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_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_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第24卷第6期2010年12月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aicheng Normal College

Vol.24,No.6Dec.,2010

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王兆淼

(白城师范学院生物系,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β-甘露聚糖酶是重要的饲用酶制剂之一,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猪、

鸡、鸭和水产动物日粮,可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促进动物生长,减少养殖业环境污染等作用.作者从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作用机理、在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饲用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β-甘露聚糖酶;作用机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O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118(2010)06-0064-03收稿日期:2010-10-08

作者简介:王兆淼(1981———),男,白城师范学院生物系助教,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β-甘露聚糖酶是近年来饲料用酶制剂研究

的热点之一,也是近10年来在美国应用最广泛的饲用酶制剂之一.中国饲用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始于2006年,是对玉米/豆粕型日粮最有效的饲用酶制剂,畜禽和鱼类的消化酶系不含β-甘露聚糖酶,添加β-甘露聚糖酶主要有促进动物生长,控制、预防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的饲料转化效率;促进养分消化,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生态,改善动物机体的健康状况;降低肠道内容物的黏稠度,减少粪便排泄,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等作用.目前,β-甘露聚糖酶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1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

β-甘露聚糖酶(endo -β-1,

4-mannanase )属于半纤维素水解酶类,以内切方式降解β-1,4糖苷键,作用底物为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和半乳

甘露聚糖等,近来很多研究也表明,甘露聚糖酶还是一种多功能的促生长剂.β-甘露聚糖酶来源广

泛,

包括植物、真菌、放线菌甚至软体动物,其中,微生物是产生β-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但哺乳动物体内不含此酶.

2

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机理

2.1

去除β-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

甘露聚糖是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除纤维素、木聚

糖之外,分布最广泛、含量最高的一类半纤维素,而且在许多植物中大量积累,如玉米、小麦、菜籽粕及麦麸中含量占非淀粉多糖(NSP )比例分别达12%、11%、20%和34%.特别是β-半乳甘露聚糖和β-葡甘露聚糖是所有豆科(如豆粕)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在豆粕中含量最高(15-18g /kg ).它与其他非淀粉多糖围绕或缚住细胞中的养分(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动物的内源性消化酶难于消化这些细胞壁成分,从而降低了日粮的养分利用率.由于畜禽和鱼类的消化酶系中不含此酶,在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水解β-甘露聚糖

高分子中的β-1,4糖苷键,释放出与之结合的养分、微量元素等,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降低

肠道粘度,预防动物腹泻,同时促进畜禽生长,减少养殖污染.

2.2提高动物肠道粘膜的完整性

β-甘露聚糖酶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黏膜,切断肠上皮细胞与病原菌的结合点,即碳水化合物核心基座、

蛋白质和蛋白糖;又因-甘露聚糖酶的反应产物甘露寡糖,可以竞争性地与某些病原菌结合,从而减少了这些有害菌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连接,进而减少了发病的几率,达到防病抗病和治病的目的.

4

6

2.3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在肉鸡受到应激时,β-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和IGF-Ⅱ水平.IGF-Ⅰ作用于生长组织,刺激细胞对氨基酸的利用从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最终导致蛋白质的净增长.

2.4促进消化酶的分泌

王惠康(2005)的研究发现,β-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了肉仔鸡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尤其是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提高了86%和69%[1].

3β-甘露聚糖酶在生产中的应用

3.1改善畜禽生产性能

王春林等(2003)报道,以玉米/豆粕为主的低能日粮中添加0.5kg/t的β-甘露聚糖酶和美酵素可达到与高能日粮中添加金霉素相当的增重效果和饲料报酬[2].黄小文等(2003)报道,大猪日粮中分别添加1000和2000U/g甘露聚糖酶,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22%和12.99%[3].Jack-son(2004)报道,日粮中添加0.5kg/tβ-甘露聚糖酶可提高肉鸡增重和饲料转化率[4].

3.2促进动物健康,提高抗病力

Mathis(2000,2001)研究了β-甘露聚糖酶对肉鸡人工感染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的影响,结果发现β-甘露聚糖酶改善了感染鸡的生产性能,降低了感染鸡的死亡率,具有抗球虫的作用.王春林等(2003)研究结果也发现,β-甘露聚糖酶对肉仔鸡成活率的提高效果比金霉素还好.

3.3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

台湾学者用肥育猪做消化实验发现,在含22.8%豆粕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后,能量消化率提高了3.13%,粗蛋白消化率提高了2.57%,粗纤维消化率提高了6.45%,消化能提高了106kcal/kg以上.

3.4提高家禽产蛋性能

伍晓雄等(2000)报道,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能显著提高蛋鸡的产蛋率,添加量在0.03%就可达到显著水平[5].赵国琦等(2002)研究了在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β-甘露聚糖酶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β-甘露聚糖酶,产蛋性能及其抗病力高于添加杆菌肽锌[6].宁中华等(2003)研究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比较了β-甘露聚糖酶与加油脂(1.4%)的效果,结果发现添加β-甘露聚糖酶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了6.2%,甚至比加1.4%油脂的效果还要好[7].最近,美国科技人员进行试验,测定了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饲喂玉米、大豆型日粮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显著提高母鸡日产蛋率.31-42周提高0.70%,43-54周提高1.07%,55-66周提高1.5%.从18-66周平均提高0.84%.王春林等(2003)研究结果还发现,β-甘露聚糖酶提高肉鸡均匀度12.65%,显著提高了肉鸡上市等级[8].3.5应用β-甘露聚糖酶尚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历史不长,生物特性和作用规律十分复杂,许多问题尚待研究解决,在应用研究方面,必须针对饲粮的化学组成和动物的生理状态研究高效的β-甘露聚糖酶制剂配方,添加时机和添加量;同时研究β-甘露聚糖酶与其他饲料添加剂的关系,以及储藏加工对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影响.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科学的应用β-甘露聚糖酶,充分发挥它的功效.

4市场前景

从国内饲料行业的发展来看,1992年至2000年均增长率达到10%,到2001年以后饲料进入发展成熟期,增长率稳定到8%.2008年我国工业饲料产量在1.2亿吨以上,添加剂预混料及浓缩料的应用、加上农民自配料,全年折合精饲料消耗达3亿吨以上,大豆加工的副产品豆粕也以15%以上的需求量增加,饲料工业对豆粕的年需求量已达到4000万吨.豆粕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之一就是甘露聚糖,它严重影响了动物的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配合饲料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后,饲料报酬可提高4-12%,综合经济效益提高7-15%.因此,按每吨配合饲料添加1千克β-甘露聚糖酶制剂,那么,仅我国β-甘露聚糖酶的市场年需求量将达30万吨,产值达7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酶制剂以植酸酶、淀粉酶、蛋白酶为主要消费酶品种,总的使用量由10万吨左右增加到40万吨左右,其年产值达50亿,并且市场容量几乎每年以30%的速率增长,其中β-甘露聚糖酶占酶制剂市场的十分之一.因此,β-甘露聚糖酶作为新型安全的饲用添加剂无疑将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竞争力,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56

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5结论

β-甘露聚糖酶得以应用,无论是着眼于提高动物产品的品质,提高现有饲料资源的利用率,还是在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减少饲料相关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都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惠康.和美酵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2]王春林,朴香淑,李德发,龚利敏.和美酵素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及金霉素组织残留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技,2003(4).

[3]黄小文,刘雪山,徐凤芹.甘露聚糖酶对小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3(1).

[4]Jackson M.Improving soya utilization in monogastrics:maize-so-ya diets with-βmannanase[J].Feed International,2004(12):22-26.

[5]伍晓雄,龚大春,邓红静.和美酵素对蛋鸡生产的影响[J].湖北畜牧兽医,2000(2).

[6]赵国琦,王志跃,丁健,陈燕凌.β-甘露聚糖酶对蛋鸡后期产蛋性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2(5).

[7]宁中华,王忠.和美酵素对矮小型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3(16).

A Study ofβ-mannanase and

its Application Evolution

WANG Zhao-miao

(Biology Department,Baicheng Normal College,Baicheng137000,China)Abstract:β-mannana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eed enzyme preparations,it is also the daily ration used to feed pigs,chickens,ducks and marine animals.β-mannanase can facilitate utilization ratio,and promote ani-mals’growth,cut down environment pollution for feeding industry.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studiesβ-man-nanase for feeding and its application situation from the source,mechanism of action,application in manufac-ture.

Key Words:β-Mannanase;mechanism of action;application

责任编辑:于秀斌66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第24卷第6期

饲用酶制剂

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是在消化道内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将各种养分降解为小分子而被消化道吸收利用的。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能力决定于消化道内消化酶的种类和活力。近20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证明,适合动物消化道内环境的外源酶能起到内源酶同样的消化作用。饲用酶制剂是将一种或多种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酶与载体和稀释剂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的一种饲料添加剂。饲用酶制剂可以提高动物,特别是年幼或有疾病动物的消化能力,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养分利用率,改善畜禽生产性能,减少排泄物的污染,转化和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并使一些新的饲料资源能被充分利用。饲用酶制剂大多属于助消化的酶类,其关键是要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承受加工过程的高温、消化道内酸性环境及内源蛋白酶的破坏作用。近十几年饲用酶制剂的研制、开发与应用发展很快,据调查统计,1998年世界工业酶制剂市场销售额15.6亿美元,其中饲料用酶占9%,为1.4亿美元。饲料用酶销售额1994-1998年五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高于同期工业酶制剂总体增长率5%。 一、饲用酶制剂的主要种类 目前,饲料工业上使用的酶制剂主要是消化碳水化合物和植酸磷的酶,也有些产品包含有蛋白酶和脂酶。 (一)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 植物性能量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在60%以上。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一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生理活性差异特别大的化合物,有易消化的淀粉,也有难消化的非淀粉多糖(NSP)(图4-2)。 (引自《饲料添加剂学》陈代文,2003) 因此,这类酶包括淀粉酶和非淀粉多糖(NSP)酶。非淀粉多糖酶又包括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β-葡聚糖酶。 1、淀粉酶包括α和β—淀粉酶、糖化酶以及支链淀粉酶和异淀粉酶。α-淀粉酶作用于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为双糖、寡糖和糊精,只能分解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直链部分。淀粉酶作用于淀粉的β—1,6—糖苷键(支链淀粉分支处),将淀粉也水解为双糖、寡糖和糊精。糖化酶水解底物为双糖、寡糖和糊精,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并从淀粉的非还原末端,依次水解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饲料中添加多用β—淀粉酶,使用时应加少量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以中和胃酸,以利于淀粉酶的活化,防止该酶在胃肠道失活。 2、半纤维素酶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等b:主要作用是将植物细胞中的半纤维素水解为多种五碳糖,且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的黏度。 小麦和黑麦等谷物中含有阿拉伯糖基木聚糖,这种糖可以与细胞壁的其他成分紧密结合,它含有1,4—糖苷键,而且可以吸收其自身重量

甘露聚糖酶作用原理

β-甘露聚糖酶(endo-1,4-β-mannanase)是一种新型的酶制剂,属于一种半纤维素酶类,它除具有一般非淀粉多糖(NSP)酶类的作用——降解NSP,降低肠道粘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外;近来很多研究表明,β-甘露聚糖酶还是一种多功能的促生长剂,因为它可以促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的分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瘦肉率;同时,它还可消除豆类中富含的β-甘露聚糖对葡萄糖吸收的干扰,极大提高饼粕尤其是豆粕的能量消化率。实际使用中还可看出,添加了β-甘露聚糖酶后动物的抵抗力及整齐度都有提高。 NSP的其中一种组分是β-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其在豆粕中的含量高于其它常用的饲料原料。β-甘露聚糖除了消化率低之外,还对家禽具有多方面负面的生理影响。研究表明,即使是低浓度的β-甘露聚糖也可通过干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生成而降低从肠道中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Nunes和Malmlof,1992)。其它负面影响包括降低氮存留量、脂肪吸收率和氨基酸摄入量以及减少水的吸收而导致排泄物水分过多(Kratzer等,1967)。 -甘露聚糖在畜禽肠道细胞发育不完全,或在应激环境下,会过度刺激免疫反应,造成对生长性能的的伤害,引起不良免疫反应,摄食量下降,生长更加迟缓,造成体重轻的数量增加,群体均匀度变差。 表1 常见原料的β-甘露聚糖含量 β-甘露聚糖酶作用特点: ◆β-甘露聚糖酶是一种多功能的促生长剂,可以促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的分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瘦肉率,促进生长。 ◆消除饲料中甘露聚糖对葡萄糖吸收的干扰,极大提高豆粕的能量消化率,能给玉米豆粕型日粮提高100-150kcal/kg的代谢能。 甘露聚糖分解产生的甘露寡糖,可被动物肠道中的有益菌吸收,改善菌群组成,减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感染。减少肉鸡球虫病的危害,提高肉鸡均匀度。 ◆降低肠道粘度,促进能量、蛋白、纤维素的消化和吸收。

生物酶解技术

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新技术——生物酶解技术 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形式存在的一类特殊的生物催化剂。某些酶可以在常温、常压和温和的酸碱条件下,将植物细胞壁分解,较大幅度提高天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改善生产过程中的滤过速度和纯化效果,提高产品纯度和制剂的质量。 生物酶解技术包括酶法提取(又称酶反应提取)和酶法分离精制两方面。该技术是在传统的天然植物成分提取基础上进行的,应用常规提取设备即可完成,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1原理 酶法提取是根据植物细胞壁的构成,利用酶反应所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酶,将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水解或降解,破坏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内的成分溶解、混悬或胶溶于溶剂中,从而达到提取目的,且有利于提高成分的提取率。许多天然植物中含有蛋白质,采用煎煮法时蛋白质遇热凝同,影响提取成分的煎出,如加入蛋白酶,就可以将天然植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析出,如此可提高成分的提取率。 天然植物水提液除了含有提取成分外,还含有淀粉、蛋白质、果胶、树胶、树脂、黏液质等,这些成分的存在往往使提取液呈混悬状态,并影响提取液的滤过速度,为此要实施除杂,常用的方法有离心法、澄清剂法、醇沉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微孑L滤膜滤过法及超滤法。而酶法除杂是分离精制的新方法,此方法是根据天然物提取液中杂质的种类、性质,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酶,将这些杂质分解或除去,以改善液体产品的澄清度,提高产品的稳定性。由于酶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决定了酶解方法除杂的高效性。 2酶的种类 2.1 用于天然植物细胞破壁的酶 2.1.1 纤维素酶 纤维素是由链状结构的β-D-葡萄糖以β- l,4-葡萄糖苷键结合而成的聚合物,纤维素分子束聚集成为较大的单位——微纤丝,构成了植物细胞壁的框架,在微纤丝之间的空隙中尚有其他物质(角质、木质素、二氧化硅),形成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在干燥植物中纤维素约占总重的l/3~l/2。 纤维素酶具有分解、软化纤维素、破坏细胞壁、增加植物细胞内容物的溶出量的作用,它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包括内切葡聚糖酶、纤维二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3个组分。最适pH值4~5,最佳作用温度40~60℃。 2.1.2半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包括木聚糖、甘露聚糖、阿托伯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和木葡聚糖等多种组分,约占植物干重的35%。含量仅次于纤维素。 半纤维素酶由β-甘露聚糖酶、β-木聚糖酶等内切型酶,β-葡萄糖苷酶、β-甘露糖苷酶、β-木糖苷酶等外切型酶以及阿拉伯糖苷酶、半乳糖苷酶、葡萄糖苷酸酶和乙酰木聚糖酶等组成。具有消化植物细胞壁的作用。 2.1.3果胶酶 果胶质属于黏液质类,是植物细胞的正常产物,多见于植物的地下部分及种子中。 果胶酶是分解果胶质的聚糖水解酶、果胶质酰基水解酶的一类复合酶的总称。固体的呈浅黄色,易溶于水;液体的呈棕褐色。最适作用温度45-50 ℃,作用pH值3~6。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袁定重, 张秋禹, 侯振宇, 李丹, 张军平, 张和鹏, YUAN Dingzhong, ZHANG Qiuyu , HOU Zhenyu, LI Dan, ZHANG Heping, ZHANG Junping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西安,710072 刊名: 材料导报 英文刊名:MATERIALS REVIEW 年,卷(期):2006,20(1) 被引用次数:10次 参考文献(28条) 1.李伟.孙建中.周其云适于酶包埋的高分子载体材料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1(03) 2.Wilhelm Tischer.Frank Wedekind Immobilized enzyme:methods and applicatons 1999 3.Barbara.Krajewska Application of chitin-and chitosanbased materials for enzyme immobilizations:a review[外文期刊] 2004 4.Bullockc Immobilized enzymes 1995 5.Chaplin M F.Bucke C Enzyme technology 1990 6.Wiseman A Designer enzyme and cell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 and i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1993 7.Pskin A K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immobilized enzymes 1993 8.Paul W.Sharma C P Chitosan,a drug carrier for the 21st century:a review 2000 9.安小宁.苏致兴高磁性壳聚糖微粒的制备与应用[期刊论文]-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2) 10.Chiou Shaohua Immobilization of candida rugosa lipase on chitosan with activation of the hydroxgl groups 2004(02) 11.王斌.谢苗.曾竞华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褐藻酸酶的研究学[期刊论文]-中国水产科学 2004(03) 12.袁春桃.蒋先明壳聚糖-g-丙烯腈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2(09) 13.Prashanth S J.Mulimani V H Soymilk oligosaccharide hydrolysis by Aspergillus oryzae galactosidase immobilized in calcium alginate[外文期刊] 2005(3-4) 14.Patel S Stabilization of a haloophilic α-amlyase by callium alginate immobilization 1996(02) 15.Ding Liang.Yao Zihua Synthesis of macroporous polmer carrier and immobilization of papain 2003(06) 16.Li Songjun Use of chemically modified PMMA microspheres for enzyme immobilization 2004(1-3) 17.Cao Linqiu Immobilized enzyme:scence or art? 2005 18.薛屏.卢冠忠.郭杨龙青霉素酰化酶在含铁MCM-41介孔分子筛上的固定化研究[期刊论文]-化学通报(印刷版) 2003(10) 19.Han Yongjin.Jordan T Watson.Galen D Catalytic activity of mesoporous silicate-immobilized chloroperoxidase[外文期刊] 2002 20.Zhang Xin.Guan Ren feng.Wu Dan qi Enzyme immobilization on amino-fuctionalized mesostructrued cellular foam surfaces,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外文期刊] 2005 21.谢钢.张秋禹.李铁虎磁性高分子微球[期刊论文]-高分子通报 2001(0q) 22.邱广明.孙宗华磁性高分子微球共价结合中性蛋白酶 1995(03) 23.Han Lei.Wang Wei The preparation and catalytically ac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papain immobilized

酶制剂产业现状

酶制剂产业现状 一、酶制剂及产业现状介绍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催化特定生物化学反应的一种生物催化剂。酶制剂是酶经过提纯、加工后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催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具有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降低能耗、减少化学污染等特点,其应用领域遍布食品、纺织、饲料、洗剂剂、造纸、皮革、医药以及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 酶制剂工业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止,已报道发现的酶类有3000多种,但其中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只有60多种。全世界酶制剂市场正以平均11%的速度逐年增长。酶制剂产业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中国酶制剂产业经过50多年的长足发展,已进入世界酶制剂生产的大国行列,目前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酶制剂达到30种左右。但由于我国酶制剂产业起步只有半个世纪,导致我国的酶制剂产业和酶工程研究,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四大酶制剂巨头依然被国外垄断,2017年世界四大酶制剂巨头企业:1、诺维信酶制剂公司;2、美国genencor;3、德国AB酶制剂公司;4、比利时BELDEM。 二、国外酶制剂公司巨头—诺维信 诺维信公司是全球工业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的主导企业,拥有超过40%的世界市场份额。在研发工作中,诺维信运用了传统微生物学、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多项先进核心技术,包括表达克隆、重组技术、蛋白工程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等,力争为广大客户提供所需的各种酶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诺维信致力于对生物技术的探索和发掘,率先开发出几乎所有主要新型工业酶,先后推出75类,600多种广泛应用于洗涤剂、纺织、淀粉制糖、皮革、酒精、食品、啤酒酿造和饲料等40多个工业加工领域的酶制剂产品。以下介绍该公司的几种代表酶类: 1941年:诺维信推出第一个酶制剂产品Trypsin Novo。这是一种从胰腺提取出来的猪胰蛋白酶,用于皮革工业中皮的软化工艺。 1952年:诺维信开发出Thermozyme。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用发酵方法制成的酶,使大规模生产用于工业领域的酶制剂成为可能。

甘露聚糖酶的测定方法

甘露聚糖酶活性测定方法 一.原理 样品中的甘露聚糖酶对底物-半乳甘露聚糖进行水解,用DNS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解所产生的还原糖量。 二.定义 一个甘露聚糖酶活性单位(MNU)被定义为:在测定条件下,1秒钟内从甘露聚糖中产生1 nmoL相应还原糖-甘露糖所需的酶量(1 MNU=1 nkat)。 三.适用范围与安全性 本方法适用于来源于木霉属(Trichoderma)的甘露聚糖酶样品的测定。当检测其它来源的酶活时,本测定方法的直线性需要校正。 本测定方法中的DNS试剂在吸入后,接触皮肤和眼睛,或被误服后,对人体有害。四.试剂与仪器 所有试剂溶液均用去离子水配制。 1. 柠檬酸缓冲液(0.05M,pH5.3) 溶解10.5 g柠檬酸(C6H8O7·H2O)于800mL水中,并用1M氢氧化钠调节pH至5.3(消耗约110mL),再用水定容至1000mL。 2. 底物-0.3% 称取0.6 g刺槐豆胶(Sigma G-0753),溶于约80℃的柠檬酸缓冲液中,磁力搅拌,加热至沸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加盖缓慢搅拌过夜。将不溶的沉淀物离心(1000rpm离心10min),并用柠檬酸缓冲液定容至200mL。将此底物溶液在-20℃下冰冻保存。临用前,将底物溶液在沸水浴中缓慢溶解至80℃左右后使用。 3. DNS试剂 溶解50.0 g3,5-二硝基水杨酸(Sigma D-0550)于4000mL水中,不断磁力搅拌,缓缓加入80.0 g氢氧化钠,使之完全溶解,再继续磁力搅拌,分数次少量加入1500 g四水合酒石酸钾钠,并小心加热,溶液最高温度不超过45℃。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5000mL。如果溶液不澄清,用Wheatman 1号滤纸过滤,然后室温保存于棕色瓶中。 4.仪器 恒温水浴锅50℃ 恒温水浴锅100℃ 试管旋涡磁力搅拌器 分光光度计 五.测定条件 底物半乳甘露聚糖 pH 5.3 温度50℃ 0.5℃ 保温时间5min 六.样品处理 用柠檬酸缓冲液稀释被检样品。调整稀释倍数使测定时产生的吸光度在0.10~0.40之间。

纳米酶研究新进展

自阎锡蕴院士提出模拟酶的概念以来,纳米材料的类酶特性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纳米金以多种酶活性等独特的优势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葡萄糖酶解中,其既是一种良好的类葡萄糖氧化酶,又是一种优越的电子传递介质。本文制备了5-60nm的金纳米颗粒,并探究了其尺寸依赖的类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确认了其催化葡萄糖氧化的过程。 和天然酶相比,金属模拟酶具有价格低、产量高、稳定性好等优点,但由于大多没有特异性结合位点,缺乏选择性以及有限的催化活性始终是模拟酶的通病。本文基于对纳米金类葡萄氧化酶活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酶活性增强的选择性模拟酶的构建方法。选用具有类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小尺寸金纳米颗粒作为催化中心,负载于惰性聚苯乙烯微球表面。以能够与葡萄糖上的邻位羟基可逆结合的氨基苯硼酸同时作为铆钉分子和聚合单体,特异性识别并捕获葡萄糖分子,并在交联剂存在的条件下诱导其聚集,洗脱掉模板分子后获得带有葡萄糖结合袋的分子印迹壳层。此外,我们还在壳层内包埋了具有高氧溶解性的全氟溴辛烷微液滴作为氧供给池,使得催化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催化效率最高可提升至约270倍。该类酶活性增强的选择性模拟酶被尝试用于常见市售饮料与血糖中葡萄糖的检测,获得了与天然酶相近的较为理想的检测结果。

图1.不同尺寸的金纳米颗粒的TEM照片(a)、光学照片(b)、吸收光谱(c);(d)金纳米颗粒做为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氧化的浓度和尺寸依赖性,类酶活性随纳米颗粒尺寸减小而增加;(e)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金纳米颗粒催化其产生的葡萄糖酸浓度亦增加;(f)随着时间增加,金纳米颗粒催化葡萄糖消耗氧气,导致溶解氧浓度降低

图2. 基于金纳米颗粒和分子印迹技术构建选择性葡萄糖氧化酶模拟酶(PS:聚苯乙烯微球,BSA:牛血清白蛋白,APBA:氨基苯硼酸,PFOB:全氟溴辛烷,Glu:葡萄糖)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最初主要是将水溶性酶与不溶性体结合起来,成为不溶于水的酶衍生物,所以曾叫过“水不溶酶”和“固相酶”。但是,后来发现,也可以将酶包埋在凝胶内或置于超滤装置中,高分子底物与酶在超滤膜一边,而反应产物可以透过膜逸出。在这种情况下,酶本身仍是可溶的,只不过被固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不能再自由流动。因此,用水不溶酶或固相酶的名称就不再恰当。在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采用“固定化酶”的名称[1]。 一固定化酶的发展历程[1] 酶参与体内各种代谢反应,而且反应后其数量和性质不发生变换。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酶可以在常温常压等温和条件下高效地催化反应,一些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也可顺利地进行反应,而且反应底物专一性强、副反应少等优点大大促进了人们对酶的应用和酶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酶被人们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与检测、生物传感器、医药工程、环保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 1916年美国科学家NELSON和GRIFFI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直到20世纪50年代,酶固定化技术的研究才真正有效地开展;1953年,德国科学家GRUB-HOFER 和SCHLEITH首先将聚氨基苯乙烯树脂重氮化,然后将淀粉酶、胃蛋白酶、羧肽酶和核糖核酸酶等与上述载体结合制备固定化酶;到20世纪60年代,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1969年日本千畑一郎利用固定化氨基酰胺酶从DL-氨基酸生产L-氨基酸,是世界上固定化酶大规模应用的首例;在1971年的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使用固定化酶(mimobilizedenzyme)这个名称。我国的固定化酶研究开始于1970年,首先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上海生化所的酶学工作者同时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工作 二固定化酶的特点[2] [3] 固定化酶具有许多优点: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取工艺;较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但是,固定化酶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固定化时,酶活力有损失;增加了固定化的成本,工厂开始投资大;只能用于水溶性底物,而且较适用于小分子。 三固定化酶固定化方法[3] [4] 由于所固定的酶或细胞的不同,或者固定的目的及固定用的载体的不同,使固定化方法大相径庭。根据固定的一般机理,可将之分为如下几种方法。酶的固定化方法有:

_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第24卷第6期2010年12月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aicheng Normal College Vol.24,No.6Dec.,2010 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王兆淼 (白城师范学院生物系,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β-甘露聚糖酶是重要的饲用酶制剂之一,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猪、 鸡、鸭和水产动物日粮,可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促进动物生长,减少养殖业环境污染等作用.作者从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作用机理、在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饲用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β-甘露聚糖酶;作用机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O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118(2010)06-0064-03收稿日期:2010-10-08 作者简介:王兆淼(1981———),男,白城师范学院生物系助教,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β-甘露聚糖酶是近年来饲料用酶制剂研究 的热点之一,也是近10年来在美国应用最广泛的饲用酶制剂之一.中国饲用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始于2006年,是对玉米/豆粕型日粮最有效的饲用酶制剂,畜禽和鱼类的消化酶系不含β-甘露聚糖酶,添加β-甘露聚糖酶主要有促进动物生长,控制、预防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的饲料转化效率;促进养分消化,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生态,改善动物机体的健康状况;降低肠道内容物的黏稠度,减少粪便排泄,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等作用.目前,β-甘露聚糖酶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1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 β-甘露聚糖酶(endo -β-1, 4-mannanase )属于半纤维素水解酶类,以内切方式降解β-1,4糖苷键,作用底物为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和半乳 甘露聚糖等,近来很多研究也表明,甘露聚糖酶还是一种多功能的促生长剂.β-甘露聚糖酶来源广 泛, 包括植物、真菌、放线菌甚至软体动物,其中,微生物是产生β-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但哺乳动物体内不含此酶. 2 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机理 2.1 去除β-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 甘露聚糖是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除纤维素、木聚 糖之外,分布最广泛、含量最高的一类半纤维素,而且在许多植物中大量积累,如玉米、小麦、菜籽粕及麦麸中含量占非淀粉多糖(NSP )比例分别达12%、11%、20%和34%.特别是β-半乳甘露聚糖和β-葡甘露聚糖是所有豆科(如豆粕)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在豆粕中含量最高(15-18g /kg ).它与其他非淀粉多糖围绕或缚住细胞中的养分(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动物的内源性消化酶难于消化这些细胞壁成分,从而降低了日粮的养分利用率.由于畜禽和鱼类的消化酶系中不含此酶,在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水解β-甘露聚糖 高分子中的β-1,4糖苷键,释放出与之结合的养分、微量元素等,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降低 肠道粘度,预防动物腹泻,同时促进畜禽生长,减少养殖污染. 2.2提高动物肠道粘膜的完整性 β-甘露聚糖酶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黏膜,切断肠上皮细胞与病原菌的结合点,即碳水化合物核心基座、 蛋白质和蛋白糖;又因-甘露聚糖酶的反应产物甘露寡糖,可以竞争性地与某些病原菌结合,从而减少了这些有害菌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连接,进而减少了发病的几率,达到防病抗病和治病的目的. 4 6

环糊精在模拟酶研究中的应用

环糊精在模拟酶中的应用和发展 摘要:环糊精是一种优良的模拟酶母体,在模拟酶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模拟酶的性质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环糊精在模拟酶的应用和发展作详细的阐述,展望环糊精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酶模拟酶环糊精主客体应用 一模拟酶的认识 1 酶的认识 酶是一种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而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生物催化方面,它高度的专一性和高效率的催化对生物的各种生理调节起关键作用,由于催化效率高,有许多科学希望能够从生物体提取这些物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发现提取这些的难度非常大,而且成功率比较低,于是科学家转移研究方向,寻找酶有相似功效的模拟酶。 2 模拟酶定义和性质 模拟酶的研究就是从酶中挑选出那些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来设计并合成一些能表现出生物功能的,比天然酶简单得多的非蛋白分子,,以它们作为模型来模拟酶对底物的结合及催化过程, 进一步找出控制生化过程的重要因素, 追寻酶的高效、专一这些特异性的根源, 发展新的非生物催化剂—模拟酶(mimed enzyme)。 如果要设计一种模拟酶,那么我们主要是模拟酶的那些性质呢?我觉得主要模拟以下性质: 1、高度的专一性,酶只作用一种底物, 只催化一种反应,在酶催化反应中, 利用酶的强疏水场、不对称场、静电场、氢键、范德华力及色散力, 通过诱导锲合作用对底物进行全方位的识别[1]。 2、酶反应的高效率,在于首先与底物结合成不稳定的中间复合物, 具有低活化能, 可用下式表示[2]: E(酶)+S(底物)ES E+P(产物),此结合是特异地进行的, 可用图1表示:

图1 酶结合底物分子示意图 3、主一客体现象,从酶结合底物这点出发, 研究结合特异性、结合驱动力和结合强度, 发展了一门主一客体化学, 可用图2表示: 图2 主一客体作用示意图 总的来说,主一客体现象存在于有机、无机、生物体反应、物质输送及亲和层析等领域中。酶反应的特异结合(主一客体识别)和其后的高选择反应, 吸引人们探索如何模拟生物体反应, 再现酶催化功能, 即模拟酶研究, 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仿生化学的重要部分。模拟酶的催化反应, 在常温、常压、中性、水溶液中进行快速高选择反应, 有效地生成目的物,可促进化学工业向着节省能源、节省资源、无公害的理想境地发展。 在模拟酶的研究中, 对脱辅基酶的模拟为较多, 而可作为其代用品的宿主分子, 目前已有许多, 如冠醚、叶琳环、杯芳烃、环糊精、胶束……等。但迄今被广泛采用且较为优越的是环糊精[3]。 二环糊精的了解和模拟酶方面的发展 1 环糊精定义和性质 环糊精( cyclodextrins, CD) 是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或直链糊精生成的一种由D 吡喃型葡萄糖通过α- 1, 4 糖苷键连接的环状糖, 其中葡萄糖残基的个数一般为6、

酶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酶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选题说明 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催化反应条件温和,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其卓越的催化效能,令普通无机催化剂难以望其项背,因此酶的工业化使用一直是广受社会关注的课题,但天然酶稳定性差、易失活、不能重复使用,并且反应后混入产品,纯化困难,使其难以在工业中更为广泛的应用。此外,分离和提纯酶以及其一次性使用也大大增加了其作为催化剂的成本,严重限制了酶的工业推广。在此条件下,固定化酶的概念和技术得以提出和发展,并成为近些年酶工程研究的重点。酶的固定化,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使用的一类技术。通过固定化,可以解决天然酶的局限性,实现酶的广泛运用。 基于对于酶的工业化使用和固定化酶的兴趣,我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库信息检索的方式对酶的固定化技术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希望能使大家对这一领域有所认识。 检索过程说明 1,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1.1,百度搜索引擎 1.2,Google搜索引擎 1.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4,万方数据系统 1.5,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检索过程简述

首先,我选择了使用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检索,都得到了浩繁的搜索结果,所的信息主要是百科简介和企业广告信息,介绍较为浅显陈旧,可利用性较差,但可以用于简单的信息了解,在搜素过程中,尝试使用了布尔检索规则如“固定化酶and应用”、高级检索和结果中检索的检索方式,以减小数据量。也尝试了Google学术搜索,得到了很多有用信息。运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搜素“题名或关键词”为“固定化酶”的相关资料得到655条,搜素“题名或关键词”为“固定化酶应用”的相关资料得到72条,检索关键词搜素“题名或关键词”为“固定化酶研究”的相关资料得到4条. 万方数据系统搜索主题词"固定化酶",得到相关资料1024条,搜索“固定化酶技术应用”得到相关资料23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固定化酶技术”得到相关资料2604条,搜索“固定化酶技术应用”得到相关资料742条 关键词 酶固定化载体制备研究应用 酶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提要: 固定化酶有许多优点,尤其是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固定化酶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技术。目前已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固定化酶制备的传统方法和近些年出现的一些新方法,同时对酶在一些性能优良的栽体上的固定进行了综述。 正文: 一,传统的酶固定化方法

低聚苷露糖

低聚甘露糖:新型高品质益生元 2013年10月30日,低聚甘露糖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为新食品原料,为保健食品的研发注入了新力量。它也被称为新一代高附加值功能性食品和21世纪食品的先导。 低聚甘露糖到底是什么?对人体健康有何种功效?下面,长力元将一一为大家解答: 低聚甘露糖是什么? 低聚甘露糖是运用先进生物技术、从魔芋根茎中提取精制而来的功能性低聚糖,同时也是一种高品质益生元。 从分子结构上看,低聚甘露糖是由D-甘露糖通过β-1, 4糖苷键连接形成主链,在主链或支链上连接葡萄糖而成,聚合度在2~10之间的寡糖。 它不仅能大量增殖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繁殖,调节肠道菌群微平衡;同时还能帮助清除肠道内的腐败及有毒物质,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加速人体排毒。

低聚甘露糖的独特之处 病原菌入侵人体的第一步,就是通过身上一种称为甘露糖“凝集素”的特殊物质,黏附在肠道上皮细胞表面。低聚甘露糖能够特异性地优先与病原菌的凝集素结合,形成一种更加牢不可破的“结合关系”。让病原菌无法再黏附在肠道上皮细胞表面,从根源上阻碍了病原菌的入侵。同时低聚甘露糖不被小肠消化吸收,病原菌只得随之一起被排出体外。而低聚甘露糖的这一特点是其他功能性低聚糖所没有的。 低聚甘露糖的功效 缓解胃肠炎症 低聚甘露糖通过刺激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增强其活性,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发酵后产生丁酸等短链脂肪酸,酸化结肠环境,抑制拟杆菌等腐败菌生长;并防止需氧肠杆菌入侵、定植肠黏膜而产生炎性反应,从而改善肠道炎症与肠粘膜损伤,让肠道恢复正常状态。冯莉等通过研究发现,低聚甘露糖能明显改善炎症性肠病引起的溃疡。

最新固定化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从分析酶单独应用中的不足、酶的固定化载体、固定化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固定化酶制备中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且从医药、食品、环保、化学工业、能源等方面其在其中的新应用出发,对固定化酶在新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综述,给固定化酶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且指出了今后酶固定化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多酶的固定化及制备高活性、高负载、高稳定性的固定化酶。 关键字:酶;酶的固定化;载体;酶固定化应用领域 酶是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在制药、食品、环保、酿造、能源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大多数的酶在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影响下,都容易变性失活,不够稳定;与底物和产物混在一起,反应结束后,即使酶仍有很高的活力,也难于回收利用,这种一次性使用酶的方式,不仅使生产成本提高,而且难于连续化生产;并且分离纯化困难,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等。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这个术语是在1971 年酶工程会议上被推荐使用的。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出现固定化菌体。1973年,日本首次在工业上应用固定化大肠杆菌菌体中的天门冬氨酸酶,由反丁烯二酸连续生产L-天门冬氨酸。固定化酶技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而成为酶工程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将从酶生

物催化剂固定化载体、固定化方法和技术及固定化酶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出发,归纳和综述这些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1酶固定化的传统方法 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固定化方法和必要的载体以及稳定性研究、改进。 1.1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物理吸附法,将酶固定在纤维素、琼脂糖等多糖类或多孔玻璃、离子交换树脂等载体上的固定方式。显著特点是:工艺简便及条件温和,包括无机、有机高分子材料,吸附过程可同时达到纯化和固定化;酶失活后可重新活化,载体也可再生。但要求载体的比表面积要求较大,有活泼的表面。 1.2包埋法 包埋固定化法是把酶固定聚合物材料的格子结构或微囊结构等多空载体中,而底物仍能渗入格子或微囊内与酶相接触。这个方法比较简便,酶分子仅仅是被包埋起来,生物活性被破坏的程度低,但此法对大分子底物不适用。 1)网格型 将酶或包埋在凝胶细微网格中,制成一定形状的固定化酶,称为网格型包埋法。也称为凝胶包埋法。 2)微囊型 把酶包埋在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小球内,制成固定化酶。由于形成的酶小球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至几百微米,所以也称为微囊化法。

-中国饲料酶制剂 产业运行态势及发

前言 2012年,是中国零售业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零售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面对复杂经济环境,零售业继续保持增长,商品销售额进一步提升,从业人数继续增加,营业面积继续扩大。行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网络零售高速增长,实体零售加速调整;渠道下沉,企业扩张重点转向“三四线城市”;成本费用增加,利润上升但利润率有所下降;专卖店、便利店保持良好发展,百货店、超市竞争压力加大;传统盈利模式探索转型,行业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零售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网点布局欠均衡,结构优化步伐慢;费用增加过快,经营压力增大;竞争手段单一,不利于市场秩序优化;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有待提升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坚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方针,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流通效率,加快转型创新,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以及城镇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特别是电子商务方兴未艾,势必带来零售业态结构、经营模式乃至整体格局新的调整与变化。未来,零售企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实体与网络零售加快融合,通过全渠道、复合型、差异化经营,加强供应链管理,跨区域并购重组,加快业态创新、品牌建设以及绿色循环发展,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与整体质量水平。2013-2017年中国饲料酶制剂产业运行态势及发展前景咨询报告 第一章中国饲料酶制剂行业进展 第一节饲料酶制剂行业政策和规划 第二节饲料酶制剂行业主要法律与法规 第三节饲用酶制剂行业标准的发展 第四节饲料酶制剂行业进入壁垒分析(技术壁垒,资金壁垒,营销渠道壁垒,政策壁垒)第五节饲料酶制剂生产企业发展状况 第六节国内饲料酶制剂生产状况

溢多利:国内饲用酶制剂行业先行者

? 投资要点: 公司为饲用酶制剂领导企业 溢多利公司是我国第一家饲用酶制剂生产企业。自 1991年成立以 来,一直从事饲用酶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饲用酶制剂生产商。公司核心产品为饲用酶制剂,包括饲用复合酶、饲用植酸酶和饲用木聚糖酶等。 收入增速较快、盈利能力强 近三年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其中2011和2012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4.71%和24.7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53.19%和26.72%。1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54%和15.92%。 募投项目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通过本次募投,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内蒙古二期工程项目和珠海基地生产基地技改项目,产能瓶颈得到解决,尤其是复合酶微丸、液体剂型的产能得到了较大提升,市场占有率扩大,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研发中心扩建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是保证公司未来发展、产能消化的有益举措,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并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盈利预测 公司在未来几年将保持增长势头,初步预计2013-2014年归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将实现年递增10.76%和20.11%,相应的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17元和1.40元。 定价结论 考虑到需募投资金16,647万元,给予公司13年净利润20-25倍估值,对应的价格区间为26.81元-34.58元,发行新股数量为551.17万股,13、14年摊薄后EPS 为1.36元、1.64元。我们建议按照10.00%的折价率询价,询价区间为24.13-31.12元。 ? 数据预测与估值: 营业收入 27,045.45 33,742.57 35,310.53 40,398.28 58,852.48 年增长率 24.71% 24.76% 4.65% 14.41% 4 5.68%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4,317.62 5,471.46 6,060.28 7,279.29 10,488.04 年增长率(%) 53.19% 26.72% 10.76% 20.11% 44.08% (发行后摊薄)每股收益(元) 0.97 1.23 1.36 1.64 2.36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意向书;上海证券研究所整理;按发行551.17万股摊薄 日期:2014年1月14日 行业:食品制造业 滕文飞 021-********-1969 tengwenfei@https://www.360docs.net/doc/364630713.html, 执业证书编号:S0870510120025 上市合理定价 RMB 26.81~34.58元 基本数据(IPO ) 发行数量不超过(百万股) 13.00 发行后总股本(百万股) 52.00 发行数量占发行后总股本 25.00% 发行方式 网上定价发行 网下询价配售 保荐机构 民生证券 主要股东(IPO 前) 金大地投资 65.00% 态生源 10.00% 王世忱 10.00% 收入结构(13H1) 饲用酶制剂 93.78% 其他饲料添加剂 5.70% 报告编号: TWF14-NSP02 首次报告日期: 国内饲用酶制剂行业先行者 溢多利(300381.SZ )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新股定价

―甘露聚糖酶简称β-甘露聚糖酶

β―1,4―甘露聚糖酶简称β-甘露聚糖酶,是一类能够水解含β-1,4-甘露糖苷键的甘露寡糖和甘露多糖(包括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葡萄甘露聚糖和半乳葡萄甘露聚糖)的内切水解酶,属于半纤维素酶类。 产品规格 型号酶活剂型包装规格 FE406A2000 IU/g粉状20 kg/袋或桶 FE406B5000 IU/g粉状20 kg/袋或桶 FE406C10000 IU/g粉状20 kg/袋或桶 FE406AL2000 IU/ml液体30 kg/桶或200 kg/桶FE406BL5000 IU/ml液体30 kg/桶或200 kg/桶FE406CL10000 IU/ml液体30 kg/桶或200 kg/桶 产品特点 ●采用新型国际专利菌种生产,发酵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品性能优良,使用 效果得以保证; ●先进的全自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领先的后处理加工工艺,保障了产品的 高纯度、高稳定性和良好的均匀度; ●有良好的对高温高湿的耐受能力,在普通的饲料制粒条件下,制粒后的酶 活可以保持75%以上,保证了其在颗粒饲料中的使用效果; ●良好的耐胃酸性能,并能很好地耐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饲料中的高浓 度金属离子及抑制因子。 产品功能 ●有效降解植物中的抗营养因子——β-甘露聚糖,大大减少了β-甘露 聚糖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肠道内容物的黏度,促进营养物质的高效吸收; ●降解β-甘露聚糖产生的甘露寡糖能有效减少病原菌在肠道的定植,显 著促进动物肠道内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的增殖,调节动物的免疫反应,保持肠粘膜的完整性,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一起作用,有效摧毁植物细胞壁结构,促进植物 细胞内其它营养物质释放,使营养物质与消化酶充分接触,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几种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几种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应化一班201130790107 黄焯轩 模拟酶是一类利用有机化学方法合成的比天然酶简单的非蛋白分子。对环糊精模拟酶、冠醚化合物的模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等结构特征进行综述,为设计和合成更加简单、稳定的模拟酶提供参考。 天然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易变性失活,而模拟酶(mimetic enzyme),则是一类利用有机化学方法合成的比天然酶简单的非蛋白分子。模拟酶结构比天然酶简单,化学性质稳定,具有酶的功能,还有高效、高选择性和价廉易得等优点。模拟酶的研究不仅对分析化学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生物原理和生命过程实质的揭示都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国际上开发出一种分子压印技术,该技术可以借助与模板在高分子物质上形成特异的识别位点和催化位点,其原理与抗体酶的制备大体相同,只是用人工高聚物代替抗体。但在人体内大多数模拟酶的稳定性和活性都会有所下降,因而设计和合成活性中心结构精确、热力学稳定、动力学惰性并具有实用价值的模拟酶,仍然任重而道远。现介绍几种模拟酶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模拟酶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1环糊精模拟酶 1891年,环糊精被发现,但长期以来由于化学反应被认为仅发生于分子间的碰撞而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对环糊精性质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具有独特的包络作用,即包络多种有机和无机分子,因此环糊精可作为模拟酶的模型,模拟多种天然酶[2]。环糊精的分子形状如轮胎,由几个D(+)葡萄糖残基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聚合度分别为6.7 或8个葡萄糖。α-,β-及γ-环糊精, 每个葡萄糖残基均处于无扭变变形的椅式构象。3种环状糊精的结构相似,均为白色结晶粉末,但性质存在差别。β- 环糊精的水溶解度最低,容易在溶液中结晶,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高;环状糊精不溶于有机溶剂,结晶无一定熔点,加热200℃开始分解,加有机溶剂能助长β-环糊精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工业生产常用甲苯为络合剂,从发酵液中结晶β-环糊精。化合物分子大小适当,能被环状糊精穴洞包埋在内得络合物,较大分子不能被全部包埋在洞内,这种反应成为包接反应,所得产物成为包接络合物,这是环糊精最重要的功能。 2冠醚化合物的模拟酶 1967 年Pederson 首次合成冠醚,并报道了这类化合物具有和金属离子、铵离子及有机伯铵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独特性质。随后人们合成了各种各样具有不同络合性能的所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