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基础医学概论复习知识点(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体解剖标准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2.生命基本生理过程: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新陈代谢:新的物质不断代替老的物质的过程。
*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3.机体功能活动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4.细胞周期:细胞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生长,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
5.基本组织结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6.细胞的生物电: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7.骨的形态与分类:206块
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按部位:颅骨、躯干骨(椎骨、胸骨、肋骨)、四肢骨。
*按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8.骨的连接
*直接连接(致密结缔组织与软骨或骨组织直接相连。)
*间接连接(关节)
9.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包括水分和其中溶解的物质的大量液体。约占成人体重的60%。
10.血液成分:血浆与血细胞。
11.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12.血液凝固: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13.血液凝固过程: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生成血浆纤维蛋白完成凝血
14.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
15.血液循环: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向全身毛细血管网,然后流经小静脉、大静脉、汇集成上、下腔静脉,最后回流到右心房。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再经肺泡壁毛细血管网,最后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
16.心肌组织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
17.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18.如果在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受到窦房结以外的额外刺激,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称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
19.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心动周期。
20.动脉血压的形成:
*条件:在心血管的封闭管道中必须有足够的血液充盈(产生血压的前提)。
*因素: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
21.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心排血量
*外周阻力
*大动脉弹性
*循环血量
22.组织液: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过滤而形成并再经重吸收回流入血液。
*组织液生成动力为有效过滤压。
24.有效过滤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25.呼吸系统:呼吸道与肺(外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道中,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以及肺内的分支。
26.喉的位置:喉位于颈前正中,相当于第4-第6颈椎体的前方,上通喉咽部,下接气管,两侧邻近颈部的大血管、神经及甲状腺侧叶。
27.肺的位置与形态
*位于胸腔内纵膈两侧,膈的上方。
*肺近似半圆锥形,上端钝圆称肺尖,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下面呈半圆形,略向上凹,邻接膈称肺底,又称膈面。
28.呼吸: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即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9.呼吸的环节:
*肺通气: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气体经呼吸道进出肺的过程);
*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30.肺通气的动力:
*原始动力:呼吸肌节律性收缩。
*直接动力:呼吸运动所造成的肺内压与大气之间压力差。
31.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作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32.氧的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33.消化系统:消化管+消化腺
*上消化道:口腔到十二指肠
*下呼吸道:空肠到肛门
34.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粘膜层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35.咽的形态与位置: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
36.食管:消化管最狭窄的一段。
*第一处狭窄:食管起始部;
*第二处狭窄:与左主支气管的交叉处;
*第三处狭窄:食管穿膈肌食管裂孔处。
37.肝的形态:呈楔形的实质性器官,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上面隆凸,与膈相贴称膈面,偏左侧有一失状位的肝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右两叶。
38.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加工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机械性消化(有赖于消化道的运动)
*化学性消化
39.唾液、胃液、胰液、胆汁。
*胃液: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黏液。
*胰液:碳酸氢盐、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
40.胆汁的组成:由肝细胞分泌,胆囊贮存和排放。主要含有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及多种无机盐。
41.吸收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糖类的吸收:主要是以单糖(葡萄糖占80%)形式由小肠吸收入血。糖的吸收是逆浓度差的,需消耗能量。
*蛋白质的吸收:主要吸收形式是氨基酸。
*脂肪的吸收:主要形式是甘油,脂肪酸。
42.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43.肾单位: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
44.球旁复合体:位于肾小体血管极,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
45.输尿管狭窄处
*第一个在肾盂与输尿管的移行处;
*第二个在越过小骨盆入口处;
*第三个在穿入膀

胱壁处。
46.膀胱三角:膀胱底部,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三者连线间,有一个三角形区域。
47.尿在肾脏中生成:
*血液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的滤过(生成原尿);
*滤液在经过肾小管、集合管的过程中经过选择性的重吸收;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最后形成尿液。
48.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
49.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50.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Na+、Cl-的重吸收
*葡萄糖的重吸收
*水的重吸收
5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滤过膜的改变
*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52.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排泄的因素:
*小管液溶质的浓度
*肾小管滤过率
*抗利尿激素
53.神经系统:人体各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它调节人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动,以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基本结构单位:神经元
*组成:中枢神经、周围神经。
54.脊髓
*内部结构:灰质、白质。
*功能:传导功能、反射功能。
55.脑:颅腔内,由脑干(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及端脑组成。
56.脑脊液的循环:
左、右侧脑室—空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硬脑膜窦
57.反射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单向传播
*中枢延期
*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
*后放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58.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可引起身体体表的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59.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血管膜,内层位视网膜。
60.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61.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峡、输卵管壶腹、输卵管漏斗。
6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子宫底和子宫体部的黏膜发生周期性脱落并伴有出血的现象称为月经。
63.月经周期: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
64.妊娠:新个体产生的过程,包括受精、着床、妊娠的维持、胎儿成长及分娩等过程。
65.受精: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相遇而受精,卵子与精子融合后称受精卵。
66.着床: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67.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化学物质。
*特异性
*高效能
*信使作用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68.激素信息传递途径
*远距分泌
*旁分泌
*自分泌
*神经分泌
69.缐垂体分泌的激素
*生长素(促进生长;影响新陈代谢。)
*催乳素
*促黑(素细胞)激素
*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
70.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
*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缩宫素(使子宫强烈收缩,减少产后失血;排乳作用。)
7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

产热效应
*物质代谢(对糖、蛋白质、脂)
*促进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
*其他(对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都有影响。)
72.肾上腺皮质(盐皮质、糖皮质激素)
73.补体系统:补体固有成分、补体受体、血浆、细胞膜补体调节蛋白等。
74.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免疫复合物依次活化C1q、C1r、C1s、C4、C2、C3,形成C3与C5转化酶,这一激活途径称为经典途径。
75.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造血器官,成年动物和人所有血细胞的发源地。
*胸腺
76.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
*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77.免疫应答:指机体免疫系统接收抗原刺激后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该抗原的应答过程。
78.超敏反应(变态反应):指某些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内,在一定条件下造成病理损伤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79.免疫缺陷病:由遗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或免疫应答障碍而引起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不全。
80.抗原:指可被P、T淋巴细胞识别,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81.抗体:指抗原进入机体刺激免疫系统后,B细胞被活化、增值和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类能与抗原反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