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20202020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新人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培养判读、分析降水量分布图的技能。
2.读“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增强读图技能,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加强竞争及合作意识。
重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难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一、导入新课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夏季普遍高温,划分为五个温度带,那么我国降水有何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讲授新课教师:我们这里什么季节降水较多?降水多的季节盛行什么方向的风?联系生活中的体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学生1:我们这里夏季降水最多,夏季一般盛行东南风。
学生2:东南风温暖湿润,所以降水多。
教师:大家说得没错。
下面请同学们先来阅读图 2.18“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对照左下角图例中的数值,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均匀吗?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学生: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约为1600毫米,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大约为50毫米以下。
教师:观察降水量数值的分布规律,请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学生: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过渡: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读图讨论:读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
比较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
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
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图中甘肃夏河县民居多为土墙平顶屋,而浙江绍兴多为 砖墙斜顶屋,建筑形式的不同说明( D )
A.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D. 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图中区域A与区域B的分界线大致与
线相吻合。( C )
A. 200毫米
B. 400毫米
C. 800毫米
D. 1 600毫米
年等降水量
图2-2-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补充设问】东北地区的东部年降水量不足800毫米,却 形成了湿润区,其原因是( C )
释疑解惑 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 减,其形成原因:
1星题 基础练
我国降水分布特征 [2023·北京中考改编]分析降水 量分布状况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 内容。图2-2-9为中国年降水量分 布和四地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 1~3题。
图2-2-9
1. 【真实情境】生活中,雨伞、雨衣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图2-2-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点拨:第10题,甘肃距海较远,降水较少,所
以其房屋多为平顶屋;浙江绍兴位于我国南
方,降水丰沛,且夏季多暴雨,为了排水,
所建房屋屋顶坡度大,多为砖墙斜顶屋。两
地屋顶特点说明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
图2-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气候差异,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进一步理解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面对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之前的学习,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2.难点:气候形成原因的分析,学生对实例的观察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原因。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特点。
2.讲述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让学生了解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
3.分析气候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观察实例,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
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气候差异的理解和看法。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我国东西部气候差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新版新人教版
当堂小练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城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 1-2题。
1.从两城市的气温曲线可以出( C ) A.两城市冬季气温都在0°C以下 B.两城市冬季气温差异不大 C.两城市夏季气温都在20°C以上 D.两城市气温年较差都不大
当堂小练
2.从两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说明( D) A.两城市降水都集中在7-8月 B.两城市降水季节变化都不大 C.两城市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D.甲城市雨季比乙城市短
在吐鲁番,常常见到一幢幢专门晾 制葡萄干的“荫房”。在干旱少雨 的气候下,葡萄挂在通风的室内就 可以自然风干。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海陆因素(夏季风)
降水东西差异
地形因素(山脉阻挡)
加剧东西差异
纬度因素
东部降水的南北差异
2.降水的时间分配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
(1)特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①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1节 气候
课时2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7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 分布。 2.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 图的能力。 3.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 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 关系。
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
降水量 > 蒸发量 降水量 < 蒸发量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干湿差异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地形
-纬度
-海陆位置
-干湿地区的划分及特点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干湿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农业生产
-水资源分配
-人类居住环境
②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颜色丰富的粉笔,将干湿地区分布图绘制在黑板上,让学生直观感受干湿差异的地理现象。
-用图标、图案等方式,将干湿差异的成因和影响生动地展示在黑板上,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本节课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5.人文素养:学生将能够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增强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他们将能够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6.科学素养:学生将能够掌握我国气候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提高科学素养。他们将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板书设计
①知识结构:
-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成因
学生学习效果
最新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精品版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精品版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精品教案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预习提示(一)学前准备读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2.15我国国带的划分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读P32阅读材料及其他。
(二)学习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三)学习指导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是“南北气温的差异”。
气温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之一。
这一部分主要内容有影响气温的要素、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的划分以及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时要注意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分析气温分布特点。
同时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了解气温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自学一:冬季,我国气温南北读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找描并计算: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1)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及其南北气温的特点1月份0℃等温线沿—一线分布: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以下。
思考探究:此时两地河流会怎样?(2)由1月0℃等温线向南向北气温变化的趋势(3)我国最北端的气温在℃以下,我国南部的气温在℃以上,两地的温差是℃。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由以上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影响因素是自学二:夏季我国南北读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找描并计算:(1)我国最北端气温是℃,我国最南端气温是℃,两地的温差是℃。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第2课时)教学案1(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教学案1(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主要原因。
2.读图归纳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年际变化特点。
3.利用我国干湿地区图掌握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对应降水量的范围。
4.通过了解不同干湿地区自然景观、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差异,树立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降水量的分布。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2.教学难点(1)影响降水分布的原因。
(2)干湿地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教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案例感悟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了解学生已掌握的我国降水知识。
学生:准备好上课所用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图片,这是吐鲁番的荫房,将葡萄挂在里面,可以自然风干。
栖霞也产葡萄,我们的葡萄挂起来,能风干吗?这说明吐鲁番哪方面的自然环境与栖霞差异很大?再展示两地的民居:教师:你能看出这两地的民居有哪些差异吗?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观察、回答。
民居差异的背后是降水的差异,那么,如何知道我国降水地区分布的特点呢?我们可以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
讲授新课内容一降水的地区分布(一)认识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教师讲述:如同气温一样,我们可以用等降水量线来表示降水的空间分布。
不同的降水范围着上一定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特定的降水范围,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降水分布特点。
下面我们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来研究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均匀吗?找出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并指出其降水量。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3.找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想一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哪条等温线接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课件新人教版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读图回答结论: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季夏__节秋__分多__配,__很冬__不春__均少__匀,
明显的差异是_越__往__北__雨__季__越__短__,__降__水__集__中__程__度__越__高__ 。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探寻原因
为什么降水 从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探寻原因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海陆因素(夏季风)
降水东西差异
地形因素(山脉阻挡)
加剧东西差异
纬度因素
东部降水的南北差异
(二)、我四国、降我水国的降时水间的变时化间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读图回答
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广__州___、
5、慧眼识图 把干湿地区与对应的年降水量连接起来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
秦岭半湿润 淮河
湿润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400 mm~800 mm 800 mm以上 200 mm以下 200 mm~400 mm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泾渭分明 地彰显了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向上的自然地理差异,列表比 较其地理差异。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
情境1
猜猜植被所在地?
情境2
猜猜民居所在地?
情境3 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一)、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火烧。寮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⑴、年降水量超过 1600毫米的地区大 多在_东__南__沿__海__地_。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干湿区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教学难点: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两组图片,导入本节内容。
二讲授新课(-1降水的空间分布[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呈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⑴找出年降水呈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2)800毫米等降水呈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800毫米等隆水量线通过董蛉、准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 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星线通过哪些地方?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市、兰州市、拉萨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找出年降水呈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5)我国年降水呈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4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2.18中找到我国年降水星最多的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呈最少的吐會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I看看降水呈是如何变化的?[教师总结]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变化呢?[探究原因]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纬度因素[承转]我国降水不单在空间上存在差异f其实在时间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降水的时间分布[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图2.20 "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完成下列的练(1)明确四个城市从纬度位置上如何分布?(2)四地降水臺的季节变化有何共同点?[教师总结]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冬春多,夏秋少。
2.2 气候 第二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 课件 (共29张PPT)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找一找
1.找出400mm、800mm年等降水量线。 2.400mm年降水量线北部穿过哪条山脉 。 3.800mm年降水量线东部大致穿过哪条地 理事物。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一线至 青___藏__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 0℃ 等 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 大兴安岭 山 脉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秋 季节,年际变化大。
学生活动三
读我国夏季风影响图和山脉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2.我国降水南北雨季长短不同,主要受什么季风的影响。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探究(1)
海陆因素(夏季风)的影响
我国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强度 大,降水多;西北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湿 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2.2《气候》
—东西干湿差异
1.要求学生学会初步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 分布特点。
2.结合干湿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举例说明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降水和降雨是一回事吗?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d
b
c
a
学生活动四 读中国干湿区的划分图,回答下面问题。 1.我国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什么?划分了哪些干湿区?
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2.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
3.不同干湿区的降水量范围、植被类型。 湿润区降水大于800mm,对应的植被是森林; 半湿润区的降水在400-800mm之间,对应的植被是森林草原; 半干旱区的降水在200-400mm之间,对应的植被是草原; 干旱区的降水小于200mm,对应的植被是荒漠。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课件11-15
我取了一张凳子,坐在一侧,难得高兴。锡水灌注进一个模子,模子由两个一模一样的半块砖石组成,活像是一刀切开了的大列巴,切开的平整的一面裹着绵纸,夹着一根毛线粗 细的棉绳儿,棉绳在模子之间圈成一个蒲扇大的“Ω”形,两根绳头儿露在外面,锡水就顺着两根绳头留下的豁口灌进模子,注满即止。,有时,外面响起了汽车的引掣声,她会感 到一种亲切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探寻原因
为什么降 水从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递 减?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探寻原因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海陆因素(夏季风)
降水东西差异
地形因素(山脉阻挡)
加剧东西差异
纬度因素
东部降水的南北差异
降水时间分布
北京年降水量极值
读图思考
1.四城市降水 的季节分配均匀 吗?降水集中在 哪个季节? 2.四城市的雨 季长短有何差异? 3.读北京年降 水量极值图,你 能得出什么结论? 对生产生活有何 影响?
降水时间分布
北京年降水量极值
探寻原因
1.为什么四城 市降水集中在 夏季? 2.为什么四城 市的雨季长短 不同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
降水量 > 蒸发量
降水量 < 蒸发量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气候湿润 气候干燥
近些年来,上海和重庆的知青不断前来怀旧,与傣族村寨的“老波头”(老男人),“老咪头”(老女人)重温当年知青与傣族人之间的情愫……
这一章军旅生活本来不打算写的,因为我在部队再也没有什么出色表现了,写起来不动人,也就不引人看。“二十岁,正是我那年演出出名的那一年,我也是20岁就成了名角的。 我知道,这两百元,于他而言并无多大用处,也根本不可能扭转他的命运走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xx最新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新版)新人教
版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判读、分析降水量分布图的技能.
2.读“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图分析,增强读图技能,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加强竞争及合作意识.
重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难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夏季普遍高温,划分为五个温度带,那么我国降水有何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这里什么季节降水较多?降水多的季节盛行什么方向的风?
联系生活中的体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学生1:我们这里夏季降水最多,夏季一般盛行东南风.
学生2:东南风温暖湿润,所以降水多.
教师:大家说得没错.下面请同学们先来阅读图2.18“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对照左下角图例中的数值,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均匀吗?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
学生: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约为1600毫米,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大约为50毫米以下.
教师:观察降水量数值的分布规律,请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学生: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过渡: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
读图讨论:读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比较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过渡:这是一年内降水的分布特点,那么不同的年份又怎样呢?读图2.21“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北京各年份的降水有何特点?
学生:从图中可看出北京降水各年份不同,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年际变化也很大.
总结:由于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年际变化也很大,我国划分了干湿区.
读图讨论:读图2.2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划分干湿区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我国划分干湿区的依据是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我国划分了几个干湿区?结合图中景观图及文字资料,讨论各干湿区的特点.把讨论的结果填在下列表格中:
学生讨论后填写.教师及时反馈订正指导.
干湿区
分类特点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
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耕地大多是
旱地
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答案.
1.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建筑、饮食、民俗、农业生产、植被等许多方面.图2.23中房顶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学生:甘肃××县的土墙平顶屋,浙江××市的砖墙斜顶屋.甘肃××县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节约材料,土墙平顶不易被风损坏;浙江××市年降水量较大,斜顶屋利于排水.
2.不同的干湿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同.阅读下面的资料,请你补充更多的事例.
学生: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由干湿状况联想到与水果的关系,与经济作物的关系,与房屋建筑、交通、体育活动的关系等.如:房屋建筑:湿润地区为了防潮,多住高层竹楼;黄土高原地区干旱,人们多就地取材建窑洞.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知道了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年际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