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按照一年级刚入学儿童的研究水平,一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

具体如下:(1)数与代数领域。

知识与技能:认识20以内的数。

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

解决问题: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知识与技能: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轻、重。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解决问题:简单几何体的分类。

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领域。

知识与技能:物体的简单分类。

象形统计图。

简易统计表。

解决问题:对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用象形图或简易表格表示整理的结果。

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说明。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有趣的拼搭(实践活动)。

丰收的果园(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愉快的周末(综合应用本册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特性。

本册教材为了适应新时期对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对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写作了精心的安排,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使教材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教材把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分为十二个单元进行教学。

其中“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三个单元的内容主要是数数、比较和分类;“数和运算”的内容分六个单元,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认识钟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分两个单元,分别让学生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简单的几何体;“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主要教学收集、整理简单的数据,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

另外还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和知识的综合应用。

2.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学题材。

教材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益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进修素材,以激起学生进修数学的兴趣与动机,调动学生进修相应内容的策略与机灵。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第一单元《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具体内容如下。

计算口算: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

估算: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解决问题一步计算的问题: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全单元教学内容以笔算为主线。

先通过比较容易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没有余数),教学除法竖式及除法的验算;然后教学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的情况;最后教学商的个位上是0的除法。

教材把口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合理穿插到各“想想做做”或练习中。

单元教学结束时安排了场景型的实践活动《农村新貌》。

本单元编写的三道思考题,让有条件的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中商与余数之间的关系,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锻炼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特点:1、提供的学习材料能引发学生的操作活动,通过有序的操作带动有条理的思考,理解除法竖式的结构与算法。

除法竖式的形式和结构与加、减、乘法有很大的差别,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分段计算是教学难点。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能够平均分实物这个已有经验,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和除法竖式计算之间建立一种对应联系从而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教材里有三道例题教学除法竖式计算,第1页例题着重解决竖式的结构与计算步骤等问题。

例题选择的素材是把46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女孩,让学生经历每人先分得2捆再分得3枝,每人得到23枝的操作过程,并理清思路先算40÷2=20,再算6÷2=3,然后把20与3合成23。

教材把这些感性认识作为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竖式的必要基础,在竖式上用两种色块显示分两步除的过程,引导学生把操作经验上升成计算方法。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教研室张老师的信任,给我这次机会。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本学期开始一年级新教材已正式启用,作为使用旧教材的最后一届,我想更需要我们多动脑来适应新的方向。

在下面的分析中,肯定会有对精神把握不透、对教材理解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现就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进行自己粗浅的认识和分析。

我们一起来看下本册内容: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1.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乘法的含义。

4.乘法的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5.除法的含义。

6.用乘法口诀求商。

7.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图形与几何(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第七单元观察物体)1.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2.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三)综合与实践1.有趣的七巧板。

2.我们身上的“尺”全册的教学内容一共八个单元。

1.三个较为独立的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厘米和米、观察物体。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3.表内乘除法。

4.两个综合与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5.期末复习。

下面我们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本单元在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会解答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

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连加的加数一般是三个,连减的减数一般是两个,加减混合一般限于两步计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课题方案-教学文档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课题方案-教学文档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课题方案◆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课题方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 从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

国际上曾出现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相类似的学习方式和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活动,课程开发也体现这种理念。

我国课程改革也逐步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完善,经历了从课外活动至活动课程的逐步演变。

从1955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的通知》,引导和促进了小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第一次把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共同纳入课程体系;再到2019年颁布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则明确要求“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潮流,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国际上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2. 从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置不是数学课程单独一个学科的考虑,而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设计中结构性变革在数学课程中的体现。

虽然实践活动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已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小学数学领域的研究中,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在我们使用的苏教版国标本教材过程中,对于这一领域的教学研究也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如: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受应试教育影响只教不考甚至不教;不重视活动课程的评价;不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发和资源的利用等等。

目前,各教育部门正在对“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在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过程中,有必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和研究。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第三单元《分一分》第四单元《认位置》第五单元《认数(一)》第六单元《认识物体》第七单元《分与合》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认数(二)》第十一单元《认识钟表》第十二单元《加法》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减法》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三单元《认数》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二)》第七单元《统计》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除乘法》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第四单元《认识除法》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第七单元《位置和方向》八《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第九单元《时、分、秒》第十单元《观察物体》第十一单元《统计和可能性》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认数》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第四单元《加法》第五单元《认识方向》第六单元《减法》第七单元《认识角》第八单元《乘法》第九单元《统计》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认数》第三单元《千克和克》第四单元《加和减》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七单元《乘法》第八单元《观察物体》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年、月、日》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第四单元《乘法》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六单元《千米和吨》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九《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十单元《统计》第十一单元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角》第三单元《混合运算》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第五单元《找规律》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七单元《运算律》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十单元《认数》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法》第二单元《升和毫升》第三单元《三角形》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六单元《找规律》第七单元《运算律》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十二单元《统计》第十三单元《用字母表示数》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五单元《找规律》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九《小数乘法和除法(二)》第十单元《统计》第十一单元第一单元《方程》第二单元《确定位置》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第五单元《找规律》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十单元《圆》六年级第一单元《方程》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四单元《分数除法》第五单元《认识比》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单元《比例》第四单元《确定位置》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总复习分享到搜狐微博第五单元找规律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说明:本单元教材共安排两道例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完整)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完整)

苏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课题: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二册教案内容:一、全册教材分析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

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

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新授内容仍然分四个领域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

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要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较简单的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百分数。

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

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

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

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

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

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

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

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正日益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运用苏教版教材,在五年级上学期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在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策略性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整数的认识与运算。

2. 小数的认识与运算。

3. 分数的认识与运算。

第二单元: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2.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第三单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数据的分析与表示。

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1. 解决实际问题。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终结性评价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教学资源教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辅助材料- 教学课件。

- 教学视频。

- 教学网站。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期望在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立项编号
大丰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主持人黄美琴
工作单位大丰市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
结题时间2017年12月
大 丰 市 教 育 局
大 丰 市 教 育 学会
2 0 17年 1 月
大丰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信息表
意见
课题立项评审组组长:
审批意见
本表格与封面用A4纸正反打印,一式两份上报。另附《课题研究论证报告》一份,单独装订。
课题立项编号: (由市教育学会统一编)
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研究周期
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
课题
主持人
姓 名
黄美琴
性别

出生年月
1971.4
职称
一级教师
工作单位
大丰市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
学科
数学
其他成员姓名(7人)
陈宝根、马翠萍、袁卫兵、蔡华、朱健、史忠余、李凌娟
问题描述
(200字)
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课题组成员所教班为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课堂观察—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总结提炼—专家引领—推广应用。
1、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3、如何构建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4、如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乐学;
5、算法多样化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方法
叙事研究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苏教版2023-2024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说课PPT课件

苏教版2023-2024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说课PPT课件

提问:如果a表示30个三角形,共用几根小棒?为什么? 小结:这里的a可以表示1、2、3、4……只要知道三角形的个数,把它代入 a×3就可以算出共用几根小棒。 5.出示教材例题2。 请学生先试着填一填。 教师讲解:用含有字母的算式不仅能表示倍数关系的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 系,还能表示出我们学过的其他常见的数量关系。在本题中b表示的是已经 行驶的路程,它的取值只要不超过全程280千米即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含义。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以引导发现法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 ,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分析规律,从而达到训 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相互联系不可 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 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的探索规律。
4.提示:这些字母都可以表示三角形的个数,我们就选择a来表示三角形的 个数,这个a具体可以表示哪些个数? 提问:如果所摆三角形的个数用a表示,那所用小棒的根数可以用哪个式子 表示呢?(学生讨论) 小结:所用小棒根数可以用a×3表示。 提问:为什么用a×3表示?式子中的a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整个式子a×3 表示什么? 指出:a×3表示所用小棒总根数是三角形总个数的3倍这个数量关系,也表 示所用小棒的总根数。它有两层意思。
答案: 一、1. a+10 2. a+23 3. A-2+3 二、B-6a 三、3x 8-3x
板块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课时)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课时)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共2课时)一、教材分析“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一)和表内除法(一)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学习。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79 的乘法口诀以及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乘法口诀是数学计算的重要基础工具,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乘法和除法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在学习表内乘法(一)和表内除法(一)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并且能够背诵部分简单的乘法口诀。

但是,对于79 的乘法口诀,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乘法口诀的编制规律,熟练掌握口诀的记忆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采用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自主探索和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和规律,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苏教版2024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5.2 十几加几(不进位)和相应的减法(不退位)(教案)

苏教版2024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5.2 十几加几(不进位)和相应的减法(不退位)(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5.2 十几加几(不进位)和相应的减法(不退位)【核心素养目标】情境与问题:学生能够在生活化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与十几加几(不进位)和相应的减法(不退位)相关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并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和相应的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思维与表达:学生通过探索和操作活动,如接着数、摆小方块、拨计数器等,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交流与反思:学生在课堂总结和素养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和小组交流,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和相应的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并能根据算式讲出相应的数学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导学案【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说说数的组成12 15 18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1.原来有13支铅笔,又拿来2支。

现在有多少支铅笔? 把原来的13支铅笔和又拿来的2支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13加2可以怎么计算呢?方法一:从13接着数2个,14,15。

13+2=15。

方法二:摆一摆先算3+2=5,再算10+5=15。

方法三:拨一拨先算3个一加2个一,是5个一;再把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

3.你能再讲一个用13+2计算的故事吗?4.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说说可以怎样算。

5个一减去2个一是3个一;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

先算5-2=3,再算10+3=13。

5.你能再讲一个用15-2计算的故事吗?学习任务三:随堂小练,素养提升。

1.先圈一圈或画一画,再写出得数。

13+2=4.(1)图书角有11本少儿读本和6本手工书。

两种书一共有多少本?(2)图书角原来有18本书,借走3本。

还剩多少本?学习任务四:课堂总结,素养达标。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2.素养评价(1)自我评价(2)小组评价3.课后作业(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合理使用苏教版教材 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合理使用苏教版教材 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现 的 规 律 用 简便 的方 式 表 达 出来 吗 ?
如 同 样 教 学 《 法 运 算 律 》 一 内容 时 , 纲 教 材 注 加 这 大 重 运算 律 意 义 的文 字 描 述 . 过 几 组 算 式 的 计 算 . 学 生 通 让 发 现它 们 的共 同点 . 出运 算 律 的 意 义 。 材 明 确 给 出 了 得 教 运 算律 意 义 的文 字 描 述 , 师 看 教 材 就 知 道 教 什 么 、 么 教 怎
提 出的 “ 了每 个 学 生 的 发展 ” 课 程要 为学 生 的终 身 发 为 “
的人 数 的 主题 图 和 植 物 娃 娃 提 出 的 三 个 问 题 引 领 学 生 完 成 学 习内 容 通 过 对 教 材 文本 的 阅读 . 不难 发现 编 者 的 意 图 : 是体现数 学来源于生 活 . 学教学生 活化的理念 : 一 数
Pnm a h ac n Re ear w Sc ool Te hig s ch
小学 学研纪 教
数学/ 海 英 教 撷
合理使用苏教版教材 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江 苏 涟 水 县 郑 梁梅 小 学 周 爱 菊
苏 教版 小 学 数 学 教 科 书 的 编写 .充 分 体 现 了新 课 程
出问 题 、 决 问 题 、 现 规 律 、 用 规 律 的过 程 中 , 分 发 解 发 运 充
就 得 出结 论 . 学 生 死 记 规 律 . 用 规 律 去 完 成 机 械 重 复 让 套
挥 主 动 性 、 造 性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探 究 活 动 , 展 学 创 发
的练 习 。 教 材则 通过 安 排 一 幅 计 算 操 场 上跳 绳 、 毽 子 新 踢
. .
生推 理 、 纳的能力 , 归 培养 学 生 的探 究 精 神 , 获 得 > 并

《=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2024)

《=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2024)
5.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符号来比较数的大小。(板书课题:= 和>、<)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 “=”
(1)师出示情境图:草地上有 4 只小兔子在采蘑菇,篮子里也有 4 个蘑菇。问:小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样多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观察后回答:小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样多,因为都是 4 个。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2.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 “>”“<”“=” 比较家里的物品数量的多少。
板书设计
= 和>、<
4 = 4
3<5
5>3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课堂练习
1. 基础练习
(1)比较大小。
2( )5 7( )4 6( )6
(2)把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1、4、3、2、5( )<( )<( )<( )<( )
(6)学生观察后回答:小兔子多,蘑菇少。因为 5 比 3 大。
(7)师:对,5 比 3 大,我们可以用 “>” 来表示。(板书:5>3)
(8)师介绍 “>” 的读法和含义:“>” 读作 “大于”,表示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大。
3. 区分 “>” 和 “<”
(1)师:“>” 和 “<” 长得很像,我们怎么区分它们呢?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 “=”“>”“<” 三种符号,理解其含义,并学会用这些符号比较数的大小。2.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 “>” 和 “<”,并能准确地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直观手段,让学生直观认识 “=”“>”“<” 三种符号,理解其含义。
(2)学生观察后回答:蘑菇多,小兔子少。因为 3 比 5 小。
(3)师:对,3 比 5 小,我们可以用 “<” 来表示。(板书:3<5)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毕业论文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数学是学生基本的学习内容,而数学教材作为学习的基础与核心,对学生数学知识与思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等方法,对苏教版和人教版一至六年级数学24册教材“综合与实践”的部分进行探讨,主要从“综合”与“实践”两方面开展研究。

首先,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小学数学教材及“综合与实践”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从《新课标》出发,阐述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概念;第三部分比较两版教材在“综合”方面的差异,指出各版本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第四部分比较两版教材在“实践”方面的差异,指出各版本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第五部分是根据前文对两版教材“综合与实践”的对比分析,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出建议,为实践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综合与实践新课标Comparison of "Comprehensiveness and Practice" in Primary Mathematics Textbook under NewCurriculum Standard-- Take Jiangsu Education Edition and PEP forexampleAbstractMathematics is the basic learning content of students, and mathematics textbooks are the foundation and core of learning. The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11 Edition)",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textual close reading, comparis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etc., and teaches Jiangsu Education Edition and PEP version 1 to 6 mathematics 24 volume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ection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is discussed,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First, the introduction elaborat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pic selectio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the second part set out from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elaborated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e third par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of textbooks in terms of "comprehensiveness" and points out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ach version. The fourth par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in "practice"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of textbooks and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version. The fifth part is based on the previous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wo editions of the textbooks. It proposes teachers' teaching activities,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onforms to the tre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 Synthesis and Practic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1.绪论1.1.选题背景在笔者教育实习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上课会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课本中“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同时也轻视了对学生数学素养以及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新教材一上数学《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大单元整体分析

苏教版新教材一上数学《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大单元整体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2024)学科素养大单元整体分析单元教学课题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版本苏教版2024 年级一年级单元自然单元教师Xxx2024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在“学段目标”中提出第一学段的要求(1~2年级):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及大小关系,描述四则运算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初步的数感、运算能力和符号意识,培养和发展计算能力。

本单元教学0~5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法,主要包括数数、认数、读数、与数、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掌握相应的计算。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一方面经历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0~5各数的含义,初步建立数的概念,体会数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从数的意义出发,初步认识加减运算的含义,能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奠定基础。

0~5各数的认识,重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0~5各数的意义,会读、写0~5各数;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区分几和第几,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符号=、>和<的含义,会使用这些符号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加减法含义的初步认识,重在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况,初步感悟加法数量关系;借助数数、认数的经验,探索5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学会选择合适的算式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简单说明自己思考的过程,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新旧教材对比与旧版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丰富了由实际情境抽象出数的过程,增加了用手势、方块表示数的活动,然后再过渡到用算珠表示数以及学习数字的书写,这样的顺序安排,既便于学生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激发认数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具体含义,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二是将加减法含义的认识与数的认识整合到一个单元,充分利用认数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直观认识加减法的含义沟通了数与运算的联系,学生在基于数的意义认识运算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数的意义的认识;三是在认识加减法含义的过程中引进数轴,通过激活学生数数的经验,探索运算的本质,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四是重视从真实鲜活的情境中理解加减运算与相应的数量关系,一方面从情境中数量的变化情况抽象出加减法的含义,另一方面注重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加减法算式,具体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让学生体会数学既源于生活,又能回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交流信息、交流思考、表达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上苏教版数学书

五上苏教版数学书

五上苏教版数学书五上苏教版数学书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教材之一。

本书主要涵盖了数的认识与计算、空间与图形、数据与图表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内容、特点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来介绍五上苏教版数学书。

首先,五上苏教版数学书的内容丰富。

书中涵盖了数的认识与计算、空间与图形、数据与图表等各种数学知识点。

通过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和实际生活情境的应用,学生可以逐步掌握数的认识和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五上苏教版数学书的特点突出。

首先,书中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单元中,书中会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场景的应用来理解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其次,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每个单元中,书中都会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

最后,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一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最后,五上苏教版数学书的教学设计合理。

书中的教学设计循序渐进,难度适中,让学生可以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每个单元的教学都以“感受、发现、归纳、应用”为基本步骤,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书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包括电子课件和配套练习册等,方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

综上所述,五上苏教版数学书是一本内容丰富、特点突出、教学设计合理的数学教材。

它通过生活实际和活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这本书是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使用教材习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合理使用教材习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与最 简便 , 因为一个是 “ ×2 ”, 5 8 一个是 “ 2 ”, 4× 5 均 是 两位数乘一位数 的进位乘法 。但 到 了第二 步 , 学生 定能 够 比较 出 “ 0 没 有 “ 0X ” 算简 便 。 5X1 ” 4 1 7 计 0 相信 通过这样 深人的观察 比较 , 生一定会在计算 方 学 法 上做 出新 的抉择 , 思维也一定会 向更远更深 的方 向
: 5×( X2 ) 5 8

= 5X4X7 2
=10X 7 0 = O 7 0
5×1 0 4 7 0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诚然, 这两种 方法是对的 , 也都是简便 的。可是教
学 到这里还不够深 入 , 还不能就此 止步。因为学 生还 没有 体会到简便计算 的真正价值 , 需要 进行进一 步 的 甄别 与引导 。所 以 , 教师要继续 引导学生进行深 入思 考, 进行观察 比较 。虽然在第一步 未曾甄别 出最 优化
■ 话 髓 研 讨 ・ u y nto h at a i a
合 理 使 用教 材 习 题 , 高课 堂 教 学 实 效 提
江 苏 省 太 仓 市 新 塘 小 学 曹 素 芳
习题 是数学课程 资源 中的有机 组成部分 , 学生 是 巩 固数学基 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 , 获取 基本数 学思想和 基本 活动经 验 的重要平 台 , 数学 知识 之 间 、 学与 是 数 其他学科 之间 、 数学 与生活之 间发生联系 的桥梁与纽 带 。 而在 实际教学 中, 然 我们对 习题使 用误区颇多 , 主 要存在 着 “ 机械使用 ”、 重结果 轻过程 ”、 形 式单 “ “ ”等 问题 , 在一 定程度上 影响 了学生数学 能力 的培 养和课程 目标 的有效 达成 。因此在 实际教学 中 , 我们 应在充分钻 研教材 的基础上 , 教材 习题进行 有效地 对 处理 ,从而使 教材 习题 真正 成为 学生 有效 学 习的载 体, 做到 “ 尽其 用 。 题” 增设情境 , 引导理解 “ 数学 的根 源在于普通 的常识 。” 儿童在 日常生 活实践 中已有许多有 意识的活动 经验 , 并通 过这种活 动形成 了许 多 日常 “ 经验 ” “ 或 概念”。 在这些经验和 概念 里 , 乏蕴 含着和 数学相 通 的知识 、 素 的数学 不 朴 思想 方法 和解题 策略等 。在 指导 学生 解决 数学 问题 时 , 师 如能唤起 儿童 的 日常 “ 教 经验 ”或 “ 念 ”, 概 帮 助学生搭 建数学与生 活的桥梁 , 必将 有助 于促 进学生 对数学 的深刻理解 、 解题策略 的有效生成 和问题解决 能力 的提高 。 如苏教版 四年级 ( 上册 ) 1 的思考 第 2页 题 : 春在计 算除法 时 , 除数 7 小 把 2写成 了 2 , 果得 7结 到商 2 6还余 1 。 8 你能写 出正确 的计算 结果 吗? 这道题 的解答思路 和策略 , 其实和生 活中走 错路后 按原路返 回的事理 是相通 的。我问学生 , 你们 有没有走错 路 的 经历 呢?发觉走错路后你 是怎么做 的呢?有学生说可 以按原来 走的路返 回到先前 的出发地 , 再重 新走 。于 是 , 启发 学生 对这道 题也 可 以按 照 “ 路返 回”的 我 原 想法去 思考 : 根据 ( )÷ 7 2 … …1 出被 除数 , 2= 6 8求 它 也 就 是 原 来 的 被 除 数 。 于 是 正 确 的结 果 是 7 0÷ 2

2019-2020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9-2020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比例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七单元总复习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可能性4.制订旅游计划5.绘制平面图教学进度和重大活动安排表学年度第二学期全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含知识基础、技能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等)。

本班六(5)共有46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简析(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各部分内容间关系等)。

全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确定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以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为例,分析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

以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为例,分析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

LiberalArtsGuidance2021年05月(总第411期)文理导航No.05,2021Serial No.411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内容分为了三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以及统计与可能性。

从复习内容来看,三个知识点的内容都紧密围绕着现实生活来开展,由此可见当前的数学教学十分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力求借用生活化元素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因此,教师应当积极从小学生关注的事物中寻找与数学知识存在关联性的生活素材,以此作为参照物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最终提高数学的实用性。

一、构建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意义首先,生活化课堂是基于现实生活经验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活动,是我国当前教育形式下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学科的主要教学方向,是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关系与数字关系,从而可以站在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而构建数学生活化课堂与数学学科的教学宗旨不谋而合。

其次,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数学知识本身要求学习者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一些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即使经过教师的语言描述也依旧难以被小学生所接受。

因此就十分需要教师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寻找生活中可以与数学知识产生关联的事务,利用推导与迁移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最后,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还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素材,使教师更加注重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并在无形中促使教师形成“学生才是课堂主体”的意识,从而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教师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完整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解决了以往数学知识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途径(一)多向提取生活元素,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生活中有许多元素可以运用到数学知识中来,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做的是细心观察与筛选,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完成信息的采集工作。

如此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吸收教学内容,还能对学生产生启发作用,使学生学会站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借助生活元素去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积极思考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有效的加强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的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实验方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的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实验方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的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现代化国家的数学教育观也有了新的认识。

这些认识和观点最为核心的就是:数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不仅是内容问题,而且还是课程结构的问题。

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研究型的人才。

而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出发,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县被确定为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后,经过认真地调查、思考、筛选,确立以《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的研究》作为我县的实验课题。

二、理论依据:
1、理论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理念阐明了数学的意义和作用,也充分说明了数学学习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愈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这一理念又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明显标志,为实验教师指明了方向。

2、实践意义
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就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可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内容;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与交流的空间。

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现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3、哲学基础
(1)教育实践是课题研究的源泉。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

课题的研究是解决课程改革方面的认识问题,当然也离不开教育实践活动。

只有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才能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才能对课程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2)理论和实践的反复循环是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认识从实践开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

这就是人类认识的一般过程,也是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课题的研究应当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认真收集资料,丰富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然后再用这种理论去解决教育的实践问题。

只有遵循这个过程,课题研究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3)教育实践是检验课题成果的根本标准。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只有在实践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预想的结果,人的认识才能被证实为真理。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得到的结论,无论在逻辑上多么完善,也必须通过教育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它是不是真理。

4、科学方法论基础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三论”介于哲学方法论与具体方法之间,在科学研究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称为“科学方法论”。

(1)整体原理。

整体原理是指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系统的功能是指它的整体功能。

因此,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课程改革的整体效益。

课题研究不仅要发挥各部分的功能,而且还要特别注意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的新的功能。

(2)有序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从无序向有序的演进。

有序就是事物由较低级的结构转化为较高级的结构,是提高,是进步。

因此,课题研究就是研究课程改革促进教育的发展,课题研究本身也应当是开放的,只有广泛吸取、借鉴;只有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课题研究才会有生命力。

(3)反馈原理。

反馈原理是指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不能接受反馈信息的开放回路,是不能实现有效控制的。

因此,如何取得真实反映课题实验的反馈信息,实现对课题研究的有效控制,应当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

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身也应当是一个反馈信息畅通的闭合回路,只有实现有效的反馈控制,才能保证沿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三、实施原则和基本方法
1、实施原则: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基本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为辅的研究方法。

(1)以学习、培训为前提,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2)以教学常规为主体,夯实教学常规各个环节;
(3)以“四课”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4)以“校本教研”为基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有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2、挖掘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挖掘教材的活动性、过程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挖掘教材的问题性、灵活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5、挖掘教材的人文性、教育性,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
五、课题实验的步骤
为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题实验,我们将实验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2018年8月-------2018年7月),主要任务是制定方案,抓好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师德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实验阶段(2018年8月-------2018年7月),主要任务是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挖掘各级、各册教材的编排意图及特点,重点实现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深入阶段(2018年8月------2018年1月),主要任务是开展课题专项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探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困惑、问题,收集信息、整理材料。

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结阶段(2018年2月------2018年8月),主要任务是推广实验成果,汇总实验材料,完成实验报告,申请鉴定。

六、研究成果形式
1、总课题实验方案和子课题实验方案;
2、优秀教学案例;
3、优秀课堂教学的录像课、课堂实录;
4、实验小结和课题实验报告;
5、课题实验经验材料汇编;
七、实验措施
1、大兴学习之风,掀起学习高潮。

建立和完善理论学习的新机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构建开放的学习网络,调动广大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建立制度,加强研讨。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落实课题研究活动,深入开展校本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3、强化管理,互学互进。

立足课堂,狠抓“两个”转变,推进教学“五交流”。

即教案交流、课堂交流、作业交流、学生交流、方法交流。

促进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