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物流业配送发展概括报告完整版

合集下载

物流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物流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物流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目前,物流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推动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对物流服务的日益增加,物流产业正在发展得越来越快。

一、物流产业发展情况
1.基础设施投资增加。

今年以来,国家对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特别是跨境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显著增加,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物流国际化发展。

物流国际化发展逐步加快,进一步完善了国内物流网络,加强国内外市场间的物流流通体系,这为物流行业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条件。

3.物流科技不断进步。

物流科技发展迅速,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支持,物流数据可视化、物流监控、物流智能化系统正在成为业界的标准,围绕智能物流的发展趋势也正在不断加强。

4.物流企业规模扩张。

随着国家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投资,主要物流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张,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物流企业也开始建立分公司,将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物流产业发展前景
1.国家将持续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投资。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将持续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投资。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物流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物流业呈现出以下发展现状:
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
1. 高速增长:我国物流业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成为第二大经济增长点。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物流总额已连续多年超过GDP增速。

2.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迅猛:随着电商的普及,电子商务物流蓬勃发展。

大型电商平台通过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冷链物流需求增加: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对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4. 物流信息化程度提高:物流业逐渐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提高了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1. 欧洲物流业发达:欧洲是物流业发达地区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公路、铁路和水运网。

并且,欧洲各国之间有良好的运输合作,物流服务效率较高。

2. 美国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美国是物流业的领头羊,占据世界物流市场的一席之地。

美国的物流企业运输能力强,技术先进,且配送网络覆盖广泛。

3. 亚洲物流业迅速崛起:亚洲地区的物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的物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较强竞争力。

亚洲地区也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4. 物流咨询服务逐渐兴起:国外的物流企业逐渐意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对物流咨询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

总的来说,国内外物流业在信息化、智能化、快递服务、冷链物流等方面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同时,物流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如配送效率提升、成本控制、绿色环保等问题需要得到全球物流业的共同努力去解决。

国内外现代物流与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现代物流与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拓展国际市场合作
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合作, 拓展海外市场。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物流业的发展提 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05
现代物流业发展前景展望
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 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提高整体经济效率。
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内外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 发展机遇和合作空间。
绿色物流的需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物流成为新的市 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应对挑战与机遇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略建议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优化供应链管理
鼓励企业加大在新技术方面的投入,提高 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和运输成 本,提高响应速度。
02
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物流业规模持续扩大
物流服务品质提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业规 模不断扩大,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建设加速。
我国物流企业不断加强服务品质提升, 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物流技术应用与创新
我国物流业在信息技术、物联网、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不断取得突破,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 和智能化水平。
国际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国际物流网络不断完善
全球物流网络不断完善,跨国物流企业加速布局,提高国际物流 服务水平和效率。
跨境电商物流快速发展
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国际物流需求不断增加,跨境电商物流服务 逐渐成为国际物流的重要领域。
绿色物流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物流业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包装、节能减 排等措施,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物流发展现状
1、政府政策推动
我国政府认识到物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作用,实施了多项
政策,支持和推动国内物流业的发展。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物流发展,加强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实施多项支持性政策,如“十
三五”期间提出的建立集聚型物流中心,改善物流服务,推行“滚动计划”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物流信息化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物流技术的进步,物流信息化发展不断加速,
物流运输系统的建设日新月异,智能物流的应用越来越多,我国已建立了
网络化的物流信息化体系,使物流信息的可视化、实时性、精准性能有了
明显的提高,进而提高了物流业的运行效率,提升了物流服务的质量,有
效提高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3、规模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国内物流市场继续扩大,物流规模更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
的投资增速加快,物流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物流企业
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以三纵、长江沿江、黄淮海沿江、珠江沿江等几条大型物流走廊为主的发达物流网络。

二、国内物流发展趋势。

国内外配送的发展

国内外配送的发展

国内外配送的发展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物流配送(配送方式)是伴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资需求,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逐步发展了配送中心,加速了库存物资的周转,打破了仓库的传统观念。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多种社会及经济因素的影响,配送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以高技术为支撑手段,并形成系列化、多功能的供货活动。

一、我国配送现状及发展状况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为了提高木材流通效率,杭州的木材流通实行按需供应的供应方式;为了解决平板利用率低的问题,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物资部门在一个城市设置一个或几个集中点,并按其货单配货、送货,实行集中库存、提高效率的流通方式,上述流通方式可以说是我国配送的雏形。

但是由于某些落后的生产关系及其他因素制约,使得这一先进生产力最终未能突破体制的障碍,未能出现持续进步、稳定发展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产资料市场的开放搞活,物资流通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物资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广泛开展物资配送业务,如天津储运公司唐家口仓库的“定时定量配送”、河北省石家庄物资局“三定一送”的物资配送以及上海、天津等地的煤炭配送等。

从总体分析,80年代是我国从自发运用配送阶段向自觉运用配送阶段的过渡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实践证明,配送是一种非常好的物流形式。

我国很多城市的物资部门建立配送中心,配送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和方式。

过去物资流通部门等人上门买货,如今迈出家门主动上门送货,为生产企业配送急需的产品。

通过本着筑造代理、配送、连锁相结合的新的流通形式,发展配送实现了质优价廉,中心实行统一集中进货,享受了生产企业的批量优惠,同时从用户和自身利益、信誉出发,严把进货关,保证进货质量。

发展配送大大减少了生产企业的库存,实现了生产企业“零库存”的可能。

而且,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逐步实现了配送中的流通现代化管理。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物流业是物质流通的重要环节,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物流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全球范围来看,物流业已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货物贸易和跨境电商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物流企业逐渐崛起,通过跨国合作、建立全球物流网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流配送,提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

在国内,物流业也取得了快速增长。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流通国和物流市场,物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

同时,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更是推动了物流业的繁荣。

电商平台通过与物流企业合作,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物流配送网络,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

然而,与快速增长相比,物流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物流成本高企是影响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信息成本等在内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限制了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空间。

其次,物流效率低下也是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包括道路拥堵、运输时间长、信息流通不畅等在内的因素,阻碍了物流流程的高效运转。

此外,物流行业存在的无序竞争和不规范现象也给物流企业带来了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物流业的支持与引导。

一方面,要继续采取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推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等,减轻企业的运营负担。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物流市场监管,提高物流行业的准入门槛,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提高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趋势是快速增长。

物流业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政府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l.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2.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着5.电子物流发展;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1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2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3.物流技术装备落后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4.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1.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2.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3.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子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是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用于物流配送数据流转处理;二是条形码BAR--CODING系统,用于仓储库存控制;三是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于物流配送流程监控;。

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及物流行业的业务范围、发展趋势

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及物流行业的业务范围、发展趋势

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及物流行业的业务范围、发展趋势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物流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成为支撑各种生产和流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配送行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配送行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配送行业发展现状一、国内配送行业发展现状1.1 中国快递业的快速发展•2019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超过了600亿件,位居全球第一。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快递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快递企业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物流网络,提高了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

1.2 电商平台对快递行业的影响•电商平台的崛起促使快递行业不断创新,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

•淘宝、京东等平台积极推动物流合作伙伴的建设,将物流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1.3 环保配送的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配送成为行业的热点话题。

•快递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广电动车、使用可降解包装材料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国外配送行业发展现状2.1 美国快递市场的竞争格局•美国快递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UPS、FedEx和USPS三大巨头。

•UPS和FedEx主要以商业快递为主,而USPS则专注于日常邮政服务。

2.2 欧洲快递市场的特点•欧洲的快递市场较为分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要快递企业。

•欧洲各国之间的物流和配送标准有一定的差异,给跨国配送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3 亚洲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亚洲新兴市场,如印度、印尼等国,电商行业发展迅猛,对快递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这些国家的快递企业正在积极扩大物流网络,提高配送能力和服务质量。

三、国内外配送行业的挑战与机遇3.1 挑战•高成本:配送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成本压力较大。

•地理环境:中国的地域辽阔,山区、乡村等地区配送困难,跨国配送受到地理距离的限制。

•竞争激烈:国内外配送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3.2 机遇•增长空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创新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创新技术的应用为配送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前景。

•跨境电商:随着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国际配送业务的增长。

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对比

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对比
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对 比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Contents
• 国内外物流业概述 • 物流技术发展对比 • 物流成本与效率对比 • 物流政策与法规对比 • 物流企业竞争力对比 • 未来物流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国内外物流业概述
国内物流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物流业开始起步,主要 集中在运输和仓储领域。
法规完善
我国不断完善物流相关法规,如《中 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法》,以规范物流 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行业的健康发 展。
国外物流政策与法规
政策引导
国外政府通过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引导物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
法规监管
国外政府在物流法规制定和执行方面相对严格,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对物流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进 行严厉处罚。
配送效率
国内配送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配送网络不健全、配送路线规划不合 理以及配送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信息化效率
国内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信息化效率较低,影响了物流效率和 准确性。
04 物流政策与法规对比
国内物流政策与法规
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物流业发展政 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 ,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国内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01
国内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大 型的全国性物流企业。
02
国内物流企业服务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差异化 服务,导致竞争激烈。
03
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对物流信息的 整合和共享,导致物流效率低下。
国外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国外物流企业规模较大,拥有完善的物流网络和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能 够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国内外物流动态和发展趋势概述

国内外物流动态和发展趋势概述
2.2.4 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1.加强物流计划性 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物流服务 质量的重要标志。 2.组织物流直达化 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既可以缩短货物运送时间, 又可以降低物流费用。
2021/7/17
3.组织物流短距化 可以节省运输吨公里,降低物流费用。 4.组织物资调运钟摆式运输 钟摆式运输即按物流合理化的要求组织货物调运时, 强调组织往复、回程货源、避免发生不满载和空车行程 的运输组织方式。
国内外物流动态和发展 趋势概述
2021/7/17
2.1 国外物流发展特点
2.1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国外物流业发展与运作情况,归纳起来有如 下五方面特点:
重视物流理论研究和物流技术推广 物流结构形式多样 建成高效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 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 健全的物流管理体制和完备的物流法规
物流服务目标质量指标结构
2021/7/17
2.4 物流国际化
2.4 Logistics Internationalization
2.4.1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
2.4.1.1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一种国际间的经济活
动,它是在客观经济规律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的制 约下,各国工商业、银行、运输和保险等机构,围绕商品、 劳务和技术所进行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简单说,就是 国与国之间商品、技术和劳务的交换。从一国角度说,即对 外贸易,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
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背景介绍物流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桥梁,它涉及货物的流动、仓储、分销等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发展。

本文将对国内外物流发展的概况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研究。

国内物流发展概况近年来,中国物流业经历了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中国物流业连续多年保持着高速增长。

2019年,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达到了302.57万亿元,同比增长5.8%。

物流业占GDP的比重也逐步提高,达到了14.5%左右。

同时,物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也大幅增长,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商品流通的增加,物流需求也随之增长。

另外,电子商务的兴起也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际物流发展概况国际物流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全球物流市场规模巨大,根据国际货运理事会的数据,在2019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额超过了20万亿美元。

国际货运的发展主要受益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各国之间的贸易和合作不断增加,国际物流需求也随之增长。

同时,国际物流发展也受到科技创新的推动。

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物流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例如,智能仓储系统、无人机配送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物流发展趋势1.绿色物流:在环境保护意识的推动下,绿色物流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节能减排、使用环保材料等措施,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数据驱动的物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物流产业更加数据驱动。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3.供应链管理的创新: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协调和优化。

4.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扩大,国际物流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总结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

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

(一)国际物流发展现状目前我们的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经济和信息的发展使得各国企业的业务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土,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国际物流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市场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而应该覆盖整个世界。

各种跨国公司、合资公司不断出现,为实现全球战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国际物流随之发展起来。

简单地说,国际物流就是整个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物流。

它的作用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更顺畅地流动,从而更好地实现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协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⑦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比如欧盟各国,其物流系统可以用更少的设备、更简化的网络系统来处理大量的国际货物,使得贸易和运输更加方便、快捷。

再如许多美国公司也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努力消除保护性的贸易手段和关税,减少货物运输的延误时间,方便货物的流通。

在消除贸易壁垒之后,可以更多地参与跨国贸易。

全球化的环境有利于全球公司对全球资源的采购和分配从而实现全球物流战略,发挥各国物流服务的优势,通过更好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物流业更好地分工协作,从而发挥物流的规模经济效益。

(二)我国物流发展现状我国有本身特有的国情,这决定着我国物流的发展道路和其他国家会有差别。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业起步比较晚、水平比较低,在引进电子商务时,并不具备能够支持电子商务的现代化物流体系,所以说如果只是盲目地发展电子商务,却不注重发展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和配送体系,那么我国的电子商务就不会有所发展。

我国在加入WTO以后,物流行业面临的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的行业,也是一个竞争的行业,世界物流业都纷纷开始强占中国市场。

所以国有物流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有物流企业要寻求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实现国际化。

因为物流企业不同于国际经济贸易企业,对于大多数国有物流企业来讲,没有足够的国际经验,所以说我们需要借鉴国际上其他公司的合作经验,为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做好准备。

国内外配送行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配送行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配送行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配送行业发展现状
一、简介
配送行业是指将货物从发货地到收货地的交付过程,由一定的物流服务机构实施。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物流机构和市场环境的日趋完善,配送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面貌。

二、国内外配送行业发展概况
(一)国内配送行业发展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配送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面貌,多地政府投入支持,对于各类物流企业进行补贴,推动配送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具体而言,政府支持的主要形式有:
1.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在法律和法规层面对物流行业进行完善,明确经营权限,为物流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

2.加大投入:国家、省、市等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以及行业的发展等方面对物流行业进行支持,提高配送服务的水平。

3.开展补贴:政府对部分物流企业进行补贴,如资金补助、税收优惠等,以激励企业开展配送服务,促进行业发展。

(二)国外配送行业发展
美国配送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物流行业以“三快性”(快速、精准、绿色)著称。

美国政府为了促进物流行业发展,对物流企业提供多项支持措施,如税收减免、证件审批优惠等,促进企业发展。

此外,美国物流行业也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力。

由于物流行业的发
展,许多企业向物流行业投入,使得此行业形成了竞争市场。

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综合考虑价格、服务质量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结论
通过本文介绍,可以看出,国内外配送行业发展的概况,特别是随着中国政策的不断完善,国内配送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而美国配送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未来,我们期待配送行业的更蓬勃的发展,共同期许社会进步。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分析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分析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分析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物流配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层面对物流配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国内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分析国内物流配送业经历了持续快速增长的阶段。

当前,中国物流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物流市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能转换不足:国内物流配送业仍然依赖消费和投资的驱动,创新动力不足。

物流业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商品流量的增加,而缺乏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难以提高整体效率和降低成本。

2.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物流配送服务质量仍然存在差异化。

一方面,一线城市的物流设施、服务、速度等方面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物流服务还存在滞后的情况。

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快递末端配送中的延误、丢失等问题仍然较多。

3.环保意识还需提高:由于物流配送业涉及到大量的交通运输,所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

目前,国内物流配送业在节能减排、绿色物流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传统的配送方式需要大量的燃油和运输工具,难以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二、国内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趋势1.物联网与大数据的应用: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物流配送业迎来了大数据智能化的时代。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追踪,提高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准时性。

2.绿色物流的推广: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绿色物流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减少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推动绿色运输方式的应用。

3.创新配送模式: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物流配送业不断探索和创新配送模式,如无人机配送、无人车配送等。

这些新型配送模式可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

三、国际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分析国际物流配送业发展较国内稍为滞后,但也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和特点。

1.全球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物流配送网络不断扩大和深化。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
一、物流配送业的现状
物流配送行业是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物流配送业在当今国内外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

1.国内物流配送业。

在国内,由于物流配送的发展,物流服务渠道不断丰富,客户的体验也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和范围的提高是衡量物流配送服务的重要标准。

此外,随着供应链的融合发展,物流配送业也在发展。

例如,货运代理企业通过改善物流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从货物采购到销售的一站式服务,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改善客户体验。

2.国外物流配送业。

在国外,物流配送的发展和科学的管理,使物流配送业的服务水平及其范围得到极大提升。

例如,在美国,UPS、FedEx等大型物流公司采用多模式组合的物流配送服务,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到配送的一站式服务,其中包括电子商务配送服务、短途运输、跨境运输、低成本物流配送及运输配送管理等。

二、物流配送业的发展
1.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

物流配送业的发展将实现从物流服务到配送服务的转变,构建高效、绿色、智能的全流程物流信息服务体系。

2.创新物流业务模式。

国内外配送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国内外配送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国内外配送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第一章国内外配送市场现状分析1.1 国内配送市场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电商和快递业的快速发展,国内配送市场迅速崛起。

根据中国快递协会发布的快递行业报告,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突破了600亿件,快递业的收入达到了8000多亿元。

可以看出,国内配送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且快速发展的市场。

在国内配送市场,快递龙头企业顺丰快递在市场份额方面一直占据领先地位,其他企业如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等也不断加强自身的技术力量和服务质量,正在逐步扩大自己在市场中的份额。

此外,随着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国内各地市场也在快速崛起。

例如,快递在一二线城市市场已经逐步饱和,而在二三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需求仍然十分旺盛。

1.2 国外配送市场现状分析与国内市场不同,国外的配送市场呈现出较为复杂和广泛的市场形态。

主要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都具有发达的配送市场。

在美国,最大的快递企业UPS和FedEx占据了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其他一些小型快递企业和地方性的快递服务商也在市场中有一定的份额。

在欧盟,由于各国之间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快递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展创新性的服务。

DHL、TNT、DPD、UPS等快递企业都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欧洲法律法规等各种限制,使得这些快递企业发展困难。

在亚洲地区,由于电商的爆发,日本、韩国等国家逐步成为了发达国家的快递业务交通枢纽。

第二章国内外配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2.1 国内配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由于我国快递业的发展,未来几年国内配送市场的发展还将会十分迅速。

一方面,在快递仍然是我国居民使用的主要配送方式的情况下,国内快递市场仍然有扩张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快递服务的安全、快捷、准确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快递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在此背景下,国内快递企业将会在物流、技术、数据等方面的资源整合上下功夫,以提高运营效率、加强用户体验,使得企业在市场中更具优势。

中国物流发展概况

中国物流发展概况

中国物流发展概况
中国物流发展概况如下:
1. 快速增长:近几年来,中国物流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物流业年均增长率约为15%,远高于国
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 国内外贸易增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国,国内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中国各地区、各行业之间的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跨境电商物流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

3. 技术创新推动:中国物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物流企业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物流设备和自动化系统,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自动化仓储设备、物流运输跟踪系统和智能物流技术的应用不断推进。

4. 政府扶持:中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支持物流业发展。

例如,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支持,鼓励物流企业创新发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5. 优化供应链:中国物流业正在朝着供应链管理和综合物流服务方向发展。

不仅物流企业要提供基本的运输、仓储和配送服务,还要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规划、库存管理和订单跟踪等增值服务,以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总体来说,中国物流业在增长速度、技术创新和政府支持方面
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物流成本高、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需要继续努力解决。

国内外物流业配送发展概括报告

国内外物流业配送发展概括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1美国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在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首先是批发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定货指示单..其次是零售型;以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为典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一般为某零售商独资兴建;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第三是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独立杂货商联盟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若干家加盟店负责货物配送..2日本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在日本;零售业是首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迅速成长;现己遍及日本;正影响着日本其他零售商业形式..这种新的零售业需要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各种货物的供应顺畅..因此;日本的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销渠道发达..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位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为了保证有效地供应商品;日本许多物流公司不得不对旧有的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更好地做到与上游或下游公司的分销一体化..第二;频繁、小批量进货..日本的物流配送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服务需求来自便利店;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第三;物流配送体现出共同化、混载化的趋势..共同化、混载化的货物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配送的聚合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配送车辆的装载率..第四;合作型物流配送..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延伸到国外..第五;政府规划在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3欧洲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在欧洲诸国;尤其是德国;物流配送是指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以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活动..德国的物流配送产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10年来;德国的物流配送己经摈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走遍德国;可以说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完备的运行系统..在总结德国零售业发展的经验时可以看出德国是十分重视按照连锁经营的规模和特点来规划配送中心的;往往是在建店的同时就考虑到了配送中心的建设布局..笔者分析;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业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以高科技为依托..发达国家的配送在运输技术、储存保管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货物检验技术、包装技术、流通加工技术以及与物流各环节都密切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都建立在先进的物流技术基础上;配送中心完全采用计算机管理..仓库内从货物入库时的分拣、刷码到进入指定的库房里待装配送车辆;全部是自动化操作..有些配送中心的所有环节包括存货、处理订单和配送商品都由以卫星通信为载体的电脑网络跟踪控制..如美国的沃尔玛连锁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连锁公司;公司配有专业化的人员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配送设备;它代表了美国目前物流管理与技术的最高水平..日本的配送中心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比较高;完全用计算机控制分拣系统..第二;以规模效益为核心..配送是一种规模经济运动;配送的生命在于规模..发达国家的实践告诉我们;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以统一进货、统一配货、统一管理的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效益;可以享受批量折扣;降低流通费用和社会交易成本;低于社会平均价格出售商品;获得合理的商业利润而赢得竞争实力..发达国家配送制之所以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顺利推行;配送中心的实力雄厚是一个.浪重要的原因..以配送业比较发达的日本为例;日本的连锁企业一个配送中心负责配送70个店铺以上;菱食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加工食品批发商;1997年在日本全国已拥有46个营业所;53个配送中心;其中的7个为区域配送中心;这是1995年共投入40亿日元建成的;拥有大规模的专为流通加工服务的设施..第三;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基础..目前;配送为发达国家大多数行业所采纳;形式日趋完善..如瑞典轴承商的“用户无忧运转方式”;日本钢铁商的“看板”无库存供货方式等..如美国主要有如下几种不同类型的货物配送模式:①以零售业为主的物流配送模式;②以仓储运输业为主的物流配送模式;③以批发商为主的共同配送模式..4国内物流配送业发展整体概况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经济研究中几乎没有使用过“物流”一词;但物流各环节的运作很早就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物资经济研究通讯刊登了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的“物流浅谈”一文;物流在我国逐渐得到了关注和重视..90年代以来的流通实践证明了配送是一种较好的物流方式;我国很多城市的物资部门都设立了配送中心;配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和方式..实行上门送货为生产企业配送急需的产品;通过构筑代理、配送、连锁相结合的新的流通方式;提高了流通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方便的服务..随着物流热的逐渐升温;城市物流配送业也日益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都开始兴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基础设施逐渐得到改善、整体物流技术水平也开始得到提高..深圳市是一个典型的例证..目前深圳物流的总体布局为;重点建设六个物流产业园区;而这其中;为国际物流提供服务的有:盐田港区物流园区、西部港区物流园区、机场航空物流园区..服务区域物流的有: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平湖物流园区、深圳邮政分驳转运中心..以城市配送服务为主的有:笋岗一清水河物流园区..同时己经有UPS、TNT、MAIZRSK、佐川急便、台湾东源等跨国公司落户园区中..然而由于我国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形成了重生产、轻流通;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配送的发展在现阶段还很不成熟;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突出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l配送的服务核心作用难以发挥..配送的核心作用是服务;现阶段的配送方式;基本上是以单兵作战的分散型配送为主;配送调度中心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组织、协调、平衡、管理等综合作用..由于物流配送主要是由各专业公司独自进行;而现行物流企业经营外围较窄如深圳盐田港物流中心只提供国内货物出口的中转、存储功能;而几乎不涉及市内配送业务;可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内容较少;满足不了用户的多种服务需求..2配送操作过程现代化程度低..目前我国配送操作中计算机的应用程度较低;仅限于日常事物管理;而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运输的最佳路径、最优库存控制等方面;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适应具体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综上所述;我国现在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结合国情;努力迎头赶上;融入国际经济、贸易、物流大发展的潮流中去;只有这样;我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有望真正提高..国外盛行的九类配送中心1.专业配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大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配送对象、配送技术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在某一专业范畴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这一专业的多种物资进行配送..专业配送中心第二个含义是指以配送为专业化职能;基本不从事经营的服务型配送中心..2.柔性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向固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固定供需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3.供应配送中心: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例如联营商店、联合公司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4.销售配送中心:比较起来看;国外和我国的发展趋向;都向以销售配送中心为主的方向发展..以销售经营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的配送中心..销售配送中心又有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生产企业为本身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配送中心;第二种是流通企业作为本身经营的一种方式;建立配送中心以扩大销售;我国目前拟建的配送中心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国外的例证也很多;第三种;是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联合的协作性配送中心..5.城市配送中心:以城市范围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这种配送中心可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且采用汽车进行配送..所以;这种配送中心往往和零售经营相结合;由于运距短;反应能力强;因而从事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的配送较有优势..6.区域配送中心:以较强的幅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配送规模较大;用户也较大;配送批量也较大;而且;往往是配送给下一级的城市配送中心;也配送给营业所、商店、批发商和企业用户;虽然也从事零星的配送;但不是主体形式..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在国外十分普遍;美国马特公司的配送中心;“蒙克斯帕配送中心”等就属于这种类型..7.储存型配送中心:有很强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成品销售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其配送中心可能有较强储存功能;在卖方市场下;企业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这种供应配送中心也有较强的储存功能..大范围配送的配送中心;需要有较大库存;也可能是储存型配送中心..瑞士GIBA-GEIGY公司的配送中心拥有世界上规模居于前列的储存库;可储存4万个托盘..8.流通型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的典型方式是;大量货物整进并按一定批量零出;采用大型分货机;进货时直接进入分货机传送带;分送到各用户货位或直接分送到配送汽车上;货物在配送中心里仅做少许停滞..9.加工配送中心:许多材料都指出配送中心的加工职能;但是加工配送中心的实例目前见到不多..我国上海市和其他城市已开展的配煤配送;配送点中进行了配煤加工..物流配送中心的绩效评估研究随着我国的快速;工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我国物流配送中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我国物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对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分析与评估;结合物流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合理的物配送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现行对配送绩效和配送绩综合国内的有关物流配送中心的研究成果;多数是有关于物流的过程;物流的功能方面;而对物流配送中心绩效的研究实则不多..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绩效评价的研究正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对物流活动进行绩效评价和分析;才能正确的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优化物流配送中心的效率;提高利益..1 绩效评估工具的选择因素劳伦斯·S·克雷曼在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一书中指出;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要在众多绩效评估工具中作出恰当的选择;应该考虑成本、实用性、工作性质这三个重要因素..下面我们着重从工作性质这个因素加以分析..1.1 工作的结构化程度结构化程度高的工作是指工作内容、程序、完成方式都是确定的;员工只需按照程序化的要求行动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结构化程度低的工作;其工作方式和内容自主空间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程序化程度高的部门如安装车间、财务部、等;程序化程度高的岗位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客服中心的电话呼叫员、超市收银员等..1.2 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由于工作性质各异;各项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是不同的..可量化程度高的部门如业务部、研发部、营销部等;可量化程度高的岗位如销售部主管、研发人员、促销员等..1.3 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工作环境不稳定指工作环境变动较大;管理者难以直接监控..工作环境变化大的部门如采购部、销售部等;工作环境变化大的岗位如业务代表、推销人员、采购人员等..2 绩效评估方法选择的原则2.1 参与原则企业强调员工对集体的归属和服从;这种观念体现在绩效评估中;表现为对个体评估的不重视以及为长官意志服务的现象..因此;评估方法要强调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的共同参与;尊重双方的意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2 客观性原则长期以来;企业在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人与人之间特别强调关系取向;所以在绩效评估时受到双方亲疏关系和等级关系的影响;主观偏见影响较大..因此评估方法应该追求尽可能客观性的原则..2.3 易于操作原则为方便企业管理;应尽量选择简便易操作的评估方法..当然;那些希望通过绩效评估提高管理规范性;也具备了一定管理基础的企业可以采取较为复杂的评估方法..2.4 多个评估主体原则企业长官意识严重;评估主体通常为领导;容易出现评估的不公平..因此;要选择有多个评估主体进行评估的评估方法;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2.5 结果便于区分原则企业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常常导致评估结果趋中;因此应选择能使评估结果区分度大的评估方法..3 绩效评估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3.1 绩效目标不明确众所周知;配送中心的目标是货物的流通;便是绩效目标的指南针..绩效目标要与配送中心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因此;绩效目标应定性为准确考核员工绩效并督促员工努力提高个人绩效;从而实现公司目标..然而;配送中心绩效管理体系并不能准确反映员工的绩效..配送中心的目标定位不明确;过于随意、笼统和空泛;不能切中要害..则不行会酿成问题..3.2 考核关系不清晰首先;绩效考核中的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应该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这不仅有利于绩效考核的相对准确定和公平性;更利于下一个考核周期内工作的开展..但配送中心中如果“老板”太多;即使能够各谋其政;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尤其是在指使下属员工时;仍然避免不了多头指挥;这样在具体的考核实施过程中;考核者的不明确导致考核结果的失真..例如很多家族是的中小型企业..3.3 考核组织不得当考核组织工作应有人事部门来完成;人事部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调查、研究、分析公司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并收集反馈信息;对考核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上..然而如果配送中心人事部门没有做具体的考核工作;而是由业务附属部门进行考核..则会出现问题其次;绩效信息获取渠道不科学;案例公司在绩效考核时采取民主评议的方式;民主评议的方式很不合适;其主观性很大;必然有太多的成见和偏见等不实之见..3.4 考核内容不合理考核内容过于统一..对于一个配送中心来说;不同的部门、不同岗位的要求、工作性质、工作方式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求对各部门的考核应有不同的侧重;针对各部门工作岗位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考核方法;选择适当的考核指标..然而;案例公司却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尺度、统一考核指标;对公司同一部门的人员进行考核..3.5 考核标准不准确对于同一个考核指标;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要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然而;案例公司执行统一的评价标准;描述也是泛泛而谈;结果根本无法做到针对不同部门的特点作准确细致地描述..3.6 考核周期不科学合理的考核周期是绩效考核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周期太长的考核使考核者很难记住员工的长期表现;导致考核失误;而周期太短的考核容易使配送中心上上下下陷入繁琐的考核事务中;更为重要的是员工的绩效目标可能需要数月才能达成;若在成果尚未具体实现时即对绩效予以考核;就不能产生真正的奖惩效果;反而滋生急功近利的草率行动;不利于绩效达成..4 解决物流配送中心在绩效评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的措施4.1 进行绩效培训成功进行绩效考核的前提之一是配送中心上下员工必须对绩效考核有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配送中心中只有少数员工了解绩效考核;而大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一知半解..例如CP铁路公司一般规定在每位雇员的生日前后对其进行这一年工作的评估..大部分评估者受过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的培训;重点是如何依照法规办事以及如何避免不同类型的误差..4.2 明确考核关系首先;确定考核人员..民主评议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建议取消;即使保留;也只能是一种份量很小的..针对各部门负责人的考核;由配送中心领导与人事部组成考核小组来考核;而对一般员工的考核;则由其直接上级主管领导来考核..人事部主要负责考核的组织与执行;以及对考核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与被考人员的沟通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考核人为公司领导代表与本部门负责人..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期;贝尔公司曾引进一套五步绩效评估体系;之后改为众所周知的工作计划和评议程序..这一项目的要点就是每隔一年举行一次;被称作评议委员会..4.3 调整人事工作增加人事部门人员;保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把原先由业务附属部门所作的绩效考核工作统一划归到人事部;由人事部统一负责配送中心的绩效考核各项工作;调整人事部门把精力重点放在对配送中心各部门的调查、研究、分析;制定考核方案及考核方案完善上4.4 编制考核内容首先;明确绩效考核的含义..绩效考核;顾名思义;是对绩效的一种检测;所以考核内容是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个人主观能动性..所设立的考核项目不得超过这三个基本框架范围..工作业绩所占比重在一半以上;而其余两项所占比重应基本相等..其次;根据各部门考核目标;根据人事部对各部门的深入认识;在于各部门进行沟通确认的基础上;制定各部门的考核项目..如果部门中岗位之间差别很大;在制定考核项目时;也要做一定的调整..4.5 确定考核标准配送中心中对绩效标准的规定过于统一和绝对;导致不同部门和不同员工的绩效标准一致而无法区分..我们认为应据绩效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另外;绩效标准要具有挑战性又不脱离实际;即大多数人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同时;绩效标准要有一定的稳定性..绩效标准是考核一个人工作绩效的权威性文件;因此;需要相当的稳定性;以保证标准的权威性..例如北京和上海的政府领导人也都是先建立了战略、关键目标和要实现的目标值;然后才向下级布置实施的任务....4.6 安排考核周期如果配送中心的考核周期为一年;这个考核周期未免太长..调整为根绝员工层级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考核周期;高层管理者、高级技术人员的考核周期为一年;中层管理者、一般技术人员的考核周期为一季度;一般管理人员、基层员工的考核周期为一月..例如:人寿保险公司通常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绩效评估;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再进行临时性考虑..每位评估者事先都要接受一项关于“绩效评估的职业道德”;介绍一些常会遇到的错误与偏见..评估表格通常为半结构性的;要求每位管理者必须审慎从事..雇员有时为了确保自己所承担工作责任的全面性;也要参与进来..对于每一项目;工作重要性是不同的;有不同的百分比;通常分三类:1特别低80%-100%;250%-60%3大于100%..总之;从绩效评估的选择和实施方面来考虑;从其中的主要问题来探讨;这有助于配送中心分析配送绩效;提高配送中心的经营能力;进而增加配送中心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所以的也必须如此;在实行绩效评估的时候;先明确目标;然后再关注在绩效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的细节;借鉴在绩效评估中取得成绩的成功案例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配送中心的物流系统优化研究配送是一项综合性、一体化的物流运动;作为实现第三利润源泉的重要方式;显得比任何时候尤为重要..2000年我国全社会流通费用为17880亿元;约占GDP 的20%;如果全社会流通费用能够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资金178.8亿元..如此大的利润空间;的确令人神往;在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企业都在关注成本控制、经营效率、改善顾客服务;都在于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系统..一、S配送中心的背景S配送中心是深圳市的S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S配送中心目前主要面向集团内部的各家商场、超市和集团外的商业批发零售企业或个人提供配送服务..中心于2005年成立;目前共有工作人员170余名;每月销售额超过3000多万元;2005年全年销售额预计超过4亿元..S配送中心不仅处理自己企业的家电类和日百类商品;其中家电类商品在业务量和交易金额方面都占据主要地位..还接受其他的企业的外包给他们的种种业务;涉及商品达到数十个品牌;共计2800多种;所有商品分散放置在其属的15个仓库中;这15个仓库主要分布在深圳市内..由于S集团的产品市场比较稳定;品牌知名度比较高;产品质量过硬;所以客户群比较稳定;客户忠诚度比较高;S集团将全国销售区域划分为7个区域: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由若干业务员分别负责;定期到客户走访;了解客户需求;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动态..客户一般采取电话和传真等传统通信方式与S配送中心联系并下定单;销售模式大多采用分销模式;所有产品面向国内市场;销往全国各地..产品覆盖除西藏、港澳台外所有省区直辖市;比较稳定的客户有大约1300多家;地域分布比较分散..二、S配送中心存在的物流问题1.物流配送设施不匹配;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国外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作业面积大;配有自动分拣机、电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等机械设备;并采用自动化管理;充分表现了其快速、准确的配送服务..S配送中心设施设备比较陈旧;70%是普通平房仓库;普通车辆占70%以上;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斗及<优麦电子商务论文>特种运输车辆很少..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日常事务的管理;内部数据采集、外部接口系统等都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影响了配送质量和速度..。

关于发展物流业进展情况总结

关于发展物流业进展情况总结

关于发展物流业进展情况总结物流业是指将生产者生产的物品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地的一项业务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对近年来物流业发展的进展情况进行总结。

首先,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全球物流业规模持续增长,各国物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较为成熟,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物流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物流市场的新增长点。

特别是中国物流业,近年来以每年近两位数的增速迅猛发展,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其次,物流科技应用不断推进。

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在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物流企业在采用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的同时,也开始广泛应用物流信息化系统,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物流过程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物流信息化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配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次,物流网络建设不断完善。

物流网络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国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例如,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亚洲及欧洲各国之间的物流网络建设,加强国际物流合作。

同时,各种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也得到了快速推进。

这些建设为物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物流网络,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另外,绿色物流发展成为重要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物流得到了广泛关注。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物流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运输方式,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物流企业也加大了对绿色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使用新能源车辆、使用可持续能源供电等,推动物流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最后,物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物流服务质量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各国物流企业在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上做出了积极努力。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通过培训物流从业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和可靠性等手段,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可靠性、时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不断提升,满足了消费者对物流服务品质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物流业配送发展概括报告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1)美国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

为了在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

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

首先是批发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定货指示单。

其次是零售型,以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为典型。

该类型配送中心一般为某零售商独资兴建,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

第三是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独立杂货商联盟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若干家加盟店负责货物配送。

(2)日本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在日本,零售业是首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

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迅速成长,现己遍及日本,正影响着日本其他零售商业形式。

这种新的零售业需要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各种货物的供应顺畅。

因此,日本的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销渠道发达。

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位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

为了保证有效地供应商品,日本许多物流公司不得不对旧有的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更好地做到与上游或下游公司的分销一体化。

第二,频繁、小批量进货。

日本的物流配送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服务需求来自便利店,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

第三,物流配送体现出共同化、混载化的趋势。

共同化、混载化的货物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配送的聚合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配送车辆的装载率。

第四,合作型物流配送。

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

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延伸到国外。

第五,政府规划在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欧洲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在欧洲诸国,尤其是德国,物流配送是指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以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活动。

德国的物流配送产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特别是近10年来,德国的物流配送己经摈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

走遍德国,可以说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完备的运行系统。

在总结德国零售业发展的经验时可以看出德国是十分重视按照连锁经营的规模和特点来规划配送中心的,往往是在建店的同时就考虑到了配送中心的建设布局。

笔者分析,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业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以高科技为依托。

发达国家的配送在运输技术、储存保管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货物检验技术、包装技术、流通加工技术以及与物流各环节都密切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都建立在先进的物流技术基础上,配送中心完全采用计算机管理。

仓库内从货物入库时的分拣、刷码到进入指定的库房里待装配送车辆,全部是自动化操作。

有些配送中心的所有环节包括存货、处理订单和配送商品都由以卫星通信为载体的电脑网络跟踪控制。

如美国的沃尔玛连锁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连锁公司,公司配有专业化的人员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配送设备,它代表了美国目前物流管理与技术的最高水平。

日本的配送中心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比较高,完全用计算机控制分拣系统。

第二,以规模效益为核心。

配送是一种规模经济运动,配送的生命在于规模。

发达国家的实践告诉我们,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以统一进货、统一配货、统一管理的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效益,可以享受批量折扣,降低流通费用和社会交易成本,低于社会平均价格出售商品,获得合理的商业利润而赢得竞争实力。

发达国家配送制之所以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顺利推行,配送中心的实力雄厚是一个.浪重要的原因。

以配送业比较发达的日本为例,日本的连锁企业一个配送中心负责配送70个店铺以上,菱食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加工食品批发商,1997年在日本全国已拥有46个营业所,53个配送中心,其中的7个为区域配送中心,这是1995年共投入40亿日元建成的,拥有大规模的专为流通加工服务的设施。

第三,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基础。

目前,配送为发达国家大多数行业所采纳,形式日趋完善。

如瑞典轴承商的“用户无忧运转方式”,日本钢铁商的“看板”无库存供货方式等。

如美国主要有如下几种不同类型的货物配送模式:①以零售业为主的物流配送模式;②以仓储运输业为主的物流配送模式;③以批发商为主的共同配送模式。

(4)国内物流配送业发展整体概况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经济研究中几乎没有使用过“物流”一词,但物流各环节的运作很早就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物资经济研究通讯》刊登了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的“物流浅谈”一文,物流在我国逐渐得到了关注和重视。

90年代以来的流通实践证明了配送是一种较好的物流方式,我国很多城市的物资部门都设立了配送中心,配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和方式。

实行上门送货为生产企业配送急需的产品,通过构筑代理、配送、连锁相结合的新的流通方式,提高了流通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方便的服务。

随着物流热的逐渐升温,城市物流配送业也日益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都开始兴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基础设施逐渐得到改善、整体物流技术水平也开始得到提高。

深圳市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目前深圳物流的总体布局为,重点建设六个物流产业园区,而这其中,为国际物流提供服务的有:盐田港区物流园区、西部港区物流园区、机场航空物流园区。

服务区域物流的有: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平湖物流园区、深圳邮政分驳转运中心。

以城市配送服务为主的有:笋岗一清水河物流园区。

同时己经有UPS、TNT、MAIZRSK、佐川急便、台湾东源等跨国公司落户园区中。

然而由于我国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形成了重生产、轻流通,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配送的发展在现阶段还很不成熟,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突出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l)配送的服务核心作用难以发挥。

配送的核心作用是服务,现阶段的配送方式,基本上是以单兵作战的分散型配送为主,配送调度中心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组织、协调、平衡、管理等综合作用。

由于物流配送主要是由各专业公司独自进行,而现行物流企业经营外围较窄(如深圳盐田港物流中心只提供国内货物出口的中转、存储功能,而几乎不涉及市内配送业务),可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内容较少,满足不了用户的多种服务需求。

(2)配送操作过程现代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配送操作中计算机的应用程度较低,仅限于日常事物管理,而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运输的最佳路径、最优库存控制等方面,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适应具体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

综上所述,我国现在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结合国情,努力迎头赶上,融入国际经济、贸易、物流大发展的潮流中去,只有这样,我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有望真正提高。

国外盛行的九类配送中心1.专业配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大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配送对象、配送技术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在某一专业范畴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这一专业的多种物资进行配送。

专业配送中心第二个含义是指以配送为专业化职能,基本不从事经营的服务型配送中心。

2.柔性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向固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固定供需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

3.供应配送中心: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例如联营商店、联合公司)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

4.销售配送中心:比较起来看,国外和我国的发展趋向,都向以销售配送中心为主的方向发展。

以销售经营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的配送中心。

销售配送中心又有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生产企业为本身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配送中心;第二种是流通企业作为本身经营的一种方式,建立配送中心以扩大销售,我国目前拟建的配送中心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国外的例证也很多;第三种,是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联合的协作性配送中心。

5.城市配送中心:以城市范围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这种配送中心可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且采用汽车进行配送。

所以,这种配送中心往往和零售经营相结合,由于运距短,反应能力强,因而从事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的配送较有优势。

6.区域配送中心:以较强的幅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的配送中心。

这种配送中心配送规模较大,用户也较大,配送批量也较大,而且,往往是配送给下一级的城市配送中心,也配送给营业所、商店、批发商和企业用户,虽然也从事零星的配送,但不是主体形式。

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在国外十分普遍,美国马特公司的配送中心,“蒙克斯帕配送中心”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7.储存型配送中心:有很强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成品销售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其配送中心可能有较强储存功能;在卖方市场下,企业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这种供应配送中心也有较强的储存功能。

大范围配送的配送中心,需要有较大库存,也可能是储存型配送中心。

瑞士GIBA-GEIGY公司的配送中心拥有世界上规模居于前列的储存库,可储存4万个托盘。

8.流通型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

这种配送中心的典型方式是,大量货物整进并按一定批量零出,采用大型分货机,进货时直接进入分货机传送带,分送到各用户货位或直接分送到配送汽车上,货物在配送中心里仅做少许停滞。

9.加工配送中心:许多材料都指出配送中心的加工职能,但是加工配送中心的实例目前见到不多。

我国上海市和其他城市已开展的配煤配送,配送点中进行了配煤加工。

物流配送中心的绩效评估研究随着我国的快速,工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我国物流配送中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我国物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而对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分析与评估,结合物流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合理的物配送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