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管理技术概论

合集下载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第四章120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第四章120

PPT文档演模板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第四章120
8
数控机床的类型
经济型数控车床
全功能数控车床
PPT文档演模板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第四章120
9
双主轴数控车削中心
PPT文档演模板
车削中心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第四章120
10
立式数控铣床
卧式数控铣床
龙门数控铣床
PPT文档演模板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第四章120
使用一台通用计算机直接控制和管理一群数 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或装配的系统。
5.开放式数控系统
世界上许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利用PC机丰 富的软、硬件资源开发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新一代数 控系统。开放式体系结构使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通用 性、柔性、适应性、可扩展性,并可以较容易的实 现智能化、网络化。
PPT文档演模板
经营管理、开发设计、加工装配、质量保证自 动化,CIMS、CE、LP、AM等。
PPT文档演模板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第四章120
当前制造自动化技术研究领域和方向
• 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研究(信息、过程、企业) • 自动化系统中人因作用的研究(人-机一体化) • 数控单元系统的研究 • 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研究(精益生产) • 柔性制造技术的研究(DNC-分布式数控,信息流、 物流) • 现代生产模式制造环境的研究(CE\LP\AM\BM) • 底层加工系统的智能化和集成化研究
构等统称数控控制系统。它由程序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主轴进给
及驱动装置等组成。
3. 数控机床(NC Machine Tools)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数控
系统)的高效自动化机床。它综合了计算机、自动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
课程名称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 课程编号 3022112
英文名称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课程类型 公选课
总学时 30 理论学时 30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 2 预修课程 《机械制图》、《金工实习》适用对象 全院大二非机械类
课程简介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是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基础,是制造的核心技术、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重要基础。

当代,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基础性、综合性、先进性与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性,使之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技术,同时也是一个工业化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社会急需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是由各种技术相互交叉、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

本课程为四年制本科工科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技术课。

本课程适于大二非机械类等相关工科类专业的本科生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使学生掌握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应用,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重点加强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应用,强化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应用书本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掌握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应用打下基础。

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

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

降低制造成本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 等方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 企业盈利能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
通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个性 化定制等方式,增强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
应用领域举例
航空航天
先进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高精度加 工、复合材料制造等方面,如飞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航 空座椅的制造等。
协作机器人技术
协作机器人具有安全、易用和灵活的特点,能够与人协同作业,提 高生产灵活性。
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决策
通过搭载传感器和智能算法,机器人能够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 自主决策,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
04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预测
数字化双胞胎概念引入
01 02
数字化双胞胎定义
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 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 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制约了先 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智能化水平有待化和 智能化水平。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趋势一
数字化与网络化融合: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将实现数字 化与网络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型。
电子信息
先进制造技术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微型化、 高精度加工等方面,如手机零部件的加工、集成电路的制 造等。
汽车制造
先进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柔性化生 产、智能制造等方面,如汽车车身的焊接、涂装等自动化 生产线。
生物医疗
先进制造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医疗器械 的制造、生物材料的加工等方面,如人工关节的制造、生 物芯片的加工等。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PPT课件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PPT课件

2021/6/10
15
3. FMF柔性制造工厂
FMF是FMS扩大达到全厂范围内的生产管理过程。机械加工过程和物料 储运过程全盘自动化。它的主要特点是: (1)分布式多级计算机系统,生产计划、日生产进度计划的生产管理 的主计算机,它与CAD/CAM系统相联,以取得自动编制加工用的数控程 序数据。 (2)FMF全部的日程计划进度和作业可以由主计算机和各级计算机通 过在线控制系统进行调整,并可以进行无人化加工。 (3)CNC机床的数量一般在十几台到几十台。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加工 中心、车削中心、CNC机床等。 (4)系统可以全自动地加工各种形状、尺寸和材料的工件。全部刀具 可以自动交换、自动检测磨损或损坏的刀具,能自动更新废旧刀具。 (5)物料储运系统必须包括自动立体仓库,以满足存取为数众多的工 件和刀具的需求。系统可以从自动立体仓库中提取所需的坯料,并以 最有效的途径实现物流和进行加工。
后者是CAD模块与CAM模块的无缝集成,其系统内部通过中性 文件获取其它CAD系统的图形信息。
2021/6/10
5
数控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进行工艺处理 数值计算 编制工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制备控制介质 校核加工程序
2021/6/10
6
7.2 成组技术(GT)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产品品种 增多,而每种产品的生产数量却并不很多。世界上75%~80% 的机械产品是以中小批生产方式制造的。
码位组成,每一码位包括从0到9的10个特征项号,详见图
12-1和表12-1、12-2、12-3、12-4、12-5。
➢JLBM-1系统的特点是零件类别按名称类别矩阵划分,便于
检索,码位适中,又有足够的描述信息的容量。
➢202日1/6/本10 KK系统。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 (2)精密成型技术。精密成型技术是生产局部或全部 无余量或少余量半成品的工艺方法的统称。包括精密凝聚 成型技术、精密塑性加工技术、粉末材料构件精密成型技 术、精密焊接技术及复合成型技术等。其目的在于使成型 的制品达到或接近成品形状的尺寸,并达到提高质量、缩 短制造周期和降低成本的效果,其发展方向是精密化、高 效化、强韧化和轻量化。
3.自动化技术
• 制造自动化是指用机电设备取代或放大人的体 力,甚至取代和延伸人的部分智力,自动完成特 定的作业,包括物料的存储、运输、加工、装配 和检验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其目的在于减 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在制品数量、 节省能源消耗及降低生产成本。
• 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 术、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传感 技术、自动检测及信号识别技术、过程设备工况 监测与控制技术等。
无氧化热处理、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功
能性防护涂层等。
2.新型单元技术
• 第二个层次是新型的先进制造单元技术。 它是在市场需求及新兴产业的带动下,制 造技术与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 环境科学、系统工程、现代管理等高新技 术结合而形成的崭新的制造技术。例如, 制造业自动化单元技术、极限加工技术、 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现代 设计基础与方法、清洁生产技术、新材料 成型与加工技术、激光与高密度能源加工 技术、工艺模拟及设计优化技术等。
广泛性
• 传统制造技术一般单指加工制造过 程的工艺方法,而现代制造技术则贯 穿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 售及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 过程,成为“市场--产品设计--制造-市场”的大系统。
高精度
• 现代制造对产品、零件的精度要 求越来越高,在飞机、潜艇等军事设 施中使用的精密陀螺、大型天文望远 镜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硅片等高新技 术产品都需要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支持。 这些需求使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 离子束加工、纳米制造、微机械制造 等新方法迅速发展。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47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47

• 制造技术(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按照人们所需的目的,运用知识和技能,利用客观物资 工具,将原材料转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工程技术。即:使 原材料成为产品而使用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 制造过程
产品从设计、生产、使用、维修、报废、回收等的全过 程,也称为产品生命周期。
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技术
第一讲 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学习内容
• 先进制造技术相关概念 •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 先进制造技术内涵和体系结构
1.1 制造、制造系统和制造业
一、概念
制造 制造技术 制造过程 制造系统 制造业
制造
是一种有特定目标的技术经济活动;
是人们从市场需求出发,运用主观掌握的科学知识、实践经验 和技能,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综合技术、经济、环境和 人的因素,借助于可以利用的物质工具或手工,采用有效的技 能、手段和方法,耗费一定的能源、资源和时间,将原材料转 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以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复杂过 程。
1.2.2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精”是关键,“极”是焦点, “文”是新义,“数”是核心, “自”是条件,“集”是方法, “网”是道路,“智”是前景, “绿”是必然,“快”是动力, “省”是原则,“效”是追求。
这12点实质上指的就是产品、制造方法、制造过程3个不 同的方面:“精”的精确化,“极”的极端条件,“文”的人 文化,是对产品本身而言;“数”的数字化,“自”的自动化, “集”的集成化,“网”的网络化,“智”的智能化,是对所 采用的制造方法而言;而“绿”的绿色,“快”的速度,“省” 的节省,“效”的高效,是对制造过程而言。当然,源头决定 了活水,活水决定了清渠,而制造方法、制造过程与产品彼此 之间是有相互影响的。

《先进制造技术》--第一章-概论

《先进制造技术》--第一章-概论

第一章
第一章 制造业与先进制造技术
1.1 1.2 1.3 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 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体系结构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1 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
1.1.1 制造与制造业
制造 原材料
工艺 能源
知识 技能 工具
产品
狭义制造
生产车间的加工和装配过程 包括市场分析、经营决策、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加工装配、质量保证、生 产管理、市场营销、维修服务,以及产 品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等整个产品周期
第一章 21世纪制造业的产品特征
•个性化和多样化 产品制造智能化 包括产品自身智能和生 产定制化、模块化,满足不同消费者喜好 •寿命周期不断缩短 摩尔定律-芯片性能每18个月提高1倍,
价格却保持不变
•智能化 包括产品自身智能和生产设施工具的智能 •绿色产品 全寿命周期无污染、低资源消耗和可回收利用
第一章
欧 共 体 • 尤里卡计划(EREKA):1988年用5亿美元资助16个欧洲 国家、600家公司的165个合作性高科技研究开发项目。 • 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计划(ESPRIT):在13个成 员国向5500名研究人员提供了资助,明确设计原理、工 厂自动化、生产过程管理三大课题。 • 欧洲工业技术基础研究计划(BRITE):重点资助材料、 制造加工、设计以及工厂系统运作方式等研究。
的制造技术总称。
第一章
1.3.1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传统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
系统性
广泛性
仅控制生产过程 物质流和能量流
仅指将原材料变为成 品的加工工艺
能控制生产过程 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
贯穿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 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

1先进制造技术概述02

1先进制造技术概述02

5,系统性
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信息生成, 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信息生成,采集 传递,反馈,调整的信息流动过程. ,传递,反馈,调整的信息流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是可以驾驭生产过程 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4,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有识之上相继发表言论,对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有识之上相继发表言论, 世纪80年代初期 美国制造业的衰退进行了反思, 美国制造业的衰退进行了反思,强调了制造技术与国民经济 及国力的至关重要的相依关系,强调了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及国力的至关重要的相依关系,强调了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在此背景下,克林顿政府制定了国家关键技术计划, 在此背景下,克林顿政府制定了国家关键技术计划,并对其 技术政策做了重大调整. 技术政策做了重大调整.先进制造技术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社 会经济背景下出台了. 会经济背景下出台了. Technology, 5,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先进制造技术( AMT)最早起源于美国 美国. AMT)最早起源于美国.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层次及其技术构成
(1)第一层次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基础制造技术 第一层次是优质,高效,低耗,
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生产的基础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 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生产的基础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 的核心; 的核心; 这些基础技术主要有:经过优化的基础工艺如铸造,锻压,焊 这些基础技术主要有:经过优化的基础工艺如铸造,锻压, 这些基础技术主要有 热处理,表面保护,机械加工等. 接,热处理,表面保护,机械加工等.
第二节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特点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第一章课件41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第一章课件41

制造
原材料
工艺 能源 知识 技能 工具
产品
狭义制造
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
广义制造
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准 备、加工装配、质量保证、生产管理过程、市场营
销、售前售后服务、报废后的回收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第一章课件41
制造系统 制造过程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加工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MRPII(制造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PDM( 产品数据管理)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CIM(计算机集成制造)、CE(并行工程)、AM( 敏捷制造)、IM(智能制造)、LP(精益生产)
PPT文档演模板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第一章课件41

仪器仪表 0.998 油 加 工 3.870
PPT文档演模板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第一章课件41
• Machine:-----washing machine; sewing machine • Machinery:---agriculture machiner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 Machinary:---chemical machinary • Mechanism:---operational mechanism • Mechanical:--mechanical engineering;
收利用
PPT文档演模板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第一章课件41
•满足个性需求成为企业经营宗旨

•制造硬件资源可重构性成为企业装备的显著特点


•人力资源是未来企业资源的核心要素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

第二节 机床数控技术 机床数控系统 机床伺服系统
数控加工编程技术 机床数控技术开展趋势
数控机床的诞生
1948年,美国帕森斯(Parsons)公司在研制加工直升机叶片轮廓检验 用样板的机床时,首先提出了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机床来加工样板曲线 的设想。后来受美国空军委托,帕森斯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 机构实验室合作进行研制工作,于1952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三坐标 立式数控铣床。
它接收输入的零件加工程序,将标准代码 表示的加工指令和数据进行译码、数据处理,
并按规定的格式存放。 〔2〕插补计算程序
CNC系统是一边插补进行运算,一边进行加 工,是一种典型的实时控制方式。 〔3〕管理程序
管理程序负责对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插 补运算等为加工过程效劳的各种程序进行调度
管理。 〔4〕诊断程序 诊断程序的功能是在程序运行中及时发现
各个坐标轴的伺服系统将插补结果作为各个坐标 轴位置调节器的指令值,机床上位置检测元件测得的 位移作为实际位置值。位置调节器将两者进行比较, 经过调节,输出相应的位置和速度控制信号,控制各 轴伺服系统驱动机床坐标轴运动。通过各个坐标轴运 动的合成,产生数控加工程序所要求的工件轮廓尺寸。
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
开环系统、闭环系统、 半闭环系统、混合闭环系统。 按有控制电机分 步进伺服、直流伺服、交流伺服。
1. 开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数控机床
开环数控系统的结构图
2、闭环控制数控机床
闭环数控系统的结构图
3. 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
半闭环数控系统结构图
松下交流伺服系统的总体接线图
1-交流伺服电机 2-伺服驱动器 3-控制系统 4-控制连接电缆 5-检测连接电缆 6-动力电缆 7-PLC电缆 8-PL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前言 (1)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2)第一节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 (2)第二节面向知识经济的制造业 (7)第三节 21世纪制造业的主要特点 (13)第四节 21世纪对制造业的挑战 (14)第五节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容与体系结构 (16)第六节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2)第三章先进制造系统工程设计技术 (73)第一节并行工程 (74)第二节面向“X”的设计( Design for X ) (87)第三节反求工程技术(Revese Engineering) (94)第四章制造自动化技术 (98)第一节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98)第二节数控编程技术 (101)第三节 CAPP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107)第四节 CAD/CAPP/CAM集成技术 (116)第五节柔性制造系统 (129)第六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37)第五章先进制造系统管理技术 (150)第一节概述 (151)第二节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 (152)第三节准时生产(JIT)管理方式 (161)第四节精益生产 (171)第五节敏捷制造 (180)前言本课程将带领你到一个神奇的领域中去游览。

这个领域与你的关系是如此之密切,以致于你每时每刻都在与它打交道。

你目之所及、身之所用多是这一领域的劳动成果可是,对于这一领域,你可能又知之甚少,感到十分陌生。

在新的世纪即将来临的今天,对于这一领域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它所创造的令人惊异的奇迹与辉煌,你应该有所了解。

这个领域就是制造领域。

本课程将向您讲述当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各方面知识,这些容,将会令你惊叹,让你着迷,鼓励你开拓新的知识疆界,帮助你提高适应新世纪的能力。

制造业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而今天的先进制造技术又是人类物质文明所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述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定义:是传统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先进技术的综合,并应用于制造工程之中所形成的一个学科体系。

第一节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制造业的主要任务----制造人类社会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需的一切产品。

即:一方面创造价值,产生物质财富和新的知识。

另一方面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包括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先进的手段和装备。

据估计,工业化国家约70%-80%的物质财富来自制造业,因此,很多国家特别是美国把制定制造业发展战略列为重中之重,原因是①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②制造业是解决就业矛盾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21世纪提高一个国家整体就业水平的重要基础;③制造业不仅是高新技术的载体,而且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

一、制造系统与制造技术“制造”定义:(Manufacturing is series of interrelated activities and operations involving the design,materials selection,planning,production,quality assurance,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of the products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制造是一个涉及制造工业中产品设计、物料选择、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的总称。

——国际生产工程学会1990年制造系统(Manufacturing Systern)定义:制造系统是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包括人员、生产设备、材料、能源和各种辅助装置以及有关软件包括制造理论、制造技术(制造工艺和制造方法等)和制造信息等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制造技术(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定义:制造技术是按照人们所需的目的,运用知识和技能,利用客观物质工具,使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技术总称。

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发展只是近20年间的事情。

二、传统制造业及其技术的发展制造技术发展,从蒸汽机出现到今天,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用机器代替手工,从作坊形成工厂•在19世纪及20世纪初,各种金属切削加工工艺方法陆续形成,近代制造技术已成体系。

•机器(包括汽车)的生产方式是作坊式的单件生产。

它产生于英国,先后传到法国、德国和美国,并在美国首先形成了小型的机械工厂,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力大大增强。

2.从单件生产方式发展成大量生产方式推动这种根本变革的是两位美国人:泰勒和福特。

泰勒首先提出以劳动分工和计件工资制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成为制造工程科学的奠基人。

福特首先推行所在零件都按照一定的公差要求来加工(零件互换技术),1913年建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汽车装配生产线,实现了以刚性自动化为特征的大量生产方式,它对社会结构、劳动分工、教育制度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工业技术的革命和创新,传统制造业及其大工业体系也随之建立和逐渐成熟。

近代传统制造工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其特点是以机械一电力技术为核心的各类技术相互联结和依存的制造工业技术体系。

3.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现代制造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产生的现代制造技术沿着4个方向发展;传统制造技术的革新、拓展;精密工程;非传统加工方法;制造系统的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和技术的特点:(1)单件小作坊式生产加高度的个人制造技巧,大量的机械化刚性规模生产加一体化的组织生产模式,再加细化的专业分工。

(2)制造技术的界限分明及其专业的相互独立。

(3)制造技术一般仅指加工制造的工艺方法,即制造全过程中某一段环节的技术方法。

(4)制造技术一般只能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原材料到产品的物质流运过程,能量的投入、转换和消耗过程)。

(5)制造技术与制造生产管理的分离。

三、现代制造及其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技术的革新、发展及完善:新兴材料技术(新冶炼技术、新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切削加工技术(数控机床、新刀具、超高速和精密加工);大型发电和传输技术;核能技术;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电视、广播和雷达);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

传统制造业在20世纪开始的新的革命性的变化和进步,传统制造开始向现代制造发展。

现代制造及其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特点是:(1)生产规模:•从少品种大批量,发展到单件小批量、多品种变批量。

(2)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发展到设备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3)制造装备:•从手工,发展到机械化、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线、柔性自动线+智能自动化。

(4)制造技术和工艺方法:发展中现代制造特征表现为:①重视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序,如加工前后处理;②重视工艺装备,使制造技术成为集工艺方法、工艺装备和工艺材料为一体的成套技术;③重视物流、检验、包装及储藏,使制造技术成为覆盖加工全过程的综合技术,④发展优质高效低耗的工艺,取代落后¹⑤吸收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等高新技术成果,形成CAD、CAM、CAPP、CAT、CAE、NC、CNC、MIS、FMS、CIMS、IMT、IMS等一系列现代制造技术。

•实现上述技术的局部或系统集成,形成从单机到自动生产线等不同档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5)引人工业工程和并行工程概念:强调系统化及其技术和管理的集成,将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制造技术及制造过程成为覆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包含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竞争的焦点和策略市场竞争是制造业永恒的话题。

从100多年前福特(Ford)汽车的生产线开始,产生和应用不同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见表1—1)。

20世纪是制造业空前发展的重要时期;制造系统的集成活动异常活跃,制造模式不断更新。

制造技术广泛吸收高新技术的优秀成果,并相互渗透、融合和衍生,产生急剧的变化,其目的是使所制造的产品(Product)达到:功能(Function)、交货期(Time to Market)、质量(Quality)、价格(Cost)、服务(Service)均为优良。

五、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模式的发展历程20世纪末,以微电子、信息、新材料、系统科学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控制领域中的广泛渗透、应用和衍生,极拓展了制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急剧地改变了现代制造业的产品设计方法、产品结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生产组织结构,产生一大批新的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

现代制造业已成为发展速度快、技术创新能力强、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部门。

为适应这种情况的变化,美国、日本等国开展了大量的对策研究。

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概念,先后诞生了许多先进制造技术、模式与系统,例如●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CE)●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LP)●智能制造系统(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IMS)●敏捷制造系统(Agile Manufacturing System,AMS)●全能制造系统(Holonic manufacturing System,HMS)●虚拟制造系统(Virtual Manufacturing System,VMS)●全球制造(Globalization Manufacturing)系统等。

见下图第二节面向知识经济的制造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国的经济离不开与国际市场的信息、技术、资源和产品的交换。

由此,一方面开阔了企业的市场,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全球围的竞争压力。

新经济也是全球性经济,生产过程不再局限于一国围,而是形成“无国界的经济实体”。

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开放与限制并存的局面,必将引起世界经济结构与组织结构的重大变化,从而带来制造业的一场革命。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与对制造业的影响知识经济对制造工业的影响:●对产品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经营和制造活动的全球化等。

●制造技术质的飞跃:●制造技术已成为一个涵盖整个生产过程、跨多个学科、高度集成的高新技术。

●支撑制造技术的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激光及管理科学等逐步成为制造业的新兴技术与新兴工业的综合体。

问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的地位是否降低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