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年级学生中培养责任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一年级学生中培养责任意识一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尚处于启蒙阶段,他们会不自觉地往地上扔垃圾而没有人承认是谁做的;他们会眼看着废纸在地上滚来滚去而没有人去捡;他们会忘记自己是值日生,坐在位置上不值日,而丝毫没有觉得做错事;他们会因着急跑出去玩,而使班级的灯、门、窗没人关……总之他们会忘记班级内的任何事,而对于谁谁今天打我了,谁谁骂我了、谁谁踩我脚了、谁谁挤我了……这一系列关系到自身的小事斤斤计较,一天到晚告状不停。

种种现象表明,孩子们缺乏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责任意识?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该如何起步?一年来笔者为此付出的点滴努力,颇有心得。

一、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一年级的孩子记事快,忘事也快。

每天教师对其光谈一些“责任”的大道理,并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

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

”同样,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老师首先也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尤其面对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老师在孩子面前要起一个带头和表率作用。

如地面有纸屑了,我走上前去,轻轻捡起纸屑,并问孩子:“干净的教室你们喜欢吗?”桌椅歪斜了,我带领孩子们一起来给桌椅排排队,当孩子们排好桌椅整齐地坐好时,我就会赞许他们:“多么干净整洁的教室,多么聪明能干的孩子们!”我要求学生桌面整洁,抽屉整齐,那我也会做到每天讲台干净整洁。

我要求孩子们书写规范、美观,我自己也力求只要示范,或写给孩子的话语,都做到规范、美观、整齐。

不但我自己做到以身作则,我还不断地在孩子中间树立富有责任心的典型,如按时完成作业的,关心
集体的,帮助同学的,热爱劳动的,积极完成各项任务的,让孩子的身边充满了可供学习的榜样。

因为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学生自己做事,体验成败
在第一学期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我们班经常会发生,也可以说几乎是天天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学生忘带东西或忘记事情。

比如发下去一份告家长书,家长阅读后要签名交回条,有些孩子忘记签字带回条了,还振振有辞地说,我交给爸爸或妈妈看了,他们没给我。

有的孩子书没带,他会怪爸爸或妈妈没给自己整理书包。

还有好多家长都喊累,说孩子上学自己也跟着上学了,孩子写作业自己都要在旁边看着。

有这必要吗?一个孩子上学,那就全家总动员了,未免太兴师动众了吧。

再说,这样结果就能学得好吗?其实我们都明白,包办代替的结果就是孩子没有责任感,永远长不大。

为改变此状,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我在我们班为每一个孩子都定有为班级服务的岗位,班级小干部、各类小委员,就连饮水机也有专人负责美称为“水源小卫士”,负责及时开关教室电灯的叫“光明使者”。

别看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在孩子眼中意义可不一般,他认为自己有用了,他认为这是大家对他的信任,所以孩子很乐意去为别人服务的。

就我们班负责引水机的郝天赐来说吧,原本粗枝大叶的他每天一早来第一件事情就打开开关,倒掉积水,擦洗机身,晚上放学前关闭开关。

最感人的是有一天他放学由于走得匆忙,忘记关了,回到家之后想起来,说什么都要家长陪他来学校完成这件事情,家长给我打电话,正好我还在学校,我立即去教室关闭开关并告诉这个孩子,他才放下心来。

说真的,孩子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很令我感动,第二天的操会课我借机表扬了他的进步,后来,郝天赐在任何活动中表现得都很细心,很负责。

当然,当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老师要给予积极肯定,因为
任何成绩都是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取得的。

老师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三、家长支持配合,形成习惯
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

孩子在成长,能力在提高,为让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形成习惯,在家长们的支持下,我又设计了在家里寻找小岗位的活动,要求孩子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在自己的家里也能寻找到一个自己适合的岗位,为爸爸妈妈分担家务。

经过我和孩子们的讨论,孩子们分别定下了这样一些家庭岗位:餐桌长——饭前主动摆碗筷;植物管理员——按时浇花;节能员——提醒父母合理用电不浪费;清洁员——每天负责倒垃圾;安全员——提醒父母睡前关掉煤气总开关和总电源。

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孩子们在小岗位上得到了充实的锻炼,他们的责任意识正在增长,并在逐步形成习惯。

“责任心”对于还很需要别人帮助、尚缺乏自制力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就是一张白纸,对其进行培养责任意识的教育不容易产生效果。

但是实验证明,教师榜样的树立,多样活动的参与,家长大力的配合,可以有效促进一年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初步的责任意识。

一种良好的习惯养成不会一朝一夕就成功,孩子们的行为也会反反复复,当我们认定责任意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时,我们就应该努力地去培养,因为我们今天的教育行为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