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课程网络课程 老子的人生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课程网络课程”大作业
课程名称:老子的人生智慧
作业题目:分别简述老子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上善若水”、“知足常乐”、“见微知著”的思想内容。
“道法自然”来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
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道以自己为法则。
所谓“道法自然”,即是道以自己为法。“道法自然”实际上即是道性自然。河上公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即说道以自己为法则。“道法自然”真实内涵:“自然”即“道”。
自然就是道,道就是自然,强为之容即老君也。老君乃无生之至精,兆形之至灵。
昔于太空之中结炁凝真,强为之容。体大无边,相好众备。若能洞见非身之身图像真形,理亦无二。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上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知足常乐”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能够从事情的细微之处发现真理,才是明智的表现;能够坚守柔弱的信念,才能以柔克刚,成为真正的强者。见小曰明,守柔曰强。——《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我想主要说说老子的无为而治,在现代社会中,无为思想在管理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作用。“无为无不为”的企业管理模式。“道”的原则是“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落实到现实的企业管理中,就是要倡导一种“无为无不为”的管理模式。国内一些大企业在扬弃中国传统谋略智慧和吸纳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成功的
实践探索,向人们提供了一种“以优秀企业文化为基础,融科学控制和自我管理于一体”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无为无不为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形神合一,”企业的“形”是指企业一切外在的东西,包括企业制度、流程、策略、组织结构、责权体系、领导风格、产品等,而“神”则是指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内在东西,包括企业文化、价值观、使命、精神、理念等。企业需有追求“天人合一”思想,要考虑顺应天道,包括经济规律、伦理道德、人文观念等,要把人的需求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企业文化的最高层面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家具有禅者的智慧和修养,“无为而无不为,”用独特的智慧透过纷杂的事物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区别。这也是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