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分析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下的教学实施分析
海外职 业 教育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教学工厂” 模式下的教学实施分析
孟 国 强 张 胜 宾
( 东 交 通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 0 5 ) 广 16 0
摘 要 : 教 学 工 厂 ” 式 是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 学 院 办 学 理 念 的精 髓 。从 基 于 “ 学 工 厂 ” 念 和 模 式 的教 学 管 理 “ 模 教 理 架 构 、 学项 目组 织 、 养 体 系 和 师 资 队伍 选 拔 与培 训 等 方 面 进 行 深 入 的 分析 , 助 于 对 我 国职 业 院 校 目前 进 行 教 培 有 的 工 学 结 合 的 教 学 模 式 和 机 制 改 革 起 到借 鉴和 参 考 作 用 。 关键词 : 新加 坡 : 洋 理 工 学 院 ; 南 教学 工厂 : 企 双 赢 : 学 组 织 ; 资选 拔 校 教 师
人) 人)
上 .结 合 新 加 坡 国情 独 创 的 具 有 鲜 明特 色 的 高 职 教 育 模 式 . 即
在 教 学 环 境 中 营造 实 际 的 企 业 氛 围 . 过 企 业 项 目和 研 发 项 目 通 使 学 生 能 将 学 到 的 知识 和技 能加 以 多元 化 应 用 “ 学 工 厂 ” 实 际 的企 业 氛 围 引 入 教 学 环 境 之 中 . 将 两 教 将 并 者 融 合 在 一 起 但 南 洋 理 工 学 院 的 “ 学 工 厂 ” 是 简单 的模 拟 教 不 或 模 仿 .而 是 将 实 际 企 业 项 目和 研 发 项 目在 教 学 工 厂 中完 成 . 这 样 就 可 以使 学 生 能 将 学 到 的 知 识 和 技 能 应 用 于 多 元 化 、 层 多 次 的 工 作 环境 之 中 “ 学 工 厂 ” 念 强 调 以学 校 为 本 位 . 不 教 理 而 是 以企业为本 位 , 在现 有教学 系统 ( 括 理论课 、 导课 、 是 包 辅 实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探析摘要: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岛国,但经济成就却令世界瞩目,其中作为社会经济支撑的职业教育功不可没。
在新加坡完善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重要管道。
南洋理工学院是新加坡五所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规范的教学管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办学特色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短短近二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职业院校之一,究其原因在于其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创新,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为新加坡的经济腾飞作出了积极贡献。
1.办学模式独具特色1.1“教学工厂”模式“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享誉职教最具特色的模式,也即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两者紧密融合。
南洋理工学院(nyp) “教学工厂”理念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企业环境、项目开发和学校本位。
首先,“教学工厂”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置身在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和训练,使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实现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教学的零距离对接。
项目开发是“教学工厂”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学生能将所学到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学院与企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互动,确保了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同时也是学院专业能力开发和教师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在为企业开发项目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教学工厂是以学校为本位,它是在现有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而设立的,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将企业项目、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剖析
一
、
南洋理 工学 院 的创 新 思想与 理念
图1 南洋理 工学院的创新思想与理念
南洋 理工 学院是 在新加 坡 日新学 院 ( 机 电一体 化 ) 、德
业科技 学校 ) 高级讲师。主要研 究方 向:C AD / C A M教 学与研 究。( 广 东 惠 ̄/ 5 1 6 0 0 1 )
・
5 0・
职业敖■
2 0 1 5年第 3期
南洋理工学 院 “ 教学工厂” 理念剐析
最终将 两者 融合 在一起 。教学设备与企业 同步甚至 领先 ,项
目开发 与企业接轨 ,即与 企业 合作 ,引进企 业 的实 际项 目,
他会随着学院的成长 和发展而 与时俱进 。学院能力基础 的强 化将促进教学工厂模式 的提升 ,并加深教学 与企业环境 的相
实施项 目教学 ,将教学与解决实际 问题结合 起来 ,培养 学生
解决实 际问题 的能力 。 “ 不仅仅是 企业 实习”是指 与一般 的学生 到企业 实 习不 同,不是把学校搬到工厂 ,而是把工 厂搬到学校——教 学工
2 0 1 1 年 8月至 1 0月 ,笔者 有幸参加 了广东 省 中等职业 学校 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 院培训 班 ,进行 了为期一 个半 月的学 习。在南洋理工学院 ,我们除 了学 习专业技能和 教学方法之外 ,还对新加坡 的职业教育和南洋 理工学院 的先
进办 学理念进行 了重点学 习和研讨 ,并与 国内的职业教育进
互结合 。据笔者理解 ,所谓 “ 没有 固定模 式 ” ,是指 “ 教学
对新加坡“教学工厂”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借鉴-2019年教育文档
对新加坡“教学工厂”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借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推进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应该说,自2000 年左右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的高职院校就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但由于种种因素,校企融合的广度、深度亟待提升。
一、“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一一“教学工厂”,其实质是将真实的企业生产引进校园,实现了企业实际项目运营和教师学生实践工作能力提升相结合。
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形势下,借鉴学习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工厂”( Teaching Factory )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Nanyang Polytechnic )前院长林靖东先生以德国“双元制”模式为基本理念,专门创设了将企业实践环境嵌入到学校的教学环境中去,并通过教学管理、人事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将二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创设这一教学模式的起因是很多企业反应大专院校毕业生要适应工作岗位有一个过程,有时这个过程还很长,企业界进而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特征1. 适合国情:“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全面深入研究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和积累,创设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教学模式。
既有别于英国的“三明治”模式,也不同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2. 学院主导:“教学工厂”的运营是由学院主导,而非企业主导,是以学院现有的教学元素(课程、实验实习和项目安排)为基础创设的。
因此,学院可根据自身教学目标、教学手段设置学生在校(同时也是在企业)的培养过程,并可以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及时监控适修正,确保完成既定教学目的。
3. 实用超前:“教学工?S'在对行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秉持“实用”和“超前”的原则,按照企业实际使用和将要使用的要求购置教学实验设备,使得学生“现在学的'、“现在企业用的'、“毕业时企业用的'、“今后做的'基本保持一致,竭尽所能追求学生学习与企业实际的无缝对接。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对高职院校构建“教学企业”的启示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对高职院校构建“教学企业”的启示引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如何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南洋理工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建立“教学工厂”实践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构建“教学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是一种将学校内部组织转变成为模拟实际企业的模式。
在“教学工厂”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工作的方式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教学工厂”中扮演员工的角色,参与到实际项目中,与同行一起解决实际问题。
二、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优势1. 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学工厂”模式可以将学生从传统的理论学习转变为实际操作。
学生在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2. 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工厂”中,学生需要具备职业操守和素养,包括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生能够培养这些职业素养,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
3. 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教学工厂”模式可以使学校与企业形成紧密联系。
学生在“教学工厂”中参与实际项目,与企业员工一起工作,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和需求,增加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机会。
4. 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工厂”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需要自主解决,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对高职院校构建“教学企业”的启示1. 加强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培养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分析及借鉴-文档资料
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分析及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是一条经该校多年实践探索,被证明是行之有效,能较好地实现结合实际项目开展教学和提高教师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结合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笔者认为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或改进。
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是在当今世界被普遍推崇的职业教育模式。
“教学工厂”的含义是指在学校中创设工厂环境,建起具有先进的技术、完善的设备、逼真的环境的教学工厂。
这样在校内就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的技能更具有实践性的目的。
具体做法:理工学院一、二年级学生,先对基本专业课程进行学习,然后进入基础技能训练;三年级学生根据自选专业进入有关“工业项目组”实际生产操作。
学校从生产厂家承揽工业项目,生产厂家以提供或借用的方式在学校装备一个和实际工厂完全一样的生产车间,学生在教师和师傅的指导下训练,进入实际生产操作。
工业项目的取得无论是由学校统一承揽还是由学生自选课题,必须是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生产能够掌握未来上岗必须运用的基本技能;项目的科技含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具有一定难度,但可在训练期间完成。
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在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实施“做中学”。
理论学习是基础,对于技能的掌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只有亲自动手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
曾有专家研究,单纯听的记忆效果是20%,单纯看的记忆效果是30%,既听又看的记忆效果是50%,听、看、做三者结合,是90%。
由此可见,学生掌握一种或多种技能,“动手做”是最关键的。
职业教育要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就要摆脱黑板上开机器、修汽车、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把单纯地“从听中学”改到“从做中学”。
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立足本土,立足本校,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的启示
二、“ 学工厂” 教 教学 模式和办学理
念 的 实 施 “ 教学 工 厂 ” 以 学 院为 本 位 , 不是 是 而
、
“ 学 工厂 ”办 学理 念 和 教 学 模 教
式 的创 建
设计 、 美组装 、 格检查后 才算 完成 。 完 严 同时 , 整个 培 训过 程 中 , 生使 用 的 在 学 设备 和仪器都是先进 的。因为如果采用 陈旧的设备 和仪器 来训练 , 就难 以培养 出有经验 的未来员 工 。在工程 系 内 , 执 行 工厂教学方案 的是 工业 项 目部 。该部 门与工业 界保持 经常性 联系 , 其操 作方 式类似 一个商业 单位 : 工业界 引进 的 从 项 目将 是学生 及老师学 习 的开始 , 从设
与手续 。目前 , 其他 两个系( 息科 技系 信
和保 健科学 系 ) 也正朝 着“ 教学工 厂 ” 的 模式努力。
由此 可 见 ,企 业 项 目与 研 发 项 目是 “ 学 工 厂 ” 里 不 可 缺 少 的 一 个 重 要 环 教
训 。至第 三年 , 学生 的毕业 项 目基 本上
分 为 两 类 :第 一 类 是 学 生 制 作 项 目 ; 第
联系非 常密切 , 学 工厂所 接受 的企业 教 开 发 项 目也 很 多 。学 院 不 仅 仅 利 用 企 业
及跨 国公司完成 了许多 的工程 项 目。
另 外 ,教 学 工 厂 ”理 念并 非 仅 仅 用 “
于工程 系 ,南洋理工学 院工商管理系所
设 立的“ 学企业” 是“ 学工厂 ” 教 也 教 的另
学 工 厂 ”是 一 个 国 际公 认 的 先进 的 办 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启示
段. 系 统完 善阶段 。全 面 系统地 整 合 各 管 理 要 素 .通 过 无 界 化 的 合
作. 各 专 业成 立 科 技 中心 ( 或 教 学 企业 ) .使教 学工 厂成 为学 院 的卓
越要素 和 办学 主要手 段 . 同时 与企
教学工 厂项 目平 台( T F P P ) 。 学院教 职员具 有 企业 背景 . 了解 企业 的实
作 为 河 南 省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校 长 专
能 提高 班成 员 , 赴新 加 坡南 洋理 工
为 学 生 提供 了一 个 更 完 善 和 有效
的学 习环 境 和过程 . 使 学生 能够将
二、 启示与思考 南 洋理 工学 院 的 “ 教 学 工厂”
起. 以项 目为载体 开 展教学 研活
( 双轨 制 度 ) 。 分 别进 行专项 培 训 和
开 发综 合 性 项 目、 企业 项 目, 确保 学生 成为 跨学 科 的综合 技能 人才 。 学 生所 做 的项 目是 企 业 当前 最需
经验交流J 雨蔽菊一
模 式 的启 示 新加坡 南洋理工学院“ 教 学工厂"
●安 阳市 中等 职业技术 学校 元玉祥
2 0 1 4 年1 1 月1 6日至 2 9 日。 笔 者
实施 “ 教学工厂 ” 达 到 了 以 下 目标 : 对于学生而言 , “ 教学工厂”
பைடு நூலகம்
目工作 , 得 到锻炼 。第二 阶段 , 建立
要 开发 的实 际 项 目. 学生在 “ 教学
动. 学 生在 完成 项 目中进 行理 论 学
习、 交 流讨论 、 实验实 习。它是新加 坡南 洋 理工 学 院在借 鉴 德 国“ 双元 制” 基 础上 . 结 合 新 加 坡 国情 创 建 的全新 的教 学理念 和模 式 它不是 传统意义上的 “ 校内厂” “ 实训 企 业” . 不 是 紧密 型和 松散 型 的“ 校 企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剖析
e vrn n, tg aig s e il e c ig it n u l e urme t mp a iig tec mb ain o d sr 廿 n i me t e rt p cat ta hn o id s y rq i o n i n y n r e n,e h sz h o i t fi u t wi1 n n o n y
Hale Waihona Puke a d i r mie t h r ce it sa e i tg ai g t e r t r c ie it g a i g ta h n n i n n t n e p ie n s p o n n a a trs c r : e rt h o i o p a t , e r t e c i g e vr me t n o e tr rs t c i n n y n c n n o i
第 8 第 4期 卷 2009年 l 2月
广 东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O uI qNA L O F G UA NG DO NG CO M M UN I CATI NS O PO LYTEC HN I C
VOl8 N o. _ 4
De e e 0 9 c mb r2 0
中 。 融 教 学 环 境 于 企 业 环 境 中 ,融 专 业 教 学 于 行 业 要 求 中 。 强 调 教 学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模 拟 现 场 操 作 、 突 出 行 业 性 。 文 中 从 “ 学 工 厂 ” 教 学 模 式 的理 论 基 础 、 教 学 目标 、教 学 程 序 、 教 学 策 略 和 教 学 评 估 等 方 面 对 教 其 进 行 剖 析 , 以便 于 我 们 更 好 地 借 鉴 “ 学 工 厂 ” 教 学 模 式成 功 经 验 ,促 进 我 国 高 职 院校 教 学 模 式 的 改革 。 教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模式及其启示摘要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独创的“教学工厂”理念及其教学模式,将学校、培训中心、企业三元合一,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双重”功能。
“教学工厂”中的教学项目和学期学科课程组合施行“双轨系统”的教学安排,“教学工厂”将核心教学及项目研发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综合、连续的训练机会,而且人力资源、教室资源、实践场地、项目资源等都得到连续高效利用,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南洋理工学院;教学模式;教学工厂;双轨系统新加坡具有超前和现实教育理念:“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技术工人;不但要培养管理者,也要培养会扫地的人”[1]。
笔者于2012年11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院校进行了为期3周的职业教育培训。
本文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例,分析其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供借鉴与参考。
一、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其独创的“教学工厂”(或称“教学企业”)理念及其教学模式,实用性强、教学效果好、学生培养质量高。
“教学工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模式,这一理念是南洋理工学院[2]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将学校、培训中心、企业三元合一而提出来的一种适合现代企业需求和职业技术教育需要的教学模式。
“教学工厂”是在教学环境内营造(emulating)企业实践环境[3],并将两者有机融合,“教学工厂”以学校为本位,教学地点在学校,其是在现有教学系统(包括讲堂课、辅导习作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基础上设立的。
“教学工厂”模式既有别于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又有别于德国“双元制”模式,“教学工厂”中的教学项目和学期学科课程组合施行“双轨系统”的教学安排;企业和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里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教学工厂”所进行的教学不仅仅是企业实习和完成企业项目,而是将核心教学及项目研发活动紧密结合。
“教学工厂”模式的引入使得职业院校不再是传统的学校,而是以教学为主导的“企业”,像工厂但不同于一般的工厂,是一个可以承担企业项目的学校,通过各院系设立一个个独立的“教学工厂”,通过完成项目来训练学生专业技能,同时引进企业文化[4],实现教学环境工厂化、教学管理企业化和教学过程工作化。
浅析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及其启示——以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为例
OCCUPATION13 2010 7一、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阐述1.“教学工厂”理念的概念在新加坡的职业教育领域,“教学工厂”不是一个既有教学任务又生产产品的实体,而是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职业教育理念,是指教育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注重学生技能培养,通过参与企业项目而获得今后工作能力的一种职业教育理念。
2.“教学工厂”理念的要点(1)将工厂概念应用到学院,由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2)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3)以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为教学工厂的重要载体,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
3.“教学工厂”理念的意义(1)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2)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确保有关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与时俱进;(4)学院专能开发和教职员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5)促进学院和企业的紧密联系。
4.“教学工厂”理念的实现前提“教学工厂”理念的实现,非常依赖于健全的外界联系机制。
学院的外界联系以“源于企业,用于企业”为宗旨,目标是使学院:(1)能够吸取市场发展的最新信息及趋势;(2)开发和提升学校系统专能;(3)扩充教学与发展资源;(4)为企业提供服务和进行专业交流;(5)开拓学校科研和创新项目;(6)引入国内外企业的实习机会。
5.学院开拓外界联系的途径(1)建立健全的人脉网络;(2)以学校系统的能力吸引企业寻求合作;(3)以诚为本,维护双赢的宗旨使学校能够持续与外界联系;(4)外界联系与合作的形式不断扩大与延展:有双方合作、多方合作,还建立了企业社群。
表1可以说明“教学工厂”理念有别于其他理念。
表1 “教学工厂”是否观是 不是 应变型学院之管理理念一成不变的体制学院为本位:教学为主企业为本位或校办工厂理论,讨论,实习,项目并存实习和(或)项目教、学、研三元合一;项目教学双元制二、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的体现1.专业和课程开发方面(1)在新专业需求分析中,既分析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也分析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
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给专业教学的启示
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给专业教学的启示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给专业教学的启示吴江职业高级中学谢丽英“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广泛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国情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
“教学工厂”不是在学校之外,再办一个附属工厂、教学实习工厂,或在社会上划定某一个工厂学校定点实习,让学生在学校学完理论课后再到工厂学操作,而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工厂”模式简介“教学工厂”的教学计划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制定,课程安排借鉴双元制的经验,第一年为基础课,让学生掌握宽广的从业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二年是专业课;第三年半年学习应用性课程,半年搞工业项目设计。
具体作法是:理工学院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基本专业课程后进入基础技能训练;三年级学生依自选专业方向进入有关“工业项目组”实际生产操作。
这种“工业项目组”实际上就是由某个或某些社会上的生产厂家与学校联合办的以教学和技能训练为目的的生产车间。
学校从生产厂家承揽工业项目,生产厂家以提供或借用的方式在学校装备一个和实际工厂完全一样的生产车间,学生在老师和师傅或技术员的指导下训练,进入实际生产操作。
工业项目的取得,可由学校统一承揽,也可以由学生自选课题,但都必须是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生产学会,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项目的科技含量要达到一定水平,具备一定难度,但可在训练期间完成。
如为摩托罗拉设计手机的外壳模具,为电子企业设计功能更多更全的新型防盗门等。
工业项目生产活动,完全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必须进行成本核算,以不蚀本微利为原则。
教学工厂的概念与我们习惯的去工厂实习不同:(1)学生去工厂实习,目的是认识工厂的实际环境以及接受工厂技能的训练,学习方式是接受、模仿。
而在教学工厂中,学生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接受、模仿。
(2)在教学工厂中,教师负责联系科研项目或工业项目。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办学经验及其启示
28
职教 扎澡蚤 躁蚤倩燥
要有两个层面安排。其一是在一、二年级进行,如 图 1。建立宽基础与学期小型项目的教学模式,同 一专业学生分为 A、B 两组,同一学年的课程按内 容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课程组合 1 和 2,这两个组 合在同一个学期同时开课,第一学期 A 组学习组合 1,B 组学习组合 2。第二学期交换,A 组学习组合 2,B 组学习组合 1。第三、第四学期也是这样。其 二是在三年级中进行,用半年时间学习专业方向上 的实际应用课程,另外半年时间进行企业实习和毕 业设计项目。在第三年的教学安排中,还实行双轨 交叉课程安排。即同一专业学生分为 A、B 两组, A 组学生安排企业实习,B 组安排企业项目,半年 后对调。这种安排模式能确保学校常年有学生在做 企业项目,保证教学时间和企业工作相衔接,不冲 突、不矛盾,从而保障企业项目顺利完成。
学校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 通,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 产、工作过程对接,真正把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 能及其职业素养要求等融入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以 及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在学历教育考核中,注重综 合素质教育,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 性评估的办法,不仅评估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水平 情况,而且要评估学生的职业习惯、工作态度、团 队意识等职业素养。
三尧 野双轮驱动袁 五阶递进冶 人才培养模式的 实践效果
全面应用“双轮驱动,五阶递进”人才培养模 式的学生与之前几届学生相比,学生的实践教学成 绩、取得双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受各种表彰奖励 的比例都有较大提高;学生参加中职学生技能大赛 获奖数量和获奖层次都取得较大的进步,展示了良 好的职业技能和水平;用人企业对我校汽修专业毕 业生有较高认可度,学校每年的招聘会都展现出供 不应求的景象,学生就业率达到 100%,专业对口 率 95%以上,学生择业竞争力得到加强。
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经验与启示摘要:“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而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与教学有效融合,形成学校、实训中心、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融合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与课程,取得了职业教育的成功。
关键词:新加坡;教学工厂;教学设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前不久,笔者与北京、江苏等省市的职业院校校长、教师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了一个月,深刻地感受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组织文化——组织无界化,终身学习,意识超前,处处创新;接触到了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识渊博,技术高超,肯拼肯干,精益求精;看到了其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工作情境真实;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其独特的教学模式——“教学工厂”。
正是“教学工厂”这种教学模式融合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与课程,使南洋理工学院取得了教学上的成功。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林靖东院长为了使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借鉴德国“双元制”而推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并与学校教学有效融合,形成学校、实训中心、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
是一种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以学院为本位,在现有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全方位营造工厂实践环境的新的办学理念。
这种理念渗透在学校教学的各个方面,甚至体现于学校教学机构的设置与校企合作企业的选择上。
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缩短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教学的距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教学设施设备与企业接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秉承“用明天的科技,培训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的办学思想,把工厂目前使用的先进的机器设备装进实验室,让学生去看,去操作,去理解,不惜投入巨额资金保证教学所用的教学设备实用、超前,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启示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启示2014年11月16日至29日,笔者作为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校长专能提高班成员,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了研修学习。
我们系统了解了新加坡教育体系和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发展历程、卓越办学要素、校企合作与项目教学、教学管理系统和专业教学开发、“教学工厂”理念与模式、人力开发经验(师资培训)等情况,参观了南洋理工学院工程系的机电一体化工程中心、电子工程中心,工商管理系教学企业,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实验实训中心等教学设施,特别就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很受启发。
一、“教学工厂”理念与模式“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最重要的办学特色,也是他们卓越办学的主要手段。
它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它以学院为本位,以教学为主,在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际环境,将核心教学与研发项目紧密结合在一起,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研活动,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进行理论学习、交流讨论、实验实习。
它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借鉴德国“双元制”基础上,结合新加坡国情创建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内厂”“实训企业”,不是紧密型和松散型的“校企合作企业”,不是“三明治”课程安排,也不是“双元制”课程安排,不是企业专家为主导,不是为了办企业,不是为了赢利。
“教学工厂”具有进行专业方向教学、在职培训、企业项目开发、开展科研创新项目等多项功能。
实施“教学工厂”达到了以下目标:对于学生而言,“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提升,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和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教学工厂”,确保有关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与时俱进,教师在项目工作中实现了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更新和提高,使自身价值能在社会市场中保值与增值。
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下的“双轨系统”教学模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模式分析与启示
第 2 卷第 3期 1
文 章 编 号 :0 9 4 7 ( 0 9) 30 2 —3 1 0 — 8 3 2 0 0 —0 9 0
新 加 坡 “ 学 工厂 ” 念 下 的 教 理
“ 轨 系 统 ” 学模 式 双 教
— —
新 加 坡 南 洋理 工 学 院教 学模 式技术 学 院组织 的赴 新加 坡南 洋理 工 学 院为 期一
周 的考 察学 习 。通 过考 察学 习 , 不但 开 阔 了视野 , 提 高 了对 职业 教育 的认识 , 更重 要 的是 , 为 一名 职教 作
人 , 职 业 教 育 有 了 更 多 、 新 的 思 考 。 下 面 将 我 在 对 更
一
、
南 洋 理 工 学 院 的 办 学 特 色
其 目的是 为学 生 提供 更 完 善 、 有 效 的学 习环 境 和 更
南洋理 工 学 院的办 学特 色 , 的来 说 可 以用 1 总 7 个 字概 括 : 组织 文化 、 创新 理念 、 能 开发 、 企政 合 专 校
作。 组织文 化 : 称企 业 文 化 , 括 组 织 无 界化 、 又 包 终
第 2 1卷
厂” 但 不成批 生 产 产 品。这 个 工 厂 , 一 个 集 教学 , 是 环境 、 业项 目及 经 验 积 累 与分 享 于一 体 的 教学 工 工
以工程 系制造 技术 专业 为例 , 三学 年“ 第 双轨 系 统 ” 学安排 情况见 图 1 教 。
20 0 9年 6月
石家 庄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S ia h a g Vo ain l c n lg n t ue o r a o hj z u n c t a h oo yi si t i o Te t
论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模式--重点
论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是一条经该校多年实践探索,被证明是行之有效,能较好地实现结合实际项目开展教学和提高教师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学习借鉴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工厂”模式的概念与内涵“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前院长林靖东先生在发现大专院校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企业界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况下,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所创造的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二者紧密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中,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极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关的项目可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
二“教学工厂”模式的发展过程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学院和企业初步建立和形成伙伴关系,尽可能多地吸纳先进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全面模拟企业环境。
阶段二:在深化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学院全年不间断持续地配合企业的需求开展项目教学,安排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阶段三:学院开始着手系统专能的开发,并致力于大型综合项目的开发和设计。
在坚持教学工厂项目平台(TFPP)的基础上,着重开始专能开发和教职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阶段四:经过前面三个阶段的发展与完善,学院的“教学工厂”的理念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开始进入到良性循环和良性发展的轨道中,并在实施和实践过程中,随着形势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自适应性调整和逐步完善。
三、“教学工厂”模式的目的和特点(一)“教学工厂”模式的目的“教学工厂”模式强调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有关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与时俱进;是学院能力开发和教职员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促进学院和企业的紧密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下的教学实施分析摘要:“教学工厂”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的精髓。
从基于“教学工厂”理念和模式的教学管理架构、教学项目组织、培养体系和师资队伍选拔与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对我国职业院校目前进行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和机制改革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校企双赢;教学组织;师资选拔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77-02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通过短短的17年办学时间,就形成了“4c”的特色,即组织文化(culture)、创新理念(concept)、专能开发(capability)及校企政联系(connection),在高职教育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其中“教学工厂”模式是其办学理念的精髓。
“教学工厂”的理念与模式“教学工厂”模式是南洋理工学院在总结了德国“双元制”、英国btec、澳大利亚tafe等世界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国情独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即在教学环境中营造实际的企业氛围,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多元化应用。
“教学工厂”将实际的企业氛围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
但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不是简单的模拟或模仿,而是将实际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在教学工厂中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之中。
“教学工厂”理念强调以学校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是在现有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基础上设立的,即在教学环境中营造实际的企业氛围,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南洋理工学院与新加坡三百多家大中型企业和几十家跨国企业有着密切联系,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研发资金和实习岗位,供学校教学、研发和培养人才使用,如南洋理工学院依托各系部与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专用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与微软合作成立了视窗移动解决方案中心;与ibm合作成立了万维网服务创新中心和射频识别创新中心;与思科合作成立了协同操作验证中心;与政府合作成立了化学加工科技中心及新加坡零售管理学院等等。
基于“教学工厂”的教学管理架构南洋理工学院各系部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了不同的专业科技中心,其核心任务是:(1)专项教学;(2)在职专科培训;(3)企业项目开发;(4)应用科研项目开发。
同时实行企业化管理,通过iso9000认证,各个系部实行系主任负责制,下属各科技、创新中心实行经理负责制。
每个科技中心由一名经理,1~2名副经理负责,专业教师根据专业方向分属各科技中心,以科技中心为主体承接企业项目,经理既是科技中心的管理者,也是专业方向的负责人,教师既是科技中心的项目研发人员,也是课程负责人。
含有多元技能的系统项目由系部的多个科技中心联合开发,特大型项目由牵头系部组织、学院相关部门协调,跨系组织项目团队。
南洋理工学院工程系“教学工厂”模式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通过这种模式将实际的企业氛围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结合的载体是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
如与机场合作,研制导航信号系统;与新加坡地铁公司合作,设计收费系统;与医院合作,制作高仿真人造头颅模型等。
这种校企间的紧密合作使得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可真正做到“用最新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或设计开发项目和产品。
“教学工厂”真正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赢发展,同时学院也借此得到高速发展,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基于“教学工厂”的教学组织教学项目实施方法南洋理工学院坚持以教育为本的原则,企业项目的选择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前提,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企业项目分解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分步骤完成。
如果是较大的项目需要前后几级学生才能完成,那么高年级学生毕业前会将所完成的工作和成果进行电子存档,以利于与下一年级参加项目工作的学生进行工作衔接。
同时项目教学结束时,还要指导学生对参与项目的结果进行总结,根据企业项目要求完成分析调研报告。
该报告通过企业验收后,项目教学就顺利完成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工作积极性、灵活程度、纪律表现、工作成效等给每位学生打出项目教学成绩。
南洋理工学院工程系的专业课程以大班授课结合小班辅导的方式进行,课程基础理论采用大班(120人)授课的方式,课内实践采用小班项目教学法,每班24名学生,保证学生两人一台实验设备,一次实验课时一般在3小时左右。
在每一次实践课中,指导教师自编“活页讲义”,将工业项目导入教学,学生有充足的训练时间和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更有针对性,辅之以小组讨论、方案设计、完成任务评价等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和成就感等心智活动,学习效率很高,效果明显。
培养体系南洋理工学院培养体系采取的是专业宽基础与专项培训系统,即第一、第二学年不分专业,进行宽基础培训结合学期课程小型项目训练,三年级进行专项培训、企业实习和全日制项目。
专项培训依托各科技中心进行,企业项目训练结合科技中心承担的企业项目进行,企业实习则到与学院密切联系的单位进行。
通过这种培养体系,学生经过两年专业基础培训和小型项目训练,在对行业、专业及自身兴趣有所了解后,在教师引导下结合科技中心承接项目的情况,再选择专项培训、企业项目。
这样,就可以对承接的企业项目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同时真正将工学结合贯串到学生三年学习的始终,并对接就业岗位。
如工程系在第一、第二学年不分专业,以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结合课程小型项目的方式进行,第三学年将学生分为两大组、四小组进行,第一大组第一学期进行专项培训,第二学期进行企业实习和企业项目,另一组则完全相反;在进行企业实习、企业项目这一学期又将学生分为两小组,一组先进行企业实习,后进行企业项目,另一组则相反。
这就是“双轨制”系统,可保证在一年之中,总有1/2学生在进行专项培训(专业方向学习)、1/4三年级学生在企业实习、1/4学生在进行企业项目,做到一年之中专向培训不间断、企业项目不间断、企业实习不间断。
工程系培养体系如表1所示。
这种模式提高了校内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实现了企业项目进行的连续性,同时也解决了同一段时间要安排全部三年级学生到企业实习无法实现或难以控制的问题。
两大组、四小组的教学环节时间安排不一致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专项培训放在企业实习和企业项目前的效果较之于相反的安排就好一些,但南洋理工学院不同系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从宏观教学效果来看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以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目标的,而南洋理工学院校企融合式的教学管理体系、工学结合贯串始终的培养体系无疑对我们的教学模式、培养体系的改革具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与“教学工厂”模式相适应的师资队伍选拔与培训体系我国的高职院校在选择教师时,往往重学历、轻技能。
被选择的教师一般是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或学历更高的人,缺乏技能和实践工作经验。
南洋理工学院在选择专业教师时,主要考查该教师是否有专项的技术及工厂工作的经验,他们选择专业教师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该教师必须要有5年以上的工厂工作经验,能够将企业文化、企业资源、企业项目带入学院,在经过各级严格的审查、面试程序之后才能聘用,从而确保了聘用教师的水平,并且能够适应学院的教学理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重视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提升,以使教师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要求,使教师的教学寿命属于“无货架寿命”——不会过期,不会被淘汰。
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制定各种制度,提供丰富多样的岗位学习培训,每个人每年都会有机会到企业学习工作,到国内外高校提升学历,没有年龄的束缚,没有岗位的限制,强调终身学习;每年还要有20%的教师不必授课,专门承担企业项目开发;培养教师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保证教师的知识及时得到更新,永远走在科技前沿,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教师不断地承接企业项目,能够追踪到最前沿的、最先进的企业应用技术,自身业务水平在不断提高,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具备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结语“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理念,而不是固定模式,根据各专业特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院的成长,“教学工厂”的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调整,与时俱进。
由于教学理念准确,南洋理工学院利用其资源和平台可以为工商业界提供人力开发课程和技术支撑,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反映最先进应用技术的优质教育与培训课程,使学生为未来服务于社会和国家做好准备,能够在毕业后尽快地为新加坡的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南洋理工学院能够最大效能地支持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及建设。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办学背景、发展历程、办学条件等诸多方面与新加坡高职教育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借鉴和学习过程中,应结合我国自身的情况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理念、办学主旨、教与学的有效途径等思想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髓之所在。
参考文献:[1]毛才盛.新加坡“教学工厂”的育人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6):55-67.[2]明廷华.“教学工厂”: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07,8(16):63-64.[3]俞宁.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9(30):149-150.[4]徐秀维.解读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与我国“工学结合”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4):17-18.[5]陈向平,熊威.推进高职课程体系有效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5):13-15.[6]禹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134-136.[7]刘启东.从新加坡“教学工厂”看我国高职教学模式的调整[j].教育与职业,2007(35):50-51.作者简介:孟国强(1965—),男,河南洛阳人,硕士,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
张胜宾(1982—),男,河南开封人,硕士,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汽车学院汽检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