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练习60篇及标准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其始折旋疾徐()乃四顾胆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椎鼓径进……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③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③委:丢下。
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翻译下面语句。
吾今死矣,子速去!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30篇)
(一)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译: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二)齐宣王使人吹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的词:①处士请为.王吹竽:为②宣王说之.:之2.译下边句子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文②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译文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三)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文:3.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启示:(四)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rěn):卧席。
④濡(rú):沾湿。
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初中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殆:危险)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焉:于之)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整齐)答案:D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君子不器。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中“不惑”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四十岁2. 《论语》中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里的“坦荡荡”和“长戚戚”分别形容的是__________。
答案: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怀忧虑3.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里的“愤”和“悱”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4. 《论语》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原文 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 )二.翻译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2.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不若无闻也(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原文 3.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君遣之( )2.而捐五百金( )3.于是不能期年(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而吾以捕蛇独存(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 4.沛公至咸阳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户口②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③.导读:"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皆"一"独",将萧何的"深谋远虑"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③.注释:①具:通"俱",全,都.②户口:人口.③者……也:裹判断.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2.以何为丞相( )( )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 )二,翻译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___________.原文5.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
初中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岳阳楼记》的作者?A. 苏轼B. 范仲淹C. 王安石D. 欧阳修答案:B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篇文章?A. 《醉翁亭记》B. 《岳阳楼记》C. 《赤壁赋》D. 《滕王阁序》答案:B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范仲淹D. 韩愈答案:C二、填空题1. 《出师表》是______时期诸葛亮写给______的表文。
答案:三国;刘禅2. 《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发现那里的居民“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说明桃花源与外界______。
答案:隔绝3. 《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用“出淤泥而不染”来形容莲花的______。
答案:高洁三、简答题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意味着他愿意在国家和人民之前先感到忧虑,在国家和人民之后享受快乐,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感。
2. 《醉翁亭记》中,作者欧阳修通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欧阳修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他更愿意在山水之间寻找乐趣,而不是沉迷于酒宴之中。
四、翻译题1.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答案: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中间通透,外表笔直,不蔓延也不分枝,香气远播而更加清新,亭亭玉立,可以远远观赏但不能亵玩。
2. 翻译《岳阳楼记》中的名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答案: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记了所有的荣辱,手持酒杯面对风,内心充满了喜悦。
(完整)初中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2分)(一)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
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
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
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
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
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
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二)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
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
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
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
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
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
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u):卖。
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2分)A.张元怪之(责备)“怪”是意动用法,“感到奇怪”。
B.速延医治之(邀请)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D.引之使出(牵,拉)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A.今为人所弃而死不足为处人道也B.若见而不收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都是“却”的意思。
C.将鬻于屠肆欲有求于我也D.以杖击牛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父感其言,遂许焉。
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
4: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
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两篇文章共有的思想意义。
(4分):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
初中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细柳营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A.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分)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3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皇帝亲自慰问军队。
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领们都下马迎接和送别。
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
天子先行的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
先行的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
”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从将军命令,不听皇帝发布的命令。
’”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
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垒门。
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
②病:担心,忧虑。
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
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
馈,赠送。
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
堪,能承受。
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
余,我。
④就都用水浇灭了。
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
岂只是木料呢!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
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
年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
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为蒲亭长________②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2处)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则》)(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答案】(1)担任;栖息,停留(2)吾近日过元舍 /庐落整顿/ 耕耘以时(3)①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③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分析】(1)结合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担任蒲亭亭长。
为:担任;②句意为: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
集:栖息,停留。
(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嘻!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
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
荒政之施,莫此为大。
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注】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
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
③敖仓:粮仓。
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B. 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C. 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 发司农之粟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②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4)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________”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_______”和“C________”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选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②微斯人________③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________④有粮者亦食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3)【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4)【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请写下来。
【答案】(1)探求;如果没有;派,让;吃,给……吃(2)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②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3)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4)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
【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之照应。
【解析】【分析】⑴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
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
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
① 求:动词,探求;② 微:表假设,如果没有;③ 使:动词,派,让;④ 食:动词,吃,给……吃。
⑵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卯者,横豆石璧如带。
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①耳。
尧殛②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
凡大河③、漳水、滹沱、涿水④、桑干之类,悉是浊流。
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⑤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注释】①湮:积淀。
②殛(jí):处死。
③大河:指黄河。
④滹(hū)沱、涿水:指水名。
⑤岁:年(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一处)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海陆之间的变化。
(3)文中哪些内容能够证明“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答案】(1)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2)沧海桑田(或:天翻地覆、东海扬尘等)(3)围绕“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答出任意两处即可。
【解析】【分析】(1)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应是昔日的海滨,而现在东距大海已有近千里。
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2)根据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及这段话的内容可知这个成语是:沧海桑田(或:天翻地覆、东海扬尘等)。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紧扣“ 浊泥所湮”四个字从文中筛选出合适的内容即可。
故答案为:⑴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⑵沧海桑田(或:天翻地覆、东海扬尘等)⑶围绕“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答出任意两处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方法:①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②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③根据虚词进行断句;④根据固定句式进行断句;⑤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进行断句。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题精选88篇(附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第一篇:【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唐欧阳询①尝行,见古碑,晋索靖②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马宗霍《书林记事》【注释】①欧阳询:唐代著名书法家。
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或许)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C.数百步复反.(通“返”,返回)D.驻马观之,良久而去.(离开)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驻马观之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良久而去C.其.真无马邪因宿其旁D.晋索靖所.书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
B.【甲】文作者认为当时社会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C.【乙】文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其中“驻”、“观”、“反”、“伫立”等词语的运用,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乙】文通过记述欧阳询观古碑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博采众长,专心致志,刻苦磨炼。
参考答案:1、A 或:有时2、D A的/代词,它;B却/才;C难道/代词;3、B 【甲】文作者认为当时社会缺乏的是发现人才的第二篇: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弛入,将以下骑送迎。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初中古文阅读练习60篇参考答案初中古文阅读练习60篇参考答案〔一〕敏慧1、黄琬巧对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答复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②就根据黄琬说的答复3.①4.如初升的弯月.2 .神童庄有恭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由于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马上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答复;④有什么难的呢!3 .曹植聪明1 .①只②都③带着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4 .鲍子难客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 仅仅由于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低不同而互相制约.3.责难、驳斥.5.曹绍夔捉“怪〞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富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6.杨亿巧对1 .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7.解缙敏对1 .①答复②同“悦〞③正当④马上⑤答复⑥已经⑦思维敏捷 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3.生儿子.〔二〕学习8.承宫樵薪苦学1 .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9.桓荣勤学不倦1.①早年②穷困③嘲笑④答复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10.宋太宗学书I .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马上⑥极2.①屡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本已经很好了. 3.王羲之.II .催景俘拜师1 .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12.为人大须学问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 3.莅事惟烦.13.读书五失1 .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 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根底.14.颜回好学1.①极悲伤②答复③同“无〞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三〕仁爱15.张孝基仁爱1.①不成材②将③同情的样子④渐渐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3.靠近;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16 .陈实与“梁上君子〞1 .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②严肃地教育子孙.3.小俞.17 .赵简子元日放生1 .①同“于〞;在②争着③对的2.①表示〔对飞禽〕有恩德②恩德补偿不了罪过.3.鸠4.担当、胜任.18. 3邓攸弃儿保侄1 .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还不如⑦听从2.①抱着弃民逃跑②我们还年轻.3.①死②逃跑③死19张之万马1.①养②派③坚持④不多时⑤问⑥大概2.①张之万对这事感到奇怪②刚骑, 就被马掀下来③一连换了好几个人.20 .王安石辞妾1 .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让我在你身边伺候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钱全部赏赐给她. 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人着想.21 .宋仁宗忍饿1.①赶身②睡着③宫中④实在⑤每⑥饥饿2.而开了宰杀无数羊的风气.3.①近来②匹配、比拟③近④到处4.梦寐以求.22.范仲淹罢宴1 .①做太守②死③出丧④备办⑤泪2.①空闲的日子带着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③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23.顾荣施炙1.①嘲笑②遭③后来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 而送给〔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24.逆旅主人无情1 .①交给②别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连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几千铜钱②要是不缴中租金必然被责骂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板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 3.①放下一张床〔作动词用〕②房间低矮.〔四〕诚信25 .陆元方卖宅1.①同“值〞,钱财②只③马上④拒绝2.①子侄们以此怒怨陆少保②不这样, 这是欺骗别人了.3.邀请,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26.岑鼎1.①把②损坏③保全④为难2.①鲁侯想献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 请求和齐国友好②如果柳季说它是岑鼎,那么我们接受它.3.①相信②诚信4.由于假设献出岑鼎,那就将国家最珍贵的宝物丧失了;假设不献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损害了柳季诚信的品格.27.杨万里与“诚斋〞1 .①贬官②命名2.①关起门来谢绝来客②张浚用端正良心诚意待人的学问勉励自己.28.和氏壁1 .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3.由于发现它的人叫“卞和〞.29.幽王击鼓1 .①筑②曾③便2.①于是屡次击鼓②被天下人嘲笑.3.失信于诸侯.〔五〕品性30许生端方1 .①很②几乎③跳入④拿着⑤背着2.①平时行为端正不随意说话②已躲过了火灾,为什么还要投河?3.衣服.31.王安石待客1 .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备⑤一会儿⑥罢了⑦吃⑧回去 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3.胡饼的四傍.32.范文正正直1 .①交往②方法③由于④成家立业2.①适逢那个有道术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给他③放在范仲淹怀里〔内,同“纳〞〕. 3.之当以[之]还汝.4.不自私,不贪利,为人正直.33 .王安国直言1 .①同“耳〞,罢了②马上③表情严肃2.①难道他的事业仅仅停留在这上面吗?②何况自己干这种事呢?③还不如远离花言巧语的人④吕惠卿认为在批评他自己,从此尤其与平甫不和睦.34 .海瑞清廉1 .①死②做官③只有④罢了2.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3.①4. 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35 .吕蒙正不记人过1 .①过失②这③假装④马上⑤还是⑥再2.懊悔没有彻底追问.3.①吕蒙正②朝士③这件事④同列⑤朝士的姓名.36 .梁鸿尚节1 .①猪②别的③常、一般的④批评2.①只等候元军到达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3.①指代“我"②同“现〞③拜见④指代“我〞. 4.假的,伪态;先一日出城迎拜〔北军〕矣.〔六〕文艺38 .米芾索帖1 .①到②交换③抓住④马上2.①蔡攸思想上对这事感到为难②如果不听从我, 我不想活了“见,我〞.3.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文徵明等,选取其中三位即可.39 .赵孟过扬州1.①到②他,指代赵子昂③提④说、道2.①大多是不满意;②把酒器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赵子昂.40 .欧阳修不喜释氏1 .①有人②用、把③同“服〞,佩服④同“辩" 2.①一定板着脸看对方②却为什么用“和尚〞给儿子命名呢?③由于鄙贱它.41 .唐伯虎识破术士1.①我②看过③只④省悟2.①为什么不自已干②没有像你这样的③烁出〔金银〕后各得一半④每天到家来3.意为在河边挑了水当场要卖给人,比喻玩弄把戏.42.朱文公爱骗1 .①重②直接③发④严重⑤马上⑥没有人⑦拿2.①好几年依靠细竹竿着我〔行走〕②我不想惩罚他,只想追讨那首诗.43 .章亨书绝壁1 .①到②古代八尺为一仞③拍④往后2.①章子厚要求苏轼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写大字〔留念〕②用毛笔蘸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 3.动;踩.44 .李白之死辨误1.①弯下身子②编③也④写⑤死⑥大概2.①由于喝醉了酒乘船在长江里行驶②李白的病很危急③让我给它作序3.①4.杜甫.〔七〕政事45.隽不疑之母1.①总是②同“无〞2.①因②做、担任3.①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了?②说话跟平时不一样4.①平反出狱②平反冤狱.46 .徐有功秉公执法1 .①不久②有人③坚持2.①呈报〔皇上〕构成他的罪状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于死地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脱〔罪行〕④怎么可以由于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47 .王翱秉公1 .①设备②禀报③几案④最终2.①女婿坚持不放走②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母亲③况且调动我轻易得如同振落枝叶④十天后才回家.48.私恩与公法1 .①荤菜②你③第二天④逮捕2.双方述说着从前相交友好的情况,很快乐.3.①给、替②是.4.发觉灾难要临头了. 5州;郡.49 .晋平公游于河1 .①答复②罢了③句首助词,无义④由于⑤大概、恐怕. 2.①怎么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并跟他共享这欢乐?②不要担忧没有人才.3.①承接②承接③转折④转折4.对的.有才能的人到处都有,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要真心获得他们.50 .子产不毁乡校1 .①于之,在那里②减少③发2.①来议论朝廷要员的好坏②他们所认为厌恶的, 我就改掉它③怎么能废掉它呢?④我听到这些言论就把它当作良药.51.董阙于法无赦1 .①答复②发疯③赦免2.①山沟极深,陡得如同墙壁②人就没有谁敢触犯它③ 为何不能治理好呢!3.宽恕;严厉惩罚,绝不宽恕.〔八〕奇闻52.商陵君养“龙〞1 .①一下子②假装③奔④等候⑤不多久2.①商陵君养它并使它温顺②就跟着商陵君认为它是神③夜里穿透墙壁逃走了④痛惜不停53.钱货入瓶1.①只②点头③似④惊讶2.①人们对此感到奇怪②整个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3.掩盖;更加;清楚.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后而更加显露出来〔指坏事〕054.田真兄弟1.①只有②众③枯黄的样子④限制⑤分开2.①树木是同一株②这是人不如树③ 走向;不久将走进棺材,意为不久将死.55.樵夫毁山神1 .①发出②求③容许④等候⑤庙⑥迎上去⑦是的⑧将⑨回合⑩逃跑〔11〕跟上去⑫慰劳⑬骂、斥责〔14〕最终2.①靠打柴为生②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3.之;因告[之]以夜所闻见.4.①狼狈为奸②一丘之貉③沆濯一气〔选择其中两个填入〕56.奇鹰1 .①锋利②咬③竟④掉下⑤幼禽2.①跟普通的鹰很不相同②设置的网像云一样布满,火烧的烟盖住天空.3.须臾.57.雉鸟报复1 .①不多时②配偶2.①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②都抓住便完了;③又由于被官司牵连而倾家荡产④鸟也是这样的⑤而雉鸟的报复后果更惨了. 3.放着;没有; 放在一旁如同没有看见听见的样子.58.桑中生李1.①苗②离开③回头④是⑤隔2.①于是〔把它〕种在那里②有个眼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③眼瞎的人能复明.3.马跑得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远的目标.59.县令捕蝗1 .①适逢②却③欺骗④说⑤不久⑥责问⑦大概⑧公文,此指发送公文⑨没才能2 .①〔泰兴〕县官无话可说②就在对方公文的未了〔写了首诗〕回复他. 3.都不负责任.60 .天敌1 .①老人②追③死④原来⑤只⑥尿 2.①过了一段时间出来②动物害怕它的天敌竟有如此奇妙的事.。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杜甫传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曾祖依艺,位终巩令。
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
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
天宝末,献《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
明年春,琯罢相。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
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时关畿①乱离,谷食踊贵②,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③者数人。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
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
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④。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
既至而适卒。
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
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
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注】①畿(jī):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
②踊贵:物价上涨。
③饿殍(è piǎo):饿死的人。
④忤(wǔ):逆,不顺从。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严挺之乃有此儿________②乃溯沿湘流________(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吴广素.爱人。
②尉果笞.广。
③广故数.言欲亡。
④陈胜佐.之。
2、“以激怒其众”中“以”字和下列句子中哪一项的“以”字意思相同?()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翻译: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4、鲁迅曾评价《史记》为“”。
(二)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爱任于几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帮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朋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左)、允之任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臣本布衣....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遂许先产以驱驰..④深入不毛.2、下列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翻译: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4、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
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
5、①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用短语写出他所指挥的两个战例。
②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诸葛壳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
(三)【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2、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身”的意思是。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
4、“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
(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四)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2)长跪而谢.之()2、翻译: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五)(一)[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⑴度.已失期()⑵为天下唱.()⑶陈胜佐.之()⑷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野芳发.而幽香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B. 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此诚.危急存亡之秋D.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3.翻译下列句子。
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4.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乙]5.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答:(六)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⒈解释:⑴以大易.小()⑵故不错意..也()⑶请广.于君()⑷而君逆.寡人者()⒉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若:⑵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若:⑶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若:⒊翻译:⑴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⑵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⒋简答: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七)[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生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生遂诸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清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
君谓计将安出?”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C.遂许.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D.咨.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⒉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咨臣以.当世之事B.遂许先帝以.驱驰C.扶苏以.数谏故D.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C.孤不度德量(刘备自称)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⒋写出文中“卑鄙”古义:;今义:⒌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用一句话概括大意。
甲文:乙文: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是。
⒍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参考答案:1.①平民②身份低微,出身鄙野③奔走效劳④不长庄稼(的地方)2.A 3.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
4.D 5.①示例:赤壁之战火烧博望火烧新野七擒孟获空城计等②示例: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马援马革裹尸;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尚思为国戍轮台”;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甲午海战壮烈殉国等。
(3)参考答案:1.先帝。
2.Zhòu; 亲自。
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3、恢复汉室一统霸业。
(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等4、“天下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
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等等。
(4)参考答案:1.(1)“仓”同“苍”,青色。
(2)道歉。
2、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3、(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
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
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