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人口承载力之思考

合集下载

提高中心城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思考与建议

提高中心城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思考与建议
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与市民的消费心理有一点关 联性。 不节约、浪费的消费理念会导致各种自然资源 匮乏,市场生产的产品短缺或者滞销,这会导致中心 城区承载能力下降。 因此协调生产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宣传低碳绿色生活、提高居民节约意识十分重要。 例如,可在中心城区大力宣传绿色生活消费观念,
树立各种绿色低碳宣传标语。 还可鼓励企业生产绿色 低碳产品,减低消费者对于高端奢靡产品的消费可能 性,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4. 3 强化市场经济管理
3 提高中心城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
3. 1 中心城区各项资源欠缺 在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下,由于前期城市
加速发展时期缺乏合理的发展规划,因此为保持城市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在 利 用 各 种 资 源 时 出 现 浪 费 的 现 象。 例如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存在欠缺,用于农作物种植的 土地随着城市化住房、工厂建设被不断占用,粮食产 量降低导致城市人口承载能力下降。 其次城市水资源、 矿产资源随着工厂生产规模的加大而不断减少,生态 环境质量难以保证,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因此下降。 同 时,空气质量、住房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出 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3. 2 企业转型压力增加、就业岗位减少
由于水资源、电力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匮乏,城市 综合承载能力会降低。 中心城区经济发展迟缓、资源 较为匮乏会导致城市人口生存成本提高,在收入不高 的同时,生活支出又在不断增加。 此外,农村人口不 断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的增多也会导致生活成本增 加,城市承载能力不足。 3. 4 中心城区市场活力降低
市场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周口市为例,该 市中心城区的市场受自然资源缺乏、市民工作积极性不 强、城市人口生活成本降低、企业转型困难等问题的影 响变得缺乏活力。 市场没有各种生产与交易活动的充分 支撑,就会丧失进行商品交易、产品生产的活力。

城市规划中人口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研究

城市规划中人口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研究

城市规划中人口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的增长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一项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平衡人口增长和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

城市规划中,研究人口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口增长的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以及兼顾人口与环境的城市规划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人口增长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的增长导致城市土地需求的增加,进而引发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这将直接导致土地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对交通、能源和水资源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加,这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人口的增长还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密集程度增加,加大了城市犯罪率等社会问题的发生。

其次,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系统所能提供的可持续支持和容纳人口和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与环境条件的能力。

环境承载力涉及到自然资源、环境质量以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等方面。

一般来说,人口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会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例如,水资源短缺、空气质量下降和生态系统退化等。

因此,城市规划中的人口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实质上是寻求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消耗之间的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兼顾人口增长和环境承载力,城市规划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首先,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保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城市规划可以指导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用途,例如,保护生态脆弱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发展城市和农村等。

其次,城市规划还应当注重发展低碳经济和资源循环利用,以减少城市能源消耗和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通过提倡节能减排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城市对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城市规划还应当注重提升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利益,例如,供水、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和提供休闲空间等。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观后感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观后感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观后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给我们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观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得知李教授希望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是可持续的、多元化的、有产的,创造让人们幸福的城市。

就城市化进程的问题,我得出了以下的思考与总结。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城市化的突然性,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我国的城市化由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到了改革快放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量的农村年轻人进城打工,他们就是我们称为的“农民工”。

而恰恰就是亿万的农民抓住了这个机遇。

农村劳动力进城,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留在农村的儿童、妇女和老人,简称“61、38、99”部队,他们耕种土地,反而粮食产量增加了。

但是我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粮食紧缺的问题也日趋明显。

以后的农业生产也应该依靠高科技术,而不是让老人妇女去种地。

由于城市的土地有限,而人口又过多,也带来了房价高,以及农村户口的孩子没学上等一系列问题。

视频中的李教授认为,城市不应该歧视农村人口,而应该尽可能的接纳他们,尽可能的接纳更多的人进入城市。

由此产生的城市拥挤等问题,李老师认为中国人民是适合群居的人口,拥挤并不代表不能生存,多元化的城市才能使人们的幸福感增加,他把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称之为“生态逃难”。

但是我认为,城市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度的,尽可能的接纳人口流入会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治安管理等不利影响。

所以应该根据城市环境承载力以及不同城市的性质来接纳拥有不同技能的劳动力,才是更有利于这个城市发展的措施。

比如上海,应该多接纳高技术人才,而不是大量的农民工。

但是,外来农民工的落户城市将是一个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的大问题。

他们的第一代是出生在农村,工作在城市,将来还是要回到农村。

而第二代则是出生在农村,长大在城市,工作在城市,其内心中也有落户城市的想法。

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如何平衡

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如何平衡

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如何平衡在当今世界,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平衡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同时,许多地区的生育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导致了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

然而,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当人口增长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因此,如何实现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平衡,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它包括了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如土地、水、森林、矿产等,也包括了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和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当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超过了环境的供给和容纳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口增长对环境承载力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粮食、能源、水资源等的需求增加。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人们不得不扩大耕地面积、加大资源开采力度,这可能导致土地退化、森林砍伐、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

另一方面,人口增长也带来了更多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如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废气等,加重了环境的负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那么,如何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与环境承载力的平衡呢?首先,要加强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通过教育,让人们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从而自觉地采取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浪费,垃圾分类等。

同时,教育也能够培养人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使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

其次,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例如,在农业领域,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灌溉技术,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土地的污染。

中国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及分析

中国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及分析

中国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及分析陈诚土管031内容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占世界22%的人口,中国的粮食保障问题对世界的粮食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的供应水平以不断增强自身的粮食保障程度。

尤其是自1978年以来,通过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引发了农村生产力的飞跃,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升,人们的温饱解决程度和收入增加状况不断改善。

建国以来,由于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仅用占世界9.6%的耕地(按实际面积),养活了占22%的人口,就贫困人口而言,其数量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96年的5800万,占乡村人口的比重降为5%,并正在继续降低。

关键词土地人口承载力;投入;管理经营;供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改善管理经营,一方面提高农业生产率,使科技在生产中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5%~40%提高到发达国家的80%;另一方面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农业生产经营,形成农村适度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品不但产量高、质量好,而且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这才是真正而全面地达到“高投入”水平提供物质和经济基础,使农业生产自身启动而真正进入一个“自身的”良性循环,从而高质量地、持续地提高我国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的“质”的水平。

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计算是按研究区土地能生产的农畜产品,并根据一定人均营养标准来计算研究区所能养活的人口数量。

其计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农田所能生产的粮食和人均年所需粮食量来计算;另一种是将土地所生产的农畜产品换算为人们生活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如水稻转化为热量为14.47 kj/kg及蛋白质为73 g/kg ,小麦转化为热量为 14.76 kj/kg及蛋白质为99 g/kg等,然后按人均日营养所需热量和蛋白质量来计算。

前者较简明,但仅以粮食一项来计算是不够的,所以多采用后者。

(一)全国土地生产潜力统计表1 全国土地食物生产潜力应量为80.78%,随着投入水平的增高,其供应量的比例虽然相应有所下降,但绝对量还是主要依靠耕地。

人口承载力

人口承载力

吓人的2000万和宜人的20年中国到底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前些年引起过很大的争论而无定论。

其实,别说中国,就北京能“装”多少人,这也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如果翻看北京历年的数据,会发现北京人口规模预测的历史是“不准”的历史,北京的人口规划已经走入了一个“屡设屡破”的循环。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指出,要“坚决把北京市到2000年的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

仅仅3年后,1986年北京市总人口已达1000万;1993年批复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91~2010)》要求,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250万左右,事实是,以统计结果“不完全”著称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382万人;2005年初通过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指出,2020年北京的总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

但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1755万人。

尽管这一数字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专题调研组所公布的1972万人少200多万,尽管2008年奥运会前摸底排查时北京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850万(加上户籍人口,当时北京的常住人口实际已经超过2100万),但不管按什么渠道的统计结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所确定的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的目标甚难如愿。

这种超出规划的人口规模,确实引起了很多城市管理问题。

但也必须注意到,总体来看,这2000万不仅没使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根本性的问题以及有些人危言耸听的“生态灾难”,相反,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大大高于提出人口控制目标和最大人口容量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居环境相对过去有明显改善,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度在全国也是较高的,这些都有例可证: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著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在生活环境竞争力方面,北京以绝对优势超过上海和香港,排名第一。

我国主要城市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分析

我国主要城市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分析
C = C lC e / s (r + r ) 2 () 3
“ 资源 承载力 ”应 该是 “ 绝对 资源承载力 ”,主要指一个 国
家或地 区资源 的数量和 质量 ,对 该空间 内人 口的基本生存和
发展 的支撑能力 。然而 随着科技进 步和经济全球 化的发展 ,

定 区域 内人们 的生 活和生产对 区域 内已有 自然资源存量 的
我国主要城市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分析
■ 文 / 春霞 何伦 志 聂
自改 革 开 放 以来 ,我 国城 镇 化 进 程 加 快 ,特 别是 城
镇人 口占总人 口的 比重 由1 9 年 的3 . 8 上升 至2 0 年 的 99 4 7% 08 4 . 8 ,每 年 上升 1 1 百 分点 ,是城 镇化 发 展 最快 的 十 56% .个 年。在快速 的城镇化进程 中 ,直辖 市和省会城市 发展更快 , 有必要研 究这 些城市 的发展 质量 ,即城 市人 口、资源 、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状况。
权重 。
4 数 据 的处 理 .
方面是 因为资源 的承 载力必须是 一定时期 内,确定 区域 内
( )指标 的标 准化处理 。公式为 : 1
l S/j i= iT i l 2 3 , 1 =,, … 1 () 4
的资源所承 载的人 口,另一方面 ,我 国城 市的管理体制 存在 “ 市管县 ”或 “ 市管镇 ”,若不 划定城市 的边界 ,就 导致资
源 的统计 口径混乱 。二是必须重 新选取城 市的资源 。因为城
其 中 : i 某项 二级指 标的相 对资源 承载力 指数 ,S 为 1为 i 某二 级指 标的标准值 ,T为某二级指标 的现状 值。当1 <1 0 i i .
[】 5 王树 新 . 口社 会 学 [ 】 中 国劳 动社 会 保 障 出版社 , 人 M.

城市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发展关系分析

城市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发展关系分析

城市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发展关系分析城市土地承载力是指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基于现有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下,可以容纳和保障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城市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发展之间密切相关,其中相互作用与制约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城市土地承载力直接影响着人口规模的增长。

一个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当城市人口增加到一定规模使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自然资源等供给无法满足人口需求时,就会出现土地资源的稀缺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土地承载力就会成为制约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例如,中国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分别采取了限制人口流入、房地产政策紧缩等措施,以应对土地承载力的压力。

其次,人口发展也会对城市土地承载力产生重要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带来城市用地的需求增加,例如住宅用地、商业用地、交通用地等。

人口的增长还会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张,进一步加剧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但是,如果城市土地承载力无法跟上人口发展的速度,就会出现土地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这就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在决策过程中更加注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城市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均衡和协调。

此外,城市土地承载力和人口发展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自然环境条件等。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可以带动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城市土地承载力的提升,为人口的增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建设来优化土地利用,从而增强城市土地的承载能力。

然而,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土地承载力的限制也是不可忽视的。

例如,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山区、沙漠化地区等地的土地承载能力相对较低,不适合大规模的人口聚居和发展。

最后,针对城市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可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其协调发展。

首先,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提前储备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加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满足人口的基本需求。

人口承载力的现状和挑战

人口承载力的现状和挑战

有重要意义。合理控制人口数量,避免过度开发
和资源浪费,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
谐发展。
影响因素探讨
自然环境因素
资源供应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环境如气候、地形、土 壤等对人口承载力有重要影 响,适宜的自然环境能够支 持更多的人口生存和发展。
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可利用性 直接影响人口承载力,如食 物、水源、能源等的供应情 况决定了一个地区能容纳的 人口数量。
全球人口的增长导致对资源 的过度消耗,如食物、水和 能源等,这种无节制的消费 模式已经使地球资源日益枯 竭。
人口的膨胀和消费模式的改 变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 重,如空气、水源和土壤污 染,这些环境压力对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面对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 压力,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全 球的人口承载力,寻找一种 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保护 我们共同的家园。
发展和应用可持续技术,如 清洁能源、环保材料等,可 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 提升人口承载力。
02 影响人口承载的因素
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 人口承载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可以提供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条 件。
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对人口 承载力有重要影响,合理有效 的资源利用可以提高人口承载 力。
科技在医疗健康领 域的应用
科技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如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 助诊断等,可以提高医疗服 务的效率和质量,延长人类 的寿命,从而增加人口承载 力。
科技对环境的保护 作用
科技可以通过环保技术、清 洁能源等方式,减少对环境 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 定,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 环境,从而提高人口承载力 。
通过生态足迹法,可以计算 出特定地区或国家的人均生 态足迹,从而评估其人口承 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 学依据。

城镇化中的承载力问题探索

城镇化中的承载力问题探索

城镇化中的承载力问题探索引言城镇化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承载力问题也逐渐浮现。

城镇化的进程不仅带来了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还给城市环境、资源能源、社会管理等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城镇化与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愈加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通过探索城镇化中的承载力问题,深入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什么是城镇化中的承载力问题城镇化是城市化的一种形式,城市化是以城市为载体,以资源集约化、捕捉经济增长动能、市场化、人口聚集为特征的城乡转型过程。

城镇化在提升国家经济实力、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城村差距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城镇化中可能出现的承载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所谓承载力,是指城市或地区能承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人口数。

城市承载力包括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承载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承载力问题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增加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的供应量不足、垃圾处理难题、水土失衡等等。

这些环境问题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资源承载力问题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增加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资源产生压力,如电力、水资源、土地等。

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可能出现资源匮乏、资源降级等问题。

社会承载力问题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和变化的社会文化形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生产、管理、消费、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城市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如何解决城镇化中的承载力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承载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如何解决。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的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公民等。

政府部门的责任政府部门应该担负起城镇化中的主要责任,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全面、系统、有计划的支持。

城市环境压力与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城市环境压力与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城市环境压力与承载力分析及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面临着愈发复杂的压力和挑战。

作为城市的基本特性,城市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城市环境压力与承载力的分析及评价,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环境的压力城市环境的压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垃圾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垃圾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中的重要问题。

在垃圾的管理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很多困难。

如何有效地清理和处理垃圾、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城市交通城市交通问题早已被大家所诟病。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交通问题也逐渐加剧。

城市拥挤的交通是城市经济、生活中的瓶颈之一。

3、污染城市污染问题是城市环境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城市生活、交通、运输等各种活动都会产生各种污染。

城市污染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4、城市绿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城市环境中的绿地、公园等绿色空间也逐渐减少。

城市绿化不仅能够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好的休闲、娱乐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环境对社会人口所带来的压力。

5、城市用水城市用水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问题。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和生产活动等,都对城市用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水的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城市环境的承载力与城市环境压力相对的,便是城市环境承载力。

城市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城市在长期的经济、人口增长和城市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能够承受和提供优秀的服务。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城市的草坪、花坛、公园等都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不仅能优化城市环境,也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城市交通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生活中最为基本的服务之一,在城市环境承载力中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根本措施。

什么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如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是一个新概念,它不同于以前比较常用的“完善城市功能”一词,它比“完善城市功能”更全面、更直接。

从宏观角度上看,它既包括物质层面的自然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如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也包括非物质层面的城市功能承载能力,如城市吸纳力、包容力、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等。

从微观角度上看,它是指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即整个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口,能承担多少就业,能提供多少良好的生活质量等,它是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的结合体。

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发展现状,要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我认为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就要从传统的资本拉动型、资源消耗型、管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城市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机统一,将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贯穿于城市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境,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

同时,开发以核能、太阳能、风能、沼气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并利用价格、税收、财政等政策,激励新能源走出实验室并加以普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切实做好城镇规划工作。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从城镇规划入手,改变过去从城镇发展需要来考虑资源供应的思维模式,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来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将城镇发展建立在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按照自然环境资源环境条件来谋划城镇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的适度人口:一个文献综述及思考

城市化进程中的适度人口:一个文献综述及思考

学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项 目青 年 基 金 ( Q N 2 0 1 1 1 2 ) ; 云 南 省 教 育 厅 研 究 生 项
目( 2 01 1 J 0 2 8)
可 以将 “ 社 会净 收 益 ” 函数改 写为 :
NR = F( X, l , 2 )
在此 假 设 城 市 化 带 来 “ 社 会 净 收益 ” 主 要 取 决
经济体 , 城 市化率也从 1 9 7 8年 的 l 7 . 9 2 % 迅 速 上 升到 2 0 1 1年 的 5 1 . 2 7 %, 据 联合 国预测 , 到 2 0 5 0 年 中 国城 市化 率 将 达 到 7 0 % 。合 理 的 城 市 化 能够
l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为什 么 需 要 考 虑 适 度 人 口
【 摘要 】 城 市 化 有 助 于 转 变增 长 方 式 和 缩 小发 展 差距 , 但 伴 随 着 城 市 人 口的 激 增 , 城市资源环境也在不 断受到威胁 , 因此, 城 市
适 度 人 口将 是 未 来 实现 城 市 可持 续发 展 的 关键 。基 于 文 献 综 述视 角 , 对 城 市化 进 程 中适 度 人 口 问题 展 开 新 的 思 考 , 并总 结出
三 个 方 面 的主 要 结 论 : 第一 , 城 市化 进 程 中 必 须 考 虑 城 市 人 口与 资 源 环 境 的 协 调 问 题 , 而 实现 这 种 协 调 的 最 优 选 择 是 考 虑 城 市适 度 人 口 ; 第二 , 城 市化 进 程 中 的适 度 人 口不是 静 态 上 的 适 度 , 而 是 需要 探 索 城 市 资 源 环 境 承 载 力 的提 升 目标 , 形 成 动 态 上 的 城 市 适 度 人 口空 间 ; 第三 , 城 市适 度 人 口 也 不 仅 仅 是 数 量 上 的 测 度 , 而 是 要 探 索 从 城 市 实 际人 口到 适 度 人 口 的 实 现 路 径 。

城市承载力的评价与提升研究

城市承载力的评价与提升研究

城市承载力的评价与提升研究城市承载力是指城市能够承担的人口数量和资源利用程度的能力,是决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价和提升城市的承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工作,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对评价与提升城市承载力的研究进行探讨。

首先,评价城市承载力需要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

评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否满足人口和资源利用的需求,可以从设施覆盖面积、设施的功能完善程度、设施的使用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从设施投资和运维成本等经济指标,以及设施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来综合评价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其次,评价城市承载力还需要从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

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居住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率。

评估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可以从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等指标进行评估。

比如,可以通过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标,如PM2.5浓度、可吸入颗粒物等来评价城市的空气质量;还可以通过对城市水体和土壤的监测,评估城市的水质和土壤质量;同时,噪音污染也是评估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估,可以揭示城市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此外,评价城市承载力还需要从社会服务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城市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

评价城市社会服务能力可以从教育资源的分配、医疗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文化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

比如,通过统计城市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如学校数量、师资力量、学生师比等,来评估城市的教育服务能力。

同样,可以通过统计医疗设施的数量、设施的服务范围和质量等指标,评估城市的医疗服务能力。

通过评估城市社会服务能力,可以了解城市对居民的服务水平和需求满足程度,进而评估城市的承载能力。

从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看人口承载力

从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看人口承载力

国城 市竞 争力 蓝皮 书 : 国城 市 竞争 力报 告》 中
旗文 / 10 稿2 16 0 .
3 1
[ 会] 社
地理 、 资源 环境 、 经济 就业 等因 素在城 市人 口承 载 中并 非等 量 齐 观 , 以就 业 为 主 的经 济 因素 才 是人 口承载 力 的直接影 响 冈素 , 是决 定性 冈素 。另外 , 某 些 f 域 的人 口承载力 还会 受 到社会 政治 因素 的 j ( 布变化 的实情 : 国进入 工业 化 中期后 , 我 经济 规模 的空 间 分 布 向东 南倾 斜 , 而 带 动人 口分 布也 向 从
定 的人 口规划 目标 “ 设屡 破” 若究 其原 因 , 屡 , 主要 在 于对人 口承载力 的影 响 因素 出现 了误判 。 目前 这 方 面 的研 究 大 都 是 基 于 自然 地理 ( 包 括气 候 、 区位 、 交通 、 形起伏 度 等 ) 资源 环境 、 地 、 经 济就 业 以及社 会政 治( 包括 宗教 等 ) 等多方 面 因素 来 测 算人 口承 载力 。既 往人 口承 载力 的测 算一 般 是按 照 生 态 学 上 的 最 小 限 制 因子 , 即俗 称 的“ 短 板” 来进 行 的。 对北 京 来讲 , 一短 板 非 常 明显 , 这
总体 规 划(0 4 2 2 )总 体 规划 所 确定 的 2 2 2 0 — 0 0) ) 0 0年
北 京 常 住 人 口 控 制 在 10 万 的 目标 很 可 能 当 前 已 80
被 突破 。
但 应 看 到 , 口激 增 并 没有 使 北 京 市 的社 人 会 经 济 发展 出 现停 滞 以及 “ 态灾 难 ” 北 京 的社 生 , 会 经济 发展 水平 已经 大大 高于 提 出人 口控制 目标 和最 大 人 口容 量 时 的社 会 经济 发 展 水平 , 居 环 人 境 明显 改善 。中 国社 会 科学 院编 著 的( 0 0 中 ( 1年 2

城市人口规模与容量的理论分析

城市人口规模与容量的理论分析

城市人口规模与容量的理论分析引言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人口数量与城市规模是评定城市发展参数之一。

然而,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一定意味着城市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

本文旨在分析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容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案。

城市规模与人口容量的定义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各种要素的量化表现。

城市规模的大小是基于这些要素的综合评定。

人口容量是指城市可以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的大小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有关,涉及到城市的空间、就业、居住、环境等诸多要素。

城市规模的扩大与人口容量的增加对城市人口容量的研究,需要从城市规模的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两个方面展开。

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城市规模的增长往往会导致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城市规模的扩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2. 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口和市场,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职位需求。

这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3. 城市政策的支持城市政策的支持也是城市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对于城市的发展给予了支持和鼓励,推动了城市规模的增长。

人口容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城市人口容量的增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需要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来满足人口的需求。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涉及到政府的政策、规划和财政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1. 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城市的交通线路、供水供电、垃圾处理、保障性住房等一系列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增加城市的人口容量。

2. 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应用使城市的空间利用更加高效,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率、降低了建设成本,从而提高了城市人口的容量。

3.社会管理的提高城市人口容量的增加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从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辨析人口承载力

从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辨析人口承载力

区 域 人 口 承 载 力 通 常 是 指 某 个 区 化 配 置 。而 “ 城 市 要 加 强 和 改 进 人 口 大 子 ,即 俗称 的 “ 板 ” 来 进 行 的 。对 北 短
域 在维 持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 的情况下 管 理 , 中小 城 市 和小 城镇 要 根 据 实 际 放 京 来 讲 这一 短 板 非 常 明 显 — — 就 是 有 钱
1 8年 ,中共 中央 、国务院 《 于 市总体规 ̄(0 4 2 2 ) 93 关 20 — 0 0 》所确定 的2 2 仍然显著超过规划增长且势头并未减弱 00
对 ( 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的 年北京常住人 口控制在 10 万的 目标 已 80 批复 》 出,要 “ 指 坚决把北京 市 ̄20 是典 型的 “ 日黄花”。 00 明
们不否认 ,如果只比较资源环境方面的
高 ,但估 计没人能 否认北京的宜居水平 纵向来看是有显著提高 的。而且 ,北京 确定 建设宜居城市 的目标是在政 府有 比
管这一数字 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 “ 合理 因素 ,北京的宜居水平横 向来看有待提
其实 ,别说 中国,就北京能 “ 装”多少 调控城市人 口规模”专题调研组所公 布
从 北 京 的人 口数 量 变 化 辨 析 人 口承 载 力
口 苏杨 刘文 肖周燕/ 文
资 源环境 ,与 劳动力 、资本 一样 ,是经 济发展 的要 素之~ ,一 个地 方 的经 济规模 及产 业结构如 何 ,是 劳 动 力 、资本 以及 资源环 境等 方面 的 要 素成本 决定 的 ,这些因素 作用 于经 济系 统 ,通 过影 响经济 规模 和产 业
北 京 市 常住 人 口 已达 18 万人 ;2 0 年 足 ,有 例 可 证 : 中 国社 会 科 学 院 编 著 态 影 响 ,这 些 研究 意义 不 大 甚 至 基 本 思 32 05 初通过 国务 院批复的 《 北京城 市总体规 的 《 0 0 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 书 :中 路都有问题。那 么 ,人 口承载力是否有 2 1年

人口与城市发展的问题与解决

人口与城市发展的问题与解决

人口与城市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在当今社会,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首先,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的基础设施,如交通、住房、水电供应等,难以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

交通拥堵成为了许多城市的“顽疾”,人们在通勤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住房供不应求,房价高涨,使得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面临着购房难的问题。

水电等资源的供应也常常出现紧张状况,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其次,人口结构的变化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城市养老负担加重,养老设施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结构失衡的问题,一些行业出现了用工荒,而另一些行业则就业竞争激烈。

再者,人口的流动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大量人口涌入发达城市,使得这些城市资源紧张、环境恶化,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面临着人口流失、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

这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发展的差距,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规划者需要具有前瞻性,加大对交通、住房、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以缓解交通拥堵。

增加住房供应,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加强水电等资源的供应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人口结构问题,要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大对养老设施和服务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为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回流,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基于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

基于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

基于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摘要: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加快建设,城市发展不再过分强调做大规模,而是更加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环境品质的适宜性,这些内容也逐步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内容。

本文以安徽省马鞍山市为例,综合考虑城市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绿色空间、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等影响要素,采用多因子的资源综合平衡法,对限制人类活动的环境资源条件进行分析,得出马鞍山市域的综合人口承载力,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环境容量;人口承载力;马鞍山引言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深入人心,未来的城市发展将不再以牺牲环境、牺牲秩序为代价进行盲目扩展,城市发展的本质将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城市发展重心将更多地关注结构优化和生态改善,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

城市发展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和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而发展过程中的人口承载力和空间发展秩序将受到城市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理念发生深刻转变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促使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也发生深刻变化,将更加注重城市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而是应从资源环境等保障城市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确立城市发展的适宜规模。

2.城市环境问题逐步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与使用,导致城市各项资源供应与保障能力持续下降,城市整体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而城市过度追求发展规模的传统模式,进一步加大城市资源环境保护的压力,城市的舒适度难以得到保障,保护环境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3.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成为解决新一轮城市规划难点的重要切入点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以城市资源环境为切入点,从资源环境容量的视角分析研究城市适宜的人口规模,为城市政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也为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不同利益阶层承担城市生态保护责任提供了有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城市地区人口持续增加,虽能有效保障城市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但在一段时间内也带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就业压力增大、新增贫困人口以及社会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由此,关于城市人口承载力的讨论随即展开。

国际上,有学者曾认为,城市人口承载研究是一个伪命题,在缺乏充分理论支撑的前提下,城市地域空间上的人口承载数量既无法被测算,也没有实际意义①。

实质上,这恰恰是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以静态的城市人口承载力分析为基础,积极探索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动态属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及城市人口吸纳能力的地区差异较大,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城镇化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有望在不降低“城市人口承载力标准”的前提下,有效地吸纳全国新增城市人口。

一、中国城镇化态势及其地区差异1、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1年的51.27%,33年间城镇化率提高了33.3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如果比照发达国家目前平均75%的城市化率,中国城镇化的空间还很大。

从国内看,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同时,城市集群化发展带来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城市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市地区的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扩大。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依然处于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阶段;如果按照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2020年我国城镇率将达到60%,未来10年城镇化新增人口在1.5亿以上。

2、中国城镇化地区差异显著。

中国东部与东北地区城镇化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2011年,东部地区除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5.6%之外,其他地区均超过50%;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城镇化率分别为64.05%、53.4%和56.5%,均高于全国水平;中部六省区中只有湖北省的城镇化率超过50%;西部12个省(市/区)中,仅有重庆和内蒙古的城镇化率超过50%,其中全国城市化率不到40%的有甘肃、云南、贵州和西藏四省区,均在西部地区。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当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城镇化将出现逐渐减速的趋势②。

可见,随着产业西进、人口回流、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未来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空间较大,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推进的主要阵地。

二、当前城市吸纳人口面临的主要压力当人口持续向城市地区集聚,如果城市各项配套不完善或配套新增速度跟不上人口需求速度,势必引发诸如就业、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环卫、治安等方面的紧张。

实质上,这种由于新增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的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现象就是“人口超载”,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发展。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城市地区吸纳人口所面临的压力主要有:1、城市提供新增就业岗位压力加大。

农村地区不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到城市寻求新的就业机会,这就要求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能够积极吸纳这部分新增人口,促进人口与产业的匹配。

长期以来,正是由于中西部地区就业岗位不足从根本上导致了人口大规模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

今后,东部城市产业高端化趋势明显,中西部地区城市转型升级加快,积极吸纳新增城市人口就业对于各地区既面临总量压力也面临结构压力。

2、城市管理与社会事业配套的压力加大。

客观上,新增城市人口会增加城市。

地区人口服务方面的工作量,加大城市社会管理的难度,尤其加大城市计生保健、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人口承载压力。

今后,为积极吸纳大量新增的城市人口,迫切需要把建设城市与经营城市、管理城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强城市社会管理,完善各项社会事业配套服务,全面建设民生城市、和谐城市。

3、城市基础设施的人口承载压力加大。

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在城镇集聚从事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社会活动,这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承载力要求。

城市人口被承载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能源设施、供排水设施、综合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环保绿化设施、防灾设施以及社会事业领域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社会福利等硬件配套设施。

未来,城镇各项基础设施的改造及新扩建任务愈加艰巨。

4、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需要相应的生态足迹供给,对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带来承载压力。

显然,在更加注重城镇化环境质量的时代背景下,为抵消城镇化所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未来城镇化对城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污染的综合治理、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国城市适度人口的对策思考在特定的时期内,受到城市土地开发环境、产业可供的就业岗位、城市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及社会配套服务等多要素决定,为达到一定质量或标准要求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吸纳总量有一个上线范围,这就是城市适度人口规模。

为此,城市的最佳发展, 在客观上存在一个合理的人口承载量,总人口规模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总人口规模太大, 势必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生态环境乃至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压力, 而总人口规模过小, 会因缺乏相应的人口规模效应而造成城市经济建设乃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效益低下, 带来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③。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城市病”,其中包括城市贫民窟、城市环境恶化、城市交通拥挤、农民工子女教育事中国城市人口承载力之思考张喜玲1张燕21.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38【摘 要】随着城镇化的深化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面临大城市人口持续膨胀与中小城市人口不断递增共同发生。

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给城市带来诸如就业岗位供给、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事业配套等方面的较大压力。

因此,为实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需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确保全国各地区城市适度人口规模。

【关键词】城镇化人口承载力适度人口规模106 CHINA-TODAY FORUMCHINA-TODAY FORUM 107业发展滞后、公共安全隐患等问题并存。

“城市病”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城市人口吸纳过量,现有人口容量超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承载力范围。

未来,中国城市发展将面临人口与生态、资源、经济、社会等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新增城市人口应该在不同地区及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合理分布,避免城市人口的“过密”或“过疏”。

1、推进综合措施,切实提高城市自身的人口承载能力。

进一步加强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各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通过工程技术、行政管理、法律、经济、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高城市生态空间的人口承载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服务配套完善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度以及采用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与经营理念,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的人口承载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尤其大力促进现代加工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城市产业就业岗位的人口吸纳能力。

在城市人口疏散方面,通过优化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在促进城市旧城区发展转型的同时,结合城市郊区化的合理发展,有效地疏散旧城区人口,处理好城市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2、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中小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积极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动。

一般地,大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强、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配套相对完善,单个大城市人口吸纳能力要大于中小城市。

但是,大城市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要远大于中小城市,未来进城人口在流向上应引导从主要依靠大城市吸纳逐步转向依靠中小城市吸纳。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一方面重点培育形成一定数量的具有区域管理中心功能的大城市,推动其产业高端化发展,辐射带动若干中小城市发展;另一方面,加速完善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人口服务水平,推动其产业特色化与专业化发展,积极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中小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膨胀病的压力,而且对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具有积极作用与现实意义。

3、优化城镇化格局,促进人口流动从主要向东部沿海城市集中向全国多个城市群扩散,尤其是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人口吸纳能力。

目前,包括国家及省区级的城市群在内,东北及东部地区有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南沿海城市圈、以北京与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都市圈、以济南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以福州为核心的海西城市群;中西部地区有以太原为中心的太原城市群、以郑州与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合肥为中心的皖江城市带、以南昌为中心的环鄱阳湖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天水城市带、以重庆与成都为中心的成渝都市圈、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城市群等。

中西部地区已涌现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体,城市群快速增长的重心将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今后要进一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就地城市化。

综上,中国城镇化的深化推进客观上对城市地区吸纳新增人口带来了来自就业岗位供给、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压力。

城市人口数量过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城市人口过量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城市病”,两者都不是理想的城市人口容量。

显然,在特定时期内,城市对人口的吸纳数量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因此,推进在我国建立城市人口吸纳能力的动态评估机制,深化研究与科学判定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城市对人口的吸纳承载能力,不断探索各类型城市的人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有机统一的最优实现路径,对科学制定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范与指导城市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Brian Hayden. The Carrying Capacity Dilemma: An Alternate Approach [J]. Memoirs of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 Popu-lation Studies in Archaeology and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 Symposium,1975(30):11-21.[2] 魏后凯.我国城镇化战略调整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7期:17-18.[3] 夏海勇.城市人口的合理承载量及其测定研究[J].人口研究,2002年第26卷第1期:15-21.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

2010年片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3.76%和59.1%,与2001年37.3%和62.68%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