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原本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江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三号宋体加粗)

谈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与《云南映象》(四号宋体加粗)音乐系2003级2班邓敏指导教师:周文林(小四号宋体不加粗)

(空一行)

在《谈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与<云南映象>》一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对杨丽萍舞蹈人生的介绍和对《云南映象》的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创作过程的论述来剖析《云南映象》的艺术成就及杨丽萍对民族舞蹈的贡献。这样使更多的人热爱我国民族舞蹈,以达到使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的目的。此文的完成参考了大量有关杨丽萍及《云南映象》的文献资料。如:杨丽萍所著的《我与云南映象》,金秋所著的《傣族舞蹈》,曾庆羽所著的《原生态”舞与乐韵——论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艺术语言》,慕羽所著的《“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等等。借助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使论文的内容更为丰富。论文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有关杨丽萍的成长历程和她的贡献,第二个方面是有关《云南映象》的创作及成功之处。本文将着重对这两方面的文献进行论述。

《云南映象》是舞蹈家杨丽萍的精心之作,她兼任这部歌舞集的艺术总监、总编导及主要领舞。2003年,在《云南映象》大获成功之时,杨丽萍在《中国民族》上发表了她的文章《我与云南映象》。在文章中,杨丽萍说到:“小时侯我的奶奶告诉我,跳舞很简单,跳舞就是为了和天地沟通,和神灵对话。每当我展开双臂起舞时,就感觉到臂膀在无限延伸,这时神会握住我的手,我能感觉到我的灵魂从我的身体里飘荡开来。这种美妙的感觉使我的灵魂得到了最清净的安抚。”[1]杨丽萍热爱民族舞蹈,她是我国民族舞蹈的标志性人物。1980年杨丽萍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从不参加单位例行的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她认为那不属于民族舞的训练方式。民族舞出自人的生活,是具有人性光辉的舞蹈,那样的舞蹈固有它自身的情感与能量,是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而芭蕾舞的舞姿及严格规范的手位脚位束缚了自由也禁锢了思想,更缺乏杨丽萍舞蹈的“灵”与“魂”。它让观众赞叹的很多,感动的却很少。杨丽萍还说到:“我庆幸自己出生在云南这块土地上,我想给后人留下一个活着的‘民俗舞蹈文化博物馆’。我是一个民间艺人,我是一个‘嬖摩’,这就是我的工作”。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民族舞蹈资源。杨丽萍对家乡这片沃土不仅热爱,而是以独特的艺术眼光吸吮着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云南映象》就是云南这座文艺富矿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杨丽萍作为一个“嬖摩”与《云南映象》共同将这块宝石上的灰尘拂去,让世人看到它的光彩。《我与云南映象》中杨丽萍的艺术理念、审美价值及趋向获得给笔者完成论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论文当中,杨丽萍创作《云南映象》所凭借的依据和创作目的等观点都受到了此文的影响。

金秋所著的《傣族舞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傣族舞蹈的概况,第二部分介绍了傣族舞蹈的种类与风格,第三部分是傣族舞蹈欣赏。在第三部分的傣族舞蹈精品《雀之灵》一小节当中,作者精略地概述了《雀之灵》的编导及表演杨丽萍的成长历程和她对民族舞蹈的热爱。《雀之灵》是

模拟动物形态的情绪舞蹈,通过对孔雀各种形态的表现,体现了傣族人民对幸福美满、和平、自由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它获得了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2]。在《云南映象》的尾声中,杨丽萍第一次把她的独舞《雀之灵》和群舞有机地编制在一起,并结合新锐的舞蹈编排队形及声光效果,使整段舞蹈充满恬静的灵性及和谐的生命意义。

《云南映象》以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族性作为构思的原点,同时结合了当代舞台时空新思维,并将观众这一传统的剧院基本因素包含在内 ,这些将对我国舞蹈艺术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在曾庆羽所著的《原生态”舞与乐韵——论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艺术语言》一文中对《云南映象》的舞蹈、舞美、音乐等三方面所表达的艺术语言的符号信息进行了重点性地解读[3]。其舞蹈是杨丽萍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蹈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所选的演员70%是来自云南各个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员,杨丽萍认为专业的舞蹈演员没有民间的味道,而这些来自山寨的演员血液中本来就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其舞美使用了可移动、升降转换的装置。杨丽萍为把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原态再现在舞台上,她突破了以往舞台艺术的均衡布局,使传统的广场活动与现代舞蹈艺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其音乐是著名的音乐人三宝所作的,他的音乐空灵而深沉、愉悦而厚重的音乐融入,时而大气磅礴,时而温婉动人,心灵的回归、生命的激情,火的刚烈、水的柔美及灵魂的升腾被尽数诠释,给人们听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这篇文章给笔者完成《云南映象》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慕羽所著的《“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平心所著的《从“心理距离”看<云南映象>》、邢德辉所著的《<云南映象>——一个天才舞蹈家眼中的民族舞蹈》给论文的完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从谈及杨丽萍的大型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的演出意义入手,《云南映象》使民间歌舞贴近了都市普通大众[4];《云南映象》也使民间歌舞舞台表演成功地市场化;但另一方面我们应看到,《云南映象》应该是以原生态民间歌舞为基本素材的民间歌舞集,或者是打上了引号的——“原生态”歌舞[5]。《云南映象》的新意在于,《云南映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但它强调了原生态的内涵,从歌手到舞者,从道具到服饰,从歌声到舞影……都体现了这一特色,但不能说《云南映象》是对原生态的还原和再现,而是对原生态的超越和升华[6]。笔者根据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再加以自己的观点认识完成了《云南映象》的成功之处。

杨丽萍官方网站上的许多资料对论文的完成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此网站对杨丽萍的各个方面有较为详尽的介绍,《云南映象》作为杨丽萍的最新力作也成为网站上的热点。通过在此网站上反复欣赏《云南映象》,对其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不断萌发新的审美思想,最终完成了论文的第三部分即《云南映象》赏析。《云南映象》全剧以“太阳”、“土地”、“家园”、“神祭”、“朝圣”五场歌舞加上引子“混沌初开”和尾声“雀之灵”共七场歌舞,展现云南少数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生命的热爱。来自滇山村寨的数十名舞蹈演员用他们质朴的歌声和肢体语言展现了彝族、苗族、藏族、傣族、白族、哈尼族等多种少数民族原创乡土歌舞的魅力[7]。杨丽萍在这些原生态歌舞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现代舞蹈语言,构建组合了这台强烈、古朴、真挚却又现代而震撼的民族舞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