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2624-90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

GB12624-90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
GB12624-90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

GB12624-90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

GB12624-90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

The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tective gloves and mittens

自 1991-10-1 起执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劳动防护手套(以下简称“手套”)的分类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和农业上广泛使用的各种手套。

2 引用标准

GB527 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的一般要求

GB528 硫化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

GB1039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1040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3820 机织物(梭织物)和针织物厚度的测定

GB3923 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

GB4689.4 皮革物理性能的测试厚度的测定

GB4689.5 皮革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

GB7742 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弹性膜片法)

3 术语

3.1 劳动防护手套protective gloves and mittens

具有保护手和手臂的功能,供作业者劳动时戴用的手套。

3.2 五指手套five finger glove

五个手指分开的手套(见图1a或图1b)。

图1

1―手掌;2―腕部;3―袖筒;4―袖卷边

3.3 三指手套three finger glove

除拇指和食指外,其余三个手指连在一起的手套(见图1c)。

3.4 连指手套(又名手闷子)mitten

四个手指连在一起而与拇指分开的手套(见图1d)。

3.5 直型手套platy glove and mitten

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上的手套(见图1a、图1c和图1d)。

3.6 手型手套curved glove and mitten

手掌和五个手指略向内弯,与人手自然放松时的形状基本相同的手套(见图1b)。

3.7 袖筒cuff

覆盖手臂的手套筒状部分。

3.8 指叉fork

手套的手指与手指间的连接部分。

3.9 筒口the edge of a glove and mitten at the cuff

手套袖筒最上部的开口处。

3.10 袖卷边cuff roll

手套筒口处的加强边。

3.11 腕部wrist

手套袖筒的最狭窄部分。

3.12 手掌palm

手套的手心部分。

3.13 手背hand back

手套的背部。

3.14 手指finger

手套的指部。

3.15 衬里手套lined glove

衬在橡胶或胶乳手套内的织物手套。

3.16 指套finger-stall

保护单个手指的护套。

3.17 耐渗透性能resistance to permeation

防止表面附着的液体(不包括气体)渗透到里面去的能力。

4 分类标记

4.1 手套按防护性能分类。分类标记及其含义如下:

注:个别手套性能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可能引起重复时,改用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表示。4.2 标记示例

质量为二级品的橡胶绝缘手套:

L-JY-X-2

4.3 分类标记代号及其含义见表1。

表1

续表1

5 技术要求5.1 皮革手套

a.应使用经过铬鞣制的成品革制作皮革手套。

b.手套表面不得有刀伤、虫伤、擦伤等残缺现象。

c.手套单层厚度不小于0.8mm。

d.手套用皮的铬含量(Cr2O3)不少于3.5%。

e.不允许使用能遮蔽缺陷的方法处理手套用皮。

f.不允许使用刺激皮肤的化合物处理手套用皮。

5.2 橡胶手套

橡胶手套应不含再生胶和油膏,表面无裂痕、折缝、喷霜、发粘、发脆等缺陷,除硫化配料和其它配合剂外,胶料含量应占总质量的70%以上。

5.3 胶乳手套

胶乳手套不允许漏气、表面无明显的裂痕、气泡、杂质等缺陷。

5.4 塑料(PVC)手套

应使用不会引起皮肤过敏和皮炎的原料制作塑料手套,手套双层厚度一般不小于0.6mm。塑料手套不允许漏气。

5.5 帆布手套

帆布手套一般分为五指手套、三指手套和二指手套三种。缝制针码为每厘米4~5针,帆布质量不小于380g/m2。

5.6 白纱手套

平口白纱手套应使用本白粗号棉纱(21s×8)根并合织成。重量不小于45g/副,罗口白纱手套应使用本白粗号棉纱(21s×9)并合织成。重量不小于52g/副。

6 试验方法

试验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50%~70%。

6.1 手套外观质量检查

用目测法检查每只手套的形状、构造、色泽、缝纫等外观质量。

6.2 手套重量的测定

6.2.1 仪器

计量合格的天平,精度不低于1g。

6.2.2 测定方法

用天平分别称出每组试样的重量,精确到1g。

6.3 手套尺寸的测定

6.3.1 仪器

a.刻度精确到1mm的量尺。

b.测量工作台面应平整光滑,尺寸必须大于800mm×300mm。

6.3.2 测量方法

将手套呈自然松弛状态平放在测量工作台面上,用量尺测量手套外部尺寸(见图2),精确到1mm。

图2

A―全长(无袖子手套A=B);C―袖长;D―中指长;E―掌宽;N―袖口周长

注:手套筒口和腕部的周长可采用压扁该部位后,量取直线长度乘2的方法来取得。

6.4 手套厚度和测定

6.4.1 皮革制手套

将一只完整的手套裁开,分别在其中指、手掌和袖筒三个部位上各取分散的三点,按GB4689.4中第2章和第4章的规定进行测量。分别取各部位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mm。

6.4.2 橡胶、乳胶和塑料制手套

6.4.2.1 仪器

6.4.2.2 测量方法

将一只完整的手套裁开,分别在其中指、手掌和袖筒三个部位上各取分散的三点进行测量。分别取各部位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mm。

6.4.3 机织物和针织物制手套

将一只完整的手套裁开,分别在其手掌和袖筒二个部位上各取分散的三点,按GB3820的规定进行测量。分别取各部位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mm。

注:①手套内如有与手套本体材料不同的其他物质作衬里时,必须将其衬里物质清除掉后再测量。

②某些手套表面有凹凸状花纹,应将其打磨平整后再测量。

6.5 制作手套用材料的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

6.5.1 皮革

将一只完整的手套裁开,分别在其手掌、手背和袖筒上按GB4689.5的规定裁取中号试样各2片进行测定,并计算试验结果。

6.5.2 橡胶和胶乳

将一只完整的手套裁开,分别在其手掌、手背和袖筒上按GB528的规定切取2型或4型试样各2片进行测定,并计算试验结果。

注:2型试样适用于厚度为2±0.30mm的材料,4型试样适用于厚度为1±0.10mm的材料。

6.5.3 塑料

将一只完整的手套裁开,分别在其手掌、手背和袖筒上按GB1040的规定切取Ⅳ型试样各2片进行测定,并计算试验结果。

6.5.4 机织物和针织物

将制作手套用的机织物材料按GB3923的规定,采用平行法裁取试样进行测定。将制作手套用的针织物材料按GB7742的规定测定试样的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并分别计算试验结果。

注:①手套内如有与手套本体材料不同的其他物质作衬里时,必须将其衬里物质清除掉后,再测定手套强度。

②某些手套表面有凹凸状花纹,应将其打磨平整后再测定手套强度。

6.6 手套缝合处破损力的测定

6.6.1 仪器

拉力试验机应计量合格,夹头的结构应保证试样在拉伸过程中不发生位移现象。拉力机的示力误差应小于±1%。

6.6.2 试样

从一副手套中裁取4块尺寸为600mm×25mm的试样,其中心必须通过缝合处(见图3)。

图3

6.6.3 试验方法

将试样安置在附有衬垫的拉力机的上下夹头内夹紧,并使缝合处与夹头的边缘平行。然后启动拉力机,以100±10mm/min的均匀速度拉伸,直到缝合处断裂为止,记录最大拉力,作为手套缝合处的破损力。

6.6.4 结果表示

取算术平均值,精确到5N。

6.7 手套不泄漏性能的测定

6.7.1 仪器

a.手套不泄漏性能试验装置(见图4)。

图4

1―气源;2―压力控制阀;3―压力表;4―集成板;5―阀;6―软管;7―压力表(表压0~0.1Mpa);8―气门嘴;9―金属闷头;10―手套;11―进水管和进水阀;12―透明水箱;13―水,14―出水管和出水阀。

b.秒表。

6.7.2 试样

成品手套3副

6.7.3 试验方法

6.7.3.1 把手套装在金属闷头上,手套与闷头结合部应密封,不得有漏气现象发生。

6.7.3.2 将安装好的手套浸在装有水的水箱中,直到手套表面大部分被水浸没(见图4)。

6.7.3.3 启动空气泵,调节压力控制阀,使手套内压力达以10±1kPa。

6.7.3.4 保持这个压力20s,观察手套内有无空气泄出。

6.7.4 结果表示

记录手套内有无空气泄出。

6.8 手套耐渗透性能的测定

6.8.1 仪器

a.耐渗透性能试验装置(见图5)。

图5

1―玻璃管;2―试样;3―橡皮筋或带子;4―试剂(酸、碱、油、化学药品等)5―滤纸;6―玻璃板b.刻度精确到1mm的量尺。

c.计时钟。

6.8.2 试样

在手套的手掌、手背和袖筒三个部位上各切取一块100mm×100mm的试样(见图6)。3只手套共9块。

图6

6.8.3 试样试验

6.8.3.1 试验准备

将试剂预先用亚甲蓝或结晶紫等色素进行着色。

6.8.3.2 第一次试验

a.用橡皮筋或带子将试样包在玻璃管上,再将玻璃管放在垫有滤纸的玻璃板上。

b.沿玻璃管内壁用吸液管注入10mm液位高的试剂,使试剂在试样上保持30min。

c.检查滤纸是否被试剂中的色素染上颜色。检查经洗净干燥后的试样表面有无龟裂、剥离、溶解和其他异常现象发生。

6.8.3.3 第二次试验

将第一次试验合格的试样按图7所示进行拉伸试验。拉伸力4.9N(包括下方夹具的自重)。保持10min,检查试样有无裂纹、断裂和其它异常现象发生。

图7

1、3―夹具;2―试样;4―重锤

6.8.3.4 第三次试验

将第二次试验合格的试样再进行一次6.1.2条规定的试验,但试剂在试样上保持的时间减少为15min。6.8.4 成品试验

6.8.4.1 把成品手套在试剂中浸渍30min(浸渍到手套的手腕处)。

6.8.4.2 然后不擦掉附着的试剂将手套悬挂24h进行自然干燥。

6.8.4.3 重复以上试验三次。

6.8.4.4 把手套戴到手上,进行30次握紧放松动作后,用目测法检查各部位有无明显膨胀、收缩、

硬化等异常现象。

6.8.5 结果表示

通过6.8.3条和6.8.4条试验的手套为耐渗透性能合格品。

6.9 手套耐机械刺穿性能的测定

6.9.1 仪器

a.试验机应计量合格。升降速度均匀,夹具安装稳固。试验机的示力误差应小于±1%。

b.65Mn钢制锥形针及夹具结构见图8。

图8

1―试验机;2―定位板;3―锥形针;4、6―夹具;5―试样

6.9.2 试样

在手套的手掌和手背二个部位上各切取一块直径为50mm的试样。3只手套共6块。

6.9.3 试验方法

6.9.3.1 将试样安装在夹具内并夹紧。

6.9.3.2 擦净锥形针,按图8所示安装在试验机上,锥形针必须垂直于工作台平面并对准试样圆心。

6.9.3.3 起动试验机,以100±10mm/min的均匀速度向下移动,直至锥形针穿透试样,记录最大的力,作为手套耐机械刺穿力。

6.9.4 结果表示

取算术平均值,精确到1N。

7 检验规则

7.1 手套应按GB2828规定的方法进行逐批检查。其检查水平、抽样方案类型、合格质量水平按具体产品标准中的有关检验规则执行。合格后取得发证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方可生产、销售。

7.2 手套应按GB2829规定的方法进行周期检查。其判别水平、不合格质量水平和抽样方案类型按具体产品标准中的有关检验规则执行。周期检查的周期为6个月,若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提前进行周期检查:a.更换了主要原材料;

b.试制新型产品或改型;

c.中断或停产3个月后恢复生产。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手套的小包装应以副为单位装袋,大包装的装箱要求由各产品标准定。

8.2 每幅手套的筒口附近至少应有以下四项标志。

a.制造厂名。

b.分类标记。

c.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d.生产许可证编号。

例:一副1987年8月制造的质量为二级品的橡胶耐酸(碱)手套在其筒口附近应有标志块,如图9所示。

图9

8.3 手套的运输和贮存应按各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

附录A

典型操作环境推荐使用的手套

(参考件)

表A1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智世、夏渭泉、童遂放、方晶。

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起草单位:

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批准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12-26

防护手套分类及知识介绍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防护手套分类及知识介绍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525-44 防护手套分类及知识介绍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产生来源:手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劳动中、某些运动中、某些活动中、特殊的环境中、特殊的作业中、特殊的工作中、能达到双手皮肤不受伤害,次之就是人们某些生活中一种美的装饰手套及艺术手套,由此人们造出了种种类型的人类使用手套。 (二)手套材料:使用的材料通常是:橡胶、乳胶、人造胶、人造革、布料、功能面料、某些动物皮、特制金属、塑料、某些化工材料、等原料。 (三)手套名称:手套的名称很多,通常有依据手套材料命名的、依据手套工艺命名的、依据手套用途命名的、依据手套功能命名的、依据地区民族方言命名的。 ⑴依据材料命名如:乳胶手套、橡胶手套、汗布手套、棉毛手套、棉纱手套、帆布手套、摇粒绒手套、

牛皮手套、猪皮手套、PVC手套、液体手套 ⑵依据工艺命名如:浸胶手套、挂胶手套、针织手套、刺绣手套、无形手套 ⑶依据用途命名如:电焊手套、焊接手套、礼仪手套、滑雪手套、航天手套、守护手套、劳保手套、防护手套、工作手套、拳击手套、微波炉手套 ⑷依据功能命名如:耐高温手套、保暖手套、耐酸碱手套、耐油手套、防滑手套、焊接手套、防阻燃手套 ⑸依据方言命名如:纱线手套、线手套(就是依据材料命名的棉纱手套)、劳保手套、防护手套、工作手套 劳保手套、防护手套、工作手套 ①劳保手套:就是人们把用在劳动中的手套叫做了劳保手套,是一个概括综合性名字,很多人误解是一种手套。 ②防护手套:就是人们把能防护手不受伤害的手套叫做了防护手套,也是一个概括综合性名字,很多

安全防护知识,很重要!

安全防护知识,很重要! 1、永远记住,你的胳膊肘是你身上最强壮的地方。如果能用,一定要用。 2、如果劫匪问你要钱包,不要递给他,拿起钱包向远处丢。一般情况下,他会对你的钱包比对你更有兴趣,等他往那个方向转的时候,你要向相反的方向拼命地跑。 3、劫匪抢包的时候,你不要舍不得。你包里再贵的东西都可以再买一次,但是你的生命买不来。 4、劫匪入家门抢东西,你最好不要废话罗嗦,要保持清醒,不要想和他说话分散他的注意力,他知道你想干什么,往往这样会让他更反感。也不要言语刺激,不要很多眼神接触。总的来说,一般劫匪入室抢劫,他只是求财,而且越快越好,可是如果你言语刺激或者不合作,那么他就会用“他的方式”告诉你,现在是谁有主动权。 5、但是!!如果你可以到你的阳台,或者一切可以和外界联系的地方,或者听见门口有人等等,请你拿上所有能发声的东西,大声呼救。一般如果强匪发现有别人知道了他的行为,会匆忙离去。 6、如果你被丢进了后车厢,那么你要使劲踢后车灯的地方。等后车灯被踢掉以后,把你的胳膊从那个洞伸出去挥舞。开车人看不到你,但是别的车能看到,这个曾经挽救过生命。 7、如果你喜欢买东西,吃饭,下班以后回你车里坐那算账,记事,等等,请你改掉这个习惯。这是罪犯最完美的时刻,劫匪会跳进副驾驶的位子或者后座,拿枪对着你的脑袋让你开车去他方便犯罪的地方,所以一个人外出时上车以后就锁上车门离开。 8、如果劫匪已经跳进你的车子拿枪对着你,不要开车去他叫你去的地方。千万不要。你应该发动你的车子,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开向离你最近的任何墙,树,等等。你的安全气囊会救你。如果罪犯是在后座,那他会伤的很惨。如果可以,车撞了以后离开你的车子然后呼救。如果不能离开,相信你也已经引来了足够的视线。记住,你宁可撞伤,也不要在多天以后,赤身裸体的被发现在某处荒无人烟的地方的草堆里。 9、如果有人拿枪指着你,拔腿就跑。奔跑中的点被击中的可能性是4%。就算击中,一般也不会是重要内脏。如果可以,以S形左右跑。除非他追你,那你就什么也别管了,撒开腿往人多的地方跑吧。 10、不要以为什么人都很可怜,时刻保持警惕。 11、门口听见婴儿哭声,不要开门。大多是录音带和一个劫匪。 12、买完东西以后,数清楚你的钱。(有这样的案子:女人在加油站加油以后付过钱回到车上,这时有个男人走过来敲打她的玻璃窗,手里一张5元钱,说她掉的。这个女人就感谢他,开窗/开门,然后……) 13、几条关于停车场的忠告: a、记住上车前观察你的车子周围,附驾驶座以及后座。 b、如果你的车子是停在一个大的面包车边上,而且面包车是停在驾驶座这边的,那么请你从附驾驶这一边上车。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知识安全培训

沙州电厂二期“上大压小”扩建工程 承包单位:合同号: 监理单位:江苏科兴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编号: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表BA-7

培训日期:记录人: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知识 一、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 1、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 2、接受职业健康监护权; 3、知情权; 4、请求权; 5、检举、控告权; 6、拒绝作业权; 7、民主监督管理权。 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义务: 1、遵守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3、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劳动者应当自觉地接受用人单位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教育和培训,掌握所从事工作应当具备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和技能。 5、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的负责人报告。 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告知的内容包括: 1、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 2、危害结果; 3、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工资待遇、岗位津贴和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5、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教育; 6、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特种作业劳动防护用品标识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采用古代盾牌形状,取“防护”之意。盾牌中间的字母“LA”表示“劳动安全”之意,编号采用三层数字和字母组合编号方法编制,分别表示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年份,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生产企业所属的省级行政地区的区划代码,产品的名称代码和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顺序。 2、标识边框、盾牌及“安全防护”为绿色,“LA”及背景为白色,标识编号为黑色。 五、安全帽、安全带的正确使用和佩戴 (一)安全帽主要是为了保护头部不受伤害。

防护手套防护规范知识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防护手套防护规范知识(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3185防护手套防护规范知识 Knowledge of protective glov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防护手套(防护手套)如何保护我们的双手,手是人体器官中最为精细致密的器官之一,手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有了这双手,我们才能从事各种劳动,也才会有“双手创造了世界”的说法。但由于疏忽了对它的适当保护,以致在各类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事故中,手部伤害事故占到了20%。由此可见,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具十分必要。手部伤害类型手部伤害类型,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外伤性创伤,是由于机械原因造成对骨骼、肌肉或组织、结构的伤害,严重的断指、骨裂到轻微的皮肉之伤等(如使用带尖锐部件的工具,操纵某些带刀、尖等的大型机械或仪器,会造成手的割伤等;处理、使用锭子、钉子、起子、凿子、钢丝等会刺伤手;手被卷进机械中会扭伤、压伤甚至轧掉手指等)。接触性皮炎这类伤害主要是对手部皮肤的伤害。轻者,造成

皮肤干燥、起皮、刺痒,重者出现红肿、水疱、疱疹、结疤等。这类伤害造成的原因是长期接触酸、碱的水溶液、洗涤剂、消毒剂等,或接触到毒性较强的化学、生物物质,遭受电击、低温冻伤、高温烫伤、火焰烧伤等。手臂抖动综合征、白指症等长期操纵手持振动工具,如油锯、凿岩机、电锤、风镐等,会造成此类伤害。手随工具长时间振动,还会造成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伤害,而发生白指症。特别是在湿、冷的环境下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由于血液循环不好,手变得苍白、麻木等。如果伤害到感觉神经,手对温度的敏感度就会降低,触觉失灵,甚至会造成永久性的麻木。手臂也是很容易遭到伤害的部位,电击、酸碱腐蚀、机械伤害等都可能对手臂造成伤害,严重的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如何避免工人的手臂在劳动中遭受伤害,手臂防护用品就要派上用场。据了解,手臂的伤害在生产过程中比较普遍,约占工业伤害事故总数的25%。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手臂伤害包括:火与高温、电、化学物质、撞击、切割、擦伤以及感染等,其中以机械性伤害更为常见,即撞击、切割等。但电伤害和辐射伤害后果更为严重,有的会导致死亡。手臂防护一般指的是

安全防护基本知识

安全防护基本知识 一、三宝四口五临边 “三宝”是建筑工人安全防护的三件宝,即: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四口”防护即:在建工程的预留洞口、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的防护; (1)凡1.5米×1.5米以下的孔洞,预埋通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2)1.5m×1.5m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须设两道护身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3)电梯井口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 设安全网。 (4)施工现场的通道口上部搭设安全防护棚。 “五临边”防护即:在建工程的楼面临边、屋面临边、阳台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 (1)“五临边”必须设置1.0M以上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2)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 米,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并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开挖深度超过2 米的,必须在边沿设立两道护身栏杆。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3)槽、坑、沟边1 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槽、坑、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 米,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有效技术措施,并上报上级安全、技术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准施工。 (4)电梯井口必须设高度不低于1.2 米的金属防护门。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严密。未经上

级主管技术部门批准,电梯井内不得做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二、施工安全防护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帽带,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或赤脚。 安全带两年检查一次,架子工使用的安全带绳长限定在1.5-2米,应做垂直悬挂,高挂低用;当作水平位置悬挂使用时,要注意摆动碰撞;不宜低挂高用;不应将绳打结使用;以免绳结受力后剪断;不应将钩直接挂在不牢固物和直接挂在非金属绳上,防止绳被割断。 三、攀爬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1. 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的通道攀登、翻跃。 2. 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对梯子,双手扶牢,不得手持物体攀登。 3. 禁止在阳台栏杆、钢筋和管架、模板及其支撑杆上作业。 4. 禁止沿屋架上弦、檩条及未固定的物件上行走和作业。 5. 人员上下脚手架应走专用通道,禁止攀爬脚手架杆件上下。在脚手架上作业或行走要注意脚下探头板。 四、脚手架作业防护 1、钢管脚手架应用外径48-51毫米、壁厚3-3.5毫米,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木脚手架应用小头有效直径不小于8 厘

职业病防治核心知识100条

职业病防治核心知识100条 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3. 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4. 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等有害因素,工作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工作组织和工作制度不合理,以及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等。在实际生产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往往危害更大。 5. 职业病一般病因明确,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6.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应着眼于保护健康人群的预防措施。但仅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 7. 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职业病防护

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 8. 预防职业病三级预防原则分别为:一级预防,即从根本上杜绝或最大可能减少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二级预防,即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当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作业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治疗,及早脱离职业有害因素,防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三级预防,即对已发展成职业病的患者综合治疗,延长生命。 9.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共包括10类132种,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及其他职业病。 10. 当劳动者怀疑自已得了职业病,可携带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等材料到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11. 诊断职业病需提供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及体检结果、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及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12. 职业史是指劳动者工作经历,记录劳动者既往工作过的用人单位的起始时间和用人单位名称和从事工种、岗位。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

防护手套分类及知识介绍参考文本

防护手套分类及知识介绍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防护手套分类及知识介绍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产生来源:手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劳动 中、某些运动中、某些活动中、特殊的环境中、特殊的作 业中、特殊的工作中、能达到双手皮肤不受伤害,次之就 是人们某些生活中一种美的装饰手套及艺术手套,由此人 们造出了种种类型的人类使用手套。 (二)手套材料:使用的材料通常是:橡胶、乳胶、 人造胶、人造革、布料、功能面料、某些动物皮、特制金 属、塑料、某些化工材料、等原料。 (三)手套名称:手套的名称很多,通常有依据手套 材料命名的、依据手套工艺命名的、依据手套用途命名 的、依据手套功能命名的、依据地区民族方言命名的。 ⑴依据材料命名如:乳胶手套、橡胶手套、汗布手

套、棉毛手套、棉纱手套、帆布手套、摇粒绒手套、牛皮手套、猪皮手套、PVC手套、液体手套 ⑵依据工艺命名如:浸胶手套、挂胶手套、针织手套、刺绣手套、无形手套 ⑶依据用途命名如:电焊手套、焊接手套、礼仪手套、滑雪手套、航天手套、守护手套、劳保手套、防护手套、工作手套、拳击手套、微波炉手套 ⑷依据功能命名如:耐高温手套、保暖手套、耐酸碱手套、耐油手套、防滑手套、焊接手套、防阻燃手套 ⑸依据方言命名如:纱线手套、线手套(就是依据材料命名的棉纱手套)、劳保手套、防护手套、工作手套劳保手套、防护手套、工作手套 ①劳保手套:就是人们把用在劳动中的手套叫做了劳保手套,是一个概括综合性名字,很多人误解是一种手套。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含答案

) B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 普 通注射器 D 24 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 )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判断题 (每题 10 分) 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 )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 )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 )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或使用传递容器。 () 、选择题 (每题 10 分) 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 ( A 自毁式注射器 C 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 D 2、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 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 75%的乙醇、 0.5%的碘伏进行消毒 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3、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 ) A 报告科室负责人 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C 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 4、患者 HBsAg ( +)的处理( A 暴露者抗 -HBs 阳性,不必处理 B 暴露者抗-HBs 阴性,立即注射HBIG20— 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卩 g ), 1个月、6 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 C 暴露者抗-HBs 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 抗-HBs 、肝功 D 暴露者抗-HBs 不详,按照抗-HBs 阴性处理 5、患者抗 -HIV (+)的处理( ) A 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 B 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C 有疾控中心进行评估和制定预防性用药方案 D 暴露后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检查抗 HIV 、 ABC 、 BCD 、 ABCD 、 ABCD 、 ABCD

如何正确选择防护手套

如何正确选择防护手套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如何正确选择防护手套在各类工伤事故中,手部受到伤害的比例最高。为避免手部伤害,需选择针对性的防护手套。近几年来,我国防护手套行业不断发展,采用新材料生产的防切割手套、耐磨手套、耐高温手套、防静电手套等的防护功能都在不断提升。 手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最重要的“工具”。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人类的双手创造了世界。但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没有对双手好好保护,导致在各类工伤事故中,手部受到伤害的比例最高。 根据《职业卫生安全百科全书》(2000年3月出版)中统计,手部和手臂受伤害约占工业事故伤害总数的25%,而美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是40%。 手部伤害类型: 手部伤害一般分为机械性伤害、物理性伤害、化学性伤害和生物性感染伤害4大类。

其中以机械性伤害如撞击、切割、挤压、针刺、振动等最为常见。物理性伤害中,以高温烫伤、低温冻伤、电击伤害和电磁、电离辐射性伤害的后果最为严重;化学性伤害是指手部接触化学物质如酸碱溶液或接触对皮肤有刺激性的化学制剂导致的伤害;生物性感染伤害是指手部皮肤或伤口遭受工作场所特有的细菌等微生物侵蚀感染,造成的人体组织器官的病变破坏。 手部伤害虽然不至于危及人的生命,但却给从业人员带来很大的伤痛,不少人因此造成终生残疾,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因此,对手部及手臂的保护,是劳动防护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手部伤害的预防: 预防手部伤害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伤害因素,佩戴具有不同防护功能的手部护具。手部护具包括防护手套和防护套袖,用以保护手部、前臂和全臂不受伤害(以下简称“防护手套”)。 防护手套的种类繁多,按照防护功分别划分为:有一般性防护手套、防水手套、防寒手套、电热手套、防毒手套、防微生物手套、耐油手套、耐酸(碱)手套、带电作业绝缘手套、防切割手套、防机械伤害手套、防

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知识培 训记录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1743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Labor protection equipment safety knowledge training record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劳动防护用品简介: 劳动防护用品又称个人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供劳动者个人随身使用,是保护劳动者不受职业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尚不能消除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及有害因素,达不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也暂时无法进行技术改造时,使用护品就成为既能完成生产劳动任务,又能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唯一手段。 二、劳动防护用品分类: 劳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一般可分为九类: (1)安全帽类。是用以保护头部,防撞击、挤压等伤害的护具。如安全帽、一般防护帽、防尘帽、防水帽、防寒帽、

防静电帽、防高温帽、防昆虫帽等。 (2)呼吸护具类。是用以预防尘肺和职业病的重要护具。如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盒)、防尘口罩、复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微粒口罩、长管面具等。 (3)眼防护类。是用以保护作业人员眼睛、面部,防止外来伤害的护具。如电焊面罩、焊接镜片及护目镜、一般眼镜、防冲击眼护具、有机防护眼镜等。 (4)听力防护类。是用以保护听力的护具。如耳塞、耳罩、耳帽等。 (5)防护鞋类。是用以保护足部免受伤害的护具。如绝缘鞋、耐酸碱靴、耐油鞋、雨鞋等。 (6)防护手套类。是用以手部保护的护具。如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于套、电焊手套、布手套、纱手套等。 (7)防护服类。是用以保护职工免受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伤害的护具。如绝缘服、耐酸碱防护服、耐油防护服、防静电工作服、防化服、防火服、雨衣、工作服、防寒服等。 (8)防坠落类。是用以防止坠落的护具。如安全带、安全

2020安全技术防范---考试试题大全

2020安全技术防范---考试试题大全 安全技术防范考试试卷(基础知识题) 姓名 一、填空 1.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技防。 2.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防范要素:探测、延迟、反应。 3.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是以入侵报警子系统为核心,以电视监控子系统的图象复核和通信、指挥子系统的声音复核为补充,以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和巡逻保安力量为基础,以其它子系统为辅助,各子系统之间既独立工作又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点、线、面、空间防范相组合的有机防控体系。 4.工程商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有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若建设方无能力编制工程商可代为编写,但必须经建设方盖章签字确认。 5.技防系统中心控制室的防护级别应和系统保护区域的最高级别相同。 6.技术验收检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或公共安全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和设计任务书或合同提出的技术要求。 7.施工验收主要验收工程施工质量,包括设备安装质量和管线敷设质量。 8.资料审查是指审查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的验收图纸的编制质量(准确性、规范性)和工程实际的符合度。 9.验收通过或基本通过后,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验收结论写出整改落实措施,并经建设单位认可。 10.验收不通过的系统不得交付使用。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验收结论提出的问题,抓紧落实整改后再进行验收。 11.工程商应依照合同有关条款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大纲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 12.入侵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选用的报 警设备、部件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并经国家指定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国家实行强制认证的产品,必须经过认证并有认证标志。 13.技防系统调试开通后,应至少试运行一个月,并由建设单位记录运行情况。 14.施工图的绘制应认真执行绘图的规定,所有图形和符号都必须符合公安部颁布的“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的规定,以及“工业企业通讯工程设计图形及文字符号标准”。 15.入侵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选用的报警统设备、部件均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宣传材料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介绍 1.什么是尘肺病?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哪些?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我国《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病有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 2.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是哪几种? 我国以往的职业病专项调查数据和十几年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报告数据都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占报告尘肺病例总数的90%左右。 3.接触粉尘的职业及工种主要有哪些? 粉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尘肺病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可以说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是随时随处都存在的,主要的职业及工种是: (1)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开采:是最严重的粉尘危害行业。在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接触粉尘最多的工种是凿岩工、放炮工、支柱工、运输工等,在煤矿主要是掘进工、采煤工、搬运工等。

(2)机械制造:机械制造业首先是制造金属铸件主要接触粉尘的工种包括配砂、混砂、成型以及铸件的打箱、清砂等。 (3)冶炼:金属冶炼中矿石的粉碎、烧结、选矿等,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冶炼工人广泛分布在钢铁冶炼和其它金属冶炼业中。 (4)建筑材料: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制造业,石料的开采、加工、粉碎、过筛以及陶瓷中原料的混配、成型、烧炉、出炉和搪瓷工业。主要接触二氧化硅粉尘和硅酸盐粉尘。 (5)筑路业:包括铁道、公路修建中的隧道开凿及铺路。 (6)水电业:水利电力行业中的隧道开凿、地下电站建设。 (7)其他:如石碑、石磨加工、制作等。 4.棉纱口罩是否能起到防尘作用? 国家经贸委2000年印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中明确要求,“纱布口罩不得作防尘口罩使用”。因为,一般的棉纱口罩只能挡住部分粉尘,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也就是当粉尘冲撞到纱布时,经过—层层的阻隔,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沙布中。但是,对一些微细粉尘,尤其是小于5微米的粉尘,就会从纱布的网眼中穿过去,进入呼吸系统,而5微米以下粉尘能直接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多戴几层也不会增强防护效果。因此,棉纱口罩无法起到防尘作用。 5.尘肺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 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一些病人可有喘息、咯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

正确选择防护手套

正确选择防护手套 在各类工伤事故中,手部受到伤害的比例最高。为避免手部伤害,需选择针对性的防护手套。近几年来,我国防护手套行业不断发展,采用新材料生产的防切割手套、耐磨手套、耐高温手套、防静电手套等的防护功能都在不断提升。 手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最重要的“工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的双手创造了世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没有对双手进行认真的保护,导致在各类工伤事故中,手部受到伤害的比例最高。根据《职业卫生安全百科全书》(2000年3月出版)中统计,手部和手臂受伤害约占工业事故伤害总数的25%,而美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是40%。 手部伤害类型 手部伤害一般分为机械性伤害、物理性伤害、化学性伤害和生物性感染伤害4大类。其中以机械性伤害如撞击、切割、挤压、针刺、振动等最为常见。物理性伤害中,以高温烫伤、低温冻伤、电击伤害和电磁、电离辐射性伤害的后果最为严重;化学性伤害是指手部接触化学物质如酸碱溶液或接触对皮肤有刺激性的化学制剂导致的伤害;生物性感染伤害是指手部皮肤或伤口遭受工作场所特有的细菌等微生物侵蚀感染,造成的人体组织器官的病变破坏。 手部伤害虽然不至于危及人的生命,但却给从业人员带来很大的伤痛,不少人因此造成终生残疾,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因此,对手部及手臂的保护,是劳动防护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手部伤害的预防 预防手部伤害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伤害因素,佩戴具有不同防护功能的手部护具。手部 护具包括防护手套和防护套袖,用以保护手部、前臂和全臂不受伤害(以下简称“防护手套”)。 防护手套的种类繁多,按照防护功能划分,有一般性防护手套、防水手套、防寒手套、电热手套、防毒手套、防微生物手套、耐油手套、耐酸(碱)手套、带电作业绝缘手套、防切割手套、防机械伤害手套、防针刺手套、防振手套、焊接手套、防静电手套、防X射线手套、防微波手套、耐火阻燃手套等。按照使用材质划分, 防护手套可分为纱线手套、布手套、皮革手套、PVC手套、乳胶手套、丁腈橡胶手套、芳纶手套和高强聚乙烯 手套等。其中,耐酸(碱)手套、带电作业绝缘手套、耐油手套等被列入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质量标准 监督管理。 防护手套的标准要求 防护手套在我国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但生产防护手套所用的标准多为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相对较少。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我国防护手套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国家加强了对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大力组织标准制定,AQ6101-2007《橡胶耐油手套》、AQ6102-2007《耐酸(碱)手套》、AQ6103-2007《焊工防护手套》、GB24541-2009《手部防护机械危害防护手套》等一系列防护手套标准的相继颁布实施,促进了我国防护手套行业的规范发展,也使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和健康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二是国 外防护手套生产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带来了种类丰富、性能优良的防护产品,开阔了国人的视野,促进了我国 防护手套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研发。三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兴起,对手部防护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 了新型防护手套的研究和开发。四是以芳纶、高强聚乙烯等为代表的新材料在我国防护手套行业开始应用,标 志着防护手套进入了高强度、高模量、高性能时代。五是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不稳 定因素增加,反恐斗争、传染病、水旱灾害、地震、地质滑坡、泥石流、飓风、雨雪冰冻灾害等频发,人们在 抗险救灾中,逐步认识到科学配备个体防护装备,特别是手部防护装备,对保证救援一线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

防护手套防护知识

防护手套防护知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防护手套防护知识防护手套(防护手套)如何保护我们的双手,手是人体器官中最为精细致密的器官之一,手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有了这双手,我们才能从事各种劳动,也才会有“双手创造了世界”的说法。但由于疏忽了对它的适当保护,以致在各类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事故中,手部伤害事故占到了20%。由此可见,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具十分必要。手部伤害类型手部伤害类型,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外伤性创伤,是由于机械原因造成对骨骼、肌肉或组织、结构的伤害,严重的断指、骨裂到轻微的皮肉之伤等(如使用带尖锐部件的工具,操纵某些带刀、尖等的大型机械或仪器,会造成手的割伤等;处理、使用锭子、钉子、起子、凿子、钢丝等会刺伤手;手被卷进机械中会扭伤、压伤甚至轧掉手指等)。接触性皮炎这类伤害主要是对手部皮肤的伤害。轻者,造成皮肤干燥、起皮、刺痒,重者出现红肿、水疱、疱疹、结疤等。这类伤害造成的原因是长期接触酸、碱的水溶液、洗涤剂、消毒剂等,或接触到毒性较强的化学、生物物质,遭受电击、低温冻伤、高温烫伤、火焰烧伤等。手臂抖动综合征、白指症等长期操纵手持振动工具,如油锯、凿岩机、电锤、风镐等,会造成此类伤害。手随工具长时间振动,还会造成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伤害,而发生白指症。特别是在湿、冷的环境下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由于血液循环不好,手变得苍白、麻木等。如果伤害到感觉神经,手对温度的敏感度就会降低,触觉失灵,甚至会造成永久性的麻木。手臂也是很容易遭到伤害的部位,电击、酸碱腐

蚀、机械伤害等都可能对手臂造成伤害,严重的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如何避免工人的手臂在劳动中遭受伤害,手臂防护用品就要派上用场。据了解,手臂的伤害在生产过程中比较普遍,约占工业伤害事故总数的25%。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手臂伤害包括:火与高温、电、化学物质、撞击、切割、擦伤以及感染等,其中以机械性伤害更为常见,即撞击、切割等。但电伤害和辐射伤害后果更为严重,有的会导致死亡。手臂防护一般指的是对手的防护和对手臂的防护。手的防护主要使用防护手套,为了保护肘以下(主要是腕部以下)手部避免受伤害,包括带电作业绝缘手套、耐酸碱手套、焊工手套、橡胶耐油手套、防水手套、防毒手套、防静电手套、防切割手套等约十几种。对手臂的防护使用防护套袖,用来避免前臂或者全臂遭受伤害,包括防辐射热套袖和防酸碱套袖等。针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可以选择不同的手套种类,如针对化学物质的防化手套,针对电危害的绝缘手套,针对高、低温作业的高、低温手套,针对切割作业的抗割手套,针对振动作业的抗震手套等。手套的材质决定手套的防护性能,是手套选择的依据。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手套材质。 1、针对机械伤害的手套材质 (1)金属丝——常见的不锈钢丝,也有铬合金丝,主要用来制造抗割手套。这类材质的抗割性能最强,并且便于清洁,但质重,使用不方便。

安全防护知识完整版

安全防护知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七章安全防护知识 一、防火、防爆 1、火灾的定义、形成条件、 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形成的灾害。 灭火基本原理 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燃烧的三要素。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在火灾防治中,如果能阻断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火灾过程一般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熄灭五个阶段。在灭火中,要抓紧时机,正确运用灭火原理,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2、点火源概念及分类 点火源是指能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这种能量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以是机械能,根据点火源产生能量的来源不同,点火源可分为火星、火焰、高热物体、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摩擦、化学反应热、光线聚焦等。 ①在原材料使用会用到一些易燃易爆物品,这些物料具有闪点低,易挥发等特性,遇到明火或静电,很容易发生着火事故; ②在设备改造、检修过程中,违章动火或防范措施未落实到位,极易发生火灾; ③由于电气设备老化、短路,造成过载、过热现象,很容易发生火灾; ④雷击也是造成建筑物、配电设施火灾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归结火灾爆炸的常见原因有:1.吸烟引起的事故。2.在使用、运输、储存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时引起的事故。3.使用明火引起的事故。4.静电引起的事故。5.由于电气设施使用、安装、管理不当引起的事故。6.物质自燃引起的事故。7.雷击引起的事故。8.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及其附件,如果带病运行或管理不善时,都会发生事故。例如安全阀、液压计失灵,压力过高而无法泄出,液位不准就会烧干锅等,都会发生爆炸。 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控制这些点火源引起的火灾,为防止电器火源引起的火灾,电器线路、接头必须牢固,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随便使用电炉、电热水器等。为防止机械点火源引起的火灾,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铁制工具,应使用铜制或木制工具,不准穿带钉鞋,对机械传动轴与轴套,应定期加润滑油,以防止摩擦发热引燃轴套附近散落的可燃粉尘等,为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生产场所不准穿化纤工作服,必须穿棉布工作服等。 3、爆炸、爆炸极限 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或转化过程,是系统蕴藏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爆炸可以由不同原因引起,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归根结底必须有一定的能源,按能量来源爆炸可分为三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爆炸极限:当可燃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把能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作爆炸下限,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汽和可燃粉尘危险性的主要参数,物质的爆炸下限越低,危险性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物质危险性越大。

完整版实验室防护手套的选择

实验室防护手套的选择,请严肃点儿摘自实验与 分析网站,好东西分享给大家 实验中大家常会接触各种化学尤其手指是实验人员受伤率最高的部位。在化学实验室,手,品,如强酸、强碱溶液,毒性较强的化学物质,同时还会接触到高温物体,如正在电炉上加刺痒,起皮、都会造成皮肤的伤害,轻者皮肤干燥、热的器皿或从马弗炉取出的熔融样品等,水疱、疱疹、结疤等。但是一般情况下实验室工作人员只使用单一的塑胶手重者出现红肿、套和织布手套,对手部的保护不够,因此正确选择和使用手套是预防手部伤害的重要措施。希望能够为化学实验室实验人员在咱们今天对几种类型的防护手套、用途和材质进行介绍,选用手套时提供一些帮助。 一般而言,手部在化学实验室中容易遇到的危害主要有三类: 1.化学物质以及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剂在开启和使用时易对手部造成伤害。如强酸、强碱落到皮肤上即产生烧伤,且有强烈的疼痛。接触氢氟酸气,可出现皮肤发痒、疼痛、湿疹和各种皮炎,石油烃类如汽油对皮肤有脂溶性和刺激性,使皮肤干燥、龟裂,个别人会起红斑、水疱。 2.高温物体在取用时会对手部造成烫伤。 3 在装配或拆卸玻璃仪器装置时,出现破损会对手部造成割伤。 手套种类 手套种类 手套种类 一次性手套用于保护使用者和被处理的物体,使用于对手指触感要求高的工作,如实验室或清洁工作。可用乳胶、丁腈橡胶或PVC制成。 化学防护手套 防止化学浸透。用多种合成材料制成,如乳胶、PVC、丁腈、丁基合成橡胶、氯丁橡胶等。 织布手套 织布手套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涤纶、锦纶以及棉花制成的一般用途手套,配有凯芙拉尔(Kevlar)材料、大力马(Dyneema)材料以及钢材料的耐切割手套;小比列天然胶乳和莱卡纱并加入其他纤维制成的弹力手套;以及由热泡沫或振动泡沫等材料制成的特殊用途手套(可分为超清洁手套和无菌手套。) 一般用途手套. 用于防磨损、刺穿、切割等,适用于搬运、处理物品等,常使用针织布、皮革或合成材料。 防热手套 可隔热,用于高温工作环境,常使用厚皮革、特殊合成涂层、绝缘布、玻璃棉。手套材质与级别分类 天然橡胶(乳胶) 天然橡胶乳胶手套通常没有衬里,并有多种款式,包括清洁款式和无菌款式。这些手套能针对碱类、醇类,以及多种化学稀释水溶液提供有效地防护,并能较好

防护手套分类及知识介绍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防护手套分类及知识介绍 简易版

防护手套分类及知识介绍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产生来源:手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劳动中、某些运动中、某些活动中、特殊的环境中、特殊的作业中、特殊的工作中、能达到双手皮肤不受伤害,次之就是人们某些生活中一种美的装饰手套及艺术手套,由此人们造出了种种类型的人类使用手套。 (二)手套材料:使用的材料通常是:橡胶、乳胶、人造胶、人造革、布料、功能面料、某些动物皮、特制金属、塑料、某些化工材料、等原料。 (三)手套名称:手套的名称很多,通常有依据手套材料命名的、依据手套工艺命名

的、依据手套用途命名的、依据手套功能命名的、依据地区民族方言命名的。 ⑴依据材料命名如:乳胶手套、橡胶手套、汗布手套、棉毛手套、棉纱手套、帆布手套、摇粒绒手套、牛皮手套、猪皮手套、PVC手套、液体手套 ⑵依据工艺命名如:浸胶手套、挂胶手套、针织手套、刺绣手套、无形手套 ⑶依据用途命名如:电焊手套、焊接手套、礼仪手套、滑雪手套、航天手套、守护手套、劳保手套、防护手套、工作手套、拳击手套、微波炉手套 ⑷依据功能命名如:耐高温手套、保暖手套、耐酸碱手套、耐油手套、防滑手套、焊接手套、防阻燃手套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总

实验室安全知识 化学安全、防护、救护知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安全的工作的方针和处理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 2现今化学检测领域实验室存在的若干问题 3化学危险品的类别 4化学伤害进入人体的途径 5化学安全通常知识 着装穿戴、生活保建、存放、设施、操作、急救电话、刑法罪责 6化学安全专业常识 6.1易燃性液体的安全使用、防护知识 6.2腐蚀性物质的安全使用、防护知识安全使用、防护知识 6.3爆炸性的安全使用、防护知识 6.4有毒性安全使用、防护知识 6.5碱金属和钙磷的安全使用、防护知识 6.6水银(汞)的安全使用、防护知识 7玻璃器皿的安全使用、防护知识 8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防护知识 9安全用电知识 10防火和扑火知识 11一般救护知识 附现场采样安全和防护知识 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 CNAL/AC01:2002第1.5:“不包含应符合的法规安全要求”即应有关健康、安全和环保的要求。 CNAL/AC06:2002《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化学检则领域的应用说明》第5.2.1“实验室内人员应接受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 化学检测领域中实验用的化学品大多数是有毒的,可燃易燃的,具有爆炸性及腐蚀性。

检测操作又常在高温高压或真空低温以及通电情况下进行,容易发生烫伤。因此,熟悉所使用化学品的性质遵循安全操作事项,穿戴必要的防护工具,是实验室每个员工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以便预防和避免化学检测危险,保护员工自身健康安全。 1安全工作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是第一安全责任者。处理安全事故的四不过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和全体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作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2现今存在的若干问题: 检测室装备设施、灭火器材、易燃易爆、腐蚀性、有毒剧毒物的存放、高压气体钢瓶的放置与防爆设施、防护工具、健康检查、知识培训。 3化学危险品的类别: 按照GB13690分为以下八个大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腐蚀品。 4化学伤害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5实验室的化学安全通常知识: 从事化学检测领域的人员,必须经过化学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工作。这是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为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应采取的措施之一,也是员工自我安全保护应获得的受教育的权利。 5.1着装穿戴 5.1.1为防止皮肤吸收毒物;防止烧伤、烫伤、冻伤、进入实验室区域工作,必须穿好工作服。不得穿无神衫、短裤、裙子、拖鞋以及暴露脚背脚跟的鞋子、高跟鞋。 5.1.2长辫长发必须扎紧,置于工作服内或带工作帽。 5.1.3在处理强腐蚀性物质时,要穿防腐服或围裙,戴乳胶手套、防护明镜或面罩;处理有毒气体时应带防毒面具;在高易燃性物质场所,不可穿着会产生火花的化纤材料制成的服装,尤其不可在当场穿脱。 5.2生活保障 5.2.1具有下列症状者,应回避相应实验: a)对所使用的化学药品气味具有特殊敏感病; b)有颜色视觉障碍者,不能进行涉及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