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开关设备二次回路配线工艺
高低压开关设备二次回路配线工艺
高低压开关设备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条文说明4.1.1 绝缘导线表1的参数根据GB5023。
2—85。
6.1.1 JB 5777.2—91第5.6.3条:“导线与元件端子或端子排的连接,6m㎡及以下截面导线推荐采用BVR软线,并应采用冷压接端头;10㎜2以上截面导线可用多股硬线,其端头由冷压钳或油压机压接。
6.1.3 JB 5777.2—91《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断电保护屏》第5。
5。
2条。
6.1.5 关于二次回路中的N线要不要采用淡蓝色?需查证。
6.2.2.3 供外部电缆接线的接线端子应在设计基础面上方至少200mm处安装,并有应为连接电缆提供必要的空间,以便于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JB/T5877——19××《低压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设备》)另外,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
6.2.3.3 线槽配线要(不清楚什么标准或装配书):“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且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
6.2.2.4 “回路电压超过400V者,端子板涂以红色标志”见GB50171—92第3。
0。
2条。
6.2.3.2 、6.2.3.4槽板固定间距和管道间距见《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3—1硬质阻燃塑料管(PVC)明敷设工艺标准。
6.3.2.2 应在距起弯点10㎜处开始,每隔100~200㎜空绑一次(见《室配线与照明》电国电力第198页)表13:JB/T56186《低压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分等》定为:横向布线时,不大于300mm;纵向布线时不大于400mm;《电气安装安装工程手册》的“二次接线导线的敷设方法:1、裸铅皮或橡皮保护包皮的绝缘电缆,垂直时为400,水平时为300;2、橡皮绝缘导线及塑料绝缘导线,垂直时为200,水平时为150mm。
6.3.2.3 JB 5777.2《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断电保护屏通用技术条件》第5.6.2条,规定的导线束不应超过30根。
电气设备公司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电气设备公司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本厂生产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等辅助回路的配线。
2、辅助回路的配线工艺要求2.1用于连接辅助回路的导线,一律采用BV、BVR型铜芯塑料绝缘线(下文简称导线)2.2选用辅助回路的导线时,其最小截面为1.5平方毫米,连接电子器件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时,允许采用小于1.5平方毫米的导线。
但不论采用那种导线,都不得采用虎钳、钢丝钳等强行拉直,以免改变导线截面、强度等指标。
2.4辅助回路行线时,其色法的规定应参照GB2681国家标准,设备内部敷设用黑色,安全用接地线用黄绿双色线。
2.3所选用的导线绝缘层不得有褪色老化等现象,导线在弯曲敷设后,绝缘层不允许开裂及操作。
2.5辅助回路导线的配置应做到牢固可靠,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便于维修,除必要的弯曲敷设处,不准歪斜、扭曲。
2.6辅助回路的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之间及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与金属骨架的电器间隙不小于6~10毫米,爬电距离不小于8-12.5㎜(GB7251 6.1.2.1 表2)2.7辅助回路的导线及线束,不准在导电部件上敷设,也不准直接敷设在金属铁板上,导线及线束穿插越金属孔时应在金属孔上装绝缘套或在导线及线束上缠绕塑料带或套塑料管,但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中穿越,导线及线束在敷设途中如遇金属障碍应加以弯曲越过,中间保持4毫米以上距离。
2.8门与柜体之间的连接线俗称过门线,过门线必须采用BVR型铜芯塑料软线,过门线要留有足够的长度,一般能使门顺利打开关大于90°,过时装店线在开门过程中不擦门框、过门线线束要用塑料带或缠线管紧密包扎,以防松散,连接线束的两端要有固定点。
2.9辅助回路的线束或单线的固定,可采用两种方法:2.9.1在线束上包塑料带后用铝皮夹(钢精扎头)固定(或用BV型1.5平方毫米塑料绝缘线固定)要求包扎紧密,固定牢固,固定间距、横间距离不得大于120毫米,纵向距离不得大于150毫米。
二次线工艺守则
或描图旧底图总号CAD绘图底图总号绘图校对签字1适用范围1.1本工艺使用于本厂高低压开关柜及本厂配套手车、操动机构二次回路配线。
2导线的选择2.1用于二次回路的导线颜色,设备内部敷设用黑色,安全用接地线用黄绿色双色线,其他用线按GB2681—81《电工成套装置中是导线颜色》规定执行。
2.2用于二次回路的导线一律采用单芯硬线(BV),在经常受弯曲处如插头线、过门线采用多股塑料绝缘软线(BVR)型。
2.3导线最小截面为1.5mm2,连接电子器件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允许采用小于1.5mm2的导线,但不行小于1 mm2,高压开关柜电流互感器与端子之间连接导线采用2.5 mm2导线。
3二次回路配线工艺要求3.1二次回路的导线线束应扎紧,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除必要的弯曲(如转换方向)外,不准歪斜、扭曲。
3.2所有二次回路的仪表、继电器、电路的二次接线端子、端子排、小母线及连接导线均应标号,标号应完整、清楚、牢固、不褪色。
3.3二次回路的导线线束,不准在导电部件上敷设.敢不准直接敷设在金属铁板上,必须腾空3~5mm,或导线包以塑料绝缘带。
采用样板铁敷设线束时,样板铁必须包以塑料绝缘带。
装有行线槽的开关柜,要求行线槽盖板牢固,不挠曲。
3.4二次回路的导线线束或单线,在穿越金属板时,必须在板孔上套以橡皮圈。
3.5门上电器与柜体之间的连接线束称过门线。
过门线要留有足够长度,一般能使门顺利打开不小于120°,过门线在开门过程中不擦门框。
当门关闭时线束不行叠死。
过门线线束要套皱纹管,以防松散。
连接线束的二端要在固定点。
3.6二次回路的导线线端裸露部分之间,及导线线端裸露部分与金属骨架的电气间隙不应小于4mm,爬电距离不小于6mm。
3.7采用单股、多股绝缘线连接时,导线端头必须用预绝缘端头,不允许直接连接。
4工艺过程(1)下线(2)导线两端接头制作(3)套标记头、装端子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工艺守则二次回路配线典型工艺(文件代号)代替共页第页(4)接线(5)走线 (6)捆扎线束 (7)检查 4.1下线 4.1.1备齐使用工具及材料。
二次配线工艺规程
二次配线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适用于高低压开关柜、动力箱和三箱(配电箱、计量箱、端子箱)的二次配线。
2二次回路绝缘导线和电缆的一般要求:2.1二次回路绝缘导线和控制电缆的工作电压不应低于500V。
2.2测量、控制、保护回路除断路器电磁合闸线圈外,应采用铜芯控制电缆和绝缘导线,在其它情况下,当所有室内设备、仪表和端子上装有专用于连接铝芯的电缆和绝缘导线。
2.3按机械强度要求,采用的电缆芯或绝缘导线最小截面为:连接强电端子的铜线不小于1.5mm2;铝线不应小于2.5mm2;连接于弱电端子的、运动装置使用的铜芯电缆直径不应小于0.5 mm2。
2.4绝缘导线和电缆芯截面的选择还应符合下列要求:a) 电流回路:电流测量回路应保证表计工作在规定的准确度范围内,保护回路应保证电流互感器工作在1 0%误差范围内。
b) 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到计费用电表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0.5%额定电压,在正常负荷下,电压互感器到测量仪表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3%,当全部保护装置和仪表工作(即电压互感器负荷最大)时,电压互感器到保护和自动屏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3%。
c) 控制回路:在正常最大负荷时,控制母线至各设备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
d) 绝缘导线和电缆可能受到油浸的地方,应采用耐油绝缘导线和电缆。
3屏内的接线要求:3.1屏的内部连接导线,一般采用塑料绝缘铜芯导线。
3.2安装在干燥房间里的屏,其内部接线可采用无防护层的绝缘导线,该导线能在表面经防腐处理的金属屏上直接敷设。
3.3屏内同一安装单位各设备之间的连线,一般不经过端子排。
3.4接到端子和设备上的绝缘导线和电缆应有标记。
4工艺准备4.1看懂图纸、标准、仔细考虑布线方案。
4.2根据任务性质和产品技术要求,领用与图纸要求相符合的导线品种。
4.3领取按需要数量的安装零件,如接线板夹、压板、紧固件等。
4.4核对二次回路的电器元件是否备齐,型号规格是否相符。
二次导线工艺守则
北京安普瑞生电气技术有限公司APRS /SC-03-2009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09年12月15日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作为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控制电路配线的指导性文件。
2. 引用标准GB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3906-2005 3~35KV交流金属封闭控制设备GB/T17467-1998 高压/低压预装式电站.3.设备及工艺准备3.1 手电站3.2 剥线钳、尖嘴钳、嘴钳、螺丝刀、压接钳、活板手、电铬铁。
4. 材料4.1 铜塑线:BV、BVR4.2 异形聚氯乙烯套管标号头。
4.3 软聚氯乙烯绕线管及捆扎带,冷压接端子、线夹。
4.4 焊锡料5.布线形式。
5.1 槽板式:用于条架式控制屏,将导线接入槽内5.2 悬空式:用于金属板、箱、台、柜门或盖、以及不适合安装夹线槽的地方。
6 工艺准备6.1 准备好装配图、接线图及有关技术文件。
6.2 准备好所用的材料及工艺装备。
6.3 熟悉装配图、接线图确定走线型式及顺序。
6.4 穿戴好规定的劳保用品。
7. 工艺过程7.1 根据要求准备导线7.2 将导线校直、端部剥去绝缘皮、套上标头号、标头号去向应一致。
7.3 根据接线图,按图施工,接线正确,固定应牢固可靠。
7.3. 1 可移动的部件必须选用BVR导线,导线的端部用冷压接钳压入冷压接端头。
7.3. 2 其它选用BV导线,接线方式有三种。
7.3.2.1 插入式带有瓦形垫圈的接点,将剥去绝缘皮的导线端部直插入接点,如果该接点只有一根导线,则将该导线端部弯钩钩住螺钉,再用螺钉压紧,若与二根导线相连,则二根导线分别插入瓦形垫圈两侧,再压紧螺钉。
对于插入式接点,如电度表、每个接点一般只接一根导线,若需接二根导线时,需先将二根导线并紧焊牢后再插入接点用螺钉压紧。
7.3.2.2 园环式将导线用尖嘴钳弯成内径比接线螺外径大1mm的园环,接在元件接点上,园环的弯侧方向与螺钉紧固方向一致,每个接点最多接二根导线,二根导线园环之间应增加一个铜质的平垫圈。
成套电气二次配线工艺设计守则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制:审核:会签:批准:皖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形,外面套上缠绕管,以保证活门在开启过程中不损伤导线。
6.9 活门与柜、箱间过门支架导线的配置如图一、图二。
6.10过门处若导线数目较多时,为保证澳门开闭顺利,及避免损伤导线,可从二处或二处以上过门。
6.11扎带的位置,两扎带捆扎距离一般在100~150mm左右要求一台产品或一产品段距离应一致。
在线束始末两端弯曲及分线前后,必须扎牢,而在线束中间则要求均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号QC7.5-05-08 页数共6页第4页匀分布。
表3发热功率(W)电器元件、电子元件等与发热件之间需保持的距离上方侧面下方元件允许60℃时元件允许50℃时7.5 30 40 10 1015 30 100 10 1020~50 100 200 20 2075~100 100 300 30 30150 150 300 30 30200 150 400 30 306.12 线束或导线的弯曲,不得使用尖口钳或钢丝钳,只允许使用手指或弯线钳,以保证导线的绝缘层不受损坏。
6.13 所有仪表、继电器、电器设备、端子排及连接的导线均应有完善、清楚、牢固正确的标记套(管),元件本身的连接可不用标记套。
标记套的方向,羊眼圈的弯制方向与尺寸如图三、表3所示。
6.14 导线接好后,从接头点垂直方向看去应无羊眼圈导体外露。
6.15 同一端头一般只能接一根导线,严禁同一端接三根或三根以上导线。
若需要接二根导线时,两导线之间应垫以精制平垫圈。
6.16 导线接入电度表时,应将导线剥去一段绝缘层,对折后插入接线盒孔。
导体在接线盒应有足够长度,确保二只螺钉全部接触,然后将二只螺钉全部紧固。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号QC7.5-05-08 页数共6页第5页6.17 接至发热元件的一端,导线应套一段瓷珠(套)。
6.18 二次线接在端头上应有防松装置。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准备和工艺过程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准备和工艺过程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准备5.1号码管、标签纸的准备与要求。
5.1.1根据二次接线图上所绘出的回路编号,用号码打印机在号码管上打字。
要求字迹清晰,间隔均匀,字不得打斜,且保证所打印回路编号与图纸相符。
5.1.2将打印好的号码管按合同号、柜号进行绑扎,摆放整齐以备用。
5.1.3按二次接线图用打印机在标签纸上打元件顺序号和文字符号,字体要求清晰,且不得打歪,出格。
5.1.4将打印好的标签纸按柜号进行收集,包好以备用。
5.2资料准备准备工程施工通知,工程系统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材料明细表、元件布置图及合同相关的其它技术要求资料。
5.3工具及材料准备准备施工所用工具、号码管、标签、导线、辅料等。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过程6.1 下线前的准备6.1.1仔细查看工程施工通知上的有关说明,一次系统图上柜体结构,元件布置和材料明细表上元件型号以及对元件的要求。
6.1.2对领用的号码管应与图纸进行核对,确认以后进行施工。
6.1.3根据二次接线图上注明的元件符号正确地找出电器元件。
6.2下线6.2.1根据二次接线图以及元件布置图确定的走线方式,按电器元件接点间的实际位置量裁导线,套上号码管。
仪表室主干线一般选择在仪表室边框中央。
对于各位置的继电器,下线时,应注意继电器安装形式、高低。
6.2.2 对于柜后二次配线(如互感器线、行程开关线、照明接线等)在下线时,应注意柜体的宽度、深度,因柜体结构的不同,其走线方式不一样。
柜体二次配线下线时应注意不同柜型的布线方式、继电器、接触器等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
6.2.3接至电器元件或端子排上的元件在下线时应留有裕度,曲弯长度为50mm (包括电压传感器上的接线)。
对于GG-1A配电柜,当端子采用B1型时,导线曲弯长度为85mm,采用JH1、D1型端子时,导线曲弯长度为95mm 。
6.2.4凡装有带电显示装置的高压配电柜,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的线束应单独敷设,尽量不和其他二次线捆扎在一起。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守则解析
© 35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各种0.4kV~35kV 开关电器设备的二次配线制作。
2使用材料 2.1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简称导线) 2.2 聚氯乙烯绝缘塑料带(简称胶带) 2.3 聚氯乙烯异型管(简称号码管) 2.4 冷压端头 2.5 线卡、尼龙扎带2.6 标签纸(元件标签、地线标签) 2.7 瓷质套管 2.8 标准紧固件2.9塑料蛇皮管、金属蛇皮管、尼龙螺旋管、 PVC 波纹管© 12、© 18、© 25、 2.10 塑料行线槽2.11 胶垫、软垫(防震垫)橡胶圈 2.12 线夹2.13 绝缘纸(S =0.5)、黄腊管 2.14 松香 2.15 焊锡 2.16 酒精 3设备及工具3.1 号码打印机 3.2 活动扳手6寸、8寸3.3 平头螺丝刀、十字螺丝刀(3寸、6寸、8寸)以及电讯螺丝刀 3.4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圆嘴钳3.5 电烙铁25W、100W3.6 冷压线钳0.5~2.5(mm); 1, 4, 6(mm)3.7 电池试灯3.8 丝锥M4、M5、M6、M83.9 卷尺(2m)3.10 自制套管M3~M64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4.1 按二次接线图进行施工,接线正确。
4.2 配线整齐、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4.3 导线选用黑色,二次保护接地线为黄绿双色线,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则按工程要求选线。
4.4 电流回路采用2.5mm2导线,其他回路为1.5mm2,对于电子元件回路采用焊锡连接时, 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导线。
4.5导线与电器元件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导线的芯线应无损伤。
4.6 每个接线端子应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只有当该端子或接线柱是为接两根导线而专门设计的才允许接两根导线)。
4.7 用于连接可动部分如门上的电器导线应采用多股软导线,并留有适量的裕度。
二次配线工艺技巧2则
二次配线工艺技巧2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二次配线工艺技巧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二次配线工艺范文一》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其它各种非标准柜、箱的二次配线用。
XS/P-7.1-0062 使用工具剥线钳、剪刀、罗丝批、压接钳,适用套筒扳手、尖口钳、弯线钳、搭灯、活络扳手、电工刀。
3 材料3.1 导线3.2 塑料带、胶木夹板、绝缘纸板,各种规格行线槽、塑料管线号、扎带、不干胶元件称号纸及标示牌 4 工艺过程4.1 准备好工具和材料4.2 根据图纸,安装二次系统的继电器、仪表、信号灯、端子排等电器元件及其附件。
4.3 按布置图粘贴元件标号,标号一般粘贴在该元件正中上部的金属构架上,个别情况元件上方不能粘贴标号时,可就近选择适当位置粘贴。
4.4 根据图纸确定配线途径。
4.5 按配线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一般放长300~500mm ),且两端做好记号或套上线号,即按配线途径进行敷设。
导线的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层次美观清晰,用扎带捆扎或用绕带绕扎。
可将二次线敷设在专为配线用的塑料行线槽内,此时只需将导线整理清楚而毋需捆扎。
二次线在敷设途中,依次分出与初入需接其它电器之导线而逐渐形成总体束与分交线束。
按图分别接至各器元件及端子上,在接上前应把多余的导线剪去,用剥线钳剥去适当长度绝缘层,并除去芯线表面的氧化膜及粘着物,BV 型导线套上线号,根据螺钉大小弯制羊眼圈,BVR 型导线则在端头上套上适用的U T 型号O T 型端头,用压接钳压紧接于所接端头上,然后旋紧螺钉。
4.6 检查4.6.1 检查所装电器元件及其附件,是否安装牢固端正,是否符合电器元件之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
4.6.2 检查接头是否牢固,配线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用搭灯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5 工艺要求5.1 线路敷设布置时,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应保持横平竖直、牢固、清晰美观,且应考虑到施工和维修方便,并不准占用供用户接入电缆的途径与装置来布置盘内二次接线。
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
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我厂生产的各种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动力配电箱、起动箱及控制保护屏的二次配线。
2.材料:2.1导线:一般采用单股或多股绝缘塑料铜芯线。
其截面和颜色要符JB/DQ6141/2/3-86和GB2681-81的要求。
辅助回路采用最小截面积BV导线不小于1.5mm2的铜芯黑色绝缘导线;连接低电压小电流(交流或直流电流小于1A,电压小于50V)的电子电路,允许选用更小截面的绝缘导线。
专用计量柜应分色,电流回路4mm2、电压回路2.5mm2,其他回路1.5mm22.2BVR导线,适用于柜体、箱架至门及其活动部位。
2.3辅助材料为:白色塑料3.5mm E型套管、各种规格橡皮圈、夹线板、行线夹、塑料捆扎带、塑料螺旋管、胶带纸、铜制裸压接头、紧固件等。
3.工具:尖嘴钳、斜嘴钳、剥皮钳、扁嘴钳、剪刀、电烙铁、螺丝刀、冷压接钳、套筒扳手、活扳手、电工刀及万用表等。
4.配线的原则:装臵、单元配线基本上有方线束、矩形线束、圆线束,横平竖直走线,另一种走线槽行线。
装臵配线所用的交流电源线,直流主回路及高电平(110V及以上)控制回路线应与低电平(110V以下)控制回路线分开走线,并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同一工程中各台装臵内所选用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易受干扰的导线(如:检测元件的信号回路线,放大器的输入导线,可控硅控制极引线等),应采取有效的防干扰措施(如采用绝缘的屏蔽电缆、屏蔽线、双绞线),这些要求在接线图上予以具体说明。
5.配线工艺过程与要求:工艺过程:备图→备料→按图样要求核对电器元件位臵和型号规格→填写粘贴不干胶元件位臵符号牌→白色塑料3.5mm E型套管标号(线号)→下线→接线→捆轧整理→自检→交检。
5.1准备工作5.1.1看清图样及材料明细表和技术要求。
5.1.2按图样要求,领取各种规格导线及辅助材料。
5.1.3根据导线规格,选择异形套管,并按图样要求及配线先后次序套标号。
5.1.4按图样要求,对元件安装位臵和型号规格。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 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各种0.4kV~35kV开关电器设备的二次配线制作。
2 使用材料2.1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简称导线)2.2聚氯乙烯绝缘塑料带(简称胶带)2.3聚氯乙烯异型管(简称号码管)2.4 冷压端头2.5线卡、尼龙扎带2.6标签纸(元件标签、地线标签)2.7瓷质套管2.8标准紧固件2.9 塑料蛇皮管、金属蛇皮管、尼龙螺旋管、PVC波纹管φ12、φ18、φ25、φ35 2.10 塑料行线槽2.11胶垫、软垫(防震垫)橡胶圈2.12线夹2.13绝缘纸(δ=0.5)、黄腊管2.14松香2.15焊锡2.16 酒精3 设备及工具3.1 号码打印机3.2活动扳手6寸、8寸3.3平头螺丝刀、十字螺丝刀(3寸、6寸、8寸)以及电讯螺丝刀3.4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圆嘴钳3.5电烙铁25W、100W3.6 冷压线钳0.5~2.5(mm);1,4,6(mm)3.7 电池试灯3.8丝锥M4、M5、M6、M83.9卷尺(2m)3.10自制套管M3~M64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4.1按二次接线图进行施工,接线正确。
4.2配线整齐、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4.3导线选用黑色,二次保护接地线为黄绿双色线,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则按工程要求选线。
4.4电流回路采用2.5mm2导线,其他回路为1.5mm2,对于电子元件回路采用焊锡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导线。
4.5导线与电器元件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导线的芯线应无损伤。
4.6每个接线端子应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只有当该端子或接线柱是为接两根导线而专门设计的才允许接两根导线)。
4.7用于连接可动部分如门上的电器导线应采用多股软导线,并留有适量的裕度。
导线根数超过35根时分两股捆扎,超过70根时分三股捆扎。
用于连接固定不动单元上的电器元件的导线可采用单股导线或多股软导线。
开关柜二次配线规则
开关柜二次配线规则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按二次接线图进行施工,接线正确。
配线整齐、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导线选用黑色,二次保护接地线为黄绿双色线,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则按工程要求选线。
电流回路采用2.5mm2导线,其他回路为1.5mm2,对于电子元件回路采用焊锡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导线。
导线与电器元件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导线的芯线应无损伤。
每个接线端子应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只有当该端子或接线柱是为接两根导线而专门设计的才允许接两根导线)。
用于连接可动部分如门上的电器导线应采用多股软导线,并留有适量的裕度。
导线根数超过35根时分两股捆扎,超过70根时分三股捆扎。
用于连接固定不动单元上的电器元件的导线可采用单股导线或多股软导线。
手车式高压开关柜下门上的电器元件导线应采用多股导线,并套上波纹管,当门上元件过多、二次线过粗时(二次线多于35根),可将二次线分股套两根以上波纹管、波纹管两端用走线卡固定在弯板上,裕度要参照。
波纹管长度见表1表1 过门线护线波纹管长度多股软导线在于电器元件接点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加终端附件(线鼻子或冷压端头),线芯不得有松散或断股现象。
a)用剥线钳剥去导线绝缘层,钳口与线径配合适当不得损伤线芯。
b)将线芯穿上线鼻子,线芯穿过线鼻子压接部位后,线芯外露长度为~1mm,如图二所示,用冷压钳压接,压接时,不同规格的接线鼻或冷压端头应用冷压钳上对应规格的钳口压接,加压至钳口完全闭合。
c)TO、TU型冷压端头用冷压线钳进行压接,将端头放入冷压钳相应规格的钳口处,加压至钳口完全闭合。
d)打开冷压钳,将端头拿出即可。
e)以上两种线鼻子压接后用力拔一下线鼻子,线鼻子不允许松动或脱落。
单股导线用螺钉固定时,单股导线应曲圆,曲圆内径比接线螺钉直径大~1mm。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的二次配线加工过程。
2.材料2.1.导线、塑料蛇皮软管,各种规格线槽、标记套、标号、烫印色带。
2.2.松香焊锡丝,OT、UT、IT铜制冷压接线端头。
2.3. 0.5~2.0mm厚铝质名牌、符号牌, 不干胶题名片、彩色胶纸, 标牌用钉,十字槽球面圆柱头螺钉。
3.工具3.1.烫号机、剪刀、手动挤压钳、液压钳。
3.2.手枪钻、圆头锤、划针(铅笔)、尖冲、钢板尺。
3.3.十字形螺丝刀、板手、钢卷尺、螺丝刀、剥线钳、钢丝钳、圆头钳、斜口钳、尖嘴钳、剪刀、电路铁、活动板手、套筒板手、通灯或万用表。
4.工艺准备4.1.按图样要求检查将配线的电器元件是否合格完好,如发现元件表面有碎裂、生锈、发霉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合格元件。
4.2.按图样列出标号头明细表。
多回路接线时,相同回路则在元件编号前加回路编号。
4.3.领取并检查各种标牌、标签框、题名片及不干胶彩纸的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4.4.掌握配接的工艺规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4.5.安排好配线场地,包括配线位置。
4.6.准备好配线所需工具,并安放在使用最方便的位置。
4.7.所有电器元件均用不干胶纸标签按照布置圈标上清晰正确的零件代号和编号,一般可直接牢固地粘贴在屏后靠近该元件安装位置上方或周围其它较明显的地方,标签粘贴应整齐一致。
4.8.必须看清图样要求和设备符号是否与实物相符合,并按电器元件的装配位置的接点,考虑适当的线路途径和走法。
4.9.根据图样要求,识别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并选用其导线规格,二次回路的导线,对于单股铜线不小于1.5mm2,对于多股铜导线不小于1.0mm2,连接电器子器件的低电平小电流电路允许采用小于1.0mm2截面的铜导线。
出国产品应采用镀锡铜芯导线,规格按设计定。
4.10.按线路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且两端做好记号或套上标记套,即按配线途径进行配接,行线做到“平”、“齐”、“牢”的要求。
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
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各种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的二次线配制。
2.材料2.1 一律采用多股铜芯聚氯乙稀BV、BVR软线,颜色为黑色,接地线采用黄绿双色线。
2.2 二次回路中,电流回路要求采用2.5mm2的软线,电压回路采用1.5mm2的软线。
2.3辅助材料:塑料线夹、塑料缠绕管、定位片、号码管(规格与导线相结合)塑料捆线带、走线槽、冷轧端头OT、UT、锡、松香等。
3.工具: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剪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活动板手、冷压钳、电烙铁(500W)、小件存放盒、对线灯。
4.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配线工艺要求4.1 配线要求排列整齐地放在走线槽中,要求接线正确,两个接点连线之间不得有接点。
4.2 跨门线一律采用多股软铜线,线长以门开启、关闭时,导线不应受其拉力影响而损伤。
(注:门开启要大于90°)4.3 同一接点和端子最多允许接两根导线接头。
4.4 导线穿过金属板时,金属板上装橡胶垫圈。
4.5 二次线所有紧固螺钉要拧紧,螺纹露出3 ̄5牙,不得有滑牙现象。
4.6 定型的批量产品,二次布线应一致。
4.7 采用塑料缠绕导线,不得扭曲,缠绕管节距均匀,不小于6mm。
4.8设备中指示灯和按追赶的颜色应根据用途按GB/T2682的规定选用,指示灯及按钮的颜色如无特殊要求,按下表安装。
4.9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功率因素表等仪表,及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头采用OT,具体规格要与固定螺钉和导线相符。
4.10 接线端子及其它一些电器元件上的接线端头采用UT、具体规格要与固定螺钉和导线相符。
4.11 冷轧端头UT、OT压接要牢固,不得松动。
4.12 锡焊点应牢固,均匀发亮,不得有残留焊剂,不得有虚焊或烧坏绝缘层。
4.13 连接到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要求弯曲弧一致,导线端头要可靠连接在端子。
5.高压成套开关设备配线工艺要求:5.1 应符合4.1 ̄4.13的工艺要求。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工艺
成套开关柜(高压与低压)二次工艺(试用版)成套开关有限公司一、二次工艺:1 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各种0.4kV~35kV开关电器设备的二次配线制作。
2 引用标准GB50171-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7251.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JB/T9661-1999《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GB/T11022-2006《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JB/T2436.1-199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一部分:0.5 6.0mm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JB/T6330-1992《TG1型管状端头》3 设备及工具3.1 号码打印机3.2活动扳手6寸、8寸3.3平头螺丝刀、十字螺丝刀(3寸、6寸、8寸)以及电讯螺丝刀3.4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圆嘴钳3.5电烙铁25W、100W3.6 冷压线钳0.5~2.5(mm);1,4,6(mm)3.7 电池试灯3.8丝锥M4、M5、M6、M83.9卷尺(2m)3.10自制套管M3~M64 使用材料及辅件BV、RV、RVVP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TU、TO、TG型管状端头尼龙扎带、线号管、吸盘、瓷质套管、塑料行线槽、松香、焊锡、酒精、橡皮保护圈、绝缘线夹、波纹软管、紧固件、铜垫圈、黄腊管。
5 基本要求5.1按屏面布置图及安装接线图正确安装二次元件、端子排及接线。
5.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5.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5.4二次绝缘导线的端部应使用号码管进行标记,标记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宜褪色,标记内容应符合GB4884-1985《绝缘导线的标记》的规定。
5.5二次配线应横平竖直、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5.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端子排只有在端子是为此用途而设计的情况下才允许);当接两根导线时,对单股导线弯羊眼圈压接时中间应加铜质平垫圈。
二次回路配线工艺.
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29.931.适用范围2.使用材料BV.单股铜线、BVR多股铜线、走线槽PXC-2、绝缘套管、标记号、线夹、尼龙扎扣、塑料线、垫圈、TO(TU、TI)铜接头、绝缘塑料带、异形套管、号码印、标签、缠绕管。
3.工具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或圆头钳)、扁嘴钳、剪刀、螺丝刀、扳手、塑料圈、冷压钳、万用表。
4.工艺要求4.1 配线排列应布局合理、横平竖直、曲弯美观一致,接线正确、牢固,与图样一致。
4.2 推荐采用成束捆扎行线的布置方法,采用成束捆扎行线时,布线应将较长导线放在线束上面,分支线从后面或侧面分出,紧固线束的夹具应结实、可靠,不应损伤导线的外绝缘,禁止用金属等易破坏绝缘的材料捆扎线束,屏(柜、台)内应安装用于固定线束的支架或线夹。
4.3 行线槽布线时,行线槽的配置应合理。
固定可靠,线槽盖启闭性好,颜色应保持一致。
4.4 在装有电子器件的控制装置中,交流电流线及高电平(110V以上)控制回路线应与低电平(110V以下),控制回路线分开走线,对于易受干扰的连接线,应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如DXN9系列户内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显示器的布线应单独敷设................,不能与其它回路混合.........,防止可能由.........;强制闭锁装置的.....a.、.b.、.c.三个输入线分开敷设.....电源线要与.......~220V此引起的干扰影响显示器正常工作...............。
4.5 连接元器件端子或端子排的多股线,应采用冷压接端头,冷压连接要求牢靠,接触良好,高压产品的二次配线在冷压的基础上还必须热敷(焊锡)。
4.6 连接器件端子或端子排的导线,在接线端处应加识别标记,如:A411、B411等。
导线标记用以识别电路中的导线,字迹排列应便于阅读且满足29.96《标号头和符号牌加工固定工艺守则》规定要求。
4.7 在可运动的地方布线,如跨门线或有翻板的地方,一律采用多股软线,且须留有一定余量,以门板、翻板开至极限位置不受张力和拉力影响而使连接松动或损伤绝缘为原则,且关闭时不应有过大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低压开关设备二次回路配线湖北赛瑞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高低压开关设备
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
条文说明
4.1.1 绝缘导线表1的参数根据GB5023。
2—85。
6.1.1 JB —91第条:“导线与元件端子或端子排的连接,6m㎡及以下截面导线推荐采用BVR软线,并应采用冷压接端头;10㎜2以上截面导线可用多股硬线,其端头由冷压钳或油压机压接。
6.1.3 JB —91《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断电保护屏》第5。
5。
2条。
6.1.5 关于二次回路中的N线要不要采用淡蓝色需查证。
6.2.2.3 供外部电缆接线的接线端子应在设计基础面上方至少200mm处安装,并有应为连接电缆提供必要的空间,以便于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JB/T5877——19××《低压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设备》)另外,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
6.2.3.3 线槽配线要求是(不清楚什么标准或装配书):“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且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
6.2.2.4 “回路电压超过400V者,端子板涂以红色标志”见GB50171—92第3。
0。
2条。
6.2.3.2 、 6.2.3.4槽板固定间距和管道间距见《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3—1硬质阻燃塑料管(PVC)明敷设工艺标准。
6.3.2.2 应在距起弯点10㎜处开始,每隔100~200㎜空绑一次(见《室内配线与照明》电国电力出版社第198页)
表13:JB/T56186《低压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分等》定为:横向布线时,不大于300mm;纵向布线时不大于400mm;《电气安装安装工程手册》的“二次接线导线的敷设方法:1、裸铅皮或橡皮保护包皮的绝缘电缆,垂直时为400,水平时为300;2、橡皮绝缘导线及塑料绝缘导线,垂直时为200,水平时为150mm。
6.3.2.3 JB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断电保护屏通用技术条件》第条,规定的导线束不应超过30根。