
参与社区活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
6.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调查外来务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工作压力、孤独感、情绪波动等。
7. 教育资源调查结果:调查外来务工者子女的教育资源情况,包括就读学校、学习条件、教育机会等。
8. 政策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提出针对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的政策和建议,例如提高
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社会融入等方面。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调研报告的框架,具体报告的内容和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外出务工人员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外出务工人员现状调研分析报告外出务工人员是指跨省、市、县等行政区划从事各种劳动的人。
他们往往是为了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到陌生的城市打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但是,与此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和困境。
本调研报告将就当前外出务工人员的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
一、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外出务工人员是以中国农村为主体,跨越地域界限到其他省市或者城市工作。
来自不同地域的务工人员的文化背景、家庭情况、生产技能、社会阅历和价值观不尽相同,他们来自不同的发展阶段、受过不同的教育、生活条件也不同,这就会对他们在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些影响。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达2.7亿人左右,占到总人口的近20%。
其中,男性占比为53.6%,女性占比为46.4%。
他们大多来自于中西部的农村地区,主要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行业从事体力劳动和一些简单的工作。
此外,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其中60%的人年龄在18到35岁之间。
二、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困境1.薪水待遇较低尽管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拥有稳定的工作,但是却常常因为没有许多企业公居住于外地,无法获得优厚的员工待遇,加上往返长途导致的巨额交通费用,这些都降低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
由于地区工资差异和住房费用等原因,往往使得这些工人的生活水准举步维艰。
2.住房困境狭小的宿舍,不规范的住房曾是外出务工人员的住房现状,而跨了河越过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外来务工者所面临的住房问题也得到了改善,但在高房价高租金和成本口的时代,他们想要有一处像样的住宅依然是比较高的门槛。
同时,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涨房租或者找借口要求员工自行承担一部分的房租压力。
3.劳动保护不全由于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保护不尽完善,不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员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并未给予足够的保障,而在追逐工作效益时,劳动者的健康被忽视了。
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1. 引言外来务工人员是指那些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其他地区或国家从事非农业工作的人群。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外来务工人员成为了许多地区的重要劳动力来源。
本报告旨在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面临的挑战。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调查方法: - 面对面访谈:我们联系了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通过与他们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需求。
-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涵盖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工作情况、生活条件等方面。
我们通过线上渠道和一些社区组织的帮助,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了问卷,并收集了他们的回答。
3.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调查结果:3.1 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数和分布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数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他们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并选择到一些发达地区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目前,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在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
3.2 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情况外来务工人员主要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工作,如建筑工、清洁工等。
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且工作时间较长。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技能和教育背景,他们很难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3.3 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条件由于外来务工人员通常面临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困难,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他们往往居住在简陋的宿舍或出租屋中,医疗服务也不够便利,子女教育也面临一定的困境。
4. 挑战与建议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外来务工人员面临以下几个主要挑战:4.1 就业机会和薪资外来务工人员需要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薪资保障。
政府和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薪资待遇。
4.2 生活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条件需要得到改善。
政府可以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报告
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报告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为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和问题,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收入水平、社会融入度以及心理状态,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工作情况、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进行了量化分析。
访谈则通过与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对未来的期望。
三、调查结果1. 工作环境调查显示,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中从事体力劳动,如建筑工人、清洁工等。
工作环境多数较为恶劣,长时间的工作强度和重复性劳动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此外,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表示,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和权益保障,缺乏合法的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
2. 收入水平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
调查显示,大部分人的月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难以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和储蓄需求。
此外,一些人还存在拖欠工资的问题,导致他们的经济状况更加困难。
3. 社会融入度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度相对较低。
调查显示,他们往往被视为“外来人口”,在城市中面临着种种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一些人表示,他们很难融入当地社会,缺乏与城市居民建立真正的交流和联系的机会。
4. 心理状态外出务工人员的心理状态普遍较为脆弱。
调查显示,长期的分离和孤独感使得他们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由于工作压力和经济负担,一些人还存在睡眠不足和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1. 改善工作环境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监管,确保他们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加强对建筑工地等高风险行业的安全监管,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2. 提高收入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支持,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5篇)
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5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1调查人:***调查日期: 20xx年9月—20xx年10月调查地点:**************************小学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
这个数字每年还要新增3000万左右,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有近20xx万。
流动儿童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刚结束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近1/4的流动儿童因认为受歧视而自卑,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一些民工子女已经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关注其健康成长已刻不容缓。
*************小学全校共有学生343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193人,约占全校学生的56%,是学校在校生的主流,研究其教育问题是该校教育面对的主要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了解当前民工子女的基本状况,简要分析其特点,为社会、学校及家庭寻找合理的教育对策提供帮助。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一)调查内容本人于20xx年10月份对(3—5)年级的191名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活状况、人际交往、课堂参与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
本人自编问卷调查内容共34项,为选择题,共发出问卷190份,收回190份,收回率达100%。
2.程序:A 问卷B 材料整理、分析三、调查的结果和分析(一)问卷调查结果1.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状况你家居住的房子是属于A、自己的 0%B、租用的` 90.5%C、寄居亲友家中9.5%家庭住房面积A、30平方米以下 19%B、40平方米以下 42.8%C、50平方米以上 38.2%父母月收入A、八百元以下 33%B、二千元以下 43%C、二千元以上 20%父母经常干活到晚上A、5-7点 52%B、8-10点 28%C、10—12点 20%父母文化程度A、文盲 4%B、小学 42%C、初中 38%D、高中 16%E、大学 0%父母更喜欢A、女孩 0%B、男孩 5%C、无所谓 95%你的家庭准备流动吗A、随时准备流动 19%B、长期在这里 23%C、不知道 58%父母对你读书的要求A、读完初中 15%B、读完高中 55%C、考上大学 30%父母对你的学习的好坏A、从来不过问 0%B、经常过问 57%C、偶尔过问 43%你犯了错误父母采用的教育方法A、一顿打骂 5%B、放任不管 0%C、耐心教导 95%在休息日,你在父母工作中A、充当小帮手 25%B、跟己无关 32%C、有时帮忙 43%双亲负担兄妹的教育费用A、丝毫不成问题 38%B、感到困难 23%C、勉强可以 39%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人际交往状况在放学的路上,你A、经常玩耍 0%B、浏览风景 9%C、不留意,径直回家 91%你有几个最要好的同学或朋友A、1个 4%B、2个 9%C、3个以上 87%在平时与同学关系A、互帮互助 91%B、独来独往,毫不搭界 9%C、有时要打架骂人 0%你对教室内的公物A、认真保管 85%B、不闻不问 15%C、当作玩具玩耍 0%你自己东西没带,要用时你对同学的东西会采取什么态度A、向同学借,并及时归还 100%B、借了不还 0%C、私自拿取 0%被人说了坏话,你会采取A、不管它 80%B、独自难过 20%C、立即报复 0%你认为同学对你的态度A、很友好 90%B、看不起你 0%C、不好也不坏,一般 10%看到同学打架,你会A、劝架 100%B、不理睬 0%C、喊“加油” 0%和同学在一起,你认为自己是A、其中的领导者 0%B、其中一员 95%C、多余的 5%与老师的关系A、好 65%B、一般 30%C、差 5%与父母亲沟通A、好 62%B、一般 38%C、差 0%与其他亲戚关系A、好 48%B、一般 47%C、不好 5%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情况对学习的信心A、没有信心的 0%B、很有信心 71%C、信心不大 29%当众说话会A、紧张或脸红 43%B、泰然自若 57%最喜欢的学科A语数英 68%B其他学科 32%认为在学校中自己各方面表现A、很好 38%B、一般 57%C、几乎处处不如别人 5%刚转入本校时,你的学习状态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2一、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状况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又称作“农民工”、“民工”、“进城务工人员”,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根据对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得出以下结论:
1. 就业状况:大多数外来务工者在城市从事低端劳动力工作,如建筑、清洁等行业。
工作时间长,工资水平较低,许多外来务工者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社会保障待遇有限。
2. 居住条件:外来务工者通常居住在工厂宿舍、出租屋或拥挤的低收入社区。
居住条
件非常简陋,缺乏基本设施和卫生条件。
3. 教育问题:许多外来务工者的子女无法享受城市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只能就读于
劳动力子女学校或民办学校。
教育质量有限,教学条件差。
4. 医疗保障:外来务工者很少能享受城市的医疗保障制度,他们通常只能自费就医或
寻求廉价的医疗服务。
5. 社会融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外来务工者在城市的社会融入程度较低。
他们往
往面临歧视和排斥,缺乏社会支持和保障。
总体而言,外来务工者的生活状况较为困难。
他们在城市中承担重劳动、低收入、缺
乏社会保障和受到限制。
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保障和支持,提供更好的就业、居住、教育和医疗资源,促进他们的融入和发展。
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情况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从事各类工作。
然而,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情况,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为了更好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包括收入情况、住房条件、教育情况以及社会融入程度等。
三、调查方法我们在城市选择了三个不同的工厂进行调查,其中包括一家私营企业、一家国有企业和一家外资企业。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访问,并得到了他们的配合。
四、调查结果1.收入情况:调查显示,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相对较低,其中超过60%的人月收入不超过3000元。
只有少数人月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
2.住房条件:承租房屋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住房方式,约有70%的人选择租房,而只有不到30%的人有自己的住房。
此外,50%以上的人住在出租屋或集体宿舍中,生活环境较为拥挤。
3.家庭情况:超过三分之一的外来务工人员与家人分居,只能靠每年的春节回家团聚。
此外,50%以上的人表示由于工作原因,无法与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
4.教育情况:约40%的外来务工人员有子女在家乡的学校就读,只有少数人将家庭搬到城市,并将子女送到城市的学校就读。
5.社会融入: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表示他们很难在城市社会中融入,面临诸如歧视、缺乏社交圈等问题。
他们普遍表示,他们的社交圈主要由工友组成。
五、调查结论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生活条件较为艰辛。
2.住房问题是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的主要难题,大多数人只能居住在拥挤的出租屋或集体宿舍中。
3.外来务工人员与家人分居的情况较为普遍,孤独感较强。
4.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社会中的社交圈相对较小,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5.教育问题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许多人选择将子女留在家乡的学校就读。
六、建议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应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力度,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调研报告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外来务工者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参考,推动改善外来务工者的生活条件。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不同城市的工厂和建筑工地进行实地访问,并发放了1000份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情况、生活条件、社会支持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个人基本信息在参与调查的外来务工者中,男性占62%,女性占38%。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8-35岁的年轻人。
受教育程度方面,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只有初中及以下学历。
2.工作情况调查显示,多数外来务工者从事的是制造业和建筑业。
其工作时间长,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的占比高达74%。
工资水平较低,超过一半的外来务工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3.生活条件住房状况较为拮据,绝大部分外来务工者住在工地或者集体宿舍中,占比超过80%。
宿舍条件普遍较差,室内空气质量差、卫生条件欠佳等问题普遍存在。
4.社会支持四、调研结论1.外来务工者的工作时间长、工资水平低,生活条件不尽人意。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工地的监管,确保外来务工者的工资待遇合理,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住房条件。
2.拓展外来务工者的社交圈子,增加他们与当地居民的接触,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政府可以引入更多的社区活动和文化娱乐项目,为外来务工者提供机会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教育和退休保障,减少他们在生活遇到困境时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
4.改善外来务工者的住房条件,提供清洁、安全和舒适的集体宿舍,提高宿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其更好地满足外来务工者的居住需求。
五、调研建议1.加强对外来务工者的法律教育和知识普及,使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渠道。
2.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外来务工者的生活改善中,提供相关服务和帮助。
3.加大对外来务工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
外来工生存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外来工。
他们在城市中承担着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外来工在享受城市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生存困境。
为了深入了解外来工的生存现状,我们团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对外来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全面剖析。
二、调研背景与目的1. 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外来工数量持续增加,但他们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
许多外来工面临着工资低、工作环境差、子女教育问题等困境。
为了解外来工的真实生活状况,我们团队决定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2. 调研目的:(1)了解外来工的基本生存状况,包括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收入水平等;(2)分析外来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3)探讨解决外来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与过程1. 调研方法:(1)实地调研:走访外来工居住地、工作场所,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2)访谈:与外来工、企业主、政府部门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3)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一定数量的外来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普遍情况。
2. 调研过程:(1)前期准备: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地点和对象,购买调研设备等;(2)实地调研:分小组进行实地调研,记录所见所闻,收集相关资料;(3)访谈与问卷调查:与外来工、企业主、政府部门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整理访谈记录和问卷数据;(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外来工基本生存状况:(1)生活条件:外来工居住环境普遍较差,大部分居住在出租屋,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堪忧;(2)工作环境:外来工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如建筑、制造业、服务业等,工作强度大,劳动条件艰苦;(3)收入水平:外来工工资普遍较低,月收入大多在2000-4000元之间,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社会调查报告(城乡调查)题目:关于绍兴市袍江工业区外地务工人员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学生姓名平燕娜指导教师王绪强二级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名称税务班级08税务2 学号 08072001232009 年 9 月 4 日袍江工业区外地务工人员生活现状调查报告摘要:在绍兴市人民政府以及袍江管委会的正确管理下,袍江的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在袍江的外地务工者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但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袍江工业区工作机会多,外地务工者在袍江找工作较容易,但是工作的时间普遍过长。
同时,为了更好地自我发展与建设袍江,外地务工者的文化水平应加以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需增强。
群贤小学的创立,很好地解决了外地务工者子女的教育问题。
其他,例如交通、住房等都比较令人满意,但是在医疗、娱乐活动上需要改善。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职业培训;社会和谐;公平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创建于2000年7月的袍江工业园区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年工业产值高达350亿元的现代化新城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甚至是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下,袍江工业区依然是投资的乐土。
如此迅猛的经济发展,与袍江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占袍江总人口数39%的外地务工者的力量自然是不可小觑。
正因为如此,怎样能够让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在袍江能够安居乐业,成了以“富商”不忘“富民”为特色的袍江管委会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在经过几年的各种政策措施的扶持下,这些外来务工者的生活现状是怎样了呢?袍江能不能在他们眼中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宜居袍江”呢?有没有什么地方是在袍江工作的外来人员需要迫切解决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这份主题为“袍江工业区内外地务工者生活现状调查”的城乡调查。
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调查,了解到在袍江的外地务工者在工作、生活、娱乐等诸多方面的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他们的生活幸福感,为共同打造“和谐袍江”出一份力。
二、调查实施过程描述调查的对象为在袍江工作的外地务工人员,调查地点是在绍兴市袍江工业区,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本次调查开始于8月10日,10日到12日定下相关调查的主题,12日到15日搜集有关调查的一些文字资料以及制作问卷调查表,16日至18日发放问卷,19日至20日分析数据,21日至25日撰写调查报告。
发放问卷9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率89%。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工作基本条件情况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与全国普遍形势不相符的现象:在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的2009年,许多省、市企业命运多舛,减产、裁员甚至倒闭,许多民工所拿到的薪水不足以支付在外地的生活费而被迫返乡,但是在袍江工业区里,企业几度出现招工难,有93.75%的受访民工表示,在袍江找工作容易。
其中,更是有47.5%的外地民工表示如果能有熟人介绍的话,更容易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
具体数据见下图1:图1:袍江地区外地务工者找工作难易情况分布柱状图在走访过程中,也能经常在车站,路边墙面上,以及一些厂门口看到招聘启事。
种种现象表明,民工在袍江的工作机会很多,找工作赚钱养家容易。
我们知道,对于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反映了那种投入的边际生产率,边际生产力越高,对该要素的需求越大。
具体影响到劳动力的要素有:资本品、劳动力素质、资本、劳动力熟练程度等。
工业区对于外地务工者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反映出在袍江的外地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之高,而袍江工业区在各个方面的确为外来务工者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袍江新区经过8年多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2008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64.1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39%,袍江工业经济总量已占到市区的57%。
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占据半壁江山,比重已经达到50.2%,比上一年提高4.5个百分点。
大量的工厂企业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为提高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提供了更好的资本品。
袍江新区将坚持“工业立区、项目为主”的方针,把招商引资作为新区的工作主题,按照“内外资并举、大项目引领、新兴产业为主”的要求,力争全年引进工业项目30只以上,计划总投资50亿元以上。
积极地招商引资,在资本、技术上为劳动力边际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进而增加了对袍江劳动力的需求。
同时,袍江工业区将加快筹建袍江企业家协会,建立企业互助基金,制订企业风险监管政策,帮助企业解困,为企业更顺利的度过金融危机提供了智力支持,更保证了外来务工者的劳动岗位的稳定性。
这些举措,响应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的号召。
虽然袍江工业区企业为外地务工者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但是,经过调查,我发现袍江新区企业在雇佣外地务工者的时候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1.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给他们安排8小时工作制,82.5%的外地务工者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8个小时,其中,更是有33.75%的外地务工者每天的工作时间高达10个小时以上。
这样的过度劳动,对于外地民工的身体是不小的伤害,并且,劳逸不结合,同样导致生产效率的提不高。
2.仅有15%的受访外地务工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单位有按照新劳动法第九章第七十二条的规定,与个人一起承担社会保险费用。
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袍江人民政府应积极对区内企业进行检查,对于无条件迫使外地务工者过度劳动或者未能为外地务工者分担社会保险费用的企业,应予以一定的警告或惩罚。
同时,应该在发展的同时适当地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为外地务工者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二)职业素质与培训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各地区的竞争往往演变为各地区的人才之间的竞争,提高袍江工业区的核心竞争力也应该从最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集结人力资本开始,在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而现在的袍江,已形成“电子机械、包装材料、食品饮料、高特轻纺”为主的特色产业,不遗余力地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推动节能减排以完成降耗任务,对园区内的职工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袍江的外地务工者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不够高,其中绝大多数为初中生毕业,详见下图2:图2:袍江地区外地务工者受教育程度分布情况由此可见,提高袍江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他们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使他们可以熟练地操作高科技机械,是袍江工业区目前亟需的,这个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危险。
对于外地务工者而言,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增加收入,改善工作环境。
由调查表明,外来务工者每月的工资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详细情况见表1:表1:外来务工人员学历与月收入对照表但是,现实情况是:只有4%左右的外来务工者正在参加培训,38.75%的外地务工者表示非常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但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另外有35%的外来务工者表示不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觉得那个培训没有必要。
结合所了解的资料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了这一现状:1.领导不重视:一些企业、工厂的老板没有充分意识到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岗位上的外地民工不能适应不断更新的工作要求,工作标准低的现象普遍。
2.职工没压力:由于缺乏完善的竞争机制,没有把每一个员工至于岗位竞争压力下,使得许多外地务工者缺少了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的自觉。
针对这样的现状,要改变外地员工职业水平较低的措施有以下几点:1.转变领导观念:首先是工业区及企业的领导应该对此引起充分重视,在向员工强调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重要性的同时,采取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在必要的时候举办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在企业内部营造“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员工”的。
据了解,现在袍江工业园区有为失地农民举行一系列的职业技能培训,例如计算机操作的培训班,却没有专门为外来务工者举办的类似培训,所以,建议此类培训在今后也能对外地务工者开放。
2.引进竞争机制:依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如企业组织结构及战略目标,提出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要求,定期考核,让外地务工者在袍江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赚钱养家,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提升、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
(三)子女教育问题在绍兴市委市府的帮助下,一个占地约40亩,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配套设备精良的现代化小学——绍兴市群贤小学建立了起来。
群贤小学建设资金3200余万元,拥有36个普通教室,19个专用教室,1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近20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以及200米塑胶田径场,通讯系统、网络系统、报警系统、广播音响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
学校目前共有26个教学班,1081名学生,其中外地学生占9成左右,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
群贤小学还2006年全国率先实行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收费一视同仁的标准,让所有民工子弟享受免收借读费和学杂费的待遇,成为绍兴市十大民心实事工程之一。
同时学校还通过师生结对帮困、建立爱心基金、争取社会力量赞助等形式,关心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努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学校师资由市教育局统一调配,50名教职工中有小学高级职称的占25%,大专以上学历占90%,本科以上学历也占55%以上。
办学以来,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积极发挥家校教育的合力,使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学校还高举“感恩”教育大旗,通过开展“夸夸我的家乡”、“夸夸我的第二故乡”、“夸夸我的学校”等系列活动,教育学生志存高远,心怀感恩。
学校秉承“处处读好书,人人有发展”的平民教育理念,以温家宝总理“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话语为办学目标,致力于建设一所各地各民族学生融合,人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性学校。
如此尽心尽力的投入,自然而然赢得了外地务工者们的由衷赞扬,据调查表明,93.75%的外地务工者对群贤小学的创办以及教育质量表示满意。
不少受访民工甚至表示,自己就是因为袍江有专门为自家孩子办的学校才选择来袍江工作的。
可见,群贤小学的创建,不仅仅帮助了在袍江工作的外地务工者,见到自己的孩子不用成为留守儿童,跟在自己身边,可以安心工作,而且,也为袍江吸引了一批外地人才。
袍江工业区的此项措施,很好地体现了袍江管委会、袍江镇政府在积极加块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没有忽略应该有的公平,而从教育公平做起,无疑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措,可见,在“效率”与“公平”这个天平之间,袍江政府处理非常好,实现了当初“富商”不忘“富民”的口号。
(四)日常生活总体状况除了工作以外,外地务工者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反映的情况也很令人欣慰。
据调查,在袍江的外地务工人员每天平均花在食物上的钱大概有19.33元,与当地居民的食物花销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