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5151c5d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0.png)
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
比喻句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的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ebadd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7.png)
比喻句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的修辞手法是指将一个事物或人比喻成另一个事物或人的表达方法,通过使用喻体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体。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形象生动地表达抽象的事物或情感,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本体和喻体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或人,通过喻词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比喻句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等。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连接起来,例如“他像一只猎豹般奔跑”;暗喻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是用“是”、“变成”等词语连接起来,例如“她是一朵绽放的花朵”;借喻是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例如“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来了”;博喻是用多个喻体来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他像一条龙一样翻滚跳跃”。
比喻句的作用有很多,可以形象生动地表达抽象的事物或情感,增强文章或话语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和个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与效果分析
![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与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dd8a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9.png)
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与效果分析比喻作为修辞手法之一,在文学创作、修辞讲解以及日常交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事物进行比较,比喻可以突出某种特性,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形象性。
本文将分析比喻的运用与效果,并从字面比喻、隐喻和拟人等不同的比喻形式入手进行探讨。
一、字面比喻字面比喻是指直接以相似的形象描绘被比喻事物,通常使用“像”、“如同”等词语进行修辞。
例如:“他的笑声像春天的和煦阳光,温暖了整个房间。
”这句话通过将笑声与阳光进行比较,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笑声的温暖和明亮。
字面比喻的效果在于突出被比喻事物的特性,使得表达更加具体传神。
通过描绘形象而活泼的比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增强对文章的共鸣和感受。
二、隐喻隐喻是指通过暗示和间接比较,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它常常运用抽象的概念或非具体的对象来比喻具体形象,使得比喻更加深入人心,具有更高的修辞效果。
例如:“她的眼睛是一汪清泉,深邃而纯净。
”这句话通过将眼睛比喻为清泉,传达出女主人公深邃而纯净的内心世界。
隐喻的效果在于凸显文章的深意和含蓄性。
通过巧妙的比喻,作者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增强读者对文章的解读和思考。
三、拟人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或抽象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增强表达的形象感和情感力度。
通过拟人,事物变得具有情感和主观能动性,更有说服力。
例如:“大地张开了它的怀抱,迎接着初春的花朵。
”这句话通过赋予大地拥抱和迎接的动作,使得读者感受到春天的喜悦和生机。
拟人的效果在于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冲击。
通过将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读者能够更好地与作品产生情感共振。
综上所述,比喻作为修辞手法的一种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通过字面比喻的直观形象、隐喻的深意暗示以及拟人的情感表达,作者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然而,在使用比喻时,也需要注意适度和恰当性,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运用,以保证修辞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对比喻的运用与效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修辞手法比喻的力量和魅力。
修辞手法详解
![修辞手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4849d71f5335a8102d220c7.png)
修辞手法详解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
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
例: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
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你听过柳树梳头的声音吗?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无疑而问,不需回答。
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例: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
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
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还有一些古诗句也运用了对偶的写法。
)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练习: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3、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4、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修辞手法比喻句详解与练习
![修辞手法比喻句详解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5e2e000b90d6c85ed3ac620.png)
修辞手法——比喻一、认识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即用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二、了解比喻句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好像、仿佛、似乎等;喻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
例如:太阳像个大火球。
(本体太阳,喻体火球,喻词像)例如:她的脸红得像苹果。
本体(),比喻词(),喻体()比喻句的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一)明喻:也叫直喻,就是直接明显地打比方。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和喻体都同时出现,二者之间一般用“像、好像、好比、好似、如、比如、似、犹如、如同、仿佛、像……一样、如……似的、如……一般等比喻词作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二)暗喻,也叫“隐喻”,它们当中进行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语用“是、成、叫、算、当、成为、等于、变成”之类的词语作为比喻词。
暗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合”的关系了。
暗喻的四种格式:1、使用喻词的暗喻。
例如:理想是一个人心中的太阳。
2、省略了喻词的暗喻。
例如:交际——架设于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3、不用喻词,本喻体构成偏正关系的暗喻:(1)有“的”字的:例如:打开记忆的仓库,扬起青春的风帆。
(2)无“的”字的:例如:人生大舞台,心窗,题海等。
4、不用喻词,本喻体构成同位关系的暗喻:(1)“本体+喻体”式。
例如:祖国母亲。
(2)“喻体+本体”式。
例如:祖国的心脏北京,母校。
(三)借喻:直接借助喻体来描写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
借喻不说出本体事物,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例如:天上挂着一轮玉盘。
三、判别是不是比喻句比喻句必须具有两种事物作对比,但是,光具有两种事物还不能算是比喻,还必须看本体和喻体是不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
如果是不同类的事物,那这个句子就是比喻句;如果不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作比较,那这个句子就不是比喻句;不要把句中带有“像”等词语的句子都当做比喻句。
修辞手法解析比喻和排比的艺术运用与修辞效果
![修辞手法解析比喻和排比的艺术运用与修辞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4f5d96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9.png)
修辞手法解析比喻和排比的艺术运用与修辞效果修辞手法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技巧,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其中,比喻和排比是两种常见且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述和对比衬托,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本文将对比喻和排比的艺术运用和修辞效果进行解析。
一、比喻的艺术运用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相互类比,以达到形象生动、形容准确的效果。
比喻的艺术运用十分广泛,适用于各种文学作品、散文随笔以及商务文书等多种写作场景。
比喻的艺术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 借物比喻。
将某个事物的特点比作另外一个事物,以凸显其特点或者达到说明的效果。
例如,把婉约的春水比作女子的柔情,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情感。
2. 借景比喻。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或者具体场景,把事物的特点与这些景物进行类比,以展现事物的形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
比如,写到夏日的大海,可以比喻成一个湛蓝无垠的宝石,以突显其广阔和神秘。
3. 借人比喻。
通过对人的外貌、行为、性格等特点进行类比,来形象地描绘事物的特点和表达观点。
比如,将一个人的笑容比喻成温暖的阳光,以表达他善良的内心和友善的态度。
1. 增强形象感染力。
比喻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和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2. 增加文采和艺术性。
比喻的修辞手法常常在文学作品和散文随笔中使用,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描写,增加了作品的文采和艺术性。
3. 扩展思维空间。
比喻可以让读者通过对不同事物的类比,拓宽思维的边界,让人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排比的艺术运用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列举相同结构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以增强修辞效果,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排比的艺术运用常见于议论文、演讲稿和广告宣传等场合。
排比的艺术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 同结构排比。
通过将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进行排列,以突出修辞的效果和思想的递进。
比喻修辞手法的概念是什么
![比喻修辞手法的概念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11368c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8.png)
比喻修辞手法的概念是什么比喻修辞手法的概念是什么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即所谓“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比喻修辞手法的概念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比喻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的含义是: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
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
两个成分是: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喻体”或“客体”。
两个条件是: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
通常情况下,本体比较抽象、深奥,是实际对象感到生疏的;而喻体则比较具体、浅显,是交际对象所熟悉的。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用比喻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
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修辞手法的辨析与作用修辞手法是初中阶段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辨析和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
比喻修辞手法的用法
![比喻修辞手法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0693e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0.png)
比喻修辞手法的用法打比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店铺为您带来比喻修辞手法的用法,欢迎阅读!形式本体(甲)比喻词喻体(乙)明喻甲像乙出现像、好像、像…似的、仿佛、如、犹如……出现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成、变为、成为、成了……出现借喻乙代甲不出现无出现1、明喻: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2、暗喻(又叫隐喻):群众是汪洋大海,个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
(此句用大海和一滴水的关系来比喻群众和个人的关系,一目了然。
)织成强大的网!3、借喻:既没有比喻词,本体也不出现,而是直接把喻体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借喻的基本形式是以乙代甲。
例如:如果不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溅你一身的污泥。
此句中“落水狗”比喻挨了打的敌人。
又如:我们应该禁绝一切空话。
但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此句中“懒婆娘的裹脚”比喻冗长而空洞的文章。
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
这个“不同事物”指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它们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使本体和喻体发生相比关系的词叫比喻词。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句中的“叶子”是本体,“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此比喻句取它们外形上的形似。
又如: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比喻按、喻体、三部分隐现的情况,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三种基本类型。
我们看这个图表:成分类别形式本体(甲)比喻词喻体(乙)明喻甲像乙出现像、好像、像…似的、仿佛、如、犹如…… 出现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成、变为、成为、成了…… 出现借喻乙代甲不出现无出现1、明喻: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2、暗喻(又叫隐喻):群众是汪洋大海,个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
(此句用大海和一滴水的关系来比喻群众和个人的关系,一目了然。
修辞手法——比喻的妙用
![修辞手法——比喻的妙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a536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5.png)
修辞手法——比喻的妙用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比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于各个文体的写作中。
比喻以其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富有艺术魅力,也能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主题。
本文将探讨比喻的妙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修辞手法。
一、比喻的定义和作用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使受众对一个事物有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
比喻能够通过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形象呈现出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比喻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动形象: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之更加贴近生活,帮助读者直观地理解和感受。
2. 表达感情:比喻能够通过用一个形象的事物来描述另一个事物,使读者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共鸣效果。
3. 强调重点:比喻可以通过突出某一特定的事物,对另一个事物进行强调,使受众更加关注和理解此事物的重要性。
二、比喻的类型和例子比喻可以分为直接比喻和隐喻两种类型。
直接比喻是通过明确地使用“像”、“如同”、“好比”等比喻词语来进行比较,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
例如:“她的笑声如同清泉般悦耳动听。
”这里通过使用“如同”直观地表达了“她的笑声”与“清泉”的相似之处,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她的笑声的美好。
隐喻则是通过暗示或间接地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使读者在间接理解中领会到作者的意图。
例如:“他是一颗散发着光芒的明星。
”这句话通过将“他”与“明星”进行隐喻比较,给人一种他的光芒大放,脱颖而出的感觉。
除了直接比喻和隐喻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具体的比喻形式,比如拟人比喻、象征比喻、修饰比喻等。
这些形式各具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作品的需要,让作品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三、比喻的运用示例1. 拟人比喻:“风儿轻轻地拂过脸庞。
”这句话将“风”拟人化,给予其轻轻拂过脸庞的动作,使读者对风的感受更加深刻。
2. 象征比喻:“她是我的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语文基础知识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比喻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比喻
![语文基础知识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比喻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比喻](https://img.taocdn.com/s3/m/2deddc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6.png)
语文基础知识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比喻常用的修辞手
法一一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于通过类比或隐喻的方式来形容或说明一个事物。
比喻可以帮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感,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比喻修辞手法:
1.明喻:直接使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以强调它们
之间的相似性。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一般温暖。
"
2.暗喻:暗示性的比喻,不直接点出比喻的对象,而是通过
隐晦的描述来传达表达的意思。
例如:"她是一只自由的
鸟,在天空中翱翔。
"
3.拟人:把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性,使得描写更具有生动性
和形象感。
例如:"时间在无声中流淌,慢慢吞噬一切。
"
比喻修辞手法可以能够突出并强化表达的内容或形象,使文学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可以提升文章的美感和修辞效果。
比喻修辞手法的详解
![比喻修辞手法的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6fd3b719b89680203d825ff.png)
借喻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 1、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 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毛泽东《反对党 八股》)。
3、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 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 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 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
飞机下白茫茫的浮云,好像草原上的羊群。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比喻的分类
比喻句的分类: 根据比喻的本体、比喻词、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 比喻一般分为三种: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明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 、“如”等
比喻修辞手法
比喻的定义、作用
比喻: 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 明另一事物的方法。
比喻的作用: 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 有感染力。 山谷里的风很大,仿佛一个天然风箱,呼呼作响。
比喻句的组成
比喻句的组成: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
例如: 1、共产党像太阳。 2、父爱如山。 3、春雨贵如油。 4、粟裕将军爱兵如子。 5、妈妈的爱就好像冬日温柔的阳光。
暗喻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 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 1、弟弟成了泥人。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 3、你是雾海里的航标灯。 4、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墨山水。
4、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 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d06806c3968011ca3009193.png)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4、比喻的目的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
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
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
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
例如: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
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
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
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
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与夸张的区别与运用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与夸张的区别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3b042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6.png)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与夸张的区别与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与夸张的区别与运用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表达工具,通过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在这其中,比喻、拟人与夸张是常用的修辞手法。
本文将围绕着这三种修辞手法展开讨论,解析它们的区别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一、比喻的定义与特点比喻是一种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从而进行形象化描述的修辞手法。
通过比喻,我们可以将一个事物的特点或形态,用另外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抒发感情。
比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比喻是一种近似的类比:通过将两个事物相互联系,可以更好地描绘出某个特征或情感,使读者获得更具体、生动的感受。
2. 比喻注重形象与感情:比喻通常采用具体的形象,使读者能够形象化地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或形象。
3. 比喻具有触动情感的力量:由于比喻能够通过语义的转换达到情感的触动,因此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
二、拟人的定义与特点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与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我们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事物的意义和感情。
拟人的特点如下:1.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形容得像有生命的人类一样,赋予其思考、感受、行动的能力。
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能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体验。
2. 拟人通常通过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等手法,以及通过对事物的行为和表情描述,来赋予事物人性化的特征。
3. 拟人强调情感共鸣:通过将事物拟化成人类的形象和行为,读者容易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三、夸张的定义与特点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程度来强调表达的修辞手法。
通过夸张,可以使写作更加生动、夸张和有趣。
夸张的特点如下:1. 夸张凸显事物的特点:夸张会将事物的某个特征或程度进行夸大,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鲜明地感受到其中的含义和意味。
2. 夸张注重效果与感受:夸张手法通常用于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并通过强烈的表达来引起读者的注意与共鸣。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 比喻在修辞中的应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 比喻在修辞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5f28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c.png)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比喻在修辞中的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1. 比喻的定义和作用比喻是修辞手法中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它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具体的事物进行比较,以求达到表达或传递深层含义的目的。
比喻可以使文本更具形象感和感染力,增强读者的理解和共鸣。
2. 比喻的应用2.1 恰当的比喻恰当的比喻是指使用与所要表达的事物或概念相关联的比喻,使得比喻关系更加贴切、形象。
例如,用“火红的夕阳”来形容爱情的热烈,这样的比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
2.2 比喻的美化作用比喻可以通过将某种美好事物与所描述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起到美化的作用。
例如,“她像一朵盛开的花朵”这样的比喻可以使人们对她的形象产生美好的联想,增强形象的艺术性。
2.3 比喻的夸张作用比喻有时也可以通过夸张手法达到表达的目的。
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张,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例如,“他是个心如蛇蝎的恶人”这样的比喻可以强调一个人的邪恶本质。
2.4 比喻的隐喻作用比喻还可以通过隐喻手法来传递一层深层的含义。
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读者可以从比喻之中寻找隐含的意义,增加文章的哲理性和深度。
例如,“时间是一把杀猪刀”中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无可挽回的特点。
3. 比喻的注意事项3.1 避免过于生硬的比喻比喻应该使用得当,避免过于生硬和牵强。
过于生硬的比喻容易引起读者的困惑和不适,降低文章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3.2 不可过度使用比喻比喻作为修辞手法的一种,应该掌握使用的度。
过度使用比喻会导致文章过于夸张和造作,失去真实感和可信度。
4. 结论比喻作为修辞手法的一种,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效果。
在运用比喻时,我们需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美化、夸张和隐喻作用,同时还要避免过于生硬和过度使用比喻。
只有合理运用比喻,才能使文章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和修辞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解析 → 比喻修辞手法的详细分析
![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解析 → 比喻修辞手法的详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1faac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4.png)
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解析→ 比喻修辞手法的详细分析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解析比喻修辞手法的详细分析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于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通过建立隐含的关系来传达意义和增强表达的效果。
在文学和修辞中,比喻是一种常见且有力的表达方式。
下面将对比喻修辞手法进行详细分析。
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来传达某种意义和理解。
它使读者能够通过将已知的事物与未知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作者的意图。
2. 比喻的作用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表达效果: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比喻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和具体,从而增强表达的效果。
- 传达意义和理解:通过比喻,作者可以传达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作者的意图。
- 创造意象和氛围:比喻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意象和氛围,使读者更深地融入文学作品的情境和情感中。
3. 比喻的种类比喻可以分为直接比喻和隐喻两种。
- 直接比喻:直接比喻是明确地使用一个事物来比较另一个事物,强调相似之处。
例如,"他是一匹奔腾的野马"。
- 隐喻:隐喻是通过暗示和间接的方式来进行比较,要求读者根据上下文和意义进行理解。
例如,"他的心是一片荒芜的沙漠"。
4. 比喻的运用技巧为了更好地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以下是几个技巧和注意事项:- 选择恰当的事物进行比较,使比喻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感。
- 提示或暗示比喻中的隐含意义,让读者能够解读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 避免过度使用比喻,以免疏于使用其他修辞手法,导致文学作品单调和重复。
- 通过比喻来创造出独特的意象和氛围,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结论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和富有表达力。
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比喻可以传达作者的意图和理解。
因此,在撰写文学作品时,合理运用比喻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以上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详细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修辞手法认识比喻的修辞手段
![修辞手法认识比喻的修辞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ddb8b0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2.png)
修辞手法认识比喻的修辞手段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而比喻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够通过比较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探讨比喻的修辞手段及其在文学中的应用。
一、类比比喻法类比比喻法是指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共同点,从而揭示出被修辞对象的特点。
这种修辞手法常常使用一些表达手法,如“像”、“如同”、“好比”等词语。
通过比较,能够让读者对目标对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例如:“他像一只鹰一样高傲自信。
”这句话通过将他与鹰进行比较,突出了他的高傲自信这一特点。
通过类比比喻法,作者成功地将他的形象生动且形象地展现出来。
二、隐喻比喻法隐喻比喻法是指通过隐含的方式将某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而不直接使用比较的词语。
通过隐含,能够给读者一种巧妙的联想和感受,增强文本的艺术感和审美效果。
例如:“月亮是一块银盘,洒下银光,照亮大地。
”这句话中的“月亮是一块银盘”就是一种隐喻比喻。
通过将月亮比喻为银盘,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明亮、神秘的联想,增强了文本的意境。
三、排比比喻法排比比喻法是指通过用同一修辞词语或结构的语句组织来表达对比或相似的意义,增强表达的效果。
排比比喻法常常使用在句子结构上或一些修辞手法上。
例如:“我宁愿像一只蚂蚁般低调坚韧,也不愿像一只蝴蝶般花枝招展。
”这句话通过排比的方式,将蚂蚁和蝴蝶进行比较,并通过对比衬托出作者对于低调坚韧的追求。
四、拟人化比喻法拟人化比喻法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性和行为,增强表达的效果。
通过拟人化,能够让读者更加亲切地对于被修辞对象进行认知,使文章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风儿亲吻着大地,树叶沙沙作响。
”这句话中的“风儿亲吻着大地”就是一种拟人化比喻。
通过将风以人的行为来描绘,增加了文本的情感色彩和温度。
五、夸张比喻法夸张比喻法是指通过夸大或放大被修辞对象的某些特征或特点,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和印象。
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例子 → 比喻修辞手法的实例分析
![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例子 → 比喻修辞手法的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536bd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d.png)
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例子→ 比喻修辞手法
的实例分析
比喻修辞手法的实例分析
比喻修辞手法是一种强大的表达工具,它通过将一个事物比喻
为另一个事物来传达信息。
以下是一些比喻修辞手法的实例分析。
1. "时间如流水"
这个比喻将时间比喻为流水,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了时
间的流逝不可逆转的特点。
这个比喻通过对时间和流水的联想联系,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时间的概念。
2. "他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这个比喻将一个人比喻为狡猾的狐狸,用来形容这个人的狡黠
和聪明。
通过将人和狐狸这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文中传达了这个
人的某种特质或行为。
3. "她的笑容是阳光般灿烂"
这个比喻将一个人的笑容比喻为阳光,用来形容她的笑容明亮而温暖。
通过将笑容和阳光这两个事物进行比较,表达了笑容所带来的愉悦和温暖的感觉。
4. "他的声音如同细雨般轻柔"
这个比喻将一个人的声音比喻为细雨,用来形容他的声音柔和而温柔。
通过将声音和细雨这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强调了声音的柔和和舒适的特质。
以上是比喻修辞手法的一些实例分析,通过比喻,作家可以用简洁生动的形象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修辞手法解析比喻和拟人的运用
![修辞手法解析比喻和拟人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10e5f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1.png)
修辞手法解析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修辞手法解析: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修辞手法是一种常用的文学表达技巧,它能够丰富作品的语言形式,增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和拟人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能够给作品带来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情表达。
本文将就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进行解析。
一、比喻的特点和运用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某种意义的修辞手法。
它利用事物间的共同特点,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比喻常常运用形象、简练的语言,给人以强烈的感触。
比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类比性:比喻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使得读者能够通过已知的事物理解未知的事物,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
2. 生动形象:比喻常常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和表达手法,使得作品中的形象更加鲜明、感人。
3. 感情表达:比喻可以通过类比的手法,将作者的情感与某种事物进行联系,达到更好地表达感情的目的。
比喻的运用可以在各个文学作品中找到。
例如,在《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被比喻为红楼中的“玉”和“瑕”,既表达了他们的与众不同,又突显了他们人生的坎坷。
而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生活被比喻为“骆驼”的奔波与苦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拟人的特点和运用拟人是一种将抽象的事物或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品中的事物可以具有自我意识、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使得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拟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赋予意识:拟人通过赋予抽象的或非人类事物以意识,使其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和决策能力,增加作品的艺术性。
2. 人化描写:拟人运用人类的言行举止和情感表达,使得作品中的事物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理,引发读者的共鸣。
3. 增强表达力:拟人可以使作品更加形象明确、感情丰富,有助于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拟人的运用也是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
比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对死去的父亲进行了拟人的描写:“随尔无止尽之往来,纷披度日以耗人生命”,这样的描写使得死亡具有了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更加深刻地表达了哈姆雷特对父亲死亡的悲伤。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abb30e7551810a6f52486c7.png)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4、比喻的目的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
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
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
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
例如: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
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
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
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
例如: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
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
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
例如: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一)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4、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
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
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
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
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
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
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
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
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
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
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
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
⑤美化或丑化本体。
前者(例1、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3、4)则是贬低、卑视本体。
例如:
例1:狗象忠实的朋友。
例2:垂老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
例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
例4: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5、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6、分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
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
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
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7、常用比喻词
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8、比喻的修辞举例
(1)带有比喻的成语
恩重如山冷若冰霜成竹在胸胸有成竹呆若木鸡风烛残年挥汗如雨浩如烟海门庭若市虚怀若谷轻如鸿毛震耳欲聋声名狼藉易如反掌切肤之痛亲如手足人面兽心如虎添翼如胶似漆丧家之犬对答如流刀山火海a明喻:
虚怀若谷门庭若市如火如荼如饥似渴味同嚼蜡寿比南山归心似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冷若冰霜
b暗喻:
车水马龙有口皆碑唇枪舌战草木皆兵冰清玉洁明珠暗投人老珠黄犬牙交错血海深仇犬马之劳
c借喻:
望穿秋木破镜重圆风平浪静班门弄斧铜墙铁壁豺狼当道掌上明珠画龙点睛柳暗花明愚公移山
(2)比喻句举例:
①露似珍珠月似弓。
②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③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④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⑤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⑥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⑦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⑧.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⑨.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⑩.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1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2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13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14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15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16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17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18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19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20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