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情境教学法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语文情境化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语文情境化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基本句型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掌握生字词和句型。

3. 通过情境体验,感受课文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3. 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背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主题。

2. 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创设1.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情境。

2. 学生分组,根据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或讨论。

(三)自主探究1. 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课文,理解生字词和句型。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 小组代表分享学习成果,全班交流。

(五)巩固练习1. 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批改并讲解。

(六)情感体验1. 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发表感受,分享心得。

(七)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题目2. 生字词3. 句型和语法4. 情境主题5. 学习收获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八、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汉字的认知能力,能够认读、写出一些简单的常用词语;2.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见所闻;3.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4.培养幼儿的良好语文习惯,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

二、教学重点1.学习认读一些简单的常用字词;2.培养幼儿对语文学习的兴趣;3.激发幼儿对语言表达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汉字;2.如何培养幼儿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 开学第一天,教师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名字,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如“大、小、好、爱”等;(2) 通过朗读、讲故事、唱儿歌等形式,激发幼儿语文学习的兴趣;(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幼儿有更多接触汉字的机会。

2.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2) 故事教学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的语文学习兴趣;(3) 多媒体教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幼儿的语文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名字,并引导幼儿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

2.教师讲述有趣的故事,通过故事吸引幼儿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3.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幼儿在视听的双重刺激下更好地学习汉字和语文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特别喜欢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

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更容易吸收和掌握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教案的实施,我发现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更容易接受语文知识。

而且,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幼儿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也更加深入。

今后的幼儿园语文教学中,我会更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让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幼儿们快乐学习的时刻。

八、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包括游戏教学、故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语文情景教案设计模板

语文情景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_______(如:《春》)2. 年级:_______年级3. 课时:_______课时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_______(如:认识生字,学会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_______(如:通过情景模拟,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_______(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_______(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2. 教学难点:_______(如: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景创设: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导入: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新课讲授1.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1.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练习题,互相检查、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难点。

2.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四、课后作业1. 书面作业: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面作业,如:抄写生字、翻译句子、写读后感等。

2. 实践作业: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践作业,如:观察大自然、采访家人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注意事项:1. 教案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初中语文情境设置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情境设置教案模板

教学年级:初中教学科目:语文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通过情境设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阅读和写作的趣味性。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通过情境设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设计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情境。

2.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2. 教学PPT或黑板。

3. 学生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情境设置1.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或多个富有创意的情境。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或创作。

3.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将情境与课文内容相结合,提高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三、情境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或创作,展示情境。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3. 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情境设置对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

2. 学生分享在情境实践中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情境设置,完成一篇作文。

2. 作业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

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参与情境设置的热情和积极性。

2. 评价学生在情境实践中的表现,如角色扮演、创作等。

3. 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如作文的创意、结构、语言表达等。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情境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2. 教师反思学生在情境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今后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语文教案

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语文教案

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语文教案教案: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2. 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小猫钓鱼》,主要涵盖识字、阅读理解、写作等相关技能。

教学准备:1. 教师:教案、教具、教学课件等。

2. 学生:课本、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情境(5分钟)教师可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小猫钓鱼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谈论、描述图片中的情境。

第二步:激发兴趣(10分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欣赏和朗读《小猫钓鱼》的课文,通过情感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步:识字训练(15分钟)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的生字词,结合情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一些有趣的识字训练游戏或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词汇。

第四步:阅读理解(2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小猫钓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和意义等。

可以使用配图、演绎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五步:创作写作(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自身经验,完成故事的结局或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步:集体分享(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学生可通过朗读、展示等方式进行。

第七步: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本课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更好地学习语文。

教学延伸活动:学生可根据本节课内容自行选择或设计情境教学法的学习活动,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评价和作业:教师可布置相关练习,如课后习题、写作任务等,并进行评价和批改,以及针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

教师在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励,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参与和收获。

高中语文创设情境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创设情境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案、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这幅画(或这段视频)有什么感受?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 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情境创设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将课文中的场景再现,我们应该如何布置场景?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场景布置方案。

3. 教师选取优秀方案,进行场景布置。

4.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重现课文中的场景。

(四)深入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4.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课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教案模板

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如字词、语法、文学常识等。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理解字词含义,掌握语法知识。

3. 分析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

2. 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

3. 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

2.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语法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

(3)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现实意义。

3. 情境创设(1)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 总结归纳(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知识。

(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堂测试:进行随堂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3.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七、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相关图片、音乐、视频等。

2. 课后练习题、阅读理解材料、写作素材等。

八、教学时间本节课共40分钟,具体分配如下:1. 导入新课:5分钟2. 课堂讲解:15分钟3. 情境创设:10分钟4. 课堂练习:10分钟5. 总结归纳:5分钟。

初中语文情景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语文情景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重点句型,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生字词、重点句型、写作技巧。

2. 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生字词卡片、情景模拟道具。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相关话题的讨论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析重点句子和生字词。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情景创设1.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情景。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和表演。

(四)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情景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学生互相提问,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写作练习1. 教师讲解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2. 学生根据情景,完成一篇作文。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2. 完成课后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情景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情境导入教案模板范文

语文情境导入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导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背景。

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 创设情境(1)教师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刚刚看到的视频或图片有什么感想?(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出课文标题。

【新课讲授】1.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课文中的问题。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3. 课堂展示(1)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2)学生互评,共同提高。

【巩固练习】1. 拓展延伸(1)教师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作业,如查找资料、撰写心得等。

(2)鼓励学生课后与家长、同学分享学习心得。

2.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学生回顾所学,提出自己的疑问。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情境导入,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2. 教学不足:在创设情境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视频或图片的解读不够深入,教师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注重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情景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语文情景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意境;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朗读、PPT课件、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 课堂活动(1)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和书写。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及用法。

(2)课文内容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①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②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3)修辞手法运用1)教师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特点。

2)学生找出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分析。

3)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3. 情景教学(1)教师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展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如:1)熟读课文,背诵精彩段落。

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撰写一篇短文。

3)发挥想象力,创作一篇以课文为背景的续写或改写作品。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情景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情境教学实施方案小学

语文情境教学实施方案小学

语文情境教学实施方案小学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美育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5.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个性特长。

二、教学内容1.听说: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读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写作训练。

3.书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提高书法写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个别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出示有趣的图片或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2.新课讲授: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练习与巩固:布置个别或小组练习,通过操作和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示范与评价:教师示范优秀学生的作品,并给予鼓励和肯定,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作业与反馈:布置适量的作业,通过批改和讲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提供反馈。

五、教学资源1.教材: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2.多媒体设备:利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播放音频、视频和图片等教学资源。

3.实物展示:准备相关实物或图片,加强学生对课文或话题的理解和感知。

六、教学评估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和练习巩固,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总结性评价: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七、教学保障1.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家长支持参与: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提供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学生。

语文情境化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语文情境化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年级:四年级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境化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春”、“花”、“柳”等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正确读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1. 通过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会课文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教师播放春天景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眼中的春天。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春天景色,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字义。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和字义。

3.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对春天的感受。

4.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

三、情境体验1. 教师播放春天的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春天的场景。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景物,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三、情境表演1. 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春天的场景。

2.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教师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情境式教学案例教案模板

情境式教学案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钓鱼的启示》一课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学会通过情境体验来感悟人物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在面对诱惑时坚守原则。

【教学重点】:理解《钓鱼的启示》一课中的生字词,通过情境体验感悟人物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文章,学会在生活中坚守原则。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生字卡片、道具(如鱼竿、鱼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掌握。

2.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三、情境体验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根据角色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角色情感。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角色扮演。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

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坚守原则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诱惑,并讨论如何应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情境体验1. 教师出示道具,引导学生再次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进一步感悟人物情感。

三、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

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坚守原则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诱惑,并讨论如何应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式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文章,感悟人物情感。

语文情境教学活动方案

语文情境教学活动方案

语文情境教学活动方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深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 通过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对象。

[具体年级]的学生。

三、教学时间。

[X]课时。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各种神话故事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 准备与神话故事相关的道具,如神仙的面具、法宝模型等。

3. 将教室进行简单布置,营造神话氛围,比如张贴一些神话场景的海报。

五、教学活动过程。

# (一)神话之旅开场秀(第1课时)1. 老师神秘登场。

老师穿着一件类似古装的衣服(有点像神话故事里智者的打扮),手里拿着一个魔法棒(自制的简易道具),走进教室,大声说:“各位小探险家们,今天咱们要开启一场超级刺激的神话之旅啦!”2. 引入神话概念。

老师用魔法棒指向多媒体屏幕,播放一段神话故事的混剪视频(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这些经典的片段),视频放完后,老师问同学们:“大家看这些故事神不神奇?和咱们平常的生活不太一样吧?这就是神话故事哦。

谁能说说神话故事有啥特点呢?”让同学们自由发言,老师进行总结,比如说神话故事里有超自然的力量、有神仙妖怪、有对世界起源的解释等等。

# (二)神话角色大揭秘(第1课时)1. 角色展示。

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神仙面具(像孙悟空、二郎神、嫦娥等),一个一个展示给同学们看,每展示一个,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角色的特点和故事。

比如展示孙悟空的面具时,就说:“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他呀,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就能翻十万八千里,可厉害啦!”2. 分组猜角色。

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X]人)。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写有神话角色名字的纸条,让小组里的一名同学描述这个角色的特点,其他同学来猜这个角色是谁。

描述的时候不能直接说出名字哦。

猜对最多的小组获胜,获胜小组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励(比如神话故事主题的书签)。

情境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情境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词语,正确读写句子,积累丰富的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人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句子,积累丰富的语言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人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二)新课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三)情境创设1. 教师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情境中的感受。

(四)合作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以下任务:a.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b. 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c. 提出问题,与全班同学共同探讨。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拓展延伸1. 教师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巩固知识。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写一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和作文,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应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教案模板语文版

情景教学教案模板语文版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五年级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李清照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 通过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境。

2. 情景模拟中如何准确传达诗歌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诗歌内容、诗人背景、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课前的预习,了解诗人李清照及《夏日绝句》的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PPT,介绍诗人李清照及《夏日绝句》的背景。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首诗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所作,表达了她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和爱国情怀。

二、自主学习1. 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停顿。

2. 学生自由讨论,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三、情景教学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角色,模拟诗中的场景。

a. 模拟场景一:诗人李清照站在城墙上,远眺烽火连天的战场。

b. 模拟场景二:诗人李清照在战火中救助伤员,心中充满悲痛。

c. 模拟场景三:诗人李清照在战败后,痛哭流涕,但依然坚定地表达爱国之情。

2.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教师巡回指导。

3. 各组汇报模拟成果,其他组学生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 学生讨论:这些词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3. 教师拓展:结合当前时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有爱国情怀的人。

五、作业布置1. 背诵《夏日绝句》。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模拟情景时的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语文情境化教学教案

语文情境化教学教案

语文情境化教学教案教案标题:《红楼梦中的贾府生活》——语文情境化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中的贾府生活情景,包括人物关系、家庭环境和日常活动等。

2.理解小说情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综合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境,理解情景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2.通过语言表达和艺术形象对小说情境进行再现。

3.理解作者运用情境化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技巧。

教学准备:1.课本材料:《红楼梦》摘录相关篇章。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学生准备:复制的小说摘录、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呈现一段《红楼梦》相关的情境描写,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通过提问学生之前对贾府生活的印象,引导学生回忆相关情节。

二、理解和分析(20分钟)1.展示《红楼梦》相关篇章的文本和插图,让学生阅读摘录并观察插图,理解情境描述与插图的关联。

2.指导学生分析并讨论情境对人物性格塑造和情节发展的作用,如贾府中的宴客、赏花、游园等情境。

3.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和句子,描述情境中的人物、环境和动作。

三、情境再现(25分钟)1.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小说情境进行再现,可以通过表演、绘画、口述等方式呈现。

2.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发挥想象力,展示小说情境的关键特征和氛围。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小说中的不同情境,总结情境化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技巧。

2.与学生一同回答所提问题,解答疑惑。

五、拓展练习(10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日常生活情境,撰写一段情境化描述,尝试运用情境化语言。

2.鼓励学生分享作业,互相评价和反思。

教学反思:通过情境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小说的情境,培养阅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

此外,要在课后布置拓展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并通过分享和互相评价提高。

语文情境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情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词语,能正确读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掌握本课生字、词语。

2.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家乡美景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笔下的家乡,感受家乡的美好吧!”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请教同学。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讲解生字、新词。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调、语速、停顿。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4. 拓展延伸,提升素养(1)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语文表达。

5. 总结全文,回顾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朗读、讨论、表演等环节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程度,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生活的关注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用语文表达。

3. 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情境教学实施方案模板

语文情境教学实施方案模板

语文情境教学实施方案模板一、教学目标通过语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知语文的美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表达能力和语感。

二、教学内容1. 语文情境教学的概念和特点2. 语文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 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步骤4. 语文情境教学的评价方式和效果分析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语文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动力。

2. 学习环节:教师以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语文情境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感知语文的美感。

3. 实践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参与真实的语言情境,感知语文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4. 总结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语文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享学习体会,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感知语文的实用性,培养语文表达能力和语感。

3. 示范引导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指导学生参与真实的语言情境,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考察学生在语文情境中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2. 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收集学生对语文情境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效果分析和评估。

六、教学效果通过语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知语文的美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表达能力和语感。

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动力得到激发,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语文情境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通过以上语文情境教学实施方案模板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语文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相信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愿我们的教学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情境教学法语文情境教学法在新课程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老师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既能够切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符合教材的具体特点和个性,又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有兴趣,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关系处理《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堂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教学设计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体现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之前,“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等,进行预先筹划,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这一课前的准备——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老师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既能够切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符合教材的具体特点和个性,又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有兴趣,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水平的标尺,也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最注意的方面,因为它是评价一节课成功程度的重要标准。

可见,一堂好的阅读课,一堂高效率的阅读课,无不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体现教师的精心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的。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引的方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本人对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进行了三方面尝试、总结。

一、语文情境导入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体现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去积极响应,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习者身上培养发现的快乐,创设符合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且又能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导入部分。

当然,这种导入不再是以往那种单独地由教师表白的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情境”,这种“情境”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教师在此环节一定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通过巧妙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积极学习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

1.揭示课题,引入情境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如至亲。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时空跨度大,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很多内容不是中学生阅历中的。

教学新课时,如何把学生带进教材特定的情境中,从而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时空距离,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的钻研教材,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亲身感受作品的情境,找准作品情感的闪光点,导读时或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或摄取作品最感人的情境加以描述,从而把学生引入情境。

2.绘声绘色,优化情境“文章不是无情物。

”情境教学就是要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

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大多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佳品,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无论写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

但是,教材不是影视文学,无论作者描述如何精彩,感情如何丰富,如果教师不去点拨、渲染,学生不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也只是一些语言符号的整合。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联想,并运用讲述的方法,把教材的语言化为教师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涓涓的情感细流的沐浴中受到艺术感染,成为富有激情的、活生生的人,从而达到精神的恬淡与从容,思维的明晰与开阔。

3.设计角色,置身情境教材中的小说、戏剧,有很多对话描写。

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情境教学常常利用角色效应,设计角色让学生充分活动,或分角色朗读,或分角色表演。

这样可以从教材语言出发,落实教材语言。

即“语言→情境→语言”不断沟通结合,以切实训练学生语言丈字的基本功。

同时,学生加深了情感体验,加深了对情境本质的认识。

4.设疑想象,感受情境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情感教学常常要指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二、互通交流探讨。

具体到语文课堂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这也体现了本次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倡导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问题设置既要扣住教材的重点又要有探究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尝试到学习的乐趣。

这种交流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小组之间、正反方之间的交流,要不拘形式,只要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即可。

但必须诚心诚意。

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必须要“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这样不仅符合学生心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三、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其目的就是为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态,要强调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沟通,与生活的沟通,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到其它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课堂结构,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堂。

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他们的思维,将他们的学习引向更为深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语文学科在追求人文精神上应谊把握语文学科特点,找准人文教育的着眼点。

着眼于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

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那么就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宗旨。

语文人文教育要追求对学生的人生关怀、人性关怀。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的、智慧性的,达不到精神层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

要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宽容的师生关系,倡导民主、合作、教学相长的教风。

语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在顾及自己具体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

语文课堂应成为“快乐之家”,学习语文过程应成为“快乐之旅”。

2.人文精神的养育具有诸多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时采取适宜的对策。

人文教育充满想象和创造;人文意义具有抽象性、模糊性,人文语言具有混沌性、隐喻性。

人文教育不能用概念解释,而要给出一个特定的“场”,通过展开联想或想象,悟出意蕴和道理。

在教学中,要重在激发想象和体悟力,让学生去感受,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

3.语文学科肩负着丰富人与社会知识,启迪人们的智慧,间接地影响人们对于人与社会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的重任。

担负此重任的基本途径就是将语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

语文人文教育不能等同于语文学科知识教学。

人文教育离不开学科知识的教学,但绝不等同于人文学科知识教学。

语文学科虽然反映了人文精神的精华,能够给学生人文素养的成长提供各种有益的影响,但它们不等同于实际生活。

回到现实当中,现实生活给予学生的影响,对学生人文素养成长作用更为有力、更为实际。

四、处理好教学步骤简化和中心环节强化的关系问题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非常强调教师的阅读课设计要简化教学环节,这并不是说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简化了,我认为教学步骤是要简化,而教学的中心环节要强化、细化。

要处理好这一对关系,首先是教师要吃透教材,抓准重点难点,选准切入点,比如《风筝》的教学,可以从分析课文开头的“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切入,也可以从分析课文结尾的“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与冷气”切入,还可以围绕课文中间的“我”破坏弟弟的风筝切入。

这种设计灵活性强,全凭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摆脱了千篇一律、不分轻重的机械而又繁琐的教学模式,解开了束缚教师手脚的框框,也解放了学生的思想,真正体现了教材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

其次是中心环节设计时主问题设计要起到以简驮繁的作用,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并且带动全篇的阅读研讨,切忌设计一连串是非判断类的问题,既把教学环节复杂化,又不利于教学中心的突出和重点难点的解决。

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皇上为什么会上当受骗?”这样的问题就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就可以活跃起来,从皇帝自身、诚实的大臣到狡猾的骗子一一加以剖析,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又比如针对描写比较细腻,情感比较丰富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可以设计一个统领全篇的语言品味题,如《春酒》一文作者擅长在细节描写中见真情,因此,在初步感知环节后,可设计这样一个中心环节:请勾画出文中精彩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读一读,尽量读出情趣,并说说你的体会。

这样的设计看似随意,却匠心独运:学生在没有束缚的空间内,思维活跃,灵感迸发,才会有潜心的揣摩,深刻的领悟,会心的微笑,真切的表达。

另外,针对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可为学生设计一种简单而又中心突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也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组内探讨解决疑难问题,教师从旁指点;解决不了的或推荐出的重点问题拿到课堂上来交流;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与教师的读中指导相结合。

也可以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等。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要的讲解还是需要的,当然讲解要精练,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应该说,大部分的教学设计都只能说是一个预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能以不变应万变,尽可能地处理好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但我始终相信这样一点:预设越充分,即教学设计越到位,课堂教学生成的组织就越有把握,语文阅读课的生命力才会越强,课堂教学效率也才会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